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高三家长会家长班主任发言稿(样稿) 高三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样稿)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实用高三家长会家长班主任发言稿(样稿) 高三家长会班主任发言稿(样稿)精编4篇”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高三家长会家长班主任发言稿【第一篇】

各位家长、你们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参加这样一个会议,我代表我自己和所有的任课教师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召开这次家长会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老师与家长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一下学生在校及在家的情况,以便老师能够及时调整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促使家长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生的教育管理中来。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学生”。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我希望也相信,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我们的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取得圆满的成功!

现在高三年级全体同学已经进入高考备考的重要阶段,在这最关键的时刻把家长请来想和大家一起讨论孩子的考前教育、学习、生活等问题。这一时期是潜心努力学习的时期,也是一个产生剧烈变化的时期,更是一个危险的时期,也是一个爬坡的时期,是一个分水岭。为他们在来年高考出好成绩做最有效的努力。

现在我就我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向各位家长作一下汇报,也有几点想法和大家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家长批评指正。

班上基本情况

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李杭杭、谢荣磊、杜一铭、陈思等同学的家长,在你们的精心培养下这些学生积极上进,责任心强,担任我班的班干部工作为班级作出了极大贡献,我更为能结识你们这些优秀的家长而高兴!我经常在想他们:“我们的家长不管是领导还是百姓,不管在城里还是在农村,他们都有着很高的素质,都有着肯于吃苦的顽强的品质,在你们的熏陶和教育下,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他们也一定会成为一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在学生中学习拔尖的少,学习较吃力的学生有一部分。行为习惯不好的学生有几人,他们几个尽职尽责,群策群力,班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稳定,各方面表现都还比较好。谢谢他们!

各位家长我们的学生学习是很苦、很累的,早上一睁眼就开始学习一直学到晚上熄灯,早饭时间、晚饭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学习非常紧张。尽管时间短暂,但我们很多学生傍晚不回家就去外面随便吃点就来教室学习,有的同学吃个面包,有的同学就叫同学打包,我经常去教室,大多数学生都在吃饭,有部分同学却在埋头做题,我问怎么不吃饭啊,他们说等晚上放学回家再吃,把时间省出来学习。像这样的学生我们班还是有的,作为他们的老师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如果说废寝忘食的学习是吃苦的话,那么勇于面对挫折,在失败面前决不放弃更是让人敬佩的,像我班的黄增雄、吴君君、陈琳琦、杨萍等同学,在平常的学习中表现出顽强的品质和坚忍不拔的精神。看着他们勇往直前、攻坚克险、决不放弃,我被深深的感动了。还有很多学生,像郑成达、张秉坤等同学虽然成绩不够理想、学习中会经常遇到困难,但是从来不放弃学习,一直不错,而且善解人意、自我要求也很高,不论做什么事都很认真,带动了学习气氛,给同学们树立了榜样。负重前行,奋起直追,不甘落后,用默默无闻的苦干换来自己巨大的进步,这样的学生是值得敬佩的,他们面对落后不放弃、不灰心、不悲观,顶着巨大的压力永往直前。各位家长这就是我的学生,看着他们如此的用功,看着他们顽强的拼搏,我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幸运,也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自豪,我下定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让更多的学生考上大学。

这边要补充一下班级管理中,不可避免地要面对那些学习成绩和道德品质双差的学生,他们无视纪律,不服从管理,屡教不改,已经成为班级的害群之马,对于他们,我们绝对不心慈手软,必须加以严厉处罚。高三不同于高一,高二,老师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那些视纪律如儿戏,拿违纪当饭吃的学生身上,对于他们,假如不能够安心学习,不能够做到服从管理,就请他们乖乖地离开学校。高三,不是幼儿园,高三班主任,也不是给人看孩子的保姆。在这点上,希望我放心大胆地抓管理,学校将全力支持班主任的工作。

给家长的一些建议

“九不要”

1、不要期望过高。要了解子女的实际水平,要做子女高考目标的指导者,而不是盲目与其他孩子做攀比。

2、不要盲目否定。要多夸奖孩子,多找优点,给他们以肯定,树立孩子的信心。要学会欣赏学生,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能行,是好样的。试想,当一个学生认识到自己也同样很优秀,当他内心成材成功的欲望被激起时,学生能学不好吗?要理解他们,尊重信任他们,不要对他们施加太多压力,要对他们说你能行。事实上学生的要求,也不在于家长给他们买多少好吃的,多少好穿的,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慈爱的眼神就可以使他们很满足,充满动力了。

3、不要唠叨不休,要多开导。

4、不要过分体贴,照顾要适当。送饭要适当,爱护要看能力。不要请假在家照顾孩子:这样的会给孩子造成太大的心理压力。

5、不要过分干涉,要给他们以自由的空间。

6、不要制造不良情绪,要制造良好的家庭气氛。要情绪稳定,精神愉快。

7、不要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

8、不要盲目给孩子买辅导材料。

9、不要规定孩子考上什么大学。

“五要”

1、要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多做积极的暗示,使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高考。

2、要注意孩子的饮食,做好后勤保障。

3、要经常和老师交流:家长要和老师多交流,多发现问题,配合学校做好工作。

4、要整理搜集填报志愿的信息,为下一步填报志愿做好准备。

5、要重新认识孩子。

尊敬的各位家长还有200多天就要高考了。面对高考我们和学生一样紧张,说实在的做老师是很辛苦的,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自己肩上的责任,我们深深的知道我们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学生更是一个个家庭。我们的所做所为可能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幸福,承载着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希望。

教师当然是我们谋生的职业,但是每当我们想到自己的责任时,我们哪里只是把它当职业来对待,我们是把它当事业来经营。我们早已把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学生连接在一起,所以请广大家长相信我们,相信我们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把您的孩子培养成人!

最后再一次感谢各位家长的到来,祝各位家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高三家长会家长班主任发言稿【第二篇】

高三(11)班 各位家长、你们好:

感谢大家在百忙中能来参加这次家长会,来这儿商讨我们共同的大事——高考。我们进入高三已有两个月,距离高考还有216天,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是一场我们必须共同参与的战斗,参战的是不仅仅是你们的孩子——我的学生,还有全体科任老师和在座的每位家长。他们是冲锋陷阵的士兵,我们是指挥作战的军师,而你们就是胜利的基础保证人物——后勤部长。古人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所以你们的作用是巨大的。

高三对我们的每一位学生来说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至关重要。我们都知道,他们明年6月份就要参加高考了,他们现在正处在爬山的艰苦困难时期,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我们把各位家长请来,共同关心、了解和分析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家校共同努力,给他们以适当的帮助和推动,使学校、学生,家庭三方形成合力,总之一句话,就是“一切为了我们的学生,一切为了你们的孩子”。这是我们教育的一个根本出发点。我希望也相信,从这个出发点出发,我们的家长会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争取在今年的高考中最大地发挥他们的水平。

现在我就我班的教育教学工作向各位家长作一下汇报,也有几点想法和大家交流,不当之处,敬请各位家长批评指正。

一、班级基本情况

整体学生状态良好,班级班风正,学风好,学习精神饱满,学习热情很高,很多学生学得很认真,尽心尽力,有节奏有计划,有很多学生在积极进步。班级先后被评为“天长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滁州市五四红旗团支部”、“滁州市先进班集体”等称号。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联考考试成绩不容乐观,许多同学害怕,压力大,不知所措。

一般来说,考试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帮助你查漏补缺。通过考试,能让你发现自己在复习中还存在哪些方面的问题。比如一些平时被自己遗漏的知识盲区或者那些似是而非的知识点。考试后,你就可以积极地对这些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二是帮助你提前热身。考试的操作模式几乎和高考是一模一样的,除了试卷不一样之外,其它的条件几乎都是一致的,甚至有一些题的难度比高考还大一些。其目的就是要让你提前熟悉一下高考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景,让你渐渐地适应这种考试的节奏,从而培养你适应高考的能力。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你有什么问题,你也可以及时地发现并加以解决。三是帮助你准确定位。通过考试,可以看自己的分数大致的在全年级的排名是多少,从而可以大致推测出自己的水平应该是一本、二本、三本或者专科的哪个水平,从而使得自己有针对性地复习,并确定比较合适的高考目标,让自己有的放矢,压力适度。

如果说废寝忘食的学习是吃苦的话,那么勇于面对挫折,在失败面前决不放弃,一步步地挑战自己的弱势学科。面对落后不放弃、不灰心、不悲观,顶着巨大的压力永往直前。

2、少数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够明确,动力不足,没有竞争意识,学习的自主性较差,缺乏自觉性,做什么事懒惰的人比较多,怕动脑子,怕动笔,怕记,怕背,做什么事情都拖拖拉拉,贪玩而浪费时间造成上课状态不好。

3、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较落后,效率较低。如:不抓紧时间学习,发现问题不向老师提问等等。课堂效率低,如:有的同学上课难以集中注意力。这就需要家长及时和老师联系,帮助孩子改掉这些缺点。

4、少数学生行为规范较差,好动、说话、吃东西,甚至有个别同学上课玩手机,上网等。

5、作业习惯差,作业完成质量低,对于不会做的题目,没有问老师的习惯,不懂就不懂,作业做错了,没有及时进行订正。

6、不会听课,不懂得如何做笔记、如何融入新的课堂。 粗心马虎,常丢三落四等。个别同学没从根本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相当一部分同学存在懒学情绪,上课不听课,往严重里说根本就不会听课。学习不主动,靠老师管着盯着,不按时完成作业,作业潦草,周末作业完成质量更差!

7、个别学生不会自主学习,自习课上总有学生管不住自己,自觉性差,无法利用自习课时间完成作业。可是家长问到作业时,总说在学校里完成了。

8、部分学生存在严重的偏科现象,高考中一门科就能决定你的成败。

说过,可是收效不大。这一现象在一些同学身上还是顽固的存在着;有的同学中午不睡觉,下午打瞌睡,学习效率低下。

二、班级目前存在的问题。

1、作风散漫拖拉,时间观念差。个别同学上课打盹,书写潦草,自习课效率低,小毛病多,缺乏刻苦精神等等,这些都是制约我们实现目标的因素。就拿时间观念来说,有不少同学缺乏珍惜时间的意识,每次都是踏着铃声进入教室,不善于抓点滴时间。有一部分同学总是每节课都要出去转一下,而不能有效利用起来。

2、缺乏学习的主动性。有些同学不知道为何而学,怎么学,如何学。自习课无所事事,总是需要老师去督促,他们又不喜欢别人去管,自己又管不住自己。他们不愿意老师和家长指导,认为自己长大了,但是好多方面比较幼稚,所以怎样让我们的好心被他们接受,对他们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是值得我和各位家长认真考虑的问题。

高三家长会家长班主任发言稿【第三篇】

各位家长:

大家好!

今天请家长们到学校来有这么几个目的:

1、通报历次考试情况;

2、通报学生学习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3、向家长们传达后面复习备考阶段我们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但是,我们不能乐观,不能满足。因为还远没有到值得我们满足乐观的时候。何况我们还有很明显的差距。1、离我们预期的目标差得很远。离我们奋斗的目标应该差很远。2、重点率还没有达到理想的高度。3、形势逼人,不容我们喘息。今年我省高考施行的是新课程卷,试题的难度虽然不会高于去年,但试题会有不少新的东西,不少新的变化,很有可能是我们无法预料到的东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力以赴,不能掉以轻心。4、两次考试毕竟是阶段性的考试,考试范围有限且有侧重。试题的科学性、新颖度以及阅卷的规范性还远不如高考,所以这两次考试还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学生的本来面目。(当然,我们学生也没有完成复习,还有潜力。)所以说目前状况还不能让我们放心、安心。

而且更重要的是在我们学生身上,还存在诸多让人担忧的问题,这些问题还必须想办法尽快解决。

1、自负型。进了一中,就有了那么一点“老子天下第一”的味道。自信心可谓充足了。大大咧咧,什么都不在话下。不注意学习的细节,不愿意在具体环节上下点滴功夫。什么东西一看,不要紧,没问题,搞懂了。眼高手低,有目标,但真不知这目标有多高。比如说有人把目标定在本科上线,这不错。但学生中有一种错觉,好像上了一中,不怎么难似的,不需要下多大功夫似的。不下大功夫能够上得了?2、自卑型。这一类学生对自己要求较高,学习中总感到不够自如、不很如意,加上一两次考试的挫败,自信心受到冲击。于是给自己定位较低。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能上北大清华的,却给自己定位在其他名校,其实这种心理很危险。根据以往的经验,本来有更高的水平,因定位低最后连低目标都没有实现的情况屡见不鲜。

鉴于这一点。我以为,目前确定好适当的目标是当务之急。没有目标或目标不适当都可能对后期学习有重大影响,不能小视。目标的确定要略高于目前状态。以这两次考试为据,理科550分以上的完全可以冲击600分,600分以上的学生可以冲击北大、清华。450分以上冲击一类重点。文科560分以上冲击600分,600分就可以冲击北大、考上复旦了。(当然这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只是在这一次出现了失误。这另当别论。)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说,只要成绩到过某一高度的,通过努力你就可以回复到那一个高度。当然达到这一目的的前提条件必须是拼搏努力。

上一次家长会我谈到这一点,就是凭兴趣学习(现在好像不存在了),情绪化学习(现在不再是有意闹情绪了)。其实到了目前全面进入高考复习备考异常紧张阶段,这种情绪化的东西更强烈。躁动不安、情绪振荡,是其主要特征。有这么几种情况:

1、不愿意放弃学习,但基础薄弱,落下的东西太多,无从着手。心急。

2、贪多,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口吃成胖子,什么都抓,什么都抓不好,但精力时间有限,事与愿违。

3、受环境影响,缺乏自控。环境好,自己的学习意识觉醒,环境不好,思想不集中,效率不高,心里烦躁。

4、总考虑着时间和学习量,没有整体规划和全局概念,心里没有把握,胸中无数。

5、期望值太高,又总考虑着这一问题,心里不安定。

所以,这个时候心态调节非常重要,我们家长要做一个心理调节师。海尔集团有一句告诫员工的话:“日事日毕,日清日高”。我认为这对我们有启发作用。重视每一天,重视每一个具体的学习内容,重视每一个单位时间内的学习效果。如果每一天或每一个具体时间里有新收获,有新感觉,后面取得成绩是一定的了。另外,学会化整为零。事情太多,不去太多考虑,一件一件地去做好了。过多的考虑事情的繁琐也难免心烦意躁。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保持心境的沉着,越要冷静,越要理清条理,越要有计划安排。这不仅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还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往届很多学生就是因为在这个时候沉得住气,才取得很好成绩的。

到了高三,尤其现在复习备考的时候,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极大的发挥出来了。

大家可以看到,不管白天还是晚上,教室里总是静悄悄的,洋溢着浓烈的学习气氛。但是,有一种现象是不是热情过头了?晚上学习很晚,白天硬撑着学习。这样的情况各班都有。精神可嘉,但方法不科学。1、丢西瓜拣芝麻。2、低效率,无效果。3、透支身体,影响长远。会休息的人一定会学习。这种剜肉补疮、舍本逐末、杀鸡取卵的做法是有害无益的。

2、重视了课外,忽视了课堂,重视了资料,忽视了课本。这是一种主次颠倒,本末倒置的做法。课本是基础,课堂是主战场,两者都不能忽视。有些学生的基础比较差,还必须抓课本重课堂。

3、沉溺于题海战中,缺乏必要的疏理整合,缺乏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资料一大堆,埋头于做题,做题,做了不少题却没有印象没有收获;花了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效果。可以这样说,现在大部分同学不是题做少了,而是思考少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功夫不够。举一反三的功夫不够。(当然题目还是要做,做的同时一定要思考整理)现在我们的学生最重要的应该是一个字“悟”。“悟”需要一定的实践基础,空想是“悟”不出来的;“悟”需要开动脑筋想办法。不想办法也是悟不出来。如果做到了“悟”,一切都水到渠成。(悟是举一反三,悟是从已知推见未知)

4、赶速度,拼数量,不重视规范。很多学生深感时间不够,事情太多,有紧迫感。于是加大学习量,加快书写速度。这种有时间紧迫感和提高效率的做法是值得肯定的。但很多忽视的作业的规范,答题的规范,表达的规范,书写的规范,填写的规范。在规范的问题上很多学生吃过苦头。往届学生有很多这样的教训。有的不规范已形成习惯了,改不了。改不了也得改。

以上所说的是目前学生当中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是隐性的,是学生在学习状态下出现的问题。只要大家仔细观察是可以发现这些问题。一旦学生身上存在这些问题应引起家长们的重视。有隐性问题就有显性问题,有学习状态下的问题,也有不是学习状态下的问题:如悠闲的神态(听随声听;看卡通);走神,小动作;聊天,谈朋友,玩游戏,起身走动频繁,酣睡,上网等。这些都是陋习,在目前学习紧张的情况下,这些问题比之以前少多了,但仍然存在。如果到现在仍是这样,家长应及时的经常性的与老师沟通,以正确的态度和恰当的方式尽快的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后患无穷。

说了这么一些问题,意在引起大家关注,同时也是传达这么一个意思:后一阶段我们必须抓紧,丝毫不能松懈。

在高三复习备考的最后阶段,全年级老师上下同心,团结一致,力争再创辉煌。尽管我们这一届情况复杂,困难比较多,但老师们信心很足,为了高考出成绩,大家不断的出点子,想办法。各班针对本班实际,给老师们下达了指标任务,明确了工作重心。年级也给全体老师制定了目标,提出了规范和要求。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学生在20xx年的高考中,一定会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高三家长会家长班主任发言稿【第四篇】

尊敬的老师、各位家长:

下午好!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我自己的孩子当然了解了!他就是脾气倔,学习不努力,懒散……”如果仅仅如此,那就太肤浅了。首先,了解自己的孩子千万不能盯着缺点不放;其次,了解孩子应该力求全方位,不但要了解他的生活习惯、行为模式,还要深入他的性格及所思所想。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他为什么那样做?他为什么那么想?”而不仅仅是“怎样才能不让他那样做”“怎样才能不让他那么想”。“对症下药”——只有找到了“症结”,才能谈得上治愈的方法。

教育的过程是个相互促进的过程,不了解并反思自己就很难对孩子施加影响。比如,与孩子关系闹得很僵,家长只是一味地埋怨和生气,想“我的孩子怎么这样”“气死我了”,而不去想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上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我的孩子不愿意与我沟通呢?”那么,最终的结果就可能是,孩子也只会埋怨和生气,不去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言行。

其实,每位孩子的眼睛都是极其雪亮的,孩子往往会通过察言观色和模仿来认识这个世界并修改自己的言行。就像我们老师,如果某个问题不懂装懂或者知错不改,学生马上就能够感觉得到,并且在他的心中就会留下一份轻视,并促使他类似不良言行的发生。当我们去反思自己的言行,并且通过行动让孩子感知到时,孩子就会学会一种极其有用的品格——反思,这样他们才会更好地了解自己,改善自己的行为。

交流一定是建立在真诚、尊重基础上的。尤其孩子已经成年,他们往往不自觉地去极力维护自己的尊严。龙应台在《目送》里有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诉你:不必追。”什么意思?也就是说,孩子成长就意味着父母的放手。

我想起自己女儿学走路的过程,先是学会了慢慢站立,再是扶着沙发或床沿移动,而后扶着大人的手迈步,再后来我用一根线绳引导着让她向前走了几步,直到后来她慢慢地学会了独立行走以至于奔跑。这个过程想必家长们都深有体会。当孩子学会了走路,他就再也不愿意被搀扶;如果一定要去搀扶,得到的回应往往是不耐烦或恼怒,这时的搀扶对他来说,不再是帮助而是挑衅——搀扶的行为伤了他的自尊、妨碍了他的成长。

每一位孩子的成长都是类似的,他会不断地要求一些突破,并以挑战的姿态或言行来宣示自己的成长。当他觉得自己的成长受到束缚,他就会发起挑战或进攻。而与孩子走得最近的家长往往会成为孩子挑战的对象,尤其是在他们感觉被父母控制而感觉失去自由的时候。这时,有的家长就会感觉到权威受到胁迫,要么直面向前与自己的子女“开战”,要么就感觉到手足无措。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两败俱伤或父母被子女控制,很少有父母能够最终控制得了子女的,如果有,那也只是形式上的、暂时的,或者子女的成长是被完全压抑着的。

可能会有家长说,“孩子长大了,是不是我们就需要撒手不管了?”毫无疑问,肯定不是。即使是孩子成家立业了,我们也不可能完全不管不问。只是,孩子逐渐长大,我们在与孩子相处交流的方式也要随着做出一些改变,要从“命令遵从”逐渐过渡到“协商建议”。要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成长,并学会对自己负责。

所谓“叛逆”,往往是在被压制的环境中才会发生的行为。父母与子女交流不畅,多数原因是由父母的“控制”与子女的“反控制”引起的。作为父母,要时时警醒自己是不是在“控制”或者“想控制”自己的孩子。父母需要考虑更多的是如何影响自己的孩子,而不是控制。

另外,父母所提供的影响尽可能不要太显露在外。“你能不能像谁谁谁那样……”这种显性化的教育往往会成为子女眼中的干涉,召来的多是抗拒。

针对于如何与子女交流呢?特提出如下几条供家长们参考:

即使了解了孩子出现某些状况的原因,也不能够贸然采取行动。应该先站在孩子角度,想一想如果我是他,我是怎样看待这样问题的,我会纠结在什么地方。然后,再想一想,我能够为他做些什么,如果我采取这样的言行,会起到什么效果,对他有帮忙吗?如果说出的话只能引发孩子的“叛逆”行为,那还不如不说。遇事一顿臭骂或者暴打,有时看似有效,实则往往适得其反。有的家长说,我实在忍不住了才打骂的。那我只能说,孩子也会忍不住越来越叛逆。果真打骂了孩子,事后还需要花相当的精力去安抚孩子,争取孩子的理解和宽容。与其事后弥补,不若事前防范。

又有家长说,除了打骂,我实在不知道有什么办法。如果你的打骂只能造成对立、加强孩子的叛逆,又实在没有别的办法,那还不如什么都不做,顺其自然——这肯定比没有帮忙孩子解决问题还引起了他们的反感要好得多。“为什么孩子就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呢?”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哀叹。“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从这个侧面来说,父母也并未真正理解孩子的内心渴望和需求。倘若父母带着真诚及尊重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孩子,孩子往往也会尝试去体会父母的感受。

很多时候,就像小孩子学走路时一样,只要我们放手再稍加鼓励,孩子自己就能够解决问题、顺利前行。就拿我的成长为例,自从上了中学,在学习上,我父母就极少管我,可以说是“不闻不问”,当有人对我父母说,“你孩子懂事,不用人多操心!”我父母就会笑着回答,“这倒是的,他们没用我们操什么心!”父母的信任给了我别样的动力,让我感觉到自己不能够让他们失望。高中三年,父母在外地打工,我在校外租房子吃住,也确实基本做到了没有让父母操心。

现在的许多孩子最苦恼的一件事情就是父母不相信他们,导致的结果是他们也拒绝从父母那里接受教育。18岁的孩子正当成年,极其渴望别人能够认同这个事实,期待能够得到成人的待遇。如果你把他当成“小屁孩”来进行教育,显然会引起他们的不满甚至抗拒。成人间是怎样交流的?肯定不是一个高高在上、一个言听计从。

作为父母,要时时注意自己是否是在“蹲下来”(这里不是指身高而是指态度)与孩子进行真诚平等的交流。成长就意味着会遇到一些挫折、要克服一些困难、要实现一些蜕变。不要寄希望于孩子会“十分听话”,太听话的孩子的成长往往是处于停滞状态。孩子的想法和行为跟我们设想的一不样才是正常的,这说明孩子正在尝试独立地思考问题、探索生活。明白了这些,作为父母,也许就不会常常因着急于“孩子出了什么问题”而“慌不择路”地采取行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或多或少地遇到问题,这非常正常。父母心平气和,给予孩子充分的理解和宽容,即使没有提出很好的建议,也往往会发现孩子自己已经在积极主动地去解决面临的问题。信任及交流能够激发孩子身上的正能量。

另外,要注意不要给孩子“贴标签”。家长动不动就说“你这样怎么可能学得好”“我看你就学不好了”“你就会这样屡教不改”“你就是不要好”,甚至直接说“笨蛋”“蠢猪”“败家子”……这样往往不仅会引起孩子反感和不配合态度,还可能会让孩子“破罐子破摔”,最后真的如父母所预言的那样成了笨蛋败家子。

无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是凡人,都既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不能为了掩盖自己的不足,特意在孩子面前“装大”。就像老师,面对学生提出的某个问题不能够很好地作答,就应该坦然承认,不懂装懂的结果往往会降低老师在学生心中的位置;坦然承认了,孩子就会受到“诚实”品质的熏陶,从而会被老师的真诚感动,增加老师的亲和力。示弱是为了让看到生活的本质,学生从老师承认不足并努力改进的言行中,就会学到面对生活的积极心态。父母对待孩子也应如此。

父母适度示弱,去除“权威”的伪装,就会发现有些家庭教育的问题就能够得到缓解或解决。比如,主动承认自己在某些方面做得不好(缺乏耐心、方式粗暴、拥有的不良习惯等),并且寻求子女的谅解,就会发现,子女真的能够谅解自己;倘若父母一边打骂一边说“你怎么就不理解我呢”,给孩子的第一感觉往往是,“你还不理解我呢,我凭什么要理解你!”,打骂得凶了,他们与父母心的距离就更远了。

父母与子女闹了矛盾,不一定要子女向父母赔不是,父母有时也可以主动些。如果你觉得当面向孩子示弱有些不适应,可以尝试通过qq短信、手机短信、写便条、写信等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寻求和解。当子女收到父母反思自己言行的短信或书信时,他的第一反应往往也是在反思自己的言行。

说了那么多,可以总结成一句话:“想要子女作出改变,父母首先要作出改变;父母成长了,才能够更好带动子女成长。”

48 7314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