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月亮观察日记四年级汇聚【热选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月亮观察日记四年级【第一篇】

夜晚,满天的星星眨着小眼睛,圆圆的月亮像个玉盘挂在天上。四周静悄悄的。一个小男孩坐在路边,抬起头,望着空中的明月。

他在想什么呢?玉兔是不是在睡觉?嫦娥姐姐在干什么?也许他在想念远方的亲人吧!

文档为doc格式。

-->

月亮观察日记四年级【第二篇】

夜深了,爸爸和弟弟正在客厅看电视。我悄悄走到窗台边看月亮。

月亮像弯弯的银钩挂在树梢上,朦胧的夜色给大地罩上了一层轻纱,屋内的点点灯火映出的光线与天际的星光连成一片,朦胧中仿佛置身于浩瀚无垠的天空中。

月亮真神奇,她每天都在变。有时她长得胖胖的就像我的大圆脸;有时又变得瘦瘦的,像我吃的弯弯的棒棒冰;有时又变得既不胖又不瘦,像一个摇篮。

月亮把半边天都照亮了,天空中无数颗小星星闪着淡淡的光芒,若隐若现……。

夜晚的月亮是那么的明亮,是那么的美丽,是那么的完美无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月亮观察日记四年级【第三篇】

今天,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晚上,我和妈妈一起来到了陕州公园里的草坪上。呵,我和妈妈看月亮!

瑟瑟的秋风,凛凛地吹着。仿佛是一只大自然中的乐队:小草在摇拽,好像在跳着欢快的迪斯科;花儿在摇摆,好像是优雅的仙女;树叶在拍打着,好像在“沙沙”的唱着歌。夜里的路灯,犹如一簇簇明亮的星星,一闪一闪地放着光。

呵,我和妈妈看月亮……。

哦,瞧!那轮明月,像月饼那样圆满。她把皎洁的月光洒满树梢,月光透过长长的枝条,星星点点的洒在地上;她还把皎洁的月光洒满宽阔的马路,洒满房屋,洒满大地。

打眼一看,月亮身边稀稀疏疏只有几颗星星,仔细一数,远处天边有多出几颗。这些星星调皮的眨着眼睛,欢迎着人们的到来。

呵,我和妈妈看月亮……。

啊,好一个美丽的夜晚啊,我和妈妈看月亮!

月亮观察日记四年级【第四篇】

前几天,朱老师在班级里布置了一项重要的任务——观察月亮并做好记录。

为了更好地观察到月亮的变化,所以我决定从农历六月初一开始观察,一直到这个月的月底,我感觉这个过程一定非常的有趣。

初一那天晚上,月亮像一条弯弯的细线一样挂在黑色的夜空,它在天空若隐若现,如果不仔细看,可能会以为自己看花了眼呢。父母告诉我初一的月亮叫新月。

接下来的几天里,月亮慢慢地变粗了,到了初六,它变成了蛾眉月,好像一艘弯弯的小船轻轻地漂浮在空中,我真想坐上去荡一荡。

月亮越来越大,越来越圆,转眼到了十五,它已经变成了一个巨大无比的圆盘,此时的月亮叫满月,它晶莹剔透,又像一个水晶球放射出柔和的月光,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轻纱,好美啊!

过了几天,月亮慢慢的就没那么圆了。到了十九那天,月亮好像被天狗咬了一口,缺了一块大口子。直到今天,月亮的缺口越来越大,将近有小半个被天狗偷偷吃掉了!

月亮可真神奇啊!我喜欢有月亮的晚上。

月亮观察日记四年级【第五篇】

“弯弯的月亮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我在小小的船上坐,只看见闪闪的星星懒懒的天。”每当我听到这首儿歌,就对月亮浮想联翩。

每当太阳从西边落下时,在天的另一边,月亮就升起来了,喜盈盈地看着我们。刚刚升起的月亮有一些发红,像一个不太亮的大红灯笼。月亮升上了夜空,就换下了红衣裳,穿上了绿裙子,看上去绿莹莹的,像一块翡翠,明亮地挂在夜空中。看,那皎洁的月色,朦朦胧胧的,月光如水,从天上直泻下来,像一道道瀑布。星星正在和云朵玩捉迷藏的游戏,月亮也与他们玩耍起来,他们玩得多开心呀!

再看看月亮,我就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古时候,神仙给了两颗仙丹,嫦娥和他的丈夫一人一个,神仙说吃了这仙丹能够长生不老。嫦娥一高兴把两颗仙丹全吃了,接着就感到浑身轻飘飘的,变成了神仙,就抱着她的玉兔飞到了月亮上去。嫦娥在月宫里跳舞,玉兔则在桂树下捣药……我真想飞到月亮上去,希望有一天,我也来到月宫,去看玉兔捣药,和嫦娥一起跳舞。

大家不觉得月亮还像一块月饼吗?提到月饼,我就想到了中秋节。每年中秋节,我们都会一起坐在外面,边吃月饼边赏月,别提心情又多高兴了。

月亮是美丽的,引起了我的无限遐思。在遐想中,我觉得月亮更加美丽了。

盼望着,盼望着,八月十五终于来了。

月亮在今夜显得格外美丽,仿佛像一块玉盘挂在空中,光温柔而皎洁,月高雅而朦胧,给人一种平安和谐的气息。

云儿轻悠地在她的身旁飘动,与月光作伴。风一吹,云娃娃似乎在与月儿玩耍,从左转到右,从上飘到下。我们坐在花园里,一边细细品尝着月饼,一边抬头欣赏着这壮丽、迷人的月亮。

再看看那些美丽、散发着香气的花朵儿,一个个都熟睡着,似乎怎样也叫不醒,它们的睡姿如此美丽。各式各样的、低着小脑袋的、夜中开放的,都比不过这圣洁的月亮。看着那令人着迷的月亮,我想起了古代作家(诗人)苏轼的一首诗——水调歌头。在这平静的夜晚,的确有几分同感。

不错,她在看我们是怎么过中秋节的:有些人正守着电视、捧着月饼,观看着中秋节联欢晚会;有些人去街上玩耍、吃美食、买商品、观看家乡的美景;有些人去公园观看各式各样、有创意、奇思妙想的花灯。

我的家乡。

在安庆,是黄梅戏的故乡。我想,这个时候应该也有很多人在欣赏最好看的黄梅戏吧!

那些还在加班的工作人员,他们没有时间像我们这样愉快地过中秋节,但是,他们一看到窗外皎洁美丽的月亮,一定也很开心吧!

月亮可以代表很多的东西,月亮像穿着纱衣的姑娘,在天上跳着圣洁、高雅的舞蹈。

月亮像和蔼可亲的年轻阿姨,让我们在月圆之夜过得开心,让加班的人们心情更舒畅。

月亮还像一位细心的老师,让我们更好地体会诗的含义……。

不管怎样,月亮总是那么圣洁、美丽与和谐。

我是不是很没用。

夜,寂静。没有月亮的天空黑洞洞的,像只无形的黑布紧紧的笼罩着这荒凉沉默的大地。“我是不是很没用。”喃喃的重复着,我无法找到另一句话来形容自己了。双脚麻木的向前走着。我不要回去,望着孤寂的黑夜,慢慢的蹲下,不回去了,不要回去了。

“沙沙-沙沙-”那声音越来越近了。我朝哪儿望去:那人大约有三十来岁,好像是小区里专门扫地的阿姨。只见她长发盘起,几缕发丝垂落。背躬着,手握着扫帚而摆动着。她似乎没有意料到有人会挡住了她的去路,便朝我看来。她的容貌也看的清楚,额头上的几道沟壑下一双不大的眼睛,大大的鼻子霸占着整张脸的五分之一,下面厚厚的嘴唇微微干裂。我想,即使在神奇的魔法也无法再将她变成仙女,而在她不远的地方,那肮脏的垃圾车停在那儿,总感觉蚊子在上面盘旋着,还跳起了舞。我皱了皱眉。

一只粗糙的大手朝我伸来,我看着她,她的嘴角微微向上扬起,给人一副似笑非笑的表情。但在那小小的眼睛中,我感受到了温暖,令人不自觉的沦陷。我鬼使神差的将手放在她的手心,意料之中的坑坑洼洼,她把我拉起。

“怎么不回家呢?”

“我不敢回去,我考的很差。”在那和蔼的语气中,我不禁向她说起了自己心中的想法,“我,我是不是很没用,他们都考的很好。”

“傻瓜,就这样不敢回家了吗?父母不是为了你的成绩,他们只是希望你以后生活的更好。我没啥文化,但是我是一位母亲,你这么晚还不回家,会让他们担心的。”

我呆呆的望着她,在她的眼中我看到了母爱的光辉,那么晶莹,那么闪亮,连太阳在它面前都会变的暗淡无光。在那眼中,我感到惭愧,感到无地自容,觉得自己是那么卑微。

看着她拖着垃圾车朝前走去,我飞快的向家跑去,嘴里叫喊着“妈妈!”

那一刻,月亮出来了。

我不知自己在窗前坐了多久,只知太阳已落下,月亮已升起。我无暇顾及这些,仍回想着这次考试。老师念分数时,我的心跳得厉害,越是害怕的事越逃脱不了。我不敢正视老师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不敢听那可怜兮兮的分数,不敢相信这就是自己多少天来努力的成绩,但我不得不信,那可怜的分数就摆在自己的眼前,自己失败了。

月光惨淡,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桌面上,映得我的脸色发白。我想起了父母,此时也许还在辛勤的劳作;想起了父母起早贪黑干活的身影,那样瘦小;想起了父母那在太阳底下晒得发黑的脸,无情的岁月在他们额上刻下了条条皱纹,还有那皲裂的双手;想起每次临行前父母关切的话语、期待的双腿;想起了关心她的一切人。如今……我觉得愧对他们的关心。

窗外,月亮已经升得老高了;窗内,依旧如故。痛苦的回忆,让我感到太累了。我抬起头,想让大脑舒展一下。突然,一个高大笔直的形象闯入我的眼帘。我定睛再看,原来是窗外那棵白杨,那棵曾在一次次在风雪袭击后,顽强生存下来的白杨,它比以前更高,更直了。我突然又想到居里夫人、爱迪生、威灵顿将军……一阵冷风吹来,树叶沙沙作响,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打了一个冷战,脑子清醒了许多:不,我决不能退却,我要夺回过去那曾属于我的第一。失败只代表昨天,只能意味着过去,过去的一切只能化作零,我要重新开始,以新的姿态面对失败,迎接下次挑战。

满脸的泪水化作一股神奇的力量,涌入我的全身,我拉亮了灯,宿舍一下温暖了许多。我看着被泪水浸湿的试卷,擦干泪水,握起笔,开始认真总结,寻找失败的原因……我要让这次失败成为我前进的动力。

窗外,皎洁的月光一泻千里,星星也不知什么时候钻了出来,还眨着调皮的眼睛,我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拓展阅读。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自《诗经陈风》中发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的咏叹开始,源远流长的中国诗歌从她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与月亮结下了不解之缘。

我国最早的有名可查的咏月诗人,要推屈原。他在《天问》中问道:“夜光何德,死则又育?”意思是问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从此,清光无限的月华常常辉映着诗人多情的双眼,盈虚如彼的月亮常常出没于古代的诗篇。到汉魏六朝,月更成为诗文歌赋的直接描写对象。南朝周祗《月赋》中的月被赋予高远、润洁、柔和、清幽的审美内涵,谢庄《月赋》中秋月的纯净之美在山水的背景中得到更生动的体现。而陶渊明《闲情赋》中“月媚景于云端”,不但写出月的自身之美,还写出月为世间景物增添美感。

一代枭雄曹操,对月也情有独钟。“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他对人才的渴盼,犹如月升月落;他对人才的倾慕,犹如众星望月。于是他对人才发出了深情的呼唤:“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四处奔走的贤才名士呀,哪里才是你们的用武之地?充分表达了作者“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宽广胸襟。

古诗人对月痴爱者,莫过李白。据粗略统计,在李白流传至今的千余首诗歌中,有430多首提到了月。在这些众多的月亮意象中,有静态之月:如清月、明月、圆月、残月……有动态之月:如月出、月涌、月升、月落、月圆、月亏……有不同时间的月:古月、今月、春月、秋月、冬月、夕月、晓月……有不同地点的月:松月、萝月、林月、江月、海月、山月……也有各种形态的月:玉盘、玉轮、玉镜、玉环、玉钩、玉弓……他借月进行自然与人情的互释、内心与外界的沟通,赋予月亮以巨大的人格力量和哲理精神,体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和光明的追求。他望月:“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无言的思念在俯仰之间,月光剪影出思乡的绝唱。他念月:“不向东山久,蔷薇几度花。白云还自散,明月落谁家?”东山的明月落向何方,东山的白云飘向哪里?正是他归去来兮的矛盾心理。他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通过“人、月”的反复对照,从生命观念开拓庄重的宇宙意识。他呼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呼”、“疑”这两个动词,传达出儿童的天真烂漫。他揽月:“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在飞动健劲的形象中,看到诗人对高洁理想的向往追求。他邀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明月伴他饮、伴他歌、伴他舞,明月是他的挚友,是他的知音。他留月:“长留一片月,挂在东溪松。”月不可留却要“长留”,月挂不住偏用“松”挂,突出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磊落的胸怀。他寄月:“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我”与“君”的心灵都如明月般光洁,“我”与“君”的友谊就像皓月样永久。他赊月:“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他在洞庭湖边跟月亮商量先赊点月光,然后拿这点月光上白云边买酒喝。他买月:“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这不止是对金钱社会的嘲弄,更宣告明月无私的高尚品格。他还摩月,“举手可近月,前行若无山。”辞月,“弯弓辞汉月,插羽普轨骄。”梦月,“梦绕边城月,心飞故国楼。”步月,“醉起步秋月,鸟还人亦稀。”泛月,“轻船泛月随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他乘月而去,“耐可乘明月,香花上酒船。”引月而来,“时来引山月,纵酒酣清晖。”就是自己刚刚出生的女儿或心仪的美女,都以明月取名或寄托。据《李翰林集序》记载:“白始娶于许,生一女一男曰明月奴。”李白的乐府诗《相逢行》,写得非常香艳,其中“衔杯映歌扇,似月云中见”,是形容这个漂亮的女孩子好像云中的月亮。天空因明月而生辉,诗坛因李白而辉煌。“酒入豪肠/七分化作冰冷的月光/剩下的三分啸作剑气/绣口一出/就是半个盛唐。”这是余光中对李白的评价。在漫长艰辛的旅途上,在寂寞孤独的岁月里,唯有明月安慰着李白那颗伟大而孤寂的心灵,守望着那方浪漫而敏感的家园。

除了李白,写月影响较大的还有苏轼。在他的笔下,月同样千姿百态、佳趣无穷。在他的作品中,描绘了思念的月,亘古长空的月,皎洁如霜的月,残缺的月,凄迷的月……如黄昏的月“思檐初挂弯弯月”;窗前的月“壁月琼枝,明月窥人”;春夜之月“淡月朦胧”;秋末之月“清夜无尘,月色如银”;泛舟观月“对酒卷帘邀明月”;失意观月“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眺月“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月更多地表达了苏轼对理想的追求:“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名写自然之景,实把月当作理想的化身。“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写澄清月色,抒高洁情怀。“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叹人生如梦,引明月为知己。“扶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月变成作者终身追求的理想化身。如果讲李白对月的观赏是近距离的观照,那么苏轼笔下的月是远距离的审美。与李白的浪漫热烈相比,苏轼更多的是现实与冷静。《念奴娇赤壁怀古》:“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苏轼对月亮进行了极具个性化的描写,浸透了他独特的生命感受和人生思考。所以李白的月纯美,苏轼的月冷艳;李白的月代表空灵飘逸的人生理想,苏轼的月代表清醒的人生体悟。通过两位诗人的写月,我们也可以看出两个朝代诗歌的不同风范:宋诗比。

唐诗。

冷静。唐诗对生活是更多的投入,宋诗相对独立于现实之上;唐诗对社会洋溢着浓挚的热情,而宋诗对人生保持着一股严肃的风格;唐诗多是一种人生的沉醉,宋诗则是对人生的观察和超越。这样,李白的风格源于唐的韵美,苏轼诗风则源于宋的意幽。

写月诗人中不得不提唐朝的张若虚,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的《春江花月夜》,由春、江、花、月、夜五个优美的意象相互交织,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单就“月”这一意象而言,其在诗中竟一共出现了15次。这轮皎洁的明月在月色的变幻中谱写了诗人怎样的浓郁情怀?诗从“江天一色无纤尘”一句开始,由景及情,从大自然景色转到对人生哲理和宇宙奥秘的探索,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绪。作者在这一部分中,无论是探索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还是抒发男女相思与离愁别绪,笔端仍处处不离春江、明月。“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对大自然奥秘的思索和诘问,是由江月而发;“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这是天地永恒,人生短暂的感慨,是因江月而生。在抒发离愁别绪、相思之情时,则说:“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以月亮徘徊不前,渲染思妇怀念丈夫的缠绵之情。“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用月光的帘卷不去、挥遣不走,形容思妇对游子的相思深情。抒发的感情随着春江的流淌而延伸,随着月升月落而起伏变化。月夜的清丽和抒情的缠绵,春江的悠长和思绪的邈远。正由于此,才使这首诗亦情亦景,情景交融;亦真亦幻,真幻相映,达到了完美的境界,受到了历代读者的喜爱。

古人写月的诗文何止成百上千首,我们只是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几个。“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相离”,是爱的呼唤;“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是爱的深思。欧阳修“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月是爱情的见证;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月是孤独的伴侣;“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那是对杜甫的慰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那是苏轼的怅惘。

明月向来就承载着太多人的期盼,也承载着太多人的情感。因为月亮的永恒、美丽、亲近,所以古代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它的身上,因而生发出许多感人的诗句,其中表现乡情、亲情、友情、爱情、闲情,无不尽致,最耐玩味。

(1)《李白诗歌中的月亮意象刍论》。

(2)陈培:《谈谈苏轼笔下的“月”》。

(3)《古人心中的月亮》。

月亮观察日记四年级【第六篇】

月,皎洁的月,静静地笼罩着山川大地;月,神奇的月,将万物变的宁静柔美;月,美丽的月,能用自己柔和的美和万物巧妙的融合在一起。

月光,没有一点华丽的色彩,却有一种宁静,朴素的美。站在海边,脚下踩着松软的沙子,夜空瓦蓝瓦蓝的,只有星星在调皮地眨着眼睛,黛青色的檀头山在夜空的映衬下,显得更加绚丽巍峨。这时,山的另一边出现了一丝亮光,亮光慢慢扩大,越来越显眼,我知道月亮就要从那边升起来了。

过了一会儿,月亮露出了它的一小半边脸,紧接着,它像是负了什么重担似的,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往上爬,最后,它用尽了力气终于完全跳出了高山。刹那间,大玉盘似的月亮仿佛泉水一般倾洒着柔柔的光芒,整个沙滩,山间披上了一层柔美的轻纱,而瓦蓝的夜空此时已变的一片明亮。

柔和的月光就着海浪慢慢地朝我涌来,我也不后退,因为此时此刻我觉得自己好像至身于梦幻的仙境一般。月色笼罩着大海也笼罩着整个小岛,这可乐坏了我们这群孩子们,我们跑着,笑着,欢呼着,追逐这明月。虫儿也在草丛里尽情歌唱,月光伴随着它们的歌声,轻盈舞步。

月亮观察日记四年级【第七篇】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是距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小朋友们观察过月亮吗?下面我们来看看关于月亮。

欢迎阅读借鉴。

今天晚上约六点二十分时,我望着天空。月亮!月亮高高地挂在空中,于是我猛地想起了现在是上半月,月亮是在上半夜出现的。月亮朝东面凸出,在天空中位置为西。月亮的光很黯淡也很柔和,它周围的那一小片天空也被照得有些发白。我仔细看月亮发现并不是那种纯白色的,上面有一点点一点点黑色的东西。可惜,我用数码摄象机不能拍下月亮的样子,但那黑色的奇怪的东西到底是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呵!月亮!你真是有无穷的奥妙等着人类去探索啊!

今天是农历初八,听老师说,今天的月亮是只能看到一半的。我立刻走到了我家面朝西的窗子往天上看去,月亮仍象前几天一样高高地悬挂在天空上。我把月亮画了下来:凸面朝东。月亮的光仍是那样皎洁,只能看到一半,象一只玉西瓜——可不要被天狗吃了呀!呵呵!开个玩笑!我看着窗外的月亮,赶紧来到电脑桌前查阅了相关资料,以便对初八的月亮更了解,得知这是由月球的公转和自转而产生的现象。并且,它的公转和自转都是自西向东的。然而月亮每天升起来的时间是平均每天推迟50分钟的——呀!我一拍脑门。难怪我这几天发现,月亮不仅升起的时间晚了,而且我在与前一天的同一时间观察的时候,月亮的位置会变呢!噢!月亮真奇妙啊!

今天是初十啦!都说十五的月亮又圆又美,但是在我看来,初十的月亮也够美的啦!你瞧——恩?哎呀!今天的月亮又向东方偏移了一点儿!月亮现在已经成瓜子状,月亮的两头有些尖,但很亮,仍是那种恬淡的美。当我站在我家门前的健身公园里再次看月亮时,我更觉得月亮象一块玉做的鹅卵石。真的!只不过,这块鹅卵石高高地挂在天上——哦!月亮!你多么神秘!你的变化又是多么的有趣!

月亮可真是变化多端啊!

“晓庆!快来看看天上的银盘子哟!”坐在阳台上的爸爸大喊了起来。我很奇怪——天上的银盘子?——哦!我明白了!我问爸爸道:“爸爸,今天是不是十五啊?”爸爸很疑惑:“你怎么知道啊?”我笑了,来到了我家阳台上——我家阳台朝东,爸爸坐在那儿刚好能够看到十五的月亮:“我们的科学老师曾经和我们说过,一般来说,十五的月亮最圆,也最象银盘子,叫满月!”爸爸赞赏地点了点头:“恩——真能干!”我又笑笑说:“通过近几天的月亮的观察,我收获不小哩!”接着,我便和爸爸一起坐在阳台上赏月——啊!十五的月亮是多么美好啊!

“丁零零……”闹钟准时在夜里三点钟响了。我晃了晃自己的脑袋,便一骨碌地起身穿好衣服和爸爸一起来到了阳台上看月亮——啊!今夜的月亮凸出的方向变了——凸面朝西(在地球上所看到的,即画下来的)!这让我有些惊叹!“好回去睡觉了!”爸爸嚷道。为了保持好充足的睡眠,我不得不乖乖回到了床上!哦——月亮你可真麻烦!

今天虽然看不到月亮——(月亮在下半夜出现,爸爸怕影响我的睡眠,不让我半夜起床),但是,这几天的观察已经让我对月亮的变化掌握了一些规律,我推想,今天的月亮是这样的:在天空中的东面,凸面朝西,形状——形状应该象一个c字吧!但是这只是我的推想,毕竟,月相是变化无穷的。呵呵!今天的观察日记就先写到这里吧!

月亮观察日记四年级【第八篇】

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如果是大月,初二天黑以后,一弯孤形新月就开始在天西边出现了。那新月活像是飞蛾的眉,所以人称蛾眉月,蛾眉月那淡淡的昏黄的光线是不足以把夜空照亮的。它在天边逗留不到一个小时就渐渐消失了。如果是小月,那就是等到初三晚上,才能看到那纤细的蛾眉新月升落。农谚说:“大二,小三儿,月出,一杆儿。”就是讲的每月上旬蛾眉月首次出现的时间。

从蛾眉月出现头一天算起,每过一天,月亮升起的弧度较前一天大约增加15°,而它落下的时间也就随之推迟一个小时左右。到每月的初八或初九,天黑时月亮就会升高到中天,落下时间也就推迟到深夜零点左右了。就是说,这时候仅前半夜有月光,后半夜就是月黑天了。农谚说:“初八、初九照半夜。”就是这个意思,这时候月亮活像一张弓,因此人称上弦月。这张弓一天天拉满,就叫凸月了。凸月到每月十五就变成了满月。初八、初九以后,月亮升起的高度也在向东天边降低,每天降低的弧度是15°左右。月落的时间也继续向后半夜推迟。到农历每月十五,月亮降低从东方天边升起,如果是晴朗的仲秋之暮,十五前两天你会看到:太阳还未落下,东方的圆月已经显现了。所以农谚又说:“十五,十六,月亮太阳两头露。”这期间,通夜都会有月光朗照。第二天早晨,太阳也从东方升起了。西边还挂着一银盘似的圆月。“月亮、太阳两头露”,也有这个含义。

“十七、十八,天黑摸瞎。”这句农谚是说,过了十五、十六,到了十七,十八以后,天黑时就不见月亮了,月亮到什么时候才出来呢?农谚说:“二十整整,月出一更。”十五日以后,每推进一天,月亮晚出来又约一小时,到每月的二十月,月亮要等到晚上一更才能出来(古时没有钟表,把一夜分为五更,一更大概是晚上八九点)。每月下旬,月亮出来的时间越来越晚,以至前半夜不见月亮,只有后半夜才能见到月亮,到二十三日那天,月亮到天亮时才能升到中天。因此又有“二十二三,天亮月正南”的农谚。这时的月亮又像一张弓了,因为正是下旬,所以人称下弦,十五以后的月亮由圆到缺,人们又称它为残月。

48 1695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