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什么负责指导家庭教育工作范例【精彩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由什么负责指导家庭教育工作范例【精彩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由什么负责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第一篇】

“我当了三十多年小学教师,二十多年小学校长,有一个深刻的感受,就是现在的家长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全国人大代表高阿莉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感觉到,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在农村夫妻双双出门打工,把孩子交给老人的情况非常普遍。很多留守儿童就因为家庭教育环节的缺失,在成长过程中出现了各种问题。”此外,很多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也与家教出现问题有直接关系。高阿莉建议国家应该尽快制定家庭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

“家庭教育应该有什么样的规范,国家应该加紧立法,对那些不负责任的,把孩子只生下来,不管、不去教育的家长,需要震慑。”全国人大代表宋文新说,据她了解,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对家庭教育进行立法,“希望我的呼吁和建议,能对家庭教育立法起到推动的作用”。

目前,虽然上海等地已出台家庭教育的相关地方条例,但在国家层面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导致家庭教育工作责任主体不明晰、经费投入无保障、服务与指导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服务质量难以满足家庭的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和市场化监管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让人欣喜的是,去年8月底,由全国妇联、教育部联合召开的全国家庭教育论坛传出消息,中华女子学院法学院教授、中国婚姻家庭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林建军透露,她所在的机构担任了全国妇联和教育部委托的家庭教育立法的论证和法规的草拟工作,课题组经过在上海、深圳等地的调研,目前已形成建议稿。看来,家庭教育立法“雨虽未下”,但“雷声渐近”。

从国际上看,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关注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价值,并在国家层面的教育改革方案和举措中阐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实施办法和策略。例如,美国在2001年出台的《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第一次将家庭教育纳入学校教育系统之中,日本通过2006年修订的《教育基本法》,将家庭教育纳入教育系统,从法律上规定了国家对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责任。

由什么负责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第二篇】

一、高度重视,建立健全组织网络

妇联形成了一把手牵头,有专人负责的未成年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家庭教育指导站,乡(镇)街、村、原创:社区都建立了家庭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家庭教育研究会、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指导站及家长委员会。各级妇联形成了不同层次的未成年人教育组织网络,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以社区为主阵地,为未成年人教育工作深入开展搭建平台

2、开展“好家长”事迹报告会,宣传树立一批好家长,推动家庭、社会未成年人教育工作生动有效地开展。**市举办了由1000名社区家长参加的“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先进事迹报告会,14名家长作报告,**区举办了四场“好家长”事迹报告会。全市共举办1000人以上参加的报告会*场,在社区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3、开办社区母亲学堂,为社区妇女群众讲授德育、法制教育和如何做一名合格家长以及0-6岁儿童护理保健等相关知识,受教育母亲达1000余人。

4、开展“关爱儿童,呵护儿童成长”才智大赛。**区在今年“六一”儿童节期间,兴办了妇幼保健杯健康儿童大赛,全区所有社区幼儿园的1000多个儿童及1000多个家庭参加了大赛,大赛分幼儿爬行、亲情接力、找妈妈、认知、才艺表演五项内容。选出了20个优秀节目参加“六一”汇演。

5、开展保护社区环境,共建好家园、法律宣传、扶贫助学等活动。组织学生对本社区的白色垃圾、楼区墙体上的标语进行清理。通过社区维权站对社区进行法律宣传,原创:聘请律师为学生讲解法律常识,并下发普法小册子200多本,发宣传单1000多份。在各社区开展“手拉手”帮困助学活动。**县对9个社区的特殊家庭和特困儿童进行摸底调查,通过“爱心献春蕾”扶贫助学、“阳光工程”等活动,为社区贫困家庭捐款、捐物合计人民币3500多元。

6、学校的德育课堂走进社区。**区妇联协助驻区学校,利用社区的教育资源,把小课堂搬进社区大舞台。全区各个社区分别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旨在提高孩子公德意识的“创建安全文明社区,我该做什么?”、“社区是我家,人人爱护它”等活动。**社区在中学生中开展了“当一天社区主任”活动,**社区组织孩子们在课后开展小志愿者、小宣传员活动。一些社区还开展了“我做妈妈的小帮手”,“今天我与妈妈换位”、“爱心传承”、“大手拉小手”等家长与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让孩子在社区参加道德实践活动。**区还邀请未成年人教育有识之士,协调相关部门,搞社区未成年人教育德育知识辅导讲座,以提高家长的道德素质。

由什么负责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第三篇】

我发言的题目是《家庭教育从自发到自觉》。家庭教育是与生俱来的,通俗地说,家庭教育是与孩子人生俱来的,孩子一出生,家庭教育就开始了,不管父母意识没意识到,婴儿的成长,或者说,婴儿的社会化过程是模仿双亲开始的,这是人类成长的规律。因此,在家庭里不存在家庭教育有或者无的区别,区别只存在于家庭教育是自发的还是自觉的。

家庭教育从自发走向自觉,一要政府指导,二要学校作为,三要家庭学习。以下我就这三个问题发表一些看法。

政府指导

第一个问题,20世纪90年代,家庭教育由民间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家庭教育工作出现了三个发展的转折点。

研究认为,中国家庭教育起步于20世纪的80年代,有两个标志性的事件:一、1980年9月,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成立,标志着新中国家庭教育研究的起点,之后全国各省市纷纷成立家庭教育研究会;二、1983年,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县石浦镇中心小学、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乐贤坊小学和上海市虹口区长青中学,这样两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开办了家长学校,标志着家庭教育工作首次进入中小学。这是第一个转折点,标志着省级学术团体家庭教育研究从无到有的转折。

自1980年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成立,经历了15年,到1996年,全国妇联、教育部颁布了第一个家庭教育五年计划,也就是我们家庭教育工作常说的“九五计划”。“九五计划”标志着政府出面主导家庭教育工作的责任,这是家庭教育发展的第二个转折点,家庭教育由民间主导转变为政府主导,从此家庭教育工作逐步走向政府主导、行政管理的轨道。

从1996年起,经过16年,以2012年家庭教育“十二五规划”为标志,家庭教育工作的发展由重点发展转变为普及发展,这是第三个转折点。“十二五规划”制定了家庭教育工作总目标: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推进完善基本家庭教育工作,提升家庭教育科学研究和指导服务水平。三个方面的目标,核心目标是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我认为,提出“构建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的目标,是全国妇联、教育部等七个部委对家庭教育三十多年来的发展态势的一个判断,即三十多年来,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主要建设在省、市两地,广大农村的指导、服务空白较多,这种(家庭教育)主要在城市重点地区发展的趋向不能再继续下去了,因此要转变到基本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这是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由局部转向城乡全覆盖的历史性转变。“十二五规划”的这个战略决策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将来还有第四个转折,根据历史经验,家庭教育工作大概以十五年为一个周期,所以说,大概要经过“十四五”甚至是“十五五规划”,在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基本实现以后,中国家庭教育工作就要从数量基本全覆盖转变为以提高家庭教育质量为主的新阶段。

1996年,全国妇联联合教育部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可以说是白手起家,因为当时我是在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担任司长,分管的工作当中有家庭教育工作,所以那个时候主要是由我和全国妇联的儿童部门来从事这项工作。工作当中,两个部委从制定规划入手,以纲采目,纲举目张,用三年的时间逐步形成了一个纲、四个法规、五个机制,家庭教育工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

一个纲就是“家庭教育九五规划”。当时研究的问题是,我们作为政府出面,如何指导全国的家庭教育工作?研究来研究去,认为必须制定一个纲要性的文件,所以就有了中国第一个家庭教育五年规划。我们至今已经制定和完成了四个家庭教育五年计划。需要强调的是, “九五规划”也就是第一个家庭教育的五年计划,就提出了在调查、研究和借鉴中外法律资料的基础上,加强中国家庭教育的法规建设,条件成熟的地方,可以制定地方性的家庭教育法规,使家庭教育工作逐步迈入法治轨道,可以说十分看重启动《家庭教育法》的研究工作,所以在“九五规划”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了制定《教育法》的设想。

四个法规,一是《加强学校工作指导意见》,二是《家长学校教育指导纲要》,三是《家长教育行为规范》,四是《家庭教育工作评估方案》。

当年我在美国访问期间,在机场无意中看到了一个华文的报纸叫《联合早报》,这个报纸就报道和评论了中国《家长教育行为规范》,表明了我们制定的《行为规范》在海外引起了关注。但是可惜的是,这个规范在国内由于宣传不够,并没有引起家长的广泛关注。三年当中,我们形成了这样一个教育工作的基础,一个是法规基础,比如说我刚才讲到的四个法规制定了标准,工作就有了执行的依据;第二个是评估机制,这个评估的机制当时的出发点主要是通过评估的方式调动政府进行工作,当时我们就讲,只要你说评估哪个地方,哪个地方还不是教育部门和妇联先着急,而是地方政府先着急,所以这个工作主要是调动政府的积极性;第三个是激励机制,就是通过全国妇联和教育部联合进行表彰来推动工作;第四个是监督机制,就是我们办有《情况通报》,这个《情况通报》它是内部的,所以也就是要适当地批评,这个适当批评后来我们发现,它比表彰的作用更大;第五个机制就是交流机制,促进家庭教育工作顺利进行,推广他们的工作经验。

在“九五计划”的启动大会上,我提出了教育行政部门也就是教育部的系统在家庭教育工作上要有主角意识,这是1996年我提出的这样一个口号,为什么呢?因为这里面有一个体制的原因,就是国务院在推出的时候,将家庭教育确定为全国妇联的职责,并没有划到教育部,因此我说全国妇联是主角责任,那么教育部是什么?教育部必须是主角意识,它不能是配角责任、配角意识,就是从责任来说,国务院明确了交给全国妇联,你教育部没有这个工作职责,但是你必须要有主角的意识,这个主角的意识就是大教育观念,同时也是家庭教育的内在需求。当时上行下效,因为当时在和全国妇联所有的关于家庭教育的工作会议上,我都作为教育部的代表出席了,这里面不时就有一些省厅的领导跟我讲了,说你在台上坐着,我也得到台上坐着。后来我离开这个岗位以后,教育部想担任我这个岗位的人他不到这个台上坐着了,所以各省的教育厅也上行下效,也不到台上去坐着了。全国妇联和教育部针对新形势和新变化,先后修订了《家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家长教育行为规范》。

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了一个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这个文件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央八号文件。这个文件,特别是针对我们家庭教育工作,它的重要性在什么地方?它的重要性就是在这样一个文件里头,专门列了一章《重视和加强家庭教育》,它不像其他的中央文件,把家庭教育作为某一个部分的某一个内容,而是专门有一章就是讲家庭教育,所以对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的理念和政策都在这一章里。以后我常常说,你要研究家庭教育,你就必须研究这个八号文件,特别是专门讲家庭教育的这一章。在这个文件里头,中央明确,各级党政领导和教育、妇联、街道等部门都必须重视和发展家庭教育。

2010年2月8日,全国妇联和教育部等国家七个部委联合了《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科学性、指导性和操作性更强;2010年10月,中央了《教育规划纲要》,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即2010年到2020年的纲要,在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上,做出了一个突破性、标志性的决定,这个决定就是在纲要实行的十年间要在五个方面立法,其中就有家庭教育方面。我们要看到这个决策是中央的决策,如果颁布了《家庭教育法》,家庭教育就争得了它应有的地位,从此在法律上摆脱了被边缘化的问题,因此我认为这是《教育规划纲要》对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重大贡献。经过多年的努力,据2012年全国妇联和教育部的统计,全国31个省、市、区共建立了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家长学校33万个,新婚夫妇学校、孕妇学校、人口学校万个,手机、网络等家庭学校万个,乡、镇、村家长学校21万个,省、市、县三级家庭教育指导中心5000所,街道、社区家长学校万所,基本形成了覆盖全国的五级工作网络,为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提供了阵地和平台,这是第一个问题。

学校作为

第二个问题,学校要突破观念障碍,自觉肩负家庭教育的责任。曾经一度在学校教育中,家庭教育被边缘化,我前面说了,被边缘化首先是体制问题,是领导体制和管理体制问题。它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在两个观念上有问题。

一个是“大”与“小”的观念,一个是“公”与“私”的观念。“大”与“小”的观念是指我们对教育的看法到底是“大教育”观念还是“小教育”观念?家庭教育之所以在学校没有争得应有的地位,我认为是因为“小教育”观念在我们的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认为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就是教育的全部。作为一个现代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有现代教育观念,现代教育观念从某种意义上说,应该是一个大教育观念,它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大教育,如果只看到学校教育,我认为这是一个小教育观念,或者说是一个传统教育观念,一个旧教育观念。小教育观念的存在,确实有一个体制上的原因,存在决定意识,所以教育部门它也有回避“瓜田李下”之嫌的顾虑,一般不会主动去抓家庭教育,所谓“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但是有些实际工作,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中央和国务院也会做出调整,比如说幼儿教育。幼儿教育在1986年以前,国务院的分工是由全国妇联负责,1986年将幼儿教育工作调整为由教育部主管,因此在教育部专门设有幼儿教育司,主管全国的幼儿教育工作,我当时在担任副司长的时候也主管过全国幼儿教育。这是“大”与“小”的观念。

还有一个是“公”与“私”的观念。家庭教育在国外也曾经被边缘化,在国外被边缘化是因为有一个理念,认为家庭教育是私人领域,国家作为公权力是不能够干预私人领域的,这是认识上的一个障碍。西方国家社会各界经过激烈的讨论,后来取得了共识,认为家庭属于私人领域,但同时家庭也是一个公共领域的概念,因为家庭状况的演变将对社会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也就是国家为什么要关注和干预家庭事务,强调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原因所在,所以西方很多国家改变了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在我们国家,除了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公”和“私”的观念的障碍,特别是我们有些人士还是抱着家庭教育是私人领域、公权不能干预的旧理念,甚至影响着高层决策,这就是我们观念障碍的关键所在。我国在立法和司法领域也有落后于时代进步的问题,普遍认为未成年人的监护是家事而非公事,外人不便干涉。咱们都看过的一些影片里头,比如说在美国如果有些孩子超过18岁,家长还强留在家里的话,邻居就可以报警了,警察来了以后就可以把父母带走问话,他并不认为这是家里的私事。那么在我们国家里头,家长要是打孩子,警察来了之后也就是批评教育,并不认为这是触犯了法律。而在现代的立法理念里头,父母和子女应该是平等的家庭成员关系,他们之间不仅有私法关系,同时也是受到国家保护的公法关系。

在国际上,家庭教育进入一些国家的公共视野,特别是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时间。其间转变了人们观念的一份文件很重要,这个文件是教育史上著名的《科尔曼报告》,这个报告的调查结果令美国人大吃一惊。在此之前,人们只知道黑人学生在文化教育上处于较低水平,而且呈现出了年龄越高,差距越大的这样一个现象。科尔曼和大多数人一样,在研究之前,都以为这种差距主要是学校办学条件之间的差距造成的,但是他们根据收集的四千所学校、六十万儿童数据研究发现,黑人学校和白人学校在学校设施、教师工资等有形条件上的差异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大,而造成黑人学生学习水平低的原因主要不是学校的条件,而是学生的家庭背景,这就是报告的结论。学生的家庭背景和学习成绩有很强的相关性,报告指出,孩子所接受的家庭教育一直在幕后操纵孩子的学校生活,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永远的背景和永远的底色。《科尔曼报告》发表以后,美国开始重视学校教育背后的家庭教育。

2015年,也就是去年10月11日,教育部独家面向教育系统颁布了《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我认为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文件,为什么?因为这个文件是教育部一家的,而之前所有关于家庭教育的文件都是联合的,所有这些文件发到各省教育厅,各省的教育厅都不认为这是教育部对它下的指令。去年10月11日,包括要求重视家庭教育的讲话发表,主管的领导也越来越重视家庭教育,教育部就决定专门面向自己的教育系统发了这个文件。我的看法就是,从这个文件开始,教育部就决定将家庭教育工作正式纳入了教育系统的工作序列,它是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历史节点,是教育系统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一个新起点。为什么这么讲?前面说过了,以往各省的教育厅接到关于家庭教育的文件从1996年到这个文件为止,都是联合的,那么教育厅怎么处理呢?厅长就把这个文件批给厅的办公室留档,但是去年教育部独家向教育系统发的《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这个文件到了各省的教育厅,厅长怎么批呢?厅长决不会把它批到办公室,厅长要把它批到基础教育处,那就成了基础教育处的一项工作。如果批到办公室的话,说实话是不管用的,谁去落实这些东西?没有人去落实。

去年这个文件之后,我到江苏去了一趟,有两个感受。一个,根据这个教育部独家的文件,里面有七八条政策性的工作规定,它是把教育系统家长学校的领导和骨干教师的培训列入了省培计划,这个培训是由国家财政、地方财政拨款的,所以就不需要厅里再想办法筹资了;再有一个,江苏省关工委的同志跟我说,教育厅长主动找他们,你看每年给你们多少专项经费?为什么?因为教育部的文件里规定了,一个是要列入省培计划,一个是要设立专项经费,这个文件如果是联合的话,批到省厅的办公室是做不到的。所以从这个文件开始,教育部把家庭教育工作正式列入了教育系统的工作序列。

教育系统加强对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重点是办好幼儿园、中小学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家长学校,要办好家长学校,至少有两个要点,一个是教材,一个是教师。

教材实质上是家庭教育的观念,我认为教材它主要的还不是方法,主要的还应该是观念。所以编辑教材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要重新审视我们的家庭教育文化,我们家庭教育的理念,要做到家庭教育的“道”要大于“术”,这是我们特别强调的。我简单地讲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这是著名的女作家毕淑敏讲过的一个故事,这是她的经历。毕淑敏在美国做访问学者时,有一天她到一个女教授家里去拜访,一进门里头,看见女校长的女儿,金发碧眼像一个漂亮的洋娃娃,毕淑敏顺口说了一句:“啊,好漂亮!”这个话说完以后,女教授的脸色就沉了下来,然后对毕淑敏说:“毕女士,我请你到另外一个房间谈话。”

进到另外一个房间以后,毕女士很诧异,这个女教授说:“我想请你向我的女儿道歉。”

她想了一下:“我没讲错话啊?”

这个女教授说:“孩子漂亮不漂亮,是父母给的,不是她的能力获得的,你不应该表扬她不劳而获的东西。”

这就是美国人家庭教育的观念,她认为你对孩子的表扬是要表扬她通过她的能力去获得的东西,如果不是,你的表扬就会误导孩子。所以通过这个故事我就想到,我们的家庭教育有多少理念是需要重新审视的?这个就应该是家庭教育的“道”,而不是我们先钻到具体的“术”里面,比如说孩子做作业精力不集中怎么办等等。那些“术”当然也是需要考虑,但是首先我们的一些理念要转变到现代的、科学的、先进的理念上来,否则的话我们就会受到很多陈旧的、错误的东西的影响,这个就因小失大了。

家庭学习

第三个问题就是家长要认识和担当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以往家庭教育工作中,都没有突出强调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这是一个失误,今后要把“点醒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作为家庭教育工作指导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

真正实现家庭教育主体作用的是家长,但是在实际生活中,一些家长早已存在“孩子交给学校,教育我无责任”的心态,这是不认识自己是家庭教育的主体,不检点自己在家庭中、在孩子面前的言行,这是在认识上必须澄清的问题,说严重些,这是家长熟视无睹的失职行为。我国《未成年人法》明确规定了,家长应当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教育法》中也有规定,学校教师可以对学生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指导,因此我们要帮助家长首先明确,教育孩子是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法定职责,认识和担当起家庭教育中教育子女的主体责任。

家长要履行教育子女的法定职责,重要的行为是主动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理念和方法,增强家庭教育的本领,实现“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的要点是什么?我认为至少有两点,一是深刻认识家庭教育的根本特点是什么,这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出发点和依据;第二点是充分意识,家庭教育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相对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有其独特性和特殊性。

学校教育,它的教育目的性非常明确,学生到学校里学习的目的也很明确,但是家庭教育则完全不同。在中国教育电视台2009年录制的春节家庭教育节目中,当时主持人讲了一个叫作《背篓》的故事,讲的是什么呢?

儿子看见爸爸和妈妈在编织背篓,问:“干什么?”

爸爸妈妈说:“爷爷奶奶太老了,光吃饭不干活,要背到山里去扔掉。”

儿子就说:“你们别忘了把背篓拿回来,将来你们老了的时候,我也把你们背到山里去扔掉。”

这个故事,几代人一直当作道德故事来讲,好像父母一听受到了震动,就改变了主意,不再扔掉爷爷奶奶了。其实,这不是一个道德故事,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的是家庭教育的一个根本特点,这个根本特点就是,家庭教育是家长不教而教,孩子不学而学。这个故事反映的是儿童模仿学习的特点,儿童并不知道父母把爷爷奶奶背到山上去扔掉有什么道德问题,他不是要教育父母,他是模仿父母,孩子还没有高明到用一种智慧的方法去教育父母。

有一首编译的小诗,以子女的口吻讲述了家庭教育不教而教不学而学的特点,题目是《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诗有十段,摘录两段: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

我看见你

为生病的朋友

送去亲手做的饭菜

从此我懂得了

我们要相互关爱的道理,

当你以为我未留意的时候

我学到了人生中

应该懂得的大部分课程

它们能使我在长大之后

成为善良、有作为之人。

你看着孩子貌似若无其事地在你旁边站着,其实他已经不学而学了,这些不学而学的东西就会内化成儿童处理事情的行为模式,影响他一生的行为和习惯,包括思维方式。

西方国家对儿童的尊重鲜明地表现在对儿童模仿学习特点的尊重上,比如说以前说的西方式的过马路,西方人过马路的时候遇到红灯,马路上无车,西方人也不过马路,一直等到绿灯才过。后来我又看到别的版本,红灯的时候马路上无车,西方人同样闯红灯过马路,并不是像先前传的那样人人都守规则。不过这个版本同样也强调,但是如果此时有孩子等在那里过马路,所有的成年人都不闯红灯。

再比如说法国足球明星齐达内,他在球场上因为口角,用头部撞击对方的胸部,后来齐达内公开道歉,他向谁道歉?他不是向这个被撞的球员道歉,他向儿童道歉,因为成人是具备了道德和是非的判断能力的,儿童是不具备的,所以齐达内向他们道歉,认为自己做了一个坏榜样。 根据家庭教育不教而教不学而学的根本特点,我认为家长的主体责任可以概括为八个字: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家长要自觉地用正确的思想、正确的方法、正确的行为,教育、引导孩子,更新家庭教育观念,要坚持以德服人导向,以科学的育儿观、成人观、成才观,引导孩子逐渐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家庭观,不断提高自身素养,以身作则,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质,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

父母的言传身教永远是家庭教育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我们有时候讲家庭教育,讲了很多方法,我说其实最根本的,就是家长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列宁的夫人克鲁普斯卡娅曾经说过,对家长来说,家庭教育首先是自我教育,是家长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影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家长的身教是最能够体现家长的信仰和价值观的,愿天下父母谨记,希望子女成为什么人,家长首先做什么人。

我就讲这些,谢谢各位。

由什么负责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第四篇】

首先,家庭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使命之一是提升人的素质,尤其是家长的素质。打造智慧型父母,要教育和引导家长树立“为国教子、以德育人”理念,促其全面发展;要教育和引导家长学会从单向灌输转变为双向互动,增强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要教育和引导家长重视言传身教,建立民主、平等、和睦的家庭关系……通过网络构建立体化的家庭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体系,引导家长自觉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素养,用现代科学理性来指导家庭教育实践。

其次,家庭教育信息化引领社会风尚。信息化背景下的家庭教育担负着为社会培育新人的使命,宣扬真、善、美是永恒的主题之一。充分发挥各级网校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窗口的作用,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第三,家庭教育信息化服务社会生活。关注人的发展,提高生存质量,升华生命价值是广大家庭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回归生活、服务生活、创造生活是家庭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江苏省各级网校在深入研究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规律及心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将栏目内容延伸到学习指导、品德指导、人生目标定位指导、社会适应指导、交友指导、健康娱乐指导、理财与消费指导等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随时随地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服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为家庭教育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家庭教育信息化终将走过普及家庭教育知识、组织家庭教育活动、开展家庭教育研究等发展阶段,构建起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和适应各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公共服务体系,使优质家庭教育信息资源广泛共享,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均衡性充分凸显。

中山市:家庭教育成公务员必修课

48 8022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