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镇应急保障工作要点

云海 分享 时间:

全镇应急保障工作需加强组织协调,完善预案,提升响应能力,开展培训演练,确保物资储备,强化信息沟通,保障安全稳定。以下是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全镇应急保障工作要点”相关范文,供您参考!


2023年全镇应急保障工作要点

2023年,全镇应急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XX大精神及全国两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部署,以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为主线,以本质安全为目标,以责任落实为根本,结合"三抓三促"行动开展,按照全镇"一核引领、二元发力、五区联动"的发展思路,在做靓做响"红色沃土、金色田园、山水画廊、康养福地、和美之乡"五张名片的基础上,聚焦"全面责任、隐患排查、监督管理、宣传培训、应急救援"五大体系建设和"八大重点领域"隐患排查整治等重点任务,突出做好应急体系建设、治理模式转型、安全风险治理、自然灾害防治、抢险救灾能力提升、应急预案编制演练、应急值班值守、信息收集报送、预警信息发布、救援保障服务等重点工作,积极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一、立足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应急体系建设再提升

(一)靠实责任,构建严密的应急责任体系。紧紧抓住责任制这个关键,压紧压实镇村安全生产党政领导、部门监管、企业主体、员工岗位"四方责任",完善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职责清单、年度任务清单,及时更新公布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落实森林草原防灭火行政首长负责制。明确职能交叉和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安全监管的主责部门,推动行业单位严格落实"三个必须"监管责任。持续强化企业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安全投入、安全检查、重大危险源包保责任和领导在岗带班等制度规定,建立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员工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清单,确保人人有责、各负其责。

(二)定期研判、构建科学的应急指挥体系。充分发挥各议事协调机构的统筹作用和各行业监管部门的专业优势,健全重大安全风险防范化解协同机制和灾害事故应对处置现场指挥协调机制,有效衔接"防"与"救"责任链条。强化会商研判、预警叫应、指挥调度等职能作用。建立健全应急联席会议、需求专报、情报会商、协同指挥等制度,定期组织重点行业单位、镇应急管理办公室、重点企业等单位召开形势分析联席会议,常态化开展桌面推演和实战演练,建立联合应急保障机制,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共用,切实做到应急保障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全面协同、处置高效。

(三)优化职能、构建高效的救援联动机制。加强与县消防救援大队等专业应急救援力量的协调联系,及时完善镇基干民兵排与派出所、卫生院、各村应急救援分队的合作联动机制,提升联合应对重特大事故灾害的能力。建立部门单位联动、警地联动、救援力量协调调动、救灾物资快速调运等工作机制,确保在应急状态下各类应急车辆、救援装备调配和抢险救灾物资紧急采购、运输、征用、调拨、配发等各环节有效衔接。加强与公安、消防救援、卫健等部门单位对接,建立信息沟通和应急联动协作工作机制,确保发生突发状况能够快速响应、处置到位。

二、突出全流程实战化,推动应急处置能力再提升

(一)健全应急预案体系。按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要求,遵循"以人为本、依法依规、符合实际、注重实效"原则,紧紧围绕"1+4"框架(即: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4大类应急预案),结合各行业单位职能职责,修订完善专项应急预案、镇村应急预案,推进行业部门单位制定应急行动方案和应急工作手册,配合大型群众性活动主办单位科学制定重大活动应急预案,构建形成覆盖全区域、全灾种、全行业、全层级、全过程的应急预案体系。同时,督促指导各行业监管单位和生产经营单位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精细编制各自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处置方案,明确应急职责,规范应急程序,细化保障措施。定期不定期深入生产经营单位对从业人员开展应急预案和应急知识及技能培训,使各岗位从业人员熟知应急预案内容、掌握作业岗位、场所危险因素以及应急职责、应急程序和应急处置要点等,掌握自救互救、避险逃生以及事故初期应急处置的基本知识技能,提高从业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二)加强应急实战演练。巩固拓展以往开展的实战化演习成果,结合本镇实际和地域特点,以防汛抗洪人员疏散、消防安全、森草防火、地质灾害等为重点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各有关单位以涉"路、建、矿、危、众、火、特、新"等行业领域为侧重适时开展应急演练,锻炼应急救援队伍,检验应急处置能力。组织开展多单位协同综合实战演练,使相关单位了解熟悉并全面掌握监测预警、应急准备、应急响应、应急救援、灾后恢复等工作流程,将预案的程序细化到具体环节,将职责明确到具体岗位和人员,让各单位在应急处置和救援中、知责、明责、尽责,切实提升各单位协调联动和现场应对能力。

(三)创新桌面推演形式。立足全镇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规律特点,围绕突发事件发生的现实可能性、后果危害性,以应对大灾巨灾为突破口,聚焦文化旅游、道路交通、建筑施工、食品药品、卫生防疫、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灾害、公共安全等领域,拓展桌面推演范围。可采取现场授课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加强培训教育,优化启动响应、救援准备、应急救援、后期处置、响应终止、专家评估和复盘提升等环节流程,形成上下有序衔接、左右协同响应、全民共同参与的推演格局,进一步检验综合指挥调度能力,提升各单位间的协调配合和综合保障能力。

(四)强化应急演练评估。建立应急演练评估制度,认真深入评估检验应急预案中信息报告、预案衔接、处置程序、保障机制等内容是否科学合理,对在应急演练中发现问题需要修订的要及时修订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严格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基本规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要求,指导规范全镇企业开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和演练评估工作,提高应急演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企业应急救援处置能力。

三、立足全灾种大应急,推动应急保障水平再提升

(一)科学合理储备应急物资。及时对全镇各村、各有关单位储备物资、装备、设施情况进行统计,摸清应急物资储备家底,最大限度提升物质装备效能。加强应急物资日常管理和维护保养,规范应急物资调拨使用程序,确保发生突发事件时物资调运畅通有序高效。积极探索建立实物储备与协议储备相结合、政府采购与政府补贴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方式,形成全方位、立体式、多元化的应急物资保障机制,有效提升全镇应急物资储备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在完善现有应急救援队伍的基础上,强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坚持专业能力与综合能力两手抓的方针。及时组织开展实战化拉动演练、应急救援技能比武等活动,强化业务技能培训,优化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布局,提升救援队伍"一专多能"救援水平和快速反应能力。坚持综合应急救援队伍、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队伍协同发展,着力构建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要求的应急救援队伍体系。依托基干民兵预备役人员、镇村干部应急队伍、基层警务人员、医务人员等组建"一专多能、一队多用"的综合性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就近开展先期处置。

(三)推动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均衡布局、标准规范、安全可靠"的要求,参照《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施》(GB21734-2008)和《XX省自然灾害应急避难场所项目建设基本要求》等标准,制定完善全镇城乡应急避难场所建设规划,将全镇广场、绿地、公园、学校、人防工程、体育场馆等公共场所,因地制宜建设、改造和提升为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应急疏散通道和基本生活设施,公开公示具体位置,设置统一规范醒目标志,明确应急疏散路线,日常加大宣传力度,引导群众熟悉应急避险知识和应急避难场所周边环境,防患于未然。

四、注重早预警早处置,推动快速响应能力再提升

(一)推进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按照国家和省、市、县"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规划要求,有效整合各行业部门现有资源,加快推进镇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及时衔接县应急管理局,协调通过应急指挥专网将华为视频与小鱼易连视频会议系统纵向延伸链接至乡镇和高危及重点企业,有效打通县、镇、企业三级视频会议系统,确保应急指挥会商研判高效有序。规范事故灾害应急响应、现场处置工作流程,提升应急响应速度,提高应急救援调度能力。制定镇、村两级通讯录联络人制度,建立"两委三部"成员单位负责人通讯录,随时掌握人员调整变动情况,协调做好有关信息获取,对通讯录实时更新完善和动态管理,为高效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处置工作奠定基础。

(二)强化预警信息发布。着眼"全灾种、大安全、大应急"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属地负责、归口管理、有效联动、快速传播"的原则,优化预警信息发布规则,紧紧围绕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关键因素,进一步明确信息发布责任、时限、形式、流程等相关要求,督促指导各村、各单位建立预警信息发布台账,提升预警信息发布的精准性、时效性。

(三)严格应急值班值守。根据全省应急系统值班工作规范(试行)相关要求,各村、各单位要严格执行领导24小时在岗带班、值班人员24小时在岗值班和交接班、备勤、视频调度等制度,推动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压紧靠实森林防火期、汛期等特殊时期和节假日等重点时段的值班备勤工作责任,建立健全重大节日、特殊敏感时期事故灾害应急处置流程,规范事故灾害和常规信息内容要素、流程,确保事故灾害信息处置工作有力有序。健全完善应急值班通报考核机制,将应急值班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对各村、各单位应急值守、信息报送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鼓励表扬,对信息报告制度不落实、迟报、漏报、瞒报的给予通报批评。

(四)做细重大活动保障。结合全镇实际,及时邀请安全专家对大型群众性文化活动、项目开工、启动仪式等活动现场临建设施及周边企业开展全覆盖隐患排查,加强安全检查力度和频次,全力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活动安全有序举行。活动期间,组织一定的救援力量全程参与应急保障,随时做好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准备。严格按照应急预案编制导则,分析预判活动举办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指导活动主办单位规范编制应急预案,科学制定应对处置措施,提高应急预案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48 37395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