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字]纸质工具书和电子工具书议论文范例

网友 分享 时间:

纸质工具书和电子工具书议论文800字1

现代文明的发展,本质上是一场惊天动地的改造,如今,这股浪潮席卷了中国,延续几千年之久的纸质书市场,资本的介入使《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大部头在一夜之间成了“鸡肋”,各大电子书软件纷纷上线辞海的功能。然而,面对部分人对于纸质书将退出历史舞台的论断,我仍然固执的认为:文化传承需要纸质书延续。

纸质书可延续文化之长。中华文明延绵数千年不息,炎黄子孙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数千年不倒,本质上是因为我们既望得见远方,亦知晓来处。自夏朝起中国就有史官一职,千年来,不惧时代的惊涛骇浪,无数史官秉笔直书,忠实地记录着大国兴衰、四季轮回和天道无常。正因为有看得见摸得着的真实文字记录,才有中国与日本就钓鱼岛问题交涉时的沉着大气,才有大陆与台湾人民隔海相望的一脉深情。如今,中华文明的未来将由我们续写,我们又何以能抛弃纸质记录,让数字科技虚构出文明的诺亚方舟。

纸质书可延续文明之广。上世纪的中国,百废俱兴,生产、发展经济是国家的首要任务,你或许难以想象,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竟无一座气象站来刻画出中国上空的风云变幻。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海归博士,我国地理事业的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另辟蹊径,决心从中国古典典籍中一览五千年气象风华。没有先进的技艺,竺可桢先生就日夜不息,披星戴月地查阅自远古以来中国的气象,笔耕不辍地记录着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北京的物候变化,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竺可桢结合《二十四史》《诗经》等纸质古典文集,创新性的发明了“竺可桢曲线”,打破了欧美地理学家的一言堂,若没有纸质书的记录,有何来名满全球的“竺可桢曲线”的问世?在21世纪,纸质书仍在开拓着中华文明的边界,无数志士仁人以古代典籍为箭,瞄准了科技领域的万丈高山。

纸质书可延续文明之深。面对山河表里,你是否会有“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喟叹,面对皓月当空,你是否也会咏叹“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文化,不仅书写在纸质书上,更深的镌刻于无数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叶嘉莹女士从“掬水月在手”的意境中捕捉到了文化的倩影,自幼饱读诗书的她立志研究古典诗词,从此便与文化结缘。如今,百年高龄的她,仍在研究着纸质典籍,深挖隐藏其中的文化内蕴。

文化传承需要纸质书延续,一纸墨香仍无法被数字取代,如何平衡两者的关系,是新时代的命题。

纸质工具书和电子工具书议论文800字2

以创新之轮推动发展,以继承之心看待过去。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中,改变每天都在发生。以我们每日所用的工具书为例,电子工具书已逐步取代了纸质书的位置。这一现象蕴含了当下一个问题:继承与创新如何平衡。以我看来想要创新应从继承为先。

继承,让我们不忘历史。泱泱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继承传统与历史,使我们不忘初心。以纸质工具书为例,在厚重的书本中,凝结的是中华的文字文化。翻动的每一页书页都提醒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忘前人与历史。而电子工具书的快捷简便,无形中缩短了我们对历史的思考,对前人的体悟。就如在战乱时期举全家之力以保全《尚书》原稿,又何尝不是对过去历史的继承?继承使中华文化不曾断流,才得以源远流长。

继承,让我们学习前人经验智慧,用于当下的生活。在本次抗疫中,中医药学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医学的历史悠久,是典型的以继承前人经验来发展的科学。这次疫情中,中西医的有机结合,在中医的基础上创新,才取得了抗疫的初步胜利。若是没有中医千年的智慧结晶,创新从何谈起?本次抗疫还体现了继承前人经验的重要性。吸取了08年非典疫情的经验,在这次抗疫中,国家坚持严防严控,迅速有效地开展摸排。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也吸取了北京小汤山医院建立的经验。可见继承前人的经验智慧也是创新的基础。

但继承并不是全盘接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继承的合理途径。过去的不一定全是正面的,我们在发展与继承中也应懂得取舍。在辛亥革命后,封建制度被推翻,新政府废除了许多封建时期的陈规陋习,但也继承了中华大部分的优秀传统。可见继承也是有选择性的,不可全盘抛弃也不可全盘接收。在继承的基础上再创新,就更能推动发展。

有人曾说:“发展创新,继承为本。”以创新驱动发展,以继承保持初心。泱泱中华必将势如劈竹,奋力发展。

纸质工具书和电子工具书议论文800字3

驾着唤作“时间”的马,身下是名为“历史”的车轮,人类的文明便是坐在这辆颇有些怪模怪样的马车上向前奔驰着。在这趟可能没有终点的旅途中,总有被用过的东西从车上被丢下,滚落于野地。这也就是说,文明于舍弃中前进。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本是一句俗语,用于文明的发展却再合适不过。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不少人忧虑起了工具书乃至所有纸质书的未来。然而,若是当初没能舍去甲骨竹简,又怎会有纸的辉煌?不过是发展中又一次舍弃,何以忧心至此?这样的舍弃必然是痛苦的,是要下壮士断腕的决心的,但舍弃旧物后我们才能迎来生机勃勃的新物,才能切合文明发展的实际需要。

舍弃旧的血肉,留住旧的魂魄。文明上的事不同于一板一眼的科学那般绝对。我们要的是舍弃而非全盘否定。旧事物能够——至少曾经能够——发挥自己的有利作用,必然不是因为那腐旧的外表,而是因为其内在的灵魂有着人类所追求的本真之一,有着对于美好的追求。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报告》中,毛主席就指出过,对于过去的文化,要以辩证唯物的眼光去看待,决不能用那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对于一切传统都加以否定。在今天,释道儒三家的存留就表明了这一点。它们那厚重的思想性,那对人类内心的探求是依然有着价值的,它们已经铭刻进了民族的思想基因里,这样的魂不该也不能被磨灭。

舍弃了旧的,必须创造新的,这似乎是不言而喻的道理,却难以真正施行。舍弃的话是人人都可以说的,提出新的却并非人人皆可为之。戈尔巴乔夫舍弃了过去苏联的思想,却未能有新的、适合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取而代之,最终结果便是解体。旧去而新不来,这样的文明就好似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必然被颠落下地,化作历史车轮下的尘埃。

让那辆文明的马车继续前进吧!不必为那些被抛落于野地的东西而担忧,在文明的前进面前,这些舍弃的,这样的牺牲是必要的。

纸质工具书和电子工具书议论文800字4

传承和创新是文化发展的两个车轮,五千年悠悠岁月的积淀便于其中疾驰而过。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如何在传承中创新中国文化,实乃吾辈青年当慎思之要题也。

文化需要传承,文化依赖传承。卡尔维诺曾经说过:“我们都是历史中的人。”这不正启示着我们,要肩负起文化继往开来的使命吗?《新华字典》的沙沙声,是时光留存的记忆,是凝结的一种文化情结,渴求着新时代的生命力。当听到耳边稚童大声诵读古文名篇时,你是否感觉到文化传承的力量?当你看到历史博物馆的温润竹纸时,你是否察觉到五千年文化从不断源的魅力?新时代的我们,必须把传统文化牢记心中,只有积极地传承它,才可能给它发芽成长的生命力。

文化呼吁创新,文化活于创新。诚然,纸质字典是过去时光的记忆,但创新科技的电子工具书,无疑更会赢得我的青睐。只有传承的文化似一片无波无澜的大海,而创新则带来激起浪花的动力。贾平凹在写给小妹的信中说:“对于大师,你只能学习,不能效仿。”在当今日新月异的时代,文化创新的必要性更加突显。我们不能囿于陈规,应该有挑战和改变的勇气。书法大家米芾,在晚年才拾起个性化革新的勇气,创造出名扬天下的“米字体”;国企巨头华为,唯拥有对危机的前瞻性和创新的人才驱动,才有了挽救于水火之中的“鸿蒙系统”。我们应用科技和时代赋能,以创新和发展为轼,让中国文化驰于生生不息的大道上。

字典和古书是中国文化的见证,但吾辈青年当用新时代的力量使他们更具活力。中国文化根未断,只是在另一片土地里被呵护起来,在科技、人才的召唤下,在传承、创新的驱动中,昂首向蓝天生长。

我们有信心,五千年中国文化在身后徐徐铺展;我们勇创新,锦绣山河必将还由我们大笔点染。我们不忘来时,在传承中创新文化;我们目光如炬,以文化馈赠文明。昔日的字典,今日的电子工具书,翻开来,都是中华文化辞海里一派千帆共渡、百舸争流的盛世气象!

48 33794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