医院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医院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实用5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医院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篇1

(一)需求预测方法:

1、经验预测法

经验预测法就是医院根据以往的经验对人力资源进行预测的方法,简便易行。采用经验预测法是根据以往的经验进行预测,预测的效果受经验的影响较大。现在不少企业采用这种方法来预测本组织对将来某段时期内人力资源的需求。医院在有人员流动的情况下,如晋升、降职、退休或调出,等等,可以采用该方法来制定规划。应用于短期的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防止“帕金森”效应。

2.德尔菲法delphi法

(1)定义:是20世纪40年代末由兰德公司“思想库”发展而来,也称做“专家集体预测法”,是指通过邀请若干专家对某一领域的发展趋势提出看法,然后综合专家们各自的权威判断,对未来的不确定情况做出尽可能合理预测。

(2)简要过程:

专家匿名函询调查

专家进行预测

组织者对专家意见进行整理并反馈

由专家对预测事项作出评价和说明

反复3-5轮

3.比率分析法(ratio analysis)

1)定义:通过计算某一环境因素(如销售额)与人力资源数量的比率数(如销售人员数量),推算组织需要职员的数量。

适用于:

销售人员和年销售额之比

不同部门职能人员(文秘与销售员)之比

公职人员和服务对象(患者和护士)之比等

4.回归分析法

使用统计方法得出某一要素与劳动力规模之间的一条回归线,通过观察回归线了解每一个要素上所需要的雇员数目。

(二)供给预测方法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是人力资源规划中的核心内容,是预测在某一未来时期,组织内部所能供应的(或经有培训可能补充的)及外部劳动力市场所提供的一定数量、质量和结构的人员,以满足企业为达成目标而产生的人员需求。从供给来源看,人力资源供给分为外部供给和内部供给两个方面。

内部供给预测法

1、技能清单法

2、人员替换图

3、马尔可夫分析法

(二)外部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1、相关因素分析:

(1)总体经济状况

(2)地方劳动力市场状况

(3)职业市场状况

二、医院形象设计cis内容

cis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的缩写;即企业形象系统或企业识别系统。,它是将企业的经营理念和形象定位通过视觉设计以及对内、对外的传达实施,从而建立鲜明的企业形象,实现品牌较高的知名度、良好的美誉度,最终实现较高的品牌忠诚度的系统方法。cis的组成1、mi(理念识别系统)mi就是所谓“企业的心”,具体是指医院经营理念、医院文化与医院经营定位以及形象定位等。如美国快餐连锁店麦当劳的企业理念:q、s、c+v,即质量、服务、清洁+物有所值。

3、bi(行为识别系统)bi是品牌形象的行为表现和传播。医院的bi即是通过医院及全体员工的各种行为来表达而建立的医院形象。医院bi包括内部员工培训和医院文化活动、对外的品牌传播措施等。

4、医院情感识别(ei)

医患感情,护患感情。

医院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篇2

摘要: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管理主体基于组织战略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战略布局与筹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不仅是一种战略性的规划,更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未来的一种谋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很强的目的性、较强的前瞻性、易操作性和可控性,更有着可评估性。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之必须,更是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旨归;效用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是人力资源管理得以有序进行的前提,更是人力资源管理有力推动组织发展的战略保障。它的诞生有着漫长的历程,而人们对其的认知也经历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过程。实际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产物,更是其理论升华的结晶。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不断深化,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理论层面得以广泛普及,在实践层面得以广泛应用。当下“在哲学视角下全面地探析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探寻人力资源管理的内部规律成为时代的迫求。”基于此,我们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内在规律的探知也成为一种必然。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不断改变,人力资源管理发生着革命性的变革,而管理主体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审视与解读也变得越发重要。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实质上就是一种谋划,它是管理主体基于组织战略需要,在人力资源管理层面的战略布局与筹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与同企业的其它职能规划一样,它是组织战略规划的组成部分。( 见图1)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组织发展战略在“人”的层面上的全方位考量。同时,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建构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对实践环境的透析成为重要的环节。事实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面临着两个层面的场域,即系统内部环境与系统外部环境。前者是对人力资源内部构成要素的概述,后者则是对人力资源系统外所有环境的总称。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既要考究过去的管理历程,又要考量当下所处复杂的内外环境,在此基础上,它更重要的'是谋划人力资源的未来。当然,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基于历史与现状考量的结果,是对未来组织发展的一种有目的性筹划,而绝非是一种预知或预测。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管理主体是指具体从事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制定及管理的人,管理的客体是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对象即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事务。实际上,管理主体在制定与管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时往往还需要借助某些介体,而这些介体是指有助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制定及管理的工具和方法。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作为理论成果对人力资源管理有着全面的指导。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科学性直接地影响了其应用于人力资源管理实践的切实可行性。

(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一种战略性的规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内在层面上是一种战略性的规划,它是基于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需要而进行的规划。由此,它绝非有着战略与规划的分野,在人力资源场域下,战略与规划有着共同的旨归。战略意义上的规划是一般意义规划的升华,更是其高级阶段。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它是迎合了组织战略发展的需要,它是组织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与延伸。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管理主体从宏观层面出发对人力资源全面反思与审视的结果。此外,从时间维度上考察,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侧重于长期的谋划,它有着较长的时间间隔,而不是追求于短暂性的计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长期性直接地影响了其建构的长期性,更关系到它在某段时间内的稳定性。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未来的一种谋划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未来的一种谋划。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贯穿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全部,它渗透到人力资源内部系统与外部系统两个层面。事实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本身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传统意义上,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具体职能的迥异,它又被人为地划分为各个子系统的战略规划,如: 招聘规划、培训规划、绩效考核规划等。现在看来,这种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直线职能式的分割存在很大的弊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作为一个系统其本身有着很强的整体性和统一性,而人为地割裂势必造成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肢解,更会造成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系统性之丧失。可见,以往直线职能式的建构范式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系统性大相背离。管理主体应当遵循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规律,应当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作为一个系统来看待。

人力资源管理战略规划有着诸多特征,恰恰是这些鲜明的特点使其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

(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很强的目的性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更是组织战略发展的一项重要部署。可见,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很强的目的性,它是人力资源管理的细化,它承担了满足组织战略规划在人的层面上的谋划需求。实然,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组织战略规划的展呈,它的使命是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运营,更是为了组织战略规划的具体贯彻与执行。

(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较强的前瞻性

前瞻性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生命所在,更是其意义所在。它通过对人力资源历史过程性的考察及对所处复杂环境的透析,强调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评估与判断。由于建构在大量客观事实的基础之上,这种评估与判断也有着极强的客观性,它不同于主观层面的臆测与推断。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前瞻性特征适应了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发展的需要,更对其有着指导性作用。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易操作性和可控性

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作为一种谋划,对于管理主体而言它属于可操作与可控的。可操作性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内在必然,基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项职能支撑,它的易操作性才能使得管理主体全面地把握其内在的精髓,进而才能够被贯彻执行。否则,抽象性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必被束之高阁。此外,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可控性是指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谋划是可控的,它强调对其过程的可控性,而绝非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结果的可控性,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可控性更多地在指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可调整性。

(四)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可评估性的特征

可评估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又一突出特征,它是指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执行过程及结果的评估。实际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评估是对谋划本身的一种检测与考量,更是对战略规划本身的一种全面反思。可评估性促使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从而使得人力资源管理趋向于更加科学和规范。实际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四个特征之间,也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很强的目的性必然使得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具有易操作性和可控性,前瞻性的特征又使得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具有可评估性。

(一)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与基础

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起点和重点,因此,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工作即是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基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对未来不确定性的评估与判断,它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各项工作有着宏观层面的指导。人力资源管理的正常运营及有序进行离不开战略规划的指引,事实上,只有在战略规划指导下的人力资源管理才能够满足当代组织发展的需要,离开了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人力资源管理必将变得无序及无效。实然,人力资源管理的整个实践活动皆建构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基础之上,只不过管理主体在管理实践中基于现实的需要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做出适当地调整。不难看出,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未动,战略规划先行。此外,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又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基于企业整体经营战略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要求人力资源规划主体在人力资源规划程序的所有环节中都应当站在战略高度,充分审视组织自身的资源条件和组织外部环境,支持战略规划的实施,促进组织愿景和组织目标的实现。

(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之必须

科学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在追求与发展趋势,而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则应然要求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

1.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必然要求规范化。规范化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基础,人力资源管理只有建构在规范化的基础上才能够彰显出科学化。当然,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是指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流程等有序化和标准统一化。由于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规范化的起点,它的出现使得人力资源管理的全部活动在一定框架内有序进行。此外,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又对管理实践进行着理论的指导,基于此,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承担了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的首要重任,它的效用自然体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进程之必须。

2.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必然要求系统化。系统化则要求管理主体要将人力资源管理视为一个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的系统化必然要求对人力资源进行前瞻性谋划,也必然诉求对其历史进程的考察,对其所处环境的分析,也必然诉求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未来进行评估与判断。由此,这必然诉求于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可见,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化必然要求规范化及系统化,而人力资源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又诉求于人力资源的战略规划,为此,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之必须。

(三)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重要组成

人力资源管理的竞争力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因素的合力,而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则在这个合力中占据着重要的份量。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它的科学、先进与否直接影响着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大小。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必然诉求于对未来的谋划,其必然诉求于在战略规划层面的超群领先。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指引下,管理主体变得更加自信,管理实践也变得更加有效。实际上,“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可以把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与整个企业联系起来,使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成为企业的一个有机组成。”它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竞争力的重要组成,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持续的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基于管理实践的需要,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在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管理主体对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旨归的审视与把握极大地促使了管理实践的深化,同时,也全面地促进了管理理论的升华。为此,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逻辑起点,更是人力资源管理在宏观层面的一种前瞻性指导。

医院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篇3

现阶段,我国的医院特别是国有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还留有很重的计划经济痕迹,还处于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医院人事部门仅仅是一个行政服务部门,没有自己的职能,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发展和整个医疗卫生队伍素质的提高,客观上制约了医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如何把传统的人事管理转到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来,已成为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推动卫生事业单位发展过程中摆在人事干部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力资源是医院的战略资源,其它资源是人力资源的附属资源。宝洁公司前任董事长richard deupree说过“如果你把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留下,把我们的人带走,我们的公司会垮掉;相反,如果你拿走我们的资金、厂房及品牌,而留下我们的人,10年内我们将重建一切。”可见,人力资源是竞争取胜的关键。

训,采取专业培训、委托培养、定期进修、职业指导等形式,通过管理、使用和评估机制。

医院作为员工职业生涯得以存在和发展的载体,要为员工提供良好的个人发展空间,让他们获得事业上的成功与满足,必须为每一位员工提供一个不断成长和发展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医院人才发展环境也要紧紧围绕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

选人用人是搞好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一关,只有建立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人用人制度,并通过实实在在的实施,选拔和使用了与所需岗位相匹配的优秀人才,才能为诸如薪酬待遇、培训开发等其它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1)公开就是对于所需要的人才,既要善于内部的公开选拔任用,又要敢于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在内部选拔时,不仅要看到人才已有的成绩和经验,更要看到他的基本素质、发展潜力和培养价值。面向社会招聘时,要拓宽用人渠道,敢于打破单位、行业、地区界限,增加透明度,为各类不同的人才提供和创造发展机遇。(2)平等就是不论内部选拔还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只要符合招聘的岗位要求,具备基本的学历、资历和工作经验,就都应该让其应聘,为其提供参与的'机会。

范等基础工作,同时在选拔人才时要严格按照招聘程序运作和完成规定的考试考核考查内容,这样才能够确保招聘到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医院要想有一个高效的运作机制,必须要相应地建立一套适合本医院特点的组织体系和岗位设置,也就是说要坚持按需设岗、精简高效,做到岗位职责明确、任职条件清楚、权限使用清晰。要真正做到这些,必须把握好两个关键,一是员工的能力要与岗位要求相匹配,二是有效的放权。

员工能力与岗位要求相匹配,就是指一个人的知识、专业、能力、经验、特长与兴趣均与其所在岗位所需的知识、专业、能力、经验、特长相适应,使员工个人能在该岗位上获得知识才能的极大发挥并感到愉快。同时,使该岗位的职责能够充分履行而与上下配合协调,使医院整体获得最大效益。

有效放权就是要求医院高层领导人要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规范充分放权,能过放权来给下级施加压力和增添动力,通过充分发挥下属的工作积极性来提高工作效能。当然,有效地放权是以选好人为前提的,如果人选得不符合岗位的要求,即使放权了,仍然达不到应有的管理效果。

不但会造成决策上的失误,还会严重挫伤员工的积极性。绩效考核通常是指从医院的经营目标出发,用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员工在医疗服务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等,进行以事实为依据的评价,并使评价以及评价之后的人力资源管理有助于医院经营目标和员工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基于此,在实施考核中就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绩效考核工作。

医院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篇4

一、我院人才队伍的现状

医院目前人才资源的数量与结构:从我院目前专业技术队伍现状来看,青年技术人员严重短缺,在我院现有的228名专业技术人员中,专业技术队伍40岁以上122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65%;40-30岁的5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28%;30岁以下13人,占专业技术人员的7%;因此加强专业技术人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主要任务,是医院今后发展的需要。

二、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加快我院人才引进及培养为主线,以强化临床实践能力为核心,以重点专科为龙头,加强学科带头建设,以学历教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培养与引进并重,激励与压力并重。

三、人才队伍建设的发展目标

1、力争运用五年的时间,努力打造一支梯队相对合理,素质较高稳定的人才队伍。

2、实施人才培养战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卫生科技队伍,要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看资历不唯资历,要重能力、重水平、重实绩、努力营造年轻人脱颖而出的氛围。要大胆启用优秀的高学历人才。高学历人才基础素质好。理论功夫扎实,有较强的发展潜力和后劲,优秀的高学历人才作为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后备军,能实现人才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3、(1)坚持以重点专业为龙头,加强学科带头人建设,最根本的是搭建让他们发挥才干的舞台,让他们在实践中摔打、摸索、提高。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针对每个学科带头人的具体情况,拿出定向的培养方案,对专业技术有欠缺的采取外出进修,技术帮带等办法。实行重点倾斜,采取超常措施,对重点专业、资金设备重点保障,对重点专业的科技人才进修、读研、晋级、提拔优先考虑。

(2)稳定现有的人才队伍,加强适宜人才的培养,改善人才梯队结构,现代人才管理应由完全依靠学科带头人转向注重学科带头人与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并举,因此对于后备人才梯队的培养及结构的调整也不容易忽视。

(3)坚持从实际出发,以业绩,能力,贡献为主的原则,评价和使用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对急需的、缺乏的、贡献大的卫生技术人员,在申报、评、聘专业技术职称时给予倾斜,在开展新技术、新业务等方面,优先给予经济及设备支持。

(4)加强与知名医院合作,带动我院专业学科的发展。在未来五年加强与知名医院的合作与往来,对医院重点专业进行重点扶持,具体做法是采取引进的方式,一是具有针对性地引进知名医院的先进技术,二是聘请专家,定期来我院进行讲学和技术指导,特别是我院的心血管内科专业和普通外科专业,是市级的重点专业,通过技术引进,专家的技术指导,把先进的技术学到手,使其专业水平在我市同专业中达到领先水平,争取创出市级乃至省级的龙头专业并通过重点专业学科的扶持来带动其他专业学科的发展。

四、人才队伍的选择与引进

人才引进作为医院总体人才引进规划的重中之重。计划五年内在医学院校毕业生中择优选聘98名临床医学、高级护理毕业生,充实到我院人才队伍中。

后附医院科室配备人员情况

二0一一年九月二十三日

医院人力资源规划的目的篇5

摘要: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持续开展,公立医院面临的竞争形势日益严峻。因此,利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的杠杆提高医疗技术竞争力,成为医院长足发展的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分析医疗改革环境给公立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带来的困境,探讨更具活力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模式,以期为公立医院在新形势下得到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改革;公立医院;人力资源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在获得物质满足同时,对于服务质量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医疗卫生行业作为高风险、高负荷、高技术的服务行业,也必须顺应经济发展的大形势,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然而在医疗改革进程中,公立医院运营很大程度上转变为自筹自支,国家财政支持极少,不得不面对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因此公立医院需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规划的积极作用,使医院的人、财、物等资源实现优化配置,利用优质服务赢得人们的尊重和信赖。

当前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原有的大锅饭式人力资模式显然不能适应激烈的竞争,制定富有竞争活力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才是实现长足发展的途径。虽然许多公立医院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并在传统的医疗卫生体制下集中了许多优秀的医疗技术人才,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旱涝保收的顽固意识,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着大量人浮于事现象,致使公立医院的发展速度受到限制。一些公立医院没有意识到员工发展与医院发展之间的制衡关系,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依然一味强调奉献精神,忽略了医疗技术人才的成长需要与社会需要,给医院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健全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可以有效的同工作人员建立沟通和交流关系,调动所有职工工的积极性,促使员工自觉地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但是目前许多公立医院在组织和制度规划上没有形成完整循环链,多以行政命令布置工作,工作后的成果诊断和问题反馈成为形式。为了提高收入,加强了一线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在人员规划上却缺乏科学合理的需求和供给预测。没有认真考虑员工的实际发展需求,致使其极度缺乏自我认同感、归属感,削弱了医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人力资源流失现象严重

一些公立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管理方式跟不上经济大潮的步伐,采用的非竞争性考评体系和薪酬管理体制,将传统的德、能、勤、绩四个方面作为考核标准,依据学历的高低、工龄、职称等发放工资,忽视了医务人员的工作强度和能力贡献。一方面影响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推、诿、等、靠现象频发,降低了医疗安全稳定性;另一方面导致医疗人力资源流失严重,技术人才断层问题凸显。

在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体制下,公立医院应该树立全新的人力资源战略规划,发挥医疗技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优化开发和配置人力资源,以提升医院的整体竞争实力。公立医院专业系统内部(专业科室),需要依靠技术更新和提高技术成熟度打造专科特色,形成一把竞争的利剑。如北京天坛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依靠一个专业优势,带动了其他专科的病源,促进医院整体发展的做法就是很好的例证。公立医院在人力资源规划中也要充分满足技术人才的成长需要,防止医务人员产生利益纠结,保持人力资源发展与医院整体发展的良性循环,从高效的医疗服务质量中产生社会效益和个人利益。

公立医院应建立起前瞻性、全面性人力资源规划体系,详细分析近期各专业医学人才的供需,拟定人才需求的数量和质量要求,对技术人才的获取、配置、使用、保护等各个环节进行职能性策划,依次保持长足的技术竞争优势。医疗改革环境要求公立医院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理念,提高医生队伍的学历结构,鼓励在职医生继续深造。在实现医院发展目标的同时注重满足医务人员的个人需要,促使医生个人发展与医院发展统一、和谐。在组织规划与制度规划方面,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加强与职工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听取合理意见和建议,增强职工对医院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采用激励机制保持人力资源稳定

在人才竞争激烈的医疗卫生领域,公立医院必须要保证人力资源的稳定,减少人才流失带来的成本提高和竞争力削弱。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职业规划激励,二是培训规划激励。

职业规划激励在医疗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中,要以尊重人才的自我选择为基本点,让每个人看到职业发展前景和价值实现的希望。人力资源部门需要基于医院的人力资源规划来设计医生的职业发展序列,兼顾纵向职业发展通道和横向职位序列通道,使医生获得更多的职业发展机会。

医学人才的大部分知识和能力都要通过长久的医疗工作实践和不断的培训中获取,所以培训规划激励也是减少医学人才流失的可行措施。除专业技能培训、专业知识拓展外,在个性延伸阶段需要充分尊重医务人员的个性,开设医患沟通技巧、人性化服务等培训,让员工在发挥应有作用的同时施展个人才能。

医改环境下公立医院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人力资源管理应采取“因境制宜”的战略规划,充分发挥管理优势,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推动医院健康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48 6120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