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历史中考试卷分析教学建议【优质4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历史中考试卷分析教学建议【优质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历史中考试卷分析教学建议【第一篇】
九年级历史月考试卷分析
一、定量分析:本次月考参加考试学生人数234人,40分以上43人,优秀率%;30分以上117人,及格率50%;平均分28分。
二、定性分析:试卷按中考标准命题,第一题为单项选择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第二题为材料分析题,共35分,其中第16题10分;第17题10分;第8题9分;第9题6分。试卷总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比中考少10分钟)。
选择题得分优等生一般在13分左右,得分率87%,中等生一般在10分左右,得分率66%,学困生得分大多低于10分。其中第1、3、10小题出错较多。究其原因,第1小题识图不准确,b图是原始居民挖掘的水井,许多学生没有认出来。第3小题因材施教是教学方法,而不是学习方法,学生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而出错。第10小题本是常识性的题,但题干要求却是反向选择,问的是其中搭配不当的是那一项,许多学生却没有认真申清题意要求,直接选了与题意要求不符的答案。
非选择题4个材料题分别考查历代中央政府(西汉、清前期、19世纪70年代)对边疆地区(新疆)的管辖;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台湾问题;近代化的探索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及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等专题知识点。16题得分率最高,尖子生基本不会失分;17题学生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的分封制、秦朝郡县制、元代行省制度复习得不错,但对其作用分析不准确、不全面,或完全不知。答题不规范,造成失分。历史上台湾与祖国大陆曾三次分离知识点识记不准确,似是而非,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说成是西班牙、英国、沙俄侵占台湾,不同历史时期对台湾的称谓夷洲、琉球、流求、台湾混淆不清。或能提取知识点但表达不准确,不清楚,不严密。此题得分率60%左右,很不理想。18题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状元实业家张謇的“謇”字许多学生写成错别字“骞”字。主观题回答太简单,如第(4)小题中国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近代化探索充满了艰辛。回首这一历程,你有何认识?部分学生回答“落后就要挨打”一句话了事,没有展开来回答我们怎样才能不落后,不挨打。如发展科学技术、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等等。这样的回答在中考中很难得满分。19题得分率较高一些。
三、改进措施
1、继续夯实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中考试题80%以上的题都是考查学生的双基掌握情况,抓住了基本知识、培养起基本能力就成功了80%。
2、注重历史主干知识的梳理。重视对中华民族、对世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的历史事件。教会学生归纳知识、理清线索。
3、注重训练、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会学生规范答题,材料题、主观题答题序号化、提示化、要点化。把知识点落实到笔头上。
历史中考试卷分析教学建议【第二篇】
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分析
2008—2009学年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结束了,现将本次测试的历史部分考试情况分析如下:
一、试卷分析:
1、指导思想
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规定了高中历史教学的目的、要求和内容等,是教学、评价和考试的依据。本次历史考试试卷依据《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突显创新意识,强调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着重考核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的转化,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有利于正确引导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2、题型设计
本次历史考试试题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第ⅰ卷选择题由30小题组成,每小题2分,共计60分;第ⅱ卷非选择题由3大题组成,共计4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试卷内容
历史试卷内容设计大致如下:中国近代现代史(上)部分有9个选择题和第31大题的第二问,占24%;世界近代现代史(上)部分有7个选择题和第31大题的第一问,占20%;世界近代现代史(下)部分有14个选择题和第32、33大题,占56%。按能力要求划分:识记占40%,理解占30%,运用占30%,由此可以看到如下一些特点:
(1)以考察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为主,注重基础,题目难易比例适中,能够检测出学生学习基本情况。
(2)题目涉及学生所学的知识量、面宽,能体现出教材所要求的重点内容,能够正确指导教学工作。
(3)试题题型切近高考,从不同方面测试学生的能力,使其适应以后的学习和考试。
(4)图文并茂,试题设计新颖。既有文字型试题、又有图片材料,角度新,具有一定的现实性,突出了新课程理念。
二、答卷分析
1、统计数据
本次考试年级平均分为57分,最高分为87分。优秀人数为13人,占年级2%;良好人数为106人,占年级15%;及格人数为335人,占年级48%。
2、答题情况 (1)选择题
选择题既注重基础知识、历史概念的考查,整体上难度适中,题型新颖多样。既考查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对新的材料情境的识读和理解;既考查了学生对历史基本概念的掌握,同时还考查了学生对图片的识读和理解,总之注重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失分较多的题目有第5题、第6题、第10题、第14题、第19题、第24题、第27题、第29题,失分的主要原因有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较差;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较差;学生的材料阅读理解能力较差,不能很好地抓住有效信息进行解题;基础知识不扎实,历史概念含糊不清;审题不清,题干的内容没有完全领会透彻,就断然下决定等。
(2)非选择题
第31大题是关于近代美国和中国的民主问题,满分12分,得分率为75%,平均分为8分。本题有两段材料,考查的内容首先就是对材料的概括能力,一般都能拿到满分(4分);然后考查了美国限制政府权利的措施及其影响,就有部分同学答题不是很全面,说明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有限;最后考查的是中国民主道路不能完全仿效欧美的原因,一般都能根据材料答到其中一点,但根据所学知识来回答就不是很理想,说明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还有待提高。
第32题是关于20世纪30年代的两种典型经济发展模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以及欧洲一体化的问题,满分16分,一般学生平均得分在10分左右,得分率为62%,在三道大题中最低,失分点主要还是对一些基础知识的落实不到位,例如对“经济特点”这一名词不理解、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扩张及其影响不到位、对莫内和舒曼在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作用理解不准确等。
第33题关于二战后美国经济问题,满分12分,一般学生平均得分在10分左右,得分率为84%。第一问和第二问直接能从材料中找到,比较简单;第三问要结合所学知识,考查学生再认再现能力,共有四点,一般能达到三点;第四问主要是学生不理解的“美国世纪”的衰落是什么意思,因而到材料中去找些不相干的答上。
三、教学建议:
1、狠抓基础,强化落实。从此次题目来看,主要还是来源于课本上的基础主干知识。所以基础知识的落实尤为重要。而要做到知识的落实,所以要重视基础知识,将识记——理解——运用贯穿于平时教学过程中。其次要正确认识主干知识与非主干知识之间的关系,强调主干知识,注意对非主干知识的避重就轻。再次,“历史概念”教学要加强。历史概念不同于一般的历史知识,是对一般历史知识的提炼和升华,是规律性的历史知识。任何学科体系都是由学科概念组成的,真正能够运用的知识主要就是学科概念。就历史概念而言,越是范畴大的、理论性的历史概念,运用的频率越高,如社会、阶级、政治、经济、文化等等,学生也越不容易把握。这在历年高考中都反映出来。最后,注重基本理论的教学。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些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指导思想,在高考答题中时时需要加以运用。如发展的观点、辩证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等。中学历史课本虽然没有明确阐述这些理论或观点,但需要我们在教学中加以挖掘。我们有必要将课本中的一些规律原理,
总结
归纳,帮助学生理解记忆。2、重视解题能力的培养。培养解题能力就必须抓好以下几种能力的培养:(1)记忆能力,即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2)分析能力,即历史阐释能力(包括归纳、比较、概括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3)应用能力,对材料进行分析、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4)表达能力,即文字表达能力(包括语言准确、逻辑严谨、史论结合)。
3、注意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审答题能力和技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答题应该段落化,序号化,要点化,书写规范化,向非智力因素要分数。
4、发挥团体作战的优势,利用集体的力量,加强集体备课,注重课堂教学创新,资料试题精讲精练,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及时反馈,加强辅导,充分发挥备课组每一名成员的聪明才智,明确工作目标,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
5、教学上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紧密结合当年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做到知行统一。
历史中考试卷分析教学建议【第三篇】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试试卷质量分析
2012-05-03 10:35:32|分类:|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初二历史期中考试试试卷质量分析
一、试卷的评价
1、试卷的基本情况:
历史卷面总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材料简答题等题型。
2、试卷的基本特点:
本次考试命题以现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纵观全题,呈现以下特点:
(1)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2)标高适度。基于目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偏题、怪题。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比较适中。
(3)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
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学生答题质量分析
1、优点
(1)对历史教材的主干知识掌握得较好。学生能根据要求加以复习
巩固,对重点知识的掌握较熟练。
(2)能正确地运用解题方法。大部分学生能采用较常用的直选法和
排除法来解答选择题。
(3)能根据题意认真解答。大部分学生能根据题目的要求,认真分
析问题,正确地得出答案
(4)部分学生的学科能力有所提高。大部分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增强;部分学生善于运用已知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此次材料题的得分率
略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具备了理解、分析能力。
2、存在问题
(1)基本功不扎实。书写不工整、不规范,错别字多。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学生对同类知识掌握不牢固,张冠李戴的现象很普遍。
(3)读图类的知识掌握不到位,如选择题24题,对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地理位置把握不清;材料简答题33题,对材料中的二幅图
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不能由紫荆花和莲花想到港澳回归。
(4)分析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如34题第一问,材料一歌词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很多学生回答的是西藏和平解放,这反映了学生
对历史事件的最关键信息未能正确地加以分析。
(5)复习不到位。本次考试学生基础知识掌握得不是太好,选择题错了很多,特别是
10、20、24、28错误率高、材料题31(5);33题(3);34题(1)主要原因是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扎实,没有真
正地理解,只是死记硬背。
三、改进措施
1、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训练,坚持讲练结合。
2、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概念。在这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
3、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历史资料的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读教材,课
堂上多引进一些课外史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4、注重学生分析、概括和综合能力的训练。分析、概括和综合是历史学习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基本内容,教师在教学
中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5、加强学法指导,教师在教学中要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寻找试题的关键词,捕捉有效信息。
6、对学生加强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正确运用历史学科术语,全面、完整答题的能力。强调考试中学生一定要分点逐条书写,注意条理一定要清晰,特别是要强调答案书写的序号化。
7、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文学以及政治常识初步的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还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内容本身的博大精深就注定了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的园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等将上下而求索!让历史伴着学生快乐的成长!明天更辉煌!
历史中考试卷分析教学建议【第四篇】
南强中学九年级5月考试卷分析
南强中学
唐丽娟
一、基本情况:
我任教的历史科目本次月考中共有82个考生参加,其中60分以上60人,及格率为%;均分分(其中120班分,121班分),最高分95分,优秀人数为32人。总体来看,学生成绩基本达到预期,但是120班优秀率有待加强,121班及格率有待提升。
二、试卷分析
本份历史试卷考查知识点特别广,比起往年要多得多。甚至出现一道大题必须完全答出意义中的所有要点的现象。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加大了难度。这也体现了中考的新趋势,注重细化知识点。另外,本份历史试卷注重考查专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各个知识点的融会贯通、综合应用的能力。这也为以后中考复习指明了指导作用。
(一)选择题
选择题满分40分,大部分学生得分在34分左右。出错较多的是
7、8、9、12、17、18、19几个小题。
7、8、9、12这三道题题学生存在问题是知识掌握的不牢固,导致出错。第17、18、19这三道题则是因为学生对湖南省基础知识不了解导致失分。
(二)判断题
判断题总分10分,大部分学生在7分左右。易错题
23、24、26、30题。其中
23、24题为学生粗心造成,审题不仔细。
26、30题则是学生对该问题了解造成。因此导致失分。
(三)材料解析题
本次的材料解析题考查知识点较为全面,充分结合了历史史实进行考查,31题材料题刚好学生复习过,因此此题学生得分率稍微较高,但是本考查的是综合归纳能力,学生归纳能力较为薄弱,因此得分率不高。32题第(1)小题考查的是文艺复兴的意义,因为平常对学生的要求不严格,因此没有要求他们进行每条意义进行背诵,导致学生回答问题不完整,因此失分严重。
(四)探究题
33题第(1)小题的问题,部分学生审题不仔细或者没有理解提议,导致答题不规范。
(34)第三问考查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拓展能力。部分学生归纳能力有所欠缺。
四、采取措施
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面对今年的毕业考试,我们作为应该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注重对知识进行巩固、整合,形成知识体系,着重训练学生的答题技巧和方法,应做到以下几点:
1.夯实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从落实知识做起。对于考标要求的基本知识、重点知识,一定要重点落实,让学生掌握准确无误。反复记忆,重视检查落实,一定不要忽视基础,不要让学生应得的分失去;另外,现阶段教师应重视对知识的查缺补漏。
2.提高综合能力
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进一步提高理解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的转换、组合,应训练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训练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从而起到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的目的。
3.加强专题复习
近年来的中考试题往往以专题的形式出现,这在非选择题中尤为明显,这就要求教师在复习时注重对知识的归纳总结,注重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串联历史知识,加强专题复习,突出历史的整体性。按照历史复习的安排,现阶段历史复习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各个知识点的复习,从而构建历史学科知识体系。
4.精心筛选试题
现阶段教师的手头资料较多,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紧扣考标,必须适时精编与中考历史试题类似的优质练习题,根据新课改形势下中考历史试题注重“材料性和情境性”的特点,教师应适当选择一些材料精炼、图文并茂的习题以强化训练,切实起到对学生的训练、提高作用,一定避免题海战,让学生做无用功,从而浪费时间,收效不大。
5.提高答题技巧
复习阶段,应狠抓审题能力的培养、答题技巧与答题规范性训练。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认真审题、避免出现答错题;加强答题规范性的训练,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化;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2016-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