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论文精编4篇
【导言】此例“营销论文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营销论文范文【第一篇】
进入20世纪末,市场营销学理论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营销学中的“关系”范式的出现。“关系”范式以关系营销(或关系易)理论为代表,关系营销的概念是Berry于1983年最先提出的,80年代末至90年代迅速发展,在西方市场营销学理论界掀起一场革命,对市场营销持“关系”观点的学者对交易导向的营销理论进行了批判,被称为“营销学研究范式的转变”(koffer,1991)。交易营销与关系营销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研究范式:前者以产品为中心,采用4Ps营销组合为手段,着眼于单次交易活动收益的最大化;后者以长期关系为导向,采取关系方法(Relationshipapproach),注重新价值的创造和双方关系中的交互作用,以构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不少学者就此认为:关系营销理论的提出标志着传统的交易营销范式的终结。但关系营销理论在实践中远不如理论者鼓吹的那样具有影响力,很多企业不愿介入关系,营销实践仍然以4Ps营销组合作为基本手段,营销理论的主流仍然以4Ps组合的运用为主要特征。因此笔者认为,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虽然是两种对立的营销范式,但两者适用于不同的交易类型和环境,不是完全对立而是可以并存、融合的。
一、关系营销理论的提出和营销范式从交易向关系的转变
在关系营销出现以前的营销理论以交易或者交换为研究的中心,早期重点研究营销渠道的效率,其后消费者行为逐渐成为研究的中心,其中以4Ps营销组合作为主要手段。关系营销的思想出现很早,Magarry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营销的6项功能,其中的“契约功能”(contractualfunction)指的就是发展市场伙伴中的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60年代和70年代的两篇论文催发了关系营销理论的建立:其一,AdlerLee(1996)发现,企业之间的象征关系与传统的营销者——中介关系没有直接联系;其二,JohnArndt(1979)指出,企业趋向于与关键顾客和供应商建立持久关系而非仅仅只关注一次性的交易,并把这种现象定义为“内部市场化”。这两篇论文在欧洲和北美产生很大影响。在他们提出的关系营销思想基础上,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关系营销进行研究。其代表性的研究有诺丁学派(Nordicschool),从服务营销的研究出发,研究企业如何进行流程再造、实施内部营销以对外部顾客提供良好的服务及价值增加,IMP学派(IndustrialMarketingandPurchasingGroup),研究的重点是产业市场的关系和网络;社会交换学派,从社会交换的角度研究企业与顾客、供应商、竞争者,?诓抗驮薄⒄裙叵怠?/P>
关系营销各学派从不同的角度入手,采取不同的方法研究关系营销,因此对关系营销的定义也不同,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如Bickert(1992)认为,关系营销就是数据库营销;Jackson(1985)认为“关系营销是与关键客户建立牢靠、持久的关系的一个营销导向”;Gronroos(1990)认为“营销就是建立、保持和加强与顾客以及其他合作者的关系,以此使各方面的利益得到满足和融合。这个过程是通过信任和承诺来实现的”。Gummesson(1990)从关系与互动的角度定义关系营销,认为“关系营销是市场被看作关系、互动与网络”。有些学者从更宽广的角度认识关系营销,如Morgan和Hunt(1994)认为“关系营销是指所有的旨在建立、发展和保持成功的关系的一切活动”。本文的研究建立在Morgan和Hunt对关系营销的定义基础上。
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是两种对立的营销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以交易为导向的营销认为,市场是由同质性的无关紧要的个体顾客组成(至少在同一个细分市场是如此),关系营销认为市场并不是由大批无关紧要的个体顾客组成。每个顾客是需求和欲望、购买能力差异很大的个体,对企业来说,每个顾客对企业的价值也是不同的,市场营销学的“20/80”理论,即企业80%的利润来自于20%的顾客说明,卖方不应对每个顾客都同等对待,应将有价值的关键客户和其他客户区别对待。
2.交易营销认为市场中交易双方的主动性不同,即存在“积极的卖方”和“消极的买方”,买卖双方是各自独立的因素,市场营销就是卖方的单方行为,卖方用产品、价格,促销等营销组合手段刺激顾客购买,即S—O—R的刺激—反应模式。关系营销认为市场并不都是由“积极的卖方”和“消极的买方”“组成,具有特定需求的买方也存在寻找合适的供应商的过程,双方是互动的关系”。
3.交易营销的交易活动是由具体的单个交易事件组成,各个交易活动之间不产生相互作用;关系营销认为供求双方的交易是连续过程,大量的交易都是重复进行的,前一次的交易往往对以后的交易活动产生作用。如果顾客有一次满意的购买体验,也就是在购买中得到超过预期的价值,那么,他就会把这种体验带到下次的交易活动中去。一次购买行为只是双方关系序列中的一部分。
4.交易营销的产品概念主要是指产品的实体价值,而关系营销认为产品的价值既包括实体价值,也包括附在实体产品之上的服务,如按照客户的要求定制产品、从与供应商接触过程中得到的愉和咨询服务等。
5.交易营销完全依靠市场价格机制发挥作用,供应商与顾客都是完全的理性“经济人”,追求短期利益的最大化。关系营销以“关系”作为研究的核心,认为顾客在交易中不但要得到经济价值还追求经济价值以外的其他价值,顾客是有限理性的“社会人”,关系以互惠为基础并存在“利他主义”倾向,关系的维护因素是信任与承诺,因此交易是处于市场价格机制与科层组织的行政指令之间的“关系范式”发挥作用。
6.交易营销的价值来源于产品交易活动完成后价值在供应商、消费者、分销商等在价值链上的分配,而关系易注重新价值的创造。关系营销认为,客户购买产品并不单纯依据价格的高低,还要考虑其他因素,如可保证的稳定供货、低的失败概率、弹性的生产容量等。企业在与顾客、供应商、分销商,竞争者相互的合作关系过程中,由于资源相互依赖、共同开发、信息共享、组织学习等因素,与交易营销相比,关系营销带来更高的价值创造(MorganandHunt,1994)。
从关系的角度看待营销是人类商业活动的本源的回归,关系营销是对市场营销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它将传统交易营销学研究的视角从关注一次性的交易转向保留顾客;从有限地满足顾客期望转向高度的顾客服务;从有限的顾客联系转向高度的顾客联系,从只关注顾客市场扩展到“六个市场”;营销的目的从获取短期利润转向与各方建立和谐的关系,大大扩展了市场营销学研究的视野。但关系营销是一把“双刃剑”,由于长期的“关系”带来收益的同
时,也不可忽视关系的成本和负面作用。关系营销的应用必须具备一些条件,在效益与成本之间、长期与短期现金流等方面达到平衡。
二、关系营销的应用和价值分析
根据在企业营销的哲学、战略和具体方法的不同,关系营销共分为三个层次(LouisE.BooneandDavidL.Kurtz,1998):(1)一级关系营销。是企业通过价格和其他财务上的价值让渡吸引顾客与企业建立长期交易关系。如对那些频繁购买以及按稳定数量进行购买的顾客给予财务奖励的营销计划;(2)二级关系营销。当企业不仅用财务上的价值让渡吸引顾客,而是尽量了解单个顾客的需要和愿望,提供并使服务个性化和人格化,来增加公司与顾客的社会联系时,就进入二级关系营销。二级关系营销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建立顾客俱乐部;(3)三级关系营销。是使企业和顾客互相依赖对方的结构性变化,也就是双方合作伙伴关系。在存在专用性资产和重复交易的条件下,一方放弃关系将会付出转移成本(Switchingcost),关系的维持具有价值,从而形成“双边锁定”。良好的结构性关系将提高客户转向竞争者的机会成本,同时也将增加客户脱离竞争者而转向本企业的利益。
关系营销认为,一级关系营销是低层次的,尽管这种方式对消费者看起来很有吸引力,但却很难创造持久的顾客关系,因为竞争对手很快就会模仿从而失去优势。三级关系营销是高层次的,因为关系营销不仅仅是手段而且是营销哲学,双方的关系是互惠、稳定的,给双方带来长期的价值,可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二级关系营销是界于两者之间的层次。
关系营销理论认为,应用关系方法可以给企业带来价值,主要体现在:
1.关系是减少不确定性的手段。企业在变化急剧的环境下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从供应商方面看,供应商可能根据市场情况提高价格使企业付出更高的成本,供应商也可能转向更加有利的客户而使企业不得不付出更换供应商的成本和不确定性,特别是因不确定性而使原材料供应中断使客户遭受重大的损失。企业可以通过供货合同约束供应商行为,但这种约束在一定的情况下并没有很大约束力;从客户方面看,需求的变化常常使企业的生产量供应不足或大量过剩,难以预期;从企业内部看,企业管理者不仅面临环境的不确定性,同时还要面对内部许多限制因素,多数人没有足够的分析数据及精力去分析。在决策过程中,管理者必须减少可能采取行动的可能性数量,设定某些因素是不变的。
关系易提供了解决复杂性的有效方法。为了克服不确定性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企业可能选择一次易与内部交易的折中——长期,重复交易。一次易代表的是典型的市场行为,而内部交易则是企业内的计划组织,长期的关系交易恰好可以克服两种机制的不足而具有灵活性和效率。关系方法是市场价格机制、科层组织行政手段之间的配制资源的有效方式。
2.关系易可降低交易成本。在关系中,有几方面因素减少交易成本。(1)有限的供应商数量减少交易成本。包括花费较少的时间收集信息和评估新的供应商,谈判、协调、行为的控制和检查等;(2)因双方行为协调而降低单位成本,以及共同学习、经济规模交易而降低价格。(3)因减少在几个供应商之间转换而降低的运作成本,其中包括双方磨合成本。关系易的收益来源于交叉销售、发展新的产品和服务,和进入新市场的收益等。
3.利用外部资源实现效率。单个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企业必须具备获取外部资源的能力。同时,在变化迅速的环境下,企业拥有全部所需要的资源也使企业失去灵活性。为解决内部资源的有限性与企业经营的灵活性矛盾,企业从孤立地依靠自有资源转向建立关系。关系易在提高新产品开发速度、构筑进入壁垒、能力互补等方面具有优势。
4.关系营销可使企业获得经济价值之外的社会价值。在单个公司来说,关系是一个重要资产。其价值不仅表现在创造效率和创新上,还表现在捉供信息、影响其他公司上。在许多公司,关系可能是最重要的资产。关系是组织之间学习的良好途径。
但在实践中,许多企业不愿介入关系,这是因为关系具有两面性:(1)相互依赖与失去独立性的矛盾。关系意味着相互依赖,介入关系的一方不放弃一些独立性是不可能的。关系的一方必然介入另一方的内部事物。建立关系对合作双方还需要一定的资源需要,甚至企业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也要作相应的调整。关系限制了供应商和客户选择的自由性。如果介入关系,就不能自由地向其他供应商转移。(2)双方预期的价值的不对称性。供应商和顾客对建立关系的意愿和条件可能不一致。从消费品市场来看,更多的情况是消费者缺乏关系的意愿。(3)关系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关系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实际上是很难避免的。关系的管理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关系管理涉及双方的互动过程,如主动适应、学习与一定的忍耐能力。因此,单方面的信任与承诺并不能一定保证关系的顺利发展。(4)关系方法限制竞争,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如供应商对关系客户与其他顾客区别对待,有人认为是一种对消费者的歧视行为。其造成的结果是:有的新顾客只好介入关系,但另一部分新顾客因此而转向其他供应商。(5)长期价值与短期收益的不一致性。建立关系需要双方对关系进行投资,有些投资的回收要等待相对长的时间。而现有的企业财务现金流没有能力反映其价?怠F笠档墓芾碚咴谑迪制笠党て诶嬗牖竦枚唐诶嫒霉啥牧侥蜒裰校嵫窈笳摺?/P>
三、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的演化和兼容性
营销采取关系导向还是交易导向关键在于双方的意愿,而不是单方面的行为。也就是说,只有在双方关系意愿匹配上达到平衡的基础上,才可能发展关系易。如图1所示:
在图1中,如果供应商与顾客都是交易导向(I),或者双方都是关系导向(Ⅳ),那么将达到平衡状态;如果一方是交易导向而另一方是关系导向[(Ⅱ)、(Ⅲ)],表明一方具有关系的动机,而另一方却以短期利益为目的,机会主义行为就会发生,由于双方交易意愿不匹配,必然会向(I)移动而不会向(Ⅳ)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更长的时间内,(I)、(Ⅳ)的平衡也可能是相对的,如在供、求双方关系失败的情况下,如果还维持交易,那么必然是状态(I),即双方都采取交易导向。
如果考察为什么供应商或客户会采取交易或者关系导向,则取决于双方各自希望从交易中得到什么,以及对交易方的了解程度,即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对交易导向的影响。更多的情况下,企业营销中往往同时使用关系营销与交易营销导向,而不应说取其一而否定另一种方法。根据以上论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关系或交易动机决定于外部环境和内在条件。表现在:从客户方面看,不同的客户营销导向不同,同一客户在不同情况下营销导向也不同,并不是所有顾客都愿意建立关系,有些则缺乏关系的意愿。从供应商方面看,对有的客户希
望建立稳定的长期关系,而对有的客户则不希望建立关系。从产品和服务的性质看,有些适宜关系导向,而另一些则适宜于交易导向。如当产品定制化、差异性时,往往希望选择特定供应商以满足特殊需要;当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时,则缺乏关系交易的动机。从市场环境来看,关系营销在环境不确定性高的情况下成效更大。而交易营销适用于环境相对稳定的情况。双方选择交易导向还是关系导向,要看在交易目的、意愿、资源等方面的匹配情况。
2.营销手段的应用应使短期收益与长期利益在一定时期内达到均衡。无论关系营销还是交易营销,其实施都要分析一定时期内的收益与成本,及时进行评估和决策。关系营销重长期收益,而交易营销立足于即时经济收益。由于关系价值的经济和社会双重属性,关系价值的评估有时需要管理者的主观判断,不能完全采取精确的财务上的计算方式。
营销营销毕业论文【第二篇】
一、家庭电视购物简介
家庭电视购物,即Home Shopping是一种以现场直播方式直接售卖,并结合电视、互联网、电话、导购刊物等渠道为顾客传达商品信息,再通过电话或家庭互联网接单后,送货上门的无店铺流通业务。它改变了几千年来人类传统的商品交换习惯、消费方式,改善了现代人对生活的需求,足不出户即能享受购物的乐趣。
家庭电视购物(简称家购)发源于美国,成长在韩国,早在10年前其销售额就占到美国零售总额的8%。韩国家购节目更是火爆,泡菜、大米的销量占到了总销量的10%。中国台湾家购曾创下1分钟卖出辆车、38秒卖出价值12万台币的一克拉钻石、42分钟内销售20000斤芒果的纪录。电视购物可以令一个不知名的产品在短短几十分钟内产生数千张的销售订单,创造令人瞠目结舌的销售神话。
中国的家庭电视购物是以电视台作为运营主体的购物频道,是产品销售的一个平台,是一个无店铺的空中超市。多产品、多品牌、大众化是现代电视购物的基础,以快乐购物为例,其产品供应商不仅包括苹果、三星、索尼、LG等著名品牌,同时也包括众多中小企业的大众化生活化家居商品,商品品种多达数千个。购物频道以消费者需求为出发点,寓购于教,播出方式采用现场直播和录播两种方式。由于商品品种多、大众化贴近生活、厂家直销价格优惠,因此,电视购物频道一开播就受到广大消费者喜爱,其发展也取得了可喜成绩。
不可否认,国内的家庭购物频道发展到今天,群雄并起,竞争激烈,以长沙广达网络为例,就有快乐购物、嘉丽购物、中视购物等11家购物频道,除了台标不一,卖的商品、节目形式大同小异,难以区隔。观众们眼花缭乱,分不清谁是谁,也看不到特色,购买欲望也在淡化。加上互联网经济的快速发展,价格更低廉的商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眼球,家庭电视购物也受到了较大冲击,国内家庭电视购物行业增长率逐年下降。业内人士呼吁互联网转型的声音不绝于耳,企业转型,三屏合一,探索020之路,注重移动互联网等等,方兴未艾。但笔者认为,互联网转型也好,互联网思维也好,都不能脱离商品为王这个基本规律。如何在选择商品上取得突破,应该是家庭电视购物突破重围、脱颖而出的关键点。
二、不以低价取胜
电视购物没有门面,没有商品展示厅,只有荧屏上演示,即便是24小时不间断、365天不打烊,以快乐购物为例,按照40分钟一档节目,满打满算一天也只能售卖36个商品。考虑到重播和深夜休息的因素,一天24小时大约只能不重复销售18个商品,若每天有30%的新品率,一年365天不会超过2000个商品,比起网上商城动辄上万的商品,数量上实在没有可比性。由于运营模式的区别,电视购物在价格上也比不过购物网站,没必要在这个方面去与之竞争。
以美国塔吉特商店为例,其价格低于商场高于超市,顾客可以在里面买到新颖时尚的产品,甚至是知名品牌的优质产品,商店布置讲究,购物环境舒适,尤其是服务到位,客户体验很好。在美国拥有一大批忠实顾客,与强大的跨国零售巨鳄沃尔玛分庭抗礼不落下风。电视购物也可以做成一个精品店,商品买手可以从成千上万种商品中挑选新颖、时尚、性价比高的商品加以组合,引领消费时尚,引导观众的购买倾向;同时注重货真价实,花大力气提高服务水准,坚持下去,完全可以吸引、培养注重品质的忠实顾客。
三、创造顾客需要
在电视购物节目中,冲动购买占很大比例。所谓冲动购买,就是顾客在观看购物节目之前,没有购买需求或购买意向,只是看了购物节目对某种商品突然感兴趣,立即购买为快。商品独特的定价策略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成冲动购买。此外,电视购物节目常常采用物以稀为贵的促销方式,在销售数量有限的商品时,购物节目以倒数方式显示出不断减少的库存量,促使犹豫不决的顾客尽快行动。10年前国内还是模拟有线电视,电视频道较少,观众看电视习惯用遥控器逐一换台,家庭电视购物频道被碰到并关注的可能性较大,遭遇式购买是购物频道的主要销售方式。随着有线电视数字机顶盒的逐步普及,电视频道数量暴增,排列方式也更为规范,不少观众的收视习惯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一个一个翻动频道改为用频道列表直接选择,甚至按频道数字选择,购物频道有可能直接被跳过,被遭遇的概率大大降低。事实也证明购物频道在碰到模拟电视改为数字电视后,销售业绩普遍下降。
营销营销毕业论文【第三篇】
2014年,余额宝掀起了网络营销的一股巨浪,改变了传统的理财投资模式,引发了人们投资的热情。不禁就会思考为什么余额宝会这么火暴,它到底有什么魔力。余额宝的存在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也有不足之处,下面就研究一下余额宝网络营销的情况。
一、对于余额宝的介绍
余额宝是由淘宝支付宝创造的一种余额升值服务项目,即用户使用支付宝将钱投入到余额宝,实际上是购买了天弘基金的自由货币基金。淘宝用户在登录支付宝系统以后会出现两个账户,只需要将支付宝内的钱转到余额宝里就会获得收益,并且对比银行可以获得高于其10倍的收益,收益结算方法以日为单位。其实真正给用户提供收益的不是余额宝,而是货币基金,余额宝只是一个媒介而已,用户是将资金投资到债券和银行协议存款。通过余额宝的迅猛发展和支付宝固有的客户,天弘基金由50名开外蹿升至前三名,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基金管理公司。余额宝里的钱同时还可以用于网上购物,在任何时间存储取出都行,不需要手续费。在购物时余额宝里的钱会被自动赎回,赎回时采用T+0模式,即实时赎回。
有很多人会疑惑余额宝与支付宝的不同点在什么方面呢?
余额宝是依赖于支付宝而生存的,是支付宝的附加产物。这两者的区分是:1、余额宝是一种投资理财产品,支付宝是用于第三方支付的东西;2、存到余额宝的钱每天会获得一定的收益,而支付宝是没有收益的;3、余额宝用于购物花销和转出资金,支付宝除此之外另有信用卡付款还款,资金充值等多种功用;4、余额宝比支付宝存在更多的安全隐患,支付宝支付需要证书和验证码,相对比较安全。
二、余额宝网络营销现状分析
网络营销是借助互联网与客户进行双向的交流来满足顾客需求的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不受时间空间限制,成为时下企业营销手段的宠儿。从余额宝问世以来,从刚开始网民对其充满疑虑,再到大部分人对阿里巴巴权威性的认可和马云的信赖,渐渐开始尝试这个新奇的赚钱工具,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余额宝是在网络营销下一种新型的资金管理方式,规模增长速度极快。据官方统计,截至2014年6月30日,拥有的用户数已经超过100,000,000,平均每人占有5,030元,与2013年末的4,307元相比拟,上升了17%;规模超过5,700亿元,与2013年底相比上升3倍以上。用户年龄以20~40岁为主流客户,都较为年轻,尤其以九零后居多。经过发展,余额宝进入了缓慢增长的成熟期,需要采取措施才能继续站稳脚步。仅一年时间,尽管余额宝会暴露出很多问题,仅从成绩来看,已经是网络营销的一次大成功。余额宝的实质等于支付宝加上货币基金,余额宝利用货币基金为一些小型的零散客户构建一座桥梁,将一些数量不庞大的散钱存到余额宝同样可以获得收益。
余额宝与支付宝紧密相连,提高了用户的热情,更多的人愿意将资金转到余额宝。有一件事人们每天要做的就是打开电脑或者手机,看看余额宝的盈利情况如何。从余额宝的运营情况来看,从%的年化收益率后开始下滑,尽管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有所下降,但只是小幅度的,它依旧能获得民心,关键在于余额宝与客户密切的接触联系,关注分析用户的心理需求。
营销营销毕业论文【第四篇】
[摘 要]当前,高校连续多年的扩招使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本文分析了在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大于需求、专业设置滞后、毕业生素质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形势下,高校如何从营销角度出发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以全面营销为指导,从内部营销、关系营销、社会责任营销和整合营销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全面营销;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39-0041-03
就业问题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促进就业是“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经历了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统包统分”就业分配到市场经济条件下“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但是,连续多年的高校扩招政策造成了就业市场上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局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越来越严重。在高校毕业生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激烈的形势下,将全面营销理念引入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对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有重要作用。
1 全面营销概述
全面营销(holistic marketing)的概念由菲利普·科特勒提出,注重将营销贯穿于“事情的各个方面”,并且要有广阔的、统一的视野。全面营销包括四个方面:内部营销、关系营销、社会责任营销和整合营销。内部营销,即确保组织中的所有成员都遵循相应的营销准则,特别是组织中的高层管理人员;关系营销,即与顾客、渠道成员以及其他营销伙伴建立起宜人的多重关系;社会责任营销,即组织在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的同时,通过新闻舆论影响和广告宣传,提高组织知名度,改善组织声誉与形象,增加顾客忠诚度的营销形式;整合营销,即确保组织使用各种手段或方式来创造、交付和沟通价值,并将这些手段或方式以最佳的方式组合起来加以运用。
随着1999年我国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的人数持续上升。2010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630多万人,加上100多万历年没有就业的大学生,使高校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问题。因此,高校需改变以往“闭门造车”式的人才培养方式,变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提高对市场需求的反应灵敏性,以培养出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这些要求高校要有市场意识,运用全面营销的原理来分析和掌握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并有针对性地培养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塑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市场环境,进而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2 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自1993年实施自主择业政策以来,传统计划体制下“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方式转变,推进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自主选择的市场化阶段。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毕业生人才资源按市场化的要求合理配置,提高人才利用效率。随着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高校大规模的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迅速进入大众化阶段,其带来最大的负面效应表现在大学生就业方面。在2001年前一段时期,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基本保持在90%左右,而随着1999年以来连续扩招人数的释放,2002—2010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维持在70%左右,且大学生的待就业率呈上升趋势。这些反映了我国高校扩招中毕业生的供给和需求出现了一定的问题。
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大于市场需求
由于高校的连续扩招,造成了高校毕业生人数持续上升,据有关资料显示高校毕业生人数由2002年的115万人发展到2010年的630万人,但就业市场的容量却没有随着毕业生人数的增加而膨胀。国家统计局相关资料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GDP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可增加70万个就业岗位。2002—2010年高校毕业生平均增长率为%,显然高校扩招速度远远高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和就业弹性。从近年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来看,高校毕业生的供给大于市场需求。
高校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的需求
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状况有较大的关联性,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市场需求的职业和岗位也发生了变化。据近些年相关资料表明:企业对各类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速度是高校专业设置调整速度的2~4倍,因此形成了市场上人才供需的时间差。高校三年或四年一个周期的人才培养计划难以跟上市场需求变化的速度,在实践中三年或四年前还是人才市场需求的热门专业,四年后也许成了冷门专业。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进行的调查表明:由于供求不匹配而不能就业者达17%,导致万个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受到损失。
就业率在学科上的差异也能反映出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匹配情况。全国高等学校学生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就2007年我国普通高校规模以上225个本科专业毕业生的初次就业情况可以看出,11个专业门类的就业率差距较大。其中有46个专业的初次就业率均高于90%,占%,同时有45个专业的初次就业率均低于80%,占20%,还有15个专业初次就业率低于75%,占%。由此可看出市场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不能有效地反馈到高校的教育中,高校专业设置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导致毕业生供给与需求的错位,也是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毕业生质量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用人单位在招聘高校毕业生时比较在乎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据中国人民大学一课题组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高校毕业生综合能力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的仅占%。造成高校毕业生质量与市场需求存在矛盾的原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变化的需要。高等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个别学校凭自己师资的现状而不是根据市场的需求调整课程设置,导致大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能力差、社会适应能力不强,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另一方面,与扩招速度相比,高校师资队伍和办学条件的增长缓慢,导致生均资源下降的现象,有限的教育资源难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大学生。
3 基于全面营销理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对策建议从市场营销角度来看,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供给与需求存在问题且竞争激烈的条件下,作为高校毕业生供给方的高校应对需求方用人单位开展积极的营销活动,以实现高校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在全面营销理念指导下,高校以满足用人单位人才需求为出发点,通过实施内部营销、关系营销、社会责任营销和整合营销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通过实施内部营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内部营销要求组织中的每一位成员都接受营销的观念和目标,并致力于选择、提供和传递顾客价值。内部营销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的内部营销强调员工激励和员工满意;第二阶段的内部营销强调激励员工树立顾客导向;第三阶段的内部营销强调整合功能和战略地位。
通过实施关系营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关系营销(relationship marketing)要求识别、建立并巩固组织与顾客、内部员工、供应商、分销商、政府、竞争对手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高校通过关系营销建立、巩固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高校毕业生质量以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与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关的利益相关者主要有用人单位、高校内部员工及其他外部伙伴。
第一,高校发展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用人单位是高校关系营销中的外部顾客,是高校毕业生的需求方。为培养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人才,发展高校与用人单位的关系,为此,高校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首先,高校可通过定期派学生到用人单位参观学习与实习的方式,促进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双向了解、双向选择。其次,高校需根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制订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使毕业生的素质和能力高度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此外,高校也可通过定期到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在用人单位的工作表现情况,追踪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意见,改进专业设置和教学计划,使将来的毕业生在更大程度上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
第二,高校加强与内部员工的关系,调动员工培养人才的积极性。高校可采取内部营销策略发展与内部员工的关系,通过相应政策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以培养高质量的毕业生,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第三,高校发展与外部伙伴的关系,提升高校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中的感知质量。高校的外部伙伴主要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媒体等。其中教育主管部门和媒体对塑造高校的形象、提高毕业生的感知质量有重要的影响。高校应重视公共关系,加强高校与外部伙伴(尤其是媒体公众和政府公众)的交往和联系,通过宣传推介学校特色,提高高校在社会公众中的知名度、美誉度,进而提升毕业生在用人单位中的感知质量,以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
通过实施社会责任营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社会责任营销(social responsibility marketing)要求组织在市场营销中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并借助新闻舆论影响和广告宣传来提高知名度、美誉度及顾客忠诚度。高校实施社会责任营销不仅有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还有利于促进毕业生就业。作为培养人才的单位,高校承担的最大责任就是不增加社会的就业压力并为社会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扎实、品德高尚和社会责任感强的高质量人才。高质量人才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增加70万个就业岗位,进而缓解高校毕业生供给总量大于市场需求的问题。因此高校通过主动承担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社会责任,为经济发展作出一定贡献的同时也缓解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此外,在承担社会责任中高校可借助新闻舆论和广告宣传提高高校知名度和美誉度以促进毕业生就业。
通过整合营销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对高校来说,在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实施整合营销策略即组织、设计和协调所有营销活动和方案,能够在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中为用人单位创造价值。在毕业生就业市场营销过程中,产品、价格、分销、促销(4P′S)是高校可以控制的因素,也是高校进行毕业生就业营销活动常用的手段。针对目前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总量失衡、专业设置和毕业生质量不符合市场需求的问题,高校可整合产品策略和促销策略促进毕业生就业。
(1)高校实施产品策略提高毕业生质量,适应市场需要。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主要表现为“质量”的竞争,而“质量”体现在毕业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方面。因此,高校需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且高校需结合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状况调整专业设置、制订教学计划和确定学生培养目标,使学生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要以毕业生的就业为杠杆进行招生,将就业率作为高校制订招生计划的重要依据。此外,高校要积极与用人单位合作,共同培养“订单人才”,提供高度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促进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
(2)高校运用促销策略,塑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环境。高校毕业生促销是指高校向用人单位宣传、推介学校及其毕业生,以激起用人单位强烈而快速雇佣毕业生的行为。在高校毕业生近期供大于求、就业竞争激烈的条件下,高校不仅要重视培养高质量的符合社会和用人单位需求的毕业生,通过一定的就业渠道将毕业生顺利地推向用人单位,还应控制高校及其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的形象,设计并宣传有关毕业生的能力、特色、高校声誉等方面的信息,即进行促销活动,以促进高校毕业生的就业。
高校毕业生的促销方式主要有四类:广告、人员推销、公共关系和直效营销。在广告方面,高校可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向社会传递毕业生的相关信息,以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在人员推销方面,高校就业部门或相关部门人员可有计划有目的地向用人单位推销毕业生,或邀请用人单位参加相关会议促进其对毕业生优势的了解,并说服用人单位雇佣本校毕业生。在公共关系方面,高校运用一定的公关技术通过新闻界对高校及其毕业生进行宣传,以获得公众对高校及其毕业生的了解、信任、支持,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有利于毕业生就业的环境。在直效营销方面,高校可对有可能雇佣本校毕业生的用人单位发送电子邮件、传真或邮寄宣传册等来促进毕业生的就业。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M].上海:上海出版社,2010.
[2]张雅琴。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环境的优化对策[J].深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9(3).
[3]杨河清,肖鹏燕。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总量与结构失衡[J].中国人才,2009(21).
[4]任江林。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价格指导刍议[J].价格月刊,2007(1).
[5]黄静,王家国。内部营销理论及其运用[J].中国软科学,2003(4).
[6]凌振春。关系营销视角下的高校管理[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0(1).
上一篇:毕业论文提纲格式实用3篇
下一篇:工商管理学论文(精编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