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的读书心得优推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水浒传的读书心得优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水浒传的读书心得【第一篇】
踏碎一夜的月光,心跳像树影摇晃,沉寂无边的'夜里,点一盏心灯,将一本厚厚的旧书,平铺在这昏黄的晕圈之下。
时间卷起了它的书角,让不起眼的它积满了灰尘。隔了这层灰尘,宛若隔了一个世纪似的。轻轻拭去灰尘,让心灵贴书近些,那让人窒息的隔阂呵,随轻尘一同飘散。
拭痕之下,《水浒传》赫然在目。近闻,仿佛还有那丝丝缕缕沁人心脾的油墨清香。想当初,我捧着这本书像宝贝似的,生怕跌坏了它,在灯光下津津有味地读着,还拿支笔在上面圈圈画画呢!什么《林冲雪夜上梁山》《武松景阳冈打虎》《鲁达拳打镇关西》等等,信口拈来。这些故事中我较喜爱的是《鲁达拳打镇关西》了。当时鲁达是个提辖,为了帮助金老汉父女而打死了号称“镇关西”的郑屠。我再次看到时,体会到了它的真正含义,虽然鲁达有着超群的武艺和赫赫军功,又拥有极为重要的职务,凭着这些,他可以生活的很好。但是他从不摆架子,从不贪小便宜,他有一颗正义的心,爱憎分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为金氏父女打抱不平,是一个疾恶如仇的人物。闭目回想,仿佛眼前还能浮现行侠仗义的鲁达。
相比之下,《水浒传》里的还有一个人物——高俅,他呢?一开始只是一个到处荡游﹑不务正业的破落户子弟,只因踢得脚好球,被成为皇帝的端王提拔为殿帅府太尉。高俅因为王进父亲以前教高俅学习使棒,被王进父亲一帮打翻在地,有三四个月将息不起,借着自己太尉的身份逼得王进走投无路,只好连夜奔走。这种卑鄙小人,与鲁达那正义凛然的精神,简直是天差地别。
施耐庵给了我们一个透明的不掺一丝杂质的世界,并将一个个同样透明鲜活的人儿呈现在我的眼前。对此,我们也只能以一颗透明的一如美人鱼晶莹的泪珠般的心,去接受对我们灵魂深处的拷问。
灯熄了,《水浒传》在洒满银辉的桌子上静静地躺着,它的主人也在美妙的梦境中熟睡了。
水浒传的读书心得【第二篇】
中国的四大名著,《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这四本书堪称世界文坛上耀眼的明星。就在这次暑假,我阅读了《水浒传》这本名著,他让我了解了108位好汉之间的友情,以及他们的实力。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鲁智深。
其实没有读过《水浒传》,也肯定听过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个故事。然而,他的故事远不如此。他先是三圈打死了镇关西,然后逃亡到其他的地方,进入了一所寺庙,当上了和尚,可是他屡次喝酒,吃肉,违反和尚的本分。他还在一所打铁的地方打了。一个62斤的禅杖,打铁的人还需两个人一起抬,可是鲁智深一个人就拿起。
后来鲁智深又行了八九日,终于抵达东京城。他来到大相国寺,求见住持智清长老,拿出了智真长老的书信。智清长老在信中知道了鲁智深的过往,担心鲁智深会在寺中搅乱清规,便将他打发到酸枣门外岳庙附近的菜园子做“菜头”。鲁智深成为最低一级的职事僧。
酸枣门外有一群泼皮,常到菜园偷盗菜蔬。他们想给鲁智深一个下马威,结果反被收拾了一顿。但鲁智深对他们只是稍加教训,便放他们离去。
众泼皮次日凑钱买来酒肉,向鲁智深赔礼。鲁智深便与他们一同开怀畅饮,却被门外绿杨树上传来的鸦叫声搅了兴致。他被吵得心烦,便趁着酒兴,将那株绿杨树连根拔起,吓得众泼皮皆拜倒磕头,尊称其是“真罗汉”。
他追求内心的自由,虽然当了和尚,仍喝酒吃肉,最后圆寂。
水浒传的读书心得【第三篇】
《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元末明初之际,经过六七百年的传播,其中的故事已是人尽皆知。几百年的时间里,人们对《水浒传》的理解可谓是数不尽数,各种说法层出不穷,即使到了今天,很多人在谈起《水浒传》的时候对其中的很多人物还是评价不一,比如晁盖和宋江这两个形象,对于招安的看法等等。
有争论当然是好的,这正说明人们还在关注,对于这些问题,施耐庵老先生当初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们永远都无法知晓,但是这并不影响我们自己的理解,文学作品可贵的地方便在于同一个故事,每个人去读都有不同的见解,也就是平常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整部《水浒传》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中间以一百单八好汉聚齐水泊梁山为界,即梁山泊好汉排座次。前一部分讲述的是众好汉的遭遇以及如何齐聚水泊梁山,后一部分讲述的是招安,而且前后两个部分梁山泊的头号首领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是在宋江坐上头把交椅之后,才开始谋划招安大计的,这也是很多人对宋江这一形象心怀厌恶的主要原因。
如果仔细琢磨一下又会发现,招安这个想法其实远在宋江坐上头把交椅之前就已经开始酝酿了,具体又是什么时候呢?第一次明确说出来,应该是在降服呼延灼的时候,那又是什么时候开始有这想法的呢?恐怕还得往前推,从他上梁山的那日。说到这里很多人不禁开始感叹,如果不招安的话,那梁山众好汉就不会那么惨了,但是仔细想想,真的会那样吗?宋江主张招安,晁盖反对招安,真是招安葬送了梁山众兄弟吗?下面咱们就从晁盖和宋江这两个形象着手来分析一下其中的道理。
晁盖:绿林草莽的'带头大哥。
晁盖大哥在他们村儿是个神人,他居住的村子叫东溪村,溪的对岸还有个村子叫西溪村,很久之前的时候西溪村里闹鬼,村民就用青石雕刻了一个石塔放在村里,把鬼怪都惊到了东溪村,这下晁盖大哥不干了,太欺负人了,于是他就跑到西溪村用双手把那座青石塔托到了东溪村,于是得个外号“托塔天王”。晁盖第一次露面是在第十四回,赤发鬼刘唐来约他一起去抢劫(劫生辰纲),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刘唐与晁盖之前并不相识,为什么要找他啊?因为这人名气大,仗义疏财,喜欢结交江湖好汉,更重要的是天不怕地不怕,敢想敢干,在江湖上那都是有名号的。后来公孙胜又找上门来就更说明了这一点,再加上石碣村打鱼的阮氏兄弟也很佩服他,都愿意跟着晁大哥去抢劫。由此可见晁盖在江湖上的威望是非常高的,绿林草莽都对他佩服有加。
劫了生辰纲的晁盖等七人来到水泊梁山,在林冲的帮助下顺利坐上了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这就有了一百单八好汉的开始。从梁山泊落草到曾头市中箭,晁盖一直都是梁山泊的老大,他奉行的原则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论秤分金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谁敢瞧不起梁山就砍谁,还有更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心胸宽广,重义气,为救宋江不远千里去劫法场,还把梁山泊的大厅叫作“聚义厅”。由此可见,晁盖是个性情中人,想到什么就干什么,他的脑子里想的很少,如果单从江湖义气这一层面上来说的话,晁盖是个很好的大哥,重情重义,没人不服,很适合当老大。可是水泊梁山是一个匪巢啊,政府是不承认它的合法性的,所以这个非法组织的未来是很让人担忧的,然而晁盖的双眼却看不到这一点,至少看不到这其中的严重性。
宋江:一个集江湖气与传统“忠君”思想于一身的可怜人。
宋江的身份是郓城的一个刀笔小吏——押司,地位虽不高,名气却不小,因为他有一个习惯,喜欢结交朋友,而且倍儿大方,也重义气,得一外号“及时雨”,江湖上很多人一听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宋押司都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按说这是一大好处啊,可是偏偏宋江又是一个在传统儒家思想熏陶下长大的孩子,满脑子的忠君思想,这样一来,他身上的江湖气慢慢就会与这种传统忠君思想形成了一对矛盾,这也是宋江的一生注定是个悲剧的原因之一。
再说,宋江想上梁山吗?答案是不想,当初他义释晁天王完全是出于江湖义气,或者说朋友情谊,从这一点说他就不是一个称职的政府官员,后来东窗事发,他失手杀死阎惜娇,吃了人命官司,朱仝雷横有意放他一马,可他偏偏又光明磊落起来了,死活不走,最后闹的刺配江州。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一心想着报效国家,可怎奈仕途坎坷,一直也爬不上去,最后还背了官司,刺了面,这对宋江来说简直就是极大的打击,眼看着前途无望了,面对多年的愤懑不平,怀才不遇的宋三郎终于把持不住自己了,在浔阳楼上几杯酒下肚,大笔一挥,好诗啊!
他的那首《西江月》词调是这样写的: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洗浔阳江口。这还不尽兴,又在后面加了四句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满心的惆怅与愤懑都随着这几句诗词发泄出来了,这才是他的真心话,空有满腔抱负,却郁郁不得志,憋屈了几十年了,发泄几句也正常。可是这下祸闯大了,日后必是反贼一个,岂能留你!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宋江死里逃生,无路可走,这才无可奈何,落草梁山泊。所以说,宋江落草是非常不情愿的,即使到了水泊梁山,成了草寇,他依然没有放弃心中的那份执念,这才有了后来招安一说。
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晁盖的死恰恰为宋江提供了可乘之机。宋江招安的意图晁盖显然是早有耳闻,否则他在临死之前也不会折箭为誓:若哪个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按理说晁盖死了老大肯定是宋江的,晁天王为何又留下如此遗嘱呢?他不放心的恰恰就是宋江日后接受朝廷招安,这个遗嘱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示这个老大的位子不能交给你宋三郎。
晁盖是坚决反对招安的,在这个带头大哥心中,众兄弟大碗喝酒大口吃肉,日子岂不快活,招个鸟安啊,那不是自己给自己添堵嘛!然而宋江也有他的一套想法,根深蒂固的忠君观念主导了他的思维,甚至可以说从他踏上梁山的那一刻起,他就想到了日后的招安,既然正统的路子走不通了,通过招安来报效朝廷这条野路子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啊。
当然这里面也有宋江为众兄弟的考虑,总不能一辈子戴着贼寇的帽子吧,子子孙孙脸上都无光,若归顺朝廷,一刀一刀戳出个功名来,博个封妻荫子,衣锦还乡,也算不枉活此一生了。所以必须说宋江的出发点是好的,他有其自私的一面,但又不全是为了自己,可是可悲的是这些都是他的一厢情愿,他所处的那个时代,那个环境根本就不允许他这一理想变成现实。但是在宋江心里忠君是至高无上的,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即使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就这样他带着众兄弟走上了一条不归路,也是那个悲壮的终点。
如此分析就会发现,晁盖是一个百分之百的草莽好汉,江湖大哥,在他的心里活得痛快是最重要的,天不怕地不怕,谁反对就灭谁,脾气大,习惯意气用事。那么在他的带领下,梁山众人会有什么样的结局呢?不外乎有两种,一,被剿灭;二,与官府做长期的斗争,最终很可能也被剿灭。难道就能不能有第三种吗,比如起义成功等等,很遗憾,笔者认为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因为在晁盖的心里根本就没有那种概念,或者说他根本就没有那个志向,按照他的性格也不会去做那样的事情,再者说他似乎也没有那个能力,单看曾头市一仗,他的智商就很让人怀疑。
因此说,晁盖充其量也就是个带头大哥,当个山大王还可以,在他的带领之下,梁山众人的下场也不见得就能好到哪里去。而宋江呢,他的眼光是晁盖所不具备的,他看清楚了梁山泊的未来,他心存执念的同时也在为众家兄弟的前程所担忧,即使最后搞的众兄弟死伤无数,自己也被害死,但起码也为大家博得了一个好名声。
这里绝对没有贬低晁天王的意思,从人物性格上来分析,晁盖在眼光和谋略上确实输宋江一截,他反对招安或许也是认为最终不会得到好结果,但是他却不去想想不招安又能怎么样呢?难道胳膊还能拧过大腿不成?所以说到最后,倒不如说梁山泊自从聚义的那一刻起,似乎就已经注定了最终的结局,招安与否都好不到哪里去。至于宋江,他的那份执念也只能是南柯一梦了。
水浒传的读书心得【第四篇】
暑假期间,我看了一本书,是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
这本书一百零八位好汉都很有英雄气概,有及时雨宋江、行者武松、豹子头林冲、花和尚鲁智深、青面兽杨志……他们有的义气很深、有的文武精通、有的暴躁粗鲁、有的聪明伶俐、足智多谋……反正只要是梁山好汉那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梁山好汉。
读了这一本书之后,我很佩服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的精神,实在太伟大了。
水浒传的读书心得【第五篇】
水浒传是我认为写得最好的一本,因为他们都很讲“义气”!
人物有:呼保义宋江、玉麒麟卢俊义、豹子头林冲、霹雳火秦明、花和尚鲁智深、黑旋风李逵等等英雄好汉。我最喜欢:行者武松。你要问我为什么?就凭他景阳冈打虎。
水浒传的读书心得【第六篇】
《水浒传》是明代施耐庵写的一部小说。这部小说讲述了一百个将军因为封建社会腐败而一个个上梁山的故事。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吴大郎被潘金莲毒死的一章。吴大郎娶了潘金莲后,因为潘金莲喜欢西门庆,所以在王婆的建议下用砷毒死了吴大郎。武大郎死后,西门庆赶紧叫何九叔火化武大郎,还私下给何九叔送了十二银子。何九叔觉得有点奇怪,于是藏了两块骨头和西门庆送的十二银子。吴松回来后,何九叔告诉吴松真相。吴松非常生气,为了给哥哥报仇,他先当众杀了潘金莲,然后到鸳鸯楼,三下五除二再杀了西门庆。杀了两人后,吴松让邻居们做证,然后自首。府尹很佩服他,只把他送到孟州。
在这一章中,最引人注目的人是武松。因为从武松调查这件事的行动可以看出武松的心思细致。但同时,他也有点冲动。当他听说潘金莲是杀害他哥哥的凶手时,他一句话也没说就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本章描述了武松的勇气和正义。吴大郎是一个简单、单纯的'人。潘金莲的举动一点也不怀疑,连最后喝毒药的时候他都很开心,完全没有发现潘金莲在暗算他。
这让人觉得有点遗憾,因为对潘金莲的宽容而失去了生命。谁不会为他感到难过?
潘金莲是一个残忍的女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忽略别人的生命。虽然吴大郎不礼貌,也不高,但吴大郎从来没有打过潘金莲。即使他不喜欢吴大郎,他也不会毒死吴大郎!潘金莲的行为让人咬牙切齿。
水浒传的读书心得【第七篇】
书山有一条勤奋的道路,学海无边,苦作舟。《水浒传》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小说。至此,《水浒传》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约1296-1370),原名燕端、赵瑞、号子安、耐庵。《水浒传》通过生动丰富的艺术形象,反映了中国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至失败的全过程。
《水浒传》中的高球一直是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是整本书的墨线,是阴险、狡猾、爱钱、拍马_、心胸狭窄、见利忘义、城府极深的人,看脸行事的能力极其高明,赢得了皇帝的心。相反,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征: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可见豹头做事非常谨慎。高秋的干儿子高衙内横行霸道。为了占领林冲的漂亮妻子,他设计诽谤林冲带着刀进入军机重地白虎堂。他把林冲送到军队,想在路上杀了他。幸运的是,鲁智正义相救。
蔡太师生日那天,女婿搜了10万金银财宝。送到首都庆祝,派杨志护送。赵盖、吴用、阮三兄弟等人决定拿生日钢。后来,他与朝廷发生了激烈的战斗,最后去了凉山。打虎的`英雄吴松杀死了他们,并被判入伍,因为他与他的嫂子潘金莲勾结,杀死了他的大哥吴大郎。最后,他还强迫他去凉山。
宋江鲁智深等众多英雄,共108人,最终因各种原因被迫上梁山落草为寇,揭竿起义。他们举起义旗,打着为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杀遍全国,打击反动统治者的气势,张扬人民群众的英勇。做了一个轰轰烈烈的事业。梁山在宋江等人的指导下,全部接受招安,改编为赵宋军队。奉命到江南征方腊,方腊被打败,108名英雄伤亡惨重,只剩下27人。统治者看到梁山义军孤立,就对宋江等人下了毒手……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这样结束了。
水浒传的读书心得【第八篇】
我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是施耐庵的《水浒传》这部书。
《水浒传》写了一场包括各个阶层百姓在内的武装斗争,这场斗争的起因是乱自上作、民反,大批英雄豪杰报国无门,聚集梁山,最后尽忠殉义。这本书里有一百零八位英雄,他们先后与朝廷势不两立,和朝廷做抗争。他们不怕困难,不惧牺牲。特别在《梁山英雄舍命平叛乱》这一回,梁山英雄被招安,在路上,一百零八将只剩下三十六位了,因为在路上要捉方腊、徐宁、宣赞等人,发生了一次次的争斗,牺牲了很多的人。李俊、童威、童猛等人各奔东西,只剩下一部人又被奸细害死了。
这一百零八将里面我最喜欢混江龙李俊。他是一位水军头领,能在水里呆很长时间,而且游泳速度非常快,这就是我喜欢他的原因。他曾立了不少功劳,比如他用他的水下功夫,多次将敌军头领捉住;又多次从水里进攻,来个趁其不备,消灭敌人。可是后来,他不愿意做官,就和童威、童猛去了他们刚结拜的兄弟费保处,从此逍遥自在。
《水浒传》真是一本好书。它讲的就是当时朝廷的败,农民起义的始末,塑造了李逵、武松等英雄形象。那一百零八位英雄为了除掉朝庭败类,与他们展开了一场又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每次故事不论胜利与失败都很精彩。吴用的超人智慧,宋江的领导才能,还有大家的英勇表现,让梁山这支队伍逐渐壮大起来,可是因为宋江的一次招安,让这支队伍变得七零八落。如果没有那次招安,那他们就能除掉奸细,大获全胜了。
读了这本书我了解了中国古代的历史,水浒英雄们的反抗精神和封建社会腐的一面。这的确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