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娶亲习俗精选10篇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有趣的娶亲习俗精选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有趣的娶亲习俗【第一篇】
每逢七夕,宁波民间有妇女拜织女、乞巧、对月穿针、槿叶洗头、听悄悄话、印巧果等习俗,宁波各地方志均有相关记载。
七夕这天,妇女们聚集于宗祠或自家明堂内,在浩瀚星空之下,摆设各式各样鲜艳的香案,遥祭牛郎织女。“香案”是用纸糊的,案上用茶、酒以及“五子”:红枣、花生、桂圆、莲子和瓜子作供品,寓意“早生贵子”;陈列瓜果、巧果、胭脂花粉、纸制的花衣裳、鞋子、日用品和刺绣、鲜花等,琳琅满目,称为“贺双星”。姐妹们在香案扎制上下功夫,暗比高下,看谁制作得精巧。
宁波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中要数“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称“乞巧果”,款式繁多。宋朝时宁波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均含“七夕乞巧”之意。有模拟神话中牛郎与织女相会时脸上泛起幸福微涡“笑靥儿”花纹的巧果;有模拟天上织女织布梭的梭形面果;有模拟传说中牛郎掷给织女的牛拐子的三角形巧果。
在宁波民间的七夕祭品里,有一种宁波独有的供品,那便是印有“凤穿牡丹”纹样的金团。凤,象征女性;牡丹,喻富贵人家。“凤穿牡丹”图样隐含了将待嫁的少女嫁入富贵之家的期盼。
往昔七夕,在宁波坊间,妇女把活蜘蛛安于盒内,于次日观看,如见喜蛛结网,意味着“乞得巧”了。七夕过后,姑娘们要将自己所制作的小工艺品、小玩艺,彼此相赠,以示情谊。
也有以三条长凳搭桥,两条相接,另一条搁于上端,少女相扶走过凳子,称七女“走仙桥”。
在宁波农村,七夕这一天,少女会独自一人去葡萄架下或生长茂盛的南瓜、茄子田塍里蹲着,敛声屏气,凝神谛听,依稀能听到织女的洗碗声,或许还能听到牛郎和织女相会时低声密谈。未婚少女在遐想双星的浓情蜜意之余,趁机祈求牛郎织女保佑自己日后嫁个如意郎君,赢得纯真的爱情。
旧时宁波人乞巧喜欢用瓜灯助兴,宁波民间有将七月称为“瓜月”的。宋代庆元(宁波)知府吴潜《鹊桥仙》:“馨香饼饵,新鲜瓜果,乞巧千门万户。”制作瓜灯先将西瓜的瓤肉挖掉,再在西瓜的外皮上雕刻各种精美的浮雕图案,瓜内点上蜡烛,别具一格的观赏灯具就算制成了。
乞巧游戏分“赛巧”和“桐叶卜巧”两种。赛巧女孩对月穿针线,祈求织女能赐以巧技。姑娘们手执彩色丝线对着月影灯影将线穿过针孔,谓之“赛巧”。所谓“卜巧”,即以桐叶在水中投射的影子叩问自己是巧是笨。如桐叶之影像花、像云、像字或其他美丽形状,谓“乞得巧”。如针影或粗或直,无花或云的形态,则属“乞得拙”。
七月初七,镇海、北仑一带人家都有吃新鸡的习俗,宁波老话:“七月七,吃新鸡。”相传双星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俩便能长相厮守,为了让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遂有吃公鸡这一奇特的习俗,顺便也“秋补”一下。宁波老话讲“好看是戏,好吃是鸡”,老宁波认为,七月七吃新鸡,跟冬令进补同理,年轻人吃新鸡长身体,老年人吃新鸡强筋骨。
宁波民间尚有做“巧芽汤”的习俗,先于七月初一将谷种或绿豆放入小盒中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七夕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七夕这天,剪芽做汤,给儿童吃,称“巧芽”。
指望年年七夕天气总是风清月白、群星璀璨,显然是奢望。每逢七夕下雨的年份,虽然无法展开乞巧、赛巧、卜巧等活动,但老宁波会在斜风细雨中承接“七夕雨水”,宁波民间认为,七夕雨水乃双星相会时织女“泣涕零如雨”所致,称“相思雨”或“相思泪”,属“圣水”。人们集聚圣水,宝爱备至,以备经年炊饮、濯发或沐浴之用。
有趣的娶亲习俗【第二篇】
千百年来,在漫漫的婚姻嫁娶中形成了许多有趣而独特的习俗,许多娶亲习俗也许你见过多次,但究其由来或所含之意,也许不一定明白。下面网友推荐浙江萧山人结婚习俗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童子压床
新郎结婚前一晚要童子压床。一般男孩加上新郎两个人,成双数,单数不吉利。“童子压床”有“早生贵子”的意寓,而男孩子压床是祝愿新人将来生的是儿子。
子孙桶
子孙桶,故名思义,是保佑子孙万代,多福多寿的喜庆吉祥物,与子孙对碗,红木箱柜一起是萧山姑娘的嫁妆三宝,陪嫁时必不可少的。
子孙宝桶有三件:马桶、脚盆、水桶。
马桶亦称子孙宝桶,寓意早生儿女健康;脚盆亦称聚福宝盆,寓意健康富足;水桶亦称财势宝桶,寓意勤奋上进事业有成。
子孙桶要专门由娘家兄弟在新娘进门之前拎进洞房。
和 “童子压床”同样的道理,长辈们常常会找一个小男孩往马桶里尿尿,寓意“早生贵子。”
老一辈结婚的时候,子孙桶都是由木匠师傅正儿八经做出来的,由新娘带去夫家做家当用的,如今婚礼上用的子孙桶多是作为摆设,图个好寓意。
迎亲火把和灯笼
萧山大部分地方,在新娘进新郎家之前,新郎家都会派出童男童女各一名,持点燃的火把,走在新郎新娘前面,将新人迎进家门。
下萧山及沙地里迎亲,除了火把还伴有灯笼,但是现在纸灯笼很少用了,多是用电子火把和电子风雨灯替代,也算是与时俱进。
据传,古时候各地有抢亲的习俗,因此送新娘往往是在天黑后再进行,男方为了保险,就派出大队人马,手持灯笼火把在半道接人,目的是让新娘子顺利进入男家。所以这灯笼火把的迎亲习俗也就一直流传至今。
上轿火熜
旧时,新郎去新娘家迎娶时,往往会带一个铜火熜,并且在火熜里预先放上点炭火,待新娘子出门前,再续点新娘家灶头的炭火。新娘抱着铜火熜一起上轿,到新郎家后,火熜里的炭火立即被送到男家灶肚中。
“上轿火熜”的含义大家都能猜到,有续接香火之寓意。但其中一个小秘密有可能现在许多人不知道,这火熜除给新娘取暖之外,还是一个新娘临时解决内急的用具。早先交通不便,迎亲抬轿队伍有时要走上大半天山野小路才能到达男方家,万一新娘在轿内内急,一是羞于启齿,二是条件所限。于是,新娘出门前,新娘妈妈教的这绝招就管用了。
传麻袋
新郎新娘拜过天地后,由男方长辈在堂前地下铺上5只麻袋,众人一边传递着朝前铺,一边让新郎新娘在花烛的引导下,在铺好的麻袋上踏过,一直送到洞房门口。
传麻袋的寓意很明显,就是希望能传种接代,家族兴旺,后继有人。不过讲究的是,必须是5只麻袋,不多也不少,象征着五代同堂,这是人生最高的福分。
踩米筛
新娘出门前要踩在盖着红绸或红纸的米筛上,在父亲的祝词中拜别先人和亲朋好友。
旧时吃的米是用捣臼椿出来的,碎米很多,用米筛筛选时,最完整的、最饱满的米总浮在米筛顶上。让新娘踩在米筛上告别亲人的.风俗,是娘家人希望自家的女儿嫁到夫家后,也象米筛顶层最好的米一样,做一位既能干又出挑的主妇,俗称“米筛顶上的人”。
吃汤圆与洗脸
新娘进门前或进洞房后,一般都会由男方家里慈祥和眉的老妇给新娘喂几口细汤圆,然后打一盆热水,绞块热毛巾让新娘擦把脸。
喂汤圆的人很有讲究,生肖不能与新人有冲撞,另外最好是有孩子的妇人。
“吃汤圆”的风俗很好理解,为的是祝福小俩口甜甜蜜蜜,幸福美满。“洗脸”则并非是为了让新娘擦擦汗了,萧山人有个说法叫“防热面孔冲”。就是说,新娘洗过脸了,以后在日常生活中和婆婆发生争执时,相互不会红脸,有矛盾也能平平和和地解决。当然,现在的新娘都化了浓妆,洗脸就免了,拿毛巾在脸上做个擦洗的样子就成。
撒喜果
新娘进入新房(洞房)后坐在床沿上,男家谴一慈祥老妇向新床上撒一大捧花生、莲子、枣子、喜糖等果子,有时也向见证婚礼的亲朋好友撒帐果,以此祝愿新郎新娘早生贵子,连生贵子。
松柏长青
在萧山,男方迎亲队伍赴女方时,大部分是空篮担,最前面一担要挑一对三尺来高带根系的松树和柏树,树上还要缠绕红红绿绿的丝棉,到女方后种在女方后园或空地上。
松树枝和柏树枝是常青树,永不凋谢的,寓意松柏长青,“柏”又正好和“百”谐音,寓意“白头偕老”、“百子千孙”、“百年好合”。
留杆
从前轿子起轿前,轿夫要抬着花轿前后溜三溜,俗称留三留,以示新娘难舍家中父母及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依依不舍地惜别娘家人。现在是汽车迎亲,这活就有劳婚车驾驶员敲档位了。
搜轿
这个风俗已经不太多见了,新娘在进入婚车前,由新娘家的一个长辈(顺留公公)左手拿一面镜子,右手拿一点燃的红烛,借着烛光,用镜子在车内(相当于花轿)上下前后均照一遍,检验轿子是否可靠,还有驱散浊气之意,以便让新娘顺当平安地嫁入男方。
望冷望热
婚后第三日,新娘由新郎陪同回娘家,俗称“三朝回门”。岳母以糖汆蛋、麻团作点心,但新女婿不能吃完,以示文雅有礼貌。同时,新郎新娘按辈分拜见女家亲戚长辈,以感谢女方亲人对婚姻的支持和帮助。
新人去看望女方家长辈的过程俗称“望冷”,意思是女儿出嫁了,家中冷冷清清,所以要来慰籍一下。过些日子新娘父母来女婿家探视女儿,看看女儿嫁到夫家是否平安快乐,幸福美满,亲家娶媳妇后是否热热闹闹,红红火火,这就俗称“望热”。
大多数“上萧山”的风俗是,前一天在女方家里办酒席,第二天在男方家。男方上午去接新娘子,新娘被锁在房间内,要男方塞很多红包,会提很多要求,直到伴娘们满意了,才肯把门打开。
“下萧山”可能更靠近杭州,习俗上相近,现在女方家办酒的形式免去了。到了晚上,亲朋好友都来吃喜酒了,新郎敬酒,新娘点烟。
萧山人嫁女儿,至今还保持着要礼金这一习俗。
一、忌于鬼月农历七月完婚。
二、忌于农历六月完婚,因有半月妻的意思。
三、安床时,要把床置放正位,忌与桌子衣橱或任何物件的尖角相对。
四、床位安好后至新婚夜前夕,准新郎忌一个人独睡新床,如无可避免,可找一位大生肖(如肖龙)及未成年的男童陪睡。
五、订婚当天,不管天气有多热,所有参加订婚的宾客都不可以煽扇子,否则会有拆散的意思。
六、订婚之文定喜宴完毕后,双方都不可以说再见,否则会有再婚的意思。
七、新娘子结婚当天所穿的礼服忌有袋口,以免带走娘家财运。
八、新娘子离开娘家时,哭得愈厉害愈好,取“哭发哭发,不哭不发”的意思。
九、结婚当天,新娘子出门时,姑嫂均要回避,不能相送;因为“姑”跟“孤”同音,而“嫂”跟“扫”同音,都是不吉利的词汇。
十、在迎娶途中,如遇到另一队迎娶车队,叫“喜冲喜”,会抵消彼此的福份,所以必需互放鞭炮,或由双方媒人交换花朵,以化解之。(但现今多以花车车队取代,如在路上遇到另一队车队,可互相相视祝贺代替放鞭炮。)
十一、结婚当天,任何人都不可以接触到新床,直至晚上就寝;新娘当天更不可碰到床边。
十二、结婚当天,新娘子不可躺下,不然会有“一年到晚都病倒床上”的意思。
十三、因小孩容易哭,所以小孩应避免进入结婚礼堂,因为在礼堂哭是不吉利的。
十四、礼堂忌用鲜花,因为鲜花容易淍谢,只有莲招花和石榴花不忌。
十五、新娘进男家门时,忌脚踏门坎,应要跨过去。
十六、凡是生肖属“虎”的人(与“苦”同音)或寡妇,不宜观礼及进新房。
十七、新娘子不宜踏到新郎的鞋,因有羞夫之意。
十八、三朝回门当天,新婚夫妇必须于日落前离开娘家,绝对不可留在娘家过夜。万一有特殊原因不能回家,夫妻二人也要分开睡,以免冲撞娘家令娘家倒霉。
十九、新婚4个月内,忌参加任何的婚丧喜庆。
二十、新婚4个月内,忌在外过夜。
有趣的娶亲习俗【第三篇】
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有趣的娶亲习俗精选10篇”,表示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告别春天,也表示着夏天的开始。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时至立夏,万物繁茂。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有趣的娶亲习俗精选10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
1、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2、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3、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4、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5、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时令)的特定节令,它最初是依据“斗转星移”制定,当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东南,为立夏。所谓“立”即开始的意思,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别代表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的开始和到来。为了更准确地表述时序特点,古人又根据天气和物候,将节气分为“分”、“至”、“启”、“闭”四组。“分”即春分和秋分,古称“二分”;“至”即夏至和冬至,古称“二至”;“启”是立春和立夏,“闭”则是立秋和立冬,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合称“四立”,这些加起来共为“八节”。对应节气中最重要的“八节”,还产生了民俗节日中最重要的“八节”,即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
关于立夏,元人吴澄《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释为:“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之意,是说春天的植物到这时已经长大了。所以,江南的立夏习俗里有所谓的“见三新”,就是吃些这个时节长出来的鲜嫩物儿,如典型的“三新”有:樱桃、蚕豆和竹笋,或者因地制宜地替换为青梅、麦子、豌豆之类。除了吃,当然还有玩,甚至还是连吃带玩,那便是立夏日里最著名的游戏:斗蛋。
立夏前后正是大江南北早稻插秧的季节。“能插满月秧,不薅满月草”,这时气温仍较低,栽秧后要立即加强管理,早追肥,早耘田,早治病虫,促进早发。中稻播种要抓紧扫尾。茶树这时春梢发育最快,稍一疏忽,茶叶就要老化,正所谓“谷雨很少摘,立夏摘不辍”,要集中全力,分批突击采制。华北、西北等地大气干燥和土壤干旱常严重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尤其是小麦灌浆乳熟前后的干热风更是导致减产的重要灾害性天气,适时灌水是抗旱防灾的关键措施。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
立夏时节主要防治番茄早疫病、灰霉病、叶霉病等,黄瓜霜霉病、细菌性角斑病等,茄子褐纹病、绵疫病,豇豆锈病、根腐病等。害虫主要有小地老虎、蚜虫、菜青虫、跳甲、潜叶蝇等。
有趣的娶亲习俗【第四篇】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寓意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二、吃粽子。
粽子,又叫“角黍”,其由来已久,据记载,在春秋时期就出现了粽子。民间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
三、佩香囊。
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在中国某些南方城市,青年男女还用香囊来表达爱意。
四、悬钟馗像。
在江淮地区,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人们在端阳节悬挂钟馗像,用来镇鬼避邪,希求家庭平安。
五、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
六、游百病。
贵州地区端午风俗。男女老幼往野外游玩,穿新衣,在中午一时左右,路上山上或树下挤满人群,手抱花草,非常快乐。晚上回家将花草和水煮开洗澡,当地人称此举为游百病或洗百病,并认为这样做会使一年内吉利平安。
七、饮雄黄酒。
雄黄是一种中药材,中医药书籍说雄黄能治百虫毒、虫兽伤,故民间有“五月五日饮雄黄菖蒲酒,可除百疾而禁百虫”等俗言。
八、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崇拜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因而,端午节日清晨,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九、吃鸡鸭鹅蛋。
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
十、驱五毒。
端阳节这天人们在门上贴上纸剪的五毒图像,以避其毒。驱五毒反映了人们除害防病的良好愿望。
有趣的娶亲习俗【第五篇】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2、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3、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4、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5、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立夏表示什么的开始。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因此通俗上来讲是夏天的开始。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代表我们正一步步走向那个烈日炎炎的盛夏。
虽然我国习惯将立夏作为夏天的开始,但是气象学上的夏季要推迟到立夏后25天左右。古人把农历四、五、六月算作”夏天“;今人把公历6、7、8三个月当作”夏天“。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科学的划分方法是平均温度22℃以上为”夏天"。据此,当平均温度持续低于22℃时,并不算夏天到来了。这是由于中国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导致,若按气象学的标准,立夏时的北方还刚刚进入春季,不过从福州到岭南一代地区,在立夏时基本已经进入了夏季。
立夏的由来。
今年五月五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节气一到,意味着夏天就将开始,此时的温度明显升高,炎暑降临,同时农作物也静茹旺盛生长,因此夏天是一个生长的季节。
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
立夏节气的寓意。
立,建始也;夏,假也,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蛋的由来传说。
南通民间传说,早先天上有个凶恶的瘟神,平时爱睡懒觉,直到每年的立夏节,才苏醒过来,带上一只瘟疫的口袋,溜到下界播疫作祟。凡是被它染上病的,就是“疰夏”。
于是,孩子的母亲们哭哭啼啼,到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求她消灾降福,保佑后代。女娲娘娘知道此事后,就去找瘟神说理。娘娘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你去伤害他们。”瘟神知道女娲娘娘法力无边,不敢跟她作对,说:“不知娘娘有几个嫡亲孩童在下界?”娘娘笑道:“这样吧,我立夏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你认谁记号,干万不得胡来。”
这年立夏那天,瘟神醒来,背起疫袋,又急冲冲来到下界,但是从早跑到晚,见到的孩子胸前都有个网兜,不敢动手,最后瘟神精疲力尽,气呼呼地累死在路上。
瘟神死后,孩子们也就把挂在胸前的蛋吃掉了。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感谢女娲娘娘的大恩大德,以后每年立夏,家家户户都煮蛋给孩子们吃,立夏吃蛋的风俗就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有趣的娶亲习俗【第六篇】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此外,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同多于异的。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除了有迷信色彩的活动渐已消失外,其余至今流传中国各地及邻近诸国。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有趣的娶亲习俗【第七篇】
立夏节气要注意养生,立夏之后血热会给人带来很多不适,气虚血热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因此,每顿饭不要过饱,给胃留下足够的蠕动空间。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有趣的娶亲习俗精选10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迎夏。
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在立夏的这一天,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举行迎夏仪式。君臣一律穿朱色礼服,配朱色玉佩,连马匹、车旗都要朱红色的,以表达对丰收的祈求和美好的愿望。宫廷里“立夏日启冰,赐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贮藏的,由皇帝赐给百官。
2、秤人。
立夏吃罢中饭,有秤人的习俗。古诗云:“立夏秤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人们挂起一杆大木秤,秤钩悬一根凳子,大家轮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3、斗蛋游戏。
那日中午,家家户户煮好囫囵蛋(鸡蛋带壳清煮,不能破损),用冷水浸上数分钟之后再套上早已编织好的丝网袋,挂于孩子颈上。孩子们便三五成群,进行斗蛋游戏。
4、做夏。
立夏季节,福州风俗流行煮鼎边“做夏”。鼎边糊(又称锅边糊),用米浆涮锅边烧煮而成,配以虾米、虾油、葱菜、金针、黑木耳、蚬子,或少量香菇、蛏干等海鲜清汤,其味极为荤美可口。
5、食面食。
我国北方多种植小麦,立夏正是小麦上场时节,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立夏时有制作与食用面食的习俗,意在庆祝小麦丰收。立夏的面食主要有夏饼、面饼和春卷三种。
立夏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因此通俗上来讲是夏天的开始。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立夏代表我们正一步步走向那个烈日炎炎的盛夏。
虽然我国习惯将立夏作为夏天的开始,但是气象学上的夏季要推迟到立夏后25天左右。古人把农历四、五、六月算作"夏天";今人把公历6、7、8三个月当作"夏天"。西方人则普遍称夏至至秋分为夏季。科学的划分方法是平均温度22℃以上为"夏天"。据此,当平均温度持续低于22℃时,并不算夏天到来了。这是由于中国南北方气候的差异导致,若按气象学的标准,立夏时的北方还刚刚进入春季,不过从福州到岭南一代地区,在立夏时基本已经进入了夏季。
今年五月五日,正好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立夏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7个节气,夏季的第一个节气,表示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太阳到达黄经45度时为立夏节气。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立夏,四月节。立字解见春。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立夏节气一到,意味着夏天就将开始,此时的温度明显升高,炎暑降临,同时农作物也静茹旺盛生长,因此夏天是一个生长的季节。
这个季节,在战国末年(公元前239年)就已经确立了,预示着季节的转换,为古时按农历划分四季之夏季开始的日子。如《逸周书·时讯解》云:“立夏之日,蝼蝈鸣。又五日,蚯蚓出。又五日,王瓜生。”即说这一节气中首先可听到蜊蜊(即:蝼蝈)在田间的鸣叫声(一说是蛙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描述的就是孟夏之初的物候景象。《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这里的“假”,即“大”的意思,是说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了。
立夏时节,万物繁茂。明人《莲生八戕》一书中写有:“孟夏之日,天地始交,万物并秀。”这时夏收作物进入生长后期,冬小麦扬花灌浆,油菜接近成熟,夏收作物年景基本定局,故农谚有“立夏看夏”之说。水稻栽插以及其他春播作物的管理也进入了大忙季节。所以,我国古来很重视立夏节气。
立,建始也;夏,假也,万物至此皆已长大,故名立夏。
在天文学上,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人们习惯上都把立夏当作是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农作物进入旺季生长的一个重要节气。
南通民间传说,早先天上有个凶恶的瘟神,平时爱睡懒觉,直到每年的立夏节,才苏醒过来,带上一只瘟疫的口袋,溜到下界播疫作祟。凡是被它染上病的,就是“疰夏”。
于是,孩子的母亲们哭哭啼啼,到女娲娘娘庙烧香磕头,求她消灾降福,保佑后代。女娲娘娘知道此事后,就去找瘟神说理。娘娘说:“今后凡是我的嫡亲孩儿,决不准你去伤害他们。”瘟神知道女娲娘娘法力无边,不敢跟她作对,说:“不知娘娘有几个嫡亲孩童在下界?”娘娘笑道:“这样吧,我立夏这天,命我的嫡亲孩儿在衣襟前挂上一只蛋袋,你认谁记号,干万不得胡来。”
这年立夏那天,瘟神醒来,背起疫袋,又急冲冲来到下界,但是从早跑到晚,见到的孩子胸前都有个网兜,不敢动手,最后瘟神精疲力尽,气呼呼地累死在路上。
瘟神死后,孩子们也就把挂在胸前的蛋吃掉了。为了纪念这一胜利,感谢女娲娘娘的大恩大德,以后每年立夏,家家户户都煮蛋给孩子们吃,立夏吃蛋的风俗就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有趣的娶亲习俗【第八篇】
冬至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的祭祖节日。冬至是时年八节之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在冬至祭祀祖先的传统,以示孝敬、不忘本。下面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有趣的娶亲习俗精选10篇”,为何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呢?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并称之为“饺耳”、“饺子”。此后,“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所以,现在又有“冬至吃饺子一冬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讲究吃汤圆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品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在江南一带,人们在冬至这一天有煮吃赤豆饭的冬至习俗。传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仍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因而人们在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在冬至这一天,银川有个习俗,这一天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人还给羊肉粉汤叫了个特别的名字——“头脑”。羊肉粉汤由蘑菇和羊肉烹饪而成,佐以盐、姜、葱、蒜、辣椒、酱油等调料,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一锅五颜六色的羊肉粉汤就做好了,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对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得多,所以,广东人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
据介绍,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有些广东人还有在冬至这天向亲朋好友送腊肉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地区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为了这一天,客家主妇常挑个吉祥的日子,专门到集市添置酿酒的器具,把陈年的酒坛搬到溪流中,用黄黄的细沙洗去污物,再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最后置放在阴凉处风干。
古代女子会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献鞋袜。后唐《中华古今注》称:“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此后妇女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献袜履,便相沿成习。三国时魏国曹植在《冬至献袜履表》中有“亚岁迎祥,履长纳庆”的句子。《酉阳杂俎》中载:“北朝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旧俗中无论南北,都流行这一风俗,大概是女红试手并祝尊长福寿绵长之意,因此,在过去冬至也称为履长节。
《天宝遗事》载,唐人王仁裕每逢大雪,则扫雪通路,延请宾客到居处宴饮,称之为暖寒会。后人在冬至之后,也有人招集朋友,轮番聚饮,称为消寒会。《金陵岁时记》记载:“吾乡当冬至节后,九人相约谦饮,自头九以至九九,各主东道一次,名日消寒会,文人墨客饮酒之余,兼及韵事。”
在闽南,潮汕一带,每逢冬至,除了吃汤圆外,还要搓两个大的圆仔贴在大门环上,象征团圆、吉利。
这个风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一年的冬至,有一个老乞丐无钱掩埋冻死的妻子,只好将女儿卖给富有人家作奴婢。女儿痛不欲生,一时昏了过去。老乞丐连忙讨来一碗米汤,一口一口地给女儿喂下去,慢慢地女儿终于苏醒过来。老乞丐又为女儿讨来几粒糯米圆,劝慰女儿:“我们今日分别,就像这圆仔分成两半,现在咱们一人吃一半,等将来日子好了,咱们团圆了,再吃圆仔。”之后,老乞丐告别了女儿,掩埋了妻子之后就又上路乞讨了。三年过去了,老乞丐依旧没有回来找女儿,女儿想念父亲,盼望父女俩早日团圆。在一年的冬至节,她心生一计向主人建议说:“冬至时大家都吃圆仔,我们也应该把圆仔敬献给门神才是。”主人同意了,她搓了两个大圆仔粘在门环上,以寄托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她的孝心感动了后人,人们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有趣的娶亲习俗【第九篇】
1.冬至吃“娇耳”
在我国北方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为何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呢?饺子原名“娇耳”,相传是我国医圣张仲景发明的,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了。
东汉末年,名医张仲景见很多穷苦百姓忍饥受寒,耳朵都冻烂了,于是发明了“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用羊肉、辣椒和一些祛寒药材在锅里煮熬,煮好后再把这些东西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的“娇耳”,下锅煮熟后分给病人,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人们吃下祛寒汤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变暖,一段时间病人的烂耳朵就好了。
张仲景舍药一直持续到大年三十。大年初一,人们庆祝新年,也庆祝烂耳康复,就仿娇耳的样子做成食物,并称之为“饺耳”、“饺子”。此后,“祛寒娇耳汤”的故事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和大年初一,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所以,现在又有“冬至吃饺子一冬不会冻耳朵”的说法。
2.圆满一整年。
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
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冬至,老上海人是最讲究吃汤圆的,亲人们聚在一起品尝新酿的甜白酒、花糕和糯米粉圆子,然后用肉块垒于盘中祭祖。
3.给大米搭个伴。
在江南一带,人们在冬至这一天有煮吃赤豆饭的冬至习俗。传说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仍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因而人们在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4.羊汤暖身最有用。
在冬至这一天,银川有个习俗,这一天要喝粉汤、吃羊肉粉汤饺子。银川人还给羊肉粉汤叫了个特别的名字——“头脑”。羊肉粉汤由蘑菇和羊肉烹饪而成,佐以盐、姜、葱、蒜、辣椒、酱油等调料,汤滚开后放进切好的粉块、泡好的粉条,再加入韭黄、蒜苗、香菜,这样一锅五颜六色的羊肉粉汤就做好了,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
5.一桌烧味不能少。
对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得多,所以,广东人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
据介绍,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有些广东人还有在冬至这天向亲朋好友送腊肉的习俗。
6.九层糕要祭祖。
在我国台湾地区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
7.冬至美酒久留香。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为了这一天,客家主妇常挑个吉祥的日子,专门到集市添置酿酒的器具,把陈年的酒坛搬到溪流中,用黄黄的细沙洗去污物,再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最后置放在阴凉处风干。
8.亲绣鸳鸯鞋。
古代女子会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献鞋袜。后唐《中华古今注》称:“汉有绣鸳鸯履,昭帝令冬至日上舅姑。”此后妇女在冬至日向公婆敬献袜履,便相沿成习。三国时魏国曹植在《冬至献袜履表》中有“亚岁迎祥,履长纳庆”的句子。《酉阳杂俎》中载:“北朝妇人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旧俗中无论南北,都流行这一风俗,大概是女红试手并祝尊长福寿绵长之意,因此,在过去冬至也称为履长节。
9.扫雪迎客。
《天宝遗事》载,唐人王仁裕每逢大雪,则扫雪通路,延请宾客到居处宴饮,称之为暖寒会。后人在冬至之后,也有人招集朋友,轮番聚饮,称为消寒会。《金陵岁时记》记载:“吾乡当冬至节后,九人相约谦饮,自头九以至九九,各主东道一次,名日消寒会,文人墨客饮酒之余,兼及韵事。”
10.圆仔寄思念。
在闽南,潮汕一带,每逢冬至,除了吃汤圆外,还要搓两个大的圆仔贴在大门环上,象征团圆、吉利。
这个风俗源于一个民间传说:一年的冬至,有一个老乞丐无钱掩埋冻死的妻子,只好将女儿卖给富有人家作奴婢。女儿痛不欲生,一时昏了过去。老乞丐连忙讨来一碗米汤,一口一口地给女儿喂下去,慢慢地女儿终于苏醒过来。老乞丐又为女儿讨来几粒糯米圆,劝慰女儿:“我们今日分别,就像这圆仔分成两半,现在咱们一人吃一半,等将来日子好了,咱们团圆了,再吃圆仔。”之后,老乞丐告别了女儿,掩埋了妻子之后就又上路乞讨了。三年过去了,老乞丐依旧没有回来找女儿,女儿想念父亲,盼望父女俩早日团圆。在一年的冬至节,她心生一计向主人建议说:“冬至时大家都吃圆仔,我们也应该把圆仔敬献给门神才是。”主人同意了,她搓了两个大圆仔粘在门环上,以寄托自己对父亲的思念。她的孝心感动了后人,人们相沿成俗,流传至今。
冬至又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也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很多地方对冬至很重视,甚至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有很多习俗,早的可以追溯到汉代,晚的也多见于唐宋,并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比如吃狗肉、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年糕、酿酒等。
吃饺子、馄饨或汤圆。冬至这一天,北方时兴吃馄饨,西北一带多吃饺子,江浙一带则喜欢吃汤圆和麻松。冬至的汤圆又称“冬至团”,有粉团和粉圆两种,里面要包上精肉、苹果、豆沙、萝卜丝等,《清嘉录》记载道:“有馅而大者为粉团,冬至夜祭先品也;无馅而小者为粉圆,冬至朝供神品也。”民间还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来馈赠亲朋好友,以前的上海很讲究吃汤圆,有一首古诗说:“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而北京一带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这有一个故事。相传汉代时,北方的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其中有两个部族首领分别姓浑和屯,十分凶残。百姓对他们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的音,把它们叫做“馄饨”,然后恨恨地全部吃掉。借此表达对他们的痛恨之情,希望早点把他们消灭。因为做馄饨最初是在冬至这一天,于是就流行冬至吃馄饨。这个故事不知是否可靠。在宋代时,当时的京城杭州也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一个叫周密的人说,杭州人在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祭扫祖先。
说到祭祖,就不得不说说广东一些地方,那里冬至祭祖的习俗很盛,甚至还有“冬节不回家无祖”的说法。因此冬至这一天,出门在外者,都要尽可能回家过节祭祖。一般的习俗是,冬至的早晨先煮甜丸汤敬奉祖先,然后全家老少把甜丸汤做早餐。甜丸(米丸)就是《清嘉录》所说的“无馅而小者”,类似现在商场卖的小丸子。有的人家还在餐后留下几粒米丸,粘在门上,俗称“敬门神”。比如泉州把元宵丸称为“头丸(圆)”,冬至丸称为“尾丸(圆)”,这样头尾都圆,意味着全家人整年一切圆满。中午也要祭祖,供品需要荤素五味;晚上还得祭祖,供品中必须有嫩饼菜。
饺子,相传起源于医圣张仲景。(可以参看前面“12.春节为什么要吃饺子?”)现在北方的习俗,一般在冬至和春节都要吃饺子,有些人还把饺子称为“扁食”或“烫面饺”,并说吃了冬至的饺子就不怕冻了。
江南一带还有冬至晚上全家欢聚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这也有一个故事。相传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在冬至这一天,变成了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赤豆饭吃,这样就可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此外一些地方还时兴吃年糕、荞麦面、九层糕等,“糕”与“高”谐音,寓意步步高升,年年如意。
很多地方时兴冬至吃狗肉。据说这从汉代就开始了。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啥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于是,在民间就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先不管这个传说是否可靠,冬天吃一点狗肉,确实可以驱寒暖身。
客家人则喜欢在冬至时酿酒,认为冬至时的水味道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以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
有趣的娶亲习俗【第十篇】
大年初二习俗:回娘家,祭财神,祭祖,上坟等。
1、吃开年饭。
正月初二谓之“开年”,从这一天开始,人们带着三牲、糍粑、煎堆等礼品,走亲访友。韶关沙田一带杀生鸡开年,取生气十足的意思。在饮食习俗方面,正月初二这天的中午饭称“开年饭”,菜式多样,皆取吉祥寓意。鸡是少不了的,烧肉取“红皮赤壮”(身体健康)之意,炒饭取意“大显身手”;猪脷(舌)取“大利”之意,还有生菜,取意“生财”,蒜喻能写会算,葱喻聪明,韭喻长长久久等。芹喻勤劳刻苦。初七人日吃七样菜,上列几种均在其中。
2、吃面。
民间谚语说: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转,初四烙饼炒鸡蛋,初五捏上小人嘴,初七人日吃寿面。
所以,大年初二是要吃面的,有的地方把这种说法解释为迎女儿回门。初二的面讲究也不少。据说,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饺子面来做。而且这面须为冷汤。也就是,把面煮熟之后用冷水浸过,称为冷汤。现在的人们一般都打个卤儿或者炸点酱做成打卤面或者炸酱面。但是一定要用冷水浸过,以保留“初二的面”的风俗。
3、回娘家。
农历正月初二,很多地方都有回娘家的习俗。出嫁的女儿会带着丈夫及儿女回娘家拜年。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并且需要在娘家吃午饭。
尤其是新婚夫妻,大年初二回娘家,更被民间认为非常重要,一定要夫妻双方在初二一早便回到娘家。
回娘讲有很多讲究,需要给娘家的长辈每人带上一份。给的红包数额,一定是双份,不能是单数,如果给到单数,便认为是不吉利的。还有很多地方,娘家收了女儿女婿的红包后,待夫妻双方离开娘家时,娘家必须要送回一部份给女婿。
回娘家,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很多城市家庭已经不再那么受到重视,但是农村,大年初二回娘家还是很受到重视的。如果夫妻双方没有选择大年初二回娘家,是会被认为不孝顺的表现。因为根据中国人喜欢排位论次的规距来讲,大年初一是不能走亲戚的,而初二是被认为开始走新戚最重要的头一天,那这一天回娘家,是被认为最教顺父母的了。
再有,大家平时工作都挺忙,一年难得聚上一次,趁着大年初二回娘家的机会,娘家的兄弟姐妹可以团聚。
这也是中华文化看重的兄弟情谊,家族情怀。
4、吃发糕。
大年初二,恩平人用一种独特有趣的习俗“开年”:用一种叫作“发糕”的年糕,连同其他祭品拜祭祖先,拜完祖先全家吃发糕,还边吃边大喊:“开年吃发糕,财旺福又到!”据介绍,恩平人年初二吃发糕开年的习俗源于明朝,相传当时恩平有一孤苦零丁的乞丐新年来临仍在街行乞。年初二那天,一个好心的点心铺老板收留了他,并教他做点心的技术,学成后又资助他回老家开点心铺。后来乞丐独创了一种与众不同的食品,挑到圩上去卖,人们第一次看到这种食品,甚觉新奇,问是什么东西,乞丐说是新年“发糕”,人们纷纷买来品尝。后来乞丐卖发糕发了财,资助穷家子女上学读书,一时传为佳话。此后,恩平人吃“发糕”拜祖开年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5、祭财神。
这个因为南北文化的差异,一般北方认为正月初二便是祭财神的日子。尤其是从事商业活动的生意人,特别重视在大年初二拜祭财神,希望通过自己虔诚的供奉,能够在事业上得到财神的眷顾,让自己的源运亨通。祭品要用“五大供”,即整猪、整羊、整鸡、整鸭、红色活鲤鱼等,祈望今年要发大财。
大年初二这些禁忌请注意。
1、忌回门礼为单。
大年初二,女儿回娘家忌回门礼为单,由于传统上认为单数不吉利,女婿带回娘家的礼物必需成双。
2、忌洗衣。
水有水神,水神的生日在初一、初二,因此这两天不要洗衣服。
3、忌午睡。
白天不可午睡,否则整年度都会很懒惰,其中的含意是因为过年期间有很多客人到家里拜年,如果睡午觉的话对人很失礼。
4、忌倒污水、垃圾,扫地。
过年期间不要从事洒扫的工作,因为这样容易把家中的财气扫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