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问题论文(精选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环境保护问题论文(精选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环境问题论文【第一篇】

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水利的开发需要处理好工程与人类、自然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保证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以求得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严格遵从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统一协调的原则才能够高效的进行施工活动,一改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安全生产和环保节能生产,同时将施工单位的利益与水利工程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热情和环保意识。水利施工单位应该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效益,切实的做好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所谓的社会效益就是对下游提供干净的水源,还可以同时发展旅游企业,一举多得。

循环利用原则。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需要大量的水源,因此,循环利用原则非常适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就是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原材料甚至是垃圾,都可以通过相应的处理办法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这样不仅能够极大的节约资源,更减少了施工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能够节约水利工程的修建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对施工空间的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施工位置大多较为偏远,周围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可以根据当地的生物种群分布情况及水文地理位置等因素提高工程预定效益的提升,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周密的部署。

互补共生原则。所谓互补共生原则的提出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方针战略,互补就是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从自然中获取并回报自然,共生就是共同生存、不断进步。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严格的遵从这一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采取,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施工手段,建立一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施工体系,从而获取最大、最长久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就是对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较长的工期,这就应当考虑到时节的问题,施工要考虑气候变化,对工程各个阶段的工作予以适当的安排,顺应自然规律。

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水体的污染,水利工程建设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但是一些施工单位不负责任,将污水、废水不经过处理就倒入下游,不仅造成地下水的污染,还为周围和下游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其次,是空气污染,任何施工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灰尘、烟雾等,但是通过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可以减轻和避免的,但我国在这方面却存在严重不足;最后,就是噪声和废弃物的污染,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在夜晚还不间断的施工,使得周围居民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而废弃物随意丢弃,久而久之就会对水源、土壤及周围的生物、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

3、建设生态化的水利工程施工系统

优化系统结构。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结合周围的环境,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进行施工设计,不断的优化创新水利施工的方案,选择能够产生最大生态经济效益的方案,这有这样才能够多角度、多层次的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充分吸取西方工业时展的弊端,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工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这样才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明确的依据和原则,工程监管人员也要严格监督施工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以及是否有违反生态工程原理的做法,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模式。例如,水利工程施工需要炸开山石,散落的石块就可以作为回填的原料,也可以用来填埋沟壑等,更重要的是,我国已经出台了有关土地资源利用的相关政策,极大的解决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生态化的建设与管理。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想实现生态化的建设与管理就应该首先提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意识,切实的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实际上,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失去长远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现代工业发展快速的时代,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更应该注重生态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将工程的建设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实在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循环利用。其次,就是严格的遵循生态工程原理的基本原则,如同上文阐述的一样,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要求每一个人,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最后强调以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通过系统的勘察周围的施工环境,对可能存在的任何对环境有伤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就能避免施工时产生不可挽回的错误。

分析施工体系、科学规划布局。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进步,我国目前已经拥有非常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施工技术,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对施工的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科学的规划布局,尤其是在生态理念的运用方面,笔者将系统管理分为自组织层、监控层和自适应层几个层次,其功能就是通过上层策略对下层策略的指导和制约来首先效益的最大化,而监控层则是达到效益目标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分层控制机制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生态化管理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就是要有明确的系统边界,这是为了稳定目前生态环境的有利举措,为了达到明确系统边界的目的,必须有效划分施工范围,根据法规、政策中强调的环境保护条款来对相关环境质量、蓄水总量、土地占用面积、下游用水量等数据进行测定。最后要强调的就是对系统控制变量的识别,就是要根据工程现状及时的调整施工方案,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变动的系统参数进行分析,从而调整并制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对于一些大型的枢纽工程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如防空洞、发电站等,确保施工安全及环境安全。

4、结语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我国水利工程施工存在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应用生态工程建设原理对实际的施工方法进行指导,确保施工环境的改善、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更重要的是对周围环境的保护,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就给环境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措施势在必行,希望通过相应制度的改进和环保意识的提升能够促进我国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环境问题论文【第二篇】

(一)努力超越政治利益的分歧。

波罗的海是一个国际海域,要治理好波罗的海的环境问题也只能通过国际合作的方式来进行,单一国家的努力难以取得显著效果。对于这一点,波罗的海周边各国具有较为明确的认识。由于必须依赖于各国间的全力合作,因此,波罗的海的环境问题治理受国际政治环境的影响就十分明显了。历史地看,以1974年赫尔辛基大会的召开为标志,波罗的海周边各国第一次坐在一起共同商议治理波罗的海的环境问题,从此波罗的海的环境问题被正式纳入国际治理的范畴,这是波罗的海环境问题治理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则开始于剧变后,波罗的海地区的国际政治环境空前缓和,周边国家在环境领域开展合作的政治障碍消失,波罗的海环境问题的国际治理开始取得重大进展。第三阶段以2004年波罗的海三国(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加入欧盟为标志,波罗的海的国际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在这一阶段因为欧盟作为一个角色介入到波罗的海的环境问题治理中,使其开始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其中,在第二和第三阶段,波罗的海周边国家能够顺应和利用国际政治环境的有利变化,抓住机遇,积极开展环境治理的国际合作,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成果的取得仍然是以冷战时期周边各国打下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基础的。虽然冷战造成了波罗的海周边各国政治上的对立和不信任,但在环境问题上的合作却依然取得了像签署《赫尔辛基公约》、建立赫尔辛基委员会这样重要的突破,而赫尔辛基委员会自成立至今也一直是波罗的海环境问题治理的最主要协调机构。这说明周边国家能够清醒地认识到环境问题的特殊性质,并能够努力超越国际政治因素的制约,在环境问题的治理上开展有效的对话和合作。

(二)建立并不断完善相关组织机构。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导致的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动对波罗的海的环境治理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引发了新的跨国管理机构的发展。大量的新的国家间政府组织和非政府组织,比如波罗的海委员会(CBSS)和清洁波罗的海联盟(CCB),以及跨国的地方政府间组织,比如波罗的海城市联盟(UCB)等纷纷涌现。尽管这些组织追求的目标各异,但它们都有相应的环境政策,并在不同的领域为治理波罗的海的环境问题发挥着作用。除了新的组织建立之外,原有的组织结构也积极调整自身以适应新的形势。1992年,新的赫尔辛基公约签署,增加了四个缔约方,包括波罗的海三国和欧共体。而赫尔辛基委员会也开始主动调整自身组织结构,以适应变化了的形势的需要。原有组织机构的积极调整和新的组织机构的纷纷建立为波罗的海环境问题的国际治理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重视发挥波罗的海地区之外的力量的作用。

冷战结束后波罗的海地区环境治理结构的发展不仅是这一地区政治局势缓和的重要结果,同时也还与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重视程度的增加有关。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这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极大地推动了波罗的海地区国家和组织环境政策的制定和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会议通过的《21世纪议程》不仅在波罗的海地区尤其是北欧国家和德国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还直接导致了1996年波罗的海21世纪议程的创立。除此之外,作为地区最大国际组织的欧盟也在波罗的海环境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力。2004年,欧盟实现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扩大,波罗的海三国等10个国家加入欧盟。欧盟的加入重新塑造了波罗的海地区环境问题的治理结构,其组织机构需要在多个层面上同波罗的海地区的实际需要进行协调。而在环境政策领域,国家和地方当局可能通过人员和组织机构同管理和帮助制定环境政策的欧盟理事会发生联系。同样,欧盟是1992年赫尔辛基公约的正式缔约方,这使得欧盟委员会在赫尔辛基委员会中具有投票权。此外,欧盟坚持将与其环境政策协调一致作为成为其成员国的条件之一,也对波罗的海国家的环境政策议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二、对南海环境问题治理的启示

南海又称“南中国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之一。南海周边人口密集,工农业和经济发展较为迅速,而一些世界上最繁忙的国际航线也经过南海。每年世界商船和超级油轮一半以上的货运都经过南中国海。经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的油轮运输量是苏伊士运河运输量的三倍多,是巴拿马运河运输量的五倍多。此外,由于东南亚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大部分增加的进口都经过南中国海、马六甲海峡和龙目海峡,导致污染的风险也越来越高。同波罗的海的环境问题相类似,南海海域的环境问题也主要集中在富营养化、有毒物质富集和海上污染等三个方面。目前,南海的环境状况呈现总体良好,但持续恶化的趋势,部分海域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中,富营养化是南海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以我国南海沿海海域为例,根据中国海洋局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南海海域入海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依然较差,与2011年相比未见明显改善。%的排污口邻近海域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的排污口邻近海域呈重度富营养化。南海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为24840平方公里,其中劣于第四类水质海域面积为4300平方公里。除此之外,南海海域来往船只密集,增加了发生海上事故的风险,而南海地区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也吸引了周边国家竞相开采,大大增加发生海上漏油事故的风险。基于地缘关系,中国与东盟的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构成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一个国家单独解决这些跨国界的环境与生态问题将是徒劳的,这就需要相邻国家、位于一个生态区的不同国家进行紧密合作,采取共同的行动,这也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所要求的全球的共同发展,它由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所决定的。南海和波罗的海同为国际性海域,且面临着类似的环境问题,基于这些相似性,波罗的海环境问题的国际治理经验可以为我所用,成为我国和周边各国治理南海环境问题的重要借鉴。

(一)南海周边各国应努力超越政治分歧。

波罗的海环境问题之所以能够得到有效治理,是与这一地区各国间的积极合作紧密相关的。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由于冷战的原因,波罗的海周边各国分属两大阵营,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十分激烈。但即使如此,周边各国还是在1974年齐聚一堂,召开了赫尔辛基大会,并成立了赫尔辛基委员会,为波罗的海环境问题的治理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进入九十年代后,随着国际政治环境的改变,波罗的海的环境污染问题被提到了更加显眼的位置,各国合作的空间被大大释放出来,极大地促进了各类合作组织的建立,推动了波罗的海环境状况的改善进程。对于南海来说,目前这一地区仍然存在着较为复杂的海洋权益争端,但是,这些争端的存在不应当成为各国合作治理南海环境污染问题的障碍性因素。周边各国应该本着对自然环境负责的精神和对子孙后代负责的态度,努力超越政治利益分歧,在南海环境问题的治理上采取更加积极和合作的态度,并在谈判的基础上,有序合理地开发南海自然资源,切实保证南海的生态和环境健康。

(二)要建立全面有效的合作机制。

波罗的海环境治理的一个很重要的成功经验就是具有多种多样、不同层次和不同工作重点的国际组织的存在。建立有效的合作协调机制,可以使得各个国家的投入和环境治理资源能够得到协调使用,从而使环境问题治理的效果最大化。比如赫尔辛基委员会,这一委员会成立近四十年来,在波罗的海环境问题的治理上一直发挥中枢的作用,综合协调各国的活动,并及时环境监测数据。目前,南海地区国家之间还没有类似的组织架构。南海作为一片国际海域,要想治理好环境问题,建立有效的组织协调机构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在南海周边各国间建立类似于赫尔辛基委员会的组织仍然具有较大的阻力,而较为现实可行的办法是从各国间开展环境保护的合作项目开始,逐步深化理解和合作。2013年6月,为了促进南海及其周边海洋国家在海洋领域的务实合作,由中国国家海洋局的《南海及其周边海洋国际合作框架计划(2011—2015)》开始实施。该计划的重点是推动当前南海及其周边国家共同关心的区域海洋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合作,合作区域范围主要包括南海及与其相连的印度洋和太平洋,合作伙伴主要包括在此区域内的有关国家以及政府间或者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这一计划的实施将会有助于进一步发挥我国在治理南海环境问题上的积极作用,推动南海各国和相关组织在海洋环境问题上的合作。

(三)要积极发挥地区国际组织和地区外力量的作用。

从波罗的海的治理历程不难看出,地区国际组织和地区外国际力量在海洋环境问题的治理上能够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综合性政府间国际组织,东盟在东南亚事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由于环绕南海的东南亚国家都是东盟的成员国,因此必须要努力发挥东盟在南海环境问题治理上的作用,尤其是要深化中国和东盟在这一问题上的合作。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在环境领域的合作发展势头良好,成果显著。2007年,在第十一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政府首次提出了探讨制订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战略、适时建立中国—东盟环境部长会议机制等建议;2009年,中国与东盟通过了《中国-东盟环保合作战略2009—2015》,确定了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2011年,双方共同制定和通过了《中国—东盟环境保护合作行动计划2011—2013》,确定了开展政策交流与对话、绿色使者计划、环境产业和技术合作、联合研究等重点合作内容,同年,经中国政府批准建立了中国—东盟环保合作中心;2013年9月“中国—东盟环境合作论坛”在广西桂林举办,而第十二届东盟—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也于同月在印度尼西亚泗水召开。中国和东盟在环境问题上的合作和对话必将会对南海环境问题的治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除了重视发挥东盟的作用和加强中国—东盟之间的环境合作之外,也必须要注意发挥地区之外的国际组织和机构的作用,而这其中应当尤其重视联合国的作用。近年来,联合国在推动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协调各国立场,加强对各国监督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在解决环境保护的技术和资金问题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国曾积极参与了在联合国的框架内实施的“西北太平洋行动计划”和“联合国环境署保护海洋环境全球行动计划”等多个环境保护项目,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今后,包括中国在内的南海周边各国应当积极争取联合国相关部门在南海环境问题治理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南海是周边国家人民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保护和改善南海的自然环境,是各国应当共同肩负起的责任。进一步推进周边各国在南海环境问题上的合作,努力搭建合作平台,完善合作机制,对促进南海地区和平与稳定、发展与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环境问题论文【第三篇】

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水利的开发需要处理好工程与人类、自然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保证生态系统和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以求得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严格遵从社会经济效益与生态经济效益统一协调的原则才能够高效的进行施工活动,一改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充分考虑安全生产和环保节能生产,同时将施工单位的利益与水利工程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热情和环保意识。水利施工单位应该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基础上提升经济效益,切实的做好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完美结合,所谓的社会效益就是对下游提供干净的水源,还可以同时发展旅游企业,一举多得。

循环利用原则。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需要大量的水源,因此,循环利用原则非常适用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就是在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水、原材料甚至是垃圾,都可以通过相应的处理办法发挥其最大的利用价值,这样不仅能够极大的节约资源,更减少了施工废料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能够节约水利工程的修建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对施工空间的充分利用,水利工程的施工位置大多较为偏远,周围可利用的土地资源丰富,可以根据当地的生物种群分布情况及水文地理位置等因素提高工程预定效益的提升,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对当地环境的破坏,在施工之前要进行周密的部署。

互补共生原则。所谓互补共生原则的提出是基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本方针战略,互补就是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从自然中获取并回报自然,共生就是共同生存、不断进步。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严格的遵从这一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的采取,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施工手段,建立一种符合生态工程原理的施工体系,从而获取最大、最长久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就是对于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较长的工期,这就应当考虑到时节的问题,施工要考虑气候变化,对工程各个阶段的工作予以适当的安排,顺应自然规律。

2、水利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环境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也是最严重的问题就是水体的污染,水利工程建设需要使用大量的水资源,但是一些施工单位不负责任,将污水、废水不经过处理就倒入下游,不仅造成地下水的污染,还为周围和下游居民的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其次,是空气污染,任何施工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灰尘、烟雾等,但是通过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是可以减轻和避免的,但我国在这方面却存在严重不足;最后,就是噪声和废弃物的污染,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赶工期,在夜晚还不间断的施工,使得周围居民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而废弃物随意丢弃,久而久之就会对水源、土壤及周围的生物、农作物造成严重影响。

3、建设生态化的水利工程施工系统

优化系统结构。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一定要结合周围的环境,应用生态工程原理进行施工设计,不断的优化创新水利施工的方案,选择能够产生最大生态经济效益的方案,这有这样才能够多角度、多层次的利用自然资源,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充分吸取西方工业时展的弊端,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取工业的发展。与此同时,确立明确的发展目标,这样才能够在施工的过程中有明确的依据和原则,工程监管人员也要严格监督施工人员操作的规范性,以及是否有违反生态工程原理的做法,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模式。例如,水利工程施工需要炸开山石,散落的石块就可以作为回填的原料,也可以用来填埋沟壑等,更重要的是,我国已经出台了有关土地资源利用的相关政策,极大的解决了部分地区水土流失问题。

生态化的建设与管理。水利工程的施工要想实现生态化的建设与管理就应该首先提高设计人员、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意识,切实的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实际上,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失去长远的发展目标,尤其是现代工业发展快速的时代,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更应该注重生态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将工程的建设与生态建设有机结合在一起,实在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及循环利用。其次,就是严格的遵循生态工程原理的基本原则,如同上文阐述的一样,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人员一定要严格要求每一个人,同时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水利工程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减至最低。最后强调以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通过系统的勘察周围的施工环境,对可能存在的任何对环境有伤害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这样就能避免施工时产生不可挽回的错误。

分析施工体系、科学规划布局。随着我国建筑事业的进步,我国目前已经拥有非常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施工技术,然而,水利工程的建设需要对施工的体系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科学的规划布局,尤其是在生态理念的运用方面,笔者将系统管理分为自组织层、监控层和自适应层几个层次,其功能就是通过上层策略对下层策略的指导和制约来首先效益的最大化,而监控层则是达到效益目标至关重要的一环,通过分层控制机制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生态化管理提供帮助。另一方面,就是要有明确的系统边界,这是为了稳定目前生态环境的有利举措,为了达到明确系统边界的目的,必须有效划分施工范围,根据法规、政策中强调的环境保护条款来对相关环境质量、蓄水总量、土地占用面积、下游用水量等数据进行测定。最后要强调的就是对系统控制变量的识别,就是要根据工程现状及时的调整施工方案,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可以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变动的系统参数进行分析,从而调整并制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对于一些大型的枢纽工程要予以足够的重视,如防空洞、发电站等,确保施工安全及环境安全。

4、结语

环境保护问题论文【第四篇】

在开设课程之初,宜先对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从而有针对性地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设置相应的知识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有针对性地将环境保护观念渗透到教学中,使学生能够自觉为环境保护作出努力。调查活动一般采用问卷调查,调查问卷涉及有关环境意识的“知”和“行”两方面内容。“知”是基本概念和知识,“行”是指行为取向和实践,即环境教育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参与行动,具有很强的知识性和实践性。以此为原则,调查问卷的设置从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具体问题入手,调查大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程度和面对实际环境问题时的行为倾向,调查结果有助于了解学生对环境问题所持有的认识与态度,明确环境教育的重点与方针,从而为大学环境教育方面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目前,对高校大学生环保意识调查的报道得较多。如吴云影的《高校生对环境问题认识的调查》以7个系学生为对象进行环保意识的问卷调查。调查表明,大学生主要通过电视、网络等媒体获取环境信息,但新闻性较多,深度不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王媛等在天津大学开展的大学生环境意识调查也表明,大学生掌握了环境保护的常识性内容,但在深度性方面有所欠缺。在环境意识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教师可指导学生收集传播领域的一些“热点问题”专题资料,并深入挖掘问题发生的根源,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将课堂环保教育与学生关注的新闻热点紧密联系起来,既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周围环境问题,也促使他们关心具有全球性影响的环境问题,有助于提升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知识点的掌握,使课堂教学成为学生认识和理解环境问题的有效渠道。

二、因“才”施教

由于专业背景的差异,不同专业学生的环保认识和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如文科专业的学生在环保技术和理论方面通常较理科专业学生要弱一些。教学过程中,宜根据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而因材施教。如有调查发现,在提问“消费时是否会选择有生态环保标志的产品”时,化学专业的学生选择“会”的比例较高,而法学专业学生多回答“不知道”。这种差异形成的原因是文科学生对环保知识相对欠缺,不知道、不了解导致他们在实际行为选择时,考虑经济因素多于其他方面,从而做出错误的决定。在环境保护的教学中,应针对学生不同专业背景的层次性特征,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有所区别。文、理科学生都能积极关心周围环境问题,但文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理解及行为比较感性,如在提出牺牲个人利益保护环境、重视生态校园建设等方面文科学生积极响应,而理工科学生则比较理性,善于从生活细节入手,采取实际环保活动,如理科学生在生活中能主动关电等。针对文科学生,除理论知识的传输外,还应指出具体可采取的行为,如人走灯灭、双面打印、垃圾不随手乱扔等,有利于学生通过小的举措实现环境保护。而理科学生不同专业也有各自特点,如生物、化学等专业学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生态环境保护等相关内容,针对此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深入讲解理论知识,引导其积极讨论和采取实际行动,并投入到社会性公益组织和参与相关活动,利用自身的知识和行为辐射影响其他人。

从具有环境意识到采取环保行为之间有大量的空间,学生可能会不知不想,有的会想而不行动,或想行动而又动摇,在教学中应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学生因材施教。王媛等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认可保护环境很重要,仅4%的学生认为应以个人利益优先,宁可牺牲生态环境。但当保护环境和个人短期利益发生矛盾时,50%左右学生是犹豫或被动接受的态度,不到10%的学生仅考虑短期个人利益。由此看出,大多数大学生的“行”明显滞后于“知”。环境教育重点对象是表现犹豫态度的大部分学生,通过适当的环境教育,促使他们树立坚定的环保意识,并能主动选择环保行为。在课堂教育中,即注重加强知识的深度传播,通过对科学道理的解释与资料的引证,增强对环境问题严重现状的信服。同时,将当代的热点环境问题带入课堂,引领他们关注一旦在身边发生严重的环境污染,则对大家的生命健康安全将产生严重危害,迫使学生感受到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如近年来北方频发严重的雾霾天气,大气污染使当地患呼吸系统疾病的人剧增,多年的医疗资料也表明该区域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多,因污染而致癌的人数较以前增多。

三、“行”是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

如何使学生通过环境教育行动起来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后,“知”要转化为环境保护的“行”,只有有了行动才能真正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大学生在环境意识“知”上的水平较高,关心环境问题,具有一定的环保科学知识,对环境现状和危害有较多的认知,环保意识较强。但在环境意识“行”上的水平较弱,能积极选择环保行为的大学生不到一半,如别人随地丢垃圾自己也跟着丢的从众行为等。在调查中,相当多的大学生在牺牲短期个人利益来保护环境需要方面,态度不坚定,甚至有些错误想法。对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不仅仅是对大学生进行环保理念的培养,而更深刻的目的在于将环保意识内化为他们的思维方式,继而成为他们稳定的行为习惯。戴洪厚等在邯郸学院进行的“节能环保意识”调查表明,大学生在环保行为方面则较弱,如对日常生活行为“在没有垃圾桶的公共场所,吃过水果后,您会把手中的果皮放在兜里带回去处理”的选择率最高,而对说服与劝阻行为“你看到同学随便丢垃圾你会说服劝阻”(选择率仅%)、教育行为(15%关注)的关注或执行程度低,对消费行为“毕业后,如果在您的工资里扣除一定的环境税(比如20元)”的支持居中,45%的学生支持。

王媛等调查发现,只有约30%~40%的学生能比较坚定地主动选择以保护环境目标为至上的行为。如何强化大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行”,有不少教师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王建英提倡在环境教学中的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徐永荣等提出直观式、体验式、参与式教学的应用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般来说,环境考查法是使用较多且效果较好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对周围环境问题进行调查,加深对环境污染的认识,从而使课堂教育与实践相联系,学生获得正确、真实印象的同时,积极思考问题发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提出自己的观点,有助于对环境问题的探究。另外,对有条件的学校或化学等等相关专业的学生还可采用实验法,通过采集环境样品进行分析,从数据上了解周围环境的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在课堂上,可采用课堂讨论的方法,选择一些热点生态与环境问题,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促使学生课外查询文献资料,提出个人观点。

四、教师身教重于言传

48 1365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