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调查报告大全【参考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地名调查报告【第一篇】

五多山风景区位于南阳市南召县四棵树乡以西,南召县以北40公里,南阳市东南75公里。

五多山是文献记载的历史名山。《山海经》称其为帝山,《明嘉靖南阳府志》曰:“此山五峰并立,处女花、禅寺花、墨云花、娇女花、马尾藻花并立,故名五朵山。”

五岳也叫歪五。至于外物多,民间有个传说:我的祖先去物多山修行的时候,在山脚下累了就坐下来休息。这时候已经是中午了,太阳火辣辣的。山神和地神为了给祖先遮阴,让五岳向东倾斜。结果祖先们看到自己就要倒下,吓得跑开了。这一跑跑到巫山,就在那里完成了。所以有了五岳,这两个地方就成了人们景仰真武帝的名胜。但当地居民说,这是先人开始做出积极成果的地方,有灵气,因为山神和地神都在这里。真的帮了他。

五朵山上建有许多寺庙,朝圣者在第一天和第十五天成群结队地虔诚地朝拜。包浦峡峡谷风景如画,美如仙境。潺潺的流水一路欢唱奔腾。五座吊桥挂在流水之上,摇摇欲坠。五朵山景区经常让人流连忘返。

地名调查报告【第二篇】

宝鸡市位于陕西省关中西部,是一座充满历史典故的古城。它是炎帝的故乡,中国的始祖,周秦的发祥地。被誉为炎帝之乡、青铜器之乡、佛骨圣地、民间艺术之乡。

宝鸡原名陈仓,以陈仓山命名。两千多年前,秦文公在这里建造了“陈仓城”。秦始皇统一七国后,这里设立陈仓县。唐代改称宝鸡县,沿用至今。

宝鸡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黄三。据传说,炎帝,中华民族的祖先之一,出生在宝鸡。据考证,宝鸡有三处神农神龛,其中九龙泉神农神龛最为壮观。九龙泉九分,水清透明,甘甜。该场地位于宝鸡渭河南岸神农乡玉泉村。

宝鸡自古以来就是关中重要的地方。韩刘邦“清路暗渡旧仓”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唐朝安史之乱时,陈仓改名宝鸡。起初,唐肃宗将陈仓县改为凤翔县。后来因为城南季峰山常有“宝鸡歌舞”,唐肃松认为是吉兆,就把“凤翔”改为“宝鸡”,把陈仓县改为宝鸡县。从此,宝鸡这个吉祥美好的地名就被使用了。

宝鸡市辖金台、渭滨、陈仓三区。辖凤翔、岐山、扶风、眉县、陇县、千阳、麟游、奉贤、太白九县。城区万平方公里,总人口375万,其中城镇居民75万人。

地名调查报告【第三篇】

1、通过收集家乡地名由来等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评价的能力,了解家乡民间文化的特色,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通过说地名故事、说名胜等活动,让学生初步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多彩。活动重难点:

1、课前师生充分做好资料的收集工作。

2、通过了解地名的来历及变化,懂得地名蕴含的文化,提升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猜班内学生姓名)。

二、了解家乡地名。

(一)说地名比赛。

看谁说的多。

小结:(出示课件)地名是地理实体的标记,是识别不同地域的符号,是人们进行社会活动交往的工具,也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文化宝藏。

出示(山西版图)了解山西地名。

(二)分类说地名(出示课件)小组交流。

1、交流与山水有关的地名。

2、地势生成的地名。

3、与战争有关的地名。

4、源于历史人物的地名。

5、源于历史事件的地名。

小结:地名不仅记录了人类探索自然的历程,而且反映社会历史,锦绣山河、风土人情,风景名胜。

小游戏:相关地名里的故事、古诗、诗歌、歌曲。

三、走进阳泉有关的地名和来历。

盂县山西最古老的县份之一,盂县古名仇犹。春秋时期,盂属晋国。乃春秋晋大夫盂丙之邑,故城在今阳曲县东北大盂镇,因县境山峦回合,中低象盂得名。后屡废屡置。1942年盂县划为盂平、盂阳、盂寿三个县,1945年8月盂城解放,三县又并归盂县。1983年9月划归阳泉市管辖。境内有藏山风景区,为赵氏孤儿故地。盛产煤炭。

平定县春秋属晋,战国属赵。汉初设上艾县,北魏称石艾,唐更名广阳。宋初于境内置平定军,改广阳县为平定县。金、元、明、清时平定为州或直隶州,民国元年改为县,1983年划归山西省阳泉市。境内有娘子关风景区。

四、家乡地名的故事说一说(风景名胜、名人事迹)。

五、评评家乡的地名。

六、尝试给家乡道路命名。

七、作业:交流地名。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关注学生名字入手,引入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课堂的轻松、愉快。再比赛说地名拉近学生对山西地名的了解,最后引入山西地名不同的来历,突出本节课的活动主题。虽然,活动前布置收集资料,了解地名来历史变化,以“地名”为主线,开展一系列的综合实践活动,关注了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感受和体验,以“生”为本,贴近生活。但是,学生课前的资料是有限的,一大部分学生没有动手做,这项活动的趣味性与知识性就无法进行,因而课堂上讲述,他似乎没有事可做。在活动交流一环节就没有很好地完成。学生对地名还是不够清晰。最后对家乡地名的评价就没有完成。以后注重学生的课前作业的指导,为课堂做好准备。

地名调查报告【第四篇】

2,查看网上图片和文字资料。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北以支矶石街与宽巷子中间划线并纳入成都画院北墙为界,南以井巷子为界,东以长顺上街与宽窄巷东街口为界,西以下同仁路与宽窄巷子西街口为界。

1659年,清军攻占成都,为了防止八旗兵与成都居民接触,就修建了城中城――满城。成都的满城建于1718年,它以将军衙门为中心,其主要街道的布局极像一条巨大的蜈蚣:将军衙门是蜈蚣头,长顺街是蜈蚣的身子,密集的街道和胡同则如蜈蚣身上众多的脚。其中,宽巷子窄巷子就是长顺街这条蜈蚣东向的两只脚。当时的名字并不叫宽窄巷子,而是被分别称为兴仁胡同和太平胡同。直到民国初年,这种明显具有北方风格的名称才被宽窄巷子所取代,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的宽窄巷子,古老而悠闲,漂亮又个性的商铺里,有美丽的手工饰品、有传统的木制玩具、有甜美的冰淇淋、有浓郁的咖啡、有扑鼻的香茶、有精致的特色小吃可谓应有尽有,法国梧桐掩蔽下的石板路上,人来人往,充满了热闹的气氛。这里的四合院落灰砖青瓦,木门雕棂,而每一扇大门的两旁,还有一对造型各异的古朴石像有鼓,有人,也有动物。尽管今天的宽窄巷子充满着无可忽略的现代气息,却并不影响它固有的本来面目,这里的一切,依旧展现着从前的秀美和迷人的古典魅力。

xxx。

20xx年xx月xx日。

48 17394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