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先进事迹心得体会范文精编3篇
观看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先进事迹一
“太行精神光耀千秋,纪兰精神代代相传”。6月28日,申纪兰因病逝世,追思缅怀以及她昔日的议案建议、采访视频等连日刷屏。
这位地地道道的太行深处的农村妇女,是中国唯一一位从第一届连任到第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66年里,申纪兰提出的建议和议案涵盖三农、教育、交通、水利建设等各个领域。她率先提出的“男女同工同酬”,写入1954年《宪法》,为“妇女能顶半边天”奠定了法律和经济基础。也是在新生共和国的首届人民代表大会上,中国妇女们第一次真正参与到国家最高权力中心的决策。
“(我)每天生活在农村,知道农民想甚、盼甚。”申纪兰这一辈子,从来没有离开过土地、没有脱离过人民。即便担任“厅官”,也坚定选择“六不”——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领工资、不要住房、不调工作关系、不脱离劳动。“劳模,劳模,不劳动叫啥劳模。”“群众的每封来信都看,看完都会认真整理”,这种种的坚持,源自“人民代表”的清醒认知:“代表”要代表人民说话、要为人民办事。
申纪兰见证了新中国由弱到强的历史,也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与成长。她66年的代表生涯,是观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实践样本。
植根于人民,始终代表着最广泛的群众,这是中国各级人大代表构成的常态。第一届全国人大的1226名代表中,有工人王崇伦、农民李顺达,有耄耋老人齐白石,也有青年女工郝建秀,覆盖了各层次各行业各民族。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中,一线工人、农民代表占代表总数的%,“95后农民工”、淘宝店主走进大会堂……人民在哪里,代表就在哪里;群众在哪里,关注就在哪里。来自基层一线的代表不断增加,更多基层的声音进入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倾听最鲜活的民声,收集最真切的民意,将带有普遍性的意见和建议从田间传到庙堂,并积极推动其依法有序进入国家决策和各项工作中,这是中国各级人大代表履职的常态。凡是民众热切关心的,必会在议案建议、审议文件中找到回音;凡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必会成为讨论的关键主题。“中国式民主”不是排斥异己、相互倾轧的恶斗,而是奔着解决问题去,“发现问题-求解答案-付诸实践”。
制度是一个国家历史、文化、国情的产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人类制度历史上的伟大创造。这么多年来,人大代表的职业身份在变,关注的现实问题在变,但“中国式民主”的内核始终未变。最广大的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国家治理和社会建设,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也将牢牢掌握在人民手中。
观看全国劳动模范申纪兰先进事迹二
今天,我想聊聊一位老党员的故事。
她叫申纪兰,在2020年6月28日走完她91岁勤劳的一生。
她是全国唯一一位第一届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她是改革先锋称号获得者,她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她勤劳的一生,在共和国的历史上留下了独特的一页,在太行山上竖立起一座永远的丰碑。
我和老人都是太行山深处的山西平顺县人,同一方水土养育了我们,我属于她的晚辈。从小,我就是听着她的故事长大的。后来,我有幸几次和老人接触,又近距离感受到这位老人的风范。听到老人去世的消息,一些小事又浮现出来。
01那次感动:学校收到一笔退款
我第一次见申纪兰是在1984年。那时,我在平顺中学读初中。那个时候,也正是申纪兰当了十年省妇联主任,回到西沟的日子。
这些背景我是后来才知道的。当年,我还是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只记得那天,在学校门口,看到一位身着蓝色圆领中山服的妇女,大步流星走来,边走还边和遇到的人打招呼,声音洪亮。人们悄悄地说,那就是申纪兰。从此,她这一身打扮,留在了我的记忆中,几十年没有变。
几年之后,我考上了山西省内一所大学。大学三年级那一年,突然有一天通知说申纪兰要来做报告。这是我第一次坐在礼堂听她讲话。老人嗓门很大,说着一口我熟悉的家乡话,一张纸也没有带。她讲她如何劳动,讲她这些年的感受,一口气讲了一个多小时。不久之后,学校一位老师很惊奇地告诉我们,申纪兰回到平顺之后,把学校给她发的讲课费邮寄退回给了学校。当年,那一场报告的讲课费是400元!
这是我第一次被她的举动所感动。
02 冬日早晨,那温馨的一幕
我第一次近距离地认识这位老人,是1997年。
那时,我已经是一家报社的记者。那年秋天,党的十五大召开,进一步提出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冬日,我和县里一位朋友去西沟采访申纪兰。
她家还住在西沟坡下一处平房的院落里。我们到的时候,村里人刚刚吃过早饭。撩起门帘,推开那扇普通的门,申纪兰像我们在家乡走亲戚时遇到的大娘一样,很热情地说着“快来、快来”,把我们迎了进去。
太行山的传统民居,都不留过大的窗户,冬日又挂着厚厚的门帘,屋里光线有些暗。紧靠窗户,是一盘土炕,炕上卷着两卷铺盖,就像我在老家任何一个农户家看到的一样。申纪兰快90岁的婆婆穿着对襟衣服,坐在炕上。把我们迎进门,申纪兰就接着去伺候她的婆婆。
老人那时双眼已经看不见了。我看到,申纪兰很认真地把一块干净的毛巾围在老人脖子上,然后,端着一只小碗,用小勺给老人喂饭。每次舀起来一勺饭,她还要凑到自己嘴边吹吹,才耐心地喂给老人。
“问个甚,你们说吧。”申纪兰一边给老人喂饭,一边问我们。申纪兰的爱人部队转业后在长治工作,很多年都是她在家里照顾婆婆。无论什么时候,年岁已高、双眼看不见的婆婆都被穿戴得干干净净。在申纪兰精心照料下,她的婆婆一直活到93岁高龄。
我们坐在她家的小板凳上,一边看着申纪兰伺候老人,一边谈着我们的采访题目。申纪兰认真喂婆婆吃饭的场景,深深地刻印在我心中。在那个有些寒冷的早晨,在西沟那个普通的院落里,一位将近七十岁的人,认真地喂一位将近九十岁的人吃早饭,这成为我很多年难忘的温馨一幕。
1954年,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申纪兰在报到表上签字。
03那一句朴实的教导,让我铭记
2010年五一,我利用假期回故乡,就干部下乡驻村的事情进行一些调研。走了好几个村子,我最后提议去听听老劳模申纪兰的想法。
在西沟的一处窑洞里,老人认真地给我们讲起过去干部到村里吃派饭、住群众家里的历史,也比较了现在的住村与当年的不同。最后,告别的时候,旁边的人说我们是利用假期来进行调研的,她亲切地拉住我的手,像一位老奶奶那样嘱咐我:
“要得比人强,就要比人忙;要得比人好,起得比人早。”
1954年,西沟村遭遇洪水袭击,申纪兰和乡亲们恢复生产。
这两句话,我当作一个长辈对晚辈的嘱托,也理解为是申纪兰老人的人生经验之一。在平顺县,申纪兰老人的好多话,都流传很广,甚至成为人们的信仰。
比如,上山栽树,她引用老劳模李顺达的话,栽活一棵,就不愁一坡,来鼓励大家;说到劳模,她说,劳模,劳模,不劳动还算什么劳模;她还说,模范模范,吃苦在前……
我们家乡很多人都记得老人这些富有乡土特色的话。
但是,我没有听老人讲过多少人生大道理,所以,这两句话既可以看作是她勤劳一生的写照,也可以算是她的人生经验之一。我一直记着这些话,每当我有懈怠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土地上的乡亲们,想起申纪兰为代表的太行人民,想起老人关于“比人忙”和“比人早”的教导。
04那一份谦逊:听听记者想说啥
申纪兰一生不知道和多少记者打过交道。2018年夏天,我去西沟看她,她还说起人民日报前社长范长江上世纪五十年代去西沟采访的事情,说起新华社记者冯东书到西沟的故事,还记得著名记者沙飞拍照片的经历。她说,记者的工作很重要,不光是把咱做了啥告诉外人,也把外边的信息带到西沟来。
2019年初春,冒着大雪,我又一次到西沟采访她当人大代表的往事。那个下午,她一方面张罗着村里元宵节活动,一方面还接待了一位全国人大来的领导。忙完了这些事情,她又接受了一位地方报纸记者的采访。等到我走进西沟乡政府会议室的时候,天色已晚,她已经有些疲惫。我有些心疼这位老人,就说“每个记者来了都和他们谈,你太累了”。老人很认真地说,人家打老远到西沟来,都是关心咱西沟,只要能抽出空来,都想和他们谈谈,不能怕累。说完这些,她告诉我说:记者来了,听听他们问什么,想什么,也是个学习,让我知道了许多外边的事情。
这番话,让我肃然起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认识申纪兰,并且多次采访报道她的人民日报老记者段存章,也讲过一个申纪兰接待记者的故事。有一次,他让申纪兰在采访本上题个字,申纪兰随手写道:“申纪兰,西沟村,向您学习“。她对每一位来访者都善意地持一种学习的态度。一位九十岁的老人,还那么认真地接待每一个记者,这份感动一直存在我心底。
05 “人大代表”:档案里才能称出的分量
申纪兰当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她在代表生涯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究竟是怎样发挥作用的,是很多人都关心的问题。
每年人代会期间提出议案和建议,是人大代表履职的一个重要方面。我试图从这个角度入手,来了解这位老人当代表的故事。2019年2月间,我花了一点时间到有关部门去查找她的人大建议和议案。
一开始,我认真地阅读议案和建议的内容,后来,时间实在来不及,我只好看记录那些议案和建议的目录。回来之后,我认真地数了数,从1993年八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到2018年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她提出的议案和建议有485项。这25年里,申纪兰共提出和附议人大议案134项,提出和附议人大建议351项,其中,她本人单独和领衔提出人大建议和议案80项。 这些议案和建议里,出现最多的主题是路、树和地。我后来拿着这长长的目录,到西沟展示给她看。她说,“我最关心的还有办企业。”她近60岁开始领着西沟人办企业。
这些议案和建议像一本厚厚的编年史,记录着一个基层人大代表几十年的所思所想,也记录着我们发展的脚步。从沙石公路改造到高速公路建设,再到城际铁路规划和旅游专线等,老人的“路”内涵越来越丰富;从植树造林到保护森林,从增加补贴到生态功能区建设,老人心中的“树”丰富多彩;从保护耕地到增加农民收入,从修梯田到脱贫攻坚,老人的关心始终跟着时代。
望着这长长的目录,我思绪万千。她从第一届全国人大当选代表,一直到十三届全国人大,60多年的历程中,她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做了很多事,说了很多话,也承受着许多误解。这些档案资料其实是一个最好的说明,一个生动的注脚。
如今,老人去世了,不管时间过去多久,不管我们将要走出多远的路,那些档案留在那里。我想,将来一定会有人去仔细翻动这些档案的。那时,人们将会更加理解这位老人作为人大代表的作为,更加理解一个基层人大代表的情怀和努力。
下一篇:最好的安全活动总结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