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知识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5篇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实用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知识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5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知识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篇1
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
摘 要 职业安全是近年来医护人员日益关注的重要问题。助产士是护理队伍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担负着促进母婴生命健康、安全的重大职责。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我们经常暴露在各种显性与隐性的危险之中,身心极易受到伤害。严格的自我防护不仅可以避免遭受疾病的侵袭,同时避免了院内感染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因此,助产士树立自我防护意识和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极为重要。本人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现将工作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简述如下。
关键词助产士;职业危害;防护;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116-01
助产士受危害的因素
工作环境和特殊工作姿势的危害 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相对密闭,各种消毒液、清洁剂应用较多,常用的有碘酊、乙醇、含氯制剂等,它们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对人体造成伤害。还有助产士在观察产程和接生过程中,由于长时间站立,体力和脑力消耗较大,易引起腰酸背痛,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心理性危害 主要是助产士工作的特殊性。助产士是护理队伍中特殊的专业群体,要求较高,不仅要具备有护士执业证书,还要具备有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合格证书方能上岗。其工作节奏快,病情瞬息万变。虽然分娩是一种正常生理过程,但产程进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孕妇入院检查时胎位、胎心音正常,孕妇及家属认为顺利分娩一个健康的孩子是理所当然的,但产程中发生难产或胎心音突然变化的事时有发生,存在着许多不测和意外,往往影响着分娩的结局,工作预见性差,产妇家属难以接受。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人们诉诸法律的医疗纠纷明显增多,是最易引起医患纠纷的科室。加之新的分娩服务模式使助产工作的全过程处在产妇和家属的监督之下,有时产妇由于宫缩痛而发出的喊叫声,使家属心急、烦躁不安,容易冲动,认为助产士缺乏爱心,甚至投诉、辱骂、威胁助产士,导致助产士的心理压力过大,身心受到伤害。加之夜班多,助产士工作待遇低、社会上重医轻护等因素,加重了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影响其身心健康。
物理性危害 助产士在抢救产妇和新生儿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不同锐器,如针头、手术剪、缝合针等,在抢救病人时,由于时间紧迫,易使皮肤粘膜受到不同程度的锐器伤害,若处理措施不当还会导致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孕妇呻吟声、胎心监护仪声等发出噪声,长时间作用于人体,可引起各系统的损伤。
化学性危害 产房常用的含氯消毒剂,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可引起胸闷、头痛、接触性皮炎、哮喘、肺水肿,也可导致妊娠期助产士的胎儿畸形、流产等。
生物性危害 助产工作与阴道分泌物、羊水、血液密切接触,增加了职业暴露的危险性。目前,血源传染性疾病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及性病发病率逐年上升。分娩时间的不确定性,且多在夜间。经常面临急产、难产和母婴抢救,在时间上不允许助产士进行自我保护,进而加大细菌、病毒的感染率。如助产士在守产程和接生过程中突然破膜,或在缝合过程中血液喷溅脸上时,无时间和条件允许你立即进行彻底冲洗时,极易造成感染。自身防护
2..1 强化职业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应经常组织学习,结合科室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规范操作流程,强化和提高助产士的自我保护意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和谐的工作气氛,耐心给产妇及家属讲解分娩过程和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时,及时与孕产妇、家属沟通。遇到辱骂、纠纷时,积极寻求保安人员及医院领导解决,确保人身安全。
调整工作姿势,减轻工作强度 助产士应加强体育锻炼,使自已有一个强健的体能,工作时注意调整姿势,尽量避免因长时间弯腰引起的腰痛。根据工作量适当增加助产士,减轻工作强度,提高助产士工作待遇,调动其对工作的积极性。
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助产士除了要熟练掌握“三基”、“三严”知识外,还必须掌握专科知识、专科操作,如各产程的观察及处理、胎心监护、肛门检查、阴道检查、助产技术、新生儿窒息复苏等等。还要了解产科常用药物的用药指征及用法用量,避免因专业知识的不足而发生医疗护理事故。在临床护理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时准确地执行各行临床护理及生活护理。每年每人必须参加助产技术服务培训,不断吸收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针对各种不同的危害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操作前后严格洗手,产房要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戴手套、口罩、帽子,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各项操作规程。参加工作前应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定期进行体检,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时加强注射。发生职业暴露时及时上报,按流程进行处理等等。
参考文献:
[1] 黄爱 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危害和防护对策[j]中外健康文摘 2012年第27期
[2] 刘菊华 产房助产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j]全科护理 2010年2月第8卷第2期:573-02
本文地址:http:///zuowen/
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知识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篇2
助产士工作中的危险因素与自身防护
摘要:目的 探讨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以保证助产士的职业安全。方法 分析医院产房工作中存在着的多种职业危险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防护措施。结果 本文总结了助产士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包括医源性感染、体液污染、化学性危害和物理性危害;从助产士职业安全教育、生物、理化、环境和心理等方面提出安全防范对策。结论 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护措施,以良好心态、满腔热情及精湛娴熟的技术为孕产妇服务。
关键词:助产士 职业危险 防护措施2000年3月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报告显示,护士是受职业伤害的主要群体[1]。助产士作为产科分娩室的护理工作者,其工作关系到母婴两条生命,责任重大,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有可能意外接触到患者的血液、羊水、分泌物等而导致感染,危害助产士的健康。如助产士防范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严,可使助产士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2]。现就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简述如下。
1饮食作息因素
助产士夜班工作紧张而繁重(夜间迷走神经兴奋常致使产妇多在夜间临产或分娩及夜间工作人员少),长期超负荷工作,脑、体并用的劳动等,造成助产士心力、体力同时过度透支。有研究表明长期值夜班的女性患皮肤癌和乳腺癌的机率比普通女性高,这与夜间灯光会使褪黑素分泌减少有关,助产士长期倒班,成为乳腺癌的高危人群。防护措施:加强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助产人员的配备要充足,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避免超负荷工作。
2工作性质因素
在分娩的过程中需要长时间的站立低头操作,长此以往会导致颈椎病、胃下垂及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站立时应保持双脚与肩同宽,不定时的双腿交替放松,有利于促进双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必要时穿高筒弹力袜软底鞋,有利于防止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形成。
3感染因素
分娩过程自始至终都在于血液与体液接触,hav、hbv、hcv、hiv等传染病威胁着助产士的健康。防护措施:应经常对助产士进行院内感染知识及防护知识培训,严格执行标准预防,从心理上要把每一位患者都看作传染患者,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为了避免传染病的血液传播,保持皮肤的完整、无破损至关重要。特别是对急入产房未来及检测肝功及乙肝五项指标产妇,更要从思想上重视。台上各种操作要规范,切不可图简便。对有可能发生体液、血液飞溅和粘膜暴露等危险时,应使用防护具。行肛查、内诊、人工破膜等,接触孕产妇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羊水时均应配戴口罩、乳胶手套。安全使用锐器,缝合会阴组织时避免手被针刺伤,如被刺伤立即脱掉手套,从伤口近心端至远心端挤压出血液,用流动水清洗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换新的无菌手套且必须是双层的。据调查研究表明,针刺入手套,通过有弹性的两层手套再刺入皮肤其感染率仅为%~%,故戴两层手套能有效防止感染和降低感染率。72h内作hiv、hbv等检查,当怀疑暴露于hb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注射抗乙肝病毒高价抗体和乙肝疫苗;当怀疑暴露于hiv感染血液、体液时,尽快检测hiv抗体,并做后期复查。术中血液不慎溅入眼内应立即用盐水棉签擦洗干净,并滴氯霉素眼药水加以保护。
4物理因素
避免针刺伤,安全使用锐器,制定和完善避免锐器伤的防护措施。助产士应养成用镊子或持针器放取缝合针的习惯,使用后的手术缝合针、刀片、针头及时置入防水耐刺容器,避免锐器与其他器械混杂,防止清理器械时损伤自己。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直接传递针头及锐器物;行会阴侧切术和宫颈、阴道、会阴裂伤缝合术时,由于操作部位隐蔽,要特别小心谨慎,尤其对不合作的产妇进行操作时应有他人协助。避免缝针和剪刀损伤。对仪器定期修养,尽量降低仪器音量,减少异常噪音。
建立刺伤登记上报制度一旦发生锐器刺伤,应立即做好局部处理,从伤口近心端至远心端挤压出血液;用肥皂水和大量流动水清洗伤口,冲洗后用75%乙醇或%碘伏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黏膜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
5环境因素
产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相对密闭,存在着各种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化学因素,物品的消毒都要用到碘酒、酒精、甲醛、戊二醛等挥发性化学消毒剂,这些对人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呼吸道都存在着不良影响,易引起哮喘、职业性皮炎、机体免疫力下降。现在大多数医院采用灭菌王刷手,其有效成分为双氯苯双胍乙烷,含氯剂对人体有致畸、致癌作用,因此在术毕应及时有效彻底清洗双手及双臂,防止氯离子的继续吸收。分娩阵痛采用的笑气,为吸入性麻醉剂,长期接触可能造成肝肾病以及抑制骨髓造血功能,较高浓度还可致自发性流产。因此要合理使用化学消毒剂,掌握其使用方法、浓度、时间,并严格规范操作,进行消毒操作时,穿戴不渗透的个人保护装备。
6心理因素
在工作管理上,助产士的配备要充足,采用弹性排班,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此外注重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和应激能力,助产士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应保持自身精神健康,掌握一些缓解压力的方法,保持良好心态和体魄,以饱满的精神和工作状态应付日常及应急助产工作。
参考文献:
[1]江莉娜.助产士职业危险因素分析及防护[j].内蒙古中医药,2012,06:142-143.[2]田常均.影响产房助产士职业危险的因素及预防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09,07:237-238.编辑/哈涛
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知识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篇3
油漆工的职业危害与防护
一、职业危害
油漆作业过程中,可能存在苯、甲苯、二甲苯、酸醋丁酯、丙酮等可能引起职业病的有害气体。可吸入,经口和皮肤进入人体,有害健康,大剂量会致人死亡。高浓度会引起瞌睡、眩晕、头痛、心痛、心跳加快、震颤、意识障碍或昏迷等。经口还会引起恶心、肠胃刺激和痉挛等。长期接触会引起贫血、易出血、易感染。严重时会引起白血病和造血器官癌症。
二、防护措施
1、作业场所加强通风。
2、作业时,穿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和防护眼镜。佩戴合格的防毒面具,并定期
3、及时换洗工作服。
4、紧急救援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没有防毒面具或防毒衣服不要进入事故现场。
三、应急处理
急性中毒,立即脱离现场至空气清新处。
皮肤接触,立即用流动的清水冲洗污染的皮肤,尽快就医,严禁擦拭接触化学品处的皮肤。
火情/火灾,请用灭火器扑救并尽快报警。
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知识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篇4
职业危害及防护措施
1.职业危害 粉尘危害
粉尘是翻新胎行业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之一,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清洗、打磨等岗位中都有大量的粉尘飞扬。从粉尘组分来看,翻新胎行业的粉尘成分较简单,主要为打磨形成的橡胶粉。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不仅对上呼吸道有影响,且能引起矽肺、炭黑尘肺、滑石尘肺等疾病,是危害工人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此外,还能与其他有害因素联合作用危害人体,例如由于粉尘粒径小,在空气中能长期滞留,吸附空气中水蒸汽和各种有害气体而形成烟尘、飘尘,它们含有多种重金属及其氧 化物,在其氧化作用下,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转化为相应的酸。这些飘尘会引起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再例如,粉尘联合吸烟这一危害因素将会大大提高肺癌的发病率 有机化合物
翻新胎行业接触的有机化合物主要为溶剂和原材料橡胶。溶剂主要是汽油,在半成品或成品干燥过程中产生溶剂挥发气而使工人受到伤害。按照国标,生产车间空气中溶剂的控制标准(m s/ m):苯和甲苯 < 4 0、二 甲苯 <1 0 0、汽油 <3 5 0。另外,硫化过程中产生的微量硫化氢也会对人体有一定程度的毒害。 噪声
翻新胎加工过程中,由于机械摩擦、振动、撞击所 产生的噪声,使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操作的工人身体健康受到影响,例如导致耳聋、高血压、中枢神经受损等。按照国家标准g b j 8 7— 8 5 《 工业企业厂区各类地点噪声标准》规定,生产车间及作业场所(工人每天连续接触噪声 8 h)噪声限制值 <9 0 d b。经过实测,橡胶厂多数工段在 8 0 d b上下,少数工段则超过9 0 d b[ 7]。另外,翻新胎加工生产过程中诸如高温、振动等,也是不容忽视的危害因素。
2.常见职业病情况
目前在国内的研究发现,该行业尘肺病以尘肺为主。 尘肺
在翻新胎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橡胶粉尘比重小、颗粒小,很容易悬浮于车间空气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网织阴影和肺纹理增 多、增粗并伴有呼吸系统疾病,自觉症状有咳嗽、咳痰、鼻腔干燥等;有尘肺发病的潜在危险。
尘肺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其次是胸痛、气短。x线特征以不规则形小阴影改变为主,类圆形阴影致密度较低,边缘欠清晰锐利;炭黑尘肺的大结节多见于肺上叶,可能是这些部位的活动度比下叶要小,使已到达肺泡的粉尘不易咳出之故。其他疾病
橡胶制品生产对作业人员健康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因素长期综合作用,对机体具有多方面的影响。除橡胶粉尘影响外,还存在潜在的有机溶剂慢性危害。
尘肺病目前主要提倡早期预防和对因治疗为主,晚期则以综合治疗为原则,即在营养和运动疗法的基础上,依据病人的病情进行肺灌洗,使用抗纤维化、减轻或控制非特异性炎性反应、调节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抗脂质过氧化等药物。结合肺部理疗、雾化吸入治疗以及对症支持疗法等综合治疗措施。同时加强预防和治疗肺气肿、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及肺结核、肺源性心脏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因目前对尘肺病的治疗尚无突破性的进展,故尘肺病防治的根本措施在于预防。
3.橡胶行业职业病预防措施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基础较薄弱。但我厂高度关注工业卫生问题。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 阻断接触途径
橡胶制品加工厂要与时俱进,用新技术、新工艺。积极进行工艺改造,如密闭硫化、自动称量、粉料造粒等,从根本上杜绝或减少生产性有害因素的接触机会。如对粉尘的控制方面,在打磨岗位加设吸风罩,确保能将生产中产生的粉尘吸入罩内,以保证有效的除尘效果; 给接触粉尘的作业人员及时、定期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并要求工人及时、正确佩戴,做好个人防护;对生产设备及防护设施应定期检查,维修保养,保证生产车间吸风排毒装置、通风设施的正常运转,并达到良好的吸风排毒、通风效果,将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的浓度控制到最低限度。消除尘肺的最好途径是控制病因,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和采取除尘措施,消除污染源,阻断接触途径,是防止尘肺发生的关键。加强职业健康教育
一方面是教育职工,只有广大职工真正理解了工业卫生工作的重要性,了解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尤其是慢性危害的可怕后果,掌握了个体预防的知识和方法,主动参与和执行各项预防规定,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另一方面,企业的工业卫生专业人员和医务人员亟需提高专业水平,扩大知识面,能提出有针对性的,切合实际的预防措施和整改建议,能识别和治疗职业有关疾病,保证健康监护工作的开展。经过对该企业工人进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及职业卫生安全、健康知识教育与培训等措施干预,提高健康行为形成率、职工综合素质等。开展健康监护工作
健康监护的目的在于控制和减少暴露人数,早期识别和检出职业危害的亚临床改变及患有就业和上岗禁忌证者;早期检出职业病患者。健康监护主要运用在作业场所劳动卫生监测和职业性健康检查两方面。在卫生监测方面,要根据监测和检查结果,经常开展劳动卫生监督检查,尽早发现和杜绝严重职业危害,防止和减少橡胶加工工作对工人的危害,保护橡胶制品加工工人的身体健康。针对不同群体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和防护建议或方案,采取不同防护措施。如对危害较重的岗位工人或接触致癌物质的工人,除加强个体防护外,考虑实行定期脱岗休养或采取轮岗制,对生育期职工尤其要防止生殖功能和子代危害,加强女工保护和毒物登记工作。在职业性体检方面,根据国家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为从事有职业危害的劳动者建立起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详细记录劳动者的职业史、职业病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有关个人健康资料; 在有职业危害的场所进行作业时,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随后定期进行检查,工作结束后还应进行离岗职业健康检查。对流动和临时作业工人要建立健康档案,实行健康跟踪管理,医学检查时,在查体中发现的患者均应及早诊断和治疗,尤其是职业病和与职业有关疾病,定期复查、迫访,详细记录存档。橡胶行业是职业危害较严重的行业之一,危害因素较多,对工人健康的影响也较大,是职业病预防工作的重点之一,只有采取以上综合预防措施,才能降低工人患职业病的可能性。4.结语
翻新胎生产行业的职业危害不容忽视。由于我厂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较高,作业强度较小,劳动条件较好,因此职业病防护主要以加强员工职业健康教育与定期体检为。使从业人员了解预防防护知识,通过对工艺流程的研究及安全调查,了解工作中出现的危害健康的有害物质和有毒气体。出现的疾病及日常预防情况。对从业人员有个很好的参考。促进身体健康。
浅谈助产士的职业危害与自身防护知识 助产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篇5
摘要目的:提高手术室护士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保证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及查阅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共有7种,并提出相应的防护措施及制定可行的、科学的管理方法。结论:手术室护士通过加强防护知识和技巧的学习,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规范操作,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关键词手术室;职业危害;自身防护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致使手术室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空气污染、生物感染、电离辐射、心理危害的环境里。同时手术室还有常备的各种化学制剂、挥发性麻醉剂、锐利的手术器材等多种不利因素,使得从事本专业的护士成为高危群体。因此,如何充分做好护士日常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本文就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因素进行临床观察及文献归纳总结,并提出防护性措施。1 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险因素
感染因素 我国是乙肝、丙肝感染高发区,手术室护士直接接触病人开放的伤口、血液和体液。由于锐器损伤、污血溅到皮肤和眼睛,很容易被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一次性感染。 ml污染hbv的血液足以使受伤者感染,hi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率为 %,hcv污染的锐器刺伤后感染机率为 %[1]。
护士的工作姿势、站立时间 专家已证实护士的工作姿势与能量消耗有一定关系,与疲劳也有一定关系[2]。手术室的护士经常需快步行走,搬运器械包和敷料包,处理各种器械和重物。洗手护士需长时间站立,有时连续站立小时/天或更长,巡回护士均用240步/分钟的急速行走工作,累计时间4小时/天或以上。护士由于负重引起脊柱损伤,腰骶部疼痛的发生率为 %,护士因站立时间过长导致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3]。
麻醉气体的不良影响 手术室护士每日工作的环境中存在低浓度挥发性化学消毒剂和残余吸入麻醉药,某些吸入麻醉药物如氨氟醚、笑气及乙醚等,吸入人体后经一定的时间才能排出,长期暴露于微量麻醉废气污染的环境中,有引起流产、胎儿畸形和生育能力降低的可能[4]。
噪声的危害 手术室的噪音包括电钻、电刀、负压吸引器、麻醉机、血压检测系统等。长时间在噪音环境中工作,可出现头痛、失眠、听力下降、血压升高等症状,还可使人烦躁、精力分散,工作容易出现差错[5]。
消毒灭菌剂的影响 手术室常用的消毒灭菌剂有甲醛、过氧乙酸、戊二醛、含氯消毒液,不加防护的长期接触可导致气促、头痛、接触性皮炎、鼻炎、关节病、哮喘、记忆力障碍、注意力不集中以及生殖系统疾病[6]。
x射线的影响 随着骨科新手术的开展,手术中使用c-臂机越来越多。少量多次接触x射线会导致护理人员机体损伤(白细胞减少、不良生育、放射病等)[7]。
生理、心理因素 手术室工作紧张,思想高度集中,加班加点是常事,遇有重、急症及复杂手术、抢救等更加明显,尤其是夜班护士,要独立完成繁重的工作。造成护士心情焦虑、精神紧张。护理人员有情绪疲溃感的占 %,无成就感的占 %,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3 %。手术室护士的自身防护
感染因素的防护 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传递手术刀、剪时,不能直接用手,要用弯盘传递。正确选择掰安瓿的方法,使用硬质锐器收集盒,锐器盒的使用可使针刺伤的发生率降低50 %[8]。手术室护士应主动接受关于乙肝、丙肝、hiv的知识,同时要了解和掌握手术病人的病情,对已确诊携带感染因素的患者应加强防护。对急诊或未确诊病人一律按阳性对待,接触有感染血液或体液时均应有个人保护装置。如污血不慎溅落到眼睛里或皮肤上应立即冲洗。另外洗手和戴手套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
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注意合理安排和适当调整洗手和巡回工作的次数,既要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又要注意缓解护士因工作姿势带来的身心疲劳,注意节约体力和能量,减少无效劳动。打破护士工作的班次,实行弹性工作制,根据次日手术情况,合理调整,灵活安排人员。既保证手术的安全配合,也为安排工作提供更宽松、更有利的条件。
污染气体的处理 改善手术室通风设备,保证通风良好,将每个麻醉机的废气连接管通至室外,防止麻醉气体在手术室内蓄积。装有抽吸装置,定期抽吸。术前提醒麻醉师检查麻醉机的密闭性,减少药液散发在空气中。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http://
噪音的防护 在工作中尽量减少噪音,操作迅速、轻柔,陈旧落后产生噪声大的设备尽量淘汰,引进仪器时要考虑到环保因素。手术过程中不许谈论与手术无关的事,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为医务人员和病人共同创造一个整洁、清新、安静的手术环境。
消毒剂使用管理 从戊二醛消毒液取出浸泡的器械后立即将盖子盖好,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净,取用戊二醛熏箱内物品时尽量一次取完,有条件时用h2o2等离子体灭菌器或者用环氧乙烷灭菌。接触含氯消毒液及甲醛时,必须戴上防护手套,注意勿泼翻。
x射线的管理 术中需要行x线透视及使用c型臂进行x线摄片的手术,安排在固定的手术间,上台前必须穿好铅衣,情况允许下可暂时回避,尽量避免身体照射,合理安排人员,避免短期内接受大剂量x线照射。孕期护士避免接触x线。
调整护士的工作强度 由两名夜班护士承担的繁重的手术准备工作分摊给当日白班的6名护士,大大降低了夜班护士的集中工作强度。我们还坚持了每日14点30分后更换洗手护士下台休整的做法,工作效率有了提高。针对以往器械护士准备次日手术,费时、费力、压力大的情况,医生有时还不甚满意,我们制定了一套器械准备常规卡,使护士准备次日手术器械心中有数,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减轻了护士在时间和精神上的压力。3 小结
为了进一步规范护理工作,加强法制化管理,国家先后颁布实施了《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试行)》等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尤其是国务院刚刚颁布实施的《护士条例》明确了护士的权益,规范了护士的行为,进一步完善了职业防护策略和措施,对于积极依法保障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起到了促进作用,护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认真学习并加以贯彻落实,不断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加强自我防护,确保护理人员的职业安全。
参考文献
[1] 戴青梅,王立英,刘素云.医护人员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7):532-534.[2] 贺锋洲 摘.护士工作姿势与能量消耗及疲劳关系[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4,(4):18.[3] 李映兰,罗贞.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对策[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67-68.[4] 程月娥,叶志霞.手术室的麻醉废气污染与防护[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8):626.[5] 魏继承.手术室及icu环境的噪声污染[j].国外医学.麻醉与复苏分册,1996,17(5):311-312.[6] 杨玉莲,陈玉平.护士面临的职业危害[j].国外医学.护理分册,2000,19(9):434-435.[7] 艾秀琴.医务人员职业损伤与防护[j].天津护理,2004,12(1):58.[8] 李可萍,庄英杰,闻翠容,等.护理人员职业暴露与防护措施[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6):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