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樱花祭【实用4篇】
【导言】此例“清明樱花祭【实用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清明樱花祭【第一篇】
青森县三面环海,即便已经入夏,气温仍然不高。已在机场等候多时的荒木泰久先生和宫本翔太先生像老朋友一样迎了过来:“这边早晚还是有点冷,再穿一件衣服吧。”我们上车后,司机细心地关紧了车窗。一路上,看不到闪烁的霓虹灯,也没有嘈杂的人群,皎洁的月光静静照着街道。青森县总面积9600多平方公里,人口130多万,和东京(总面积2188平方公里,人口1300多万)相比,可以说是“地广人稀”。
抵达酒店,下车的一瞬间,带着淡淡海腥味的风吹了过来,司机笑呵呵地说,从这里步行10分钟就可以到海边了。呼吸着湿润的空气,我如释重负,旅途的劳顿散去一大半。
每年3月开始,日本的“樱花前线”便从南部一路向北推进。赏樱,日语写作“花见”,是日本人春日的必备节目,青森县弘前市的弘前公园是日本首屈一指的赏樱胜地,每到花季,50种、2600株樱花竞相绽放,颇为壮观。根据日本气象局年初的预测,青森县樱花盛开的时间大约是4月23日前后,实际上由于温度上升较快,这一时间大约提前了一周。我们正赶上樱花开始飘落的时节,弘前公园的河面上铺满花瓣,几乎变成一条粉色的河流,风起时,枝头的樱花好似从天而降,日语用“花吹雪(意为落花如大雪般扑簌落下)”来形容樱花真是一点也不为过。
除了樱花,弘前公园还有位列“日本七大名城”的弘前城。这座城堡建于江户时代,已有400多年历史,创建之初总面积超过38万平方米,现在护城河、石墙、土垒等城堡主体已经废弃,遗存的有8栋建筑和1座天守,均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产。天守是日式城堡中最高的建筑物,具有t望、指挥的功能,也是封建时代统治者权力的象征。日本现有12座江户时代遗留的天守,弘前城的这座是其中数一数二的。
天守附近有一片开阔的草地,被低垂的樱花树枝围绕着,年轻人三五成群围坐在草地上喝酒聊天。同样是赏樱花,坐下来的感觉又大不一样,清淡的花香让人几乎无力端坐,抬起头,枝头的花朵开得如此绚烂,又如此柔弱,一阵轻风便能让饱满的花朵瞬间坠下,轻轻砸在人的脸上、肩头、手中,然后翻滚着落地,嵌入泥土,是结束,也是重生。日本人常感叹生命无常,同时又善于在无常中发现物哀之美,这种情感,身处樱花树下最能真切体会。 游客票选日本名城Top5
日本的城堡,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由于最初目的是抵御外敌,因此大多结构坚固,得以保存至今,既是日本各地长期军事发展的产物,也是日本从古至今军事变革的见证。
天守阁是城堡的中心建筑,在军事上,天守阁具有关楼和t望塔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城主的居住之地。历代大名或城主之所以重视天守阁,不仅因为它是坚固的军事防御设施,也是所在地大名或城主政治权利和地位的象征。
根据全球专业旅游网站TripAdvisor统计,游客访问最多的日本名城前五位如下:1. 熊本城(熊本县熊本市)
2. 松山城(爱媛县松山市)
3. 姬路城(兵库县姬路市)
4. 弘前城(青森县弘前市)
5. 松本城(长野县松本市) 奇迹的苹果
电影《奇迹的苹果》让我对青森人产生了特别的兴趣,这部电影讲的是真人真事,谈起电影中的人物原型木村秋则,青森县知事三村申吾先生显得很激动,他说,木村秋则身上有着青森人固有的热情和执着,而这一点,也正是他对青森这片土地感情从未改变的原因。三村申吾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青森人,年轻时曾在东京读书、工作,之后回到家乡经营家族企业,并参选青森县知事,至今已连任三届。
在县厅拜访三村先生时,他特意戴了一条苹果图案的领带,又为我们端上鲜榨的苹果汁,自豪地说,这是用青森最新鲜的苹果制成的。青森县仅弘前一市的苹果产量就占到日本全国产量的20%,全县的苹果产量约占到全国产量的一半。全球知名的富士苹果,原产于青森县南津轻郡的藤崎町,由于“藤”字发音与“富士”相同,成为日本的代表性产品之一。
位于弘前市郊的苹果公园可以说是苹果的王国,也是当地人周末举家出游的好去处。由市中心通往公园的公路两边,漫山遍野的苹果树正抽出新枝,只待樱花落尽后便绽放花蕾。
我们遇到一位正在修剪树枝的果农高桥哲史,得知我们来自中国,他颇为兴奋,十几年前,他曾数次前往陕西洛川,向当地果农教授苹果树的剪枝、栽培技术,近几年也经常来北京,与市郊的果农交流。
高桥先生带我们参观了他的酿酒小工坊,请我们品尝清新爽口的苹果酒。隔着厚厚的玻璃,我们看到几台酿酒的机器不停运转,高桥先生说,每一道工序他都严格把控,希望用最好吃的苹果酿出最甜美的苹果酒。
酿酒工坊前的苹果树已经开花,花朵洁白清香,高桥先生在树下架了一台相机,用来拍摄花朵生长的过程。不久的将来,满枝的繁花会化作累累果实,给辛勤劳作的人们带来收获的喜悦。
Tips 青森苹果的百年传奇
青森三面环海,森林遍布,是日本自然环境最优越的地方之一。当地农家历经数代人的努力,培育出了让世界为之惊叹的青森苹果。
明治8年(1875年),青森县将日本内务省配发的3棵苹果树苗种在县厅的空地上,成为当地苹果种植的起点。此后,当地农家竞相栽培苹果,大规模的苹果园开始出现。如今,青森县已成为日本最大的苹果产地。
菊池J卫(Kikuchi tatee,1846-1918)是青森最早试种苹果的人,旧藩时代,他在培育果树和花卉方面积累了深厚经验,很早便看到西洋苹果未来的发展,于是倾其一生致力于苹果栽培技术的推广。 摘苹果的季节
青森县有几处大型观光苹果园,收获季节可以采摘最新鲜的青森苹果,有数十个品种,还可以品尝各种苹果美味,如苹果咖喱、苹果醋、苹果酒等。
采摘时间:
青森观光苹果园:8月1日-11月15日
岩木山观光苹果园:7月下旬-11月中旬
黑石观光苹果园:9月上旬-11月上旬
青森苹果故里:8月1日-11月中旬
南乡苹果观光农园:9月下旬-11月中旬 睡魔祭 一场文化狂欢
睡魔花车的制作
睡魔花车的制作过程繁琐,需要密切的团队合作。完成一台睡魔花车需要10个步骤:
1. 确定题材
2. 绘制设计图
3. 制作各个部件
4. 搭建骨架
5. 配置照明线路
6. 贴纸
7. 在纸上勾勒线条
8. 给纸上蜡,以免着色时会混色
9. 着色
10. 固定在花车上
2015年“睡魔祭”
举行时间:8月1~7日,1日为祭典前夜和浅虫温泉花火大会,2~6日有不同规模的睡魔花车游行,7日是睡魔花车海面游行。
特别提示:睡魔祭期间游客数量剧增,要提早安排好交通和住宿。
更多认识“睡魔祭”
除了投身狂欢队伍,还可以去以下两个地方了解关于睡魔祭的文化。 睡魔之家
一间以青森睡魔祭为主题的博物馆, 2011年开放,可以详细了解睡魔祭的历史和发展。博物馆的设计简洁、巧妙,展厅内放置了近几年颇受欢迎的睡魔花车实物,有多媒体设施播放每年睡魔祭的盛况,讲述关于睡魔祭的故事。
地址:青森县青森市安方1-1-1
津轻睡魔村
1981年开业,可体验津轻地区传统文化,包括睡魔祭、三味线、传统工艺漆器津轻涂、南部裂织、津轻陶器等。工艺展示区内有当地传统手工艺人现场制作。
地址:青森县弘前市龟田町61
离青森县厅不远,有一座面朝大海、通体红色的建筑,这就是以“睡魔祭”为主题的博物馆――睡魔之家・Warasse。青森睡魔祭是日本东北部三大传统节日中最古老的一个,也是最具气势的一个,在日本全国也首屈一指,每年可吸引300万游客。
每年8月2日至7日,夜幕降临后,身着传统服装的人们会推着各式“睡魔花车”在大街小巷游行,同时敲响太鼓,挥舞扇子,踩着舞步,高喊“rassera”的号子,跳跃狂欢。
关于睡魔祭的起源,民间说法各异,其中之一是睡魔祭与传自中国的七夕活动有关。据说奈良时代(710-794年),青森津轻地区的人们将本土的民俗活动与中国的七夕相结合,用彩纸、竹条和灯笼制成人物、动物、扇子等造型,在夏日的夜晚,或放入河流之中随波漂走,或由健壮的男子高举着,同时载歌载舞,祈求五谷丰登、厄运远去,这就是睡魔祭的雏形。至于为什么称之为“睡魔祭”,当地的普遍说法是,由于青森县夏季炎热,人们以此驱逐妨碍劳动的困倦、懒散之心。
睡魔祭的主角是一座座重逾数吨的彩纸灯笼花车,长约9米、宽约8米、高约5米,游行时会有数十个男人藏身其中,负责操纵。早期有的花车高达20余米,需要上百人操纵。睡魔花车上的人物形象大多源自日本的神话传说、历史人物以及中国的《三国志》《水浒传》等著作,神态、造型、用色都极为讲究。制作睡魔花车的手艺代代相传,很多绘师为了创作出深入人心的作品,倾注了一生的热情与心 血。
我们拜访了睡魔花车的第5代绘师内山龙星,他1976年成为青森睡魔花车制作大师千叶作龙的弟子,当时才14岁,读初中二年级,1987年,25岁的内山龙星以作品“浪里白条张顺”出道,颇受瞩目,今年已是他从事睡魔花车制作的第28个年头。内山先生正全神贯注地制作今年夏天即将登场的睡魔花车,全然没有发觉我们的到来,待他从花车旁站起身,我上前打招呼,倒把他吓了一跳。
内山先生不善言辞,略显拘谨,但一谈起睡魔祭,他的眼睛便亮了起来。他十分享受每年睡魔祭所带来的乐趣,“每年夏天,睡魔祭让这里变得热闹非凡,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民俗活动离不开各个环节的配合,操纵睡魔花车的男子们,敲击太鼓、演奏笛子的乐手们,还有身着特制浴衣、头戴斗笠、喊着号子的舞者们,我们称为‘三位一体’,正是因为这种团结协作带来的巨大成就感,让我坚持从事睡魔花车的制作。”内山先生说,制作睡魔花车最难的部分,是绘制人物的眼睛,他做这行已经快30年了,每次画到眼睛的时候依然会很紧张。我想,这就是他对待自己的工作、对待这门传统技艺的态度吧,从他不多的话语和表情中,能够感受到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和甘于寂寞的执着。 新兴的博物旅行与古老的混浴文化
车子在山间公路上快速前行,虽然已是4月,车窗外却呈现出一派冬春之交的风景,由于地处阴面,山间的积雪仍未化去,逐渐升高的温度和充沛的水分,让高耸入云的扁柏树、山毛榉和枫树抽出嫩绿的新芽。在青森,即使五六月份也仍然是享受新绿的好时节。
我们的目的地是日本“国家指定特别名胜及天然纪念物”之一 ――奥入濑溪流,它源自青森县和秋田县之间的界湖――十和田湖,流经茑川,北上注入青森湾。这条穿越森林的溪流被日本人称为最美溪流,常常出现在各式广告、海报和摄影作品中,受关注的程度不逊于富士山,我们的司机颇为自豪地说:“日本人很少有不知道奥入濑溪流的呢。”
溪流沿线有一条徒步步道,从烧山逆流而上至子之口,全程大约14公里,走下来需要两个小时。为了避开人群,我们早上8点便出发了,溪流潺潺的水声和密林中的鸟鸣让人心旷神怡。这个时节山中还很冷,野花尚未绽放,我们的主要目标是观察各种蕨类、藓类植物。向导为我们准备了放大镜,巨大的岩石上长满厚厚的苔藓,在放大镜下如同一大片茂密的森林。据说时下日本很流行这样的户外活动,越来越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走进自然,用双眼观察,用双手触摸,既放松了身心,又能学到很多知识。脚下时而会出现倒下的树干或的树根,林地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与死亡完全保持自然,当地政府规定不得有任何人为干涉。
从中段的马门岩开始,瀑布的数量多了起来,溪流的水势也湍急了许多,加上长满青苔的岩壁和风化后的岩层,让同行的摄影师过足了拍片瘾。接近终点处的铫子大泷瀑布高7米,水量最为充沛,飞溅的水珠让林中的景色顿时生动起来。
我们逆流而上,来到奥入濑溪流的发源地十和田湖。这座横跨青森县十和田市、秋田县鹿角郡小坂町的湖泊,是十和田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湖,最深处达327米,位居日本第三。十和田湖边有一座著名的“少女像”,作者是日本诗人、雕刻家高村光太郎。乘船畅游十和田湖是一件十分惬意的事,被湖光山色包围着,不想说话,不想思考,眼中、心中只充盈着这一汪清澈。
八甲田山下有一处历史超过300年的温泉旅馆――酸汤温泉,被日本政府认定为“国民保养温泉地”,冬季时游客络绎不绝。这里也是日本皇室贵族传统的度假地,日本著名影星高仓健曾在这里拍摄电影《八甲田山》。
酸汤温泉拥有日本已为数不多的混浴温泉,曾创下千人共浴的纪录。日本民俗学者下川耿史曾在《混浴与日本史》一书中阐述了日本从古至今的混浴历史。自古以来,泡温泉就是日本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江户时代以前,男女混浴的情况十分普遍,明治维新之后,政府明令禁止,混浴行为渐渐减少,但混浴之风在民间一直有所延续,如今日本各地方也在采取适当的方式保留这项传统文化。
登顶八甲田山
八甲田山是位于青森市以南的一条火山山脉,包括十多座复式火山和火山穹丘。昔日火山爆发后形成大量沼泽和湿原,原始森林和高山植物在四时之内呈现出不同的美景,冬天可欣赏到雾凇。
八甲田山附近散布着温泉,如酸汤温泉、猿仓温泉和谷地温泉等。大岳是八甲田山的最高峰,高1858米,可以从酸汤温泉徒步4小时登顶,也可以乘坐缆车上山。春季山顶仍然有厚厚的积雪,但温度并不低,来一场雪地散步最合适不过。
当地人说,八甲田山最美的季节是2月,山林被积雪覆盖,技术高超的滑雪爱好者可以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挑战林间雪道。 青森温泉攻略
青森是日本有名的温泉胜地,温泉数量和温泉的涌出量均居于日本第四位,不论新式温泉酒店还是传统温泉旅馆都值得体验。 古牧温泉青森屋
日本星野集团旗下的度假村,以乡土特色为主题,除了享受天然温泉带来的舒适,还能全方位感受青森的本土文化。
入住后,会拿到一个苹果形状的木制房卡和一杯鲜榨的苹果汁。夜色降临,穿过悠长的回廊去秀场餐厅『陆奥祭屋,可以一边品尝美食一边欣赏当地传统歌舞表演,铁钳三味线颇具新意。青森的海鲜产量在日本名列前茅,入口即化的海胆是海鲜料理的首选。
度假村内设有还原旧式民居的『南部曲屋,茅草屋顶和炭火暖炉让人有穿越之感。『贝烧味噌是青森有名的传统料理,是将扇贝肉、大葱等材料盛到大型扇贝壳中,加上味噌汤底和鸡蛋后一起加热而成。早饭后可以乘马车前往公园,体会传统日本人的闲趣。 奥入濑溪流酒店
日本国内唯一一家坐落在溪流边的度假式酒店,有位于溪流之畔的露天温泉、可以远眺八甲田山的室内温泉,以及可以眺望瀑布的露天温泉『八重九重之汤。
走进酒店大堂,正对面是名为『Lounge森林神话的休闲空间,高大的暖炉上绘有日本艺术家冈本太郎的作品,巨大的落地窗倒映出奥入濑溪流原生林的全景。入住后,可以换上舒适的浴衣前往自助餐厅『红山,柏木蒸笼蒸制的应季蔬菜散发着食材本来的香气,味道清新却不寡淡。
清晨早起,可以跟随经验丰富的向导向奥入濑溪流深处挺进,沿途观察野生动植物和瀑布群,还可以在向导的指导下体验溪流垂钓等项目。 浅虫温泉乡
位于青森市内,保留着传统温泉街的风情。入住酒店的客人每天可以欣赏青森传统乐器三味线的演奏。 十和田湖温泉乡
沿奥入濑河散布着大大小小的温泉旅馆,浸泡在露天温泉中,可以尽情感受四季的变换。 黑石温泉乡
自古以来就是温泉疗养的胜地,有温汤温泉、落合温泉、板留温泉等众多古老温泉,温汤温泉的历史超过400年。 百泽温泉乡
大大小小的温泉将岩木神社包围起来,自古时起,人们参拜完神社之后就会来这里泡温泉疗养,有浓重的历史气息。 黄金崎不老不死温泉
位于白神山地,露天温泉面向日本海,是一处可以欣赏大自然景观的奢侈泡汤之地。由于富含铁分,泉水呈赤茶色。 美丽而陌生的青森
青森与北海道仅隔一道海峡,名气却相去甚远,我曾在日本生活多年,对青森的概念依然是模糊的,找不到一个鲜明的标签来描述。
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观光科统计,2013年青森县接待游客数量为1034610人次,北海道为6221330人次,约是青森县的6倍;在接待外国游客方面,北海道为654000人次,青森县仅为40000人次,只占北海道接待外国游客数量的1/15。从2014年数据看,中国游客中来自台湾、香港地区的游客仍占主体,内地游客约为1000人次。
实际上,青森是个让人一见难忘的地方,土地广阔、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接近70%,是日本屈指可数的野生动植物宝库,也是日本自然环境最优越的地方之一。日本最长的山脉奥羽山脉南北纵贯,将青森分为两个部分――西侧靠近日本海的津轻半岛和东侧靠近太平洋的下北半岛,两个半岛像是两条臂膀,环绕着一个名为陆奥湾的海湾。
青森四季分明,一年中不同时刻呈现出不同状态的美:春天有山林中泛出的新绿,夏天有银珠飞落的瀑布,秋天有漫山遍野的红叶,冬天有静谧的皑皑白雪。由于古时交通不便,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当地的传统文化得以完好保留。 如何前往
可搭乘日本航空(JAL)由北京、上海、大连、广州飞往东京,转乘日本国内线抵达青森机场或三泽机场,或转乘JR新干线至新青森车站(如国际线搭乘日航航班,可以同时购买日本铁路周游券)。
清明樱花祭【第二篇】
我在云里穿行,长发随着幻术袍纷飞,缠住了我的颈项。在这聚满亡灵的流云宫里,我已经没有了灵力,就像一个凡人在蒙蒙雪原上游荡。
我看皇析抱着月神坐在冰凌树下看彩魂鸟在虚湖上飞舞,翻滚的湖水腾起白白的迷雾,隐隐露出剪瞳人鱼的优美线条;离镜靠在玄冰石上发呆,或许她在想我,因为我看见她眼里流出淡淡的忧伤。
星轨依然躺在辽渐的怀里,虚弱的一如我从星旧怀里接过她的样子。片风和熵裂正围坐在潮涯的身边听她在弹琴,尽管已没有了蝴蝶,但我知道那旋律很美,因为我看见他们嘴角都挂着幸福的微笑。在魂游森林的边缘,有一团高大的红影,我想那一定是迟墨,他的妹妹——巫乐族最美丽卓越的王——蝶澈正倚在他的肩膀上看他火红瞳仁里的冰凌树。还有远远的我的臣子,我的子民们的亡灵在那里唱着新的歌谣。
我扬起手,前所未有的高兴与轻松,我就要和他们在一起了,我要告诉星轨,她的哥哥永远爱着她;我想听梨落说,王,请跟我回家。
可我却被一张似有若无的结界阻隔着。一个长发纷飞的天使出现在我面前,扇动柔软的翅膀,她说:王,你不能进去,你有你自己的梦幻宫殿。不,我要跟他们在一起。天使笑着摇摇头说,不行的,王,你是幻雪城最至高无上的王,你要住在属于王的宫殿里。不,我要自由自在的,我要和我的子民们在一起。天使叹息着。我从来不知道天使的叹息会如此忧伤。她说,卡索,可怜的王,我知道那是一个死寂的宫殿,可是这儿有渊祭召唤的结界,你无法通过。
我绝望了。我知道,渊祭的幻术无人能敌,我注定了要永远孤独下去,永远是个寂寞的王。我的胸口剧烈地痛着,像是要流出血来,而亡灵是没有血的,那种绝望的痛楚像要撕破我的灵魂,一点一点地消散。然后,我沉沉地睡去。
当我醒来的时候,我躺在玄武岩冰冷的地板上,出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大得足够撑到天宇的宫殿,墙面流光异彩,我记得月神说过,这样的光泽是灵力凝聚而成的,整个宫殿上飘扬着精美华丽的乐章,远远超越了蝶澈和潮崖的琴声。
这熟悉的殿堂,好像我曾经来过,直到我看见了殿顶上那若隐若现的面容。我明白了,我又回到了幻雪神山的主人——凌驾于任何人之上的神——渊祭的神殿。
卡索,你还好吗?渊祭不知何时坐到了莲花池边。我看见她脸上浮着诡异的笑容。我难过地闭上眼睛,低低地问,为什么?
因为……她说着扣起了无名指,撑起一个薄弱的结界。我看见樱空释蜷缩在结界里,胸口涌出鲜红的血液,如同他火红的长发和深邃眼眸。樱空释抬起头,他对我说,哥,抱抱我。
释,你怎么了?我喊着,却没有力气站起来。我看见释额头上滚落的大滴大滴的汗珠,我能感到他胸口撕心般的疼痛。但是他竟然对我微笑,天真的一如我们在凡世里他对我微笑。他说,哥,你要自由地活着。
不,释,我要永远和你在一起。我扑过去,那结界立刻破碎,释的面容开始模糊,我只能愣愣得望着他满脸的微笑渐渐消散。一切都静止了,只有我的眼泪滴在樱花瓣上,啪啪地响。一片霰雪鸟的羽毛和一片红莲花瓣托起一个飘渺的樱空释留给我的梦境。
梦魇·樱空释
当我看见幻雪城的王倒在血泊里的时候,我的心撕裂般地疼痛,我记得他是我的哥哥,卡索,他是我愿意为他付出一切的人。我看见他努力地张开手臂,我知道他要抱我,他要对我说,释,你是我的天下。然而他的眼里满是绝望的迷雾和无限的忧伤。最后,他缓缓地闭上了眼睛,终于什么也没说。
我抱着卡索的尸体,站在渊祭的神殿里。前世里我母亲莲姬的笑容散开在苍穹般的殿顶上。她说,释,我的孩子,你们又回来了。
你就是渊祭?那么你不是我的母亲,是吗?
看到你现在的强大,我真希望你是我的孩子。但你注定只是花瓣和羽毛的化身。渊祭诡异地笑着。而我没有吃惊。我对她说,请你让卡索复活。她疯狂地笑着,我感到整个宫殿都在颤抖。她说,我以为游戏已经结束了,原来还可以继续,可是要他复活,你得等几百年。
不,我知道,不用隐莲,你也一样可以让卡索复活,我愿意用我的一切来报答你。
好,我要你的像红莲一样的心。她狠狠地对我说。
我给你,但是要答应我,给他自由。
你像你哥哥一样大胆,好,我答应你!玄火杖划开了我的胸膛,我把我的心放在了莲花池边上。然后渊祭为我撑开结界,她说我可以活到卡索醒来。
卡索,我亲爱的哥哥,你要好好地活着,自由地……唱歌。
走出释的梦境,我依然泪流满面。我捧起释的幻原体——花瓣和羽毛,我能感到红莲的温暖,樱花的轻柔,还有霰雪鸟无尽的忧伤。而且我永远记得释的祝福。于是我平静地擦干眼泪,我对渊祭说,我要自由地活。
渊祭的笑容凝固在她妖艳的脸上,我想她一定很失望。她说,你走吧!游戏彻底结束了。我没有动,我问她,这个结果让你快乐吗?她面无表情地看着我,但我仍然看见了她肩膀的晃动,她叹息着,如同天使一样忧伤。
不,卡索,我不快乐,这个飘渺的神界束缚了我几百万年,甚至还要更长。我一直这样孤独地制造着游戏,可是没有人知道,没有人……她这样说的时候,雪白的瞳仁里噙满了泪水。我转身向殿外走去。
等一等,卡索。她突然叫住了我。我微笑地看着她,看着她的食指轻轻晃动,莲花池里的水飘起来罩在我的头顶上,如同月神为我撑起的月光屏障,水印慢慢退去,我的长发托在大殿的台阶上,随风飞扬。
为什么要给我强大的灵力?
这样你就可以永远和樱空释在一起,她说。她第一次笑得很温柔,倾国倾城。
在幻雪森林里,我看见星旧用手雕琢着玄冰,樱花落满了他的长发和星轨的坟茔。我走过去对他说,星轨在云层里想着你。他抚摸着星轨模样的冰雕弯起了嘴角。他说,王,你是幻雪城里最伟大的王,你的幸福就在不远的前方。我站在樱花里对他点头微笑。婆婆坐在红莲池边对我招手,她笑着说,王,好好活着,你拥有所有人的记忆和幻想。
我把释的幻原体种在冰海边开满红莲的黑色岩石旁。每天我都用灵力助他生长。当红莲凋谢的时候,我的唤魂球在樱花里破裂。释孩子时的脸上挂着微笑。他及腰的长发乌黑油亮,那是吸收了黑岩灵力的结果。我用最后一点灵力把我的头发变成和释一样。
释躺在我怀里,闪动着像剪瞳一样的布满浓密睫毛的眼睛,吻着我的眉毛,他说,哥,我们回家。一如两千年前柳絮中的梨落。
清明樱花祭【第三篇】
[关键词]歌舞伎;季节感;祭典性;人神共飨
歌舞伎诞生于17世纪,至今约有400年历史,是在学习和吸收了各种民间歌舞曲调与表演艺术精华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日本人为之骄傲的传统戏剧,是日本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瑰宝。与日本传统艺术能和狂言不同,歌舞伎是庶民文化的产物,自诞生那一日起,其表现的就是日本江户庶民阶层的喜怒哀乐,其描述的就是庶民阶层的人生百态和生活情趣,其展示的就是庶民阶层的男女情爱和风流体态。其艺术形式的丰富、舞台造型的精妙、表演技巧的精湛及其无处不在的样式美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对象,而与日本本土其他戏剧以及中外其他戏剧形式不同的是,歌舞伎除了上述艺术特质以外,还处处遵循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更迭,歌舞伎中洋溢的浓郁的季节感更使我们进一步体会到了歌舞伎作为庶民文化产物的新鲜活力。
一、季节感的表现形式
歌舞伎和世界上其他众多戏剧一样,其本身并不具备季节的特质,但是歌舞伎的创作者、表演者们通过剧目题材的选择、舞台的布置、服装的搭配等手段,使得歌舞伎随着春夏秋冬四季的交替而展现出不同的风情,通过与季节更替融为一体,从而实现了与观众的一体化。江户歌舞伎为了与民众的生活节奏相调和,将歌舞伎演出场次按照时间流逝和季节更替命名为致谢演出(世行)、新春演出(正月の初春行)、三月演出(弥生の行)、夏季演出(夏の行)、秋季演出(秋の行或いはお名残行)。
1.歌舞伎剧目题材的季节感
新春演出的首要代表剧目就是《曾我物语》,该剧讲述了曾我兄弟坚忍十八载终报父仇的故事,对于当时的江户人而言,成功报得父仇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是成功、喜庆的象征。而新春演出正值日本的春节,举国欢庆,人们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祈祷和祝福。作为喜庆象征的曾我物语正好迎合了日们国民的这种心理,因此一经推出,广受好评,从此便成为了歌舞伎新春演出的招牌剧目。
弥生演出时值三月,正是樱花盛开之际,每到此时,日本国民有举国赏樱的习俗,现在如此,数百年前的江户时代亦是如此。为了迎合观众们的审美情趣,此时上演的曲目大多含有赏花的场景,或直接以春日赏花为题材,如《妹背山妇女庭训》、《樱门五三桐》、《新薄雪物语》等。
与降暑降温设施发达的现代社会不同,江户时代既无风扇,也无空调,一到夏天,烈日炎炎,酷暑难耐。在这样的日子里,歌舞伎推出的主打题材就是幽灵鬼怪类,因为恐怖的画面令观众产生丝丝寒意,荒诞的情节使观众暂时忘却了酷暑的难耐。因此《四谷怪谈》、《牡丹灯笼》等幽灵类题材在歌舞伎夏季演出的舞台上经久不衰。在日本自古就有春赏樱、秋看枫、冬踏雪的习俗,而四季之中,夏天最妙的一道风景线莫过于夜空中翩翩起舞、漫天闪烁的萤火虫了,于是夏季演出中总少不了以“猎萤”为题材的《生写朝颜话》。此外,夏季还是日本的祭典盛季,上至日枝神社的山王祭,中至南传马町和小舟町的天王祭、赤坂的冰川祭,下至神田明神祭典和深川八幡祭典,各种祭典接踵而至,而将各种祭祀盛况搬上歌舞伎夏季演出舞台的正是歌舞伎名曲《夏季浪花鉴》。
2.舞台布景及服装造型的季节感
除了上述歌舞伎题材因时而异,与自然的交替融为一体以外,歌舞伎在舞台布景的设置和演员服装造型上也充分采纳了季节元素,春夏秋冬的四季风光与戏剧人物的内心感情相交相融,舞台布景的设置又充分映衬了戏剧人物的内心情感,使得题材、舞台布景以及剧中人物应景应时,与四季交融为一体,从而引起了观众强烈的共鸣。
《妹背山妇女庭训》中“吉野川之场”,无论是舞台布景还是人物的服装造型设计,都堪称一绝。舞台上满台的樱花竞相开放,一片片、一团团、一簇簇,盛开着樱花的树枝从远处的深山延伸至舞台的双边花道,进而伸向观众席,似乎整个剧场都笼罩在一片粉色的云雾中,舞台正中的吉野川河自高山之山激流而下,清清河水湍流不息。逼真应时的舞台布景使得观众早已忘了自己只是剧场中的一名看客,仿佛自己身处此情此景此境,从踏入剧场的那一刻边不只是一名看客听客,而是自己也参与到演出当中,与演出溶为一体。
另一歌舞伎名作《夏祭浪花鉴》也在服装和道具上充分融入了季节性元素。这场戏的第一个看点是男主人公团七的华丽变身。刚被从牢房释放出来的团七蓬头垢发、满身污秽,前往服装铺购置衣物,转眼间变成了一个衣服整洁、神清气爽的小伙。为了给观众眼前一亮、舒适清爽的感觉,演出者精心琢磨了服装造型。首先为了加强前后对比的视觉效果,在造型设置上特地将变身前的邋遢和污秽夸张到极致;其次为了给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对变身后服装的款式和颜色做了精心设置,团七的新服装为白底褐色宽条纹的单层和服,一亮相即给人清爽怡人的感觉,拂去了夏日的些许闷热。而该剧三名主人公团七、德兵卫和三妇同台亮相时,团七身着白底褐色宽条纹的单层和服,德兵卫身着白底蓝色宽条纹的单层和服,而三妇身着云龙图案的单层和服,三者的单层和服让观众倍感清爽,同时三人和服的颜色交相辉映,颜色的组合让观众不由产生丝丝清凉,这正是在炎热夏季将观众吸引至歌舞伎剧场的一个重要诀窍。
公元一八四年七月于河原崎座上演的《天竺德兵卫韩话》更是因其舞台布景的季节感而获得了观众的广泛认可。当主人公天竺德兵卫冒充座头德市被拆穿时,无奈之下一头跳进了院中的水池。在这场歌舞伎表演中,由于演出时间的不佳,再加上没有知名叫座的演员,只是新人们的一场实践表演,本来是没有什么观众的,但是由于在舞台设置上巧妙将真水取代了原来的布景,于是在天竺德兵卫投入池中的一刹那,坐在前排的观众也被贱了一身水花,这溅起的水花不仅给剧场带来了阵阵清爽,更将其舞台设置的匠心独运和歌舞伎的写实逼真深深烙进了观众的内心。这一幕立刻引起了轰动,一时间观者如潮,《天竺德兵卫韩话》成为了歌舞伎舞台上的一朵奇葩,而该剧表演者们也积聚了极高的人气。歌舞伎这种力求自然逼真、充分考虑观众各季节诉求的的舞台设置,为歌舞伎的传播、兴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歌舞伎季节感的由来
通过上文论述,我们可以发现歌舞伎从剧目题材的选择到舞台布景以及演员服装款式、色彩的设定都充分吸收了季节元素,观众坐在剧场看歌舞伎时会不由感受到歌舞伎散发出来的浓郁的季节感,从而将歌舞伎视为日常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笔者不禁产生疑问:为什么作为传统戏剧的歌舞伎会如此重视季节因素呢?为什么歌舞伎要将季节元素充分融入剧目题材的选择和戏剧的表演过程中呢?以下,我们将从歌舞伎的祭典性和人神共飨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和分析。
1.季节感与歌舞伎的祭典性
祭典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祭典又分为秘密祭典和公开祭典,所谓秘密祭典是指在隐蔽的神殿内部由高层神官和重要的官员进行的庄重而神秘的祈祷仪式,如女王卑弥呼的祈祷;而公开祭典则是指民众抬神轿巡回村落、神人共享美食、众人演绎民俗艺能等活动的供神、奉神的活动,如日本历史较为久远的祈年祭、新尝祭等。而歌舞伎则属于后者,即供神、奉神、娱神的一项艺能活动,其根本目的就是娱神,通过艺能表演使神高兴,以达到人与神共游共陶醉的效果。庄严的祭典、优雅的祭典、绚丽的祭典……随着季节的变迁,日本的祭典活动也不断交替。春有祈年祭、夏有盂兰盆、秋有新尝祭、冬有正月,此外民间还盛行着三月的樱花踊、七月的园节、十月的高山节、十二月的春日神社节。正是由于日本的祭典活动随季节而变,起源于公开祭典即奉神艺能的歌舞伎,从其剧目的选择到各场演出主题的设置,无不契合祭典活动的主题变化,即无不契合季节的变化。因此作为奉神艺能的歌舞伎,自起源之初,就呈现出因时因季而变的独特魅力,散发着浓郁的季节气息。
2.季节感与歌舞伎的人神共飨
在日本的祭典活动中,由于人的情绪高低能够影响神的兴致,所以在祭典活动中艺能表演占据了重要地位。人们通过艺能表演促使整个祭典团体气氛活跃、情绪高涨,从而达到了娱神的效果,同时也促进了人神的交融,使得从事艺能表演的人、参与祭典的人都暂时忘却了俗世的烦恼、摆脱了日常生活的忧郁,沉浸至人神同乐、共享共游的氛围中。因此,随着时代的变迁,随着奉神艺能的不断成长、成熟,艺能的祭典性即娱神性逐渐减弱,而其娱人性不断膨胀,及至江户时代达到了烂熟的阶段。即人的诉求逐渐成为艺能表演活动的首要考虑因素,能否娱乐大众成为艺能表演能否拥有社会生命力的重要准绳。即适应人的需求、满足人的需求的艺能得到了滋养、逐步生存下来并且在人类社会历史的舞台上大放异彩,如歌舞伎;而不适应人的需求、不能满足人的需求的艺能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净琉璃等。
歌舞伎发展、成熟于江户时代,是在庶民阶层慰乐情感过程中滋生的戏剧宠儿,其娱神娱人的本质决定了自诞生起,歌舞伎就不是抽象的舞台艺术,它充分展示的是人性开放的特质,是具有庶民阶层丰富而细腻的情感知觉的戏剧,它产生并成熟于庶民阶层,讴歌的是庶民阶层的精神世界、表现的是庶民阶层的生活乐趣,展示的是庶民阶层的情姿体态。而江户时代的庶民生活又是怎样的呢?没有各式家电、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没有种种抵御自然灾害的设备,人们靠天而生,物资丰富、水草肥美、四季变化缓慢而有规律,平和丰饶的自然环境培育了江户人亲和自然的感情,而偶尔发生的台风、地震等自然灾害被江户人视为自己有错激怒了神或是神“充满慈爱”的考验。此外,万物有灵的宗教观,使得日本人产生了很强的季节感,对四季循环变化有着极其纤细而敏锐的感受。在日本人的审美意识中,四季之美占有突出的位置。自古以来,日本的文学家们就以自然为友,了解自然的灵性,敏感地掌握四季时令变化的脉搏,季节感在最早的和歌集《万叶集》中就明显地表现了出来,并影响到整个日本文学界的发展。此后,季节感又延伸至房屋建筑、园林设计、服装色彩纹路、艺术创作等各个领域。而以庶民为观众群体的歌舞伎,为了能够契合庶民的审美观,为了最大限度地扩大观众群,也不得不以庶民的审美观为准绳,在歌舞伎创作过程中充分采用季节性元素,包括从歌舞伎剧目题材以及演出时间设置上契合季节的变化,从舞台设计、服装道具上让观众一走进歌舞伎的表演会场就感受到浓厚的季节韵律,并在充分考虑观众季节感受和季节需求的基础上,使得歌舞伎与庶民生活溶为一体,使本身作为娱乐项目的歌舞伎成为了江户庶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精神食粮,甚至在江户时期出现了“可三日不吃饭、不可三日不看歌舞伎”的盛况。因此,歌舞伎的“人神共飨”的本质特征决定了人的诉求在歌舞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即江户庶民的审美意识、情感诉求决定了歌舞伎发展过程中季节性元素的综合运用,而歌舞伎同样通过演出过程中所洋溢的季节感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扩大了观众群体,增强了自身的生命力,最终使得歌舞伎在江户时代从艺术形式到社会生命力,都达到了一个顶峰。
三、结语
歌舞伎诞生17世纪,在江户时代呈现如火如荼发展之势,在其数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其艺术形式日臻完善,形成了一门集音乐、舞蹈、对白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成为日本乃至世界的文化瑰宝。而其社会生命力却经历了一个近似相反的历程,江户时代歌舞伎是庶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娱乐项目,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今歌舞伎在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下,已经丧失了吸引力,被很多人认为是古旧过时、无关当代的东西,逐渐丧失了其鲜活的生命力,成为了一架古朴华丽的屏风。而在歌舞伎社会生命力衰竭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曾经的歌舞伎从剧本的编写、演出时间的筛选到舞台布景的设置、服装道具的设计都充满了季节的气息,紧紧追随当时庶民们的生活节奏,与之同呼吸、共命运,因此歌舞伎在江户时代不仅仅是一道风景,不仅仅是一项娱乐,而是完全融入了庶民的日常生活,成为庶民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而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广泛运用,反季节水果、蔬菜占据了人们的餐桌,严寒着薄衫、酷暑穿皮草也变成了可能,换言之人们的季节感已发生了颠覆性变化,人们对季节气息的捕捉能力也日趋衰退。与此同时,歌舞伎中的季节气息也在日趋淡薄,歌舞伎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从不可或缺变成了可有可无。因此,在传统价值与现代生活冲突日益加剧的今天,当各方专家讨论如何通过体制革新、政策性扶植来挽救、保护、振兴歌舞伎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我们不应当忽略歌舞伎本身的社会适应性,歌舞伎的本质是庶民的文化产物,当其脱离了庶民生活、丧失了庶民诉求时,其生命力就走向了衰竭,而歌舞伎散发出来的浓郁的季节感正是其反映庶民诉求的重要表征,正是其融入庶民生活的重要标志。因此,歌舞伎所散发出来的季节感不仅仅是歌舞伎区别于其他传统戏剧的特征,更是歌舞伎生命力鲜活的标志,在有关挽救、保护、振兴歌舞伎的讨论中,除了体制革新和政策扶植外,我们是否也该重视歌舞伎本身的社会适应性呢?即歌舞伎的创作者、表演者们应当重视并努力恢复甚至强化歌舞伎所散发出来的季节气息。
参考文献:
[1]李颖著《日本歌舞伎芸》大众文艺出版社1998年
[2]滕军马晓云著《论歌舞伎舞台的祭典特征》.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10年
[3]王瑞林著《歌舞伎的主要特点及代表曲目》《日语知识》2004年
[4](日本)河竹登志夫著『歌舞伎美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5](日本)津田著 『歌舞伎と江文化ペリカン社 2002年
[6](日本)郡司正著『歌舞伎と文の本岩波店1997年
[7](日本)西山松之助著『近世俗と社会吉川弘文1985年
[8](日本)春雄著『近世芸能史笠院1985年
清明樱花祭【第四篇】
那棵树生了根,我与它一同成长,血渐渐融在一起,它成了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一天我都来到这里,刻下我的记忆,欢笑与泪水夹杂着血液从我身体流出,然后失去温暖,埋在土里。由血液浸红的花瓣,寄托了我的哀怨与忧伤。
那时年少无知,直到身影离去,才发现无法挽回。
《樱花树》,这是一个悲情的故事,没有天马行空的幻想,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触摸到的泪痕。那才是最真实的世界,每一处伤都清晰可见,在这个纯情年代,我们哭过、笑过,但无论如何,那都是发自内心的爱与痛。那个夹杂着些许辛酸的年代,走过了才知道残酷。
游戏开始的时候,没有人知道,在这场人性的较量中,注定没有一个赢家,我们只能在愧疚中老去。
只有远方,樱花依旧。
如果前方没有了路
是否永远都无法前进
温柔的黎明照亮了树
由希望所重生的树
站在辽远的一角
旋舞着悲凉地飞腾
天空给我养分
让我种下一颗小小的种子
长大之后才发现
它是一棵樱花树
年轮在时光中浮现
记忆在生活中滋生
又有多少尸体埋在它的根下
长成了树
又长出了花——
寂寞、凄艳、绝望
埋葬了我的浮华
埋葬了我的梦
这是一场
轰轰烈烈的樱花祭
我的记忆
下一篇:金融经济研究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