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形势与政策分析样例【优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形势与政策分析样例【优推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形势与政策分析【第一篇】

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阐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时指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团结带领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懈奋斗。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我国发展富强的目标,强调“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共同富裕,指出“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绝不能动摇。”

“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为了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的日子,我们党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对共同富裕的追求与探索。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这深刻阐明了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关系。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凸显了我国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体现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富裕是各国现代化追求的目标,但和西方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丰富了现代化的内涵,为解决贫富分化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要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问题,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既不断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促进共同富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握发展阶段新变化,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推动区域协调发展,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在百年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我们党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收入分配、就业、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今天,我们已经有条件、有能力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坚持循序渐进分阶段推动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一个长远目标,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共同富裕在时间上不可能同时,在空间上不可能同步,我们对其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要有充分估计。只有一步一步走、一件事一件事办,把短板补齐、把基础打牢,共同富裕的成色才能更足。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程中,共同富裕要分阶段、分步骤压茬推进。从时间上看,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本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从空间上看,要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只有把共同富裕作为久久为功、动态发展的过程来认识,才能不断提升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包容性,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摘要:共同富裕是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的设想中提出来的。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在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的“富裕”,但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依然存在部分差距,按劳分配依旧存在缺陷,只有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才是真正没有差距的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工人阶级打破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是实现自身利益的基础,只有在生产资料国家所有的基础上才能够摆脱经济上的一切不平等,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同时,共同富裕的实现还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作为基础。

1马克思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不平等的分配方式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的产生,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仔细的剖析后发现:贫富差距产生的直接来源于資本主义狭隘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反映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激烈的阶级斗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同时是对共产主义的期盼。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要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首先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取得国家政权,将剥削阶级变为劳动者阶级,将旧的生产关系进行彻底的变革,使生产力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得到发展。一方面,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使社会生产按照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进行,同时这种社会生产力也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另一方面,剥削和压迫在新的社会形态下也被彻底的消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消失了,不平等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消失了,社会财富占有上的差距也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失。

共同富裕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特征,“共同”规定了“富裕”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性是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属性,这种共同性使共同富裕与资本主义贫富差距区别开来。共同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基础之上的,只有国家占有生产资料,只有全社会成员共同通过劳动参与生产,富裕才是共同的富裕。同时,共同性意味着阶级压迫的终结,意味着通过阶级统治占有他人劳动产品的时代的终结,在生产资料国家有制的基础上,全体社会成员都是劳动者阶级,也就不存在阶级压迫。

共同富裕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发展在生产力层面的要求,体现出社会主义在生产力方面的特征。“富裕”规定了社会成员占有物质财富的程度,体现出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富裕”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产品的丰富作为基础的,富裕是物质生活领域的富裕。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是富裕的内涵,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在生产资料社会国家所有的条件下,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物质财富的丰富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能够给社会提供巨大的物质财富,生产力的发展和机器的普遍采用能够使劳动者从生产过程中解脱出来,从而能够使劳动者获得在其他领域发展的机会。另外,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手段,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能够解决社会成员在物质生活领域的一切矛盾,同样,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能够解决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占有差距上的矛盾。

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分配方式。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定义为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阶段上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已经实现,但是在这个阶段上不平等的因素还是存在的,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量是进行分配的唯一根据,在按劳分配中社会成员更容易表现为劳动者,从而社会成员参与生产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量的差异会导致社会成员财富占有的差距,这种分配方式忽略了社会成员在身体素质和家庭状况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但是在社会主义的阶段社会成员的这种差距仅仅表现为社会成员在生理层面的差距,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巨大贫富差距来说是一大进步。马克思对这种分配方式的批判是从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的需要出发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按需分配下社会成员更容易表现为“真正的人”。同时,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继承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依旧是社会成员参与分配的前提,但是与社会主义不同的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是自觉自主的劳动,是作为“第一需要”的劳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目标,同时也是过程。共同富裕实现的过程是收入贫富差距不断解决的过程,收入贫富差距需要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得到解决,共同富裕需要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中得到实现,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贫富差距的出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并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会随着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得到解决。但是,收入贫富差距的出现并不是对共同富裕的否定,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共同富裕在“共同性”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普遍提高,其次,共同富裕不是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占有量上的完全相同,也不是各个地区在发展水平中的完全同步,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地域优势决定了东南沿海的发展要先与西部,城区发展要先与乡村。要求发展水平上的完全同步是不符合基本国情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政府与个人共同发挥作用。政府在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收入调节、消除绝对贫困、社会保障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个人的努力对解决收入差距、实现个人价值方面也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政府与个人共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赵自文(1995-),男,湖北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面向这一清晰的美好蓝图,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更有力的举措,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在实践中形成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升。

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就要进一步把”蛋糕做大。实现共同富裕,最终靠的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征途上,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发展,特别是要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坚实起来,让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实。

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还要进一步把”蛋糕分好。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发展就失去了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过好日子的底气更足。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中国即将全面建成惠及14亿多人口的小康社会,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顺应亿万民众的期盼,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部署,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我们相信,当历史的指针划向21世纪第35个年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将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拿出勇气和智慧,用勤劳的双手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共同富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摘要]共同富裕致力于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战略选择。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探索出的高水平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为我国其他地方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借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水平对外开放、数字技术赋能、公平分配等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新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识码]a。

[作者]韩文龙教授博士生导师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1130。

袁艺清硕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1130。

一、引言。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把握“两个大局”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遵循。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达到4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数的30%。与此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需要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来促进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协调性,进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学界围绕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厘清内涵、彰显意义、实现路径等方面。王一鸣(2020)认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质量追赶、结构升级、创新驱动、共同富裕和绿色发展1”。高培勇等(2020)指出高质量发展体现出高度现代性,报酬递增、可持续是其重要特征,强调构建技术竞争优势2)。张军扩等(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目标是高效、公平和可持续,需警惕发展质量不高引致的中等收入陷阱,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途径,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抢占战略制高点的重要途径3)。曾宪奎(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实质是高速增长方式的转换升级,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也有学者指出科学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和满足融入世界经济的需要也助推我国加快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脚步5),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注入新动力,创新引领在供给侧发力,人民向往在需求侧翘首6)。在共同富裕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倡导并实行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但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我国财富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为此,学者们提出应推动构建以劳资共享为核心的现代产权制度,以制度创新推进共同富裕”。于政治层面,共同富裕代表了国强民富的社会主义社会契约,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与奋斗旗帜。于经济层面,共同富裕表明了由全体人民共创共享物质与精神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迎接多维幸福生活。于社会层面,共同富裕意味着中等收入阶层在数量上的主体地位,形成和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实现共同富裕应积极致力于“提低、扩中、调高”,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持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缩小人群、地区和城乡差距8)。刘洋(2019)认为实现共享需要牢牢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以创新驱动发展“做大蛋糕”,二是以优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分好蛋糕9)。还有学者指出我国消除绝对贫困,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脱贫成果还需进一步筑牢。对于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我国也仍有较长的距离。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是紧密联系的两个命题,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探讨共同富裕也不能脱离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语境。如何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依托于既有研究,本文从创造财富、共享发展、经济运行这三个方面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链条,探究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据此,本文提出既要充分学习借鉴先行示范区的成功经验,还应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持续寻求最优解的过程。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现实地看,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依旧充满挑战与惊险,需要各方长久努力。

二、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

1.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

共同富裕中的“富裕”包含两维度,一是物质层面的富足,二是精神层面的丰裕。人民渴望获得物质财富以安稳生活,也希冀收获精神财富以充实自我,这是人民对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诉求,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蕴藏着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美好生活具有多维内涵,环境质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都是新时代人民更加注重的生活特质。因此,随着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人民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需求日益高涨,这对社会产品的供给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物质层面、数量层面来评判,这一类型的产品供给在如今看来似乎已不存在什么挑战,而精神层面、质量层面的产品供给则存在一定的缺口。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秉持数量和质量并行、更加注重质量的理念,意欲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于供给端发力,以提高供给质量为突破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二者的加持加快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有利于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创造出更多优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制约不断强化的形势下,生产要素的成本变得愈发高昂。与此同时,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短板,这意味着过去那种粗放型的“三高”发展模式难再有立足之地,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提高供给质量,推动淘汰低端产业过剩产能,合理配置资源以增加中高端产业的有效供给,从而提升社会生产力。因而,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涌现扩大了有效供给,有助于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即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水平。它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我们也必须知道共同富裕,不是指同等富裕,也不是指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里讲到的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但这种普通富裕不是、也不可能靠现有财富的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显然不是平等富裕,不是齐头并进式富裕,人的指头伸出来还有长短,要社会中的个体步调一致并排向前进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两个人约定共同去赚钱时,显然是不能在没有其它约定的情况下就草率理解为赚到的钱两人需要平分,所以共同富裕的第一个内涵应该是“共同”中包含的个体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自己财富的增加,既然是共同的物质增加,那么就为共同富裕设定了一个底线:一部分人的财富的增加,不能建立在另一部分人财富减少的基础上。那么我们所了解的共同富裕是有可能实现的,这个的前提就是先富带后富。

也许有人会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了共产主义也就实现了共同富裕。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共产主义到底能不能实现?人都是有私心的,也是有野心的,当你处在某一阶层时你会想着要爬向更高的位置,这样社会才会有进步。但是如果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无论你付出多大的努力,你得到的报酬和其他人的一样,那你就没了上进心,没了积极性,蔓延下去,那么社会就会衰落,共产主义社会不会维持很久,盛极而衰,这是不变的规律。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共产主义比共同富裕更难实现。

除了考虑物质需求外,还有一个条件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精神文明。从目前的状况看,中国的经济是飞速发展起来了,但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了,这已经成为了我国不安定的因数。要想实施先富带后富的政策,那就要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让先富起来的人能够自觉的去帮助贫困的人,带动他们富裕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精神文明跟不上物质文明,那么共同富裕就只能是口头话题了。所以,要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发展好精神文明,精神文明跟上了物质文明,那么共同富裕才有可能实现。

另一方面,就是时间问题。目前我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都未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高度,两级分化还很严重,现在共同富裕只是一个奋斗的目标,在当前难以实现,它的实现跨时极长。

总的来说,共同富裕是有可能实现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是先国富后民富,还是先民富然后国富。一般意义上看,“国富优先”的主张符合标准的“滴流经济学”原理。这一理论认为,在实现国家富裕的过程之中,财富会自上而下地流向普通百姓。也因此,“精明的政府会优先追求经济整体上的快速增长,为持续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福利创造条件。”

用最通俗话讲,只有蛋糕做大了,人们才可能吃得到更多蛋糕。所以,这一理论也就是所谓的“做大蛋糕”论。按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兹后来在《全球化及其不满》一书中的总结,“滴流经济学”原理一开始在主流经济学界是得到广泛认可的,包括阿瑟刘易斯、华尔特罗斯托以及肯尼思阿罗等经济学大家都为这一理论的论证与完善做出了贡献。

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以“滴流理论”为基础的“先国强后民富”路径似乎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与先发国家不同的是,后发国家为了能够追赶先发国家,一般被迫采用“赶超战略”。“赶超战略”的核心,就是以政府强大的动员与控制力量作为后盾,进行快速资本积累与投资,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由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转型。而要做到这一点,政府一方面必须掌控全社会更多资源,另一方面施行“高积累、低消费”政策。

等到国家完成经济转型,实现现代经济增长之后,再反过来着力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即解决“民富”。

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中国家的表现以及经济全球化后的南北失衡,使得“滴流原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质疑。从发展中国家的表现看,南亚与拉美地区国家实现了将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某种程度上部分实现了“国富”,但经济增长的成果却很少“滴流”到人民身上,而是被腐败的政府官员和买办性质的资本所截留。

最终,贫富分化不仅严重威胁着社会与政治稳定,而且也反过来连累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得南亚与拉美地区国家出现了严重经济危机与发展停滞。

经济全球化通过促进全球范围内商品与资本的流动,的确也因其提高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而增进了全球经济发展速度,但全球化成果却也大多被发达国家以及少数跨国公司所支配并把持,以至于曾在推进全球化过程中充当过急先锋的斯蒂格利兹这样的着名经济学家都成了全球化的反对者。

正因此,不少经济学家开始反思“滴流理论”,认为“滴流”的渠道不畅,可能导致即使国家富了但其成果分配无法惠及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此时,作为财富创造主体的百姓,可能不再愿意进行“生产性努力”即去努力做大蛋糕,转而把努力的方向放在分配性即分蛋糕上,国家经济增长最终也因“生产性努力”减少与“分配性冲突”增加而陷入停滞。此时,“国强民不富”,并进而妨碍国家进一步走向富裕。

“先国富后民富”这一思路,除了“滴流”的渠道可能不畅,有可能陷入“国富民贫”这一缺陷之外,从理论上看,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即使“向下滴流”畅通,也会因为国家生产能力增长先于并快于民众消费能力的增长,从而导致总需求不足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只能靠出口来消化过剩产能。其后果除了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高企,还可能因为强调出口产品竞争力而不得不压低本国劳动力相对成本。此时,即使经济增长了,国家富了,老百姓却仍然富不起来,并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也是从这个意义上看,即使是后发国家,为了赶超先发国家,不得不实施“先国富后民富”的政策,但经过一段时期后,也都必须进行政策调整。

民富优先。

此时政策调整的方向就应该是由“国富优先”转向“民富优先”,或者说,用民富来进一步推进国富。具体路径是这样:人民富裕使得百姓消费能力提升,消费能力提升推动社会总需求扩大,社会总需求扩大带动经济繁荣,经济繁荣促进国家富强。

而后一种“国富”则将预期在一国经济已经成功实现起飞之后发挥作用,而且将真正使经济发展建立在人民不断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之上,这种以“民富”为前提的“国富”没有实施时限。

新中国成立60年,在我看来,在追求“国富优先”上,改革前与改革后并没有多少区别,而且都取得了公认的成绩。

前30年,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控制,充分利用政权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有限的资本集中到中央计划当局手中,实现了在最短的时间最为困难的条件下,中国由一个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更注重通过“分配激励”,调动海外资本以及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经济成功实现了起飞。

总之,利用国家与政府的力量完成资本积累与深化,优先追求“国富”,使得当世界上绝大多数后发国家仍然未能摆脱贫困泥淖的时候,中国成为20世纪以来少有的实现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国家。

更难得的是,中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即“国富”目标的同时,的确也使经济增长成果惠及于民。新中国前30年,老百姓的生活为了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做出了牺牲,但政府仍然通过建立起成本较低、覆盖面较广的社会保障网,使得中国人文指数至1978年就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特别是中国近30年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更是成就了世界范围内最大规模的减少贫困运动。正因此,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新中国60年“国强民富”战略,总体上是成功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富优先”战略在中国的实施也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结构性失衡的矛盾不断累积,尤其是导致两个比重即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占社会总收入的比重过低,这种格局反过来造成内需不足无法支撑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即妨碍国家进一步富强。正因此,调整发展思路,转而追求以民富优先,带动国家进一步发展,正当其时。

这可能才是我们今天客观看待“国富”还是“民富”应该有的态度。

摘要:坚持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推进乡村旅游开发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缩小乡村收入差距、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方式、推进共同富裕阶段性目标实现。安徽省广德市乡村旅游开发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同质化严重、开发层级初级等问题。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坚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开发模式、融入文化内涵、完善融资体系等策略,为中部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模式借鉴,有助于共同富裕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关键词:共同富裕;乡村旅游;旅游开发;开发策略;文旅融合。

本文索引:丛培斌.变量2[j].中国商论,2022(08):-165.

根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研究报告可以得知:中国文旅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主态势。乡村旅游指的是旅游主体在乡村地区进行,以获得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为目的的短暂居留活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新起点上,以推动乡村旅游、开发旅游产业、促进文旅融合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开发显露出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1安徽省广德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

旅游资源丰富。

安徽省广德市的旅游资源从宏观层面出发可分为“一核两区三圈”,其中一核指的是以卢湖、甘溪沟为主体的卢湖旅游度假区;两区指的是太极洞旅游区和茅田山旅游区;三圈指的是北部生态农业旅游圈、中部特色文化旅游圈、南部山野风光旅游圈;从微观层面而言,其可划分为景区园林、山峰寺庙、人文遗址三类。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太极洞风景区、英烈山纪念馆、603探空火箭基地等。安徽省广德市的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平均,旅游资源组合利用率高,能够最大限度释放旅游产业潜力。区域内各乡镇特色分明,构成了广德市整体旅游资源的丰富种类与多样层次,为广德市开展全域旅游奠定了资源基础。

历史底蕴深厚。

安徽省广德市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历史底蕴深厚。广德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极高的战略地位。比如在淞沪会战时期,于此地爆发了广德保卫战,迟滞了日军对南京的进攻,保存了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为持续抗战创造了条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东南沿海动作频繁,我国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三线”建设,在这一国家战略中,安徽广德承接了中线的军事生产任务,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时刻面临着西方世界的核垄断和核讹诈风险,国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广德市誓节镇建成我国第一个火箭发射基地并于196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探空火箭,为我国的核导弹事业作出了基础性贡献。从历史纵向出发不难看出:广德在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进程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

区位条件优越。

区位条件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开发可行性和实施难度。安徽省广德市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是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县域排头兵,旅游产业营商环境优越,生产要素流动顺畅,让旅游开发企业能够“引得来,留得住”。“十三五”期间,广德依托区位优势,建成了“两山”理论转化样板区、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基地、“生态绿+文化红”精美旅游画廊等旅游范例,让乡村旅游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获评长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中国最美县域。广德市为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提供了多样选项,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区位条件优越,开发前景广阔。

产业融合基础好。

产业融合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时代选择,从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倡导实行相互渗透、交叉和重组的产业发展模式。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满足,在面临非刚性消费时,人们更倾向于获得非物质性、精神层面上的满足。这一消费倾向是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和最终目的。安徽省广德市毗邻宜兴、长兴、安吉、杭州,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具有良好的乡村旅游开发基础和巨大的潜在市场。此外,这些地区开发历史较长,产业布局模式相对固定,难以进行产业二次融合,旅游产业发展进入相对停滞阶段。安徽省广德市在2018年发布的《广德县全域旅游规划》中首次提出发展全域旅游这一开发战略,现广德市乡村旅游产业布局仍处于探索谋划阶段,整个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还未定型,可塑性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2安徽省v德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劣势。

区域发展不平衡。

安徽省广德市于2019年和2021年被评为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整体经济实力强劲,但不容忽视的是:广德市区域内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南北差异显著。例如,南部乡镇柏垫镇因基本农田占土地总量比例高,无法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而只能以农业、竹制品加工业作为支柱产业,2019年全年的财政收入为3492万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部乡镇新杭镇,其支柱产业为采矿业与重工业,2019年仅1―10月的财政收入达到亿元,两者相差接近35倍。不同乡镇间财政收入存在巨大差异,其直接后果是财政收入情况较好的乡镇有足够的预算规划、建设与维护基础设施,而财政收入较差的乡镇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全过程中因资金问题畏手畏脚、举步维艰。

同质化严重。

无论是何种旅游开发方式,其核心要义都在于人为制造一种资源感知上的差异并借此让自身旅游产业和产品的独特属性与别样价值得到突显,最终目的都是吸引规模化的游客群体前来游玩,实现开发――游玩――二次开发这一正反馈循环。这里的同质化所特指的是旅游产品开发方式的单一化、模式化与固定化。安徽省广德市虽然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其开发类型始终离不开农家乐、纪念馆、采摘园等,此类开发方式都极易被复制,具有极强的可替代性,导致其无法让广德市的旅游产业同周边地区形成显著差异,最终让广德市的乡村旅游始终是江浙旅游的“备选项”。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形势与政策分析【第二篇】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其中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面向这一清晰的美好蓝图,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采取更有力的举措,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实现共同富裕,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在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而不懈奋斗,在实践中形成了先富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规律性认识,推动人民生活质量和社会共享水平显著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意气风发走上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新征程。党的十九大在未来30多年的战略安排中,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内容,分阶段、分步骤进行了谋划和部署。生逢美好时代,我们亲眼见证着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不断升级、民生福祉不断改善、兜底保障不断夯实、贫困人口成功脱贫的历史奇迹。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远景目标,为我们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吹响了奋进的号角。

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就要进一步把"蛋糕"做大。实现共同富裕,最终靠的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唯有发展才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新征途上,我们要坚持不懈抓发展,特别是要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不断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坚实起来,让我们的"家底"越来越厚实。

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还要进一步把"蛋糕"分好。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如果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群众得到实际利益,发展就失去了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在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建共享、渐进共享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发展成果最大限度地惠及全体人民,让老百姓的"钱袋子"更鼓、过好日子的底气更足。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需要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中国即将全面建成惠及14亿多人口的小康社会,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重点研究"十四五"规划问题并提出建议,顺应亿万民众的期盼,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作出部署,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我们相信,当历史的指针划向21世纪第35个年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将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我们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

把蓝图变为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大人民群众拿出勇气和智慧,用勤劳的双手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共同富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形势与政策分析【第三篇】

摘要:共同富裕是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的设想中提出来的。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在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的“富裕”,但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依然存在部分差距,按劳分配依旧存在缺陷,只有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才是真正没有差距的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工人阶级打破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是实现自身利益的基础,只有在生产资料国家所有的基础上才能够摆脱经济上的一切不平等,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同时,共同富裕的实现还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作为基础。

1马克思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不平等的分配方式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的产生,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仔细的剖析后发现:贫富差距产生的直接来源于資本主义狭隘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反映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激烈的阶级斗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同时是对共产主义的期盼。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要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首先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取得国家政权,将剥削阶级变为劳动者阶级,将旧的生产关系进行彻底的变革,使生产力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得到发展。一方面,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使社会生产按照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进行,同时这种社会生产力也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另一方面,剥削和压迫在新的社会形态下也被彻底的消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消失了,不平等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消失了,社会财富占有上的差距也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失。

共同富裕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特征,“共同”规定了“富裕”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性是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属性,这种共同性使共同富裕与资本主义贫富差距区别开来。共同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基础之上的,只有国家占有生产资料,只有全社会成员共同通过劳动参与生产,富裕才是共同的富裕。同时,共同性意味着阶级压迫的终结,意味着通过阶级统治占有他人劳动产品的时代的终结,在生产资料国家有制的基础上,全体社会成员都是劳动者阶级,也就不存在阶级压迫。

共同富裕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发展在生产力层面的要求,体现出社会主义在生产力方面的特征。“富裕”规定了社会成员占有物质财富的程度,体现出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富裕”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产品的丰富作为基础的,富裕是物质生活领域的富裕。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是富裕的内涵,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在生产资料社会国家所有的条件下,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物质财富的丰富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能够给社会提供巨大的物质财富,生产力的发展和机器的普遍采用能够使劳动者从生产过程中解脱出来,从而能够使劳动者获得在其他领域发展的机会。另外,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手段,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能够解决社会成员在物质生活领域的一切矛盾,同样,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能够解决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占有差距上的矛盾。

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分配方式。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定义为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阶段上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已经实现,但是在这个阶段上不平等的因素还是存在的,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量是进行分配的唯一根据,在按劳分配中社会成员更容易表现为劳动者,从而社会成员参与生产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量的差异会导致社会成员财富占有的差距,这种分配方式忽略了社会成员在身体素质和家庭状况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但是在社会主义的阶段社会成员的这种差距仅仅表现为社会成员在生理层面的差距,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巨大贫富差距来说是一大进步。马克思对这种分配方式的批判是从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的需要出发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按需分配下社会成员更容易表现为“真正的人”。同时,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继承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依旧是社会成员参与分配的前提,但是与社会主义不同的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是自觉自主的劳动,是作为“第一需要”的劳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目标,同时也是过程。共同富裕实现的过程是收入贫富差距不断解决的过程,收入贫富差距需要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得到解决,共同富裕需要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中得到实现,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贫富差距的出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并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会随着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得到解决。但是,收入贫富差距的出现并不是对共同富裕的否定,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共同富裕在“共同性”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普遍提高,其次,共同富裕不是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占有量上的完全相同,也不是各个地区在发展水平中的完全同步,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地域优势决定了东南沿海的发展要先与西部,城区发展要先与乡村。要求发展水平上的完全同步是不符合基本国情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政府与个人共同发挥作用。政府在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收入调节、消除绝对贫困、社会保障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个人的努力对解决收入差距、实现个人价值方面也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政府与个人共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赵自文(1995-),男,湖北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形势与政策分析【第四篇】

共同富裕即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水平。它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时,我们也必须知道共同富裕,不是指同等富裕,也不是指同时富裕,而是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的帮助后富的,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里讲到的共同富裕是普遍富裕,但这种普通富裕不是、也不可能靠现有财富的平均分配来实现。共同富裕显然不是平等富裕,不是齐头并进式富裕,人的指头伸出来还有长短,要社会中的个体步调一致并排向前进显然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当两个人约定共同去赚钱时,显然是不能在没有其它约定的情况下就草率理解为赚到的钱两人需要平分,所以共同富裕的第一个内涵应该是“共同”中包含的个体都能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自己财富的增加,既然是共同的物质增加,那么就为共同富裕设定了一个底线:一部分人的财富的增加,不能建立在另一部分人财富减少的基础上。那么我们所了解的共同富裕是有可能实现的,这个的前提就是先富带后富。

也许有人会说,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了共产主义也就实现了共同富裕。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共产主义到底能不能实现?人都是有私心的,也是有野心的,当你处在某一阶层时你会想着要爬向更高的位置,这样社会才会有进步。但是如果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无论你付出多大的努力,你得到的报酬和其他人的一样,那你就没了上进心,没了积极性,蔓延下去,那么社会就会衰落,共产主义社会不会维持很久,盛极而衰,这是不变的规律。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共产主义比共同富裕更难实现。

除了考虑物质需求外,还有一个条件是不能忽略的,那就是精神文明。从目前的状况看,中国的经济是飞速发展起来了,但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了,这已经成为了我国不安定的因数。要想实施先富带后富的政策,那就要加强精神文明的建设,让先富起来的人能够自觉的去帮助贫困的人,带动他们富裕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如果精神文明跟不上物质文明,那么共同富裕就只能是口头话题了。所以,要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发展好精神文明,精神文明跟上了物质文明,那么共同富裕才有可能实现。

另一方面,就是时间问题。目前我国还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都未达到实现共同富裕的高度,两级分化还很严重,现在共同富裕只是一个奋斗的目标,在当前难以实现,它的实现跨时极长。

总的来说,共同富裕是有可能实现的。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是先国富后民富,还是先民富然后国富。一般意义上看,“国富优先”的主张符合标准的“滴流经济学”原理。这一理论认为,在实现国家富裕的过程之中,财富会自上而下地流向普通百姓。也因此,“精明的政府会优先追求经济整体上的快速增长,为持续减少贫困、提高人民福利创造条件。”

用最通俗话讲,只有蛋糕做大了,人们才可能吃得到更多蛋糕。所以,这一理论也就是所谓的“做大蛋糕”论。按诺贝尔奖得主斯蒂格利兹后来在《全球化及其不满》一书中的总结,“滴流经济学”原理一开始在主流经济学界是得到广泛认可的,包括阿瑟刘易斯、华尔特罗斯托以及肯尼思阿罗等经济学大家都为这一理论的论证与完善做出了贡献。

对于后发国家来说,以“滴流理论”为基础的“先国强后民富”路径似乎更为重要。这是因为,与先发国家不同的是,后发国家为了能够追赶先发国家,一般被迫采用“赶超战略”。“赶超战略”的核心,就是以政府强大的动员与控制力量作为后盾,进行快速资本积累与投资,以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由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转型。而要做到这一点,政府一方面必须掌控全社会更多资源,另一方面施行“高积累、低消费”政策。

等到国家完成经济转型,实现现代经济增长之后,再反过来着力于提高民众生活水平,即解决“民富”。

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发展中国家的表现以及经济全球化后的南北失衡,使得“滴流原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质疑。从发展中国家的表现看,南亚与拉美地区国家实现了将近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某种程度上部分实现了“国富”,但经济增长的成果却很少“滴流”到人民身上,而是被腐败的政府官员和买办性质的资本所截留。

最终,贫富分化不仅严重威胁着社会与政治稳定,而且也反过来连累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使得南亚与拉美地区国家出现了严重经济危机与发展停滞。

经济全球化通过促进全球范围内商品与资本的流动,的确也因其提高了全球资源配置效率而增进了全球经济发展速度,但全球化成果却也大多被发达国家以及少数跨国公司所支配并把持,以至于曾在推进全球化过程中充当过急先锋的斯蒂格利兹这样的着名经济学家都成了全球化的反对者。

正因此,不少经济学家开始反思“滴流理论”,认为“滴流”的渠道不畅,可能导致即使国家富了但其成果分配无法惠及绝大多数普通百姓,此时,作为财富创造主体的百姓,可能不再愿意进行“生产性努力”即去努力做大蛋糕,转而把努力的方向放在分配性即分蛋糕上,国家经济增长最终也因“生产性努力”减少与“分配性冲突”增加而陷入停滞。此时,“国强民不富”,并进而妨碍国家进一步走向富裕。

“先国富后民富”这一思路,除了“滴流”的渠道可能不畅,有可能陷入“国富民贫”这一缺陷之外,从理论上看,还存在另外一个问题:即使“向下滴流”畅通,也会因为国家生产能力增长先于并快于民众消费能力的增长,从而导致总需求不足问题。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一般只能靠出口来消化过剩产能。其后果除了经济对外依存度不断高企,还可能因为强调出口产品竞争力而不得不压低本国劳动力相对成本。此时,即使经济增长了,国家富了,老百姓却仍然富不起来,并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也是从这个意义上看,即使是后发国家,为了赶超先发国家,不得不实施“先国富后民富”的政策,但经过一段时期后,也都必须进行政策调整。

民富优先。

此时政策调整的方向就应该是由“国富优先”转向“民富优先”,或者说,用民富来进一步推进国富。具体路径是这样:人民富裕使得百姓消费能力提升,消费能力提升推动社会总需求扩大,社会总需求扩大带动经济繁荣,经济繁荣促进国家富强。

而后一种“国富”则将预期在一国经济已经成功实现起飞之后发挥作用,而且将真正使经济发展建立在人民不断增加的物质文化需求之上,这种以“民富”为前提的“国富”没有实施时限。

新中国成立60年,在我看来,在追求“国富优先”上,改革前与改革后并没有多少区别,而且都取得了公认的成绩。

前30年,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控制,充分利用政权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把有限的资本集中到中央计划当局手中,实现了在最短的时间最为困难的条件下,中国由一个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变为以工业为主的国家。

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更注重通过“分配激励”,调动海外资本以及民间资本投资的积极性,经济成功实现了起飞。

总之,利用国家与政府的力量完成资本积累与深化,优先追求“国富”,使得当世界上绝大多数后发国家仍然未能摆脱贫困泥淖的时候,中国成为20世纪以来少有的实现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国家。

更难得的是,中国在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即“国富”目标的同时,的确也使经济增长成果惠及于民。新中国前30年,老百姓的生活为了实现工业化的目标做出了牺牲,但政府仍然通过建立起成本较低、覆盖面较广的社会保障网,使得中国人文指数至1978年就接近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特别是中国近30年国家经济高速增长,更是成就了世界范围内最大规模的减少贫困运动。正因此,今天我们回过头来审视新中国60年“国强民富”战略,总体上是成功的。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国富优先”战略在中国的实施也造成了经济社会发展中结构性失衡的矛盾不断累积,尤其是导致两个比重即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以及劳动报酬占社会总收入的比重过低,这种格局反过来造成内需不足无法支撑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即妨碍国家进一步富强。正因此,调整发展思路,转而追求以民富优先,带动国家进一步发展,正当其时。

这可能才是我们今天客观看待“国富”还是“民富”应该有的态度。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形势与政策分析【第五篇】

摘要:共同富裕是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的设想中提出来的。社会主义的“富裕”是在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按劳分配的“富裕”,但是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依然存在部分差距,按劳分配依旧存在缺陷,只有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才是真正没有差距的分配方式,共产主义的富裕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

工人阶级打破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权是实现自身利益的基础,只有在生产资料国家所有的基础上才能够摆脱经济上的一切不平等,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政治前提,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证,同时,共同富裕的实现还需要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作为基础。

1马克思对共同富裕的理解。

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以及与其相适应的不平等的分配方式直接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贫富差距的产生,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仔细的剖析后发现:贫富差距产生的直接来源于資本主义狭隘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的贫富差距反映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激烈的阶级斗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同时是对共产主义的期盼。在马克思看来,无产阶级要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首先要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取得国家政权,将剥削阶级变为劳动者阶级,将旧的生产关系进行彻底的变革,使生产力在新的生产关系下得到发展。一方面,这种新的生产关系使社会生产按照全体社会成员的需求进行,同时这种社会生产力也能够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另一方面,剥削和压迫在新的社会形态下也被彻底的消灭,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抗消失了,不平等的所有制关系和分配关系消失了,社会财富占有上的差距也就会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消失。

共同富裕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的特征,“共同”规定了“富裕”的主体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性是共同富裕的一个重要属性,这种共同性使共同富裕与资本主义贫富差距区别开来。共同性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国家所有基础之上的,只有国家占有生产资料,只有全社会成员共同通过劳动参与生产,富裕才是共同的富裕。同时,共同性意味着阶级压迫的终结,意味着通过阶级统治占有他人劳动产品的时代的终结,在生产资料国家有制的基础上,全体社会成员都是劳动者阶级,也就不存在阶级压迫。

共同富裕的提出体现了社会发展在生产力层面的要求,体现出社会主义在生产力方面的特征。“富裕”规定了社会成员占有物质财富的程度,体现出社会成员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富裕”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产品的丰富作为基础的,富裕是物质生活领域的富裕。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是富裕的内涵,物质生活资料的丰富需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马克思看来,在生产资料社会国家所有的条件下,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物质财富的丰富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能够给社会提供巨大的物质财富,生产力的发展和机器的普遍采用能够使劳动者从生产过程中解脱出来,从而能够使劳动者获得在其他领域发展的机会。另外,生产力的发展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手段,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能够解决社会成员在物质生活领域的一切矛盾,同样,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能够解决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占有差距上的矛盾。

共同富裕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在有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分配方式。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定义为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阶段上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已经实现,但是在这个阶段上不平等的因素还是存在的,参与生产过程的劳动量是进行分配的唯一根据,在按劳分配中社会成员更容易表现为劳动者,从而社会成员参与生产的劳动强度和劳动量的差异会导致社会成员财富占有的差距,这种分配方式忽略了社会成员在身体素质和家庭状况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人的主体性,但是在社会主义的阶段社会成员的这种差距仅仅表现为社会成员在生理层面的差距,对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及巨大贫富差距来说是一大进步。马克思对这种分配方式的批判是从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的需要出发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按需分配下社会成员更容易表现为“真正的人”。同时,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继承了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劳动依旧是社会成员参与分配的前提,但是与社会主义不同的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劳动是自觉自主的劳动,是作为“第一需要”的劳动。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目标,同时也是过程。共同富裕实现的过程是收入贫富差距不断解决的过程,收入贫富差距需要在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中得到解决,共同富裕需要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中得到实现,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同时,贫富差距的出现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决定的,并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长期存在,会随着社会主义不断向前发展得到解决。但是,收入贫富差距的出现并不是对共同富裕的否定,首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共同富裕在“共同性”上得到了充分体现,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普遍提高,其次,共同富裕不是社会成员在社会财富占有量上的完全相同,也不是各个地区在发展水平中的完全同步,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地域优势决定了东南沿海的发展要先与西部,城区发展要先与乡村。要求发展水平上的完全同步是不符合基本国情不符合实际情况的。

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政府与个人共同发挥作用。政府在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收入调节、消除绝对贫困、社会保障方面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个人的努力对解决收入差距、实现个人价值方面也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共同富裕的实现需要政府与个人共同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赵自文(1995-),男,湖北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摘要:坚持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推进乡村旅游开发有助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缩小乡村收入差距、创新乡村旅游开发方式、推进共同富裕阶段性目标实现。安徽省广德市乡村旅游开发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同质化严重、开发层级初级等问题。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坚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开发模式、融入文化内涵、完善融资体系等策略,为中部地区乡村旅游开发提供了模式借鉴,有助于共同富裕阶段性目标如期实现。

根据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和旅游大数据研究院研究报告可以得知:中国文旅产业总体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文旅融合发展成为主态势。乡村旅游指的是旅游主体在乡村地区进行,以获得旅游产品或旅游服务为目的的短暂居留活动。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时代新起点上,以推动乡村旅游、开发旅游产业、促进文旅融合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开发显露出独特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1安徽省广德市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

旅游资源丰富。

安徽省广德市的旅游资源从宏观层面出发可分为“一核两区三圈”,其中一核指的是以卢湖、甘溪沟为主体的卢湖旅游度假区;两区指的是太极洞旅游区和茅田山旅游区;三圈指的是北部生态农业旅游圈、中部特色文化旅游圈、南部山野风光旅游圈;从微观层面而言,其可划分为景区园林、山峰寺庙、人文遗址三类。其中较为著名的有太极洞风景区、英烈山纪念馆、603探空火箭基地等。安徽省广德市的旅游资源在空间分布上相对平均,旅游资源组合利用率高,能够最大限度释放旅游产业潜力。区域内各乡镇特色分明,构成了广德市整体旅游资源的丰富种类与多样层次,为广德市开展全域旅游奠定了资源基础。

历史底蕴深厚。

安徽省广德市有着1800多年的历史,历史底蕴深厚。广德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极高的战略地位。比如在淞沪会战时期,于此地爆发了广德保卫战,迟滞了日军对南京的进攻,保存了中国军队的有生力量,为持续抗战创造了条件;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中苏交恶以及美国在东南沿海动作频繁,我国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三线”建设,在这一国家战略中,安徽广德承接了中线的军事生产任务,为我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时刻面临着西方世界的核垄断和核讹诈风险,国家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广德市誓节镇建成我国第一个火箭发射基地并于1964年成功发射了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探空火箭,为我国的核导弹事业作出了基础性贡献。从历史纵向出发不难看出:广德在中国近现代重大历史进程中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

区位条件优越。

区位条件对于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开发可行性和实施难度。安徽省广德市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处,是安徽省承接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县域排头兵,旅游产业营商环境优越,生产要素流动顺畅,让旅游开发企业能够“引得来,留得住”。“十三五”期间,广德依托区位优势,建成了“两山”理论转化样板区、文化旅游休闲康养基地、“生态绿+文化红”精美旅游画廊等旅游范例,让乡村旅游融入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获评长三角最佳文旅融合城市、中国最美县域。广德市为长三角地区乡村旅游提供了多样选项,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区位条件优越,开发前景广阔。

产业融合基础好。

产业融合是乡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和时代选择,从产业创新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倡导实行相互渗透、交叉和重组的产业发展模式。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百年目标”的实现,人民物质生活得到了基本满足,在面临非刚性消费时,人们更倾向于获得非物质性、精神层面上的满足。这一消费倾向是产业融合的根本动因和最终目的。安徽省广德市毗邻宜兴、长兴、安吉、杭州,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均较高,具有良好的乡村旅游开发基础和巨大的潜在市场。此外,这些地区开发历史较长,产业布局模式相对固定,难以进行产业二次融合,旅游产业发展进入相对停滞阶段。安徽省广德市在2018年发布的《广德县全域旅游规划》中首次提出发展全域旅游这一开发战略,现广德市乡村旅游产业布局仍处于探索谋划阶段,整个地区的旅游产业融合模式还未定型,可塑性较强,发展潜力巨大。

2安徽省v德市乡村旅游开发的劣势。

区域发展不平衡。

安徽省广德市于2019年和2021年被评为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整体经济实力强劲,但不容忽视的是:广德市区域内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南北差异显著。例如,南部乡镇柏垫镇因基本农田占土地总量比例高,无法进行大规模工业生产而只能以农业、竹制品加工业作为支柱产业,2019年全年的财政收入为3492万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部乡镇新杭镇,其支柱产业为采矿业与重工业,2019年仅1―10月的财政收入达到亿元,两者相差接近35倍。不同乡镇间财政收入存在巨大差异,其直接后果是财政收入情况较好的乡镇有足够的预算规划、建设与维护基础设施,而财政收入较差的乡镇在基础设施建设的全过程中因资金问题畏手畏脚、举步维艰。

同质化严重。

无论是何种旅游开发方式,其核心要义都在于人为制造一种资源感知上的差异并借此让自身旅游产业和产品的独特属性与别样价值得到突显,最终目的都是吸引规模化的游客群体前来游玩,实现开发――游玩――二次开发这一正反馈循环。这里的同质化所特指的是旅游产品开发方式的单一化、模式化与固定化。安徽省广德市虽然拥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开发模式较为单一,其开发类型始终离不开农家乐、纪念馆、采摘园等,此类开发方式都极易被复制,具有极强的可替代性,导致其无法让广德市的旅游产业同周边地区形成显著差异,最终让广德市的乡村旅游始终是江浙旅游的“备选项”。

[摘要]共同富裕致力于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战略选择。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探索出的高水平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等为我国其他地方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借鉴。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水平对外开放、数字技术赋能、公平分配等是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袁艺清硕士研究生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成都611130。

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把握“两个大局”是新时代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遵循。202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连续两年超过1万美元,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万亿元;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达到4亿人,约占我国总人口数的30%。与此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需要通过经济高质量发展来促进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和协调性,进而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学界围绕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厘清内涵、彰显意义、实现路径等方面。王一鸣(2020)认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是质量追赶、结构升级、创新驱动、共同富裕和绿色发展1”。高培勇等(2020)指出高质量发展体现出高度现代性,报酬递增、可持续是其重要特征,强调构建技术竞争优势2)。张军扩等(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目标是高效、公平和可持续,需警惕发展质量不高引致的中等收入陷阱,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要求,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途径,是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抢占战略制高点的重要途径3)。曾宪奎(2019)认为高质量发展实质是高速增长方式的转换升级,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也有学者指出科学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进程和满足融入世界经济的需要也助推我国加快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脚步5),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注入新动力,创新引领在供给侧发力,人民向往在需求侧翘首6)。在共同富裕方面,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倡导并实行了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的政策,但由于产权制度的缺陷,我国财富与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为此,学者们提出应推动构建以劳资共享为核心的现代产权制度,以制度创新推进共同富裕”。于政治层面,共同富裕代表了国强民富的社会主义社会契约,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与奋斗旗帜。于经济层面,共同富裕表明了由全体人民共创共享物质与精神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迎接多维幸福生活。于社会层面,共同富裕意味着中等收入阶层在数量上的主体地位,形成和谐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实现共同富裕应积极致力于“提低、扩中、调高”,在高质量发展进程中持续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缩小人群、地区和城乡差距8)。刘洋(2019)认为实现共享需要牢牢抓住两个方面,一是以创新驱动发展“做大蛋糕”,二是以优化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分好蛋糕9)。还有学者指出我国消除绝对贫困,脱贫攻坚不是终点,脱贫成果还需进一步筑牢。对于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格局,我国也仍有较长的距离。

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是紧密联系的两个命题,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抓手,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基本遵循,探讨共同富裕也不能脱离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语境。如何以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依托于既有研究,本文从创造财富、共享发展、经济运行这三个方面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逻辑链条,探究经济高质量发展对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据此,本文提出既要充分学习借鉴先行示范区的成功经验,还应全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持续寻求最优解的过程。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现实地看,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依旧充满挑战与惊险,需要各方长久努力。

1.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前提。

共同富裕中的“富裕”包含两维度,一是物质层面的富足,二是精神层面的丰裕。人民渴望获得物质财富以安稳生活,也希冀收获精神财富以充实自我,这是人民对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诉求,也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里蕴藏着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美好生活具有多维内涵,环境质量、社会治理、公共服务等都是新时代人民更加注重的生活特质。因此,随着人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物质财富的积累,人民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需求日益高涨,这对社会产品的供给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物质层面、数量层面来评判,这一类型的产品供给在如今看来似乎已不存在什么挑战,而精神层面、质量层面的产品供给则存在一定的缺口。经济高质量发展应秉持数量和质量并行、更加注重质量的理念,意欲提供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的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于供给端发力,以提高供给质量为突破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二者的加持加快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有利于助推高质量发展为人民创造出更多优质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生态环境、资源能源制约不断强化的形势下,生产要素的成本变得愈发高昂。与此同时,作为市场微观主体的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短板,这意味着过去那种粗放型的“三高”发展模式难再有立足之地,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眼于提高供给质量,推动淘汰低端产业过剩产能,合理配置资源以增加中高端产业的有效供给,从而提升社会生产力。因而,高质量产品和服务供给的涌现扩大了有效供给,有助于满足人民多样化的需求,有利于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形势与政策分析【第六篇】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丰衣足食的生活水平,也就是消除两极分化和贫穷基础上的普遍富裕。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形势与政策分析样例【优推8篇】”,《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实施方案(2021—2025年)》(下称《方案》)正式发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

新世纪之初,粗放的高增长、资源的高消耗、产业的“低散乱”……各种体制性障碍、机制性梗阻,让浙江遇到了“成长的烦恼”,来到了历史性关口。

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立足于对世情、国情、省情的深刻洞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战略眼光、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重新审视浙江的资源禀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浙江具体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把落实中央的要求和发挥浙江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创造性地提出实施“八八战略”。“八八战略”,针对的就是浙江富民强省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是从战略层面对“形势怎么看”“路子怎么走”“工作怎么干”作出的“世纪之答”。

如果要标注出“八八战略”的内在价值逻辑的话,那么毫无疑问,共同富裕始终是贯穿其中的鲜明主旨和重要取向。

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的实践历程,就是加快推动共同富裕的奋斗历程。推动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就是要破解共同富裕的城乡差距难题;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就是要破解共同富裕的地区差距难题;创建生态省,打造“绿色浙江”,就是要擦亮共同富裕的靓丽生态底色;加强法治建设、信用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就是要营造共同富裕的良好社会环境;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建设文化大省,就是要满足共同富裕的精神富有要求。

强调跳出“三农”抓“三农”、统筹城乡兴“三农”、“现代化建设不能留盲区死角,实现全面小康一个乡镇也不能掉队”,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推动实施“山海协作工程”“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百亿帮扶工程”等三大工程,全面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不断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实施“八八战略”过程中,习近平同志聚焦统筹群体、区域、城乡发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共同富裕的重大改革举措。这些改革举措,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的向前,历久弥新且熠熠生辉。

在“八八战略”指引下,浙江的体制机制更活、产业动能更劲、协调水平更高、生态红利更丰、资源优势更强、综合环境更好、文化魅力更盛、党建保障更有力,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协同发展、不同社会群体的共同发展、物质与精神的平衡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走好共同富裕之路奠定了扎实基础。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实践是最硬的标准。“八八战略”在浙江的成功实践昭示我们,唯有忠实践行“八八战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就是要深刻把握和充分用好“八八战略”蕴含的系统观念和辩证思维,锻长板、补短板、挖潜力、拓空间,围绕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发展先进文化、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创新社会治理等方面先行示范。同时,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八八战略”的时代内涵和实践价值,探索破解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有效途径,实现从传承到创新的集成升华、从过程到结果的递进跃升。

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过上全面小康生活,这个穿越无数苦难与辉煌的梦想,全国人民、青海人民今天已经触手可及,而这就使得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一公里”变得庄严无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强调的不仅是“小康”,更重要也更难做到的是“全面”。6月4日,省委省政府部署《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2020年行动方案》,就是以理性思考、具体方法、管用措施,聚焦重点任务,聚力精准攻坚,聚神挂图作战,确保我省如期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牵涉到方方面面,但补短板是硬任务。”我们要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的政治高度认识行动方案、理解行动方案、落实行动方案,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短板问题往往是最深层、最困难的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聚焦短板、精准攻坚。《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2020年行动方案》确定了7大类32项重点任务,同时梳理了160条“四实现”集中攻坚台账,而且明确了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敢于直面问题,敢于担当负责,奔着问题去、扭住问题改,把真正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目标。严格执行工作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主动对标行动方案,自我加压、自我提高,在进一步捋清岗位职责、明确自身任务的基础上,按照既定部署更好地谋划工作内容、安排工作顺序、确定时间节点、把握工作期限,确保攻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高质高效开展推进。

自改革开放之初提出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来,全省上下紧紧扭住这个奋斗目标,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已经取得显著成绩。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要一鼓作气、奋战到底,而不能一篙松劲、功亏一篑。当前,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围绕重中之重,向最后胜利发起总攻,是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对青海负责,是为人民担当、为时代担当、为新的更加美好的未来担当。凝心聚力打好攻坚战,要求我们务必坚持进度与质量并重,既要保进度,更要保质量;坚持整体与局部协调,要对号认领任务,认真分解落实;坚持硬件与软件统筹,硬的一手不能软,软的一手要硬起来;坚持定量与定性结合,把定量指标量化到细节上,把定性指标定性在准确上。

《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青海2020年行动方案》贯穿着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贯穿着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贯穿着各族群众的美好期盼。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力推进“一优两高”、巩固脱贫攻坚“清零”成果、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迫切需要。让我们全心全意、全力全速,慎终如始、只争朝夕,不折不扣谱写好“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青海答卷。

五年成就鼓舞人心,开拓奋进书写新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评价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决定性成就,对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出重要要求和重大举措,明确“十四五”时期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与第一卷、第二卷的一个共同之处,就是“人民至上”这条红线一以贯之,充分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立场。在中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蓝图中,“人民至上”仍将是最鲜明的底色。

生活过得好不好,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最有发言权。“十三五”时期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人民群众享有了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发展成果。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0733元,比2015年增长%,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国家中心城市广州紧紧围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福祉稳步提升。2019年,全市公共财政民生支出亿元,增长%。

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

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着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再到《礼记》描绘的“小康”,都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盼。如果说,“十三五”向共同富裕迈出了一大步,那么“十四五”站在了更高的起点,共同富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为此,要做好“提高人民收入水平”这篇大文章。必须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完善按要素分配的政策制度,发挥再分配、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助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在现代社会,公共服务是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保障,努力使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进一步健全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是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为此,必须完善各级各类基本公共服务标准、明确质量要求、合理划分责任、创新实施机制。

创新基层社会治理,使每个社会细胞都健康活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强化新时代赶考意识,全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广大党员干部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就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扎稳打、苦干实干、乘势而上,努力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有更大作为,在增进民生福祉、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上有更大作为。

站在历史的重要关口,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全市上下要提振士气,迎难而上,努力改善人民生活品质。当前,要全力做好岁末年初各项工作,确保“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全力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消除贫困依然是当今世界上面临的挑战之一,自古以来,消除贫困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

为促进全球减贫事业,2000年联合国制定了千年发展目标,2015年联合国发展峰会制定了2015后发展议程。但环顾全球,实现全球减贫目标依然任重道远。当今世界仍然有七亿多人口生活在极端贫困之中。每年近六百万孩子在五岁前夭折,近六千万儿童未能接受教育。贫困及其衍生出来的饥饿、疾病、社会冲突等一系列难题依然困扰着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很多家庭而言,拥有温暖住房、充足食物、稳定工作都是一种奢望。中国是世界上的发展中国家,是世界减贫事业的积极倡导者和有力推动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使七亿多人摆脱贫困,占全球减贫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历来富有正义感和同情心,历来把自己的前途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在致力于自身消除贫困的同时,始终积极开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援助,支持和帮助广大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消除贫困。

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减贫交流合作关系,是消除贫困的重要保障。

坚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发展模式。今天的世界,物质技术水平已经发展到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但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普遍存在,南北发展差距依然巨大,贫困和饥饿依然严重,新的数字鸿沟正在形成。全球最富有的百分之一人口拥有的财富量超过其余百分之九十九人口财富的总和,收入分配不平等、发展空间不平衡等问题令人担忧。

维护和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建设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国际经济金融体系,为发展中国家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是消除贫困的重要条件。中国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就是要支持发展中国家开展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帮助他们增强自身发展能力,更好融入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为国际减贫事业注入新活力。

党的十九大把精准脱贫明确为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决定性意义的三大攻坚战之一,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奋力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脱贫攻坚是我们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迈向共同富裕的基石,即使困难再大也动摇不了我们党和政府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信念和举动。小康是十三亿人的小康,不是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的小康,是连最落后最贫困地区都要实现的小康,七千多万农村贫困人口一个不能掉队,这是我们党的使命。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就确立的为天下劳苦人民谋幸福的目标。这是我们党的初心,也是党的宗旨,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如期实现,早日让贫困人口享受我国改革开发红利,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在不断把蛋糕做大的同时,要把蛋糕分好,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脱贫攻坚是我们举全国全党之力坚决要完成的革命任务,兑现党的庄严。作为基层干部,要坚定脱贫攻坚信念,坚持以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和服务思想,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脱贫攻坚路上披荆斩棘。

什么是共同富裕?我认为包含两个层面,既要物质上共同富裕,又要精神上共同富裕。

物质层面,关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用,让生活有保障,是共同富裕的首要任务和基本内涵。而精神层面,则是让生活有温度,是共同富裕必不可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作为一名基层民情民访代办站代办员,我觉得精神层面更需要得到关注,精神富有比物质富有更重要。在我从事代办员这些年,我发现,现在人们的生活基本都有保障了,但文化生活方面,特别是老年人,还有待进一步丰富。社会矛盾减少了,邻里关系更和睦了,社区"一家亲,相处有礼有节,走到哪都有家的温暖,这是我理解的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

如何推进精神层面的共同富裕建设,我认为,首先要提高人的素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让他们带动大家一起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就要提升人们的社会责任感,积极主动帮助没有富裕的人一起进步,一起提高生活水平。

其次要加强社会基层治理工作。凡事以"和为贵。和谐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政治保障。如今我所做的,就是每天接待需要化解矛盾纠纷的群众,将社会不稳定因素阻止在萌芽状态。在调解中,时间非常宝贵,在矛盾产生初期就想方设法去化解,避免小纠纷演变成大矛盾,进而导致悲剧出现。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八年多,我希望更多人加入到这个队伍,敢于面对矛盾纠纷,传播好人好事的正能量,让这社会充满爱。

同时,要加大对老年人,特别是独居老人的人文关怀,给予他们更多关爱。现实中,我经常碰到有老人因为缺少子女的陪伴,被一些打着健康保健、外出旅游幌子的骗子钻了空子,多年攒下的积蓄全被骗走。对子女来说,在外打拼不易,工作在繁忙也要多设身处地考虑老人的感受与现实困难,即便不能常回家看看,也经常打电话回家。对基层组织和社区来说,可以组织志愿者队伍,多开展一些文艺活动,为老人送去欢乐,有条件的还可以建设一些活动中心与养老公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高度,按照党的十九大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的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综合考虑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对“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全会将“十四五”规划与2035年远景目标统筹考虑,做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有机衔接,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描绘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发展蓝图,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提出了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这就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这“五个坚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实践经验的升华,是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只有切实遵循“五个坚持”的重要原则,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披荆斩棘、奋勇前进,才能实现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的主要目标。

党的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是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定海神针”,只有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提高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能力和水平,才能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保证。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才能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只有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才能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改革开放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只有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强化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调动全社会积极性的重大改革开放举措,才能持续增强发展动力和活力。系统观念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只有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坚持全国一盘棋,更好发挥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积极性,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注重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挑战,才能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展现一幅气势恢宏的壮丽画卷,必将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在新时代伟大征程上谱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在“十四五”规划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到2035年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在新发展阶段通过民生建设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是一项必须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

从一定意义上看,实现共同富裕是古往今来人类的梦想。我国自古就有“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说法,古代中国__世界和近代西方乌托邦社会都是人们追求共同富裕的美好梦想。从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再到《礼记》描绘的“__”社会的状态,都体现了人民对共同富裕的期盼。

共同富裕一直是我们党带领全体人民不懈奋斗的初心使命。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提出国家富强的发展目标,指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强调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让一部分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再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从长期历史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发展目标变迁的规律性认识。但脱贫只是迈向幸福生活的第一步,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如何探索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道路,在“十四五”期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里应主要做好两个统筹--区域统筹和城乡统筹。站在决胜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更高起点上,紧密结合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长远战略目标,最终协调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差距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基础。

共同富裕,说到底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这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描绘的蓝图,更加积极有为地实现各项目标任务,一起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奋进。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习近平总书记针对《建议》强调了需要说明的七个“重点问题”,“关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其中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向着这个目标更加积极有为地进行努力。”笔者谨就坚持共同富裕方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

1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

共同富裕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话题,也是东西方国家都需要面对的一个难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实现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共同理想。

孔子在《论语·季氏》中说:“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孔子认为,有封国的诸侯王、有封邑的卿大夫,不担心财富少,而担忧财富分配不均衡;不担心贫穷,而担忧不稳定。孔子还具体而生动地描绘了“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的状态。近代以来,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吃,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图景,孙中山先生提出要“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但民国建立了,地权却未平均,共同富裕没有实现。

古往今来,西方思想家们也一直在思考如何建立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社会。柏拉图的《理想国》、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康帕内拉的《太阳城》、约翰·罗尔斯的《正义论》等分别从国家制度、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不同视角提出了他们的见解。但他们的这些梦想都没能成为现实。孕育于西方文化背景的马克思主义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深刻阐述了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与制度要求,让共同富裕具备了从美好的梦想变为现实的可能。

2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目标。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构想,共产主义社会将彻底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真正实现社会共享、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认为,在未来的新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所有人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恩格斯认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通过有计划地组织全部生产,使社会生产力及其成果不断增长,足以保证每个人的一切合理的需要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得到满足”。列宁也曾预想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认为“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实现这一点,而且我们知道,社会主义一定会实现这一点”。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民造福、实现共同富裕作为自己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指出:“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制度,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一年一年可以看到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曾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中国共产党追求的发展是造福全体人民的发展,追求的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3共同富裕必须避免贫富两极分化。

《建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人民根本利益,激发全体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促进社会公平,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共同富裕,是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协调发展的共同富裕,是国强和民富相统一的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共同富裕不是全体人民同时、同步、同等富裕,而是逐步实现的共同富裕,在这一进程中必须坚决防止贫富两极分化。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贫富悬殊容易引发社会动荡,这不仅在古今中外历史上而且在今天高度发达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也屡见不鲜。以美国为例,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曾经不无遗憾地表示:“林肯曾说,美国是民有、民治、民享的,但现在的情况成了1%有、1%治、1%享。”美国联邦参议员伯尼·桑德斯写道:“在今天的美国,包括20%的儿童在内的4300万人生活贫困,很多处于极度贫困中。”“大多数美国人生活艰难、对未来失去信心时,富人却更富裕了,大部分新增财富都流入金字塔尖1%的富人之手。美国现在的贫富差距是主要国家里最大的,也是自1920年以来最大的。”自占领华尔街运动爆发以来、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美国社会动乱频发,贫富两极分化是主要原因之一。

4坚守初心使命、走共同富裕道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根本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向着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把脱贫攻坚作为重中之重,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就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一项重大举措。”从2012年到2019年,我国贫困人口从9899万人减少到551万人,贫困发生率从%下降为%,累计9348万人实现脱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称赞:“中国是为全球减贫作出最大贡献的国家。”2019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2015年增长%,亿个家庭年收入达10万元~50万元,中等收入群体达4亿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建议》提出,到2035年,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相对于“迈出坚实步伐”而言,显然是更高、更具体、更明确的要求。《建议》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部分还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议》从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7个方面进行部署,提出23项新实事。《建议》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表述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有利于我们在工作中积极稳妥把握,有利于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断向前迈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一项长期任务。”我们坚信,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党中央坚强领导,只要我们努力根据现有条件把能做的事情尽量做起来做好,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朝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建议》设定的目标。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形势与政策分析【第七篇】

发挥“三大战略”优势,服务乡村振兴。我行应充分发挥我行“普惠金融”战略优势,结合浙江城乡发展阶段和产业特征,对城乡领域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创新打好“裕农通”、善融商务等系列“组合拳”,做大消费扶贫,做好乡村振兴,充分运用善融商务等平台,使城里资源下得去、农村产品上得来、外来产品接得住,运用科技和金融相结合,助力“智慧乡村”建设,力促浙江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推动金融服务共同富裕实现新突破。

作为一名建行青年,我认为在实现共同富裕方面,建行将继续坚持"三大战略",顺应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趋势,落实普惠金融、住房租赁、金融科技三大战略。以金融科技为载体,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与普惠金融和住房租赁双轮驱动,互相支撑,共同发力。以数字化转型带动金融改革,发展以人为核心的全方位普惠金融目标,以金融担当助力打开浙江实现共同富裕的实践通道。

青少的我们充满朝气与活力,是初生的太阳,是五月的花海,是未来浙江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生力军,要为谱写浙江省更美好的明天而拼搏奋斗。青年的我们需要紧跟时代,砥砺前行。世界变化风云莫测,时代发展瞬息万变,浙江省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暗流冲击,我们理应紧跟时代,勇往直前,保质保量,在2035年建设全国第一个共同富裕示范区!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形势与政策分析【第八篇】

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责任,需要自己去担当,去完成.只有当我们担当起了自己的责任时,才能够把事情做好.就像我们学生的责任主要是抓好学习,教师的责任主要是给学生传授知识。以下是为大家分享的“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形势与政策分析样例【优推8篇】”,从全域视角出发,总结分析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特色不明、效益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加强政府主导规划、突出特色主题、打造智慧平台、完善交通系统等四个方面策略,以便统筹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增加农民创收,助推松阳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农民创收。

本文为2018年12月5日丽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8年丽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打造全域旅游,推进“三旅”融合——以松阳县为例”(项目编号:lc201823)。

中圖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2月4日

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顺应广大农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发展旅游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方法。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促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新理念和模式。发展全域旅游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有效载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新型模式和路径。

松阳县是丽水市建制最早的县,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前松阳已在全力发展全域旅游,根据“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目标要求,举全县之力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全域视角探索松阳乡村旅游业发展一方面可推动当地产业融合升级,增加农民创收,另一方面也希望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丽水建设大花园,把握创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机遇,实现“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提供助力。

(一)松阳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近年来,松阳县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立足超优生态优势和古村人文特色,大力发展高品质生态农业、旅游业和创意文化产业,以做强百亿茶业、复活百座古村、建设百里绿道、办好百场节会、打造百个艺术家工作室的“五个百”工程,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乡村振兴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12,039元增加到2018年的17,546元,年均增长%,其中2018年增幅居全省第三位。乡村旅游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松阳依托传统村落特色优势打造高端精品民宿,目前全县共建成民宿(农家乐)500余家,2018年接待游客万人次,经营收入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6%,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迎来春天。

(二)松阳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松阳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依然尚未成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从顶层设计看,缺乏乡村旅游统一规划,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占大多数,投入少、规模小、分布散、品牌效应差,整体呈现出“小、乱、散”的发展局面。

2、从产品内容看,旅游产品单一,形式简单,同质化竞争严重,民宿发展仍停留在农家乐水平上,未能充分发挥乡村超优生态和地域文化底蕴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

3、从产业配套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依然有待强化和提升,接待能力低。农村交通条件差,民宿客房数量少且档次不高,卫生设施简陋,极大影响了游客体验感。休闲娱乐服务项目缺乏,内容较为单一,趣味性不高,没有形成完善的养、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

4、从人才支撑看,松阳乡村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对旅游创意设计、规划管理、宣传营销等各方面专业人才吸引力较弱,同时乡村人口流失严重,当地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和锻炼,服务和管理专业水准都有待提升。

(三)小结。松阳乡村旅游在村景数量、地域分布和农民创收上都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特色不明、效益不高的问题,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瓶颈制约。在此背景下,发展全域旅游将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出路,把乡村列入全域旅游的范畴,从全域的视角统筹乡村以及城乡发展,最终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的目的。

(一)政府主导,构建乡村全域旅游规划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构建乡村全域空间规划体系,实施差异化的乡村旅游规划导向,完善全域旅游的规划和实施机制,推广基于新技术的乡村规划管理模式。

1、政府部门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根据各个村庄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准确定位乡村的发展方向和旅游主题,科学制定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既不盲目开发又不浪费资源,合理布局旅游要素,做到“处处皆是景”,实现景点全域化。

2、加大力度增加财政投入,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健全向乡村旅游发展倾斜的配套优惠政策,比如加大对农民自主创业建设经营民宿、种植农产品等的财政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全域建设乡村公共厕所、公共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实现资源全域化。

3、强化政府在乡村旅游品牌营销、宣传推广等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为乡村旅游从业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指导制定科学、先进、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千年古县,田园松阳”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有效的旅游人才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服务水准,为乡村全域旅游保证人才输入,实现人才全域化。

(二)因地制宜,完善特色主题旅游产品体系。因地制宜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原则。松阳田园风光资源丰富、民俗传统保存完整、生态环境优良,要着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民俗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绿色健康旅游等。作为名副其实的留存完整的“古典中国”县域样板、“最后的江南秘境”,松阳超优生态环境和独领风骚的农耕文明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其境域内各个乡村因其地理位置、生态资源、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特色不一,大体分为景村共生型、景区依托型、资源活化型、潜力挖掘型四种类型村庄,要分类施策,科学整合,形成特色主题系列产品。景村共生型村庄资源丰富且周边有景区,乡村旅游相对成熟,但同质化竞争严重,景观条件下降,这类村庄要突出产品特色,避免同质,提高娱乐休闲体验,着力打造旅游精品景区。景区依托型村庄自身无明显特色资源但周边有景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对景区依赖性强,这类村庄要加强与景区的沟通联系,完善交通设施,实现“村景贯通”,努力发展新业态。资源活化型村庄自身特色明显但周边无景区,这类村庄要坚持保护自身特色,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有规划地开发,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跟上。潜力挖掘型村庄自身缺乏特色资源且周边无景区,这类村庄可以从文化产品培育角度入手,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内涵,打造文创产品特色品牌,促进文旅融合。

(三)协同推进,打造全域旅游智慧平台体系。松阳智慧旅游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信息化建设,将智慧旅游作为全县重点推进的旅游工作列入“十三五”规划。一要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充实全县门户网站上的旅游专题网站,结合两微一博公众号平台,完善全方位宣传体系。二要加强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通过后台实时监控统计客流量、游客咨询、酒店民宿入住率及旅游收入等数据,整合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资源并科学调整分配。三要构建全域旅游智慧平台,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为端口,向游客开放景区介绍及门票购买、周边餐饮及预定、实时交通、医疗配套等旅游管理服务,构建集个性定制和金融支付于一體的全域化、综合性旅游交易服务平台。四要探索乡村旅游线上营销模式,构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全域民宿线上预定及管理平台、农产品销售平台等,为游客提供旅游oto服务。

(四)内外连接,完善全域交通网络系统。交通网络是全域旅游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发达的全域交通网络将为全域旅游打通发展的血脉。近年来虽然金丽温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衢丽铁路都进一步完善了松阳交通网络系统,但复杂的山区地形仍制约着乡村旅游点的交通条件。一要构建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网络,争取早日开通高铁、机场等大型交通系统,全面完善大路网格局。二要完善农村公路网建设,加强乡村与城市、乡村与乡村之间的道路交通衔接,设立交通枢纽,建起全域旅游的“微循环”。三要依托当地生态资源,完善旅游交通专线、自驾风景道、慢行休闲绿道等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形成覆盖全域的“慢行交通体系”。松阳大木山骑行茶园是中国首个骑行茶园景区,目前已建有休闲健身骑行环线公里,专业越野赛道7公里,有效串联中国绿茶第一镇——新兴镇和卯山国家森林公园、松阴溪景观带等旅游资源。可借鉴大木山骑行绿道成功案例,结合自然资源条件,打造“松阳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走廊”——特色绿道观光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1]项晓艳.全域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江南论坛,2019(11).

[2]李汉勤.松阳:以“五个百”工程助推乡村振兴[j].政策瞭望,2019(2).

[3]莫艳恺.丽水市乡村旅游转型提升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11(2).

[4]杨冬琳.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发展研究[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c].2018.

[5]何跃武.东部落后地区智慧旅游发展研究——以浙江丽水为例[j].延边党校学报,(2).

[提要]发展乡村全域旅游是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本文选择浙江省松阳县为案例研究,从全域视角出发,总结分析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特色不明、效益不高等问题。并提出加强政府主导规划、突出特色主题、打造智慧平台、完善交通系统等四个方面策略,以便统筹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增加农民创收,助推松阳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全域旅游;农民创收。

本文为2018年12月5日丽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8年丽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打造全域旅游,推进“三旅”融合——以松阳县为例”(项目编号:lc201823)。

中圖分类号:f59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20年2月4日

乡村振兴的高质量发展顺应广大农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做好新时期“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发展旅游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是解决农村贫困问题的重要方法。全域旅游是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促进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全新理念和模式。发展全域旅游为助推乡村振兴提供有效载体,带动农村三产融合,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一种新型模式和路径。

松阳县是丽水市建制最早的县,是浙江省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自然环境优美,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当前松阳已在全力发展全域旅游,根据“全民共建,全民共享”目标要求,举全县之力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全域视角探索松阳乡村旅游业发展一方面可推动当地产业融合升级,增加农民创收,另一方面也希望为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参考,同时为丽水建设大花园,把握创建浙江(丽水)绿色发展综合改革创新区机遇,实现“绿色发展、科学赶超、生态惠民”提供助力。

(一)松阳乡村旅游发展取得的成效。近年来,松阳县积极响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立足超优生态优势和古村人文特色,大力发展高品质生态农业、旅游业和创意文化产业,以做强百亿茶业、复活百座古村、建设百里绿道、办好百场节会、打造百个艺术家工作室的“五个百”工程,努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乡村振兴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12,039元增加到2018年的17,546元,年均增长%,其中2018年增幅居全省第三位。乡村旅游业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松阳依托传统村落特色优势打造高端精品民宿,目前全县共建成民宿(农家乐)500余家,2018年接待游客万人次,经营收入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26%,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迎来春天。

(二)松阳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松阳的乡村旅游业发展依然尚未成熟,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1、从顶层设计看,缺乏乡村旅游统一规划,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占大多数,投入少、规模小、分布散、品牌效应差,整体呈现出“小、乱、散”的发展局面。

2、从产品内容看,旅游产品单一,形式简单,同质化竞争严重,民宿发展仍停留在农家乐水平上,未能充分发挥乡村超优生态和地域文化底蕴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的产业优势。

3、从产业配套看,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依然有待强化和提升,接待能力低。农村交通条件差,民宿客房数量少且档次不高,卫生设施简陋,极大影响了游客体验感。休闲娱乐服务项目缺乏,内容较为单一,趣味性不高,没有形成完善的养、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

4、从人才支撑看,松阳乡村地处偏远,经济落后,对旅游创意设计、规划管理、宣传营销等各方面专业人才吸引力较弱,同时乡村人口流失严重,当地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和锻炼,服务和管理专业水准都有待提升。

(三)小结。松阳乡村旅游在村景数量、地域分布和农民创收上都有了较大的增长,但普遍存在着规模偏小、层次较低、特色不明、效益不高的问题,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瓶颈制约。在此背景下,发展全域旅游将会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新的出路,把乡村列入全域旅游的范畴,从全域的视角统筹乡村以及城乡发展,最终实现助推乡村振兴的目的。

(一)政府主导,构建乡村全域旅游规划体系。要充分发挥政府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构建乡村全域空间规划体系,实施差异化的乡村旅游规划导向,完善全域旅游的规划和实施机制,推广基于新技术的乡村规划管理模式。

1、政府部门应从全局的角度出发,根据各个村庄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准确定位乡村的发展方向和旅游主题,科学制定乡村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既不盲目开发又不浪费资源,合理布局旅游要素,做到“处处皆是景”,实现景点全域化。

2、加大力度增加财政投入,设立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健全向乡村旅游发展倾斜的配套优惠政策,比如加大对农民自主创业建设经营民宿、种植农产品等的财政补贴;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全域建设乡村公共厕所、公共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实现资源全域化。

3、强化政府在乡村旅游品牌营销、宣传推广等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主导作用,为乡村旅游从业者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指导制定科学、先进、有效的营销策略,提高“千年古县,田园松阳”的城市知名度和影响力;建立有效的旅游人才管理机制,加强管理和服务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提高服务水准,为乡村全域旅游保证人才输入,实现人才全域化。

(二)因地制宜,完善特色主题旅游产品体系。因地制宜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原则。松阳田园风光资源丰富、民俗传统保存完整、生态环境优良,要着力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民俗体验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和绿色健康旅游等。作为名副其实的留存完整的“古典中国”县域样板、“最后的江南秘境”,松阳超优生态环境和独领风骚的农耕文明吸引了来自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游客,其境域内各个乡村因其地理位置、生态资源、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特色不一,大体分为景村共生型、景区依托型、资源活化型、潜力挖掘型四种类型村庄,要分类施策,科学整合,形成特色主题系列产品。景村共生型村庄资源丰富且周边有景区,乡村旅游相对成熟,但同质化竞争严重,景观条件下降,这类村庄要突出产品特色,避免同质,提高娱乐休闲体验,着力打造旅游精品景区。景区依托型村庄自身无明显特色资源但周边有景区,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对景区依赖性强,这类村庄要加强与景区的沟通联系,完善交通设施,实现“村景贯通”,努力发展新业态。资源活化型村庄自身特色明显但周边无景区,这类村庄要坚持保护自身特色,根据实际情况适度、有规划地开发,同时基础设施建设也要跟上。潜力挖掘型村庄自身缺乏特色资源且周边无景区,这类村庄可以从文化产品培育角度入手,深度挖掘文化资源内涵,打造文创产品特色品牌,促进文旅融合。

(三)协同推进,打造全域旅游智慧平台体系。松阳智慧旅游发展取得了较好成效。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信息化建设,将智慧旅游作为全县重点推进的旅游工作列入“十三五”规划。一要打造全媒体传播矩阵,充实全县门户网站上的旅游专题网站,结合两微一博公众号平台,完善全方位宣传体系。二要加强旅游大数据平台建设,通过后台实时监控统计客流量、游客咨询、酒店民宿入住率及旅游收入等数据,整合乡村旅游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资源并科学调整分配。三要构建全域旅游智慧平台,以微信公众号(小程序)为端口,向游客开放景区介绍及门票购买、周边餐饮及预定、实时交通、医疗配套等旅游管理服务,构建集个性定制和金融支付于一體的全域化、综合性旅游交易服务平台。四要探索乡村旅游线上营销模式,构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建立全域民宿线上预定及管理平台、农产品销售平台等,为游客提供旅游oto服务。

(四)内外连接,完善全域交通网络系统。交通网络是全域旅游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发达的全域交通网络将为全域旅游打通发展的血脉。近年来虽然金丽温铁路、高速公路以及在建的衢丽铁路都进一步完善了松阳交通网络系统,但复杂的山区地形仍制约着乡村旅游点的交通条件。一要构建四通八达的对外交通网络,争取早日开通高铁、机场等大型交通系统,全面完善大路网格局。二要完善农村公路网建设,加强乡村与城市、乡村与乡村之间的道路交通衔接,设立交通枢纽,建起全域旅游的“微循环”。三要依托当地生态资源,完善旅游交通专线、自驾风景道、慢行休闲绿道等综合旅游交通体系,形成覆盖全域的“慢行交通体系”。松阳大木山骑行茶园是中国首个骑行茶园景区,目前已建有休闲健身骑行环线公里,专业越野赛道7公里,有效串联中国绿茶第一镇——新兴镇和卯山国家森林公园、松阴溪景观带等旅游资源。可借鉴大木山骑行绿道成功案例,结合自然资源条件,打造“松阳全域旅游发展的新走廊”——特色绿道观光系统。

主要参考文献:

[1]项晓艳.全域旅游驱动乡村振兴: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j].江南论坛,2019(11).

[2]李汉勤.松阳:以“五个百”工程助推乡村振兴[j].政策瞭望,2019(2).

[3]莫艳恺.丽水市乡村旅游转型提升发展研究[j].开发研究,2011(2).

[4]杨冬琳.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乡村振兴发展研究[a].共享与品质——201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8乡村规划)[c].2018.

[5]何跃武.东部落后地区智慧旅游发展研究——以浙江丽水为例[j].延边党校学报,(2).

前言: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创新性举措,也是对“三农”工作做出的一个新的战略部署。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响应党中央关于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的号召,推动农村统计调查工作更好地为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按照上级统计部门统一安排部署,笔者通过对樟树市张家山街道徐家堎村和中洲乡西塘村两个行政村和20份个人调查问卷的调查,尝试浅析基层在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及思考。

徐家堎村委位于樟树市张家山街道,距离市区有13公里,下辖4个自然村,户籍户数502户,常住户数485户,常住人口2295人,耕地面积2827亩,主要以种植水稻和蔬菜为主。由于地处市郊,当地的农户大都在家务农,闲暇之时去城里做零工,生活倒也安逸。最近几年新农村建设,村容村貌大有改进,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达到100%,乡风民俗纯朴,尊师重教,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全村上下大力推行村民自主自治,发展村级经济,2019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34元。近年来,在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全村脱贫成果显著:2015年底全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户75人,2019年年底只有1户贫困户,贫困人口1人。

西塘村委位于樟树市中洲乡,距离市区有55公里,下辖12个自然村,户籍户数478户,户籍人口2016人。全村耕地面积4420亩,山林地面积5800亩,2016年全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4850元,是十三五规划的省级贫困村。经过全村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开展脱贫攻坚战,2019年实现了整村脱贫的可喜成绩。

通过召开座谈会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我们收集了20份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提交的问卷。大家一致认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后,感触最深的就是生活富裕了,交通便利了,村里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而且变宽了,医疗保障更全了,生活一天比一天好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攀比之风也渐长,特别是结婚彩礼这块。徐家堎村的彩礼已高达20多万,除了彩礼有的女方还要求男方在市里买房,有的还要买个10多万的车,结婚费用高达七八十万。再有一个请客送礼也是农户生活中较大的开支。大家普遍反映影响乡村振兴的因素有资金、人才和技术,希望能有机会参加农业生产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首先,农村劳动力流失,空心化趋势严重。目前农村中青壮年劳动力大量流向城市,形成农村人口在年龄结构上的极不合理分布。这种人口的单向不可逆流动,不仅使得一些生态条件脆弱、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乡村凋敝景况;更使得山区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缺少了必要劳动力的支撑。像中洲乡的西塘村,全村户籍人口478户2016人,其中整户外出1250人,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外出务工谋生,加之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态环境脆弱,工农业发展基础薄弱,使得人口流失无法逆转,造成该村目前劳动力严重匮乏,呈现严重的老龄化和空心化。

其次,脆弱的生态条件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中洲西塘村由于山区村严酷的自然生态条件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环境,更加剧了该村的人口流失,使得这里大片土地严重撂荒,土壤更加贫瘠,形成了恶性循环。

最后,农民思想观念滞后、文化素质较低,乡村振兴的实施缺乏有效的人才支撑。客观讲,大部分农民的思想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的生产和经营上,这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形式变化的需要,也制约了当地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部分农户甚至缺乏改善生活质量的内生动力,具有普遍“圖安稳”的思想观念。

一是要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以产业兴旺带动乡村发展,以“一村一品”带动乡村形成产业发展的循环系统。像徐家堎村距市区较近,在政府大力支持下村民发展蔬菜种植和稻田养虾产业,现已建好1000亩蔬菜大棚基地和600亩的稻虾养殖基地。西塘村已建成130平米的平菇种植大棚12个,千亩枳壳基地也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深入进行农产品开发,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将特色食品产业化,打造绿色农产品产业基地。

二是实现乡村人的振兴。推动乡村人的振兴,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既要鼓励下乡发展、回乡创业,也要带动职业转换,大力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加强职业培训。要让青年在乡村找到实现人生出彩的机会和舞台,重点是实现乡村要素与城市要素的结合,将城市需求与乡村的供给、乡村的需求与城市的供给,通过青年人返乡创业、城市居民下乡创业、农村居民留乡创业结合起来,实现全要素综合配给。

三是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要在产业振兴与人的振兴带动下,赋予传统乡村文化新的内涵,发展新乡村文化;二开展农村度假休闲游,通过对环境、设施等的改善吸引游客,发展自然休闲娱乐、农家乐等;三要挖掘乡土文化人才,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保护乡土风情、传统村落等,让乡土文明在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中绽放新的活力。

四实现乡村生态振兴。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现乡村生态振兴,既要实现乡村生活生态环境美,又要实现乡村居住生态环境净,如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

参考文献:

[1]庄龙玉,龚春明.新时代乡村治理的理念与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8(6).

[摘要]乡村振兴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措施。然而,由于农村区域广阔,农村发展极不平衡,大部分农村公共设施和基础条件落后,农村经济发展动力严重不足,部分农村空心化现象突出,因此,乡村振兴面临新的课题。本文对乡村振兴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治理措施,希望对于拓宽乡村振兴思路有所帮助。

[关键词]乡村振兴基础建设支柱产业。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志码:a。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重大战略部署,要走出现阶段乡村振兴面临的困境,必须加快乡村经济的发展,根据乡村实际做好发展统筹规划。现阶段,我国大部分乡村经济实力不足,乡村基础条件较差,乡村公共服务水平不高,缺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的硬件资源,乡村建设资金不足,乡村经济发展缓慢,尤其是乡村人员外流较多。部分乡村出现“空心户”“空心村”现象,因此,必须增强乡村吸引力,重视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乡村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现阶段,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城市扩张明显,一些大中型城市建设表现突出,与广大农村形成鲜明对比,建设资源和公共资源向城市聚集,乡村建设严重滞后,城乡差距愈加明显,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大部分农村基础设施与城市相差明显。现阶段,虽然国家加大了对乡村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但由于乡村范围广阔、受众面广,能够改善的环境条件相对有限[1]。二是农村人居环境条件相对较差。农村与城市差异逐渐扩大,原因在于乡村农业生产的特殊性,由于广大农村条件千差万别,大部分农村仍然依靠手工为主以户为单元的家庭劳作方式,使改善农村的生产条件存在较大难度。乡村人居环境因乡村规划滞后呈现无序状态,乡村环境状况堪忧。三是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由于公共资源向城市倾斜,农村公共服务能力较差,如小学、中学撤并使部分农村孩子就近上学难;乡村医院医疗条件较差、待遇差,难以留住医护人员,医疗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居民就近就医难。

第二,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大部分乡村经济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经济是社会管理较为特殊的对象,它是以乡村管理为主体的治理单元,由此导致乡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障碍,特别是许多乡村没有发展规划,排除在统一的城镇建设规划之外,乡村建设处于自发状态。加上政策对于农村土地利用的限制,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性质,除了土地流转之外,不能进行其他开发活动,影响农村利用土地发展经济的步伐,导致大部分乡村以农业经济为主,缺少主体产业支撑,乡村发展缺少必须的资金来源,乡村发展后劲不足。以村为单元的大多数村级集体经济空心化。承包制和农村税费政策改革后,村集体缺少了以收取提留为主的收入来源,集体经济呈现空心化。大部分乡镇经济实力较差,投入建设改善基础设施的能力不足,难以吸引到优势项目和优势企业入驻,经济发展缺少动力[2]。

第三,乡村吸引力功能弱化,乡村人员外流现象严重。由于社会优势资源向城市集中,农村吸引力明显下降,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十分明显。部分家庭中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乡村值守的人员只有老人和孩子,出现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部分家庭举家外迁,只留下空房子,成了“空心户”,由此出现了部分“空心村”。在农村中从事农业劳动的青壮年劳动力缺乏,大部分乡村中老年人成为农业劳动的主体,从事简单的农事劳作,甚至部分出现了农田荒芜现象。

主要原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村家庭的田亩少,农业投入成本高,农业收益低,农村居民从事农业劳动不能满足生活的需要,由此导致乡村外出务工人员增多;二是新一代农村居民的乡村观念淡薄,缺少传统乡村文化价值观念吸引,在城市环境熏陶下对乡村依赖性减弱,选择离开乡村,而乡村吸引力差,没有可以补充的人力资源回流;三是现阶段城镇化与乡村建设脱节导致乡村人员外流增加,使乡村发展缺少劳动力,而且有加剧趋势。

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发展环境参差不齐,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各地发展实际,按因地制宜的原则,进行统筹规划,选择好乡村振兴路径。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大乡村基础建设投入,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现阶段,要消除城乡差别,必须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在政策和资金上向农村倾斜,针对各个区域内乡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推进,有序进行乡村治理。一是做好区域内乡村建设规划,促进乡村建设有序开展。我国乡村范围广,地理形态差异较大,因为发展状况和区位差别形成的经济条件悬殊,因此,推行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有序开展。要充分重视大部分乡村发展缺少规划的问题,以县域为单位编制乡村发展规划,纳入全域發展范围,统筹运行;要将城镇化与乡村建设结合起来,促进乡村环境的整体改善。二是加大乡村农业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状况和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稳定发展。三是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进行乡村道路规划建设、乡村人居环境建设,通过城镇化改变乡村分散难管的状况,从而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四是做好乡村公共配套服务措施。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方面增加对乡村的投入,做好乡村公共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优化乡村资源条件,提升乡村宜居指数[3]。

第二,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促进农村支柱产业发展。乡村经济增长缓慢、发展后劲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缺少支柱经济,因此,要加快培育乡村支柱经济,改变乡村经济状况,促进乡村支柱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推进现代乡村农业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各地要根据区位特点,寻找并培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产品,集中开发农户单个的土地,实行农业产业园管理,推广“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集中耕作模式,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壮大乡村经济实力,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二是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田园经济。要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必须考虑农业经济效益,对传统的种粮种菜模式进行改革。比如,针对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向往需求,有条件的乡村可以从发展休闲农业入手,做好相关配套服务,在满足城市居民的旅游娱乐需求的同时,提升休闲农业的附加值。又比如,可以让部分少地居民体验田园生活,组织他们从事乡村田园管理,从而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三是发展乡村工商业。振兴乡村经济,必须加大乡村招商力度,做实乡村发展基础,壮大乡村经济实力,使乡村发展有资金保障。

第三,重视乡村人员外流现象,增强乡村吸引能力。人是发展的决定因素,乡村振兴必须依靠乡村人员发展,因此,乡村人员外流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现阶段,在城市化加速发展和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必须针对乡村实际,增强乡村吸引力,使乡村人员流动保持在合理范围,优化村级结构,进行乡村、村组间的合理布局,有效节约与利用农村土地资源,防止空心村的出现。一是要加强乡村人文建设,培育本土乡村文化,让乡土文化价值观能够吸引新一代的农村居民,使他们增加对乡村的留恋,从而愿意投身到乡村建设。二是加强乡村组织建设,发挥乡村各级组织的凝聚作用。要选用有号召力愿意投入乡村建设的人士充实到乡村各个岗位,发挥他们的影响作用,从而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吸引更多的人回归乡村、热爱乡村,投入乡村发展。三是加强乡村社会管理,促进乡村和谐发展。要在乡村培育文明新风,改善乡村公共卫生环境脏乱差的现象,丰富乡村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乡村生活幸福指数。

由于我国乡村范围广,发展条件千差万别,乡村振兴任重道远。要改变乡村落后面貌,防止人员外流,必须加快乡村经济发展。具体来说,应加强乡村基本设施建设,提升乡村公共服务水平,因地制宜做好乡村规划,培育乡村支柱产业,做好乡村社会治理,提升乡村幸福指数,从而吸引乡村人员回归,促进乡村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管程程.基于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9(1):6-7.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和评价的根本看法和态度,是人们从主体的需要和客体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以及如何满足主体需要的角度,考察和评价各种物质的、精神的现象及主体的行为对个人、无产阶级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价值体系中最本质、最具决定作用的部分,它支撑和影响着所有价值判断,是对整个人类发展历史和未来走向的总概括。我们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浅谈我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关键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

引言。

大学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的塑造。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自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我们现在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同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坚定这一伟大的理想。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文明、和谐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是要知道如何去爱国,爱国不是要我们在发生中日矛盾时举着旗帜到处游行,到处砸人家的丰田汽车;爱国也不是一大帮大学生在新浪网上叫嚣着要爱国,却发现自己的英语四级还没有过;爱国更不是学校早上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操场上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来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恩来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之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这些时代的接班人来发扬光大。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总结。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了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摘要:国防教育是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国防教育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政策偏向宏观、师资力量薄弱、大学生国防意识不强。为此,需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合理定位。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环境,以强化国防教育。

关键词:大学生;国防教育。

国防教育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孔子说“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成矣”,他认为对民众进行军事训练可以提高他们的军事技能。孟子说“善教得民心”,孟子在答梁惠王问时从仁义角度阐述国防中的国家主体意识[1]。现代国防教育,泛指为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维护国家和民族利益,国家对全体公民的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各种教育活动[2]。从更广泛、更精准的角度来看,现代国防早已超越军事角度,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等各个社会领域,并形成一种“超限战”的国防思维及其各组成成分的多维结构关系。在当今新形势下,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加强,必须以此为基本着眼点,利用各种手段和方式进行多层次无缝式教育。

(一)增强大学生的国防观念。

国防教育既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重要基础,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盟国在战争初期无一例外地遭到重大损失,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近代史上第二次和平思潮盛行,公民的国防观念极度淡漠。因此,加强国防教育,必须让大学生真正懂得珍视和平的重要道理,必须构筑强大的国防屏障,方能赢得和平与稳定,必须充分认识到“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的含义,并转化为振兴民族、建设国家的巨大精神力量。实际上,当代大学生的国防观念意识淡薄已成为一项紧迫的课题。近年来,国防意识和民族精神的培养和研究已成为我国国防教育的重点和核心问题。

(二)增强大学生的忧患意识。

古人云:“天下虽安,忘战必危。”一个没有危机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个民族必须随时认清国家安全利益所面临的危机,自觉地在思想上、行动上做好应对危机、克服隐患的充分准备。随着相对和平环境时间的延长,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大学生在享受和平生活、追逐经济物质利益的时候,自觉不自觉地淡化忧患意识。面对当今我国严峻的安全形势,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的态势,大学生思想认识不清,对国家和民族缺乏足够的危机意识。因此,加强大学生国防教育,唤起大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感,才能应付各种战争风浪的冲击。

(三)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实现国防现代化,人才是关键,教育是基础。邓小平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加强国防教育,不仅能使大学生增强国防观念,而且能学习和掌握必要的现代军事知识,锻炼强健体魄,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防人才,从而促进国防现代化乃至整个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学生的国防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通过国防教育,才能提高大学生的国防素质,才能培养适应未来战争要求、具有高素质的大批国防现代化建设人才。

(一)国防教育偏重于宏观指导。

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非常重视高校的国防教育,2012年2月初,教育部提出要加强实践育人工作,其中再次对军事技能训练进行重点强调。但是,这些法令文件在各地政府和高校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到高校国防教育的实施效果。

(二)国防教育师资力量不强。

目前,我国高校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师学历层次普遍不高。全国仅有六所院校设有国防教育方向硕士点,隶属于高等教育学专业。同时,教师教学任务偏重,部分高校专职军事教师既从事教学,还要负责人民武装行政工作,很难有精力和心力专门从事军事教学活动,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国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三)教育措施不完善,对国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国防教育专款投入不足,表现在有些高校没有专门的训练实习基地,军训时学生全拥挤在一个体育场上,或校内马路和广场上,射击、战术课目难以实施。同时,技能训练时间短、内容单一,与高校所设置专业联系程度不够、专业化国防后备力量培养与专业教育脱节,导致整个技能训练质量不高、内涵缺乏,甚至有些高校为节省开支,未组建专门的国防教育机构,每年仅用一两次国防教育讲座来代替国防教育课程。这样一来,所制订的国防教育教学计划根本无法完全实施。尽管近年来,部分省份开展军事课课程建设检查评估,也制定了检查指标体系,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评建结合的作用并未有效发挥出来。

(四)教学形式单一,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由于国防教育课程所占学分比例少,仅为理论必修课和技能训练课,各2学分,甚至部分高校未将课程列进课表,国防选修课大多处于滞后建设状态。受上述因素影响,高校的国防教育和学生思想实际联系不紧密,缺乏针对性,与学生所学专业联系不够,导致学生对军事理论课不感兴趣。

(一)正确认识开展国防教育的紧迫性。

胡锦涛主席强调:“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国防建设”,使二者“相互促进”,要“形成全党全国关心国防、支持国防、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国防教育是公民的终身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明确指出:“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从整体上看,高校国防教育发展已经具备良好的外部条件,重视程度日益加大,部分省份走在全国国防教育前列。如四川省军区2011年对全省本科高校进行军事课课程评估,有效地提升了各普通本科高校的军事课课程建设工作。作为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认识到国防教育的重要性,而且要认识到大学生在国防上具有义不容辞的义务,提高其国防意识是当前强化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二)合理定位高校国防教育的地位。

国防教育并非是孤立的一门课,而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学校领导要重视,更离不开各部门的积极支持、配合、协作,要科学定位高校的国防教育。为加强高校国防教育工作,国家相关部委以及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主管部门,应建立由专家、教授组成的指导小组,加快改变教研室及教师编制、有教学无考核、教育质量欠评估等状况,尽快促进高校国防教育迈向规范化、制度化[3]。国防教育的建设路径主要有两条:一是自上而下的建设路径,也就是从国家到各省、市、自治区及以下单位,这条路径主要靠行政力量推动;二是自下而上的建设路径,即各基层单位、院校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主动落实、分解和执行上级部门和国家的政策,这样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三)加强对口师资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手段。

要推进国防教育教师合理定编、职称评定,并注重骨干教师培养,把现有教师队伍努力建设好。此外,后备国防教育师资队伍培养迫在眉睫,当前六所院校国防教育方向硕士点在职人员已于2011年停招,全日制国防教育方向研究生每年毕业人数仅有15人左右,不能满足专业化的人才累积需要。因此,必须尽快探索长效培养机制。要重点解决国防教育硕士点和博士点的适度规模建设,在学科归属和建设上增加各类资源投入。同时要改革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网络丰富资源,建立高校内部多层次国防教育体系,使国防教育及时跟上时代步伐。同时,邀请英模到校演讲,利用“双拥共建”活动等时机,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国防教育。

(四)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是校园内师生员工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所积累形成的、共同创造的、具有学校个性特点的“物质、制度、心理”模式[4]。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不可疏忽,它有利于增强国防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因此,在高校中应综合运用各种有效资源,全力提高国防教育的层次和品位,有效延展国防教育的发展空间。组建各种体现国防精神的社团组织,结合本校实际,建立校本国防教育课程,立足现实,着眼长远,以寓教于乐的形式使国防教育潜移默化、深入人心。有学者提出,要将军事技能训练融入全学制阶段,而不应集中在两周时间,这是建设良好校园国防文化环境的契机,与校园文化建设相得益彰。这种环境建设可以从学校历史、学科和专业设置、学校内部结构等角度入手进行分析,以期构建一个系统冗余少、功能强大的国防教育耗散耦合体系。

高校国防教育既是贯彻落实国防教育法律、政策的基本要求,也是新军事变革形势下高技术战争时代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国防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在新的高度上与时俱进,深入扎实推进国防教育,使大学生能从更广、更深的层次去主动思考国家的安全问题,这是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正确方向。

参考文献:

[1]贾云生.新时期国防教育理论与实践[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1-2.

[2]林杰.关于我国高校国防教育的研究[j].才智,2010,(11).

[3]张国英.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现状的分析与探讨[j].中国建设教育,2006,(2).

[4]于峰.普通高校国防教育实施策略的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1).

[摘要]认清国家安全新形势,树立忧患意识,强化国防观念,深入开展国防教育是加强国防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融合发展,注重结合实际,促进教育成果转化,是保证国防教育取得实效的有力措施。要坚持把国防教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促进党委政府、企事业单位履行国防职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建设强大国防,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更大贡献。

[关键词]国家安全;新形势;国防教育。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国防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安全保障。国家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国家的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安全统一和稳定。无论是确保国家的内政不被干涉、主权不被侵犯、领土不被分割,还是实现祖国统一,促进国家长治久安和人民安居乐业,都不能没有强大的国防。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是维护国家安全稳定,巩固国防的重要内容。

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世界军事变革日新月异,虽然和平与发展已成为世界的主流,但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矛盾、冲突仍然存在,各种势力的斗争日趋激烈,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影响着世界格局,世界并不安宁。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在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同时,面临的国防压力也不断增大,一些西方大国、临国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想方设法阻止中国的发展和前进。

这种政治经济军事格局,使我国的周边环境更为复杂,也面临着更多的安全威胁。我国邻国众多,政治格局多极化;陆海兼备,自然环境差异大;东强西弱,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间矛盾交织,军事冲突较多。而我国周边安全形势更面临着祖国统一形势严峻;与周边国家海洋领土争端有增多的趋势,海洋权益存在复杂纠纷;边界争端尚未全部解决;少数分裂势力影响边疆安全稳定等等诸多挑战。这些因素都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加大全民国防教育力度,使广大干部群众时刻保持居安思危、警钟长鸣的忧患意识,营造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的良好氛围。

当前,中国正经历从“大国”走向“强国”的过程。处于“由大到强”阶段的国家安全要适应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既要重视传统安全,又要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新的国家安全体系。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为此,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国家安全新形势,强化国防观念,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尤为重要。党的对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新要求。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这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教育的基本遵循。开展全民国防教育,增进全民国防意识、国防知识、国防技能和身体素质,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不断强化国防观念、国防能力,捍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御外来侵略、颠覆和威胁的必然要求。

国防教育作为巩固和加强国防而对公民进行的教育,是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也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全民素质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明确国防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方法途径、保障措施等,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普及和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奠定基础。

党的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围绕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搞好全民国防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把爱国拥军热情转化为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协调发展的实际行动,不断深化国防教育成果。

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家安全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趋势不断增强,对搞好国防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新形势的需要,不断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是巩固国防,促进国家安全的重要任务。加强新形势下国防教育,必须围绕时代主题和形势任务,树立与科学发展观要求相适应的国防观。要着眼推进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国防建设的方针政策,加强国家安全新形势教育,普及和深化国防法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的观念,树立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观念,树立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观念,树立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的观念,切实打牢建设和巩固国防的思想根基。

把国防教育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与国防教育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共同推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国防教育,调动各层面、各类群体的积极性,依法开展国防理论、国防知识、国防历史、国防法规、国防形势教育,把国防教育成果转化为企事业单位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员工素质、履行国防职能的实际成果,转化为双拥共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实际行动,增强国防教育的系统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要坚持齐抓共管,按照《国防教育法》规定,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国防教育办公室组织协调,军地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工作机制,形成整体合力,认真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国防、关心国防、献身国防的积极性。统筹国防教育与城市文化传播,把国防教育融入城市历史文化宣传活动,在弘扬城市文化的过程中,强化公民责任意识、危机意识和国防意识。

虽然我国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经济社会持续向好发展的总体趋势不会改变。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正带领全国人民攻艰克难,稳中求进,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伟大征程,全国人民对美好未来的信心更加坚定,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加充满期待,强国强军、巩固国防已成为全国人民的普遍共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需求,为强化国防观念,加强国防教育提供了新的机遇。要丰富载体、更新手段、创新举措,加强思想引导,开展舆论宣传,注重实践培养,突出工作重点,使国防教育与时代发展合力合拍、同频共振,为建设强大国防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通过对的学习,使我对国内外的形势有了深刻的了解,学习使我们也学习到关注世界的重要。

48 28423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