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课稿:文化自信主题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党课讲课稿:文化自信主题5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篇1

同志们:

按照要求,今天,由我为大家讲一堂党课,题目是:《坚定“四个自信”带着使命前进》,借此机会,跟大家一起学习“四个自信”。

一、“四个自信”提出背景、依据及其价值

“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2016年,***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了文化自信。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四个自信”写入了党章。

我们为什么要提出四个自信?一方面有其具体的时代背景,改革开发以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衍生出各种社会思潮,一些国外优越论开始蔓延,甚至出现了“精日”分子的现象,西方文化渗透加剧,逐渐迷惑了我们的视野。四个自信的提出,就是为了正本清源、树立信心,夯实广大群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另一方面“四个自信”的提出也有其现实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效的解决了我国疆域广、人口多,民族、阶层、地域等方面纵横交错、复杂的问题,保障了我国的长治久安。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连续30年保持增长,成为世界二大经济体,第一制造国和货物贸易大国,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安居乐业。这些成果的产生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优势创造出来的,值得我们自信。

“四个自信”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价值?“四个自信”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坚定了我们的决心,凝聚了我们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党员干部要真正做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二、“四个自信”的深刻内涵

(一)关于坚定道路自信

坚定道路自信,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历史实践证明,只有坚持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才能谋求中国民族的独立与复兴,而拿来主义、教条主义、照搬照抄是走弯路、走歧途。

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王明,1930年从苏联回国后,打着“反对立三路线”旗号,在六届四中全会上夺取了中央领导权,在党内“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照搬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决议,脱离中国实际,把马列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结果使中国革命遭受了严重挫折。“九一八”事变后,他在领导反日斗争中犯了“冒险主义”和关门主义错误,开展飞行集会、示威游行、公开散发传单等冒险主义的政治活动,在发展党团员上盲目追求数量,造成组织不纯,最终导致党在上海和白区的组织被破坏殆尽,革命力量损失惨重。他还为了针对毛泽东等领导同志,开展所谓的“反党派”斗争,借此否定毛泽东等在苏区的正确领导。在军事上他提出,“两个拳头打人”、“两天道路决战”等错误方针路线,无原则重用李德,取消军委集体领导,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中国革命根据地的丧失。

王x自1925年入党后的48年中,有大约三分之二的时间居住在苏联,在国内的三分之一时间里,既没有搞过工人运动,也没有从事过农民运动,没有到过苏区,不知道革命根据地是如何创立和巩固的。可以说,王明参加革命以后的经历,基本上脱离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不知道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是如何结合的,经验教训是什么,并没有将马列主义很好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是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对革命事业造成了极大危害。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必将成功。毛泽东根据当时中国城市并不能完全统治农村,地方性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广大的人力物力在农村的实际情况,探索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领导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邓小平根据当时我国经济濒临崩溃,人民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废待兴的具体状况,提出了改革开放,领导中国人民从站起来走向了强起来。

历史的经验表明,要想谋求中华民族的独立与复兴,只能走属于中国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植根于中国,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二)关于坚持理论自信

坚持理论自信,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邓小平理论产生于“十年动乱”刚刚结束,国家百废待兴的年代,我们党需要深刻总结1957年以来的经验教训,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邓小平理论创造性的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改革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大大弥补了我国的资金不足,加快了需要巨额投资的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后来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变化,旧的平衡打破之后新的平衡尚处于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中。与此同时,部分党员干部存在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组织涣散等问题。江泽民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确定了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基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环境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也带来了严峻挑战。要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必须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坚定不移的走科学发展、和平发展的道路。科学发展观

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建设大局,使我国经济总量由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提出是因为当代中国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新起点需要新作为新气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世界进入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我们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新情况新变化,给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围绕回答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了全方位、开创性、深层次、根本性的历史性变革,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和人民获得感显著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什么值得自信?中国理论是代表人民,为了人民、服务人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提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中提出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关注点、落地点都在于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定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使得如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越来越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人民中获得了自信的源泉。

(三)关于坚信制度自信

制度自信,就是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自信。新中国70多年来,我们之所以能创造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是因为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和完善国家治理。正所谓“现实的成功是最好的理论,没有一种抽象的教条能够和它辩论”,“中国之治”是我国制度优势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也是我们坚定制度自信的现实根基。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范围大、牵涉领域广,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总体战,需要多方面、全方位配合,需要调动各方力量广泛参与,需要全覆盖的社会动员。正是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各地各部门各司其职,形成了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全国各地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机制;在武汉,10天建成1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1600张床位的雷神山医院,并将各种配套设施、医疗设备及时调配到位。还先后建立16家方舱医院,床位达到万余张,创造了人类防疫建设史上的奇迹。中央决定全国支援湖北和武汉,建立了19个省份对口支援湖北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及县级市的机制。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全国各地和军队的援鄂人员迅速集结,346支医疗队、万名医务人员以及万余件医疗设备从四面八方汇聚武汉、驰援湖北各地。中央财政优先保障和拨付疫情防控资金,落实患者救治费用补助政策和其他疫情防控需要的费用;全国多部门联合攻关病毒溯源、病原检测、药物筛选、疫苗研发。此外,中共中央专门印发《关于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坚强政治保证的通知》,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成为落实联防联控措施的中坚力量;卫生健康部门专家和医护人员中的党员主动请缨、勇挑重担,彰显了共产党员的英雄本色。

目前,我国疫情已得到了有效控制,并积极提供国际援助。反观大洋彼岸的美国,政客频频甩锅,寻找“替罪羊”。各州与联邦政府之间、各州之间存在不同的管控标准。防疫“政治化”,政客为了选票以及资本阶级利益,不顾大多数人民安危,在疫情还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就开启复工。现在,美国仍然是疫情高危地区之一。由此可见,在疫情防控上就凸现出了西方所谓的民主制度跟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的较量,当碰到危难的时候就知道哪一个制度好,哪一个不好,这是很直接客观的,光靠平常讲哪个好没有用,现实就摆在这。

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中国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过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从“现代化的迟到国”一跃成为“现代化的视觉中心”,靠的正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比如,为了尽快增强国防实力、保卫和平,我国作出研制“两弹一星”的重大决策。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26个部委、20多个省区市、1000多家单位的精兵强将和优势力量大力协同、集中攻关,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攻克尖端科技难关的伟大创造力量。北京大兴机场开工以来,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就完成了“三纵一横”4条跑道、70万平方米的航站楼、268个机位的站坪以及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这座外观宛如金色凤凰的机场,被国际媒体列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全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珠港澳大桥建设初期本来想找荷兰的公司合作,让其提供海底隧道部分的技术输出,但他们索要相当于人民币15亿元的咨询费,这是远超我们预算的。最后,我国的工程师用了四年多的时间,在我们自己人反复研究、试验的情况下,珠港澳大桥沉管隧道的技术难关得攻破。1978年,邓小平坐在日本新干线上感慨万千,他说:“就像推着我们跑一样,我们现在很需要跑!”如今,我们有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我们的高速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万千米,居世界第一。

事实表明,正是因为始终在党的领导下,集中力量办大事,国家统一有效组织各项事业、开展各项工作,才能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克服无数艰难险阻,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稳步前进,实践已经证明还将继续证明,中国人民一定能,中国一定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刻体现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本质属性。“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一个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好不好、优越不优越,人民最有发言权。新中国砥砺奋进的70年,是民生不断改善的70年,是广大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的70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元增加到28228元,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岁,文盲率从80%下降到4%左右,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7亿多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一个个数字,记录下70年民生改善的沧桑巨变。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网,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一项项成就,道出了千家万户追梦圆梦的喜悦。正是把“人民”作为发展的价值尺度,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国家的发展进步才能最大范围地凝聚共识、最大程度地激发力量。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的制度和治理体系,是能够持续推动拥有近14亿人口大国进步和发展、确保拥有5000多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而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和治理体系。

(四)关于坚定文化自信

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要说哪种文化能够自信的话,中华文化是最有理由充满自信的文化。之所以具有这样的强大底气,就在于中华文化积淀着几千年的优秀传统,传承着革命时期的红色基因,汲取着建设和改革的精神力量。

自信源于历久弥新。“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的文明,5000多年文明江河奔流到如今,涌现出了孔子、屈原、李白、曹雪芹等伟大人物,诞生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等文学经典,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提供了精神滋养。这些文化基因和精神标识,历经千年风雨的洗礼依然挺立、生机勃勃,是我们的文化之根。

自信源于浴火淬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文化之所以坚韧勇毅,就在于它有着经过血与火的考验、苦和难的磨砺,用无数先烈鲜血染红的精神底色。在28年的革命岁月中,党带领人民坚定信念、历经磨难,形成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正是有了在战火中淬炼出来的精神谱系的引领,中国人民才无往而不胜、从胜利走向胜利,中华文化才熔铸了最坚韧的精神气质。

自信源于开拓奋进。新中国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精神面貌焕然一新。70年来,党带领人民在战天斗地、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非凡历程中,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无论是艰苦创业的铁人精神、勇于攀登的“两弹一星”精神,还是无私奉献的雷锋精神、勤勉为公的焦裕禄精神;无论是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众志成城的抗震救灾精神,还是开放自强的北京奥运精神、敢于超越的载人航天精神,都是社会主义中国时代精神的精华,为坚定文化自信增添了新的力量。

树高千尺,根伸沃土。中华文化的参天大树之所以根系发达、主干遒劲、枝繁叶茂,就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养分。可以说,新中国70年以堪称世间翘楚的实践成就,为坚定文化自信奠定了无比坚实的现实基础。

三、如何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

一是要强化理论把握,坚定理想信念。党员干部要把学习党章党规、***总书记系列讲话与学习党的光辉历史、党的伟大成就结合起来,将个人自学与中心组学习、支部生活日等集体学习结合起来,真正把这种自信转化为坚定的信仰、信念、信心。要充分利用好“学习强国”“旗帜在线”“灯塔党建”等平台,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是要强化实践贡献,践行“四个自信”。党员同志必须践行知行合一的实践观,把“四个自信”转化为行动自觉,要坚守为民情怀,始终坚持以纳税人和缴费人为中心,持续落实好各项减税降费政策、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用心工作、真抓实干,把工作落到实处、做到细处。要牢记“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神色使命,以高度的责任感为民收好税,秉公执法,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切实履好责,尽好职。

三是要强化制度执行,永葆政治本色。要严格执行各项制度,自觉遵守党纪国法,把为民务实清廉作为坚持“四个自信”的具体表现,不摆官架、不打官腔,坚决杜绝吃拿卡要报和假公济私的行为,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自信”。要坚持原则、敢于担当,保持公道正派、一身正气,主动接受组织和群众的监督,敢于与各种违法违纪行为作斗争,以浩然正气永葆政治本色。

四是要提高自我修养,增强履职能力。党员干部要通过学习优秀文化,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生活情趣,自觉抵制不良风气。要善于从优秀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提升工作作风,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抓工作就要一抓到底,抓严抓实。要有“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气魄,在工作中要敢于啃“硬骨头”,面对困难、复杂的工作迎难而上,不找理由,不退缩。要有“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情怀,要始终将纳税人、缴费人放在心上,树立主动服务理念,始终从方便纳税人的角度谋划思路措施。

同志们,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当今我们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要坚定四个自信,心无旁骛抓事业,聚精会神谋发展,以战无不胜的精神和实干争先的行动,谱写经济税务新华章。

2023年最新党课讲稿6篇 党课《守纪律讲规矩》

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篇2

一、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近年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习**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习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的深意所在。

二、文化自信的底气

1、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我们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2、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习对革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无论在部队视察还是到地方调研,习一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5年来,习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习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3、先进的文化

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实践,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文化的先进性。

三、如何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是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一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依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区分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以及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就是体现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好故事。比如晚清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带领中国党人一步一个脚印,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历程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这个进程中,有领袖的故事,也有企业家的故事,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中国好故事首先要体现中国智慧、中国能量,我们不能讲落后的愚昧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讲中国好故事。

第二,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要处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没错,但是不全面。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有很多故事是中国民族独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如何让世界感知和理解呢?比如岳飞抗金,怎样才能让世界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呢?应该挖掘人类性的命题,岳飞忠诚、一身正气,不被邪恶力量所容,他的伟大、完美、忠诚招来了佞臣的、。为什么忠诚反被?实际上这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在西方文化当中,这样的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反被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要找到共性的东西。岳飞抗金虽然是宋代那个特定时代的故事,但它还具有人类性,他身上的亮点,他的忠诚、善良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大家都能看懂和听懂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找到世界性的语言,找到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个点。

其次,要处理好主体和个体的关系。现在网络文艺很活跃,流行一个词叫IP,这就是一种创意。创意是带有虚幻性的,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仅仅是一种IP创意还不够,伟大的文艺创作还应该反映这个时代深厚的生活景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主观的好创意、好IP,也要强调客观上深入生活,要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有用的故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份量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所以IP固然好,但是不够,还要深入生活,把主观的智慧和客观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要处理好主流和时尚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故事当中,有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好故事年轻人常常不怎么喜欢。年轻人喜欢时尚的,而那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的文艺创作中,主流价值观会相对弱化。那么,这些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怎么样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时作品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视听的感觉、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总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要选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力的中国好故事;其次,讲好中国好故事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IP和生活或(主体和个体)、主流和时尚三个关系。

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篇3

文化自信是跨越时空的传睛之笔,它自古歌向今调创新衍变,蜕变出无限的文化魅力。“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是李太白的飘逸洒脱;“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王勃的才高八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杜子美的兼济天下。在粗布黔首间亦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当下,我认为挺直中华民族的脊梁骨,吟所感即为诗,正是不一般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新时代的创新历史方位,它为“应无羌”的神女谱出一出出“当鸣世界殊”的“中国奇迹”,将航天事业与文化结下纽带,让学习强国成为一种新兴时代风尚。我们曾被唱衰“被智能产品毁掉的一代”已能毅然肩负后浪的职责,拼搏出中国文化更为靓丽多姿的底色。

余秋雨先生写道:“学术无边,文化无疆,永远不能画地为牢。”复兴之路仍遥,文化自信勿忘,壮哉我大美中国乡—愿吾辈青年无需在暗夜呐喊彷徨,在迎光奔跑之时,挺立中华文化之脊梁,以在不远的美好未来抵达华夏人民的诗与远方。

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篇4

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强调,要牢牢把握文化自信这个精神力量,着力抓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将大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地生根,深入学习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锐意改革创新,勇于担当作为,奋力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全省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丰润道德滋养和强大精神动力。   高举新时代思想旗帜,唱响主流思想舆论最强音   “我就用村里的事、自己身边的事,和大家说一说我理解的十九大报告精神,讲讲乡村振兴战略怎么做,还有新时代的新变化……”日前,在安庆市长风乡将军村“新时代农民传习站”,老党员徐孝全的开讲平实却很抓人心。听完讲座,村民们还一起讨论交流,“接地气”“听得懂”是村民们对徐孝全讲课的一致评价。   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我省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来抓,结合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和城市基层党建 “三抓一增强”,大力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到群众心中,聚焦群众所思所盼,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分众化、互动式、便民式宣讲,让老百姓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推动新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近日,中安在线记者彭旖旎跟随中宣部组织的“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主题采访团,从丽江“长江第一湾”出发,一路顺江而下,近距离感受大江沿岸的变化。 “作为党的新闻工作者,我们有责任深入基层一线,报道好典型经验供各地借鉴,为我省全面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的最美皖江经济带助力加油。 ”彭旖旎说。   从***总书记视察安徽两周年报道到世界制造业大会和国际徽商大会报道,从聚焦安徽科技创新到挖掘打赢脱贫攻坚战经验,从推出典型人物到关切民生热点……上半年,新闻工作者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1篇篇鲜活的报道、一幅幅生动的图片、一个个感人的镜头,全方位展示在中部崛起中闯出新路的“安徽经验”。   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是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新闻报刊处负责人说:“近期,我们开展了报刊出版单位互查互评互学互促专项活动,规范全省报刊出版秩序。下一步,将督促相关单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精神文明“正能量”   近日,界首市“柳西周同志先进事迹”宣讲团在任寨乡开启首站报告会。作为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柳西周扎根农村32年,在平凡的岗位上勤恳工作、无怨无悔,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被评选为7月份敬业奉献类“中国好人”,他的先进事迹深深感染了会场的每一位党员干部。界首市委宣传部部长周明敬说:“好人诠释着责任与奉献的道德力量,我们市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村居、进家庭、进网站、进集镇,大力培树百姓身边的道德典型。 ”   “安徽好人多”已经成为闪耀全国的精神标识。我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今年上半年,全省启动实施“好人成名人”工程,充分发挥群众身边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好人”成为家喻户晓的社会名人、争相效仿的道德榜样和看齐对照的价值坐标。   “文明旅游,为中国加分,出行有礼,从我做起!”8月20日,由文化和旅游部、安徽省政府主办的2018年“文明旅游为中国加分 出行有礼”主题宣传活动在黄山市启动,旅游志愿者共同宣誓传递文明旅游的决心。文明、诚信是旅游行业的核心价值,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我省已将文明旅游纳入文明城市创建指标体系,作为深化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   文明创建硕果累累,源于富有创造性的扎实工作。省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下半年,全省将聚力聚焦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并制定实施意见;聚力聚焦全国文明城市年度测评,组织开展“全国文明城市纪行”、全国提名城市模拟测评;聚力聚焦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好人成名人”活动;聚力聚焦未成年人工作,深化文明校园、文明家庭创建,开展“新时代安徽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聚力聚焦弘扬时代新风行动,出台移风易俗考核办法;聚力聚焦志愿服务制度化,加强基层志愿服务站点建设,推动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全面提升。   打响江淮文化品牌,提升安徽文化软实力   8月11日,第七届鲁迅文学奖揭晓,我省著名诗人陈先发的诗集《九章》荣获本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安徽作家时隔22年再获该项文学大奖殊荣。 “在当前的安徽,富有生机的各类社会创新实践、沸腾的基层生活样本,更是取之不尽的丰沛写作资源。这里的一草一木,自然的生态和人的生态,对我的滋养和教育,就是我每一个字的源头。 ”陈先发说。   文艺创作唯有彰显时代精神,才能获得读者的普遍共鸣;唯有深耕本土,才能汲取滋养灵感的源头活水。我省广大文化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提高质量作为文艺作品的生命线,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伟大时代,不断推出体现“四个讴歌”、展现江淮儿女投身改革发展火热实践的精品力作,进一步打响江淮文化品牌,凸显安徽文化“软实力”。   文化繁荣兴盛,离不开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2017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报告称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总体经济规模再次位居全国同行业第一,这是该集团连续五年保持全国同行业第一的排名。   组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艺术党课,举办 “文化名家进高校”“中国文艺名家看安徽”系列活动;推动纪录片《小岗故事》、广播剧《你好,科学岛》、电视剧《觉醒年代》创作生产,修改打磨黄梅戏《邓稼先》《遍地月光》、徽剧《徽班进京》、梆子戏《春风化雨》;举办第七届中国农民歌会、第八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第五届安徽文化惠民消费季,开展“文艺扶贫 携手小康”惠民演出、向群众送“文化年货”等活动;召开全省文艺工作座谈会,组织首届安徽省文学艺术奖评选……下半年,我省将深入推进文艺精品创作,举办一系列大型文化活动,并进行重要文艺评奖,进一步推动主题活动再深化、改革宣传再发力、精品创作再攻坚、重大活动再加温、文艺管理再规范。同时,实施省属文化企业“瘦身强体工程”,实现主业做大、企业走稳。   “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对全省文化工作作出了部署和安排,文化战线要坚定文化自信,加快创新型文化强省建设。”省文化厅副厅长丁光清说,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在精神文化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让老百姓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始终是文化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下半年,全省将继续深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篇5

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后,我通过认真学习***总书记的报告,体会深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聚了党和人民的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呼唤了新时代、把握了新使命、开启了新征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更让我心明眼亮,干劲倍增。我深刻体会到,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领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要做到“三个永远”。

一是要永远铭记***总书记的嘱托。***总书记所做的十九大报告主题鲜明。开宗明义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振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这不仅是***总书记向全国人民发出的政治宣誓,也是***总书记向全党作出的政治嘱托。我作为基层公安机关的一名领导,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民警深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心中的分量。党的十八大以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反复强调共产党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书记也一再嘱托全党不忘初心才能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才能为人民谋幸福;牢记使命才能为民族谋复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刻把握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新理论的核心。新时代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基层公安工作是公安工作的根,是履行公安工作的源头。不忘初心方能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方能担当使命,不忘初心方能履行使命。不忘初心是基层派出所教导员的使命所在。我要在基层派出所的岗位上带头认真学习,深刻领会,铭心牢记***总书记所做的十九大报告,永远把***总书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嘱托牢记心中,时刻用习总书记的嘱托激励自己,鞭策自己,鼓舞自己,以此作为强警带兵的政治准则,检验工作的标准,促进基层建设的源泉。

二是要永远保持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是人民警察永远不变的政治本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每一名公安民警来说就是体现在人民警察永不改变,永不忘记,永不背叛的政治本色上。这是所有中国警察不能忘记的初心,永远铭记的使命。我从警二十三年,从部队迈入警营,从机关到基层,从基层民警到基层领导,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培养和关怀。政治上的日渐成熟,理想信念的更加坚定都是从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中受到启迪,获取力量。习总书记在教育全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同时又以领袖和统帅的伟力为全党做出表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道路的新征程。我作为一名基层派出所的一名政治教导员要带头学懂弄通十九大精神,当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宣传员。更要当好践行人民警察政治本色的带头人。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根植与灵魂之中,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化作强大的动力,在常态化的政治思想工作中,与基层民警一起,在吃透十九大精神上下气力,在落实十九大任务上下苦功,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深刻。带领民警要做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保持人民警察的政治本色。

三是要永远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基层公安队伍置身于社会管理的最基层。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群众是基层公安民警最核心,最常态的工作。我是基层公安民警的一员,是基层党员队伍中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作为党员,作为党员民警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能缺少的是党的宗旨,不能缺失的是公仆情怀。我当警察之初,最先接受的是警察的姓民教育。人民是警察共同拥有的大姓,警察来自人民,服务人民。人民是人民警察的衣食父母,警察永远也离不开人民。人民警察只有只有永远根植于人民群众的沃土之中,才能根深叶茂。不忘初心就是不忘人民,牢记使命就是服务人民。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总书记实实在在的话语,道出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实实在在的真谛。回想起从警多年的经历,我深深感受到了人民的力量,群众的智慧。派出所的职责,基层民警的工作都实实在在的与人民群众自身利益紧密相连,然而,要把公安机关最基础,最基本的社会管理工作做好,不仅仅要具有适应工作的本领,更需要有共产党人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公仆情怀,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我在和民警畅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心得体会时凝聚了一种共识,这就是人民警察的公仆情怀,就是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感恩之情。

作为基层公安民警,派出所教导员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中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不能虚怀,不能半怀,唯有满怀,只有永远满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才能在基层公安工作的岗位上永远为人民谋幸福,才能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征程上越走越远。

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篇6

在“七一”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回顾沂蒙历史,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在沂蒙精神的淬炼下,沂蒙党政军民也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沂蒙这片沃土孕育了灿烂辉煌的沂蒙历史文化和感天动地的沂蒙红色文化。作为沂蒙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沂蒙精神既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又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如果说沂蒙红色文化是沂蒙党政军民的文化基因,沂蒙精神就是沂蒙党政军民的灵魂,这种基因与灵魂构成了沂蒙党政军民的“特质”,是沂蒙党政军民“最有理由自信”的“根本”所在。

20_年11月,在视察临沂时指出:“山东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传统,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对我们今天抓党的建设仍然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沂蒙精神与延安精神、井冈山精神、西柏坡精神一样,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要不断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发扬光大”。

从沂蒙党政军这个主体看,表现出“胸怀群众、引领群众、爱护群众、奉献群众”的“大仁”。这种“大仁”是“仁政”的升华,是中国传统社会治理理念与马克思主义政党理念的深度融合。从沂蒙人民这个主体看,表现出“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大义”。这种“大义”是“义理”的升华,是中国传统社会核心价值观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深度融合。沂蒙党政军民还共同具有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这种精神在战争年代表现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在和平时期表现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这种“奋发有为”精神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在齐鲁大地的展现,深刻体现了齐鲁文化的精髓。

由此看来,与沂蒙精神的双重主体相匹配,沂蒙精神的内涵体系可以简单地概括为“大仁大义、奋发有为”。“大仁大义、奋发有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深度融合,是齐鲁文化在现当代的传承发展,不仅能够完整概括沂蒙精神的双重意蕴,也可以充分展示新时期山东精神的精神内核。弘扬新时期沂蒙精神,就是要在深刻把握关于沂蒙精神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坚定沂蒙文化自信,弘扬沂蒙党政军民“大仁大义、奋发有为”的精神,重铸“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党群关系。

就弘扬沂蒙精神的内容而言,要做到一个“深刻认识”,把握三个“着力点”。一个“深刻认识”,就是要深刻认识到,沂蒙精神不仅是人民群众“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还是党政军“胸怀群众、引领群众、爱护群众、奉献群众”的精神。三个“着力点”,一是要充分运用沂蒙文化资源,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深刻揭示沂蒙精神与中国精神的内在联系,弘扬中国精神,凝练中国共识,汇聚中国力量,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三是把握沂蒙精神的精神实质,加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教育,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

就弘扬沂蒙精神的主体而言,要牢固树立“双主体”思维。一方面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政府与军队这一“主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做好党的群众工作,为了人民的利益无私奉献。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这一“主体”,要高度信任党、真心拥护党。沂蒙精神生成与发展中客观存在的“双主体”,意味着传承与弘扬沂蒙精神也客观存在着“双主体”,任何一个主体的缺位,沂蒙精神的传承与弘扬也无以为继。

就弘扬沂蒙精神的路径而言,要做好“三个节点”的有效衔接。一是做好沂蒙精神的理论研究。要尊重历史,着眼现实,与时俱进,加强研究,充分挖掘沂蒙精神的时代价值。二是做好沂蒙精神的宣传教育。要把沂蒙精神融入区域国民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教育党员干部群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三是做好沂蒙精神的实践。实践沂蒙精神,党员干部要践行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群众要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青少年学生主要是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

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篇7

“哒哒哒”的敲击声已成为当下随处可见的一种现象,还会有多少人愿意拿起笔在纸上书写我们的中国汉字;电子书及各类被大众追捧的打油诗等被人们当作了工作学习之外的生活调味品,还会有多少人愿意耐下性子手捧着厚厚的一本书在汉字之间品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每年都会有大批人为过“洋节”忙得不亦说乎,还会有多少人愿意关注一下属于我们自己的中国节日,重温一下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种.种文化缺失的现象无疑不在向国家、社会、人民传达着一个危险的信号,我们需要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让它永葆青春和活力,永远点亮在我们每一位国人心中。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当下党正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砥砺奋进,如何提高文化软实力,建立文化自信成为了我们首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国家、社会、人民各方的协同配合。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需要国家各项制度设施的有效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化自信的回归需要国家在文化方面各项制度政策的颁布实施及一些必要的文化设施的组织建立安排,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让世界都能感受到中华文化一直都在并且活在每一位国人心中,源远流长、永葆锋芒。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需要社会各界的保驾护航。各式文艺演出、各类有关弘扬中国文化的演讲比赛、诗歌朗诵等需要社会各界的鼎力配合,使其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社会氛围,让国人爱上属于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传统文化,并绽放别样的魅力。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需要人民的全力拥护。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从屈原、李杜,到三苏,再到元曲四大家、曹雪芹……在中国文艺历史星河中,有太多灿烂的不朽作品,也有太多才华横溢的文化巨星。我们有何理由不为之自豪并且拥护它呢?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与源,我们没有理由抛弃,相反应该弘扬坚持我们的文化自信。

点亮中华文化自信之灯需要国家、社会、人民的共同努力,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才能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华传统文化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人心里,再次将中华文化自信之灯所点亮。

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篇8

我国非常注重国家形象的建构,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上,指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如何用文化自信筑牢文化强国形象建构的根基,努力向世界展现一个自信自立的中国文化形象、展现一个生机活力的中国文化形象、展现一个开放包容的中国文化形象,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国家形象并不是一个单独的概念,它有着非常完善的体系,可分为政治形象、经济形象、文化形象、社会形象、军事形象等等。

笔者作为19年专业从事文化阵地建设的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员,仅从国家形象中的文化形象的角度,与大家交流如何以文化自信树立强国形象的问题。正如一个人形象的好与坏,代表着一份信誉,一个国家的形象代表对外交往的名片,所以国家形象的好与坏会带来一定利益的获得或丢失。树立一个国家的强国形象,必然对我国的外交政治、经济及国际地位产生巨大的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强国形象建构有利于扭转传播态势。树立文化强国形象有利于激活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强国形象建构的内涵,从而能够坚定的回应传播上面临的严峻挑战,努力扭转在国际交流中的“失语”局势。国家形象是一个综合体,它是国家的外部公众和内部公众对国家本身、国家行为、国家的各项活动及其成果所给予的总的评价和认定。国家形象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的体现。

第二,文化强国形象建构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建构文化强国形象有利于克服波动的文化心态,能够有效的应对文化冲击,从而在国际交流中更好的贡献中国智慧。

第三,文化强国形象建构有利于树立国家良好形象。建构文化强国形象有利于更好地体现中华文化的高度自觉、自信、自强,能够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从而向世界展现一个自信自立、生机活力、开放包容的文化形象。

那么如何理解文化自信,为什么可以用文化自信树立强国形象呢?

笔者所在的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经常提出的一句口号就是“做文化自信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那么什么是自信?自信,是指主体对自身力量或者说对客体的一种发自内心的一种认可和坚守。我们要坚持文化自信,不是单单的实现文化和自信的简单相加,而“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认同,以及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所以中国共产党、人民群众等都是文化交流过程中主体力量。文化自信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克服文化心态的波动,因此产生的一种积极健康的文化心态。这说明文化自信,既是文化主体对所拥有的各种形态文化的充分肯定,也是对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的期待与实践。一个国家只有具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为主流文化的发展提供健康的环境,才会对文化的认同度增高,才能积极抵御“自卑自弃”和“文化自负”两种错误心态,才能抵制住各种错误思潮的狂轰滥炸,才能在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应对自如。那么如何培育文化自信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培育文化自信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巨大的精神力量,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冲击,道德水平出现了下滑现象,人们在社会上越来越追求功利,奉献精神渐行渐远,个人主义盛行。这些都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带来了挑战,所以我们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加大力度对其价值进行挖掘,让它“活”起来,继续在新时代贡献力量。要赋予优秀传统文化新的表达方式,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今天依旧是独树一帜,更具光芒。

其次,培育文化自信离不开革命文化。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际革命文化兴起,革命文化成为我们党和人民群众在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的过程中有力的思想武器。这能够激励着人们在艰难困苦面前昂扬斗志,也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人始终坚持革命使命,所以在新时代的今天,文化自信的发展仍离不开革命文化,仍离不开勇于担当,敢为天下的开拓创新精神;仍离不开甘于奉献,舍生取义的大无畏精神;仍离不开团结友爱的革命集体主义精神,这些都将为文化自信的培育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革命文化是培育文化自信的精神资源。在当今的发展过程中也要继续坚持弘扬革命精神,做一件事不能忘了我们是为了什么,又将要走向哪里,只有有了目标,并矢志不渝的坚持,那样前进的道路才会越走越远。在百年未有之变局的新时期,我们仍离不开革命文化,离不开对革命精神的学习。

最后,培育文化自信离不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正在不断的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中华优秀文化在当代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既是人民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一直秉承着为人民服务,以人民需要为需求,不断满足人民的精神生活需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又是开放的文化,不断注重与其他文化的交流,我们在文化交流过程中不能盲目地排斥他国文化,而是应该积极主张文明多样性的发展。既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对我国的发展,又要将我国的文化积极推向世界,让文化在不断交流过程中完善自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在这样中西方的交流过程中扩大了文化发展的视野,不断促进了文化的繁荣,更好地满足了人们的文化需求,促进了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我们也将继续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引领下,继续开辟新道路,创造新奇迹,向世界贡献新智慧,注入新活力。很荣幸,笔者作为19年从事文化阵地建设的北京三月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的一员,企业致力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所建设的各类教育阵地,充分融合并体现了以上的三个方面的内容,为我国文化自信的树立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为树立文化强国,起到了推动作用。

但我们也深深的认识到,树立文化自信需要久久为功,锲而不舍,作为三月雨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更加努力,让每个教育阵地更具教育意义,让每个阵地建设彰显国家形象,让先进文化更好传播,早日实现以文化自信树立强国形象的目标。

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篇9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坚定文化自信、牢记新的文化使命》。什么是文化?此刻,也许你看到的是一本普通的书,又或许你看到了这是毛**曾题写的“新华书店”四个字,而这些远远不够诠释一个文化的含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这个庄严号召,是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成为“新的文化使命”的担负者,体现了党对“新的文化使命”的高度重视。   那么,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该如何来履行“新的文化使命”,实现真正的文化扶贫呢?   每天我都能在书店里看到这样一位老人:他叫张中禄, 是一名老党员,也是一名退休的农村语文教师。不管刮风下雨,都阻止不了他每天坚持到书店里来看书。我曾和他闲聊过:问他为什么到了该享福的晚年还坚持每天看书?他却说:“我现在虽然工作退休,但是我的思想没有退休,作为一名老党员,要跟上新时代,接受新时代的文化。”是啊,身体老了,思想却没有晚年。“不忘初心,牢记新的文化使命”成为了张老先生的奋斗目标!   有这样一位始终把党的文化使命放在首位的一位50多岁入党积极分子,他是我们书店里所有人的“大爹”,没错,他就是李建平。为新华书店奋斗了大半辈子,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在一个炎热的下午,他骑着自己破旧的摩托车把十多件学习材料一本一本地送到每一位党员手中,在回来的路上,由于摩托车零件太过于老化,他摔得满身是血,摩托车也摔坏了,看着满头大汗满身是血,却没有一丝抱怨与不满,还说一定要把每一本学习材料送到各位党员手中,以免耽误了大家学习。看着他眼里的那份坚定、那份执着、那份一定要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而奋斗的精神,我感动了!这就是我们的“大爹”,我们每个人心目中的“大爹”! “不忘初心,牢记新的文化使命”成为同志的奋斗目标!   “文化的脱贫攻坚”不仅是各位老前辈们的责任,更是我们年轻一代的奋斗目标!作为一名90后,我们也常常被挂上“自私、矫情、啃老族”等标签,而我却敢说90后有敢于担当、不怕吃苦、有爱且走心的精神。我是新华书店的一名普通员工,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意识到“新的文化使命”的重要性,怀抱强烈的使命感,我和我的另外一名90后同事每周末都开展“少儿阅读故事汇”的活动,不断向小朋友们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记得在4月23日世界读书日那天,我们邀请了爱阅读的小朋友参加“少儿阅读之星”评比大赛,小朋友们通过平时的知识积累,表现出了最优异的一面,他们大声地告诉我们:我们之所以要阅读,并不是仅仅是因为要考试,而是因为我们要生活,我们要让阅读成为伴随我们终身的生活习惯,我们要丰富我们自己的文化知识,让阅读成为我们人生旅途中所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活动结束后,我们得到了众多家长和读者朋友的支持与赞美! “不忘初心,牢记新的文化使命”成为了我们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不仅打开了人们的思想“闸门”,同时也带来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实现了由“站起来”到“富起来”的飞跃。近年来,新华书店秉承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积极转型升级,不仅承担着传播文化的重要使命,更是承担着新华书店的历史使命!保证党的宣传阵地,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定位不动摇;保证政治读物发行的圆满完成不耽误;保证中小学校教材供应“课前到书,人手一册”落实的不懈怠;保证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罗平”,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冲先锋,打头阵!   所有同仁们,此刻我们学习了老前辈们对工作的热情,对社会主义事业的热爱。作为90后的我也要对前辈们说:前辈们,太累的时候请转过头,在你们的身后,万千初生牛犊正在努力向你们靠近,我们在你们曾经青春过的地方正青春,在你们曾经奋斗过的地方正奋斗,我们的青春梦连着中国梦,中国梦值得我们为它流血流汗,让我们一起携手并肩、众志成城,让我们的物质与文化并驾齐驱,用行动去诠释信仰的力量!最后,我要用一句话与所有像我一样的年轻同志们共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我们年轻一代以及所有共产党员的奋斗目标!

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篇10

***总书记强调,我们的教育要善于从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优秀的东西,同时也不摒弃西方文明成果,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他还多次强调:“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青年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践行者、传播者和创造者,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力量。培养青年的文化自信,要向青年讲清楚中华民族古今文化的一脉相承,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融相通,讲清楚中外文化的辩证关系。

要讲清楚中华民族古今文化的一脉相承。古今之争首先需要确立对中国历史的正确态度,才能作出对中国历史与中国当代社会关系的合理判断。评价传统中国社会和文化,要避免以古非今或以今非古的极端态度,这离不开唯物史观和辩证思维。对中国传统社会,在批判的同时,更应当给予科学的评价。***总书记指出:“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如果只看到中国传统社会封建腐朽的一面,而缺乏对历史文化发展的科学态度,就犯了历史虚无主义与文化虚无主义的双重错误,那就将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置于历史文化荒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修身立命、经世济民的生存智慧与生命哲学,赋予中华民族以精神活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孕育的价值观念与道德规范,如和而不同、自强不息、崇德向善、厚德载物等,不仅适用于历史,而且契合当代、指向未来,其核心内涵不仅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时代之困、纾解民生之忧、为国家治理和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的底层逻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青年有责任继承古贤先哲们“为往圣继绝学”的精神,充分汲取蕴含其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滋养和激励自己。

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首先,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理想上契合相通。马克思主义所设想的理想社会,是全人类实现自由和彻底解放的共产主义,是为了全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古代有儒家设想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大同理想、家国情怀、民为邦本等思想,架起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结合的桥梁,也促使近代知识分子接受和理解马克思主义。改革开放后,“小康社会”“中国式现代化”等新理念新思想,都体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光辉。其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理性上高度契合。马克思主义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提出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揭示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强调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与中国传统的知行之道相结合,形成了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成为我们弘扬实事求是精神的重要思想基础。再其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目标上深度相融。马克思主义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不谋而合。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为人民服务”“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人民为中心”等执政理念,创造性地融合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引导广大青年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从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融相通,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为拯救民族危亡而不懈奋斗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而且能够帮助青年树牢坚定的文化立场,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从而使文化自信更加坚定与稳固。

要讲清楚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社会巨变之下的复杂社会思潮对青年影响深远。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在不断融入世界、参与全球治理进程中,日益受到外来文化的深刻影响,也冲击着青少年对文化自信的价值判断。由于缺乏对中外文化差异的理性认识,少数青年在复杂社会思潮影响下盲目推崇外来文化,否定民族文化优势,导致文化自信失守。因此,必须向青年讲清楚,任何民族的文化自信既不可能建立于话语垄断、墨守成规的基础,也不可能完全抛弃自身文化传统另辟新章。中西之辩的关键在于通过思考西方社会文化发展的利弊得失,为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青年在面对中西文化冲突时既不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抱残守缺,也不能不加批判地一味接受外来文化,对中西文化都要持理性的分析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与西方相比,中国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只有在与西方的比较中明确了这种独特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能在中西文化的汇通中展现新的生机。广大青年要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方向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确定自己在新时代的前进方向、发展道路和人生目标,进而树立自己的远大志向和使命担当,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找准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点。

党课讲稿:文化自信主题篇11

一、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多次提到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是近年***同志在国际国内多个重要讲话中反复提及、使用频率极高的热词。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古往今来,世界各民族都无一例外受到其在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上产生的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幕幕历史悲剧。”   今天,我们要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都离不开文化所激发的精神力量。而要继承好、发展好自身文化,首先就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这就是***提出“文化自信”这一时代课题的深意所在。二、文化自信的底气1、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过去的五年当中,我们总书记无论是在外交场合,还是出席国内活动,都大量引用古代的名言警句。比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匹夫之责,“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浩然之气,“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等等。   2、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   ***对革命文化一直非常重视。无论在部队视察还是到地方调研,***一再讲要坚持用革命传统铸魂育人,大力弘扬革命精神。5年来,***曾到西柏坡、古田、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圣地,缅怀革命烈士,反复强调革命精神。   “理想之光不灭,信念之光不灭”。***大力提倡革命文化,就是要使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在胜利和顺境时不骄傲不急躁,在困难和逆境时不消沉不动摇,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   3、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   我们进行了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实践,我们创造了中国道路、中国模式、中国奇迹,这已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三、如何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是***同志这些年在很多重要场合反复讲的一个重要命题,引发了世界广泛的关注。讲好中国故事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二是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第一,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选好中国故事。好的中国故事应该体现中华民族独特的气质和个性,是在当代依然充满活力的,跟世界先进文明相匹配的优秀故事。同时,我们要把落后的糟粕的故事与先进的精华的故事区分开。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产生了许多的中国好故事,比如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尝百草的传说,以及岳母刺字、戚继光抗倭等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故事。愚公移山是体现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女娲补天体现责任感、使命感和“天人合一”的精神,岳飞抗金、岳母刺字体现的是忠君爱国的精神,戚继光抗倭是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英雄主义精神。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下来的好故事。   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还在继续创造新的好故事。如果说中国古代的故事是体现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好故事,近现代的故事就是体现革命和创新精神的好故事。比如推翻晚清王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毛泽东带领中国共产党人一步一个脚印,推翻旧中国、建立新中国的伟大征程;还有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   改革开放以来,40多年的历程又是一个波澜壮阔的伟大历史进程。这个进程中,有领袖的故事,也有企业家的故事,还有各行各业的模范故事,这些故事体现了当代中国人的智慧和创造力。   所以,中国好故事首先要体现中国智慧、中国能量,我们不能讲落后的愚昧的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的前提是讲中国好故事。   第二,怎么讲好中国故事?   首先,要处理好民族和世界的关系。我们常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话没错,但是不全面。反过来说,越是世界的也越是民族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我们有很多故事是中国民族独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故事,但是这些故事如何让世界感知和理解呢?比如岳飞抗金,怎样才能让世界感受这个故事的魅力呢?应该挖掘人类性的命题,岳飞忠诚、一身正气,不被邪恶力量所容,他的伟大、完美、忠诚招来了佞臣的打压、迫害。为什么忠诚反被打压?实际上这是全世界普遍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在西方文化当中,这样的孤胆英雄,一身正气反被打压的,也不在少数。因此,我们要找到共性的东西。岳飞抗金虽然是宋代那个特定时代的故事,但它还具有人类性,他身上的亮点,他的忠诚、善良既具有民族性又具有世界性,是大家都能看懂和听懂的。同时我们还要强调,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要找到世界性的语言,找到大家都能理解的那个点。   其次,要处理好主体和个体的关系。现在网络文艺很活跃,流行一个词叫IP,这就是一种创意。创意是带有虚幻性的,体现了创作者的智慧。但是在虚拟世界里,仅仅是一种IP创意还不够,伟大的文艺创作还应该反映这个时代深厚的生活景观。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强调主观的好创意、好IP,也要强调客观上深入生活,要在火热的现实生活当中挖掘和提炼有用的故事。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有份量的故事,而不是一个虚幻的概念。所以IP固然好,但是不够,还要深入生活,把主观的智慧和客观的丰富多元的生活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形成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最后,要处理好主流和时尚的关系。在我们中国故事当中,有大量的弘扬主旋律和主流价值观的故事,但是我们发现一个问题,体现主流价值观的好故事年轻人常常不怎么喜欢。年轻人喜欢时尚的,而那些年轻人喜欢的时尚的文艺创作中,主流价值观会相对弱化。那么,这些彰显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的故事,怎么样才能获得年轻人的喜爱?这就需要我们在主流和时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湄公河行动》《战狼2》都是体现爱国主义,弘扬主旋律的作品,同时作品在爱国主义、英雄主义中融入了现代时尚的元素,包括视听的感觉、叙事的方式、影像的展现,以及演员的表演等等,这些时尚元素和主流价值观非常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总之,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是要选好体现中国智慧、中国创造力的中国好故事;其次,讲好中国好故事要处理好民族与世界、IP和生活或(主体和个体)、主流和时尚三个关系。

48 21924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