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大班数学说课稿【优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3年大班数学说课稿【优推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班数学说课稿【第一篇】

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幼儿园大班数学活动《认识人民币》。

对于钱币的知识孩子们并不陌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但对于幼儿园的还孩子年龄来说还不是很了解,因为他们的年龄小,缺乏社会经验。家长单独让孩子上超市购物的机会很少,对人民币只是初步的认识。所以我设计了这节活动《认识人民币》。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的作用,根据大班的年龄特点我确立了以下目标:

1、认识面值10以内以元为计量单位的人民币,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2、认识人民币有纸币和硬币,并有不同的面价。

3、通过游戏"买文具",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认识人民币的面值,并能说出它们的单位名称。

活动难点是:初步学习钱币的换算。

为了让幼儿在活动中都有机会参与尝试和大胆发现的机会。我做了以下准备:

1、教具:多媒体课件、文具店超市。

2、学具:人手一份人民币(1角、2角、5角、1元、2元、5元纸币和1元的硬币)四、说教学法。

根据3~6儿童学习指南里的科学领域中的学习核心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的能力。本次活动中我主要采用的教法有:游戏发、观察法、操作法、演讲法等。

学法:我采用了视、听、讲合法、操作法、尝试法、体验法等。

我把活动过程分为三大环节:

第一环节:初步认识人民币。

观看小视频,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钱币对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第二环节:认识人民币。

本环节中我采用了观察法和提问法等在里面。首先认幼儿观察多媒体课件里的各种人民币,活动时鼓励幼儿主动求知。

第三环节:了解不同面值货币的换算。

本环节也是活动的重点,难点。首先我会引导幼儿认真仔细观察每一张人民币,知道他有多少面值,然后认识它们的单位名称。最后讲解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通过以上活动,我做了以下反思。钱币在日常生活经常都见到,在我刚出示钱币时,孩子们都很兴奋很激动。活动中孩子们都很积极参与和大胆的求知,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人民币都有了新的认识,但在"买文具"的游戏时还是有个别幼儿对于钱币的换算还不是很会还有待加强。

大班数学说课稿【第二篇】

本站后面为你推荐更多大班数学说课稿!

一、设计理念: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数学来自于生活。等分是生活中的一个数学活动,探索性强,操作性大,在平日分点心、分玩具、分学习用品的活动中,幼儿已经接触过这方面的内容。我选择等分教学,让幼儿自主探索对不同形状物体和实物进行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实现认知的平衡,获得发展。

二、说教材,教材处理:

学习二等分、四等分,主要是通过等分几何形体,先启发幼儿通过操作,自己去探索发现,然后反复比较,充分调动幼儿思维的积极性。

三、目标定位:

根据《纲要》中数学领域的目标以及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通过操作活动让幼儿感知许多物体(图形)可以分成二等分、四等分,感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探索图形等分的多种方法,激发幼儿对等分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

掌握二等分、四等分的多种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原来的图形大于等分出来的任何一部分,等分出来的部分小于原图形?等分后的每一部分一样大;等分的次数越多部分越小。

五、活动准备:

幼儿常见的各种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剪刀、与教学相关的ppt、魔术袋一个。

六、教学方法的运用:

1、主要运用故事引入法和引导启发式教学。利用幼儿最感兴趣的“羊村长过生日分蛋糕”的故事引入课题,并激发幼儿操作的兴趣,幼儿操作过程中教师及时引导,并启发他们向教学目标思维。

2、幼儿主要运用尝试操作法、比较观察法、探究认知法。

(1)利用尝试操作法引导幼儿理解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意义。

(2)利用比较观察法突破难点,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利用探究认知法掌握二等分与四等分的方法。

七、教学流程:

1、讲述故事,利用故事引入、随故事内容出示ppt。

讲完故事设计问题:羊村长和喜羊羊分蛋糕,两个人一样多,怎么分?

2、指名让4-5名幼儿进行操作,并把操作结果展示在黑板上。

3、请全体幼儿参与进行二等分。

(1)教师出示“魔术袋”,引起幼儿兴趣。每组选一个代表到口袋里摸图形,摸到什么图形,那组就对什么图形进行二等分。

(2)幼儿尝试进行二等分。

(3)每组选代表说说怎么分?如何验证?

4、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选出上述幼儿二等分的作品为范例,引导幼儿比较理解二等分的意义。

教师小结:我们把一个物体分成一样大小的两部分就叫二等分。

5、在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

(1)ppt上出现美羊羊和懒洋洋,请幼儿思考:这时有四个人,应该怎样分蛋糕?

(2)提问:什么叫四等分?

(3)小组讨论:怎么在原来二等分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每组至少讨论两种方法?

(4)幼儿在讨论的基础上进行四等分操作。

(5)幼儿展示自己的操作结果。

(6)提问:你是怎样进行四等分的?请幼儿在图形上画一画。

6、活动延伸:

出示不规则橡皮泥:这个可以进行二等分、四等分吗?

大班数学说课稿【第三篇】

一、说教材

《认识单双数》是中班科学领域的数学活动。新《纲要》中提出:“教育教学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对周围环境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认识单双数是5~7岁幼儿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学活动,同时由于该年龄段幼儿生活内容不断丰富,可他们对单、双数的实际意义并不理解,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为了幼儿能正确处理生活中的有关单、双数的问题,我构思了本节教学活动。

二、说幼儿

新《纲要》提出:“教师要引导幼儿在良好的环境中,积极地、主动地去探索各种事物,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活动”。大班幼儿思维中已经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活动过程采用游戏的方式灌溉,幼儿参与面比较广,面向全体,激发幼儿的主动性。活动中,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于幼儿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不同,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个别进行加强辅导。

三、说活动目标

教育活动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着主导作用,我根据大班幼儿特点制定以下活动目标,分别为:

1幼儿通过操作及游戏能较熟练地分辩10以内的单数、双数。

2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幼儿在数学活动中的分析和

总结

能力。

3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参加数学活动的乐趣。

根据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定位于: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亲自操作,能分辨10以内的任意一数是单数还是双数。

活动的难点是:幼儿能根据单双数的排序规律,成功地解决游戏中的一些问题。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的进行活动,我做了如下准备:

单数或双数的门票每人一张

课件 喜洋洋的短片

幼儿操作卡 每人一张

五、说教法

六、说学法

活动中,幼儿学习方法有:

游戏法体验法:游戏是幼儿的生命,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学习的快乐。通过体验加深和弥补幼儿对单双数的不完整认知。

操作法:让孩子们通过动手操作想一想、圈一圈、说一说,在动眼、动耳、动脑、动口中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体验来探索新知,既活跃了幼儿的思想,激发了认知兴趣,而且充分发挥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合作讨论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幼儿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幼儿和幼儿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幼儿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七、说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诱发兴趣。

采用了幼儿最喜爱的动画人物喜洋洋来做导入,喜洋洋要带我们到动画乐园玩你们高兴吗?它给我们每个小朋友一张乐园门票,因为小朋友太多,我们必须按照门票上的号码按单双相应的车子来坐车。通过教师设定,这就需要幼儿必须知道自己手中的门票号是单数还是双数了,从而引出本节活动的主题。

(二)自主参与,探索新知:幼儿通过亲自操作归纳出单双数的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引导幼儿观察课件上的一些单数或双数物品,探索单双数的特点。之后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圈一圈,说一说,把自己的发现与同伴交流,分享。这时,会有的幼儿发现8是双数,因为两个两个的圈正好圈完,而其他幼儿可能圈的是7或其它数字,在教学设计中我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在幼儿说的过程中教师进行弥补幼儿不完整认知。这样幼儿的思维有序了,幼儿在动手的情景中,主动积极、自愿地去探索和发现,以自己的方式获得经验,充分体现了幼儿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这比教师直接给予答案,更能使幼儿记忆深刻。

(三)、游戏固新知:

在这一环节游戏由浅入深:先在自身找单双,接着在教室中找单双。接着玩游戏:看到单数,就独自站好不动,看到双数,就找一个同伴抱抱。这个游戏是活动的重点环节,它让幼儿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进一步感受和表现单、双数的不同之处。随着游戏难度加深,趣味性也更浓厚了,这一环节的游戏使幼儿的情绪高涨,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明显增强。

(四)幼儿通过亲自操作归纳出单双数的排序规律。

引导幼儿发现单、双数的排列规律并清楚、正确地表述出来,是本次活动的难点。解决了这个问题,幼儿就能真正地掌握单数、双数了。

老师出示1—10的数卡,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好,反扣在黑板上。游戏由易到难地请幼儿操作数字:教师提出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再次把数字反扣在黑板土:请幼儿翻出最小的单数;最大的单数:最小的双数;依次增加难度。难点一个个的被攻破,孩子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五)结束部分:知道了单双数,请拿好自己手中的票,按单双号乘车,我们和喜洋洋一同去动画乐园。

八、活动延伸

可做相邻数的操作材料,设置在区域活动当中。让幼儿可在区域活动中巩固单双数的有关知识。

大班数学说课稿【第四篇】

《9的加法》是《幼儿园整合性家园共育资源包》中《做中学1》下册的活动内容,由“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出版。

依据教材的编排思路、结构特点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已有的的知识经验,活动目标我定为:

知识目标:学习9的加法,能够看图列式,理解图示与算式的关系。

能力目标:观察加法算式,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

情感目标:在游戏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活动重点:9的加法的计算。

活动难点:看一幅图写2道算式。

大班幼儿形象思维方式发展已经相当好,逻辑思维也有了一定的发展,这一阶段既是做好幼小衔接的重要阶段,也是幼儿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根据数学《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幼儿的认知规律,本次活动我采用了以下三种方法:

1、谈话教学法:科学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探索、思考。

2、演示教学法:利用ppt进行情境演示,让幼儿更直观的去理解9的加法。

3、游戏教学法:幼儿活动以游戏为主,让幼儿感受数学的乐趣,喜欢数学活动,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儿童认知发展的第一阶段主要是靠感觉和动作探索周围世界,儿童的年龄越低,越需要借助直观和操作活动来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在活动中注意安排幼儿的操作活动,我主要运用了以下学法:

1、动手操作:幼儿利用手中的小棒计算9的加法。

2、自主探究:幼儿根据第一组加法的学习,去探究学习第二、三、四组加法。

3、合作学习:幼儿合作分工,完成“送水果宝宝回家”的游戏。

师:今天,我们来做一个游戏:“手指开花”。老师手指上开出的“花”的数量和小朋友手上“花”的数量加起来是8。

师幼一起游戏,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这一环节集中幼儿的注意力。

1、学习第一组:“1+8=9”和“8+1=9”。

(1)出示第二张ppt(点击出现一个苹果,再点击出现八个苹果,让幼儿观察图片),引导幼儿提出问题。

(2)引导幼儿根据图示编加法应用题,并列式。

(3)引导幼儿交换加数的位置列式计算。

这一环节让幼儿学习如何根据图示学习9的加法。

2、利用ppt上的图示,让幼儿自己根据图示编加法应用题,自主学习“2+7=9”、“7+2=9”,“3+6=9”、“6+3=9”,“4+5=9”、“5+4=9”这三组加法。

(1)ppt3图示:先出现2个梨,再出现7个梨。

(2)ppt4图示:先出现3个草莓,再出现6个草莓。

(3)ppt5图示:先出现4只小鸟,再出现5只小鸟。

这一环节让幼儿自主探究9的其他几组加法的运算。

3、引导幼儿观察四组加法算式,感知加法的交换律。

4、师小结,对幼儿的表现进行正确评价。

1、师讲解游戏规则:每个小朋友手里都有一个水果宝宝图片,图片后面有一个加法算式,小朋友算出结果以后送回到相应的屋子里面。送错的小朋友要表演一个节目,送对的小朋友得到奖励。

2、师幼听音乐一起游戏,注意游戏过程中的安全。

3、小结游戏:送错的宝宝表演节目,送对的宝宝得到奖励。

这一环节让幼儿对所学内容进行巩固。

幼儿在家和父母一起找找家里的数学,并列出算计算一下。比如:我们家有一个男的,两个女的,一共有几个人?我们家有五个大盘子,三个小盘子,一共有几个盘子等等。

这一环节让幼儿感受生活中的数学,知道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

48 8358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