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话稿写作技巧 讲话稿的写作方法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讲话稿写作技巧 讲话稿的写作方法精彩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讲话稿写作技巧 讲话稿的写作方法【第一篇】

小学生写作入门

三年级是小学生作文的“入门”阶段。由于刚刚开始学习写作文,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学生的组词、造句还讲的过去,但作文思路狭窄,材源枯竭,影响其思品、智力、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入门解决材源问题呢?我们提出如下几点看法:

一、要引导学生写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小 荷 作文网

生活中的作文材料很多。但生活中的人、事、情和景,初写作文的学生往往缺少“抓”和“写”的意识,需要老师或家长的点拨、提示加指导。如:某小学在去年正月十五节前开学后,要为邓小平爷爷开追悼会,布置同学们佩戴小白花,可老师没教过花的做法,有一位家长教会了她的女当儿做白花,当这位小学生带着白花上学时,同学们求她帮助,她帮同学们做白花。事后,有的同学表示送她小“礼物”。虽然她喜欢小“礼物”,但是没要。老师知道这件事后,就知道她把这件事写成作文《我帮同学做白花》。由于写的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她写成的作文,其内容较充实,还挺有思想的。

二、给孩子创造积累写作材料的条件

平时,学生只能天天重复着“家中---路上---家中”的过程,生活的范围有限,所以学校和家长应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领孩子去公园、野外等见世面,领略和感受积极的、丰富多彩的社会和自然生活。但要有益于教育孩子,其中一项便是为写作文积累材料。例如,在今年暑假中,某家长带他的女儿去野外捉蝈蝈,临行前布置了写作要求,让她注意观察和记忆。回来后,她写了作文《捉蝈蝈》,较生动地写下了捉蝈蝈的过程和动作,很有情趣。

三、要让学生讲些直接感受不到的作文材料

受生活的地点、环境等条件所限,有许多素材是学生直接看不到、得不到的,却是可写的。这类材料需老师及家长的讲述,指导客外阅读进行积累。有一位学生的家长在去某沿海城市出差回来时,给他的孩子带回来许多“礼物”,如:各种贝壳、小(海)石头、小纪念品等。女儿最喜欢那串珍珠项链,她认为很贵。其实仅几元钱,使她很惊奇。这位家长抓住时机,向她讲了珍珠的人工养殖及我国海上育珠事业的过去和现在,鼓励她以此为材写成作文《爸爸送我的礼物》,既训练了写作,又进行了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四、要学生学会剪辑原有的写作材料

固然,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和真景是小学生入门写作的主要材料,但不要因此束缚他们的自我发挥和想象,而是要让学生们学会将已有的材料进行合理的剪辑,必要的取舍。如:有一位学生游过荷花公园后,在写《我爱荷花公园的美丽风光》草稿中提到“在草丛中捡到一只死去的蜻蜓”,这是真实的,但对文中的“美丽风光”起了削弱作用。老师对此进行了指导,经过修珠般闪闪发光。忽然一只红蜻蜓飞来,落在一支卷着的荷叶上,我想起了古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这一小小的剪辑,使作文增加了艺术性。

总之,老师及家长应相互配合,共同创造条件,指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观察生活,获取并积累写作素材,让学生在入门写作时,感到“材”有源头滚滚来。

讲话稿写作技巧 讲话稿的写作方法【第二篇】

领导讲话稿写作入门

作者/ 黄健波 编辑/蔡军剑 制作/大锅 图片来自网络 我个人概括,写领导讲话稿有黄金三点:文件资料抄一点,领导思路记一点,开动脑筋写一点。具体方法如下: 一、起草讲话稿的步骤

从我个人多年的工作实践看,大致可分四步:

第一步,摸清情况。例如,会议的背景和任务是什么?内容和议程是什么?时间、地点、人物是什么?领导的意图、核心观点是什么?摸清情况能够帮助我们确立讲话稿的主题。第二步,拟定提纲。确立主题后,就要构思提纲。思考文章的谋篇布局,如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什么内容,等等,构思一级标题和二级标题。

第三步,充实内容。根据提纲,收集和筛选材料,填充每个部分。在具体撰写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文章结构和标题。比如,写某一部分时发现无话可写或者不切实际,就要换内容。围绕某个标题写内容时,发现标题与内容不吻合,就要调整标题。

第四步,完善细节。讲话稿形成雏形后,要由头至尾反复通读,梳理文字,修改上下文的过渡、衔接,使表达更通顺、流畅。检查是否有逻辑不通或前后矛盾的地方,是否有谬误或错漏。二、讲话稿的结构模板 讲话稿有一些基本套路。以最常见的工作动员部署型会议讲话为例,可以参考议论文写作的三段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节省篇幅,对所有讲话稿,本文只列出标题,内容略)。

如某领导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就是三大部分:

一、深刻领悟“三严三实”的科学内涵。二、正确认识“三严三实”的现实意义。三、全面落实“三严三实”的具体要求。这是典型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段论,第一部分讲“是什么”,第二部分讲“为什么”,第三部分讲“怎么办”。当然,讲话稿有时不一定全部包含“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段,有时可能只有“是什么、怎么办”或“为什么、怎么办”两段,因为在具体写作时,“是什么”与“为什么”有时很难严格区分,往往合在一起写更好。这个时候,可能会从两三个方面去写“怎么办”,例如原东莞市委书记佟星在镇级领导班子换届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一、正确认识这次换届的意义。二、正确把握好今年工作的重点。三、正确履行好领导的职责。

第一点讲“是什么、为什么”,二、三点讲怎么办。这些类型的讲话稿,最核心的部分就是“怎么办”,这部分一定不能省略,至于“是什么、为什么”部分,则可根据实际情况合并或省略,因此不可生搬硬套,要灵活应变。有时候,会在讲话稿的开头简单用一段话讲述“是什么、为什么”,正文的内容全部都是讲“怎么办”。如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在全市信访稳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首先,把“信”字放大为信任。第二,把“信”字放大为信念。第三,把“信”字放大为信心。第四,把“信”字放大为诚信。(全部都是讲“怎么办”)

至于如何写“怎么办”,也有万能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删减):

1.提高思想认识。2.加强组织领导。3.完善工作制度。4.做好舆论宣传。5.落实监督检查。6.开展教育培训。7.增加财政投入。8.总结经验教训。

以上只是讲话稿写作的入门阶段,其他的,容后再谈。(作者为办公厅文秘)★来来来,您赐稿,我赠书!不是官话邀您加入“官话君”的作者队伍。本期话题:“领导心思难以琢磨?”只要您向“不是官话”发来诚意之作,就有机会获赠图书。一经采用,更是福利多多。本期赠书《中国近代史大纲》,感谢知更社区提供!(来稿请务必通过电邮,并附上真名、详址及手机号,我们将通过快递寄书。

讲话稿写作技巧 讲话稿的写作方法【第三篇】

诗词写作入门:1篇文章让你弄懂平仄与四声

诗词世界

百万粉丝超级诗词平台,传统诗词作者培养基地,网络时代诗意营造者!

关注

第一讲:平仄与四声

在古代,凡是读书人,都懂得格律,也都能写出符合格律的诗词。现在,即便是中文系的教授,不懂诗词格律的人,也是极多的。格律是基础中的基础,不通格律,却研究诗词几十年,这个我实在不太理解。基础尚且不知,譬如盖楼,而地基不打,如何能稳固呢?诗词的格律,相当于一种游戏的规则,就像下棋,棋子的下法;打篮球的规则,音乐的音符、乐谱之类。

你只有掌握了这些,才能渐渐地入门,并且一旦掌握了,你就会发现其实就这么简单。

今天要给大家讲的第一堂课的内容是四声与平仄。现代人写格律诗,主要使用的韵书有两种: 第一种是《中华新韵》,韵部划分的依据是普通话。《中华新韵》很简单。事实上,你掌握了普通话的读音,也就掌握了新韵。第二种是《平水韵》。平水韵是一部专供写诗用的韵书。韵书是诗人或者学者为了写诗需要而编写的工具书。它是南宋一个叫刘渊的人,整理合并前代的韵部而编著的。《平水韵》的具体来源很复杂。

先是隋朝陆法言的《切韵》分为193韵。北宋陈彭年编纂的《广韵》又细分为206韵。到了南宋,刘渊著《壬子新刊礼部韵略》就把同用的韵合并,成为107韵。这个刘渊,原籍是山西平水。与此同时,金人王文郁著《平水新刊韵略》合并为106韵,这个王文郁是山西平水官员。

后代通行的106部平水韵,主要是以刘渊和王文郁的韵书为准。他俩一个是原籍山西平水,一个是山西平水为官。

清代康熙年间编的《佩文韵府》把《平水韵》分为106个韵部,这就是后来广为流传的平水韵。我们现在所说的《平水韵》实际多指清朝的《佩文诗韵》。由于这个来源很复杂,大家了解一下即可。你们来这里学习,重点是要掌握并使用这种用韵的,所以我在这里是要教你们学会使用平水韵就可以了。

如果把重点放在古韵的发展及来历上,这是音韵学家该做的事。作为创作者,大家最重要的是要懂得使用。

写格律诗,我这里只讲《平水韵》,不主张大家用新韵。因为学好了平水韵,第一,写诗的进步会比较快;第二,看古人的诗词,关于用韵及平仄,不会再犯糊涂和感到迷茫;第三,用平水韵写诗,现在所有地方都是认可的,所有刊物及诗词网站都是接受的,但用新韵写诗,则远远没有这样的认可度。在诗词圈,基本有这样一个情况。你说你写诗是用平水韵,大家会觉得很正常。你说你用的新韵,内行就会不自禁流露出不屑的表情。这说明,新韵不被广泛认可。另外,我觉得新韵也不够成熟,权威性也不足。而《平水韵》几百年来,一直具有权威性,且与唐宋以来的诗词用韵,是一脉相承的,同属一个体系。好了,接下来我要具体细讲平水韵,这个很重要,希望大家要认真听。我们先大概浏览一下平水韵。平水韵分为106个韵部; 上平声15部,如一东、二冬、三江、四支……等; 下平声15部,如一先、二萧、三肴、四豪……等; 上声29部,如一董、二肿、三讲、四纸……等; 去声30部,如一送、二宋、三绛、四寘……等; 入声17部,如一屋、二沃、三觉、四质……等。

那么我们常说的四声,是指哪四声呢?就是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简称平、上、去、入四声。大家看《平水韵表》,平声分为上平和下平,共30个韵部;上声29个韵部;去声30个韵部;入声17个韵部。合起来106部,所以叫106部平水韵。

平水韵中,平声为什么分为上平和下平声呢?平水韵因为平声字太多,一卷放不下,就把它们一分为二了,放在上卷的平声字就是上平声,放在下卷的平声字,就是下平声。至于上声,大家可以看一下上声的韵表,绝大多数是第三声的字;而去声,绝大多数是第四声的字。当然也有极少数不一样。

至于入声,就复杂多了,第一、二、三、四声的字,全都有,并且看不出规律。有的人觉得,掌握平水韵有一定的难度,这难度主要就在入声字上。这个我以后会给大家详细讲解,让大家尽快掌握。

那么平水韵如何划分平仄呢?其实也很简单。上平声15个韵部、下平声15个韵部里所有的字,就是平声。而上声29个韵部、去声30个韵部、入声17个韵部里所有的字,就是仄声。

也许有人会说,可是我并不熟悉平水韵表里的字,难道我每见到一个字,都得翻开平水韵表看它在哪个韵部,再去判断它是平声还是仄声吗?

比如“西”字,翻半天,找到在八齐这个韵部,上平声,属于平声。那么一首律诗,56个字,都要这样一个字一个字地找,岂不是让人觉得很琐碎、很麻烦?所以,我告诉大家,用不着这么麻烦,其实很简单。

你注意观察,基本是这样:

用普通话读起来,第一声、第二声的字,往往属于平声;用普通话读起来,第三声、第四声的字,往往属于仄声。大体如此。少数例外的,要留意。这种例外的,以入声为多,也属于仄声。入声字是难点,大家要留意。凡遇到第一声第二声的入声字,一定要在本子上记下来。大家可以根据这些知识,首先判断一下自己名字的平仄。

比如我自己的名字,杨强,都是第二声,属于平平;而我的网名帝乡子,帝字第四声,仄声,乡字第一声,平声,子字第三声,仄声,就是仄平仄。古人起姓名一般都会平仄搭配,读起来就会顺气一些。现在的人,因为不懂平仄,所以都没有这种讲究。

在古代,尤其三个字的姓名,会更注意平仄的搭配,因为如果出现三个连着的平声字(三连平),或者三个连着的仄声字(三连仄),就不太好听了。比如,李商隐,仄平仄,互相搭配;[白]居易,仄平仄,互相搭配;柳宗元,仄平平,没有出现三连平;胡雪岩,平仄平,平仄搭配。当然凡事都有例外,像黄庭坚、陶渊明,就是三连平。

再说一个姓名,毛主席的姓名叫毛泽东,这个平仄大家要注意一下:毛字第二声,是平声;泽字第二声,照理说是平声,但它属于例外的情况,属于入声,大家可以在平水韵表里查到,所以是仄声;东,第一声,属于一东韵,平声。所以连起来就是平仄平,平仄搭配的。这些读第一声第二声的入声字,像白、泽,大家一定要记在本子上,慢慢积累。

大家想一想以前的成语,很多都是平仄搭配的。像:万紫千红,万水千山,一衣带水,等等,大家想一想,还有些什么成语,都可以分析分析它们的平仄。这些成语都是古人归纳的,古人有平仄概念。以后要形成一个习惯,说一段话,看1篇文章或是一首诗歌,就有意或无意地想想哪个字是平,哪个字是仄。再查一句话:如今千万树,零乱孤村雨。把每个字的平仄标出来。自己根据读音来判断平仄,一声二声为平,三声四声为仄。

大家不要怕麻烦,也不要怕慢,写诗本来就是件很休闲的事,刚开始写的时候一天能写一句就不错了,这个不比写小说,一天写上千上万的。诗只有那四句八句的,慢慢写,用心写,写多了,练熟了,就写好了。不用你那么快。

根据平水韵表各韵部的字数多少,我们可以把它分为宽韵、中等韵,窄韵、险韵等四个部分。这个只需了解即可,不必掌握背诵。

宽韵:收字多,在150字以上,有上平的一东,四支,七虞,十一真,下平的一先,七阳,八庚,十一尤。比如王维的《汉江临泛》:

汉江临泛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再比如李白的《送友人》:

送友人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中等韵:收字100字到150字之间,有上平的二冬,六鱼,八齐,十灰,十三元,十四寒,下平的二萧,四豪,五歌,六麻,十二侵。比如杜甫的《蜀相》: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再比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筵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窄韵:收字不多,50到100字之间,上平的五微,十二文,十五删,下平的十三覃,十四盐。

这个比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还有杜甫的《曲江》:

曲江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险韵:收字少,50字以下。上平的三江,九佳,下平的三肴,十五咸。险韵收字太少,写诗押韵时,可选择的范围极窄,所以很考验一个人的才华,也很限制一个人才能的发挥。一般爱逞才的偶尔会选择用险韵。李清照在《念奴娇》中有这样几句: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那么你看李清照,写诗选择险韵,说明她对自己的才华很自信;喝酒爱喝烈酒(扶头酒),说明她酒量很好。单是这几句,你就可以看出她很有个性。

压险韵的诗,比如元稹的《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再举一个,像元稹的《遣悲怀》第一首:

遣悲怀 谢公最小偏怜女,自嫁黔娄百事乖。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野蔬充膳甘长藿,落叶添薪仰古槐。今日俸钱过十万,与君营奠复营斋。我们平常写诗多用宽韵和中等韵,字数较多,用来选择韵脚的余地就大。用窄韵押韵,有时就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字。险韵字数太少,常用字更少,选择起来更困难。所以我们写作过程中尽量选用宽韵和中等韵。当然宽窄是一个方面的考虑,主要还得从性情和内容出发。苏东坡就有一次自己为难自己,不仅用窄韵作诗,还规定自己必须用“尖”字和“叉”字入韵,人称“尖叉体”。我们来看看这两首诗,第一首是用的窄韵:十四盐。

雪后书台北壁

黄昏犹作雨纤纤,夜静无风势转严。但觉衾裯如泼水,不知庭院已堆盐。五更晓色来书幌,半夜寒声落画檐。试扫北台看马耳,未随埋没有双尖。第二首倒是用了中等韵,可是却用了个险字:叉。

城头初日始翻鸦,陌上晴泥已没车。冻合楼台寒起栗,光摇银海眼生花。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老病自嗟诗力退,空吟冰柱忆刘叉。这两首诗在当时影响很大,后人佩服苏轼能在险韵中信步而吟,便纷纷起来效仿,在咏雪的作品中依样用上“尖”、“叉”的韵脚,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尖叉体”。这只是举个例子,(窄韵险字有风险,写诗入韵须谨慎)我们不要刻意去模仿与追求。

《中华新韵》和《平水韵》是写诗要用到的韵书,我是主张大家使用平水韵的。

最后再提一下四声的概念:

1、古代四声

汉语声调有四声,从早期的诗歌来看,四声的概念早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一个模糊的意识,比如诗经的押韵就以平声为主,在南朝之前的诗歌也有很多在押韵上面着重押平声韵的。足以说明,早期的一些人已经开始注意不同声韵交错形成的韵律感效果。

而到了南朝,周颐所著的《四声切韵》就已经明确提出了上去平入四声。后来沈约又提出了“八病”,强调了四声之间的搭配关系。从此开始形成了一种注重格律的诗体,就是永明体,以下就是一个相关的故事。

梁武帝曾经问朱异:“你们这帮文人整天在谈四声,那是什么意思?”朱乘机拍了一下马屁:“就是‘天子万[福]’的意思。”天是平声,子是上声,万是去声,福是入声,平上去入就构成中古汉语的四声,上去入又合起来叫仄声。

这四声中,最成问题的是入声。梁武帝接着又问:“为什么‘天子寿考’不是四声?”天、子、寿是平、上、去,考却不是入声,可见当时一般的人也搞不清楚什么是入声。

2、现代四声

既普通话四声。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由于普通话不存在入声的发音,导致了入声的消失,所以现代的四声是没有入声的。现代四声和古代四声的大致对应关系为: 一声(阴平)二声(阳平)三声(上声)四声(去声)

由现代四声写的诗歌叫做新韵诗歌,由古代四声写的诗歌叫做古韵诗歌。我们写格律诗词,基本不按普通话四声,而是按古韵四声。如果有人非要刨根究底问为什么不紧跟时代,用普通话四声?我前面已经说了,普通话四声是新韵,它不被广泛认可,而且不够成熟,也不具权威性。如果你写的诗连基本格律,都不被诗词圈内部的人认可,那么写再多又有何意义呢?我们的诗,终究是要写给懂的人看。好,今天的课关于平仄与四声的内容,我就讲到这里。大家课下,可以再看看课件,我相信应该都能弄懂的。如果还有不懂,可以随时问我,我负责解疑。今天的作业是给大家两首诗,试着给这首诗的每一个字,标一下平仄,格式是这样的: 绝句(仄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这次的作业是标这两首诗的平仄: 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讲话稿写作技巧 讲话稿的写作方法【第四篇】

剧本写作入门

「要想写好剧本,就必须懂得剧本的基本知识和理论,搞明白电影的规律!」

简单来说,要写好一个故事,首先要构思好你的故事走向,人物关系,情节高潮,主题思想等…… 美国好莱坞有一套编剧规律:即开端、设置矛盾、解决矛盾、再设置矛盾,直至结局。中国也有自己的编剧规律:起、承、转、合。

在下面的文字,将写作剧本的基本和重要的元素详加论述,并会举出实例加以说明。

剧本基本理论 :态度、主题

写故事最重要的是对故事的态度,不同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写一个青楼女子的故事,如果作者是以一个淫秽、色情的态度去写,故事自然集中于男女之间欢爱的部份。相反,如果作者是以一个同情、尊重的态度去写,故事便会集中于描写青楼女子被迫卖身,身不由己的可怜、无奈……>

在下笔写故事之前,你必须要问自己:你要讲一个怎样的故事?是朋友之间的友情(如电影午夜牛郎—midnight cow boy),男女之间的爱情(铁达尼号—titanic),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天煞地球反击战),还是一个控诉战争的故事(杀戮战场—platon)等。这就是主题。

主题必须十分明确、贯彻、毫不怀疑。你不能写一套战争片段,一时就怀疑战争,一时就歌颂战争。主题有如一支指南针,它会引导你创作故事,和贯穿故事中的枝节。而最重要的是它能避免你在写作中偏离主道。试举一例,清朝皇帝雍正在野史是一个杀弟、杀父夺位,强奸弟弟妻子的禽兽。但在雍正皇朝(早期亚视播出的电视剧)作者笔下的雍正,却是一个好皇帝。因为作者的主题是要写一个好皇帝,所以在故事中只会见到雍正彻夜不眠批奏章、视察农民、减税、推行德政等场面,并没有杀弟、杀父等场面。所以,一套成功的剧本是要让观众看完后,清楚明白作者想表达的思想和主题。

创造角色冲突(create character conflict)

角色冲突是吸引观众的不二法门。这包括故事角色和角色之间的冲突,角色和他自身价值观的冲突等。>

故事里的人物想做一些事,但有一股力量抗衡他,这就是potogonist /antogonist

例如电影怒火风暴(falling down)故事中,主角刚刚经历完痛苦的劳狱生涯,当他出狱时,他一心想见回自己的妻子,重过正常人的生活(potogonist,他想追求的事)。但他的妻子逃避他,不认他,而四周的人也因他的犯罪纪录而歧视他(antogonist,阻止他达到目的的力量)。

当角色和角色之间存在冲突,而且有一个不能分开的结把他们拉在一起,好戏便来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男主角的妻子是个三姑六婆、八卦的女人,而男主角的母亲则是个守礼节的传统妇女。因为环境的因素,主角和他的妻子必须搬进家里和妈妈一起住。试想两个完全冲突的人:媳妇和奶奶被一个 unbreakable bond 拉在一起时,会是怎样。

创造表面张力(create dramatic tension)

例如故事中的主角闯进了敌人的基地,有支枪在黑暗处伸出来瞄准着他(观众知道但主角不知道),敌人就快要开枪了,观众也为主角担心。

主角的母亲病了,他全身家只有一百元,于是他便去睹场碰碰运气。很好运地,主角不停地赢钱,已有几千元,有足够的医药费了。但他竟然贪胜不知输,继续赌下去,结果输了一局又一局(观众已知他已走在一

条错误的路上)。最后连手上的一百元也输了,竟然还去问大耳窿借钱(他用错误的方法企图达到目的)。>

故事中某些事件若存着时间的限制,或计时炸弹,能够给观众一股紧张的情绪,并且这股紧张情绪能维持一段长时间。

还有十二个小时,陨石便会撞击地球,地球上超过一半的生物会死亡。(电影--陨石撞地球)

这辆巴士必须维持在时速一百二十公理,否则车上的炸弹便会爆炸。(电影--生死时速)

使用转折点能制造意外的效果,引起观众的预期心理,加强情节张力,从而持续观众对故事的兴趣。转折点最常出现于故事的前段和后段。剧本前段的转折点一般用于开启故事和陈列出主角即将面临的各项选择。至于后段的转折点则指向主角解决危机,收拢故事。

例如著名电影「生于七月四日」(born on the fourth of july),主角在故事开始面临第一个转折点:是否要参加越战。主角最后选择参战,走上战场。但好景不常,在战争中主角被打破了双脚,要终生坐轮椅。原本爱国主战的他经历了多件事件后,改变了他的想法。导致故事结局出现了很出人意表的转折点,他由主战派变成反战派,从而带出反战的主题。

其它技巧

相信有作文的人都会知道什么叫做伏笔吧!埋下伏线可以吸引观众追看剧情。例如在电影心计中,主角汤美一早便表露了他有模仿人签名和行为的能力(伏线),到故事发展到他杀了有钱人迪奇后,观众凭借伏线已经估到主角会假冒迪奇。

所谓 payoff,就是最能象征整个故事的对象。例如在电影”apartment”中,那条门匙就是payoff。又如著名电影「舒特拉的名单」中,那张犹太人的名单也是payoff。

有两个画面,梅花间竹地播出,这就是蒙太奇。例如在电影教父中,画面一边播出教会里正在举行的神圣仪式,如神父替孩子洗礼,向天主祈祷等。但另一边画面却转接地播出教会中邪恶的一面,例如教会中的领袖为求夺权,去反对他的人的住所,不停地大开杀戒。

蒙太奇亦可以指一些不同而没有关系的画面,当他们剪接在一起的时候,会产生另一种意义,简单来说,如第一画面中有一只手正在投球,而另一画面是另外一只手接到一个球,然而球不见得是同一个,但当两个画面前在一起的时候,就是一个人把球投给另外一个人,注意/若中间再加入另外的画面,这意思就完全不一样了!(注:这一段蒙太奇的文字解释由网友「贝戈」提供)

剧本三大忌

剧本写作和小说写作是两样完全不同的事,要知道写剧本的目的是要用文字去表达一连串的画面,所以你要让看剧本的人见到文字而又能够实时联想到一幅图画,将他们带到动画的世界里。小说就不同,他除了写出画面外,更包括抒情句子,修辞手法和角色内心世界的描述。这些在剧本里是不应有的。

剧本里不宜有太多的对话(除非是剧情的需要),否则整个故事会变得不连贯,缺乏动作,观众看起来就似听读剧本一样,好闷。要知道你现在要写的是电影语言,而不是文学语言。只适合于读而不适合于看的便不是好剧本。所以,一部优秀的电影剧本,对白越少,画面感就越强,冲?力就越大。

很多人写剧本都写得太多枝节,在枝节中有很多的角色,穿插了很多的场口,使故事变得复杂化,观众可能会看得不明白,不清楚作者想表达什么主题。试想如果在一幕电影中同时有十几个重要的角色,角色之间又有很多故事,你叫观众在短短时间里那能把每一个角色记得这么清楚。

48 18511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