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范例4篇
2024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1
安徽矿山点多面广,瓦斯、水、火、岩爆、顶板等各类灾害严重,尤其是煤矿,矿井老、开采深、规模大、地质条件复杂,瓦斯压力最大达兆帕,国内罕见,水害涵盖全国煤矿所有水害类型,历史上曾发生多起瓦斯、水害重特大事故。安徽矿监局认真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国家矿山安监局各项工作部署,深入开展主题教育,强化党建与业务融合发展,探索构建“规划引领、地质先行、灾害治理、风险管控、强基固本、压实责任”的治灾害、防风险工作体系,积极推进矿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实现矿山安全生产历史最好成效。2023年,全省矿山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首次降至个位数。全省煤矿连续9年杜绝瓦斯事故,连续8年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非煤矿山连续42个月杜绝较大及以上事故。
一、加强规划计划引领,推动灾害超前治理、风险源头防范。一是规范规划计划编制。制定《规范煤矿采掘接续和灾害治理中长期规划管理指导意见》和《采掘接续和灾害治理规划、年度计划编制范本》,督促企业根据未来十年采场接替、五年开拓工程、三年工作面接替计划,制定年度治理计划,实现灾害治理工程超前实施、重大风险源头防范。二是实施“三级”审查。对灾害治理中长期规划和年度治灾计划实行企业初审、市级监管执法部门复审、省级监管监察会审,层层严格把关。三是强化监督实施。逐矿组织开展规划计划实施情况专项监察,2022年以来,对13处生产指标不合理的煤矿,责令核减产量计划319万吨,从根本上消除高负荷高强度生产带来的灾害风险隐患。
二、坚持地质先行,推动常态化开展隐蔽致灾因素普查。一是周密组织推进。两次召开专题推进部署会,推动企业制定普查计划,将未来5年内采掘接续规划区域作为普查治理重点,明确普查范围、手段、方法,制定时间表、路线图,压茬推进。二是加强规范指导。制定《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治理报告编制提纲》,指导全省矿山制度化常态化动态化普查隐蔽致灾因素,找准治灾方向。三是强化审查会商。逐矿会商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对普查不具体、治理措施缺乏针对性的3处煤矿、28处非煤矿山,责令推倒重来;督促19处矿山划定7个“禁采区”、24个“缓采区”。近5年,全省煤矿开展地面探查治理面积平方千米,实施地质补勘钻孔进尺159万米,普查治理隐蔽致灾因素2986处,探查发现隐伏陷落柱等导水构造32个,避免了15次突水淹井事故。
三、完善灾害治理手段,推动提升防灾治灾水平。一是完善标准规范。制定《煤矿瓦斯综合治理与利用办法》《煤矿防治水和水资源化利用管理办法》《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顶板管理指导意见》等地方性规范文件,强化煤矿“零超限、零突出、零透水、零发火”目标管理和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顶板管理。二是推广先进技术工艺。召开打钻防喷抽采精细化管理现场会、定向长距离钻孔灾害治理技术现场会,推动重大灾害由局部治理向区域治理、由井下治理向井下治理与地面治理相结合转变。近年来,全省煤矿累计施工地面井322口,抽采瓦斯量近30亿立方米。三是健全防灾避险机制。制定煤矿11种、非煤矿山15种紧急情况停产撤人规定,赋予调度员、带班人员等紧急撤人决策权,严防避险不及时造成伤亡扩大。四是强化监察执法。坚持“高、准、严、优”执法标准,扎实开展“一通三防”、防治水专项监察和水文地质类型复杂非煤矿山“解剖式”监察,推进灾害治理计划如期实施、工程如期完成、效果如期达标。
四、抓实重大风险防控,推动治隐患向防风险转变。一是健全完善防控机制。制定重大风险管控办法、查找辨识指导手册,督促企业对重大风险实行“年排查、月会商、周分析、日调度、班实施”动态管控工作机制。二是开展年度风险集中会商。对全省煤矿重大风险管控清单进行集中审查,形成年度重大风险管控清单,明确煤矿管控、上级集团公司提级管控和监管监察部门重点督办措施。督促非煤矿山重点企业建立重大风险管控清单和管控措施落实台账,严防重大风险漏管失管。三是强化管控措施落实。开展重大风险管控专项监察,对照清单督促各方认真落实风险防控措施,对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下达预警提示函49份,严防风险向隐患甚至事故演变。
五、持续夯实基层基础,推动强化本质安全。一是强化安全管理。深入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行现场施工程序化管理、清单化操作和专项措施“操作票”。全省23处煤矿达到一级标准化,占比达到59%。二是着力提升职工安全素质。坚持“逢查必考”“以考促学”,督促调整不具备安全能力的“五职矿长”、安全管理技术人员,推动企业加强“关键人员”技能培训。完善“三违”综合治理模式,推进视频反“三违”“剑指三违”微信平台举报,常态化开展“工人违章、干部反省”活动,不断增强职工规范操作意识。三是深入推进智能化建设。推动建成13处智能化示范煤矿、78个自动化采掘工作面,全省智能化煤矿、采煤工作面数量占比分别达到33%、49%。推动安徽海螺、铜陵有色等非煤企业制定智能化规划,建设12座示范矿山,海螺箬帽山矿率先实现运输无人驾驶常态化。全面推广工业视频监视系统,全省煤矿和部分重点县(区)非煤矿山基本做到“无视频不作业”。四是大力推进“一优三减”。全省煤矿基本实现“一井一面”“一井两面”,采区数由2020年至2022年3年平均145个降到2023年的133个,采煤工作面由81个降到75个,在采区采面减少情况下煤炭产量始终保持稳定。
六、紧盯责任落实,推动扣紧矿山安全责任链。一是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坚持明责加压,在健全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基础上,逐步构建灾害治理和风险防控责任体系,进一步明确从矿山到上级公司,从市级监管到省级监管监察各层级治灾害、防风险责任。二是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深化责任监察,综合运用抽查抽考、安全述职和警示约谈等方式,检验集团公司领导层、管理层履职情况,推动层层落实责任。深化隐患问责,实现“查事警人、查人促事、查下促上”。全年共下达隐患建议问责函130份,推动企业问责2077人次;针对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约谈企业领导层60余人次。三是强化“督政”工作。坚持每年对市、县政府及监管部门开展监督检查“全覆盖”,加强对事故多发市、非煤矿山重点县的警示约谈,督促各地落实“三管三必须”责任,形成防治合力。推动落实“三个一批”,2022年以来,全省关闭金属非金属矿山18座、销号尾矿库24座。
2024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3
2023年,湖北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把应急管理放在公共安全体系中统筹谋划,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系统治理,推动各项工作在章法中迈开步伐,全省应急管理能力实现新跨越。全年生产安全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下降%、%;连续30个月无重特大事故;春节、中秋国庆两个长假均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为部门组建以来首次。
一、聚焦责任落实,提升统筹权威。一是把握政治建设“主引擎”。主动提请省委11次常委会、省政府13次常务会、省安委会6次全会,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增强“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为应急管理部门统筹协调撑腰打气。针对总书记历次指示,均结合湖北实际拓展落实措施、组织专项行动,明确相关行业部门任务清单,督促各部门以齐抓共管的实际成效体现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二是创新制度“工具箱”。建立安全生产专业委员会制度,省级19个专委会均由省领导担任第一主任,对成员单位形成有力督促。首创县市区安全生产指数模型,从风险和管控两个维度设置指标、综合赋权、自动测算,依托第三方发布安全生产指数,勾勒县域安全工作画像和走势,压实县市区属地管理责任。首推企业主要负责人和企业全员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两张清单”,逢查必考、全链条压实,重点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划出存在重大事故隐患无故拖延整改等四条红线,一旦触碰一律追责。三是打好督查“组合拳”。结合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行动,建立定点督查、飞行检查、“五色图”质效晾晒、责任倒查等机制,对各专委会成员单位工作进展“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估”,对各市州分阶段全程包保督导。
二、聚焦预防为先,筑牢防范体系。一是夯实基层前沿。落实“眼睛向下再向下”的工作要求,按照击点破面、集点成面的思路,促进乡镇应急能力建设扩面提速。省政府5月召开现场会,将十堰等地试点经验向全省铺开。全省1343个乡镇(街道)均明确了应急管理机构,实现100%全覆盖。在全国率先构建综合减灾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社区)全链条创建格局,全省已创建2198个示范社区,20个示范乡、1个示范县,7万余名基层灾害信息员全天候开展日常巡查,为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发挥了“前哨”作用。二是强化信息支撑。发挥科教大省优势,加快“智慧应急”建设,安全风险在线监测系统基本覆盖非煤矿山、尾矿库、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经省委编办批准,省级和12个市州、53个县市区挂牌组建风险隐患管理中心,省级汇聚300多类、30多亿条数据资源,叠加自然灾害普查数据运用,积极探索对灾害事故风险隐患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三是创新工作战法。针对隐患排查不系统、不精准的问题,王忠林省长亲自研究提出“火、爆、塌、撞、淹、挤”等六大容易导致群死群伤的危险因素,省安委办组织各地各部门开展“靶向”治理,工作经验被中国应急管理报头版推介。围绕防汛这件天大的事,在全国率先出台加强城市、山丘区村镇防范极端强降雨和防汛抗旱准备规范化“三个指导意见”,极端灾害天气时刚性落实红色预警“叫应”转移等工作制度。针对湖北水网密集的实际,省应急管理厅牵头统筹,明确各级各部门防溺水职责清单,镇村基层全面落实了防溺水“四位一体”工作专班(村干部+教育系统职工+民警+志愿者)和“四个一”(一个警示牌、一个救生圈、一根救生绳、一根救生杆)硬件配置,未成年人溺亡事件得到有力遏制。
三、聚焦关键要素,提升救援能力。一是把队伍做强。初步构建了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力军,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力量为补充的救援力量格局,遇到重大抢险任务时驻鄂部队予以支持。118支专业救援队伍中,51支队伍分布在重点区域负责防汛抗旱,60支森林灭火专业队伍在鄂西北、鄂西南等重点林区靠前驻防,有效缩短驰援距离和响应时间。103支社会救援队伍中,蓝天救援队、长江救援队已经形成品牌,省级每年选取5支标杆队伍予以重点支持。抢抓国家应急救援力量调整布局的重大机遇,争取在湖北设立中部地区消防救援机动队伍,首批400人已进驻到岗。二是把机制做优。全省万名民兵全面纳入抢险救援应急力量常备体系,应急管理部门与国防动员部门可直接对接调用。与17家央企、省属重点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立指挥调度机制,相关企业专业救援队伍常态化备勤。社会救援力量纳入全省指挥调度体系,确保随时拉得出、调得动。三是把装备做精。建设随州、赤壁等国家安全应急产业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特种救援车辆、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以华中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为牵引,一体推动华中区域应急物资供应链与集配中心、3个省级应急救援基地、7个市级应急物资储备库项目建设,建立国储与商储、实物储与产能储相结合储备模式,救灾物资调运实现省内8小时送达。中国应急“荆州1号”“荆州2号”两艘应急救援船投入使用,有力提升长江中下游水上救援能力。
四、聚焦内外兼修,擦亮应急品牌。一是宣传教育扩影响。厅党委分类提出“扩音造势、消声降噪、调弦定调”的具体要求,着力讲好湖北应急故事,传播湖北应急声音。2023年全国“安全宣传咨询日”主会场设在湖北,王祥喜部长、王忠林省长亲临现场参加活动,带动荆楚大地掀起“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热潮。以此为契机,我们联合省委宣传部、省委网信办优化安全宣传“五进”方案,每一“进”分别设计10项具体活动、创建100个试点,推动工作更加精准、更加常态。二是部门联动树品牌。连续四年开展四届“荆楚楷模·最美应急人”活动,评选范围扩大到“三委三部”、社会组织和企业,被确定为省级评选推介类常设项目,获得社会广泛好评。会同省网评办成功举办湖北省首届应急网评大赛,连续参加四届全国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取得“三金一银”战绩。三是强化激励提士气。争取省委省政府支持,全面落实应急管理津贴、值班补贴制度,增强干部职工生活保障。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的用人导向,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对基层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奖励、大力宣传,营造崇尚荣誉、争先创优的团队文化,让广大系统干部眼中有光、心中有数、手里有招,成长为党和人民信任的力量。
2024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4
2023年,山东省地震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的重要论述和防震减灾救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在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和山东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主题教育引领服务社会发展,妥善应对平原地震“大考”,着力健全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全面提升防范化解地震灾害风险能力,全省防震减灾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扎实开展主题教育,实施赋能增效促发展
(一)主题教育重实效。我局坚持高站位思考、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深化理论武装凝心铸魂、深入调查研究实干担当、深刻检视整改破解难题,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度推进防震减灾高质量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面对如何融入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地震系统影响力的现实问题,编制实施了《山东省地震局赋能增效促发展实施方案》,把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谋篇布局到山东防震减灾事业发展各领域。
(二)特色服务创品牌。一是推动韧性城市建设。选取济南凤凰黄河大桥、黄河公路大桥开展地震灾害风险评估,将地震灾害风险普查成果应用于济南、青岛等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从源头做好地震安全服务保障。二是服务海洋强省建设。与中国海洋大学共建海洋地震监测与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出台加强海洋地震工作服务海洋强省建设的意见,打造特色发展、融合发展的海洋地震工作新格局。三是提升矿震灾害防范能力。联合能源部门开展煤矿灾害风险治理研究,推动实施煤矿专用地震台网数据共享,持续开展非天然地震监测分析服务。四是树立“山东基地”品牌。为省委党校主体班次学员开展应急培训,高质量完成地震应急救援技术培训16期1047人,开展公众逃生避险培训服务5000余人次。五是创新数字科技产出。建成全国首个省级综合性防震减灾公共服务平台,面向政府、公众和行业提供14项服务产品;制作地震系统首部自主研发创作、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4D影片《奇妙的地质之旅》;完成防震减灾数字科普馆建设,设立展项110余项,数字化防震减灾公共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三)基础业务强支撑。一是提升监测预报预警能力。山东省建有1600多个地震监测站点,台站工作人员坚持以站为家,默默坚守,站网运行率常年保持在%以上。目前,山东内陆地区地震监控能力达到级,部分地区达到级。国家预警工程山东子项目完成验收,逐步形成秒级预警、分钟级烈度速报能力,为国核示范电站提供预警信息服务。二是提高震灾风险防治水平。有序开展安丘—莒县活动断裂探查和济南、威海、临沂等城市活动断层探测,编制了山东省1∶25万地震构造图,为建设工程选址提供科学依据。大力实施自然灾害防治两项重点工程,摸清地震灾害风险底数。强化设防管理,依法依规审定批复重大工程抗震设防要求,为工程设计提供科学参数。
二、坚持“两个至上”,高效应对平原级地震
德州平原级地震是近年来我国大陆东部地区发生的最大一次破坏性地震。地震发生前,山东已连续28年未发生破坏性地震。特别是德州市,有历史记载以来从未发生过破坏性地震。此次平原地震对我省防震减灾工作是一次重大考验。地震发生后,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高度重视,提请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启动国家抗震救灾四级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一线指挥调度。山东省委省政府迅疾作出部署,启动省级抗震救灾三级应急响应,省委书记林武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工作作出部署,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提出明确要求,并于当天赶赴平原县召开现场工作会议指挥应急救援。我局准确做出震情判断,第一时间向省委省政府报送震情信息,应急“叫应”机制快速发挥作用,为抗震救灾高效开展赢得时间。应急行动迅速,现场工作队快速集结,迅速抵达震中,及时为应急处置提供了技术保障。舆情应对主动,震后地震专家第一时间发声,科学引导公众,有效维护社会稳定。地震现场党员干部成立临时党支部,带头战酷暑、熬通宵,在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指导组帮助下,仅用56小时完成地震烈度图发布,为恢复当地正常生产生活提供技术支撑。由于前期抗震设防监管措施到位,加之应急处置有力有序,此次地震灾害未造成人员死亡,赢得省委省政府高度肯定。
三、把握应急处置契机,健全完善治理体系
(一)立足“高点”,统筹调度部署。抢抓发展机遇,平原地震后及时向省委省政府汇报,省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防震减灾工作。提请省政府开展全省防震减灾工作专项检查,会同防震减灾工作专项小组成员单位,集中3个月时间开展清单式检查,联合省应急管理厅对市县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进行考核,压紧压实基层防震减灾责任。
(二)突破“堵点”,健全基层体制。针对平原地震应急处置过程中暴露出的市县地震工作管理弱、专业力量缺失等问题,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下,我局会同省委编办、省应急管理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市县防震减灾机构职能有关事宜的通知》,推动形成应急和地震部门上下贯通、协同配合的工作机制。一是强机构。加速市县地震部门融入大应急体系,明确16个设区市和65个重点县(市、区)应急管理局挂牌“地震局”,基层应急管理和地震工作实现统一管理。各设区市在《通知》要求的基础上,主动扩大挂牌县(市、区)覆盖面,截至目前,已有116个县(市、区)挂牌,全省“一盘棋”体制逐步建立。二是强支撑。规范市县防震减灾事业单位名称,统一更名为“防震减灾中心”,进一步明确职责任务和业务范围,并为65个县级防震减灾中心下沉编制260个,补充一线工作力量,充分发挥专业技术支撑保障作用。
2024全国应急管理工作会议交流发言材料范文 2
改革转制以来,面对遂行“全灾种、大应急”任务日趋复杂、年均接处警增加近三成的压力挑战,天津市消防救援总队坚决贯彻部党委、局党委决策部署,鲜明立起战斗力导向,提炼形成“铁心向党、精业强能、为民担当”的新时代天津消防精神,坚持党委议训、层级抓训、奖惩促训、实战验训,队伍练兵备战士气持续高涨,专业救援能力明显提升。年均接警出动万起,抢救疏散被困人员万人,全市连续五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有力服务保障了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2022年被天津市委市政府授予集体一等功。
一、建强“大脑”,向专业化指挥要战斗力。在指挥体系建设上,主动融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立足城市灾害特点和任务需要,建立以主城区为核心、滨海新区等5个功能区为支撑的“1个中心、5个支点”战区协作机制。加强与应急管理部门的共建共享,把公安、水务、气象、医疗等数据信息接入119指挥系统,将专职队、微型站纳入统一调派体系,编制常见灾害指挥流程图和任务单,实现一张图指挥、一键式调派。在指挥团队建设上,深化指挥型、实战型机关建设,加强对高级指挥人才的培养和使用,将69名石化、建筑领域专家和157名骨干人才,纳入就近调派响应体系,推行“一体化值守、流程化指挥、常态化研战”工作模式,并将科学安全施救贯穿“指挥调度、现场处置”全过程,真正让专业的人去指挥,转制后救援作战保持“零伤亡”。在指挥能力提升上,坚持以案为鉴,注重总结经验,更注重汲取教训,针对近年来高层地下、石化仓储、水域地震等事故灾害救援中暴露出的问题,先后开展案例复盘、桌面推演、模拟教学73次,队伍思战研战氛围越发浓厚。
二、磨砺“铁拳”,向高效的训练要战斗力。在激发训练热情上,总队党委实施抓训促训奖训16项措施,拿出2600万元作为练兵专项保障经费,全面推行岗位能力等级达标考评,把训练成绩与晋职晋衔、工资待遇、表彰奖励挂钩,向基层发出“能打仗受重用”的强烈信号,破格提拔97名基层站级正职干部,160人因战场表现出色、训练成绩突出而立功,在全国“火焰蓝”比武和搜救犬技能竞赛中取得第二名、第四名的好成绩。在创新训练方法上,依托渤海石化、大沽化工等石化企业,挂牌成立驻厂轮训教学点,通过专家讲、实地练,使参训人员对理化性质学习更“深”、工艺流程了解更“透”、处置对策运用更“准”,实现学与用、防与救、练与战的统一。近三年,我们又把这一机制向新能源、轨道交通领域拓展,目前已经成立59个驻厂轮训教学点,培养了760余名特殊领域的“明白人”,在处置东丽效春物流危化品仓库爆炸、南港LNG危化品槽车泄漏起火事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攻坚力量训练上,坚持特勤特训,改革重组12支特勤队、7类专业队,建强“尖刀拳头”力量。在去年“七下八上”海河流域抗洪抢险中,作为“九河下梢”的天津防洪压力大、行洪时间长,我们在一线盯守,处置险情、转移群众,展示了“津门火焰蓝”的爱民为民形象。
三、练粗“胳膊”,向坚强的保障要战斗力。现代化灭火救援战斗,打的是装备、打的是保障。在规划布局上,坚持站点跟着任务走、随着需求建,将消防规划纳入全市“十四五”重点规划,转制后累计建成特勤站和一、二级普通站45个,进一步织密作战网格,消防站平均接警到场用时缩短了5分钟。瞄准一流改造总队指挥中心,高标准建成投用总队训保基地、蓟州山岳救援基地,在滨海新区建成水上消防站,填补了天津近海没有水上消防力量的空白。在装备配备上,更加注重实用管用,不贪大求洋,新购消防车409辆、器材装备万件套,目前全市执勤车总数超1000辆,较转制前提高35%。在去年处置“8·22”新天地大厦高层火灾中,我们在外部利用101米登高平台车,与52米云梯、42米登高、32米高喷建立梯次灭火阵地,在内部利用超高层供水车不间断供水,发挥了“杀手锏”装备的关键作用。在物资储备上,立足保障天津、辐射周边,建设1个战保基地和5个区域性基地,构建“1+5+20”的战勤保障体系,建成智能化物资储备库,创新“十车联保”营地化保障模式,在跨区域增援河北沧州“5·31”油罐火灾时,第一时间调集400吨泡沫,为整个灭火救援行动开展奠定了基础,用战勤保障的“粗胳膊”支撑战斗打赢的“硬拳头”。去年国家消防救援局在津召开后勤工作现场会,推广“天津用打仗的标准建后勤用后勤”的经验做法。
四、扎稳“下盘”,向过硬的队伍要战斗力。心气顺、精神足,战斗力就强。总队党委牢固树立“基层至上、消防员第一”的理念,在严作风、保稳定上下功夫,在办实事、鼓干劲上出实招。在管理教育上,通过主题教育积极培育指战员刀山敢上、火海敢闯的战斗精神。坚持党建引领,部署开展“四强”党支部创建活动,建强战斗堡垒。出台从严管党治队十项措施等“四个十条”,标定纪律红线底线,常态化精准化开展队伍督察、政治监督,确保队伍高度集中稳定。在关爱基层上,针对转制后基层面临的现实困难,我们不等不靠,提请市政府在全国率先出台住房、教育、医疗、落户等7项优待保障政策,连续三年为基层办实事,下重手为基层减负,同级别人员的福利待遇基层高于机关10%。面对干部超编消化这个“必答题”,坚持既对战斗力负责也为指战员负责的态度,确定“个人申请、组织协调、依法依规、积极稳妥”四项原则,建立“问题会商、定期调度、协调沟通、请示报告”四项机制,明确“人员底数一次性摸清、安置计划一次性制定、市编办统筹推进安置任务”的方法步骤,先后召开9次党委会、调度会,实施3轮摸底和动员,最终争取一批优质岗位接收消防转岗交流干部,确保了“走者开心、留者安心、队伍稳定”,真正把这个大事难题变成了好事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