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样例【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3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样例【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第一篇】

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2023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样例【4篇】”,区委区政府领导每逢重大节假日,亲自带队检查食品安全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形成“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权责一致、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尽职免责”的良好工作格局。

调整成立食药安委及办公室,完善各级部门定期会商制度,加强信息、风险和工作交流,统筹成立学校食堂食品安全治理等5个食品安全专项协助小组等专项领导小组,联合开展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桌面演练、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等专项活动,统筹做好区人大贯彻实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执法检查和评议考核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充分发挥创建工作推动提升监管效能的作用,将各项重点工作纳入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评价标准,促进监管、创建双提升;持续深化部门、镇街联动权责清单建设,建立健全食药安委工作机制、行刑衔接机制、风险会商机制、食品安全应急预案、信息报送等机制建设,夯实各方责任,构建食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以xx市场监管一体化平台为载体,录入食品生产经营信息××余条,推动各地各部门数据联通共享。推进线上线下双融合,食品生产经营建档率100%、风险等级评定100%,公示率100%,强化企业信用约束和自率,实现食品安全“从产地到餐桌”的全程追溯,推进流通企业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开展服务,形成现代流通新体系,抓好重大突发事件和热点问题的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一是加强种植养殖源头管控。成立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推行与重点品种生产主体“双承诺”制度,启动水产养殖用投入品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在生产基地和生产企业建立××个基层监控速测点和企业监测点,积极引进推广简单易操作的农残检测设备,为农业生产基地免费配备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打印机,引导农业生产基地和种植大户主动开展农残速测。二是严控畜禽屠宰环节风险。开展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行动,排查屠宰加工企业及冷库共××家,养殖场(户)××户,严防私屠滥宰、注水肉、以次充好等现象的发生。全年完成省市区三级畜禽抽检××批次,发放瘦肉精测试三联卡××条。三是严格食品生产过程监管。深入开展“亮标承诺、对标生产、核标检验”三标行动,对全区××家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全覆盖监督检查,食品安全管理人员抽查考核覆盖率100%,合格率100%,在产企业全部完成产品验证检验工作,××家企业通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整治小作坊××家,有力保证出厂食品符合安全标准。

一是提升食品流通环节和特殊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区××余家食品流通业户和××家保健食品经营业户监管覆盖面和建档率达100%;深入开展保健食品“两查两专”规范提升和“五进”宣传活动;农批市场全面推行“五项制度”,实施驻场监管、“快检+互联网”、定量监督抽检、扫码追溯、半年检查等五项制度,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销售者建档率100%,全区肉菜质量水平普遍提高。二是提升餐饮服务质量安全安全水平。对全区××余家餐饮服务单位实施量化分级,××396所学校食堂明厨亮灶率、大宗食品集中采购率均实现100%,“4d+”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推广,严格规范网络订餐经营行为,小型餐饮清洁厨房率达90%以上;全覆盖开展餐饮用具清洗消毒专项整治,建档率、监管覆盖率均达100%,确保餐饮用具清洁安全卫生。三是提升农产品质量管控安全水平。制定《“控药残、治违禁、促提升”三年行动方案》,对全区××家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进行gps定位等措施,实施“一张图”工程。全区××个镇街全部设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及农产品质量检测室,配备村级农管员××人,开展农产品××批次,达到批次/千人的检测要求,抽检林产品×批次,建立“区级监督抽检、镇街速测抽检、企业内部自检”与“第三方专业机构检测”相结合的“3+1”检验检测体系。投资××万元建立农产品数据采集和信息管理系统和区级监控中心,建成农产品质量追溯点××个,实现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查询”。给各镇街统一配备合格证云打印设备,对生产经营规模比较大的××户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家庭农场,统一配备了便携式合格证打印机,印发电子合格证××万份,全力保障公众农产品消费安全。四是提升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置提升治理水平。开展餐饮油烟单位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排查餐饮单位××家;联合××街道加强对××路夜市摊点群的管理,划定早市摊点指定区域,便民摊点禁止现场宰杀活禽、明火经营等不利于食品安全建设及易造成各类污染经营行为;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协议××家,收集运输餐厨垃圾××吨,有效维护了餐厨垃圾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确保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卫生。五是提升集中消毒餐饮具专项治理水平。全区现有××家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全部完成远程监控系统的建设工作,建档率100%。抽检检样品××22个,下达卫生监督意见书××份,警告并责令限期整改××3家,罚款××元,开展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跟踪评价培训工作,提高集中消毒服务单位依法履行餐饮消费安全责任意识,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争取区财政保障资金××万进行以奖代补;强化市、区两级“红黑榜”考核结果的运用,红榜单位优先列入年度示范餐饮店、放心消费店等评奖评优候选名单,黑榜单位列入重点整治对象。一是深化小作坊整规。编制小作坊监管“负面清单”目录,实行分级分类监管。目前,全区现有××家食品小作坊的登记证书在有效期内,抽检合格率达99%。二是深化小餐饮整规。集中力量开展整规,全区小餐饮持证率达%,信息公示率、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培训率、餐饮具消毒设施配备使用率均达到99%以上。三是强化小食杂店监管。加大小食品店、小超市整规力度,结合“双城同创”对环境卫生进行提升改造。四是强化小摊贩监管。强化镇街考核,建立摊贩管理档案,统一规划固定区域,取缔流动摊贩××余起。

深入推进“三安联动”,坚持“四个最严”要求,聚焦种植养殖、校园及周边、保健食品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守护舌尖安全”等专项整治行动,对生产经营环节违法行为实行顶格处罚。目前,食品立案××起,结案××起,案值××万元,没收××元,罚款××万元;立案侦办食品类案件××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人,打掉窝点××个,逮捕××人,成功侦破××特大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涉案价值近××元。

一是统筹做好监督抽检和评价性抽检工作。全年完成监督抽检××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为××;市评价性抽检××批次,不合格××批次,合格率××,全力保障全区高质量发展考核取得好的成绩。二是严格落实核查处置“五到位”。坚持70天预警和双通报制度,按照“产品控制、原因查找、整改落实、行政处罚、信息公开”五到位要求,严格做好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工作,落实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形成“严管”加“巧管”的监管新局面。三是发挥快检作用,构建农产品风险防控屏障。建立食品快检室××24处,平均每季度开展农产品快检××0批次左右。推广“拍立查”索证索票小程序,引导全区××万余户食品经营者采取电子化手段留存进销信息,形成追溯链条;开展“你点我检”“你选我检”“你拍我检”活动,收到群众送检××批次,快检××75批次。      一是积极落实“食安山东”品牌创建活动。创建省级“食安山东”食品生产加工示范企业××家,省级规范化农贸市场××家,农批市场提升改造××家,放心肉菜超市××家,打造餐饮示范单位××家,餐饮示范街××条,在省级食品安全城市创建过程中,群众满意度超95%,“食安山东”创建亮点工作《××》被中国食品报予以刊发报导。二是加强农业生产基地的规范化建设。全区“三品一标”认证××个,建成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个,长三角中心城市农产品供应基地××个,各类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个,标准化生产规模、种植范围有了较大提高。三是坚持“三城同创”工作常态化。持续巩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成果,借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和国家卫生城市复审迎检,全员参与创城工作,网格员也积极参与到创城工作,在创卫创文等工作中发挥“前沿哨兵”作用,推动相关工作补齐短板、完善提升,让“双城创建”工作水平升华到新高度。在创城工作中提炼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做法,《××》、《××》被××市场监管局在全市做为经验交流予以推广。

成立冷链食品专仓,建立进口冷链食品企业台账××53家,报备进口冷链食品××万吨,关停整改××8家次,对“八不”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筑牢疫情防线。一是把好专仓疫情防控第一关。坚决防止松懈麻痹思想,确保检测和消毒工作质量,严格驻仓人员管理,积极稳妥做好阳性货物处置各项工作,筑牢进口冷链食品疫情防线。二是持续用好“山东冷链”系统。坚持周检查制度,三级联动,持续对进口冷链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查验‘三证’、实施‘三专管理’开展检查,对“八不”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织密防控网络。三是做好定期摸排检测工作。高度重视定期摸排检测在疫情防控中兜底作用,严密做好场所、食品、从业人员动态摸排检测,确保“应检尽检”。

一是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开展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教育,加强对基层食用农产品、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的业务培训,分批对网格员开展业务知识培训,食品生产经营质量负责人开展抽查考核,考核不合格不得上岗,累计开展各类培训××场次、受训××余人次。二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以“人民群众满意”为着力点,设计印制以创建为主题的宣传册、海报、折页等进行广泛发放张贴,在新媒体、传统媒体投放公益广告、视频短片进行滚动播放,在学习强国、中国食品报、食安山东等各类报刊媒体发表信息××余篇次,强化科普信息发布和谣言防控。三是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数据统一录入企业信用信息库,建立“严重失信者名单”制度,及时发布违法违规企业和个人信息,完善信用联合奖惩机制。四是强化日常监管。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委托第三方在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开展食品安全公开评价,取得良好的监督效果和社会反响。食品生产、餐饮具集中消毒、食品相关产品生产企业的自查报告提交率、整改率、抽检覆盖率均达到100%。五是加强社会协同监督。全面开展食品安全公开承诺活动,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对接12345投诉举报,掌握群众食品安全关切,坚持舆情24小时反馈制度,避免形成舆论事件。加大红黑榜制度实施力度,通过就近公示,倒逼经营者规范经营。加强与食品行业协会的沟通协作,真正发挥行业自治作用。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影响正处于逐渐显现期,重金属、农兽药残留超标难以完全根除,食品安全第一道防线存有缺口,上市合格率100%难以得到保证。

(二)个别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意识不强、责任落实不到位“痼疾”难除。主体责任是食品安全的内因,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主导因素不发挥作用或作用发挥不够,就会让食品安全成为“空中楼阁”。

“两超一非”、掺杂掺假、虚假宣传等食品违法行为屡查不绝。

新业态、新产品大量涌现,非传统食品安全风险日益增加,食品安全监管跟不上治理需求。

监管对象多与人员少、任务重与能力弱的矛盾愈发突出,智慧监管滞后,严重制约着整体监管效能。

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没有相应提高,赢得人民群众满意还要付出巨大努力。

下一步,我们将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为目标,从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力求长效等方面入手,努力打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

以“两个创建”为工作主抓手,加大统筹协调和工作投入,完善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防控体系,督促各级党委、政府和食品安全相关部门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完善考核评价和责任追究机制,建立科学化评价体系,开展各环节食品安全监督检查。

进一步推动基层市场监管站所、食安办和农产品监管机构的规范化建设,确保镇街食安办规范化建设率达到100%。加强市场监管所、农产品监管机构的装备标准配备和能力培养,提升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

推进市场监管智慧平台建设,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加快推动电子追溯系统建设,使食品安全监管从“人海战术”向“人防+机防”转变。建立完善数据共享共用机制,加强数据整理、分析、评估和监管资源配置智能化等工作,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实施食品质量提升行动,以标准化引领产品质量提升。积极推动区域特征明显的食品加工行业转型升级。推进餐饮业质量提升三年规划、区域性小作坊食品园区创建等试点,加快食品类特色产业带、特色园区、特色小镇、特色企业发展。

以主题活动、公益广告等形式大力开展食品安全知识、法律法规和创建工作的宣传,努力提高群众的参与度、知晓度和满意度。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形成良性互动,逐步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行业自律、公众参与、媒体监督的食品安全共治格局。

;

-->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第二篇】

按照州政协20xx年工作安排意见,州政协组成由李永义副主席任组长,州政协办公室、科教文卫体委员会部分委员和州食品安全委员会部分成员单位参加的调研组,于20xx年12月15日至20xx年12月16日对我州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在县市政府和相关部门领导陪同下,采取实地查看、听取汇报、进行座谈的方式,深入到勐海彩云之南茶厂、xx县酒厂、景洪民族幼儿园食堂、景洪农贸市场、嘎洒曼暖龙米线米干加工点,实地查看了解情况,听取了州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xx县政府和xx市食品安全委员办公室的汇报,并同与会者进行了座谈,对全州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通过调研,调研组认为,我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又是旅游胜地,食品安全监管任务重、责任大。州委州政府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把食品安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在机构设置、工作部署、年终考核、经费保障等方面突出食品安全工作。各县市和有关部门,按照州委州政府的统一部署,真抓实干,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使全州多年以来未发生大的食品安全责任事故,为我州的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与此同时,食品安全工作还存在监管力量不足、企业质量意识不高、监管有死角、配套法规不健全、经费紧张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首先是要提高对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到位;其次就是要因病施治、对症下药。针对存在的问题,认真研究和解决。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整监管职能,强化监管责任

一是调整职能。《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后,我州按照法律规定和上级要求,对一些部门的职能进行了调整和充实。2019年1月7日,州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调整充实西双版纳州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通知》,将州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设置在州卫生局,并对州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组成单位进行了调整充实。1月20日,州政府组织州食品安全监管职能移交会议,正式将餐饮服务监管职能从卫生部门移交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从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移交到卫生部门。7月至8月,xx市、xx县按照州政府的要求先后作了相应的调整;二是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在年初召开的全州食品安全工作会议上,州政府与各县市政府、州食品安全委员会主要成员单位签订了《食品安全目标

责任书

》,县市政府又与县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签订责任状(xx市还与各乡镇、各乡镇又与各村委会签订了责任状,xx县在各乡镇成立了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抽调各辖区的食品安全工作),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三是狠抓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年初,州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西双版纳州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州政府办公室印发了《西双版纳州 2019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安排》明确了全年食品安全工作的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品种。并围绕这些重点开展工作、常抓不懈;四是积极开展各项保障工作。在春节、泼水节、五一节、中秋节、国庆节、中高考、两大会议等重要节日和活动期间,都组织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检查。对重要场所、重要环节、重要人员的食品安全进行报障。

(二)开展专项整治,确保食品安全

1、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的通知》和《云南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关于印发云南省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

工作方案

的通知》精神,我州认真贯彻落实“确保宣传不留死角,确保责任不留死角,确保排查不留死角,确保监管不留死角,确保整治不留死角” 的工作方针,坚持整顿与规范并行、打击与扶持并举、专项整治与构建长效机制并重的原则,坚决依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为使整治行动取得实效,一是及时成立了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全面指导、协调全州的专项整治工作;二是对专项整治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加强责任追究。州政府与三县市政府和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主要监管职能部门签订了《西双版纳州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行动工作任务书》,对各地各部门开展专项整治工作情况进行督导检查;三是深入调查、摸清底数。各县市各部门按照专项整治工作要求,对辖区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销售和使用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四是广泛宣传,营造氛围。州委宣传部制定下发了《西双版纳州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切实加强食品添加剂监管宣传报道方案》。州内媒体根据方案要求,加大了宣传力度。各县市各部门充分利用简报、宣传单、标语、网页等媒介,加强专项行动宣传。向企业发放打击食品非法添加及滥用食品添加剂的相关公告,开展 “给监管对象一封公开信”及《生产企业食品安全

承诺书

》等活动;五是突出重点,严厉打击。各监管部门认真落实监管责任,加强部门联动,严厉打击非法添加行为。整治期间累计出动执法人员10882人次,出动车辆2632辆次,检查食品添加剂经营企业807户次,食品生产企业11282户次,食品流通企业 21709户次,餐饮服务企业3688户次,种养殖户1182户次,屠宰场346户次,市场1779个次。封存、下架朱师傅绿茶粉、朱师傅面包馒头速发改良剂、四川xx县红油豆瓣酱等非法使用物质和不合格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2、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专项监督检查

根据上级要求和我州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存在的问题,从今年3月开始,全州卫生、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开展了餐饮具集中消毒服务专项整治工作。一是重点对规模较大的景洪“洁康餐具消毒服务有限公司”进行监管和整治。针对该公司在消毒场地、人员使用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先后8次对该公司进行监督检测,共抽检套装餐饮具80套400件,促使该公司按要求进行了整改,消除了景洪地区餐饮业一大安全隐患。二是对全州辖区内20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其中景洪8 家、勐腊5家、勐海7家)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7家消毒后餐饮具进行随机采样。针对存在问题,除现场指导整改外,下发监督意见书16份,对周围环境不符合选址要求的2家单位提出重新选址意见,对检验不合格的消毒单位给予了行政处罚。

3、猪肉市场专项整治

根据我州猪肉市场存在的问题,今年6月开始,全州开展了猪肉安全专项整治。以景洪城区生猪集中屠宰整治为重点,针对“私屠、私卖、私买”问题,严厉打击私自屠宰、加工经营“瘦肉精”的生猪及不合格猪肉产品的违法行为。商务、农业、工商、卫生、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联合行动,开展突击检查、增加市场巡查频次,加大处罚力度。严格执行生猪定点屠宰制度,督促企业改善屠宰设施,完善肉品质量安全全程监管体系,加强生猪等畜禽屠宰检疫监管,屠宰企业实行专业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做好餐饮服务环节购进管理,严禁购进私屠滥宰猪肉,制定《西双版纳州打击生猪私屠滥宰举报奖励制度》,动员广大群众积极举报生猪私屠滥宰的违法行为。通过整治,使猪肉市场秩序明显好转,猪肉安全进一步得到保证。

4、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根据省上要求,我州卫生部门认真组织了2019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完成了省级安排的2019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任务共311个样品的采集和检测任务。其中:乳制品、茶叶、蛋类、肉类、鲜食用菌、粮食、水产品、蔬菜、油炸面食品、膨化食品、酱腌菜、熟肉制品、蜜饯、炒货、酒类等样品共205份,监测项目为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蛋制品、糕点及饼干(边贸食品)饮料(边贸食品)等样品106份,监测项目为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对领导机关掌握食品安全情况,制定食品安全工作规划,下达食品安全工作任务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广泛开展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6月13日至20日是“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围绕“人人关注食品安全,家家享受健康生活”的宣传活动主题,全州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食品安全宣传活动。州食品安全委员会印制了15000份“2019年食品安全宣传周食品安全系列宣传小折页”,编制了《食品添加剂监管及相关知识》、《台湾地区塑化剂污染食品事件问答》、《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和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名单》等资料下发。州食品安全委员会、xx市政府联合开展了西双版纳州 2019年食品安全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册2019余册,各类宣传材料5000余份,解答群众咨询100余人次。各新闻媒体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宣传食品安全。西双版纳报社利用报纸、网络,开设严打私屠滥宰、健康生活、傣乡美食、衣食住行等专栏,宣传我州食品安全动态,传播食品安全知识,西双版纳人民广播电台在《西双版纳新闻》、《傣乡十分》、《农垦之窗》、《热线追踪》等栏目,经常播出食品安全动态性消息和深度报道,邀请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州卫生局、州质量技术监督局主要负责人参与三期《西双版纳热线》直播,就全州食品安全工作,食品安全现状和食品安全法规向全州听众作深入权威的宣传。通过宣传、提高了社会对食品安全工作的知晓率,提高了群众对假劣食品的防范意识。

由于机构落实、责任明确,措施得力,全州食品安全工作实现了全年的目标任务。截止9月底,我州先后通过了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全国食品安全整顿工作考核评估和省食品安全督查组的食品安全工作专项督查。

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卫生、农业、质监、工商、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分别负责食品安全监管的各个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责加大,但人员编制并未相应增加或增加过少,食品安全监管任务重、难度大。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机构改革后,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和“三定方案”要求其工作任务较原先增加了约三分之二,但人员编制没有增加,明显感到监管力量不足。

食品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由于社会“道德滑坡、诚信缺失”,一些食品生产经营者不能自觉履行食品安全责任,守法意识、道德意识、诚信意识淡薄,为了追逐高额利润而制售假劣产品,食品摊贩的进货查验和索证索票敷衍了事等,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的隐患。

我州目前食品检验检测机构主要分布在卫生、质监、农业、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检验设备重复、落后,许多项目不能检验。如今年工商部门在全州范围内开展辣椒面抽验工作,共抽取77个样品,其中胭脂红、落叶黄等项目因我州不能检验而送普洱综合技术检测中心检验。各部门日常监管的抽样检验结果只供本部门用,形成了检测设备资源分散、落后,数据结果难以共享的局面。在技术层面上影响了食品安全监控力度。

我州食品生产经营小型分散的“五小”(小摊贩、小作坊、小餐饮、小食杂店、小屠宰点)数量较多。《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规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管理办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目前,我省尚未制定相关法规,“五小”的生产经营活动处于“多、小、散、乱、差”和无证无照难监管状态,安全隐患较大。

我州边境线长、通道多,边民互市频繁、食品非法出入境现象时有发生,给防堵和监管工作带来较大困难。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能、餐饮服务监管职能分别由卫生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这就意味着对不符合这一法律规定的部门职能要进行调整。州政府、xx市政府和xx县政府先后于今年的1月、7月和8月对相关部门的职能进行了调整和工作交接。目前尚有xx县因故未调整到位,使一些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执法资格不符合规定,给依法行政和监管造成不必要的困难。

食品生产加工经营点多而广、遍布城乡,安全监管要求到现场检查,监管任务十分繁重。但监管部门普遍存在装备落后,经费困难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客观上造成了执法不力和管理松懈等弊端,使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一)增加和调整编制人员,充实监管力量

面对食品生产、加工、销售点多面广,监管工作量大监管力量不足的实际。一是要加强监管部门和综合协调机构的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监管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二是整合监管力量,完善协调机制。强化部门配合,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整合功能,整合监管力量的另一个方面是在条件成熟后整合目前分散在各监管部门的检验室,避免设备重复、落后、使用效率低和重复投资的弊端;三是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制定和实施我州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工作方案,提高我州食品安全风险预警能力和防范能力,及时发现和消除食品安全隐患苗头;四是坚持因事设编,因岗设人的原则。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适当增加和调整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编制、人员。充实监管力量,切实加强食品安全监管。

(二)加强行政监管和行业自律,加大失信惩戒和违法追究力度

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信用档案,不断充实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基础数据。并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加大失信惩戒力度。对严重失信的企业和个人,要依法给予重罚,并实行市场退出机制,从而加强企业“第一责任人”的安全意识,从源头上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目前,我省尚未制定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五小”)的管理办法,而监管工作又亟需出台这一管理法规,可用政协提案在2019年云南省“两大会议”上提交的方式向省上反映,以求尽快解决当前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存在的“多、小、散、乱、差”问题。

(三)建立联动机制,管控食品非法入境

为了防止和打击不法分子利用边民互市和出入境通道进行食品非法入境治动,海关、边防驻军、边防武警、出入境检验检疫、农业、工商等打私成员单位要建立联动机制,密切配合、协调行动,加强在主要通道上的查辑管控工作,有效防止和打击食品非法入境。

(四)依法调整职能,明确执法主体

依法行政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基本要求,食品安全一靠企业自律,二靠政府监管。监管需要法律法规的授权。《食品安全法》对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的监管部门都作了明确规定,没有按此法规定调整部门职能的这些部门便没有执法的主体资格,也就不能依法监管。因此,尚未进行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的地方,要依法尽快调整,及早明确相关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依法行政、依法监管,避免食品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

食品安全监管涉及到日常监管、专项整治、联合检查、安全保障、综合协调、风险监测评估等方面的工作,以及执法装备的购置和更新,都需要相应的经费保障才能使监管工作正常运转。目前,州、县、市政府在财力较困难的情况下对食品安全工作作了一定的安排,有的列入财政预算,有的未列入。“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项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是一项地地道道的民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更加高度重视。应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列入各级政府的年度财政预算,使食品安全工作经费安排常态化。经费有了保障,监管工作无后顾之忧,食品安全监管就有保障,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就不会是一句空话。

-->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第三篇】

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2023年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样例【4篇】”,现将全县食品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计划开设市场监管抖音公众号,及时发布有关食品安全知识加强宣传。同时,广泛开展食品安全“进企业、进市场、进农村、进学校、进社区、进机关”宣传活动。

-->

-->

食品安全工作情况的报告【第四篇】

近年来,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药品管理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及新出台的《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精神,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部门分工协作、各方联合行动”的要求,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食品药品市场秩序,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得到保障,有效预防了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保障措施。市政府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等,督促食品药品安全措施的落实。一是加强机构建设。xx年8月份,市政府成立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由常务副市长担任食安委主任,三位分管农业、卫生、经贸口的副市长和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担任副主任,成员由市直25个相关部门和梅列、三元两区政府分管领导组成,下设办公室,挂靠在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并根据市领导工作分工的变化及时调整充实食安委成员。二是科学界定职责。针对食品安全监管存在多头执法、职责不清、检测资源重叠等问题、专门组织进行调研,召开专题协调会,进一步理顺食品源头、生产加工、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相关部门监管职责,做到不留空档、不留死角。三是周密部署工作。市食安委多次组织人员深入基层开展食品安全工作调研,组织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督促食品安全各项措施的落实。四是经费列入预算。为保障食品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市财政局将食品安全经费列入预算,所有经费由食安委集中管理、专款专用。

(二)加强协调联动,齐抓共管。一是加强日常监管。市食安委充分发挥综合监督和组织协调职能,采取日常监督检查与专项检查、突击检查与明查暗访、群众举报与点上抽查相结合的办法,强化食品药品监管。规模养殖场、蔬菜基地、大型超市和药店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较到位,索证索票制度较健全。xx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共组织开展食品各类执法检查11万多次,检查食品、加工、经营企业万户,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行为xx多起,查获污染食品80多吨,总货值500多万元。二是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针对节假日的食品供应情况以及食品安全重点问题、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组织质监、工商、卫生、农业、畜牧水产、经贸、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执法人员,重点开展了“元旦”、“春节”、“五一”、“六一”、中秋、国庆等节日食品安全联合检查,以及豆制品、学校食堂、农村食品市场、迎奥运等专项食品安全联合执法,对食品种植养殖源头、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的重要部位、重点单位、主要品种进行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组织整改,严防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三是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xx年以来共办理人大和政协有关食品安全的建议和提案24件,通过建议和提案的办理,使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三)突出治理重点,强化专项整治。根据食品产供销各环节的市场供给状况和安全薄弱环节,结合我市实际,先后组织开展了多个食品安全专项整治活动。一是开展食品小作坊、小企业专项整治。xx年,对全市小作坊开展调查摸底,摸清全市现有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的基本情况。从xx年起,每年都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通过“两取缔”、“一转产”、“四个到位”等措施,把绝大多数食品生产加工小企业、小作坊纳入正常监管范畴。二是开展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xx年,按照国务院开展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工作部署,我市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了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如期完成了10大整治工作任务,实现了30个硬性整治目标,包括省定的13个100%量化目标。三是开展了乳制品专项整治。去年九月份,“三鹿”奶粉事件曝光后,我市高度重视,认真抓好乳制品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餐饮环节和奶牛养殖、奶源供应环节的清查和监管,落实婴幼儿的免费筛查和治疗措施,维护了社会稳定安定。四是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从去年12月份以来,我市组织各有关部门对养殖环节、食品生产加工环节、流通环节和餐饮消费环节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进行专项整治。专项整治以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4278人次,检查单位25546家次,整治重点单位925个,整治重点品种153个,查处案件5起。五是全面深化药品市场整规。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药品市场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大药品市场整规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药品。几年来,我市共组织开展了208次专项检查,查处药械违法案件6032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8起,取缔无证经营药械1244起,不断净化药品市场。

(四)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安全意识。一是组织开展宣传活动。组织开展了食品药品安全“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并通过加强与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联系,大力宣传《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等法律法规。上半年,大田共计发送食品安全短信2万条,发放《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单行册5000本,宣传单万份,增强了人民群众的维权意识,提高了全社会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参与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开展食品药品安全培训。全市各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根据各自的专业特点和监管职责,举办了食品安全监管人员、业主及食品从业人员等培训班,通过培训,提高了监管队伍依法行政能力和监管水平,增强了业主及食品从业人员素质,从业和执法人员的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自律意识都得到加强。三元区今年举办食品安全法学习培训宣贯会2期,邀请有关专家解读《食品安全法》,共有60多位已获qs证的食品企业、小作坊、商场超市的负责人参加会议。

(一)食品药品相关法律法规宣传不够深入。一是一些领导和干部对食品药品安全的相关法律法规学习不够,重要性认识不足,责任意识不强。三元区至今未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协调不够有力。一些食品卫生执法人员法律意识不强,执法不严,监管不到位。二是一些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守法经营意识淡薄,生产加工企业设施简陋,生产环境、卫生条件差,从业人员素质较低,从业培训不到位,对食品卫生安全要求和常识不了解。如大田岩城啤酒厂生产环境差,从业人员存在未穿工作服,穿拖鞋现象。大田均溪小学食堂靠猪圈太近,臭味难闻,空气质量差。三是食品药品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个别食品药品经营单位和餐饮单位台账、相关记录登记不全,流于形式。如大田七星渔业公司下药记录不全,明溪屠宰厂进厂猪检验登记不够完整。四是为数众多的消费者存在食品安全意识差、辨别能力低、维权意识淡薄等问题,许多消费者不知道“qs”是食品质量安全标志。

(二)食品药品安全的隐患仍令人担忧。一是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缺乏标准化程度高的规模种养殖,农业投入品使用不规范,一些农民在生产中往往盲目加大施药量和施药次数的现象,不到安全间隔期就采收使用,农产品全过程质量监控难度大。农产品中农药、抗生素、重金属、瘦肉精和市区周边众多“泔水猪”养殖等问题仍然存在。二是食品生产单位以家庭小作坊为主,生产条件较差,食品添加剂超标。三无食品、过期霉变食品、以次充好食品仍然存在。三是食品流通终端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较为落后,索证登记不规范。四是餐饮业卫生状况堪忧,有的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有的碗筷消毒不够,食品品质难保证。街头饮食摊点和夜市大排档卫生存在“脏、乱、差”的问题。特别是餐具洗涤公司监管不到位,个别从业人员无健康证,企业工作流程不规范,包装车间不具备无菌操作条件,洗涤、消毒原料和包装材料索证不规范。在全市相当多中小酒店都使用这些消毒餐具的情况下,潜在着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四是部分医疗机构未按规定进行药品的储存、保管和养护,药事管理不够有序、规范,对体外诊断试剂、医用耗材、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的管理较为薄弱。药品流通环节违规、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三)食品安全监管存在薄弱环节。一是相关部门分段监管衔接不紧密。7月23日省政府关于研究落实《食品安全法》有关工作的会议纪要下发后,有的部门传达不及时,造成衔接不力,相互推诿。此外,按照《食品安全法》的有关规定,质量监督部门、工商部门、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卫生部门之间的权限应当重新调整,但《食品安全法》没有界定生产领域、流通领域和餐饮服务的含义,导致监管工作内容难以截然分清,存在监管缺失和交叉的问题。二是有的部门监管责任没有到位,降低标准,放松要求。如大笨鹅酸奶厂迁移新址后,在未办理好卫生、生产许可证的情况下,将产品供给市区居民。我市的腐竹产品的抽查合格率仅60%左右,尤溪腐竹产品已被列入全省重点整治地区及重点整治产品目录。大三元商厦中经营冷冻水产品普遍没有索证。三是农村食品安全监管不到位,监管手段滞后,三无食品较多。四是长效机制不够健全。责任目标、责任考评、责任追究、日常巡查、应急管理、安全信息等制度还不完善。

(四)食品药品安全保障措施不配套。一是监管队伍力量薄弱。一些部门存在承担的监管任务与配备的人员不相适应的问题,有些地方监管专业化水平不高。市质量监督局负责两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仅2人,三元区负责协调食品安全工作仅经贸局1人。二是缺乏必要的技术装备和手段。工商、农业、畜牧等相关监管部门普遍缺乏必要的检测设备和配套设施,检测技术落后且资源分散,只能做简易的农药残留检测,无法进行抗生素、重金属等残留检测,依靠感观、目测进行现场检测的方法仍然存在。三是经费保障水平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日益增长的需求还不相适应。一些部门检测经费和买样经费未列入预算。三元区蔬菜批发市场共有80多个品种蔬菜,每4天仅抽检一次,检测8个品种农药残留,难以保证上市蔬菜质量。

(一)强化食品药品安全宣传教育。食品药品安全关系到广大消费者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各级政府要继续加大对《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的宣传力度,提高各级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的法律意识,依法依规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各项措施。要加强食品药品制售从业人员的法律、业务培训和社会公德教育,熟悉并掌握必要的食品药品知识和技能,知晓本行业科学发展的动态和信息,加强自身规范化管理。要加大媒体对违法生产、教育行为的曝光力度,促进依法、诚信经营。要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分期分批对不同人群进行食品药品安全健康教育,让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入千家万户,增强广大消费者自我保护能力,提高对假冒、伪劣食品鉴别能力,自觉抵制不安全食品药品,积极举报违法经营行为。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参与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落实食品药品安全监管责任。一是要继续抓好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工作。定期召开食品药品安全监督管理联席会议,加强沟通,统筹协调,研究解决食品药品安全存在的相关问题。对照《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监管部门之间的权限,对监管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各负其责,切实加强食品药品各个环节的监管,避免出现监管空白,维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二是要完善和落实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依法履职,严格监管,切实负起责任。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追究机制,对执法人员行政不作为、玩忽职守、执法犯法应严肃追究责任,给予必要的处分和处罚。

(三)加强食品药品安全日常监管。要高度重视消除食品安全各个环节的安全隐患,继续加强种植养殖源头和食品药品生产加工、流通、消费四个环节的安全监管,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消除监管盲区。一是加强对食品药品生产源头的监管。积极扶持和引导农产品和食品药品生产加工企业提升产业水平,做大做强、规范生产,通过农民专业技术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统一对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多环节的规范自律行为。要在有条件的超市建立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二是加强对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相关部门要严把好食品药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准入关,不能因陋就简,降低门槛,对不符合相关规定和违反相关程序的厂商要加大处罚力度、限期整改。要加强对食品添加剂的监管,禁止生产者采购、使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三是加强对流通环节监管。要严格执行健全索证索票制度,加大对产品抽查检验力度,确保进入流通食品安全。四是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管。要加强从业人员健康体检,严格餐具消毒,加强集中式餐具消毒服务公司的规范管理。加大对夜市、摊点的整治力度。五是高度关注广大农村食品药品安全状况,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农村食品卫生监督力量,从源头上控制伪劣食品药品对农民群众的危害。

(四)深化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继续围绕直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针对重点产品、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场所、重点对象,组织开展联合检查和联合执法,深入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制售假劣食品药品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不断提高市场规范化程度和群众饮食用药安全保障程度。

(五)健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长效机制。加快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改革步伐,调整充实食安委成员单位。通过有效整合现有监管资源和监管力量,把分散的监管集中起来,把具体的监管统一起来,切实使现有监管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和发挥,形成统一、权威、高效的监管体系。建立食品药品安全标准体系、检验检测体系、信用体系和信息体系,继续开展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综合评价和食品药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完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分析评估和预警机制,提高对食品药品安全风险分析和事故的快速反应能力。全面推广药监系统的监管台帐制度,健全和完善各监管部门检查、抽查台账和现场记录,落实整改措施和时限,使各项监管工作常态化、规范化。探索农村食品药品综合监管的有效方法和措施,充分发挥食品药品监管网络的作用,真正实现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全覆盖。

(六)健全和完善食品药品监管保障机制。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将食品药品监管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逐年增加。解决好食品药品执法交通工具、快速检测装备、取证工具和信息化设备的配备,提高监管水平。要进一步整合市、县食品药品检测资源,提高检测面和检测水平,切实使检测到位,实现检测常态化。二是尽快配齐配强食品药品监督执法人员,同时要把住人员的进出关,对现有的执法人员要加强培训和进修,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人事编制部门在调研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和乡村食品药品协管员编制,以满足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七)大力扶持食品医药产业发展。通过逐步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全市食品药品安全水平。加强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将食品安全的管理延伸到农户。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引导,发展一批技术先进、标准化程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一方面继续加大对小作坊的整治力度,逐步淘汰生产条件差,技术落后又无力改造的小作坊,一方面支持技术先进、质量管理水平高的企业发展壮大,逐步提高名牌产品企业和质量认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从源头上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

48 7071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