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农村建设感悟(优推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农村建设感悟【第一篇】

随着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居民开始重视农村建房问题。作为一个农村居民,我最近刚刚经历了一次建房的过程。在建房的过程中,我不仅得到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分享我自己的建房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其他人有所帮助。

第一段:确定需求,选择合适的房屋类型。

在农村建房之前,我们首先要确定自己的需求,明确自己的住房要求。在我建房的时候,我首先考虑了自己的家庭人口和生活方式,然后选择了一种适合的房屋类型。我觉得这个过程非常关键,因为不同的房屋类型适合不同的居住需求。只有充分考虑到自己的需求,才能选择到合适的房屋类型,避免后期改建或者重新建房的麻烦。

第二段:合理规划,布局科学。

一个好的房屋规划布局对于农村建房来说非常重要。在我的建房过程中,我特别注重了房屋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利用。我设想了每个房间的功能定位,并且根据家庭成员的需求,合理分配了每个房间的面积。同时,我也注意到了采光和通风的问题。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我尽量提高了房屋使用效果,为以后的居住带来极大的便利。

第三段: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和装修风格。

在农村建房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装修风格也是至关重要的。我选择了一些环境友好、耐用的材料,以确保房屋的安全和持久性。在装修风格上,我也充分考虑了家庭成员的喜好和实用性,保证了房屋的舒适度和美观度。在选择材料和装修风格时,建议不要盲目跟风,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实际情况来选择。

第四段:选择靠谱的施工队伍。

农村建房不仅仅是设计和选择材料,也需要找到靠谱的施工队伍来完成具体的施工工作。在选择施工队伍时,我特别注重了他们的施工经验和施工质量。我和多个施工队伍进行了面谈和考察,最终选择了一家有良好声誉的施工队伍。通过他们专业的施工技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我的建房过程非常顺利,并且质量也得到了保障。

第五段:注重细节,备足预算。

农村建房过程中,细节决定成败。在施工过程中,我仔细检查每一道工序,确保施工质量。另外,我还预留了合理的预算,应对可能出现的变数。毕竟,建房往往会有一些突发情况和额外费用,预留充足的预算可以避免因资金不足而影响工程进度。

总结:农村建房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程,需要我们在每个环节上都做到周全考虑和具体落实。通过我的建房经验,我深刻地认识到合理规划、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和装修风格、找到靠谱的施工队伍等都非常重要。只有在每个细节上做好,我们才能建造出一所安全、舒适、美观的农村房屋。希望我的心得体会能对其他农村居民在建房过程中提供一些帮助。

农村建设感悟【第二篇】

近年来,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关注农村建房问题。农村建房既关系到农民的住房需求,也是农村整体发展的一部分。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村建房者之一,我在建房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心得和体会,愿意与大家分享。

首先,农村建房要有明确的规划和设计。在决定建房前,首先要考虑房屋的功能和用途。是否需要按照农家乐设计休闲度假村,还是为了自己的居住需求而建房等等。不同的用途需要不同的规划和设计,因此在建房开始前要进行充分的论证和准备工作。此外,还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率、安全性和美观度等因素,确保房屋的功能和舒适度。

其次,农村建房要注重节约资源和环保。农村建房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尽量避免浪费。选择当地的土地、石材和木材等,在不影响环境平衡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资源。此外,在房屋设计时要考虑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光伏板、太阳能热水器等,既节约了能源,又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再次,农村建房要注意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农村建房不能只注重自身的需求,还要考虑到与周边环境的和谐相处。农村的建筑风格多样,有一种村庄特色,而过于突兀或不协调的建筑会破坏这种和谐。因此,在建房过程中要注重与周边村落建筑的协调,保持农村的原生态特征。

最后,农村建房要充分考虑家庭成员的需求。农村建房一般是为了整个家庭提供一个居住的空间,因此在设计和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家庭成员的需求和生活习惯。必要时可以进行家庭成员的讨论和意见征询,确保房屋的功能和舒适度满足所有家庭成员的需求。

总的来说,农村建房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明确的规划和设计、节约资源和环保、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家庭成员的需求等都是农村建房过程中需要思考的问题。只有将这些问题充分考虑并付诸实践,才能建造出满足农民的住房需求和美观度的农村建筑。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农村建房贡献自己的力量。

农村建设感悟【第三篇】

农村建筑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话题,它是农村文化和人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最近有幸参观了一些乡村建筑,这让我深受启发。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下我对农村建筑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建筑与自然的融合。

农村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是我非常欣赏的特点。与城市的高楼大厦相比,农村建筑更注重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例如,在乡村的小院子里,绿色的植物与红砖黄瓦的房屋形成了美丽的对比。这样的建筑风格让人感受到农村的宁静与和谐,也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

第三段:文化传承与乡情民俗。

农村建筑不仅仅是独特的建筑风格,更是对文化传承和乡情民俗的呈现。在我参观的一座古老村落里,那些古老的民居有着浓厚的历史气息,每座房屋都记载了过去居民的生活轨迹。比如,门楼上一般会刻有家族的字号,这是对传统文化和家族血脉的尊重。而那些古老的巷弄和院落内,保存着许多乡村文化和民俗的痕迹,让人不禁沉浸在时光的长河中。

第四段:民居设计与人居环境。

农村建筑的设计往往是十分贴近人居环境的。这是因为农村建筑的功能定位主要是给居民提供一个安居乐业的环境。比如,许多农村民居的设计考虑到了当地气候的特点,采用了透风透光的建筑风格,既能保持室内凉爽,又能使阳光充分照射。此外,一些乡村民居还注重居住者的私密性,采用内外有别的设计风格,使居住者在家中能够得到更好地休息和放松。

农村建筑对于美丽乡村的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经济发展的背景下,许多乡村开始进行整体的环境改造,农村建筑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在这个过程中,农村建筑起到了模范的作用,推动了乡村建设的蓬勃发展。通过改善农村建筑的外观,乡村变得更加宜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居民。这无疑为我们美化农村环境,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借鉴。

结尾段:总结。

总之,农村建筑是农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支撑。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文化传承与乡情民俗的体现、与人居环境的契合以及对美丽乡村建设的促进,都使得农村建筑成为了独具魅力的存在。希望我们能够更多地关注乡村建筑,推动美丽乡村的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

农村建设感悟【第四篇】

乡村建设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随着城乡发展差距的逐渐缩小,乡村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乡村建设涉及到农业、农村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各方面,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

第二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发展水平。

在乡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重中之重。道路、桥梁、消防设施、卫生应急中心等都是保证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改善农村交通状况和生活环境,吸引更多的人和资金流入农村,带动当地的发展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升。

第三段:挖掘乡村资源,促进农村发展。

除了基础设施建设外,农村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至关重要的。农村拥有丰富的土地、水、人力等资源,可以通过旅游、文化、农业等方面来挖掘和利用这些资源,促进当地的发展和经济增长。例如,我们所在的乡村利用当地的文化和特产,开发了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资金,为当地农民增加了不少的收入来源。

第四段:强化环境保护,建设宜居的乡村。

乡村建设还必须着力于环境保护。农村往往处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状态下,环境污染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影响很大。因此,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重视环保工作,建立环境保护机制,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农药污染防治、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工作,确保乡村环境清新、空气清新、生态安全。

第五段:提高农村人才素质,推动乡村发展。

为了推动乡村发展,我们还需要重视农村人才培养。通过提升农村人才素质,加强职业教育、技能培训等,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到农村发展。此外,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推进农村电商、智慧农业、农业科技等领域的发展,打造“互联网+乡村振兴”的新模式,推动乡村的全面进步。

总之,乡村建设是多方面力量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

农村建设感悟【第五篇】

我有幸来到了仙境般的荆门钟祥市彭墩村。这里是闻名全省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基地,组织上把这次培训安排在这里,我能体会到组织领导的一片苦心。

走进彭墩,一股农业新村的浓郁气息扑面而来,每到一处,统一规划建设的村民住宅、干净宽敞的村庄大道、美如风景画的村庄绿化都使我们感觉到大开眼界,获益匪浅,心灵深处感受到一种震撼和冲击。近年来,彭墩村党总支以村企共建新农村为契机,以统筹城乡基层党建为抓手,以创先争优为动力,坚持强班子、抓发展、惠民生,增强了党组织的发展力、服务力和凝聚力,走出了一条强村富民的新路,先后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省文明村等荣誉称号。

一、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是建设新农村的基本保障。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选配好村"两委"班子是发展农村经济、引领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一环。要把想带领农民增收致富并且有能力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人选到村领导岗位上来。村民大会选举青龙湖公司总经理、也是彭墩村人的张德华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大胆实行村企联姻,壮大村集体经济。由于村支部想干事,敢干事,干实事,深受村民的拥护,大大增强了村支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

农业龙头企业立足农村实际,利用农业资源,延伸农业产业链,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作用明显。以湖北青龙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彭墩村发展了养殖、种植、蔬菜三大特色板块六大品牌产业:水禽养殖品牌,建立年产20__万只商品鸭苗的肉鸭养殖基地,带动周边50公里内的农民发展养殖业;家禽养殖品牌,建立年存栏10万只的蛋鸡场;生猪养殖品牌,全村饲养生猪过万头;渔业养殖品牌,年养殖特种水产品过百万斤;水稻种植品牌,无公害种植优质水稻6000亩;精品蔬菜品牌,建设蔬菜大棚20__亩。

三、规划村民新居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形式。

彭墩村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农户的新居建设。村民统一住进小区,整齐划一的新楼房,宽敞明亮的村街道,如山水画般的村庄绿化无不展示新农村建设的风采。规划好新村建设,整体搬迁老村落,既可以增加耕地,又可以解决农村的脏乱差,促进村容整洁。

农村建设感悟【第六篇】

在县委组织部、县委党校组织下,去__县学习考察了美丽乡村建设,实地探访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看精品,使我受益非浅,拓宽了视野。不单单是整洁的村庄环境,良好的公共服务,更有秀美的田园风光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无论是他们的创新理念,还是对特色乡村文明的挖掘和提升,尤其是他们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那种责任和激情,都深深的触动了我。

每到一处都仔细询问了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体制机制、规划管理及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并与当地相关负责人交流美丽乡村建设的心得与经验,实地感受桐庐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切实了解当地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推进情况。不论是自绘、自建、自管的君山村,富有才文化的狄浦村,莲文化的环溪村,还是发展农家乐旅游文化的芦茨村,桃文化的阳山畈村,这些村庄都有它们共同点。

一是因地制宜,挖掘村庄自的古文化内涵,非常注重融入文化元素,尊重民俗、民风,结合村庄的特色文化脉络,打造出符合本土文化的农村景观。

二是以美丽乡村为有力抓手,为发展特色经济及文化旅游搭建平台,如阳山畈村桃产业,芦茨村山水旅游带动农家乐的发展,使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生态旅游能有机结合相辅相成。

三是美丽乡村建设注重建管并举,一方面要立足于改变村容村貌,使村庄布局更加合理,另一方面加强对环境的管理与维护,如环溪村,他们的理念是以人改变环境,环境改变人的做法,实行对农户月检查,季通报制度,并开展“大手牵小手”等活动,这些做法都是对居住环境提升的有效手段。

这些精品村通过一系列的规划、整改、提升,在青山秀水的基础上,又形成了各自的特色,令人流连忘返,让人直观感受到:

三是建设水平高,感觉到都是高标准,又风景如画;。

四是精神风貌好,与时俱进精神无处不在;。

五是干部群众的观念新、思路活,当地之所以能够取得大发展、快发展,第一位的原因就在于这些地方的干部群众观念新、思路活,能够在纷繁复杂的大环境中找准发展定位,以超前的思维、崭新的理念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实现了大发展、快发展。

以上是我这次去__学习考察后所汲取的精髓所在,既有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更深认识,也有对今后工作的思考,具体总结如下:

一、做好美好乡村建设的工作要求。

对我们乡镇干部而言,要发挥好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纽带作用,作好美好乡村建设宣传工作,以村民理事会为推手,扎扎实实做好推动工作,并怀着对群众的深厚感情,真心实意帮助群众,尊重群众意愿,学习群众的创新精神,真心实意帮助群众,按规划要求改善提升居住环境,做到实实在在做工作,持之以恒抓落实。

在具体工作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既要强调为民办事,更要把握节奏力度,全面推进。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不仅是做好水、电、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也要着重于提高群众发展致富能力,扎实推进乡村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要用新的眼光和思路来开展新形势下的美好乡村建设工作,要善思考,需要我们用科学理论、理性智慧来认真思考二作大局,尤其是要学习吸收新理论新观点,学习吸收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办法,以服务的观点来调整我们的工作方法和思路,直面问题,不怕失败,脚踏实地去探索。善于把实践中的好方法、好经验加以总结提炼,并不断改进完善,才能形成工作特色,提高创新能力。

通过对先进地区考察学习,既开阔了视野,又学习了经验。__县几年间飞跃的发展己为美好乡村建设垫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百倍的信心能迎头赶超,努力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县实情的美好乡村建设发展之路。

农村建设感悟【第七篇】

不知不觉已工作两年多,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自己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完成了从学生到基层工作者的转变。

了解、熟悉村情是做好农村工作的前提,是开展工作的第一步。方式上,要多跑,要向田间地头跑,往群众家里跑,多和群众交流沟通,对本村的情况有个大致的了解,对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将会有很大的益处。同时要尽快掌握农村政策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以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除了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外,理论还需与实践相结合,这就需要向乡镇领导、驻村干部及其它村里的优秀村支部书记学习实践工作,他们基层工作经验丰富,有很多不同的成功经验和模式,与他们多沟通,边做边学,在实际工作当中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业务水平。

党建工作是农村基层的灵魂,党支部要积极发挥桥头堡作用。首先要做好党在基层的代言人,维护党在基层的形象,牢固树立一心为民,立党为公的信念;其次党支部平时要多召开党员大会和党员民主座谈会,以学生的身份向老党员讨教,以党组织的身份关心每一个党员,积极营造“党员之家”的气氛;再要积极培养农村青年当中的优秀人才加入我们的党组织队伍,为党组织输送新鲜的血液,形成一支朝气蓬勃、能力较强、作用明显的党员队伍。

在农村工作要有与时俱进的意识和改革创新的精神。新时代的农村基层工作,给予我们村干部的更多是机遇,是挑战,是锻炼。对农村基层工作的认识和体会要边学边用、边悟边做。诚然,想当好一名村干部需要具备的能力和要求还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和想不到事情还有很多。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当中去摸索、去领会。

农村建设感悟【第八篇】

当前,各地对新农村建设十分重视,特别是上海,更是把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新农村建设总体形势不错,各级政府决心大,动作快,投资多,农民参与的积极性高,效果明显。前不久刚刚闭幕的中共上海市委八届九次全会,顺利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建设的决议》。这是上海历史上的第一次,上海市委把全会的主题,聚焦为新郊区新农村建设;这也是上海发展中的第一次,上海市委以决议的形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新郊区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推进政策和工作措施。但是,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地区还存在盲目性和片面性,重视形式,轻视内容,对农村产业建设支持不够;重视政府作用,忽视社会力量参与,对调动和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作用不够;重视硬件建设,忽视软件建设,对农民的素质教育、法制教育及基层组织建设等关注不够。

我认为,在下一步新农村建设中,各地要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处理好六大关系。

一要处理好“主”和“次”的关系。在开展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和农民的作用都很重要,但两者在建设中地位有所不同,政府起主导作用,农民则是建设的主体。政府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既不能缺位,也不能越位,政府要根据农民的真实需要,搞好规划,增加公共投资,提供公共服务,制定政策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建设,要让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贴近农民的需要,着重在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面貌、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上下功夫。要让农民感受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受益者,是建设的主体,自觉参与规划制定,积极为改变家乡面貌贡献自身力量。从目前新农村建设实践看,各级政府的决心大、动作快,调集了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新农村建设。而对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得不够,发挥得也不充分,一些农民还处于观望态度,甚至还有一些等靠要的思想。今后,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农民个人的关系,政府该干什么,农民要做什么,要尽量界定清楚。同时,政府要通过引导作用,千方百计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农民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二要处理好“近”和“远”的关系。新农村建设既有长远任务,也有近期任务。在实际推进过程中,要根据基本国情和农民的实际需求,制订出新农村建设的标准和长远规划,同时选好切入点,解决好当前农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看病贵、养老难、生活环境差等问题。对解决这些问题,要按照规划,有步骤地展开,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超越经济发展阶段,要量力而行。同时,还必须考虑农民长远发展的需要,从现在起就要谋划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如何解决从有到好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如何解决能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问题;如何建立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机制问题;如何提高农民的素质问题;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等。

三要处理好“城”和“乡”的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既需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也需要农业、农村的迅速发展,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两者不是对立的,而是互动、互补关系。新农村建设不但不排斥、不阻碍城市化,而且还能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劳动培训及转移、收入的增加和消费的提高,去推动城市化。同时,一些农村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的进一步完善,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小城镇,这对促进城市化是有积极意义的。同时,农村为了解决城市的吃饭问题、饮水问题,发展工业受到限制,而农业的效益远远低于工业,这也可以说是农村为大局所作的贡献和牺牲。对于农村人口,他们所需要的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政府必须提供,他们赖以生存的产业发展,政府也必须给予必要的支持。否则,在快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农民享受不到或很少享受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社会结构必然会失衡,现代化进程也可能会被打断。当然,在新农村建设中,村庄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等方面,可以将农业劳动力和农村人口转移这一因素考虑进去,一方面促进城市化发展,另一方面减少农业人口,使农业成为少数专业农民的主业,逐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要处理好“表”和“里”的关系。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重视形象多,偏重于抓看得见、摸得着、见效快的项目,比如搞道路硬化、墙面白化,这些形象要抓,但更不能忽视那些影响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关键项目,如抓好农业、农村生产和促进农民增收方面,要多出实招,突出重点。新农村建设好比是一辆赛车,而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制度建设则是“四个轮子”,一个也不能少。特别是从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源上来看,发展生产、增加农民收入更不应该被忽视,它是开展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应该将其放在突出位置,加大各级政府的支持力度,帮助农民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

五要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不搞试点不行,光搞试点不推广也不行,因为新农村建设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部完成,所以等试点全部搞好再推广必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展新农村建设一定要将试点建设和推广工作结合起来,做到以点带面。从目前新农村建设进展的情况看,全国各地,包括我们上海,十分重视试点工作,在示范试点镇、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支持力度大、进展快,路电水气、通讯、广播电视、学校、卫生所等改造建设效果非常明显。但是,示范试点的经验如何向面上推广,如何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筹集必要的资金,向示范试点以外的农村基础设施投资,让广大农民都能享受到最必要的公共产品供给和服务,政府在这方面考虑的还不够。在农村建设中搞示范试点,让一部分农民优先享受到公共产品服务的“阳光”,是在现阶段根据国情做出的必要选择,但是,当试点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应尽快组织力量向农村各地推广,使试点之外的农民也能尽快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

六要处理好“上”和“下”的关系。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的供给、产业能力建设、体制改革和基层民主建设等都有明显的层次性,作为地方政府,市、区、镇也应根据权力分配和财力承担相应的责任。比如一些大型工程和项目,牵涉面广,需要资金多,市政府应予以承担,而在区域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义务教育、公共卫生、救灾、扶贫等方面,市政府要协调区、镇,制定政策,明确各级职责,明确资金来源,防止上级喊口号,下级等政策,“眼睛向上”,依赖上级政府的思想。

48 17601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