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预案通用8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预案通用8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预案【第一篇】
为维护安全、稳定、和谐的校园环境,有效预防、及时处置海安校区内涉及师生的各种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请愿以及集体罢餐、罢课、聚众闹事等群体性事件以及网络信息安全事件等政治性活动,针对师生的各类可能引发影响学校和社会稳定的事件。根据上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区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南通理工学院突发安全事件处置实施办法》。
总原则:先控制、后处置、防蔓延、减少影响和损失。
基本原则:校园稳定压倒一切。
1、以人为本,师生生命安全高于一切。
2、生命安全重于财产安全。
3、预防为主,及时、合法、公正处置。
4、校区全体员工都有服从统一指挥维护校园稳定的责任和义务。
组长:沈超。
副组长:谢卫军。
成员:濮志俊仲海燕丁新国占太助梁汉民。
(二)设立三个工作组。
宣传协调与决策组:由海安校区管委会领导组成——沈超、谢卫军同志负责。
教育疏导与安抚组:由学生处、教务处人员组成——仲海燕和丁新国同志负责。
(一)宣传协调决策组组主要职责。
1、负责统一决策、指挥、协调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突发事件的预防、处置情况,统一协调、组织、指挥学院突发安全事件的行动响应及善后处置工作,下达行动处置工作指令。
2、负责向学校本部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应急处置及善后工作情况。
3、根据应急工作的需要,负责与海安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公安系统协调联系,以便共同应对、妥善处置学院的突发事件。
4、参与突发事件的调查、分析,向有关部门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
5、负责其他应由海安校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组处理的事项。
(二)安全保卫与保障组职责。
1、负责现场控制工作,第一时间进行情况处置和控制,并有效执行领导组下达的任务指令。
2、负责现场保护工作,根据情况及上级部门的要求,对事法发现场进行有效的保护工作。
3、负责事件的调查取证工作,及时对事件情况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并配合国家机构进行工作。
4、负责提供后勤保障工作,根据事情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及时安排车辆、经费等处理事件必需的保障措施。
5、负责事件的后续环境恢复工作,及时恢复因突发事件所造成的停水停电、环境破坏等恢复工作。
(三)教育疏导与安抚组职责。
1、负责对学生进行教育说服工作,及时掌握涉事学生的思想动态,对其进行教育和说服工作。
2、负责在突发事件时的正常教育教学保证工作,不能因突发事件影响未涉及学生的正常上课活动。
3、负责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对涉及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工作。
4、负责与涉事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工作,及时将涉事学生情况反馈家长并负责接待家长的来访解释工作。
(一)信息报送原则。
1、迅速。最先发现或接到报告发生突发事件的部门和个人,应立即向校区领导或值班人员报告,不得延报。
2、准确。信息报告的内容必须客观翔实,不得主观臆断,不得漏报、瞒报、谎报。如发现报告的内容与事实有误,应立即通过原报告渠道予以纠正。
3、续报。各类突发安全事件发生并报告后,对后续情况要及时续报,对动态情况实行边处置边报告。
4、慎重。发生突发安全事件,通常关系到校区的安全和稳定,有关信息除按规定渠道报告外,不得擅自向社会散布。如遇新闻媒体采访报道,应当由学校明确的发言人或指定的负责人来接待采访。
(二)信息报送机制。
1、紧急电话报告系统。
海安校区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并经核实后,应立即以电话方式将事件的基本情况报告学校本部,并将指挥机构的初步指令传达到各应急处置小组,以便根据指令和相关预案迅速开展应急工作。
2、紧急文件报送系统。
突发安全事件执行紧急电话报告后,由应急处置机构专门负责信息工作的负责人迅速核实具体情况报告学校本部,并根据学校指示报海安市的教育局安保处和市公安局内保大队。
(三)信息报送内容。
2、事件发生起因分析、性质的初步判断和影响程度的初步评估;
3、已采取的措施;
4、内外公众及媒体等各方面的初步反应;
5、事件发展状态、处置过程和结果;
6、需要报送的其他事项。
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预案【第二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时会突发一些不在预期的事故,为了避免事情更糟,常常需要预先准备应急预案。那么大家知道应急预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实用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预案通用8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
发生安全事故,第一责任人要在第一时间内,到现场负责领导和指挥。首先做好人、财、物的抢救和疏散工作。第二,组织人员保护现场。第三,按规定做好逐级上报工作,重、特大事故必须在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上报市教育局。3小时内上报省教育厅。
1、稳定处置组:
组长
成员
2、紧急求助组
组长
成员
3、事故调查组
组长
成员
4、协调、接待组
组长
成员
(一)发生火灾预案
1.报警:报警早、损失小。发生火灾时,在场人员应视火情大小及时通过有线或无线电话向领导小组或火警"119"台报警,报火警时要做到:
(1)沉着镇定,不要挂错电话,延误时间。
(2)讲清着火单位的名称地址,靠近什么路口和明显标志。
(3)燃烧的是什么物质,起火部位,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以及报警人的姓名、单位和电话号码,以便及时联系。
(4)报警后,应立即派人在路口等候,引导接应消防车进入火场灭火。
(5)报警时,应组织在场人员立即扑救火灾和疏散人员、物资。
2.接警
(1)领导小组及其他有关人员必须闻警而动,立即赶赴火场,按照本预案的任务和要求,分工负责、密切配合、履行职责、迅速开展工作。
(2)火警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保证通讯联络畅通,并做好记录。
3.抢救人员和疏散物资:发生火灾时,如有人员被火围困,要立即组织力量抢救,应坚持救人第一,救人重于救火的原则,救人是火场上的首要任务。
火场寻人方法,主要有大声呼唤和深入内部寻找两种。进入火场救人,要选择最近、最安全的通道,如通道被堵塞可迅速破拆门窗或墙壁。遇有火场烟雾较浓、视线不清时,可以爬行前进,并采取呼喊、查看、细听、触摸等方法寻找被困人员。深入火场寻人,要注意在出入口通道、走廊、门窗边、床上床下、墙角、橱柜、桌下等容易掩蔽的地方发现人员。救人时应注意安全,进入火场要带手电和绳子。火场烟雾弥漫,没有防毒面具,可用湿毛巾捂嘴,防止中毒。可用棉被、毯子浸水后盖在身上,防止灼伤。
火场救人方法,应根据火势对人的威胁程度和被救者的状态来确定。对神志清醒的人员,可指定通道,引导他们自行脱离险区。对在烟雾中迷失方向的人员,可指派专人护送出险区。当抢救的正常通道被隔断时,应利用安全绳、梯等将人救出。
火场疏散物资是减少火灾损失,控制火势,防止蔓延的有效方法。首先要及时疏散受火灾威胁的易燃易爆物品及压缩气体钢瓶等,对不能移动的上述物品,要集中一部分水枪均匀地冷却其外壁,降低其温度。其次要疏散重要文件、资料和贵重设备及物品等,并把疏散出来的物资集中存放到安全地点,指定专人看管,防止丢失,被窃或坏人乘机破坏。人员、物质疏散后应在指定地点集中清点,并查明有关情况,及时报告。
(二)发生治安事件预案
1.遇来人来访不履行登记手续,强行闯入,门卫加以阻止,不得放行。
2.若来人已强行闯入校内,门卫追赶不及,即通知有关部门领导,及时将闯入者查清逐出。
3.校内发现不良分子袭击、行凶、行窃、斗殴,先予以制止、制服,同时拨打“110”报警。
4.为防止不良分子逃逸,在制止、制服其之前,要关闭校门。
5.如有人身伤害发生,应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妥善处理善后工作。
(三)发生食物中毒事故预案
1.预防措施
(1)加强公共场所的通风换气,环境清扫和公共物品的消毒。
(2)加强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和疾病监控。
(3)明确功能分区,严禁混用、混存。
(4)严格采购食品索证、入库验收、领用验收、制作把关的管理制度,严禁销售、使用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食品及食品调料。
2.突发事件处理
(1)在最短时间内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或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2)迅速将食物中毒患者送到就近医院救治,对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患者及传染病患者应严格按照疾病控制机构的要求,做好病人的隔离、救治、消毒处理等工作。
(3)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做好中毒现场及事发现场的卫生监督检查及相关人员的询问调查,中毒患者的个案调查。
(4)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封存或销毁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在卫生监督部门的指导下,对中毒现场、食品加工场地、食品用工具、用具、设备进行清洗消毒,完善卫生消毒设施,使其达到食品卫生要求。
(四)发生地震或建筑物倒塌或特大火灾等安全事故预案
1、事故现场的教师一边指挥学生进行紧急集结疏散,一边以最快速度将发生事故信息传递到安全工作领导组、相关职能部门消防、医务。对受伤人员临时抢救,进行止血,包扎伤口,送就近医院抢救。
2.安全工作领导组人员马上按工作职责到现场指挥全校师生进行紧急疏散,具体如下:
(1)全校以哨音、广播发出紧急集合信号。
(2)用高音喇叭进行现场指挥疏散。
(3)各年级组长、各班主任、任课教师立即到班级指挥学生按顺序疏散。
(4)疏散地点一般以学校操场为集结点,如遇紧急情况,直接疏散出校门。
(五)学校楼道安全管理措施及疏散预案
1.每天值日领导要严格按照值日制度,当课、当班教职员工要树立安全意识,监控学生上下楼情况。
2.自行车要按指定地点规范停放,上锁。禁止在校园内踢球、爬墙、爬楼门、坐栏杆。违者通报批评或行政纪律处分。
3.凡是有学生在学校就有教师管理,保护学生;学生在校有多晚,教师就要有多晚。
4.为防止学生在课间、集会、文体活动中出现拥挤等其他现象,保证学生有规律、守秩序的上下楼,当课、当班教职工负责进行监督、疏导。
5.各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遵守秩序、礼貌礼让、爱护同学的教育,加强学生的自救自护的'教育和训练。
6.学校总务处要不定期对学校楼道、楼梯设施、楼梯照明尤其是消防设施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补救、整改。
(六)发现财产被盗预案
1、发现作案人员在偷盗或破坏财产时,在场人员一方面迅速通知值领导、值班保安,并电话报110,同时发出大声制止作案人员。
2.、在制止作案人员时,注意不要靠近,不要直接单独正面与作案人员冲撞,可在牢记作案人员容貌、身材特征的基础上以喝止为上。
3、清点失窃或损坏的财产,配合当地公安机关抓捕作案人员。
4、加固有关设施,弥补有关安全防患工作的缺漏。
5、防止作案人员靠近学生,以避免作案人员拿学生当人质。
(七)交通安全事故预案
1、通知处置领导迅速到场
2、将受伤人员送就近医院抢救
3、报告交警、配合交警调查现场
4、上报教育局,通知家长
(八)学生间冲突或与外校社会人员发生冲突安全预案
1、由各班的安全委员、寝室长及其他在场人员上报保卫科、班主任、值日教师或其他在场教师,同时上报安全领导小组。
2、在场人员迅速阻止事态扩大,有关老师陪同受伤学生就医。同时由领导小组根据情况报派出所或通知家长,调查事实经过,对当事人作出相应的处分。
3、通知家长到校并做安抚工作。
4、调查原因
(九)学生夜间疾病救治预案
1、寝室辅导老师夜间值班:向全体学生公布值班地点、值班电话。要求各值日领导要求医务人员、教师值班期间全天候开机。
2、由寝室长或其他寝室成员马上通知寝室教师,寝室教师在询问病情、了解病史的基础上决定联系班主任、家长或值日领导组,提供常规用药或直接就近送医院救治。
3、如果必须直送医院,可由一位寝管教师与部分寝室成员一起护送,随身准备一定现金,另一位寝管教师须继续留在值班室以免其他情况发生。
4、送达当地医院后寝室教师须全程陪同生病学生就医,直到把学生安全送到学校。
5、通知生病学生家长。
(十)停电期间的安全预案
1、电管部门事先通知的停电:
(1)事先准备好矿灯、电筒、蜡烛等照明用具。
(2)要求各班主任及值日领导组成员提前到岗到位,各班自备蜡烛等照明用具。
(3)如遇较长时间停电,班主任到教室安排班会活动,但务必严格遵守四不准纪律:不准走出教室。不准随意串门。不准高声怪叫。不准拿着照明用具四处走动。
(4)来电以后,由各班主任安排学生把所有照明用具特别是蜡烛如数熄灭以消除隐患。如果在就寝时尚未来电,可允许学生将矿灯、电筒带到寝室,但严禁学生将蜡烛等易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的物品带到寝室。教室、寝室楼道打开应急灯。
2、事先未接通知的临时停电:
(1)在场人员马上把情况报告给安全领导小组,由领导小组分头布置有关工作。
(2)领导小组成员马上电话通知各重要职能部门,如通知总务处安排好膳食、备用电源和照明用具。通知德育处安排好教师到每楼层维持秩序,各班主任到岗到位,加强管理。通知教务处安排好教学信号。同时查明停电原因,责成有关人员立即维修或与电力部门联系协调,取得他们支持,取动发电设备,保证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用电。
(3)如是晚自修期间停电,根据情况或组织班会活动或继续安排自修。
(4)不可将因临时停电而未烧熟的饭菜提供给学生,总务处、食堂应立刻组织力量采购卫生熟食,保证师生正常的膳食供应。
(十一)校舍校产损坏导致的安全事故预案
1、教学时间内,如遇个别物件如桌、椅、床、灯、玻璃等导致的个别学生的轻微事故,由各班的治保委员、寝室长或其他在场人员立即护送到校医室,同时通知班主任。由校医室根据情况留观或送当地医院。就医途中务必有班主任或值周教师陪同。
2、班主任根据情况通知校紧急事故领导小组或家长,同时做好有关帮扶、补课等善后工作。
3、如遇较大面积的校舍校产损坏导致的严重安全事故,在场人员应立刻报告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时说明安全事故的原因、范围、程度、涉及人员、伤亡大致情况。
4、领导小组成员立刻赶赴现场,同时根据情况向当地公安部门、医疗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汇报。由有关部门或直接对现场人员作出救援指示。
5、在场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立刻疏散人员,同时组织力量进行抢救。
6、抢救时务必注意邻近地区的校舍校产牢固情况,如遇人员掩埋,不得用锹等工具重力挖掘。
7、学校配合当地有关部门做好救援工作、查明事故原因,稳妥地处理有关善后工作。
(十二)发生人员触电预案
1、应立即切断触电者身体与电流的接触,如用干的木棒、竹竿、橡胶圈等拨开电线,或者用你的衣服套住他的某个部位,将他从电流上拖开。记住:不管你用什么东西都应该是干的和不导电的,而且要站在干的地方,然后采取其他的措施。
2、若伤者神志清醒,呼吸心跳均自主,应让伤者就地平卧,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防止继发休克或心衰。
3、伤者丧失意识时要立即叫救护车,并尝试唤醒伤者。呼吸停止,心搏存在者,就地平卧解松衣扣,通畅气道,立即口对口人工呼吸,有条件的可气管插管,加压氧气人工呼吸。心搏停止,呼吸存在者,应立即作胸外心脏按压。
4、现场抢救中,不要随意移动伤员,若确需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移动伤员或将其送医院,除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外,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在医院医务人员未接替前救治不能中止。
(十三)发生实验室事故预案
1、生物实验中如发生割伤,一般使用止血药包扎后都能解决。严重割伤时,如在手臂,要立即取下手表、手链等佩带物,然后抬起手臂,使其高于心脏,然后直接压迫伤口。如在腿上,除压迫伤口外,还要压迫大腿上部的动脉。通知医生或就近送往医院,千万慎用止血带,因为止血带会切断受伤部位所有血液供应,从而可能导致永久性损伤。
2、化学实验中如发生烫伤,应立即把烫伤部位浸入洁净的冷水中。烫伤后愈早用冷水浸泡,效果愈佳。水温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6℃。用冷水浸泡时间一般应持续半个小时以上。这样经及时散热可减轻疼痛或烫伤程度。烫伤不严重(指烫伤表皮发红并未起泡的1度烫伤),一般可先做处理。用冷开水(或淡盐水)冲洗清洁创面。对发生在四肢和躯干上的创面,可涂上紫草油或烫伤药膏,外用纱布包敷即可。烫伤病人最好是去医院处理为佳。
3、化学实验中如发生轻度烧伤,可在伤区先倒上一些冰水,后敷上湿润的纱布。深度烧伤处是非常危险的,应先在烧伤处盖上干净的敷料,然后迅速送往医院。注意:一定要防止用水冲,用布抹,这样会使烧伤区严重感染,后果严重。
4、物理实验中如发生触电和火灾事故,启动触电和火灾安全预案。
1、车辆:****
2、值班联系电话:***(办公室) ****(德育处) ***(保卫科)
-->
-->
-->
-->
-->
-->
-->
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预案【第三篇】
为积极应对__×范围内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快速、高效、有序地组织开展_处突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维护正常的社会生产秩序和生活秩序,根据__综治委关于加强_工作的精神,结合__×实际,现制定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
一、_处突工作基本任务,应急防范重点区域:
基本任务:
1.预案体现维护稳定,消除隐患的原则;。
3.迅速控制事态,防止事件扩延。
4.协助上级组织和有关部门开展_处突应急救援和平息工作。
应急防范重点区域:
二、_处突应急组织机构,应急队伍及职责:
总指挥:__:(书记)电话:。
副总指挥:88:(88)电话:
成员:88:(88)电话:
88:(88)电话:
88:(88)电话:
88(88)电话:
88:(88)电话:
(二)、_处突应急队伍及职责:
__×_处突事件应急指挥部下设:维护秩序、警戒保卫、人员疏散、善后处理、事故调查五个小组,各小组在社区_处突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开展应急处突工作。
1、维护秩序小组:
组长:__×(党支部书记)联系电话:88。
职责:根据事件类别,由总指挥按照事件主管职能原则指挥现场指挥负责人,负责维护现场秩序的指挥任务。
2、警戒保卫小组:
组长:__×(88)联系电话:88。
1职责:执行总指挥的命令,组织指挥维护现场秩序,反馈现场信息,及时向指挥部报告,如来不及报告可先行处置后报告。
3、人员疏散小组:(由办公室成员组成)。
组长:__×(__)联系电话:88。
职责:负责事件现场的治安管理和人员疏导工作;组织营救遇难人员;组织疏散、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险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根据现场情况,设置警戒区,严格控制出入人员及车辆;预防和制止各种破坏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对肇事者及有关人员采取监控措施,防止逃逸。
4、善后处理小组:_预案。
组长:____(__)联系电话:88、
职责:根据事件类别,协调有关部门、单位启动应急预案,负责善后工作的`实施、处理,协助上级,开展对伤亡人员处置和身份确定,积极联系通知伤亡人员家属,落实接待伤亡人员家属的车辆和住宿,做好相关的接待和安抚工作,并及时向__党委报告善后处理情况。
5、事件调查组。
组长(书记)、__×(主任)职责:协助。
上级开展对事件的调查工作。
三、_处突的准备和快速反应方案。
1、事故报告。
120紧急报警)。
事件报告的内容:,_预案。
(1)发生事件的单位、事件发生时间、地点、联系电话、报告人。
(2)事件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财产损失的初步估计。
(3)事件发生的情况和采取的措施,需要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助事故_处突的有关事宜。
注:突发事件的对外报告和公布由__总指挥部统一管理,按规定及时报告上级归口管理部门。
2.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发布启动应急预案程序后,各应急小组,按照应急指挥部、总指挥的布置,立即组织行动,进入紧急状态。在第一时间进入事件现场的工作人员,必须负责事件现场的保护。总指挥或副总指挥立即赶往现场,成立现场指挥部,确定现场工作区域、重点保护区、优先行动等。
3.事件发生后,应积极采取自救措施,防止事件扩大。在向110、119、120紧急报警和上级部门报告的同时,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
4、应急现场处理和善后工作在应急工作结束后,由事件现场总指挥宣布撤点撤离。相关人员清理现场,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按照事件调查程序,协助上级组织展开事件调查工作。
四、应急设施、设备、器材和其他物资保障:
__×办公室设应急指挥部办公室。
__×领导、干部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24小时保持通讯畅通。
__×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与__值班室保持联系。
五、应急救援工作请示、报告制度:
1、事件发生后,应立即直接或逐级报告__领导、行业领导和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
2、发生事件后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件扩大。
3、在事件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延迟不报、故意破坏事件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提供有关情况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其他事项:
1.本预案是处理突发暴力事件的指导性意见,在实施中,总指挥部应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处置。
2.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预防突发事件的意识和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
3.适时对预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4.在抢险救灾中,需紧急调用的物资、设备、人员和可用场地、任何人都不得阻栏或拒绝。因玩忽职守,而延误时机,造成事件进一步扩大的,要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5.事件发生后,党政一把手要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按照总指挥部的指令,全力做好抢险救灾和善后工作。
6.在事件抢救现场,因抢救伤员,防止事件扩大以及疏散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好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件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7.本预案应严格按照各自责任履行职责,凡在事件救援中有失职、渎职行为或者因领导不力造成扩大损失的,将依照有关规定给予相关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预案【第四篇】
为加强网络舆情处置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有序化解网络舆论危机,有效预防、缩小和消除网络舆情造成的负面影响,切实提升应对网络媒体的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区经信科技局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各类敏感网络舆情的处置工作。
二、工作原则。
(一)统一领导,统筹组织。将突发重大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纳入全市档案系统应急管理工作统筹安排,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处置工作。
(二)监测预警,及早防范。建立网络信息监测、报告、通报制度,及时发现和掌握互联网上动态性、苗头性和预警性信息,加强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和控制措施,及时预防和消除不良影响。
(三)快速反应,妥善处置。要第一时间发现、研判、处置网络舆情。要坚持“双处置”,即网下网上同步处置,网下治本、网上治标,积极解决自身存在的现实问题,积极妥善做好社会舆论层面的回应。要按照“三同步”的原则,切实做到事情应急与新闻应急同步部署、处置工作和对外发布同步研究、处置授权与发布授权同步安排。
(四)分级响应,有序应对。根据网络舆情可能造成社会影响的大小,针对不同等级的舆情,坚持分级应对的原则,采取不同应对措施,提高效率,注重效果。
三、组织体系及职责。
成立区经信科技局网军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党委书记、局长志任组长,各党委委员、副局长任副组长,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提出处置建议,协调各办处置相关性敏感舆情,负责联系相关媒体,及时进行舆情引导,积极化解舆论危机。
四、处置流程。
结合实际,整合资源,互动融合,灵活处置,有效化解舆情危机。
(一)全面监测。
采取人工和技术相结合、网上与网下相结合的方式,对重点领域、重要人物、重大事件进行24小时检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舆情。
(二)研判预警。
对本单位可能引发重大网络舆情的突发事件、热点敏感问题,要及时搜集掌握有关真实信息,做好应对处置准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时效性。
(三)分级处置。
1.一般网络舆情。属询问、置疑、诉求类的,安排相关职能科室位依法依规进行办理、提出答复意见;能当即回复的要当即回复,需要一段时间办理后才能回复的,要在发现当日内回复处理意见并在办结之日内回复处理结果。
2.较大网络舆情。指涉及有损单位形象的敏感信息在不同网站出现的(阅读量、跟帖量、舆情总量等均在100-500篇/条),评论量也有数十条,且负面声音有所上升,发酵趋势明显的舆情。由涉事主体密切关注,及时调查核实,及时跟帖回应,妥善处置。
3.重大网络舆情。指涉及重点领域、重要节点、重要事件、重要人物的敏感信息迅速发酵,或有主流媒体(电视、报刊等)介入报道,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舆情。及时向区网信办汇报,组织线上线下同时实施,及时有效化解网上危机。
(四)舆论引导。
按照“及时准确、公开透明、有序开放、有效管理、正确引导”和“攻防兼备、疏堵结合”的原则,主动设置议题,第一时间发布信息,认真回应质询议题,适时进行权威评论、积极开展民意互动,根据舆论形势、事件进展等情况,积极配合上级业务部门快速、准确地引导网上舆论,减少和消除负面影响。
五、工作保障。
要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和网管技术人员,建立网络舆情监管机制,培养政治素质高、责任心强、懂政策法规、善应对网络的网军队伍,确保一旦发生重大网络舆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文档为doc格式。
-->
-->。
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预案【第五篇】
为确保学校期末考试安全,以及为学生营造有一个舒适的考试环境,使其稳定发挥与顺利答卷,并以令人满意的成绩结束本学期学习任务,特制定本安全工作预案。
在考试期间,学校教职工应按时到岗到位,认真履行各项职责,尤其要搞好学生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有效提升其安全意识及防范能力,确保学校期末考试安全工作万无一失。
组长:高徐进。
副组长:
成员:全体班主任。
1、召开学校教职工考试安全工作会,讲清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落实考试安全工作。
2、召开考务组工作会议,实行分工负责,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考试安全工作任务。
3、对教职工进行考试期间的安全隐患排查、安全保障准备、安全防范和意外情形的处理等安全工作培训。
4、由班主任、任课教师、监考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防范、救护培训、心理健康等教育,并对考试期间的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强调,提高学生的安全防范和自救能力。
1、恶劣天气安全措施。
考试期间,如果下雪恶劣天气,学校根据具体情况开展其工作。班主任教师或学校指定负责的教师,要及时履行学生安全管理责任,在班级强调各项安全事项,教育学生防滑、防冻、等方面的安全知识,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并肩负起对学生护送等工作。
2、休息期间安全措施。
在考试休息期间,学校的值班领导要全天巡视,加强休息期间的管理,发现问题要及时教育和处理,化解矛盾,解决纠纷,向值班领导汇报值班情况。值班领导要督促教师到岗到位,检查履行职责情况,确保管理工作落实。
3、路途安全措施。
(1)班主任教师在考试前,要对学生讲清路途安全注意事项,并严禁搭乘“三无”等车辆。
(2)学校告知家长考试时间,要求家长根据考试时间负责对学生进行考试接送。
(3)班主任或指定负责教师,在每一堂考试时清点学生人数,以及强调安全要求。
(4)班主任或指定负责教师,教育学生不得在路途中贪玩,径直回家,不允私自走窜户,更不许与不熟悉的人离走。
4、考室安全措施。
监考教师要按时到岗,认真履行一个监考教师的职责,对该考场的安全隐患进行排查,及时传达考务组有关要求,承担对该考场考生的安全教育管理责任,要求学生不在考场内大声吵闹,不得损坏学校公物。清点考场考生到考情况,将缺考情况于考试前5分钟内报考务组。关心爱护考生,不得歧视侮辱考生,不得损害考生身心健康,密切关注意考场考生动向,若发现考生身体不适要及时救护,并向考务组汇报,及时送医院治疗。
1、防范预案。
(1)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老师及工作人员考试前认真做好安全防患教育,要牢固确立安全第一的意识,把学生考试及课间活动安全放在首要位置。
(2)教育学生在考试期间不购买、不食用“三无”食品(无生产厂家、无商标、无出厂日期)。如发现有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立即送往医院诊疗,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并及时向学校领导报告,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意外。
(3)按时组织学生参加考试,有序进出考场,严格遵照考试时间交卷,不提前交卷,随时注意清点人数。
(4)学生在考试期间,不得攀爬教室窗台,不得在走廊内打闹,不得撞击玻璃栏板或攀爬走廊护栏,以免发生坠楼事故。考试结束后,加强楼道人流疏散,教育学生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得拥挤。
(5)在学生考试期间,带队领导和教师要在校园内巡视,防止外人进校干扰学生答卷或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发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情况,如遇学生突发疾病,及时与领导小组联系,送往医院治疗。
(6)保证通讯畅通,以便及时反馈信息,上传下达,不耽误任何与考试有关的事情。
(1)考试期间,校园内若发生安全伤害事故,应立即把伤情严重者送往医院诊治。
(2)学校发生学生安全严重伤害事故,立即向学校领导报告,并采取相应补救措施,及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
(3)分析事故原因,及时处理上报。
总之,安全工作无小事,学生考试安全人人有责,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全体参与期末考试人员(从领导到老师、从老师到学生、从学生到家长),都要高度重视考试安全工作,提高认识,履职尽责,打破常规,上下一心,团结互助,共同做好此项工作,确保期末考试正常进行并圆满结束。
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预案【第六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该法律共七章70条。为了配合《突发事件应对法》学习,中国法制出版社编制了《突发事件应对法——制度解析与案例指导》一书,局党组要求我们学习此书并写出读后感,本人参考了一些网络文章,写下如下心得:首先,认清突发事件的内涵。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它内涵包含了以下核心要素:一是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公共性或社会性。突发事件应对法所要解决和应对的是“公共危机”,具有明显的“公共性”。国家启动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的核心目的是为了应对突发公共危机。二是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和紧迫性。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突如其来,如果不能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危机就会迅速扩大和升级,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和损害。三是突发事件具有危害性和破坏性。危害性和破坏性是突发事件的本质特征,一旦发生本法所称的突发事件,就会对生命财产、社会秩序、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如应对不当就会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或社会秩序的严重动荡。四是突发事件必须借助于公权力的介入和动用社会人力、物力才能解决。公权力在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着领导、组织、指挥、协调等功能,公权力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
据此内涵,突发事件对我们民政干部职工显得尤为重要,这与我们民政救灾救济的职能是相同相通的。其次,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应对突发事件,把预防和应急准备放在优先的位置,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只有牢固树立“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意识,逐步把握规律,主动采取防范准备措施,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在无法完全避免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要总结探索如何制度化、科学化、专业化地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第一,建立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加快应急管理的法制建设,形成有效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把应急管理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第二,制定完善应急预案机制。认真制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健全监测、预测、预报、预警和快速反应系统,加强专业救灾抢险队伍建设,健全救灾物资储备制度,搞好培训和预案演练,全面提高政府和全社会的抗风险能力。第三,加快建设科技应急体系。高度重视运用科技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加强应急管理科学研究,提高应急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快应急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形成公共安全和应急管理的科技支撑体系。第四,加强组织协调应急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应急管理,落实好各自负责的专项预案,还要按照总体应急预案的要求,做好纵向和横向的协同配合工作。健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体系,明确各方面职责,确保一旦有事,能够有效组织,快速反应,高效运转,临事不乱。第五,积极开展应急宣传培训。利用多种方式,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特别是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知识,增强公众的危机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提高自救、互救能力;深入开展应急专题培训,特别要加强对公务员进行危机管理专题教育及应对重大危机的培训实践,全面提升应对管理水平。
再次,提高突发事件中的处理能力。应对突发事件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无论政府还是公众,都需要认真学习,努力探索,提高应对的能力。第一,培养危机意识。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在和平发展时期,人们往往缺乏危机意识。通过模拟危机情势,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与监控系统,能够使政府和公众培养危机意识。如灾情演练,通过演练可能在实战中碰到的问题,培养民政干部减灾救灾的意识,从而使他们具有防灾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权的政府不仅能促使政府管理从等级制到参与和协作转变,使之具有更多的灵活性和创新精神,并产生更强的责任感和更高的效率;而且,随着公民对公共政策需求回应性的提高,社会治理多元化的需要,政府建立分权性质的危机管理体系也成为可能。如应对台风灾害,不仅仅是我们民政一家的事情,涉及财政、气象、水利、交通、公安和粮食等部门,应通力合作,又应各负其责。
第三、稳定社会并动员社会参与危机救治。对社会来说,公共危机造成的最大危害在于社会正常秩序遭到破坏并由此带来社会心理的脆弱,所以保持稳定的社会秩序,保持原有的社会运行轨迹是首要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政府公关和信息公开是非常重要的。与此同时,需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力量的参与,一方面可以缓解危机在公众中产生的副作用,使公众了解真相,祛除恐惧,消除危机制造者希望危机伴生的流言、恐慌等副产品,起到稳定社会、恢复秩序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降低政府处理成本。
应对突发事件跟我们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涉及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是我们大家共同的事情。在这个过程当中,只有政府与公众都履行了自己的职责,充分做好了预防和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物质准备和技术准备,建立健全了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了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我们的生活才能变得更加平安幸福,我们的社会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预案【第七篇】
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9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本法的公布施行,标志着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全面纳入法制化轨道,对于提高全社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及时有效地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法过程与立法背景。
极端程度的突发公共事件频繁发生,对我国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造成严重损害。因此从有效利用立法资源的角度,优先制订一部行政法意义上的《突发事件应对法》,提高应对这些频繁发生的局部突发事件的法律能力。
二、法律地位与法律结构。
(一)法律地位。
《突发事件应对法》是一部“兜底”性的应急管理法。主要体现在《突发事件应对法》与单项应急法的关系上,我国已经有诸多涉及突发事件的法律法规——如《防洪法》、《防震减灾法》、《核电厂核设施应急救援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出现相关突发公共事件时,应当首先运用单项立法规定的措施,如果单项立法规定的措施不能克服危机,再考虑使用本法规定的应急措施。《突发事件应对法》同时也是一部应急管理的“龙头”法。当代突发公共事件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需要及时动员各类行政应急资源。为了正确运用应急权力,法律必须规定应急管理的一般原则和程序,各种应急措施也应当有一些共同性原则。这些都是《突发事件应对法》要规定的事项。总之,《突发事件应对法》不可能穷尽所有应急法律问题,但是它规定了基本的应急管理法律规则和法律程序。
(二)法律结构。
突发事件应对法共7章70条,包括总则、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臵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法律责任和附则。
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二是比例原则。应对法第11条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采取的应对突发事件的措施,应当与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社会危害的性质、程度和范围相适应;有多种措施可供选择的,应当选择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益的措施。三是迅速反应原则。应对法第7条规定:突发事件发生后,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和处臵工作,并立即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上报。突发事件发生地县级人民政府不能消除或者不能有效控制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的,应当及时向上级人民政府报告。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措施,统一领导应急处臵工作。四是分类、分级、分期原则。应对法第3条规定:“突发事件”分为四类,即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对突发事件予以科学分类、分级、分期,有利于国家在处理突发事件时合理分配社会资源,迅速有效地对突发事件进行管理和应急处臵。五是行政公开原则。应对法第10条规定:有关人民政府及其部门作出的应对突发事件的决定、命令,应当及时公布;第53条规定:履行统一领导职责或者组织处臵突发事件的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统一、准确、及时发布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和应急处臵工作的信息。六是社会动员原则。应对法第6条规定:国家建立有效的社会动员机制,增强全民的公共安全和防范风险的意识,提高全社会的避险救助能力。
2、明确规定了应急管理体制。应对法对应急管理体制的原则性规定是: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第4条)。同时,进一步细化规定了应急管理体制的若干具体内容:一是明确“以基层负责为主,上级负责为辅”。即: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由有关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人民政府负责,或者由各有关行政区域的上一级人民政府共同负责(第7条)。二是明确“以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负责的,从其规定,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积极配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第7条)。三是明确应急领导机关。即: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行政领导机关,其办事机构和具体职责由国务院规定(第9条)。四是明确应急指挥机构。即:国务院根据实际需要设立国家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由本级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驻地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有关负责人组成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统一领导、协调本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和下级人民政府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相关类别突发事件应急指挥机构,组织、协调、指挥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第8条)。
信息,必要时组织有关部门、专门技术人员、专家学者进行会商,对发生突发事件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评估。建立健全基础信息数据库,完善监测网络,划分监测区域,确定监测点,明确监测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设施,配备专职或者兼职人员,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第41条)。
因此有必要在立法中赋予政府相应的权力,避免因个别人的行为导致损害扩大。当然,如果有事实证明突发事件将不会发生或者危险已经解除的,应当解除已经采取的有关措施。
三是应急处臵与救援制度。突发事件发生以后,首要的任务是进行有效的应急处臵与救援,防止事态扩大和次生、衍生事件的发生。其一,规定了自然灾害、事故灾难或者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臵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性措施;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禁止或者限制使用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等(第49条)。其二,规定了社会安全事件发生后可以采取的措施。包括:强制隔离使用器械相互对抗或者以暴力行为参与冲突的当事人,妥善解决现场纠纷和争端,控制事态发展;对特定区域内的建筑物、交通工具、设备、设施以及燃料、燃气、电力、水的供应进行控制;封锁有关场所、道路、查验现场人员的身份证件,限制有关公共场所内的活动等(第50条)。其三,规定在严重影响国民经济正常运行时,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有关主管部门可以采取保障、控制等必要的应急措施,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最大限度地减轻影响(第51条)。
要措施(第58条)。其二,对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组织恢复生产、生活和社会秩序,制定恢复重建计划(第59条)。其三,开展恢复重建工作需要上一级人民政府支持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提出请求,上一级人民政府根据情况提供必要的援助(第60条)。其四,国务院根据受突发事件影响地区遭受损失的情况,制定扶持该地区有关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第61条)。
4、明确规定了3种相关法律责任。即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责任主体也有3种,即政府责任,有关法人和组织的责任,自然人的责任。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违反本法规定,不履行法定职责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第63条规定了迟报、谎报、瞒报、漏报信息,未及时开展恢复重建、不及时归还征用的单位和个人的财产等8种情形,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与处分。第64条规定了为做好应急设备、设施日常维护、监测工作,导致发生严重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危害扩大等4种情形,所在地履行统一领导在职责的人民政府责任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以下的罚款;构成违法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违反本法规定,编造并传播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臵工作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有关突发事件事态发展或者应急处臵工作的虚假信息而进行传播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违反本法规定,导致发生突发事件或者突发事件的危害扩大,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违反本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突发事件的安全应急预案【第八篇】
安全工作始终坚持“稳定与发展并举”和“安全重于泰山”的思想,严防在我校发生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高度重视校园安全事故或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努力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全校师生参加晨会、早操、大型体育、艺术活动和集会的各项安全,杜绝各类安全事故发生,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和教学环境。
二、编制目的依据。
三、领导小组成员及职责。
领导小组。
组长:鞠录忠。
副组长:郭忠俊、王公照??
组员:王洪、吕宪青、梁玉芹、刘雪峰、张富贵、岳金国、王耀坤、胡桂芹及各班班主任。
职责。
、各班主任为本班活动期间第一安全责任人,级部主任为本年级安全责任人。活动期间班主任不得离开本班学生,随时掌握本班级学生情况,遇到特殊情况及时做好本班级学生的疏散和控制,并向有关领导报告。
、活动负责人要及时做好整个活动的调度和控制,稳定好全体师生的秩序。政教处、安全科和总务处人员不得擅自脱离岗位。发生事故,及时各就各位,负责安全路线的疏散工作,避免发生拥挤踩踏事故。
、脱离现场后,各班主任、级部主任迅速组织好本班本年级学生,整理好队伍、清点好人数,不允许学生擅自离开队伍。对没有到场的,要做好登记,并及时上报现场负责领导。
、事故发生后,学校立即成立应急指挥机构,统一组织领导协调大型集体活动突发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工作。
、指挥部设总指挥、副总指挥,由在场学校领导担任;下设办公室、疏导协调组、事故处理组、医疗救护组、后勤保障组、安全保卫组等,根据各组职能,每组安排1~2人。
办公室职责。
、疏导协调组职责。
、医疗救护组。
、后勤保障组职责。
搞好应对突发事件所需设备设施、物资器材的采购、保障工作;保障处置安全事故期间所需的资金费用;做好突发安全事故财产损失的评估和统计。
、事故处理组职责。
积极与死亡人员亲属沟通协调,妥善处理死亡人员后事;依法妥善处理死亡人员的有关经济补偿、赔偿工作;依法妥善解决受伤人员的'治疗费用及其它费用。
、安全保卫组职责。
维护事发现场及周边秩序;协助有关部门积极开展抢险救援工作;配合公安部门完成现场保护、线索调查和取证等工作;维护事故处理期间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四、安全教育与安全措施。
、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必须制定落实周密的安全保护措施;如果举行大型的室内活动,要争得有关部门的支持,严格做好消防、疏散等安全准备。负责人要向参加活动的师生,讲明具体的安全措施及疏散方案,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每次大型活动开始前,必须宣布有关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研究制定每次大型集会活动安全应急处理预案。
、加强师生日常活动安全教育及应对突发事件教育,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
五、应急相应及处置程序。
、及时向领导报告事件情况以及向上级报告。凡发生师生有死亡,或较大直接经济损失的重、特大安全事故,必须在1小时内电告市教育局,并在12小时内附上文字报告,报告内容必须明确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情况以及经济损失状况。由学校报当地政府及镇教管办,同时通知有关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实施抢险救助工作。
、事故调查。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要做好相关现场保护工作。事故调查必须采取“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没有追究不放过;师生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违反规定,隐瞒事故调查。
、组织事故损失、人员伤亡情况调查;评价、了解、汇总应急工作出动的救护人数,抢救伤员等情况。
、发生事故,要组织人力及时抢救受困和受伤师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及时将事故上报主管领导。
、视情况报110、120请求援助。并拉好警戒线保护好事故现场。
迅速划定现场保护范围,严禁无关人员进入;尽可能保护好现场,为事故调查及责任认定做好准备。
外出活动现场发生暴力侵害事件时:现场负责人立即宣布停止一切活动;活动组织者组织精干教师稳控不法分子,并拔打“110”报警;有人员受伤拨打“120”,并安排学校医务人员进行简单急救;应尽快确认受伤人员身份,由班主任或其它教职工联系受伤人员家人;尽可能保护好现场,为警方调查破案做好准备。
、现场处置要求:大型活动中发生安全事故后,现场最高领导为第一位责任人,活动组织部门为直接责任部门;在场领导、教师要以学校利益、师生利益为重,无条件地承担起组织、指挥、抢救、报警、报告等任务,不得拖延、推诿,否则将追究责任。
、事件处置结束后,学校要进行经验教训总结,依据有关规定,对相关人员进行表彰及处理。
六、其他事宜。
通过制定和落实大型活动应急预案强化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管理工作,严防各类校园集会的拥挤、踩踏事件发生,一旦发生各种集会的拥挤现象,立即采取果断措施,迅速控制局面,防止事态扩大,确保每一位学生的人身安全。
、学校的重要大型活动主要指学生在校内外的一切集体活动。包括春秋游、运动会、看电影、校会、升旗和集体社会活动大型学生集体活动中造成人员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以及性质严重、产生较大影响的事故。启动本案。
、虽不属于重大事故,但在事故发生过程中,情况发生突然变化,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启动本案。
、大型集会活动按照谁主办(承办)谁负责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逐级申报审批和备案制度。校长是常规集会活动的审批部门。
、针对人未到位、玩忽职守者进行查处。对渎职和集会活动未到岗(擅自离岗)人员,一旦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将上报教育局从重处罚;造成恶劣影响的,经由有关部门和公安机关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七、交通事件的总结报告。
1、本预案由学校安全办公室制订,报学校批准后实施。根据情况变化,及时调整和修订本预案,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2、本预案由学校安全办公室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3、本预自公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属学校安全领导小组。
文档为doc格式。
-->
-->。
上一篇:实用产品试用协议书【优质4篇】
下一篇:企业自查报告5篇精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