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化论文精选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生态文化论文精选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生态文化论文【第一篇】

(一)生态文化是促进天人和谐的凝聚力

在人类对地球生态环境的适应过程中,人类创造了自己的文化,但伴随着人口、经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爆发,为了促使环境更适宜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需要,人类不断调整自己的文化来解决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由此可见,创新文化与环境进步二者之间协同发展、和谐共进,这就是生态文化。于生态文化建设而言,生态文明对其基本要求就是创新文化价值观,这主要表现为抛弃传统文化价值观“反自然”的错误观念,从“人类中心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逐步形成以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正义、生态价值等为基本内容的生态文化价值体系,培育人们理性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生态文化自觉,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平等的新文化价值观。

(二)生态文化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源动力

生态文化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努力走出一条无污染、零排放、高效节约的生产发展道路,为此,大力提倡循环经济的发展,着力培育绿色高新技术产业、绿色人居生态休闲产业以及绿色无污染农产品加工业等等,努力倡导绿色环保生活方式以及节能高效的生活习惯。绿色发展理念彻底否定了过去那种高污染、高耗能、低产值、低效能的经济发展模式,承袭了科学发展观的精髓思想,对生态文化的内容进行了时代创新。绿色发展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可持续发展观以及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三者相结合的产物,它讲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荣,显示了中国在生产方式上所做的积极改变。

(三)生态文化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向心力

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时代的一种主流文化,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观念作为指导思想,大力倡导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努力追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以及高尚的灵魂境界,这是美丽中国的基本构成要素。人类一直以来都向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渴望拥有舒适的宜居环境,可以说这是广大民众最基本的生活诉求,也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此,我们必须通过生态文化建构和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绿色生活,共建“美丽中国”。和谐社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内在价值。生态文化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观念,能够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丰富的文化资源。

(四)生态文化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驱动力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必须要有文化的支撑,生态文化作为新时代的创新文化形态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为此,我们必须努力继承并大力弘扬生态文化,提升全民生态素质,增强生态凝聚力与竞争力,充分发挥生态文化的重要引导作用,促使中华民族的生态文化走向世界,凭借其优越的渗透力以及感染力,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总而言之,生态文化是当今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继承、发展与创新,不断完善生态文化系统整体,逐步增强其与时俱进的适应性,不仅能增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活力,更能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二、生态文化建构的实现路径

(一)摒弃人与自然分离的二元文化观

从根源来讲,当今世界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就是建立在近代哲学和科学基础之上的至今仍占主导地位的机械性二元论自然文化观。在这种二元论文化观之中,人与自然被分离开来,自然被视为人类的工具,人类自恃完全有能力征服自然。这种傲慢带来的后果是严重的:生态危机的恶化已经严重危及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在对自然认识加深的同时,环境的退化以及污染的加剧已经纷至沓来。其实,人类文明与自然命运早已紧密结合、密不可分了,保护自然就是在保护人类自身,建设自然就是在造福人类整体。总之,在自然之中的人类无论怎样发展自己的文明与文化,都不能摆脱对自然的依赖以及自然对人类的约束,自然环境的衰落也必将是人类文明的终结。生态文化建构的核心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就说明人类建构生态文化就更离不开对自然的依赖,就更要尊重、善待、保护自然,而这也意味着必然要摒弃传统二元论自然文化观的弊端,抛弃将人与自然分离、对立的二元思想,实施和谐共生的文化观,将生态文化的建构纳入到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之中,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崇高目标。

(二)建立促进生态文化建构的法律保障制度

在我国,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并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效力的行为规范,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将一定的文化认同纳入到法律范围内意味着国家对此种文化认同持支持及倡导的态度。如此而言,生态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展现形态,其建构离不开相应的法律法规,必须要得到法律的认可和支持。改革开放几十年以来,我国不断地进行着环境立法的尝试与实践,逐步加强对环境的保护以及对环境破坏现象的立法,及时修改并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目前,我国已基本建立健全了系统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为生态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生态文化建构的立法体系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与缺陷,我们必须加强生态法制建设,使环境保护真正地踏入到法治化的道路,为此,我们必须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制定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标准以及评价考核机制,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推动生态文化法制体系建构的系统化、综合化以及实践化。

(三)健全促进生态文化建构的道德保障措施

生态文化建构不仅需要法律的保障,更需要道德的约束,如果将法律保障比作生态文化建构的“硬实力”,那么,道德约束无疑就是生态文化建构的“软实力”,在很大程度上来讲,生态文化建构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道德这种“软实力”。健全促进生态文化建设的道德保障措施:首先,树立生态伦理观。这是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生态文化构建的基础,更是我们认识并改造客观世界的道德保障。生态伦理观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人类要尊重、爱护自然,与自然建立起协调共生的伙伴关系。其次,倡导绿色消费。生态文化建设的终极价值目标是实现人类自身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普及绿色消费,因为绿色消费的核心理念就是在摒弃人类过度的物欲追求的同时,满足人类实现自身全面发展的需要。最后,培养全民族的生态意识,提升社会成员的生态道德素质。民众整体的生态道德是我国建构生态文化与建设生态文明的精神依托,只有培育、完善民族整体的生态意识、生态思维以及生态道德,才能使广大民众由自发的生态环保行为转为自觉的生态建设行动。

(四)吸收借鉴中外优秀生态文化成果

首先,我国庞大繁杂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生态文化思想,是一笔极其宝贵的思想财富,对整个世界生态文化的建设都有深远的意义。时至今日,中华民族传统的生态智慧依然是我们进行生态文化建设的可贵思想资源,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态文化必须汲取传统生态智慧之精髓,实现传统生态思想之复兴,这是一个进行创造性转换的过程,是使传统生态思想在新的实践中获取全新生命力的过程,更是一个将传统生态思想与现代生态实践相结合产生出积极的有益的新生态文化的过程。其次,我们必须加强与世界各国生态文化建设的交流合作。生态文化是全球性的文化,是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崭新阶段,进行生态文化建设不可能一意孤行、单枪匹马,必须要与世界各国进行交流与合作,如此才能达到全球生态和谐的目标。只有将生态文化的理念贯彻到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生产生活实践之中,加强世界各国各地区生态文化建设的交流与和合作,生态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才能最终实现。

(五)构建生态的生产生活方式

论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第二篇】

摘 要:随着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不断增强,社会生产力极大提高,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和突出,不断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扩张趋势,进行生态价值观变革,建设生态文明,紧握生态文化的脉搏,实现经济文化和谐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文化;互动关系

人类的出现,人们对地球改造加剧,自然界从一个纯粹的依照自身规律演化的自然系统演变成了由人类意识支配的人化的自然系统。马克思否认人与自然关系单纯的物质性,指出,实践活动是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而生产关系作为二者的中介和桥梁而存在。他说:“人们的生产活动在自然界中进行,必定对自然界产生影响,这种影响是互相的。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换活动,在错综复杂的社会联系中,影响自然界,影响人类本身。”①人类对自然改造的同时,无法避免的对自然环境及生态系统带来破坏,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解决生态问题迫在眉睫。但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仅需要技术及法律保障,尤其是价值观念的转换更新。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化的构建联系紧密,本文试图在理论上阐述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关系,力图在价值层面寻求一种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1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内涵

生态文化与生态文明是既彼此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概念,不能把二者完全割裂分开。当前,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关注角度出发,对于生态文明的内涵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从哲学角度来讲,生态文明,他们认为是社会实践过程中“处理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和“这种关系下所取得积极、进步成果的总和”②。有的学者则从系统论角度,阐明生态文明是“人类与自然,经济、社会与生物圈协同进化”③。生态文明是从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出发,深刻反思传统发展模式,倡导经济利益和生态利益相互平衡,人、自然和社会三者共存共荣的一种文化伦理形态。它是人类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断探索而得到的全部精神和物质产品的总和。

余谋昌认为,“生态文化是继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学文化以后新的文化形态。”他对生态文化进行了狭义上和广义上的定义。狭义上“自然价值论引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④,是精神层面的界定;广义上“人类新的生存方式”④是物质层面的界定。在我看来,生态文化是一种社会文化,表现了人和自然之间的互动关系,属于历史范畴。生态文化以生态价值观为核心,强调协调优化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以人的精神素养作为生态平衡的调节剂,以精神状态调适生态平衡。生态文化作为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体现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和谐思想在生态方面的灵感碰撞,是健康、文明的生产和生活文化的感应。生态文化是学习现代各种精华文化的具体表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所呈现的一种文化状态。

2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的关系

两者的差异性

首先是区域性差异,包含纵向差异和横向差异。不同时期,国家和民族发展程度不同,生态文明表现形式不同,即纵向差异。而性质上、表现程度上的不同为横向差异。其次是逻辑上差异,生态文化在生态文明之前出现,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沉淀的成果。从范围上讲,文明是文化的一个子集,文化比文明范围更为广泛。生态文明是一种先进的文化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祈愿,存在于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与领域。生态文化即人与自然和谐型文化,是由人主宰自然型文化经由漫长的时间过渡而来。

两者的互动关系

1.生态文明为生态文化建设引导方向

文明表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文明是文化的积淀,是文化的精华。文化是文明的源泉和基础,为文明供应土壤和肥料。生态文化建设终究要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轨道上来。经济上,生态文明强调有序发展,提倡集约型的经济发展方式。政治上,强调民主参与,社会和谐。文化上,鼓励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弘扬和传播优质文化。生态上,主张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生态文明为生态文化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生态文化的发展以生态文明为目标不断努力。生态文化应建立一种基于其概念的核心价值观,克服传统人文思想文化观念的反生态性,在人类的基本需求和理性消费满足的条件下,充分考虑生态发展的需要。生态文化,要求我们寻找绿色高效生产的生态发展模式,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惠互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生态文明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为人类提供了大量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失衡的恶果。科学技术的变革、法律制度的规范约束、价值观念的转换更新是通常我们面对生态危机所提出的三个主要解决手段。解决生态危机,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及道德观念的转变显得尤为重要。社会发展离不开社会文化的支撑,培育和弘扬什么样的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生态文明与生态文化在现实中是一种具体非静态的关系,其中心点是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生态文化作为一种新潮的文化,抛弃“人类中心主义”观点和人主宰自然的思维模式,改变人与自然关系的对峙,确立人与自然新型发展模式,将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内涵寓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生态文明将生态文化作为发展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精华,是生态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是生态文化建设趋势的最终指向。

3.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源泉动力

生态文化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依据,二者密不可分,相互统一。生态文化摒弃传统文化中“反自然”的特征,走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隘视野,认为自然是遵循自我发展进化之道的统一有机体。在这个有机体中,人与自然万物共生共存,共存共荣,每个物种彼此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相互协调,不可分割。倡导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价值,尊重人本身,统筹人与自然价值利益。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生态文化要创新文化价值观,不断解放思想,逐步建成以生态伦理、生态道德、生态正义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文化价值体系。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博大精深的生态文化,生态文化通过生态意识、生态价值取向等调节、供给生态文明,借助自然环境创造出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

4.生态文化是推进绿色生态发展的必要条件

生态文化旨在增进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共同发展;大力提倡绿色科技技术产业,培养绿色节能的生活习惯。生态文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及建设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终形成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道德规范,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标,实现绿色发展。绿色发展理念是中国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三者相结合的产物。生态文化的建设可以推动这个理念在生产方式质的飞跃,同时被投入到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来,为建成一个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国家而努力。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724 页。

②张云飞:《国外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研究一张云飞教授访谈》,《国外理论动态》,2007年第12期。

③刘湘溶:《生态文明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④余谋昌:《生态文化论》,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⑤:《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11-09.

作者简介

郑玉(1992-),山东济南,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生态文化的概念【第三篇】

[关键词]概念图教学意义高职英语教学启示

[作者简介]海霞(1977-),女,河南周口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文化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高职英语教学与研究工作。(浙江杭州310018)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1-0121-02

概念图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康奈尔大学诺瓦克教授等人提出、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其理论根据是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奥苏贝尔认为,人的学习应该是意义学习,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二是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作为奥苏贝尔重要合作者之一的诺瓦克教授以此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概念图的概念。

一、概念图的核心要素与关键步骤

1.概念图的核心要素。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是概念图的核心要素。其中,概念又称节点,是广义概念,泛指感知到的事物的规则属性,可用专有名词、思想、情感、教学或符号进行标记,并置于圆圈或方框中。命题是两个概念之间通过箭头和连接词而形成的意义关系,箭头可以单向,也可以双向。交叉连接表示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一般性、概括性强的概念置于概念图的上层,特殊的、从属的概念置于下层,某一领域的知识还可以通过超链接来展示相关的文献资料和背景知识等。

2.概念图制作的关键步骤。确定关键概念、概念排序、各级连接、反思完善等是概念图制作的关键步骤。确定关键概念,在概念图制作过程中,要选择含义最广、最有包容性、最先出现的概念作为“主题概念”,并用方框框起放在图的顶端。关键概念在整个概念图中是核心。概念排序,在确定关键概念或主题概念后,要在其下面依据任务需要及逻辑关系增加更多的具体概念,并依据概念的概括性进行概念排序。把概括性最强的概念置于顶层,依次向下。各级连接,给各级概念排好序后,建立概念间的深层次交叉联系。交叉连接需要发散思维,是发现和形成概念间新关系、产生新知识的重要一环。此外,还要进一步拓展概念的数量,研究当前概念和其他概念之间的关系。反思完善,随着学习的深入,对原有知识的理解会加深和改变,要随时调整与充实概念图,不断完善和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使概念图成为促进学生意义建构的有力工具。

二、概念图的教学意义

1.知识迁移的有效途径。学习心理学把知识按照陈述性方式和程序性方式分类。陈述性知识用来表征知晓的事物、事情和观点,能使学习者了解并形成观点,构成思考和运用观点的基础。程序性知识是运用陈述性知识的知识,是关于如何解决问题、制订计划、作出决策和策略的知识。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相互依赖的。陈述性知识是静态的,需要通过激活才能成为程序性知识,因此,掌握大量的陈述性知识,并不一定会应用或使用这类知识。概念图可以成为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相互迁移的桥梁。概念图通过核心要素的确定及关键步骤的实施,促成一种中间知识类型――结构化知识。结构化知识是指在一个领域中如何把概念一体化并使其相互联系的知识,能把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联系起来。研究表明,拥有高水平结构化知识的学习者,同时也是很好的问题解决者。拥有概念图设计经验的学生在动手处理问题时,首先会把问题的相关要素绘制成草图,然后从中找出最具决定性的一点作为突破口,并以此为切入点解决问题。教学中引入概念图,能够帮助学生激活并迁移所学知识,使所学知识动态化。

2.提升教学水平的有效工具。教学本身既是生态的,又是系统的。在这一生态式系统中,既有主体、客体关系协调的问题,又有主客体关系协调的工具、手段与方法的问题,还有一些促进教学目标达成、实现教育目的的相关环境因素。因此,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立体的、一体化的过程。从教学环节上看,谁教谁学、教什么学什么、如何教如何学、教的如何学的如何、如何评价与改进等都是教学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相互牵连的要素。概念图能够促进教学主体的能动性,能够通过绘制保证知识之间的迁移关系,最终达成教学目标,考察知识掌握程度,评价和反馈教学。因此,不少学者认为概念图可以作为学习工具、教学工具、反思工具、交流工具、评价工具等。

3.学习态度改善的有效载体。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不同的教学条件、情景和方法中,应用概念图策略会使学生的成绩增加,对学习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获得知识策略,提高学习的元认知水平,增强自我效能感,体现出自我的意义。

三、概念图对高职英语教学的意义和应用

1.概念图可以帮助教师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当前,我国高职的发展要求教师既要具有语言表达、人际交往、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终身学习等方面的基础能力,又要具有了解学生、把握教材教法、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开发课程与科研、指导学生学习等方面的职业能力,还要具有职业分析、服务社会、创新性实践等方面的发展能力。因此,高职教师的专业成长成为了一大课题。高职教师要想成长,就必须改变自我成长的方式和途径。概念图能够帮助教师理清思路,把握自我成长的核心任务,促进自我专业成长。对高职英语教师而言,高职英语教师可以通过概念图制定自我专业成长规划。“主题概念”是“现代高职教师标准”,在此基础上,反思“我有了什么”“我还需要什么”,设计一些途径来达到现代高职教师标准的要求,最后,在概念图中设计补救措施完善概念图。

2.概念图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设计需要兼顾教学目标、学生状况、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与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等诸多方面,并且要使这些方面整合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此情况下,概念图可以发挥很大作用。结合高职课程、教学及教材特点,高职英语具有课程综合性强、教学活动性强、教材主题性强等特点。课程综合性强是指高职英语课程大多需要以项目为载体,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包括教学要求、企业行业岗位要求、公民教育要求等多方面元素。教学的活动性强,是基于高职教学的整体要求而说的,高职教学不同于体系化的学科本位教学,是一种通过学习者主动和全面的学习,由师生共同确定的行动产品来引导教学组织的过程,是有目的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的专业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引导、检查和评价的过程,通过学习者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的过程,并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的知识和能力。教材的主题性强是指高职英语教材一般是以一个个完整的主题来安排教材内容的。高职英语教学设计环节,可以结合高职英语的特点,利用概念图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学生参与、教师角色、教学评价等进行整体设计与安排,为有效教学、优化教学提供保障。

3.概念图可以帮助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在当前

高职英语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性不强,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效率不佳等问题广泛存在。这种缺乏主体参与的课堂教学模式虽广受批判,但改革一直步履维艰。事实上,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授受式教学”,就需要找到一个很好的改革抓手。概念图可以成为这一有效抓手。在教学过程中,概念图不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也可以参与概念图的绘制与修改,达到师生互动合作的目的。研究表明,概念图是实现课堂互动、合作学习的有利工具。在合作学习中,由于个体的认知水平不同,对概念的理解也不同,因此,从个性化概念图到班级概念图的过程就是思想碰撞、探究合作的过程;从个体对潜在概念图的质疑、反思、批判到科学概念图的形成、发展、应用,不仅需要师生共同构建和谐、健康的学习情境,而且需要努力挖掘和共享学习资源,促进知识的同化,实现有意义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概念图绘制、整合的过程,采用不同的合作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使学生在轻松、和谐和民主的气氛中有效地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学生在这样的交流平台上,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将自己的思路和想法具体化、明确化。学生通过与教师共创概念图,使思维得以延伸、扩展和完善。整个教学过程呈互动状态,学生居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发挥自主性;教师作为引导者指导学生学习,解答概念图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概念图可以提升教学效果,评价教学水平。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效果评价一般还是以考试、测验、毕业论文等终结性评价为主,很难从细节上显示学生的英语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把握高职生面向工作过程和学习领域的应职应岗能力状况。概念图以意义学习和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概念图的绘制,把握学习任务、安排学习计划、设置学习途径、提高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力水平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教学概念图的设计、补充与完善,也可以让学生就教学内容设计出概念图。学生设计概念图的过程是有意义学习与建构知识、技能的过程。教师可以依据学生概念图设计与制作、概念图讲解、基于概念图的问答、小组合作等方面的情况给予评判。也可引导学生进行概念图交流互评,达到思维共享和创新,并建立学生个体概念图档案袋和课程教学概念图资源库。

5.概念图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与技能教育。是否具有胜任未来就业岗位的相关经验和素质是高职生能否顺利就业的关键。现代职场的蓝领人才,要对自己的岗位工作过程、岗位任务、岗位任务完成途径、岗位任务完成绩效等方面有设计和把握能力。概念图能够帮助职业人完成上述任务。在高职英语教学乃至整个高职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绘制概念图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规划设计方面的经验,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敏捷性、选择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技能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职英语教学作为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和通用能力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素养和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的概念图,旨在通过概念与概念之间的逻辑连接与层次构筑,促使学习者在知识建构中达到认知目的,对高职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施良方。学习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袁维新。概念图:一种促进知识建构的学习策略[J].学科教育,2004(2).

[3]张丽萍。概念图及其功能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7(4).

[4]齐伟。概念图:思维导图(2)――用Inspiration制作概念图[J].软件导刊,2005(6).

[5]乔纳森。技术支持的思维建模:用于概念转变的思维工具[M].顾小清,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6]刘赣洪,张静。概念图作为教学工具的应用探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10).

[7]王立君,顾海根。概念图对学生成绩和态度影响的元分析[J].心理科学,2008(6).

生态文化的概念【第四篇】

关键词认知同化论 生物教学 作用

二十世纪后半叶,人们在生命科学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有关分子生物学的方面。由于新知识的不断加入以及科学界的需求,生物教学更加受到重视。本文针对认知同化论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探讨。

一、通过适当的范例形成上位概念

生物教学当中,有很多概括性较强、范围也很广的概念,我们称它为上位概念。它是学生进行深度学习的前提,当然,这些概念掌握的程度,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及学习成绩的好坏。在实际的讲解当中,教师可以通过适当的范例,促进学生上位概念的形成,了解相关的知识。

例如,在讲解“内环境稳定”这一概念的时候,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派出一名同学作为代表,教师运用红外线体温计为每组的代表测体温,并且向大家公布测量的结果,让学生分析不同同学的提问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然后,教师再运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医院中的血浆化验单,让每个小组的学生讨论,再给学生一些提示,例如每个成分都有一个固定的参考值,让学生通过化验单分析出这个固定的变化氛围,再分析每个化验单上各成分的值是否符合正常的规定,如果超出了正常的范围,会发生什么样的状况,健康人的血浆中各个成分的数值各是多少?再带领学生做相关的实验,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下:取零点一摩每升的盐酸溶液,一滴一滴的放入含有鸡蛋清的烧杯,对照烧杯当中(装有等量清水的烧杯),再利用传感器来测量两个实验的数值是否有变化。最后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总结,根据前面的各种步骤分析“内环境稳定”,这会使学生发现稳态与恒态并不相同,相对稳定状态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的动态变化,稳态是所有生命进行呼吸与活动的最基本的条件。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逐渐将学生引入到课堂当中,顺应了学生高中时期所具有的逻辑结构,让他们觉得生物课堂并不只是一种理论的传输,可以通过自己的动手实践来了解与探索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本中知识的内涵,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中,消除曾经的错误理论,提高学习效率,更准确、更清晰的掌握新概念。

二、运用已有概念来同化下位概念

概念的同化,具体是指有相近的旧概念,经过加工来得到新的概念,实现概念同化。这样既使学生对新的知识有所了解,还能对旧的知识进行巩固与练习,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可以通过上位概念来引出下位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掌握。

举一个例子,在学习“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非等位基因,隐性基因”的时候,由于学生之前已经接触过“基因”及“性状”的概念,教师可以先提问学生“基因”及“性状”的概念,在学生已经对这两个概念思路清晰的时候,就可以通过下位学习来对新的概念进行同化。

上述这种概念的同化,学生对上位概念的认知越清晰、越明确,得到的新的概念就会更容易得到同化。这种方式也能运用到规则的学习当中,举一个例子,学生可以通过学习减数分裂中的等位基因,得到相关的基因分离规律,这样在以后的伴性遗传中,就可以将基因分离规律应用到课程的讲解当中,学生就能够很快的对知识进行了解:性染色体是同源染色体,由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遵循分离定律,所以性染色体也遵循分离定律。

三、消除混淆、整合概念

由于生物钟的概念非常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混淆的现象,而认知同化论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通过将相似的概念进行详细的对比,来加深学生的印象,了解概念的原理,从而正确的掌握概念。

举一个例子,在多倍育种与单倍育种的讲解中,学生非常容易将两者弄混,这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表格,让学生了解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通过这种同化认知与比较,能够加深学生对于旧的知识的理解,还能帮助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能够找出学生易混淆点,帮助他们减少错误的产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形成一个固定的知识框架,提高学习效率。

生物教学中,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教师在课上就要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重视认知同化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对易混的知识点进行表格列举,让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知识点,将上位概念与下位概念充分结合,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黄秋林。 浅析在生物教学中美育的渗透[J].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

[2] 何先友、莫雷。 奥苏伯尔论认知结构、知识获得与课堂教学模式[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生态文化论文【第五篇】

狄奥1,2,王迪新3

(⒈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武汉430072;⒉武汉工商学院,湖北武汉430065;

⒊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长春130031)

http://

关键词 :廉政文化;政治生态;社会文化;制度文化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07(2015)09-0008-05

收稿日期:2015-05-11

作者简介:狄奥(1978—),女,湖北武汉人,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武汉工商学院宣传部部长,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思想政治教育;王迪新(1976—),男,吉林长春人,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宣传部部长,讲师,研究方向为法律、思想政治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建国60年中国共产党反腐廉政基本经验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JZD0003;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社会主义廉洁政治建设的目标体系和路径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4ZD035。

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加强党的建设,必须营造一个良好从政环境,也就是要有一个好的政治生态。”[1]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到了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坚决遏制腐败现象蔓延势头,坚定不移地快速推进反腐败工作,不断优化政治生态,着力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优化政治生态,既需要加强政治领域建设,也需要其他领域建设的配合。笔者认为,在政治生态优化的过程中,廉政文化建设是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的社会文化条件,其对于反腐倡廉和政治生态优化具有重要作用。

廉政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社会成员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关于廉政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社会评价等各种因素的总和。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廉政行为在文化观念上的反映,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普遍信仰和共同遵守的规范、惯例,能够发挥导向、凝聚、熏陶、监督等作用,对每个社会成员的行为都具有内在的驱动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政治生态运行情况和制度建设情况。

一、以廉政文化构筑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

为政治生态优化营造良好的环境

社会文化是培育和发展廉政文化的前提条件和基础。社会的廉政状况依赖于每个个体。廉政文化是拒腐防变的第一道防线,在反腐倡廉和政治生态优化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指引、教育、评价和约束功能。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既能够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培育健康的社会文化,也能够形成合乎法律、道德的政治生态环境。

⒈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的廉政教育,营造全社会崇廉忌贪的良好氛围,形成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从我国反腐败面临的严峻形势来看,当前我国正处于现代化转型时期,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规范体系尚未形成,腐败现象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一旦腐败现象在社会上蔓延,就会使整个社会的政治生态严重恶化。因此,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广泛的社会认同与共识,才能逐渐消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为此,必须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的廉政教育,将其融入家庭道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建设之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和宣传廉政文化,形成政治认同、文化认同和情感认同。

政治认同,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扩大廉政教育宣传范围,破除反腐败“过头论”“刮风论”“影响论”“矛盾论”,增强人民群众战胜腐败的信心,让人民群众看到党和政府治理贪污腐败、建设廉洁政府的勇气和决心。文化认同,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为公权力设立价值伦理尺度,拓宽廉政教育宣传渠道,充分利用主流媒体、新媒体等各种舆论媒介,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廉政和痛斥贪腐的氛围,使之成为人民群众对廉政本身的良性认识、评价、态度、信仰、感情和习惯的沉淀,成为一种追求廉洁自律的内在精神信仰,并将理念外化为廉洁的自觉行为与选择。情感认同,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点,让广大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取得的成效。

⒉引导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对领导干部的监督,形成共同预防、惩治腐败的良好风气。“没有人民的帮助与支持,政府不能独自驯服腐败——而要把这种支持动员起来的途径在于那些严肃认真的非政府组织。”[2]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既是我党在革命时期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在现代化建设时期取得胜利的法宝,更是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取得胜利的利器。我党要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和党风廉政建设,必须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让人民群众自觉、主动地参与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这样,才能使腐败分子无所遁形,从而在整个社会形成良好的风气。

要增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增强监督、检举腐败的责任意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防腐墙。人民群众是反腐败和党风廉政建设的主体,也是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只要广大人民群众敢于揭发检举官员的违法违纪行为并形成强大的公共监督力量,对于腐败分子就会产生巨大的震慑力。要营造让人民群众知政、参政的环境,将政务公开和透明作为防止滥用权力和铲除腐败的机制,通过设立群众监督员等方式,拓宽民主渠道。此外,还要建立利益激励机制,对于那些监督举报属实、为国家挽回重大政治和经济损失的举报者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二、以廉政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文化,

为政治生态优化提供有力保障

美国政治学家阿尔蒙德指出:“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3]政治文化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民族、社会成员在长期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形成的政治价值观、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等各种因素的总和。正如亨廷顿所指出的那样:“在绝大多数文化中,腐化现象在现代化进程最激烈的阶段,就会最广泛地蔓延于整个官场。”[4]一个国家如果政治生态状况良好,必然政治清明、官吏清廉、官风正派。因此,要优化政治生态,必须以廉政文化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文化,建立多维度的防腐、反腐体系,强化领导干部的廉政意识,形成廉洁从政的政治共识。

⒈领导干部应率先垂范,树立清正廉洁的形象,以提升政府的公信力。新加坡原总理李光耀曾说过:“一个国家会有怎样的政治,就要看政治家是什么人。如果一个国家的参政者,追求的是私欲和财富,就会产生金钱政治。如果一个国家的政治家,是以人民的利益为其共同目标,就会有廉洁、正直的政治。”[5]掌握权力者因具备腐败的条件,就有可能成为贪污腐败的主体。当前,我国少数领导干部的腐败行为已呈现出“马太效应”,造成了腐败无处不在并难以根除的假象,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动摇和破坏了社会政治生态的稳定与和谐。

因此,一方面,要落实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检部门的监督责任,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6]使领导干部成为反腐败的中坚力量,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总书记指出:“各级党委(党组)要落实好主体责任,不抓党风廉政建设是严重失职。各级纪委要履行好监督责任,更好发挥党内监督专门机关作用”。[7]各级党委要“加强领导,选好用好干部,防止出现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领导和支持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法问题;党委主要负责同志要管好班子,带好队伍,管好自己,当好廉洁从政的表率。”[8]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倡导对腐败“零容忍”的廉政文化,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从党的十八至2014年12月22日,共有59名省部级以上官员落马,其中包括4名副国级及以上官员(周永康、徐才厚、苏荣、令计划)。[9]这些都让人民群众看到了党中央坚定不移惩治腐败的决心,也越来越坚定了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感和反腐败的信心。

另一方面,领导干部要发挥廉政示范作用。具体而言,领导干部要身体力行,带头执行“八项规定”,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端正党风,讲规矩、守纪律,严格以党纪为准绳约束自己;要把好“自律关”,管好自己,廉洁自律,廉政从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正党风、促政风、带民风;要把好“亲情关”,管好配偶子女和其他亲戚;要管好身边工作人员,管理、教育、监督下属。要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强大引领效应,通过主流媒体、新媒体等各种宣传舆论媒介,整合改革和治理腐败所需要的道德资源,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和社会风气,增强人民群众对领导干部的认同,进而提升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度与认同度,提升政府公信力。此外,在领导干部培养、管理和使用的过程中,要加强党性教育和廉洁从政教育,提高其道德素质,做到持之为明镜、内化为修养、升华为信条。

⒉建设公仆政治文化,不断提高领导干部拒腐反腐能力。“公仆意识是同国家的公共权力紧密联系的一种意识,防止社会公仆变成社会主人是工人阶级国家的自觉要求。”[10]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广大党员必须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好人民的公仆。当前,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四风”在表面上有所好转,但有的地方政治生态恶化,“官本位”、利益本位和特权意识,权权交易、权钱交易、权色交易等在干部队伍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特权意识是封建等级制度的遗传,也是“四风”兴起的思想根源。如果领导干部特权意识严重,法制意识就会淡薄,就会忽视、抵触甚至践踏法律,使公权私有化;如果领导干部“官本位”意识严重,眼中就没有群众,就无法认识到自己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为此,必须大力加强公仆政治文化建设,增强领导干部的“民本位”意识,消除“官本位”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

一方面,要围绕以民为本、执政为民,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方式,以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点,狠刹“四风”,建设公仆政治文化,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党性意识、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和纪律意识,使领导干部能够常怀为民、务实、清廉之心,严以用权,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另一方面,要加强纪律建设,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建设公仆政治文化。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11]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第一位的,是不可逾越的底线、红线和“高压线”。因此,必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和党内组织生活制度,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形成每个共产党员都能严格遵守党规党纪、执行党规党纪的良好氛围。

三、以廉政文化引领制度文化,为政治

生态优化奠定基石

制度文化,是指人们在制度运行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的价值理念、价值判断、行为方式等因素的总和。“没有哪个政治制度能够完全抵抗腐败”。[12]制度文化需要廉政文化的支撑,需要人民群众的认同。在优化政治生态、推动政治生态良好运行的过程中,要通过廉政文化建设,为廉政制度建设营造廉洁的文化氛围,为制度的良性运作奠定基础,为制度的贯彻、执行和落实给予有效保证。

⒈坚持以“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为目标进行廉政制度建设,加大腐败应承担的风险和成本。从一定意义上说,建立廉政制度就是为了制约权力、规范权力的运行,这既是权力监督与权力制约的治本之策,也是预防腐败的治本之策。在制度反腐上,应通过建立和完善权力运行体制机制、专门的法律、执法监督制度等,构建一套内外衔接、上下配套、结构合理、体例科学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反腐败法》是一国反腐败体系形成的重要标志。为此,我国应当尽快制定一部《反腐败法》,对反腐败进行系统、全面立法,以加大对贪腐行为的打击力度,增强反腐的威慑力,提高反腐的实效性。

在执法上,只要是违反法律制度,就要受到追究与惩处,这样,才能克服制度形同虚设的弊端,有效地震慑腐败,使各项廉政制度落到实处。要学习新加坡、我国香港地区的做法,做到“有贪必肃”,不管贪腐的数目多少,即使只有一元钱的贪腐。是否启动调查程序和处罚,与贪污数额无关,其数额只对处罚的轻重有影响。要使大量的“小”腐败也得到相应的惩罚,使腐败的风险和成本大于腐败收益;要严格执行党纪、政纪处分和刑事处罚决定,增加腐败的惩罚成本和博弈成本,使领导干部不敢腐。同时,要对领导干部制定出内容详尽、操作性强的行为规范。要以细致入微、可操作性强为基本原则,让领导干部无论是在公务活动领域还是在私人生活领域都受到制度的约束,限制和减少权力“寻租”机会,使领导干部不能腐。

⒉加强法制教育,培养人民群众的守法、护法意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13]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就会形同虚设。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这就要求广大人民群众都要有法律至上的现代法治意识与观念,始终维护法律精神和法律权威,自觉地遵守廉政制度,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要通过宣传教育和严格执法的方式,形成一个“办事依法、遇事找法”的氛围,让人民群众保持对法律制度的信任、尊重和敬畏。要通过社会各界的力量开展全民普法活动,普及法律知识,增强人民群众的守法意识。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特别是廉政法制的学习,带头学法用法、依法办事、依法行政、依法决策,增强守法、护法意识。要在青少年中加强法制教育,将其列入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内容,在学校普遍开设法制教育课,做到法制教育逐步规范化。

http://

参考文献

[1]坚持从严治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把作风建设要求融入党的制度建设[N].人民日报。2014-07-01.

[2]施雪华。大力推进中国公民社会成长实现中国反腐败战略的大转移[J].社会科学。2009,(07).

[3]阿尔蒙德。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4]塞缪尔·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54.

[5]李光耀。40年政论选[M].现代出版社。

[6]深化改革巩固成果积极拓展不断把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N].人民日报,2015-01-14.

[7]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R].2014-10-23.

[8]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R].2014-01-14.

[9]十八大后59名副部以上官员落马[N].人民网,2014-12-22.

[10]李君如。论增强公仆意识[N].光明日报,2007-05-29.

[11][1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3.

48 1705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