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精选5篇)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第一篇】
近日,在老师的精心带领下,我又重读了《红星照耀中国》。
《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文学作品。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带着他当时无法理解的诸多关于中国红色政权革命与战争的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斯诺用客观而不乏激情的语言记录了这一段由中国共产党人所创造的奇迹,第一次向全世界解释了中国的红色革命,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人民了解到红军不可征服的战斗精神和勇于改变世界的热情与力量。
他写毛泽东先写了“他面容瘦削”、“个子高出一般中国人”、“一头浓密的黑发”、“双眼炯炯有神”等外貌特征,让我对这位伟人有了大致的直观印象,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毛泽东酷爱读书,精通中国旧学,也爱研究哲学,甚至可以花三四夜的工夫,心无旁骛地专门研究几本哲学书,他每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从来都一丝不苟,有着过人的精力和忍受艰难困苦的能力,从中我可以看出,毛泽东是一个有着相当深邃感情的人以及一个非常伟大的人物。
在斯诺幽默风趣的叙述里,一些几乎一笔带过的情节里,“红小鬼”的形象鲜活而可爱,他们身上有着在当时中国儿童普遍缺少的高度个人自尊,他们愉快乐观,生机勃勃,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给红色中国增添了无限的希望与活力。
而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作为本书高潮部分,充分展现出红军战士不惧牺牲奋勇拼搏的英雄气概。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农红军所取得的军事奇迹,也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壮丽英雄主义史诗,红军战士在极度恶劣的困境中所迸发出的不屈与顽强,所展现的快乐与自信,都是中华民族无比珍贵的精神与财富。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犹如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像一颗璀璨的红星一般,时刻提醒着我们回望历史,并引领我们脚踏实地,勇敢走向未来,加油,中国少年!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第二篇】
哈喽!大家好!好久不见,没错,是我——海洋。这周我给大家推荐的书是《红星照耀中国》。下面,跟我一起去走近它吧。
这一本书写了一个不为我所知的红色革命,它给我留下了深刻而不可磨灭的印象,是那些红军们用那坚强的意志和那必死的决心换来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这本书主要记载了美国记者带着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六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他达到了目的。他冲破了国民党以及资本主义世界对中国革命的严密的新闻封锁。他来到了当时苏区的临时首都——保安,和毛泽东同志进行了很长时间关于长征以及他个人故事的讨论,同时也从很多战士的长征经历。然后经过长途跋涉,他到达了宁夏南部的预旺县,这已经是和国民党中央部队犬牙交错的前沿阵地了,最后他冒着炮火重新折回保安,保安顺利到了西安。在这期间他对毛泽东同志以及其他战士的采访会编成了一本书,便是这本《红星照耀中国》。
这个美国记者就是埃德加。斯诺,也是这本书的作者。漫长的四个月旅行中,让一个资产阶级报纸的新闻记者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以及革命的战士们有了真挚的热烈的感情,而对于在革命与战争的激浪中的中国,有了一个全新而又深刻的了解。
其实这本书让我很有触动,让我感受到了清末政府统治的腐败,以及日本帝国主义者的残忍与霸道,还有那些伟大的革命先辈斗争的艰苦,让我知道了现在的和谐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以及宝贵。
我们一定要珍惜当下的生活,好好读书,长大后成为国家栋梁之才,同时为伟大而复兴的中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读完这本书后,我暗下决心一定好好学习,并且要珍惜当下的生活,长大后我要建设祖国报效国家。
我一定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第三篇】
现在的我们,有着无比美好的`生活,而我们现在都生活,可是在多久以前的人们渴望的生活,渴望的和平。
《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是美国战地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这是他在1936年6月时来到中国开始真实记录到10月的一本书。这本书,深深的牵动了我的心灵。
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徐海东……这一个又一个都领导人都只是再普通不过的人,可他们却怀有一颗救国救命的心。而只是因为这一份心,壮大了我们的祖国。他们与战士们同吃同喝同睡一起吃苦,不是更好的待遇却愿意付出一切,只为了70年后的和平,为了给子孙后代更好的生活。
再说红军战士们,不求功名,只为百姓。不求利禄,只为和平!问百姓们为何如此“偏爱”红军战士们,百姓们的那朴实回答触动了我是心弦——那是百姓的军,。那是救国的军!
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当我读到这句话时,我就不禁的湿了眼眶,因为那时候的红军战士们为了和平都可以奉献出一切,我们又怎能不更加努力。
万里长城,是古时候千万人民用血肉铸成的不倒长城,而今天又何尝不是呢?拥有着美好生活的今天也是80年前伟大的领导人与无数红军战士们经过漫长的岁月与不懈努力才打下的大好江山!
80年后的今天,就如书上所说,共产党已如一颗红星,照耀了全中国,让中国走上了富强繁荣的道路!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第四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里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浪拍悬崖岩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在蒋介石动员的“围剿”下,红军们不得不转移根据地。但是蒋介石步步紧追。不只一次想消灭我们红军队伍。天上的飞机轰炸,地上的机枪乱扫。在途中,红军不仅失去了大量的战友。但是,他们没有退缩,没有被困难打败。还是冲出了一次次突围。最终,红军实现了目标。
红军装备远远不及于蒋介石的军队,小米加步枪。但是他们还是成功的过了草地,雪山…因为他们拥有过人的毅力。肯吃苦,能坚持。这正是我们没有的,也需要我们学习。
一个挖矿人,到山中挖矿。找了一个山腰,挖了起来。土堆堆的越来越多,然而他却只找到了一小块矿。他在心里念道:也许不可能再挖到了。所以他就走了。但是在他挖的坑中,只需要再挖深一些,就会有大量的矿。但是他放弃了,与那些矿资源擦身而过。正是因为他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肯坚持。
在生活中,我们只要努力坚持,就会获得成功。我们在成功的背后。都会有一个个不平凡的故事,他们也正因为一次次坚持,吃苦中获得了一次次的经验最终走向了成功。
我们要向红军学习,学习他们的毅力,学习他们的勇敢、学习他们的爱国情怀,要肯吃苦、能吃苦。要相信,每一个成功人士的背后都会有一段需要坚持的经历。
红星照耀中国读后感【第五篇】
1949年前的中国,也许并不完美,但是她却拥有一群完美的缔造者。
——题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无疑是每一个中国共产党人的丰功伟绩,但是却只被浓缩成了几个伟大的`代名词;无数英烈光华闪耀的姓名,仅仅只是被“共产党”,“红军战士“这样笼统的称谓所代替。
我,不知所言。
今天,我想有些人,也应该被铭记,比如“邓发”。
邓发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在国共内斗,共产处于下风之时,依然铤而走险,深入敌内,不断提供重要情报。可以说,共产党的胜利,邓发功不可没。
在《红星闪耀中国》中,作者埃德加·斯诺对于邓发有如下一段描写:“他的青铜色的脸上露出恶作剧的笑容,在他卸掉那副墨镜以后,你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制服是件伪装,他并不是个坐办公室的官僚,而是个户外活动的人。”
短短几行,却饱含了不少的讯息:邓发是个卧底,他熟知作者身份,且经常锻炼,身体健康。
在书中对邓发并没有太多的文字去描绘,只有寥寥数百字,而字字皆为精髓,我读到的是一个幽默风趣,在敌人的狼窝中,凭着冷静睿智,与敌人周旋,也依然保持着强大的心态,不畏任何危险的伟大共产党员,一个置生死于度外的,为国无私奉献的邓发。
我想,新中国的成立,也是有着许许多多像邓发一样的人,发着光,发着热,尽管最后泯于无形。如果树立一个纪念碑,或许应该有许多从未耳闻,却立下丰功伟绩的英烈被铭刻吧。
也许1949年前的中国并不完美,但是,她有一群完美的缔造者,正是有他们的努力,才有今天这个前途无量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