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广西三月三放假的心得体会范文样例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广西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第一篇】

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历年放假通知惯例,年“壮族三月三”全区放假2天,3月30日(周四)、31(周五)(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放假,4月1日(周六)、2日(周日)逢双休,因此可以连休假四天。

根据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98号政府令精神,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2017年“壮族三月三”期间,本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放假时间为3月30日(周四)、31(周五),即农历三月初三、初四。今年“三月三”放假时间后就是周末,所以4月1日(周六)、2日(周日)继续休息,这意味着广西人将可以享受一个四天的'小长假。

西世居民族的重要节日。全区12个世居民族中有2700多万人每年采取不同方式欢度“三月三”,有着将农历三月初三作为自己重要节日的习俗。自起,广西自治区政府决定,每年“壮族三月三”广西全体公民放假两天。

广西是多民族的聚集地,“三月三”放假主要是提现了党和政府对民族的关心关怀。同时,鼓励群主出游,促进旅游市场、广西各地的gdp的增长。每年“三月三”期间,广西各地都举办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活动,成为假日旅游的重要载体和吸引物。如组织全区各地开展“壮族三月三”文化活动300多场,比去年同期增长50%,覆盖了14个市、81个县,覆盖率达75%,参加活动的单位、企业超过500个,比去年同期增长25%。

广西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第二篇】

农历三月初三,俗称“三月三”,是壮族人民举行歌圩的日子。因此,又叫歌婆节(歌舞节)。

“歌圩”,是外族人给壮族定的汉名,壮语叫“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叫“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因为过去壮族人很少建寺庙,神像都放在岩洞里。岩洞里是神圣的地方,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如今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句在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说明壮族歌圩节的起源,和歌仙刘三姐有着密切的关系。

据说刘三姐是唐朝人,出生在广西宜山一个渔民家里。从小爱唱山歌,成年以后容貌美丽,出口成歌。附近有个财主莫怀仁想强抢刘三姐与他成亲,刘三姐誓死不从,莫怀仁叫人把刘三姐抛入河中。刘三姐顺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鱼峰山下。乡亲们闻讯,纷纷赶来学歌。后来她与一青年猎人结为夫妇,就一直在这里传歌。莫怀仁得知后,又勾结官府,把刘三姐夫妇抛入鱼峰山下小龙潭。半夜,月明星稀,当乡亲们把他们两个打捞上来时,忽然一阵清风,只见刘三姐和青年猎人骑在一条鱼背上,一边唱歌一边腾空而去。自此,人们都说刘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刘三姐称为歌仙。后世的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每年农历三月三,刘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宋人著的《太平寰宇记》中,已有壮族“男女盛服??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形成了数百人以致数千人聚唱的大规模“歌墟”。

1、包五色糯米板

赏后流传下来的;也有人说是祭祀歌仙刘三姐的。吃了这种饭,人丁兴旺,身体健壮。彩蛋则是歌圩中男女青年用以交际传达情感的物品。

2、抢花炮

在农历三月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男女老少都会穿上节日盛装,天刚亮就争先恐后地奔向活动场所,抢得花炮的人被认为来年最有福气,也最受姑娘青睐。

参与抢花炮的每支队有8人,队员通过突破、挡人、变向、快冲等方式冲进对方炮台,将花炮放入算得分。规则类似于西方的橄榄球运动,故被称为“东方橄榄球”。传统的“花炮”是一个铁制圆环,直径约5厘米,外用红布或红绸缠绕。比赛场地通常设在河岸或山坡上,不限人数,也不分队数,每炮必抢,三炮结束。

3、绣球传情

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制作工艺都很精巧,个个都是丝织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传说靖西县旧州古镇,贫穷人家的儿子阿弟爱上了邻村的姑娘阿秀。阿秀在一次赶圩时,被镇上一个恶少看上了,要娶阿秀为妻,阿秀以死相胁,誓死不从。恶少贿赂官府,将阿弟判了死刑并关进地牢,等待秋后问斩。阿秀哭瞎了双眼后,开始为阿弟缝制绣球。针扎破了手,血流在了绣球上。经过九九八十一天,绣球做好了。

阿秀用变卖了手饰的钱和家中的积蓄,买通了狱卒,见到了已被折磨的骨瘦如柴的阿弟,阿秀从身上取出绣球戴在了阿弟的脖子上。这时,奇迹出现了,只见灵光一闪,阿秀、阿弟和家人便不见,等醒来时,已躺在远离恶魔的一处美丽富饶的山脚下。后来,阿秀和阿弟结婚了,生了一儿一女,靠着自已勤劳的双手,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就是绣球的由来。

4、打扁担

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打扁担的舞蹈形式有双人舞、四人穿花、多人穿花等各种套式。舞者多为双数。表演者手拿扁担,围在长凳或舂米槽旁,有节奏地时而敲打板凳,时而互相撞击扁担。扁担在手中运用自如,或正面、或反面、或侧面敲打,发出的声音或脆、或沉,声声相异,形成节奏明快、起伏有致的韵律。在扁担不断相击中,表演者不停地穿花转动,更使人眼花缭乱。技巧娴熟的各种动作,在声声扁担撞击声中轻松完成。

广西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第三篇】

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

根据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98号政府令精神,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将20“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放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壮族三月三”期间,本自治区内全体公民放假2天,即3月30日、31日(农历三月初三、初四)放假。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国办发明电〔〕17号)精神,清明节放假时间为4月2日至4日,4月1日(星期六)上班。为营造我区“壮族三月三”良好节日气氛,本自治区内4月1日(星期六)放假调休,4月8日(星期六)上班,即“壮族三月三”和清明节放假时间为3月30日至4月4日。

二、各地各部门要按照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打造“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旅游文化消费品牌的工作部署,组织引导开展好今年“壮族三月三”节日的相关活动,把“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打造成一个集民族文化、群众体育、风情旅游、特色消费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消费品牌。

三、节假日期间,各地各部门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卫等工作,遇有重大突发性事件,要按规定及时报告并妥善处置,确保人民群众祥和平安度过节日假期。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2月10日。

广西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第四篇】

三月三煮蛋的草叫做荠菜,也可以叫做地菜。地菜即荠菜,在路边或野地随处可见,它不仅是营养丰富,而且还能治疗多种疾病,民间不仅有“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还流传著“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可见荠菜不仅是佳肴一碟,更是灵药一方。在中药里,荠菜的药用价值非常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每年农历三月,大家都纷纷去采集地菜花煮着鸡蛋吃,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习俗,为了方便记忆和把这种好的传统传下来,人们就把三月初三定为吃地菜花。

荠菜的营养价值。

荠菜的营养价值很高。食用方法多种多样。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具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产后出血、痢疾、水肿、肠炎、胃溃疡、感冒发热、目赤肿疼等症。人工栽培以板叶荠菜和散叶荠菜为主,冬末春初均可。传统习俗则是在特定的日子吃鲜美的荠菜煮的鸡蛋。味道鲜美,用来包饺子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荠菜的功效和作用。

荠菜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因胡萝卜素为维生素a原,所以是治疗干眼病、夜盲症的良好食物。止血荠菜所含的荠菜酸,是有效的止血成分,能缩短出血及凝血时间;还含有香味木昔,可降低毛细血管的渗透性,起到治疗毛细血管性出血的作用。

降脂降压荠菜含有乙酰胆碱、谷甾醇和季胺化合物,不仅可以降低血中及肝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而且还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消炎抗病毒荠菜所含的橙皮甙能够消炎抗菌,有增强体内维生素c含量的作用,还能抗病毒,预防冻伤,并抑制眼晶状体的醛还原酶,对糖尿病性白内障病人有疗效。

防癌抗癌荠菜中所含的二硫酚硫酮,具有抗癌作用。荠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防止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在消化道中转变成致癌物质亚硝胺,预防胃癌和食管癌。

促进粪便排泄荠菜含有大量的粗纤维,食用后可增强大肠蠕动,促进粪便排泄,从而增进新陈代谢,有助于防治高脂血症,高血压,冠心病,肥胖症,糖尿病,肠癌及痔疮等。

/span

48 19248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