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人民文学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人民文学范文1

“底层”这一概念源自马克思主义学者葛兰西的《狱中札记》,是指一种革命力量,是指被排除在欧洲主流社会之外的处于从属地位的社会群体。现代性是进步的、进化的、不可逆转的时间观念,成为看待历史和现实的方式,同时个人生存和奋斗的意义统统被整合进时间的轨道中,把个人与时代、未来相关联。中国的现代性价值观源于晚清对于“进步理性主义”的追求,其一是以“进步”为导向的社会发展逻辑,人们相信现代性会赋予时代绝对正面的品格,然而,其中存在着误读,认为现代性是纯粹的、整体性的,忽略了现代性内在的各种张力与矛盾。现代性自身是一个悖论式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自己反对自己的传统”,并不像所允诺的那样纯粹正面、积极的品格。但是,现代性的冲突结构恰恰是其至今充满活力的主要原因,而其复杂性,是值得去关注和反思的。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组织在现代性之通往未来的轨道中,缺乏了现代性,似乎就不知道生活的意义,这是一种隐隐的权力关系,与之不合的行为方式会被排斥出去。

当社会把发展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的同时,人们生活的其他内容是否遭受了不同的限制?尤其是处于社会底层的民众。这是否又契合了现代性自身的悖论性?部分少数民族作家观察到了中国转型期当下的现实困境,和整体性的社会变局联系在一起,即城乡一体化进程加速背景下,传统的乡土社会受到巨大冲击。他们开始反思现代性固有的正面形象。现代性代表了文明与富足,在其发展过程中是否忽略了什么?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高效运行,是否也带来了对于个体的负面效应?在传统与现代、乡村与城市的多重对照中,少数民族文学的现实指向性越发浓烈,放松了少数民族文学中“民族性”的执着追求,转向了现实人生,关注着底层民众的各种遭遇,希望通过文学的手段来折射底层民众的生活现状。学者刘大先指出,对于“公共性”的关注已经成为当下少数民族文学的特点之一,甚至比主流文学表现得更为明显。底层文学重要的叙事维度就是对感性现代性的集体性诉求。底层民众对于优质的生活有更强烈的憧憬,想要实现跃迁,拥有更好的物质生活和独立人格。少数民族作家的底层叙事主要聚焦于城乡冲突叙事,对乡村中底层苦难进行准确刻画,同时敏锐地发掘城乡冲突中暗含的现代性悖论。少数民族作家察觉到新的生活经验和社会际遇,少数民族小说不再是“异域”“民族风情”又或者“边缘”的形象,而是时代的共同行路者。随着经济改革推进,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农村人对于城市的向往,等同于对先进文明的追求,轰轰烈烈地奔向城市,已经到了执迷的程度,可以被表述为“恋城情结”。对农村人来说,“城里人”这一身份认同始终萦绕心头。仫佬族作家鬼子《被雨淋湿的河》妻子的临终遗言之一是让孩子们转为城市户口;《瓦城上空的麦田》李四直接把对城市的渴望体现在孩子的名字之中——“李城”和“李瓦”,而父亲为了“我”能够成为城里人,放弃了“我”的学业,宁愿让“我”在瓦城里捡垃圾。

在恋城情结之下,对于城市的向往是处于不自主的甚至盲目的。苗族作家杨文升《南瓜花开》中“你”的想法是“无论如何要去看那个县城一眼,去看一眼才回来,回来以后也就心甘了”。农村人对城市的狂热向往,渴望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找到梦中的理想生活。对他们而言,城市意味着富有、文明,遍地都是改变生活状态的机会和多重道路的可能。然而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并不比农村生活更有温情。现代性创造了关于城市的神话,城市不仅是建立在先进科技和丰厚物质的基础上,也是建立在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上。回族作家李进祥《换水》呈现了主人公马清和杨洁在都市漩涡中逐渐迷失的过程。马清和杨洁是新婚回族夫妇,进入城市寻觅梦想,对城市抱有美好的憧憬,但是马清因为工伤失去了劳动能力,他们作为城市的“外来者”难以适应城市的生活。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性文明对于乡村的虹吸效应不可小觑,农村渐渐空寂,成为“空置”的乡村,呈现出死气沉沉的荒芜。青壮劳动力的出走,无人耕种的庄稼,教育、医疗资源的贫瘠,留守儿童、老人等社会问题浮出水面。仡佬族作家肖勤《暖》,十二岁女孩的小等是留守儿童,与奶奶相依为命,除了洗衣做饭等家务活,还要照顾患病的奶奶,过早地承担了生活的重担。她渴望亲情、渴望母爱,可身边的“暖”接连消逝。与恋城情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于乡村生活的厌弃。农民工生存空间的进一步萎缩,对于城市身份认同的失败,物质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失落,破碎了的城市梦醒之后,农民工有了想重回乡村的意识。既然原乡只是心造的幻影,并不是那样的美好。仡佬族作家王华《桥溪庄》离开桥溪庄隐喻着回到原乡。“原乡”本是人类学概念,民族文学中的“原乡”是指建立在民族文化心理基础之上的文化故乡或者精神家园。也就是对于习俗、精神和文化的传承,是一种文化符号、隐喻。这样的返乡,不是人物自主的意愿,是现代性的不断逼近,城市文明象征的现代性渗透了少数民族族群的生存空间的后果。

乡村在现代性的冲击下,已经难以承担对生活美好追求的大任,那么进行改革建设似乎成为迫在眉睫的选择。部分少数民族作家没有将城乡冲突作为写作主题,而是书写了农民在城市生活中光明且温暖的一面,呈现出城乡融合的姿态。壮族作家陶丽群《回家的路亮堂堂》描写是城市底层小人物的艰难生活。曹慧起早贪黑摆摊维持生计,摊位费增长,丈夫濒临下岗。虽然生活辛苦,但是家人体谅她的辛劳,丈夫也勤劳正直,夫妻和睦。虽然生活在城市底层,但是“回家的路亮堂堂的”。生活中不乏希望与欢乐,农民凭借个人的优良品德能够在城市中拥有小小天地。沉重的文本背后往往站着饱含温情的作者。若无浓烈的底层情怀,热切地关注当下转型期底层民众的生活境况,那么笔触下便无法流露出对底层民众的同情与怜悯。实际上,作家以底层民众生活作为叙事主题,将近乎边缘的底层放置于文学场的中心进行叙述,即是作家对于世间冷暖与内心情感的最独特表达。作家的“在场”姿态、参与姿态本身就是一种人文关怀。即,文学则是人学的直观展现。

少数民族作家与主流文学作家通气连声,细腻地表现现代化进程背后,社会底层所产生的变化与震荡。然而,民族文学的公共性显著提升的同时,民族性却日益模糊,是否民族文学的特征——民族性渐渐失去是不可避免的呢?对于民族的身份认同,似乎已经不在场。他们不再以民族文化代言人的身份再进行民族文化言说,而是站在个体的立场上,表达的是个人的、日常的欲望书写。族裔身份不过是一种外在的标签,而不是内在的心理意识。

人民文学范文2

[关键词]文学;文艺;人民性

[中图分类号]I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65-02

在当今话语转型的大环境中,作为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文学的人民性依然没有淡出理论研究的视野,文学的人民性问题的当下思考和讨论仍然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主题。同时,频繁更新的社会现实及文学现象之下,对人民性的理解一反其宏观群体价值定位,而趋向于对民本、边缘等个体价值的发现和强调,甚至由此过渡到将文学的人民性直接等同于文学形式层面的边缘性。文学的人民性作为一种文学理论和审美尺度,在我国曾一度遭受冷遇乃至被否定,给批判继承文学遗产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学事业造成了不可低估的损失。现在,我国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阶级关系和时代特点已发生了重大变化,人民的概念和社会的任务都有了新的内涵。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论证文学的人民性。

人民性是文学实际存在的一种社会属性。“文学的人民性”这个特定概念是用来说明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的。从这个概念质的规定性以及文学的社会功能来看,它的生命力应该是永恒的,它的意义应该得到充分肯定。

人民性就是最大的善,就是文学道德最主体的内涵。因此,文学是不可能超越人民性道德的。当文学的人民性普遍丧失并形成危机的时候,能够救助这种危机并成为文学重建之重要一维的便只有人民性。

高尔基曾经说过:“知识分子是人民的良心。”作家作为知识分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民众说话,反映民众的要求和意愿,反映民生疾苦。如同雨果、狄更斯、列夫•托尔斯泰、契诃夫、马克•吐温这些伟大作家一样,他们作品中的人民性也相当鲜明。

人民性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俄国文学辞典里,还可译作国民性、民族性或群众性。研究俄国文学的专家认为:人民性产生于18世纪中叶俄罗斯文学中的浪漫主义流派之中,19世纪俄国进步的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杜勃罗留波夫指出,民族生活不是统一的,它有民众的生活和“有教养的社会”的生活,即贵族的生活两种;而文学必须表现人民的生活,首先要描写农民的命运;文学的人民性在于无情地批判统治阶级,反映人民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在于真实而深刻地描写现实生活。很明显,进步作家理解和认同的人民性是针对当时文学中的贵族性而提出来的。

在别林斯基率先使用之后,后来的许多俄罗斯理论家都谈论过这个概念。乌宾斯基在《土地的威力》中说,作家尤其是“人民知识分子”不应该迷恋和纵容那种“动物界和丛林界中信奉的真理”,而是应该把“上帝的真理带到民间去”,“他们扶起被无情的大自然抛弃、孤苦伶仃听任命运摆布的弱者。他们帮助,而且总是以实际行动帮助人们抵抗动物界真理的过份凶残的进逼”。文学艺术的人民性是文学艺术和它的创造者和人民的联系,人民大众的生活在文学艺术上的反映,劳动者的思想、感情、愿望和利益在文学艺术上的表现。从作品的角度来说,人民性就是要表现人民的心理、人民的希望与期待,也就是反映劳动群众的利益;从作家的角度来说,人民性就是创作主体的对待人民的态度问题,同情人民大众,表现人民大众的情感、愿望,代表他们的利益。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学历史的大国。早在《诗经》年代,文学就有着采民风、观得失的功能。从屈原的“哀民生之多艰”到白居易的“惟歌生民病”,一直有着反映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传统。即使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仍然涌现出了像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一批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关注民生,都有着一种浓厚的人文精神。哪怕是在改革开放之初,中国文坛在春风频吹下逐渐解冻,无论是被冠以“朦胧诗”的“崛起的诗群”,还是以知青题材为代表的“伤痕文学”,几乎都是以反映现实、对现实加以反思而得以震动文坛的。也就是说,中国文学的改革开放,最初便是以现实主义的旗帜撞破坚冰、打开通道的。港澳等地甚至把《伤痕》、《天云山传奇》、《芙蓉镇》以及一大批知青文学称为“新现实主义”文学。

这里需要强调一个问题,在张扬现代中国文学人民性精神的同时,也不能不对一种伪人民性有所分别。它们以人民的身份出现,而在所指层面,是极为抽象的政治概念和与这种政治概念共生的权威性“超人”。在一种貌似雄壮的抒情大合唱中,所宣扬的人民性因为附和时代共鸣的需要而蒙上了一层虚伪的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掩盖、抹杀了“我为人民鼓与呼”的正义声音而企图制造出一派处处莺歌燕舞的盛世景象。被置换了内涵的人民性是我们当下重倡人民性精神应该警惕的。

人民性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当下知识分子的一种道德理想。人民性包含着深厚的对于黎庶的真实关切,一个真正的人民知识分子,对于人民的生活理所当然地应该采取“介入”的态度。

今天,我们倡导文学的人民性,并非对现实主义的简单回归和瞬时的感性冲动,而是有着深刻的背景和所指,是文学重新归属大地为人类植根而努力的一个向度。作为当下文学危机中使知识分子重拾道德理想的出发点,人民性是危机中重建的重要一维。文学应该是创作者和他的文本世界对于外在世界的张望,是对于他人(也可能是对立的)基于人性意义的关爱,是对自己的也是对他人的生存权利的尊重。它在表现的过程中可能是情绪化的,但却出于一种人文的理性。它不是一种用来规范所有人的道德模式,但却是当下知识分子为抵御政治权力和经济的合谋侵害所提出的一个最切实的话语命题。尽管在它面对现实时,仍不免带有道德理想主义的色彩。

文学对人民性的守护不是要文艺升入天堂,而是植根于大地的归属性,以我们精神的饱满丰富,带着神圣价值和审美尺度,重新返回现实中充满着苦难、欢乐、艰辛、痛苦、智慧、不幸和偶然纷争的大地。文学重新立足于大地,浸透于生活之中,这才是文学真正的精神肉身,才是灵魂的栖息地,它守护着美、善和真理,启示着永恒的奥秘和神圣。因对信念、信仰的守护,文学因理想之光的普照而从世俗中提升出来,生命由此而获得一种充实,作家和作品也因此获得尊荣和高贵!

文学对人民性精神的守护就是守护一种信念、理想和信仰。

文艺的人民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遭遇新的挑战,并在实践推动下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内涵。近年来,我们的文艺在同人民的奋斗一道前进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脱离人民的不良倾向。对这些不良倾向,人民群众强烈不满。

人民性是一切革命文艺、进步文艺的显著特征,尤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本文提出人民范畴的广大性和革命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理论的一个根本论点,仅是一孔之见,供研究人民性理论的方家批评和参考。我们要继续深入研究人民性理论,以坚持人民性、高扬人民性,努力促进我们的文艺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参考文献]

[1]别林斯基。别林斯基论文学[M].上海:新文艺出版社,1958.

[2]莫•谢米沃斯基。反对错误地解释文学的人民性问题[C].苏联文学艺术论文集:学习杂志社,

[3].文艺论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58~60.

人民文学范文3

城市化进程中边疆地区民族问题治理/高永久,秦伟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1~5

从构建“和谐社会”到共建“和谐世界”:构建中国民族理论话语体系研究之五/黄仲盈//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24~30

从自由到自决: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脉络/于福坚//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31~39

促进法兰西民族走向统一的有利条件/陈玉瑶//世界民族。-2011,⑵.-67~75

俄国泛突厥主义研究/张来仪//世界民族。-2011,⑵.-30~39

共同地域的演化与民族形成发展的历史渊源/何淑涛//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16~19

关于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员权益保障的思考/王飞,吴大华//贵州民族研究。-2011,⑴.-9~12

关于黑龙江省少数民族文化工作的研析与思考/井方,吴瑶//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99~109

后冷战时期欧洲少数民族保护机制的特点及不足/焦传凯//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⑷.-6~11

“后体系时代”民族自治立法创新研究:以四川省民族自治立法为实证/陈云霞//贵州民族研究。-2011,⑵.-6~12

论美国非洲裔的历史文化及其保护/施琳,蔡柳青//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120~126

论民族问题的文化化和法治化:我国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反思、改革与完善/刘东亮//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1~16

论欧洲民族主义形成过程的三个阶段/张涛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⑵.-33~37

民族变迁与政策转型:以城市化背景下东北少数民族的发展变迁为例/卢守亭//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20~24

民族地区政策稳定理论探析:内涵、特征与影响因素/左宏愿//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17~23

民族概念:民族纲领政策的理论基础: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民族理论系列论文之二/金炳镐,孙军//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1~5

民族关系评估与检测-预警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阎耀军,吴中元,朱吉宁//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18~23

民族关系特征:民族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指导: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民族理论系列论文之四/陈丽明,金浩//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11~15

民族聚居区域行政法的特点与策略/韩舸友//贵州民族研究。-2011,⑵.-1~5

民族利益协调:国家的抉择/常开霞//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5~10

民族问题概念:民族工作的理论依据: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民族理论系列论文之三/裴圣愚,秉浩//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6~10

欧洲非政府组织与欧盟少数民族问题治理/赵纪周//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⑷.-12~17

欧洲一体化:区域民族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的交织/田烨//世界民族。-2011,⑵.-1~8

浅析现阶段“民族融合”观点的社会影响/文妮,肖锐,陈永亮//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25~28

“少数民族”概念的产生与早期演变:从1905年到1937年/杨思机//民族研究。-2011,⑶.-1~11

涉及民族因素的突发处置行动逻辑研究/张成//贵州民族研究。-2011,⑴.-5~8

试析法国遣返罗姆人事件与法国的单一民族国策之关系/叶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⑷.-1~5

试析美国“熔炉论”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悖论/姚建军//世界民族。-2011,⑵.-40~44

我国散杂居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及特点/李安辉//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30~33

西部大开发中民族意识变迁与政治稳定的关系探讨/杨沛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⑷.-26~29

二、理论综述

表述问题:文学人类学的起点和核心:为中国文学人类学研究会第五届年会而作/徐新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149~154

“表演理论”之后的民俗学:“文化研究”或“后民俗学”/王杰文//民俗研究。-2011,⑴.-33~46

朝圣与族性差异:对特纳“交融”概念的省思/石峰//世界民族。-2011,⑶.-36~41

纯粹的卡里斯玛及其传导性:当代康区及果洛地区藏传佛教转世喇嘛的心景/郁丹//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34~44

从“人民”论卢梭的民族主义理论/张宝梅//世界民族。-2011,⑵.-88~94

从“文本中心”到“文本探索”:文学人类学研究范式探讨/王璐//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160~165

从信仰到信:美国民俗学的民间宗教研究/彭牧//民俗研究。-2011,⑴.-47~66

从“学术浪子”到“学术带头人”:访厦门大学彭兆荣教授/徐杰舜问;彭兆荣答//青海民族研究。-2011,⑵.-12~17

从政治伦理学到历史民族志:访著名人类学学者张佩国教授/徐晶,谢杲馥问;张佩国答//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22~27

“diaspora”的译法和界定探析/汪金国,王志远//世界民族。-2011,⑵.-55~60

多民族村落族群认同的原生特点与现代构建:以甘肃甘南夏河县桑曲塘村为例/徐黎丽,孟永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109~116

反思与重构:论“主体民族志”/朱炳祥//民族研究。-2011,⑶.-12~24

拂去历史尘埃,重现始祖灵光:“壮族始祖布洛陀”编造说辩证/覃彩銮//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82~88

广征语言事实,阐发奥义于微末: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五十九/何彦诚问;李锦芳答//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47~54

“魁阁”和“边疆人文研究室”之比较/杨绍军//贵州民族研究。-2011,⑴.-109~115

回归“原生态”反思:从洞经音乐到侬人古乐/罗彩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26~32

历史之维与生命之维:“原生态文化”的双重视野:以“侗族大歌”的入世为例/徐新建//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14~17

理解费孝通的一种新路径:从费孝通的亲迎“三区论”谈起/赵旭东,齐钊//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89~97

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研究理路探析/王伟涛//世界民族。-2011,⑶.-42~47

旅游发展与边疆的去边缘化/孙九霞//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6~11

论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的发展趋势/瞿明安//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47~52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本真性”的评估标准:以赫哲族“伊玛堪”为例/韩成艳//贵州民族研究。-2011,⑵.-52~57

论跨界民族文化认同及其现代建构/雷勇//世界民族。-2011,⑵.-9~14

论文化生态的变迁与民间文艺存在和发展的新趋向/欧宗启//贵州民族研究。-2011,⑴.-34~39

论西南少数民族村寨中的“文化空间”/余压芳,刘建浩//贵州民族研究。-2011,⑵.-32~35

民俗学中的“母题”概念及对母题索引的检讨/张成富//民俗研究。-2011,⑴.-125~138

民族旅游内在矛盾与民族旅游规划管理研究:以湖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旅游业为例/马晓京//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34~39

模式与互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中的几个问题/马伟华//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53~57

欧洲中世纪到近现代“民族”概念的演变与启示/唐书明,唐学敏//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⑵.-47~52

评议“离农”“为农”争论:教育人类学视角的农村教育/庄孔韶,王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79~83

亲迎“三区论”的知识社会学分析:对费孝通研究的一个补充/赵旭东,齐钊//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145~158

人类学对非洲的发现与重现/马燕坤//世界民族。-2011,⑵.-50~54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族医学疗效评价/张有春//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50~56

少数民族华侨华人与跨界民族区别刍议/黄文波//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78~82

社会记忆研究:从“集体记忆”到记忆实践的历史社会学/杰弗瑞•奥利克,乔伊斯•罗宾斯著;周云水编译//思想战线。-2011,⑶.-9~16

神圣与世俗的通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悖论性抉择/吕俊彪//思想战线。-2011,⑶.-90~93

《史记》书写范式与民族志书写的本土化/吴宗杰,余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70~77

试论人类学理论中“结构-能动性”的对立与接合/李旭//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108~112

数字传承人:一类遗产表述与生产的新型主体/阮艳萍//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50~54

孙作云图腾神话研究解析/朱仙林//民族艺术研究。-2011,⑵.-61~69

所谓“海外民族志”/王铭铭//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116~129

特约稿:陕甘宁青新文化厅官员与专家千字文笔谈《非遗法》的实施/蒋惠莉,王兰玲,陶雨芳,吕霞,韩子勇,朝戈金,乌丙安,刘锡诚,董晓萍,祁庆富//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5~20

外部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族群文化原真性研究:以从江岜沙苗族为例/孙九霞//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18~25

文化研究与人类学的探索/日长谷川清//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62~67

文学人类学:探寻文化表述的多重视野/叶舒宪//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166~171

文学与学文:一个比较文化的视野/彭兆荣//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155~159

西方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转向/巴胜超//世界民族。-2011,⑵.-45~49

寻找“民俗的意义”:阿兰•邓迪斯与理查德•鲍曼的学术论争/王杰文//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205~211

也谈民族文化的创新/杨昌儒//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⑵.-53~58

一个家乡人类学者的实践与思考/韩敏//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55~61

仪式、权利与族群认同的建构:中国西南部一个京族村庄的个案研究/吕俊彪//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58~63

遗产旅游与乡土社会:关于灵渠文化遗产的旅游人类学研究/周大鸣,石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72~78

语境、过程、表演者与朝向当下的民俗学:表演理论与中国民俗学的当代转型/杨利慧//民俗研究。-2011,⑴.-7~32

原生态文化与中国传统/徐杰舜,梁枢,郑杭生,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2~13

中国旅游人类学的兴起/美纳尔逊•格雷本,金露著;金露译//青海民族研究。-2011,⑵.-1~11

中国人类学电影创作实践历程与革新/侯小琴//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114~119

壮族布洛陀神话破除中国无创世体系神话的旧说/潘其旭//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89~99

做原生态民族文化的呵护人:人类学学者访谈录之五十八/李盎问;曾羽答//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33~35

三、社会、文化及其变迁

白银锡勒牧场上的人-草-畜/赛汉,张海洋//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35~39

保护瑶族乡村盘王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和策略:以恭城瑶族自治县西岭乡新和村盘王节为例/毛汉领,陆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104~108

被压抑的现代性: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困境/潘泽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57~63

边疆、道德、治理:以感染性疾病的控制为例/邵京//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12~22

表演理论视角下的郭德刚相声:个案研究与理论反思/祝鹏程//民俗研究。-2011,⑴.-67~81

城市少数民族社区改造:基于空间意义的模式分析/陈云//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29~32

重庆蒙古族来源及其社会文化/王希辉//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54~59

从“洪水型”神话看老挝老龙族与壮族的文化渊源/韦琴//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140~143,158

从“候鸟”到“留鸟”:论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李林凤//贵州民族研究。-2011,⑵.-13~19

从日常生活视角看烟台营子村蒙古族族群认同的多重表述/王志清//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47~51

从屯堡发生学看社会如何可能/孙兆霞,张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9~15

“大禹治水”文化内涵的人类学解析/汤夺先,张莉曼//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10~13

傣族剪纸:活色生香的民间艺术/王艳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51~55

当代八坊回族妇女嫁衣的人类学考察/苏静//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110~115

地域社会的构成:整体论的视角:以摩哈苴彝族村和周城白族村为例/朱炳祥//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1~9

滇东南边疆苗族婚姻习俗探究:以麻栗坡县董干镇马崩村的调查为中心/田景春//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1,⑸.-62~68

滇越边民跨国流动与社会稳定研究:基于国家、地方与边民的视角/谷家荣//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64~71

滇越铁路对沿线彝族社会文化的影响/杨甫旺,李娜//贵州民族研究。-2011,⑵.-46~51

侗族口传文学的传承机制研究/郎雅娟//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⑵.-20~24

侗族“萨神”与原始“礼”制比较研究/龙耀宏//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⑵.-1~6

侗族戏剧审美人类学研究/黄守斌,周帆//贵州民族研究。-2011,⑵.-42~45

都市回族社区的历史变迁:以镇江杨家门社区为例/杨荣斌,马一//贵州民族研究。-2011,⑴.-70~73

风水与坟业的历史民族志:清代光绪十八年绩溪司马墓“盗葬案”探析/张佩国//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1~8

符号动员与景观再造:旅游情景下的“抗倭历史名城”打造/林敏霞//青海民族研究。-2011,⑵.-30~34

福建宁化夏坊“游傩”研究:一项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张桃//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74~78

复合文化:基督教背景下的彝族文化变迁/黄瑾//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⑵.-67~71

改土归流后移民家族的建构及其意义:以湖南永顺县青龙村林氏为例/瞿州莲//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117~122

甘南藏族家族结构研究:基于卓尼藏族民间组织沙尼与汉族家族比较的视角/谢冰雪//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73~77

贵州“里民人”探寻/王献军//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46~49

锅庄石信仰、房名与藏区社会组织的变迁:以川西鱼通地区为例/郭建勋//青海民族研究。-2011,⑵.-116~121

黑龙江省柯尔克孜族历史文化特征研究/吴占柱//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95~98

黄道婆籍贯之争的人类学思考/谭晓静//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65~68

回族农民工市民化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宁夏回族农民工的抽样调查/马金龙,李录堂,李莉//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77~81

集体仪式传承和变迁的多重动力:当代黔中屯堡地区“抬江会”活动的田野考察/王青梅,刘铁梁//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16~21

家庭视角下的“农民工”回流行为研究/郭云涛//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36~41

建构传统:牧民社会时间的释义:以内蒙古那日苏嘎查蒙古族牧民为中心/宋小飞//民俗研究。-2011,⑴.-162~170

建筑人类学视野下的侗族建筑/向同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⑵.-15~19

景观意识“内”“外”眼光的聚焦与融合:以云南迪庆州茨中村的葡萄园与葡萄酒酿制为例/郑向春//青海民族研究。-2011,⑵.-18~23

居住空间的文化建构:白马藏族房屋变迁的个案分析/刘志扬//民族研究。-2011,⑶.-25~34

空间、家屋与人观:以关中邓村为例/董敬畏//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119~124

苦聪人文化适应性的社会心理研究/李春忠,罗承松//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⑵.-78~80

跨国通婚、信仰与秩序:义乌穆斯林跨国通婚研究/马艳//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28~35

跨境橡胶种植对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影响:以中老边境两个哈尼族(阿卡人)村寨为例/马炜,张雨龙//思想战线。-2011,⑶.-17~21

旅游背景下族群内部关系变迁的实证研究:以“五落钟离山”为例/莫代山//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139~142

旅游地空间话语的社会建构:以世界遗产地西递村为例/张骁鸣//思想战线。-2011,⑶.-99~105

旅游发展与民族村落社会变迁:基于鄂西神农溪景区罗坪村的调查/吴爱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14~17

旅游吸引物符号建构的人类学解析:以“神秘湘西”、“神秘文化”为例/赵玉燕//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184~189

旅游业的“意外”产物:对一起网络事件的民族志分析/苏敏//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82~92

论傣族节日庆典与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关系/吴之清//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47~50

论侗族传统择偶习俗的文化意义/龙昭宝,梁思娥//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⑵.-25~28

论少数民族原始宗教的社会控制功能及启示:以景颇族为例/赵天宝//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103~107

论台湾原住民的书写策略:从文化符号学的角度观察/彭佳//青海民族研究。-2011,⑵.-35~39

论藏族饮茶习俗的形成及其特点/罗桑开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85~90

论纸马的信仰背景与艺术基础/陶思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84~88

密枝节祭祀起源模式与话语维护/宁智锋//贵州民族研究。-2011,⑴.-28~33

缅甸与泰国跨国民族的种类、分布和人口/赵永胜//世界民族。-2011,⑵.-82~87

庙会组织与民族国家的地方社会:妙峰山庙会的公民结社/王立阳//民俗研究。-2011,⑴.-139~161

苗疆再造与改土归流:从张中奎的博士论文说起/徐新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37~41

民国时期回族社团组织及功能研究/丁明俊//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19~30

民国时期“康西”边缘的“汉人社会”:以工布江达一地为中心/王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30~38

民国时期理番四土、五屯之社会文化研究与实践/王田//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39~45

民俗文化村的文化表演:以生态人类学的视角分析/潘峰//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93~100

民族英雄评价问题学术讨论/赵永春,孙婉婷//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65~73

仫佬族民歌的类型、功能及意义/滕志朋,刘开娥,莫秋//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72~77

内格斯尔而外关公:关公信仰在蒙古地区/陈岗龙//民族艺术研究。-2011,⑵.-56~60

宁夏农村回汉族际通婚调查分析:以平罗县城关镇为例/何粉霞//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36~40

普米族白石崇拜的文化解读/奔厦,泽米//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40~46

羌族地区城镇变迁述论/陈松,黄辛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⑷.-44~48

清代新疆汉民族移民社区的信仰和日常生活/王志强//青海民族研究。-2011,⑵.-94~98

箐苗“祭山”仪式的现象与思考:六枝县梭嘎乡补空寨个案调查/徐小明//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⑵.-63~66

人类学视野下的水族稻田祭祀仪式舞蹈文化解读/欧光艳//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38~41

日常生活视野中的农区蒙古族族群认同与少数民族村落文化建设:以烟台营子村为个案/王志清//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60~65

三洞水族使用巫术的原因初探/张振江,苏慕烽//思想战线。-2011,⑶.-22~26

散杂居民族“同而不化”的策略性应对:基于湖北省鹤峰县三家台村蒙古族的人类学考察/沈再新,唐胡浩//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24~28

山地民族农耕模式与生态适应:基于对怒江峡谷秋那桶村的田野研究/温士贤//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52~56

山区农村聚落的布局与空间组织: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曹雪//贵州民族研究。-2011,⑴.-20~22

“商人型教士”的新型宗教:法国天主教传教士在滇西北的早期活动(1846-1865)/法施帝恩著;尼玛扎西,刘源译;彭文斌校//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46~56

少数民族文化在主客位视野中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以那坡县壮族“敏”支系传统文化为个案研究/陆潇玲//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117~122

社会关系网络与农民工投资型输出:以佛山“攸县人”挖机经济为例/周大鸣,刘玉萍//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42~48

社会秩序理念下对侗族村寨孝养关系的思考:以贵州从江县下江镇平寨为例/高法成//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78~81

社神崇拜与社区重构:对中山市小揽镇永宁社区个案考察/李翠玲//民俗研究。-2011,⑴.-171~186

生存的策略:青海河南蒙古族“藏化”现象的探讨/林冠群//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57~66

试论安多地区多元文化共生格局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贾伟,李臣玲,王淑婕//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56~60

试议“西北民族走廊”的范围和地理特点/秦永章//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7~72

试析寺院社会化管理及得失:以青海省推动藏传佛教寺院社会化管理之实践为例/华热,多杰//青海民族研究。-2011,⑵.-146~151

苏尼/嫫尼与彝族历史及其研究/罗庆春,李春霞//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125~130

土家族梯玛还愿仪式研究/谭志满//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127~130

土族的“班斯纳得那”研究/杨卫//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198~204

佤族国家认同的历程、现状与挑战/陈晓婧//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52~57

外来语言与山区少数民族:以广西龙胜瑶族D村为例/刘丽敏//青海民族研究。-2011,⑵.-40~43

维吾尔族农民在京、津两地生活适应度的调查/阿布都热西提•基力力//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63~68

无文字族群宇宙观念的身体表述:嘉绒跳锅庄的文学人类学阐释/李菲//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97~102

武婆信仰与桂林区域社会变迁/胡小安//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78~84

西南地区传统银饰工艺与族群的关系/张建世//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46~49

习惯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周真刚//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48~53

信仰•禁忌•仪式:壮族经布洛陀的审美人类学发微/王敦//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108~116

新疆城镇发展和双语教育的进程:南疆地区两个专题调研报告/马戎//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159~172

象征人类学视野下的彝族丧葬仪式研究:以成宁县浆子林村为例/余舒//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42~47

“言出必中”赛“神仙”:汉藏“梦先生”故事比较研究/林继富,查斌//民俗研究。-2011,⑴.-105~124

艺能之思绪尽可录制吗?:以日本冲绳民乐团体纪录片为例/日寿田吉孝著;姜娜译;韩敏校//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69~71

彝族丧葬仪式的象征意义分析/余舒//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⑵.-81~85

优势视角: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服务实证研究/刘建民//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64~69

有关壮族年龄组(朋友)的考察/日田诚之//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85~92

“玉器时代”的国际视野与文明起源研究:唯中国人爱玉说献疑/叶舒宪//民族艺术研究。-2011,⑵.-31~41

渔民春节祭祖与宗族聚合:以鲁南微山湖区为中心/余康乐,刘星//民俗研究。-2011,⑴.-187~202

源于自然审美的哈尼族服饰生态文化/袁爱莉//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56~59

云南纳家营回族生存智慧的政治人类学解读/李春红//云南社会科学。-2011,⑶.-68~72

藏传佛教金刚法舞面具的制作、分类及其宗教内涵之研究/才让//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21~33

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意义和旅游价值/罗树杰//青海民族研究。-2011,⑵.-24~29

中国西南古代氐羌民族的融合与分化规律探析/王文光,段丽波//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32~34

中日端午民俗文化比较/武宇林//北方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58~62

珠三角“村改居”与反城市化现象探析/李翠玲//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129~135

壮剧与民俗文化/陈丽琴//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136~139

壮族人文始祖布洛陀信仰的传承与重构/覃丽丹//广西民族研究。-2011,⑵.-100~107

族际通婚与族群关系:潭溪土家族的实证研究/陈心林//贵州民族研究。-2011,⑴.-23~27

四、女性问题研究

北京回族女性的文化传承与变迁:以北京牛街李家为个案/泰国纳静安//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58~67

玻璃天花板下的守望:A大学女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赵叶珠//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73~77

从服饰色彩的变迁看中国女性自我意识的转变/王晶,刘彦//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68~7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水利建设运动中的女性:以福建省惠安女水库为例/杨齐福,汪炜伟//妇女研究论丛。-2011,⑶.-69~75,82

关于媒介素养教育作为性别平等倡导战略的研究/卜卫//妇女研究论丛。-2011,⑶.-5~12

教育增权与撒拉族农村妇女发展/闫丽娟,李强//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50~55

科技领域女性高层人才成长状况与发展对策:基于五省市定性调查研究报告/全国妇联课题组//妇女研究论丛。-2011,⑶.-31~38

农村回族女性教育状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宁夏泾源县黄花乡为例/江晓红//云南社会科学。-2011,⑶.-82~85

女性高层次人才的社会排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福建省的调查/徐延辉,熊欢//妇女研究论丛。-2011,⑶.-39~47

女性在科学实验工作中地位与作用的社会性别研究/宋琳//妇女研究论丛。-2011,⑶.-48~53

社会性别主流化框架下德国女性主义语言政策/张智,孔德明//妇女研究论丛。-2011,⑶.-96~100

守贞节是妇女的文化宿命吗?:关于近期有关事件引发的文化与妇女性权力的讨论/李银河,等//妇女研究论丛。-2011,⑶.-60~68

她/他们为什么赞成或反对同龄退休?:对选择退休年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刘伯红,郭砾,郝蕊//妇女研究论丛。-2011,⑶.-22~30,47

性别与城市社区安全:“低阶政治”视域中的女性参与/郭夏娟//妇女研究论丛。-2011,⑶.-13~21

以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法律以法律推进保障性别平等:《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女性与法律”栏目15周年回眸/周应江//妇女研究论丛。-2011,⑶.-101~107

云南民族民间文学“夫妇”叙事的女性倾向/刘红//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⑶.-134~138

五、研究动态与书评

读哈布瓦赫的《论集体记忆》/罗杨//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190~194

读莫斯《献祭的性质与功能》/龙飞俊//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185~190

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变迁研究综述/李技文//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1,⑵.-72~77

黑龙江柯尔克孜族研究概述/波•少布//黑龙江民族丛刊。-2011,⑵.-89~94

接近“他(她)”的生活:读《中国音乐家的生活》/李娟//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173~178

近二十年民族分离主义研究述评/张建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40~45

近三十年国外民族政策研究简述/哈正利//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34~39

近30年中国医学人类学研究回顾与反思/徐义强//思想战线。-2011,⑶.-124~130

镜中镜:读《列维-斯特劳斯:人类学与美学》/冯莎//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178~185

旅游与民族地区社会文化变迁研究评述/刘安全//贵州民族研究。-2011,⑴.-65~69

时间就是社会:在历史人类学的脉络中解读《传统的发明》/常海燕//西北民族研究。-2011,⑵.-194~197

田野调查,立身之本: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第五届研究生论坛会议综述/罗红波//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⑵.-98~103

田野、理论、方法:中法人类学与社会科学对话学术研讨会纪要/刘宏涛//民族研究。-2011,⑶.-106~107

仪式的谱系与解释:读《人类学仪式的理论与实践》/罗正副//世界民族。-2011,⑶.-94~96

饮食人类学研究述评/彭兆荣,肖坤冰//世界民族。-2011,⑶.-48~56

有多少意义可以重寻:简评《社会文化人类学丛书》/李列//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11,⑴.-186~188

人民文学范文4

英文名称:Journal of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中南民族大学

出版周期:双月刊

出版地址:湖北省武汉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672-433X

国内刊号:42-1704/C

邮发代号:38-97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60

期刊收录: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2004)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48 128627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