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实用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2023年班主任工作总结范文实用”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班主任工作总结篇1

标题即班主任工作总结的题目,如《x年x班20xx-2003学年度x学期班级工作总结》。

正文,是总结的主体,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班级工作的基本情况

基本情况包括:开展了那些教育活动,成绩有哪些,问题有哪些。写开展了哪些教育活动,应以工作计划为依据,写成绩和问题,要有事例,也可写出数据;事例要有代表性,不以偏概全;数据要准确,而不是估计的。

(2)对成绩与问题的基本分析

分析要全面。从客观到主观,从偶然到必然,从动机到效果,要进行全面的分析。

分析要准确。不以误代正,不避全就偏,不避重就轻,不节外生枝。

分析要深刻。不得留于事物的表面,不浅尝辄止,不满足于对事物的感性认识,而是努力上升到理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揭示班主任工作的规律。

(3)几点体会

即在对班主任工作的规律分析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如:吸取的教训有哪些,提高了哪些认识等。

(4)对下学期班级工作的建议

即通过总结,通过对班级前一段工作的认识,提出下一段班级工作的设想,应突出抓好哪几项教育活动,应注意什么,等等。

写总结要先写提纲并构思细致后再落笔。草稿写成后要反复修改,修改的重点是对成绩与问题的分析。修改后抄清,一式两份抄清,一份交学校领导存档,以便据此指导我们的工作;另一份自己留存,以作为自己今后工作、提高的借鉴。

班主任工作总结篇2

常听见有人抱怨:“我用尽了全力,恨不得24小时都看着学生,可班级经营得却不如那些‘清闲’的人。真郁闷!”是啊,这种“郁闷”其实在许多班主任身上都能找到共鸣,也几乎成了大家的一块“心病”。其实,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门很有讲究的艺术,本文所探讨的就是在基于建立优秀班集体的前提下,如何有效地抓住工作重点和特点,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优的教育效果。

其实,班主任工作看似繁复,但核心问题并却只有几个,我们结合自身实际,认真地思考并跨过下面二道“坎”,一切自然就开朗了。

“坎”之一:个人境界之高低

有道是“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其实“一个好班主任”也是“一个好班级”。这里就提出了对班主任自身修养的要求。苏霍姆林斯基说:“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试想一个自身或懒散成性或责任感、使命感缺失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班主任能带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吗?所以,如何提高和完善自身境界,是建立优秀班集体的第一道“坎”。

怎样突破这道“坎”?笔者以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虚心善学,广闻博览。由于班主任工作具有一定的多元性、复杂性和社会性,当好优秀班集体的带头人就必须具有足够的理论基础和知识储备。所谓“少见而多怪”,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此,对于主流的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教师要有一定的“摄入量”;对于经典的案例、事型,教师应保持足够的“积淀量”;对于优秀的教育“先行者”、“开拓者”,教师最好不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要具有相当的“参考量”。在上述基础上,加之教师的内化、改造,最终必将转化为可靠的实践指南。

第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要想缩短自己成功的时间,最好办法便是始终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因为这可以大大减少我们的弯路。同样,对于班主任工作不甚了解的普通教师,通过不断地向老班主任求教,不断地听取先进人物事迹的报告,也可以使自己在短时间内得到迅速的提升。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有人因为性格的原因不太愿意向别人求教,就特别需要调整好心态与注意方式方法。总之,仅靠个人的单打独斗,或努力去“证明别人已经证明了的‘真理’”是低效和无知的,其发展高度终究也是有限的。

第三、攻心为上,攻城次之。班主任工作,说到底就是一种教育艺术,这种艺术的特殊性在于,它始终是以学生为载体而呈现的,而正是在这个问题上,许多教师的认识存在局限性。比如对待“问题学生”,大家的对策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可总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感觉;对待优秀学生,大家却又“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总是万般呵护,可毕业后却感慨:他们怎么一走了之?枉我当年一片苦心呐!其实,这就是对教育理解的肤浅化带来的后遗症之一。我们在课堂教学之外,还是要在“心”底里去教育学生学会“成人”,在精神上感召他们,在性格上将他们塑造得更加健全、完善。这种对学生一辈子有益的财富远胜于文化知识本身,可惜未见得进入大部分班主任的视线中或是“光打雷不下雨”,实践太少。所以,一个班级的团结程度、凝聚力、战斗力,由此看来,高低立判。

第四、雁过留声,人过留痕。尝试着建立个人的博客,在日常工作中将自己的所闻、所思、所想及时地记录下来,并拿来与大家分享。这个过程一方面体现了教师的反思与总结,一方面也启示了别人,并将得到他人的认可与指点,这对提升信心和完善工作都是大有裨益的,最后,只有通过不断地记录、思考、再记录、再思考的反复磨练,才可能在思想上逐渐走向成熟,才可能不拘泥于常规,走出一条新路来。

“坎”之二:适应能力之强弱

我们常常嘱咐入学新生要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环境、新的教师和同学,其实教师自己,莫不如此。就教师个人来讲,有了足够的专业素质和工作经验固然重要,但这并不完全保证其能够建立起一支优良的战斗队伍,以往就常有优秀教师的在新的阵地中“失手”的情况,或干脆就是个“纸上谈兵”的“乌托邦”。也曾有教师反映:在这个班级,课上得比较轻松,但那个班级却比较头疼。这当然有班与班之间的天然差异,但教师自身的及时调节是否到位也是值得研究的。

作为一名班主任,要想有效地了解班情、学情,要想全面、真实的把握学生动态,就必须完全适应并融入这个集体中去。那究竟应注意哪些方面呢?我以为不外乎下述几点:

首先,时不在长,而在“精”。有许多教师是主张“陪伴孩子”的,这固然没有错,但问题是:是否陪伴得越多,学生就越出色呢?答案可能值得商榷。笔者认为即便是24小时的“全天候”式的看护,培养出来的至多算是“乖乖男”、“乖乖女”,根本谈不上什么“创新性人才”。因为孩子的个性一直受到压抑,他们时时都在“监视”下生活学习,很难将最自然、最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久而久之,我们与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不是拉近,而是变远了。

所以,在陪伴孩子时间长短或方式的问题上,班主任应有足够的“看护艺术”,应遵循“没有规律便是最好的规律”的原则,不定时不定点的查看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这既是对学生的一种信任,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解脱”,更重要的是,还可以看见许多你原本看不见的问题,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教育目的。

其次,力不在久,而在“巧”。如果长时间的“看护”,伴随而来的必然是“身心俱惫”,其实这也是一种误区。真正优秀的班主任,其“疲惫感”与“优越感”是成反比的。班级管理,班主任的重要职责是带领大家一起制定“游戏规则”或修改“规则”,而不是事必躬亲的永远冲在第一线。这主要有两个弊端:一是学生将被日益的“奴化”,在人格上、在性格上都趋于保守和谨慎,不利于其精神世界的塑造;二是教师也被逐渐的“窄化”,他们的班主任工作主要就局限于与学生的“侦查与反侦查”,完全扭曲了工作意义和出发点,是最可悲的误区。

所以,班主任的工作一定程度上是要求“巧劲”的。比如适当的“权力下放”,组织有效的班委会、团委会,由他们“高度自治”,再适时引导,相机奖惩,双方的积极性就都被调动起来了;比如开展各项评优、评先活动,举行各类文体节目,积极家校互动等等,都能很好的锻炼学生,凝聚人心,收获不菲成绩。

其三,情不在滥,而在“真”。对学生进行一定的“感情投资”,不仅是需要的,而且是必要的。“教师”这项职业的特殊性之一就是它时时刻刻都在与“人”打交道,不倾注一定的感情是难以完好的沟通的,更别提“感化”、“教育”学生了。所以,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抱着一颗长辈的心去面对每一孩子。但很多孩子方反感班主任的原因恰恰是这宗种“情”用得不是很到位,比如对待犯错的学生,无原则的“同情”,比如对近期起伏很大的学生,泛泛的“关心”,比如对成绩优劣的学生,厚此薄彼的“谈话”。其实,当学生脆弱的时候,最需要班主任的是一颗真诚的“心”,哪怕只是只字片语,也足够表达了。

最后,事不在速,而在“通”。有些班主任是急性子,属于典型的“眼睛里揉不了半粒沙子”的那种,他们解决问题的风格是“雷厉风行”、“当机立断”,这种性格强势可以让旧班级面貌一新,也可以使新班级鹤立鸡群,一派作风严谨、井然秩序之象。当然,这种境界对部分班主任来说,其实已经满足了。但是仔细观察学生的面相,却觉得有点憔悴,丝毫没有“优秀集体”的优越感。原来在这样的集体中生活,每人的精神压力较大,稍有不顺,即招来问责。所以,班主任对待班级事务,“当断则断”固然没有错,“雷厉风行”也是值得提倡的,但凡事不能以一把标尺量到底。生命化教育的倡导者张文质先生有句名言:“教育是慢的艺术”,有时候,学生的成长是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的,这个幸福的等待过程是每个懂教育的人必需要耐心守候的。笔者也以为,除了一定的教育,“时间才是治疗一切伤痛的最好的良药”,尤其对每一无心犯错的学生而言。所以,对待“教育”,一个“通”字就可以概括很多优秀班主任的共有特质。

48 76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