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史记读书笔记摘抄实用【参考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史记》以纪传体形式记录历史,涵盖诸多人物与事件,展现了历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貌与人性。其叙述生动,情感真挚,影响深远。下面是可爱的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最新史记读书笔记摘抄实用【参考5篇】优秀范文,欢迎阅读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史记读书笔记摘抄【第一篇】

对于《史记》,鲁迅曾赞誉“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为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的《史记》为何能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在暑期读完“史记20篇”后,我找到了答案。

首先看这20篇文章的题目,很容易就发现题目是由人名与“本纪”或“世家”或“列传”组成。其实上述的“本纪”“世家”“列传”,还有“表”“书”都是体例,表示不同类型的文章。如此一来,通过题目,我们就能大概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商君列传》,“列传”是记述帝王诸侯以外的人的生平事迹,所以这篇文章是关于商鞅的生平的。能在阅读文章前把握文章的大方向,对我们阅读《史记》犹有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从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中悟出道理。

阅读《史记》,就仿佛进行一次时空的穿梭,回到几千年前体验一趟历史之旅。司马迁用丰富多样的语言,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形象鲜明的历史人物。同时,司马迁也是不偏不倚的。正所谓“人无完人”,司马迁笔下的人物,帝皇将相也好、千古英雄也罢,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不可避免的缺点。例如,西楚霸王项羽,虽然他目光短浅、心胸狭窄,最后落得“四面楚歌”的下场,但司马迁也注意到他所拥有的不可多得的军事才能。作者的笔墨恰到好处,在叙述历史事件时也保持着一份难能可贵的理智,没有因融入个人情感而添油加醋。很多着名的历史事件于我的眼前再现,牵动着我的思绪与情感,或因一丝失误而唏嘘感叹,又或因取得成功而兴奋不已。正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每一位人物客观的描述,对每一件历史事件详尽的记载,使得包括我在内的广大读者在阅读《史记》时,能得到更加深刻的感受:学习人物的优点,领略成功的秘诀;也要以过去的失败为鉴,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正所谓“读史使人明智”,阅读完这《史记》20篇后,我仿佛与古人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思想交流,确实是受益匪浅啊。

为了能向世人呈现《史记》这部千古名作,作者司马迁付出的心血,除了他自己,我们都不得而知。据说《史记》的内容有一半是司马迁在狱中编写完成的。我能想象监狱中的环境十分艰辛,而他所受的刑罚也肯定不轻,但回头看看纸上的文字,条理清晰、详略得当,还有许多名句、四字词今人仍在沿用。若不是事先知道,谁又能想到这如此大的反差是真实存在的呢?顿时,我对司马迁肃然起敬,对他的心血结晶――《史记》用了另一番感受:不仅是一部历史巨作,也是一部不知融聚多少血汗的典籍。

《史记》的语言、内容、立意都是其成就所在。但我相信,其成就绝不仅限于此,也许我们每读一次,又会发现《史记》的另一过人之处,抑或是得到另一感悟。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30篇,五十二万多字。此书也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形式,对后来历朝历代的正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个个耐人寻味的小故事编织成了世世代代流传的史记。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

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

看《史记》就仿佛在读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生动形象的历史人物有声有色的为你讲述他们身上发生的有趣的故事,带领你进入他们的世界。

看《史记》就仿佛在和一个历史学家面对面的谈话。深深的被他那准确到位的语言所打动。在不知不觉中也增长了必要的历史知识,丰富了头脑。

《史记》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史记读书笔记摘抄【第二篇】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这本书主要记载了传说时代的“黄帝”至“汉武帝”,共三千年的历史。无愧于“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其中我最喜欢的人物上是越王勾践。因为他是一个有智谋,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人物!

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因战争结下仇怨。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在伍子胥的辅佐下日夜勤兵。得意之时的勾践铸成“王者之剑”,欲灭吴国而后快。不想,夫差已攻进“剑庐”,伍子胥领兵已渡过大江。勾践大败。大兵压境,越国危在旦夕,范蠡提出降吴的'主张。为保留一线复国的机会,勾践接受了范蠡的意见,降吴为奴。勾践从此为吴王养马、拉车,为了复国的大志受尽屈辱。苟且偷生中,默默等待着。伍子胥劝说吴王,切不可相信勾践。但勾践的谨慎行事,使得吴王渐渐地放松了警惕,伍子胥的所有谏言也被他当作耳旁之风。勾践和范蠡在暗中逐渐得到了转机,并被夫差准予回越国。回国后勾践仍然谨慎从事,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休养生息。勾践终于得到了机会,举兵复国。

越王勾践,终于历经十数年的卧薪尝胆、韬光养晦、励精图治,实现了复国的宏愿。

《史记》这本书详细的记录了三千年的历史故事,是一本既生动有趣又能增长知识的值得一看的好书。

史记读书笔记摘抄【第三篇】

《史记》是中国纪传体通史的开山之作,鲁迅曾对《史记》感叹不已,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司马迁一生的创作结晶。集中着述,花了15年左右,如果把资料的准备工作算在内,全部时间要超过20年。《史记》记录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皇帝开始,到汉武大帝太初年间为止,大约3000年。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至深至远。

这样优秀的史学着作、文学作品,其孕育和创作的过程也非同一般。据史学记载,司马迁从小聪颖过人,“年十岁则诵古文”。父亲是汉武帝的史官,因此,司马迁很早就受到了扎实的史学训练。长大之后,遵从父亲遗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走遍了大江南北,获益良多。

38岁的时候,司马迁成了汉武帝的史官。官阶虽然低,但司马迁仍然感到非常荣幸,于是谢绝了宾朋交往,抛开了自己的家业,全身心投入到史学专着上,以求建功立业,为君主和国家造福。几年后一件大事深深影响了司马迁。当时匈奴经常侵略汉朝,汉朝大将李陵进军匈奴,寡不敌众而且没有后援,兵尽粮绝投降了匈奴。汉武帝大怒想重罚李陵的族人,群臣争相附和,大说李陵的罪过。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辩护,说李陵为人正直,其叛逃事出有因,希望皇上能够宽恕。但汉武帝不为所动而且迁怒于司马迁,司马迁为此受牵连被处以“腐刑”。司马迁悲愤至极,曾经想自杀雪耻。但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他还是决定坚强的活下去,决心要“弃小义,雪大耻,名垂于后世”。于是他历经艰辛完成了《史记》一书,希望能够“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读完《史记》,合卷之后觉得收益良多。主要体会有以下三点。

一是钦佩司马迁敢于说真话。在当其他同僚为迎合汉武帝的情绪大加贬损李陵时,身为一个小小的史官,位微人轻,面对因李陵的叛逃而愤恨不已的汉武帝敢于直面呈理,这需要巨大的勇气。敢于坚持自己的想法,不受其他人的影响,没有一丝为己的私心,冒着触怒掌握生杀大权的皇帝为别人争取合理的.判处。以现在很多人的眼光看,司马迁的确很傻、情商太低,在不适当的场合做了最不适当的事。但是,我认为一个人一生能坚持自己的想法是难能可贵的。说真话、干实事、做真人九个字说起来简单,扪心自问,是不是每个人能够真的做到呢?说真话,干实事,做真人,是做人的起码要求,更是我们这个时代当前所迫切需要的,也是实现胡锦涛总书记“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但往往有些人抱着“事不关己”、“明哲保身”的处世原则,做“违心”的事,结果损人不利己。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需要伪装,不需要戴着假面具,不需要做“伪君子”。做一个真真正正、实实在在的好人,才是人之本。

二是敬仰司马迁的执着。在汉代,腐刑是羞辱之刑,受腐刑之人通常会受到社会的鄙视和嘲笑,是可耻的。司马迁自己也以“刑余之废人”自称。但是司马迁并没有因此而颓废,没有因为受到腐刑而被彻底击倒。尽管刚开始时委屈、愤懑、耻辱,甚至一度想自杀,但是最终还是痛定思痛,将自己的一生投入到自己终生热爱的事业当中去。没有把受过腐刑当成甩不掉的思想包袱,反而激励了自己“舍小义,雪大耻”的决心,最终通过《史记》这部巨作执着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甚至汉武帝在看了《史记》之后也为司马迁所感动,特别是在汉武帝晚年,经过“巫蛊之乱”之后,他对以前的所作所为进行了长时间的反思,最终向司马迁委婉表示了李陵当年之事确实有可恕之处,实际上是对司马迁间接地道歉。从某种程度来讲,司马迁最终取得了胜利。当今社会,执着实际上也是做事的根本。从小方面讲,我们从事的水利事业需要执着才能完成各项艰巨的科研任务,才能真正做出成绩;从大方面讲,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更需要数代人的执着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三是《史记》中“以人为本”思想。在思想上,司马迁因为自身的经历,对“人”的思考要超过当时那个年代,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思考问题,这在当时是很罕见的。《史记》突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史学模式。它选取人物的原则是以人体现的价值为本,不以成败论英雄,不随世俗论是非,充分肯定人物的历史作用,表彰个人奋发有为的精神。这充分体现了司马迁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弘扬了中华民族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当前我们社会也提倡“以人为本”,但是正如胡锦涛同志所说,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因此《史记》的“以人为本”是以单个人为本,是小为本,而胡总书记提的“以人为本”是以广大的人民群众为本,是大为本。

史记读书笔记摘抄【第四篇】

最近读了《史记》这本书,我们中国是有悠久历史和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的国家。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了大量杰出的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通过自身的笔墨,为后世的人们展现了一幅幅绚丽夺目的画面。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中,后人无法超越也难以企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这部史学著作就是《史记》。《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传统国学精品中,唯有《史记》是无以伦比的“百科全书”。鲁迅先生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这部巨著是对历史发展的深刻总结。他发表了自身对人生、对社会的独到见解,同时又对矛盾现实给予了有力批判。这样一部既具中史学价值又具文学价值的著作的成功,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采用文学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

《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的.史学,同时也开创了我国的传记文学。在“本纪”、“世家”和“列传”中所写的一系列历史人物,不但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高度概括力和卓越的见识,而且通过很多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活动,生动地展开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因此,两千多年来,《史记》不但是历史学家的学习典范,而且也是文学家学习的典范。鲁迅曾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在文学上最伟大的成就是它那形神兼备、跃然纸上的人物描述,开拓了我国传记文学作品的先河。它的成功在于采用文学手段塑造了一系列有血有肉、丰满灵性的人物形象。其所记载的人物形形色色,众态纷呈;其所刻画的人物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司马迁描写人物的艺术手法主要表现在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是将人物放到历史的大舞台上去表演,将人物置于时代和生活的环境中去描写;第二是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的场面中写人;第三是用典型的细节来写人,旨在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第四是用个性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五.利用侧面描写来烘托人物的性格特征。

史记读书笔记摘抄【第五篇】

但是,司马迁有他忍辱求生的理由,他不仅是要完成《史记》以实现父亲著述历史的理想,更重要的是他在著书立说的同时也是在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他顽强不屈的自由意识和奋发图强的创造精神都是支撑余生的坚定理由,司马迁著述《史记》不仅仅是将他个人的文采流传于后世,继承父亲家族的事业,他更看重的是一种深切的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他要用自己的力量著述历史,让后人以史为鉴。他心中的这种传承历史的理性精神让司马迁的人生愈发完整和伟大起来。著名评论家黄子平曾这样说道:

司马迁在屈辱和痛苦的困境中展现出来的理性精神,在面对生死关头时的艰难抉择,他选择完成《史记》以流传后世,从中体现出生命选择的自由意识。他自己十分清楚下狱、宫刑可能带给他的耻辱,但《史记》草创未就,绝不能轻易赴死。

既然选择艰难而生,就要经受住巨大痛苦的折磨,因为这样的向死而生同样是为了完成不朽的伟业,同样是为了实现人生最大的价值。正是这样的信念支撑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他的屈辱负垢、坚忍不拔,也正是以这种价值观为出发点的生死观的表现。

司马迁在他的《史记伍子胥列传》中塑造的极具复仇精神的伍子胥形象同样也是忍辱求生最鲜明的例子。以他的人生经历为例,楚平王因为听信了费无忌的谗言下令诛杀伍子胥一家,囚禁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之后,并以此来要挟伍子胥和他的兄弟伍尚,如果不奉命前来,就将父亲处死。在司马迁眼里,伍子胥无疑是一位有大智慧的大英雄。而他更是用欣赏的语气高度赞扬了这种生死抉择,事实上,司马迁同样也是在借伍子胥的故事来一吐胸中压抑已久的不快,他将自己受极刑又不得不忍辱求生的苦闷心情在别人的`故事中吐露得酣畅淋漓。这是一种不自觉的情感投射,更是司马迁自我价值观的直观体现。

忍辱求生者首先要知耻、知辱。“知耻近乎勇”、“无羞恶之心,非人也”这也是司马迁完整的理想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司马迁认为,忍辱求生者必须要清楚自己所遭受的屈辱程度的大小,不要因一时之气,为小耻小辱而舍弃生命。《张耳陈余列传》中记载到,陈余因被小吏侮辱,便要和小吏拼命。张耳训斥他说“始吾与公言何如?今见小辱而欲死一吏乎?”这里他指出,这样的小耻小辱是不值得用性命来作赌注的。而在《淮阴侯列传》中赞扬了韩信甘受胯下之辱,《留侯世家》中的张良同样也能忍辱为老人进履,才得到了《太公兵法》。同样是受到屈辱,要理智的辨清所受的屈辱值不值得,不能为小辱舍弃生命,更不能毫无价值的苟且偷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于生死的选择都是痛苦而又艰难的。选择死,固然可以成就孝名。人活一世,有许多东西值得留恋,有太多的义务和责任需要承担,选择了生虽然可以保全性命,但忍受屈辱又是十分艰难的过程。首先,忍辱求生在开始就要背负着不忠不孝的罪名,为刚直正义的人所不齿。其次,忍辱求生不是苟且偷生,而是立志发奋,通过复仇来为亲人雪恨,通过建功立业来洗刷自己的耻辱。在这个过程当中,求生者往往历经常人所不能想象的折磨与痛苦,可谓生不如死。

忍辱求生者都要在生不如死的艰难困厄的境遇里奋发崛起,或著书立说,或报仇雪恨,或建功立业,以上皆实现了人生的不朽。在面对生死抉择的艰难困境中,他们都选择了忍辱求生,从中可见,这是一种对于生命选择的理性的反思精神,更是一种人生的自由意识,而不是一味地盲从“死节”道德约束,是对不幸命运的抗争,是对生命真谛顽强的追求的坚强意志。

(二)择死:舍生取义,死得其所。

司马迁关于死亡之思的另外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倘若选择死,就要“重于泰山”的死,在自我牺牲中实现人生最伟大的价值。司马迁赞成的并不是毫无原则的偷生苟活,他十分赞赏推崇的是重义轻生的牺牲精神。

如果选择了死亡,就要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使自己燃烧的更为炽烈,以求得最大的死亡价值。生理的生命消失了,但精神生命却将永垂不朽,这种价值是在走向死亡的短暂瞬间展现出来的,因此也是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最后的展示。《史记刺客列传》中的荆轲在他前半生几乎鲜有耳闻,而他的人生价值主要就表现在他视死如归的走向死亡的短暂过程中。“易水送别”、“秦廷喋血”不仅赞扬了荆轲为知己者死的英勇大义,而且可以看到他在反秦斗争中宁死不屈的崇高思想境界。是死亡的崇高价值成就了荆轲,使他名垂青史,“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陶渊明《咏荆轲》)在生死抉择的关头上,秦舞阳怯懦却也终不免一死,两人的对比更显出荆轲的宁死不屈的高尚人格。

践行着舍生取义的生死观念的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为我们所熟知的屈原。对于屈原,司马迁先写他的才能之高。他“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但也因此深受上官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进谗言使怀王疏远屈原。屈原被贬之后,而后又极力表现他忠君爱国的一腔热血和满怀赤诚,“屈平既嫉之,虽放流,眷顾楚国,系心怀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1篇之中三致志焉”。但屈原最终也没能使怀王觉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兰,惨遭放逐。屈原被放逐之后,司马迁着重写了他的牺牲。上不能为国尽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垄亩,归隐田园,“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一种多么伟大的、难得的孤独,唯有坚强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所以屈原才表示:“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常流而葬乎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蠼乎!”于是,屈原怀抱沙石,沉江而死,实现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离骚》)的诺言,其正直刚烈堪称千古之冠。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司马迁对于屈原的以死直谏,视社稷人民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的精神的由衷敬佩。他用牺牲来践行了对于君主的忠贞和国家的担忧,忧国忧民的屈原不仅是司马迁眼里的英雄,更是名垂青史的慷慨悲歌的壮士。

总之,在面临生死抉择的困境时,倘若选择死,那么更应理性的思虑要如何赴死。不惧怕死而视死如归,诚然可贵,但更珍贵的是,在走向死亡的过程中能够承受各种痛楚,最终实现自身的最大价值。

司马迁的生死观或者主张慷慨赴死,或者主张忍辱求生,两种选择都是以人生核心的价值观为转移的,而这里的价值观同样又是以社会贡献的大小作为标准,即追求人生的不朽,因此司马迁的生死观就被赋予了深刻的社会内涵,从而展现出极其复杂的形式。

千古艰难唯一死,要么选择隐忍苟活,忍辱以成功名;要么选择壮烈慷慨的有意义的英勇赴死。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成就了两种迥然风景的人生。而这也正是司马迁独特生死观的最核心的内涵。

48 34413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