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名人故事【最新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鲁迅的名人故事【最新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鲁迅的名人故事【第一篇】

萧红,1911年6月2日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内一个地主家庭。萧红本姓张,名乃莹,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上著名的女作家。萧红是其1935年在上海出版著名长篇小说《生死场》时所用的笔名。

1934年6月12日,萧红离开哈尔滨,同萧军一起流亡到青岛。9月,在青岛她写完了旨在宣扬“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的长篇小说《生死场》。然而周围的朋友相继被捕,他们只好又流亡到上海。1934年11月30日,萧红和萧军在上海终于见到了文坛大师鲁迅先生。萧红眼中的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大师出奇的平和并充满善意,他面色苍白显得有些衰弱,脸颊消瘦,颧骨突出,嘴上留有浓密的唇须,头发极富于特征,硬而直立,眼睛喜欢眯起来,但目光却异常锐利。他们完全被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鲁迅先生喜欢萧红、萧军的纯朴爽直,而且萧红与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也一见如故,甚至淘气的满嘴上海话的海婴,也很快和萧红混熟了。这次见面后,鲁迅为了给二萧在上海铺展一条从事文学写作的道路,又于12月29日以庆祝胡风的儿子满月为名,在梁园豫菜馆举行了一次宴会,把二萧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等左翼著名作家,并指派叶紫作为二萧的向导,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上海,加入到左翼作家队伍中去。后来又支持他们三人结成“奴隶社”,出版“奴隶丛书”。

从此,在鲁迅的关怀引导下,萧红开始走入上海文坛,并与当时的许多重要人物建立了广泛联系。而萧红与鲁迅之间的情谊日益加深,这对其日后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1935年12月,第一次以“萧红”为笔名的成名作《生死场》,就是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的。鲁迅先生还亲自为《生死场》一书写了序,震动了当时的文坛。《生死场》的出版,不仅为萧红打开了上海文坛的大门,而且使她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左翼作家之林。

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与鼓励下,萧红很快步入了上海文坛,创作也如山中瀑布,奔泻而来。在此之后,萧红发表了不少。

散文。

和小说。如散文《索菲亚的愁苦》,短篇小说《手》、《马房之夜》等等。这期间萧红写的作品大多都经过鲁迅的审阅并介绍发表。萧红是鲁迅精心培养起来的作家。

鲁迅不仅在文学创作、出版方面鼓励、支持萧红,而且在经济、生活等方面也特别予以关怀和帮助。鲁迅时刻关心着萧红的成长,还经常把萧红介绍给一些外国的进步文化人士,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的相识,就是鲁迅介绍的。

鲁迅先生的人格风范、美学思想和文艺创作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给萧红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次,萧红到鲁迅家里做客,他们谈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忘了时间,当萧红要走时已是午夜1点钟以后了,许广平送萧红出来,外面正下着蒙蒙细雨,弄堂里的灯全都熄灭了,鲁迅一再嘱咐许广平一定让萧红做小汽车回去,并让许广平先付车费。后来,二萧把家搬到北四川路,离鲁迅家住得近了,萧红就经常到鲁迅家来,一方面排解纷杂的思想因素,一方面聆听鲁迅先生的教诲。有时萧红也给鲁迅一家做一些饺子、韭菜盒子、荷叶饼之类的北方面食,即使萧红没做好,鲁迅也必定要多吃一些,似乎是对萧红的一种鼓励,萧红看到鲁迅先生吃了许多,心里非常高兴。

1936年夏,由于个人感情方面的原因,在极度苦闷的心情指使下,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去东京疗养。临行前的7月15日,鲁迅支撑着病重的身体,设家宴为萧红饯行,许广平亲自下厨烧菜。鲁迅爱怜地嘱咐萧红:“每到码头就有验病的上来,不要怕,中国人就会吓唬中国人。”这一次相聚,竟成了萧红与鲁迅先生的永诀。

1936年10月21日,萧红在日本东京得知了鲁迅逝世的消息,悲痛万分。为此,她写了散文《海外的悲悼》。

回国后,萧红怀着巨大的悲痛,拜谒了鲁迅先生墓,写下了令人泪下的《拜墓》一诗。她用很多时间负责《鲁迅纪念集》中新闻报纸部分的剪贴、校对工作,以寄托她对鲁迅先生的哀思。同时也写了许多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鲁迅的深深怀念、崇敬与感激之情。她用细腻、清新的笔调,为读者刻画出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让读者看到鲁迅家庭的和谐、生活的朴素以及她与鲁迅全家之间的感情。

在萧红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与鲁迅相处的日子,是萧红坎坷不幸的一生中少有的闪烁着灿烂阳光的日子,她对鲁迅先生一直怀着深深的崇敬与感激之情。鲁迅先生的早逝,对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给她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悲痛,甚至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鲁迅先生。1942年1月22日,弥留之际的萧红一再拜托守候在她床前的挚友骆宾基说:“我死后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能把我的一点骨灰埋葬在鲁迅先生的墓旁……如果真有在天之灵的话,以便在天国里也能聆听到先生的教诲。”

鲁迅的名人故事【第二篇】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城内都昌坊口一个破落的士大夫家庭。鲁迅原名周树人,英年早逝,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鲁迅自幼聪颖勤奋,三味书屋是清末绍兴城里的一所著名的私塾,鲁迅十二岁时到三味书屋跟随寿镜吾老师学习,在那里攻读诗书近五年。鲁迅的坐位,在书房的东北角,他使用的是一张硬木书桌。现在这张木桌还放在鲁迅纪念馆里。

鲁迅十三岁时,他的祖父因科场案被逮捕入狱,父亲长期患病,家里越来越穷,他经常到当铺卖掉家里值钱的东西,然后再在药店给父亲买药。有一次,父亲病重,鲁迅一大早就去当铺和药店,回来时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老师看到他迟到了,就生气地说:“十几岁的学生,还睡懒觉,上课迟到。下次再迟到就别来了。”

鲁迅听了,点点头,没有为自己作任何辩解,低着头默默回到自己的坐位上。

第二天,他早早来到学校,在书桌右上角用刀刻了一个“早”字,心里暗暗地许下诺言:以后一定要早起,不能再迟到了。

以后的日子里,父亲的病更重了,鲁迅更频繁地到当铺去卖东西,然后到药店去买药,家里很多活都落在了鲁迅的肩上。他每天天不亮就早早起床,料理好家里的`事情,然后再到当铺和药店,之后又急急忙忙地跑到私塾去上课。虽然家里的负担很重,可是他再也没有迟到过。

在那些艰苦的日子里,每当他气喘吁吁地准时跑进私塾,看到课桌上的“早”字,他都会觉得开心,心想:“我又一次战胜了困难,又一次实现了自己的诺言。我一定加倍努力,做一个信守诺言的人。”

后来父亲去世了,鲁迅继续在三味书屋读书,私塾里的寿镜吾老师,是一位方正、质朴和博学的人。老师的为人和治学精神,那个曾经为鲁迅留下深刻的记忆的三味书屋和那个刻着“早”字的课桌,一直激励着鲁迅在人生路上的继续前进。

鲁迅十七岁时从三味书屋毕业,十八岁那年考入免费的江南水师学堂;后来又公费到日本留学,学习西医。1906年鲁迅又放弃了医学,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学校教过课,成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倡导者。鲁迅是中国文坛的一位巨人,他的着作全部收入《鲁迅全集》,被译成五十多种文字广泛地在世界上传播。

鲁迅的名人故事【第三篇】

鲁迅从日本留学回来后,有一段时间在故乡绍兴教书。平时住在学校,星期六晚上才回家。

有一天下午,因为在学校自理一些事情,鲁迅回家时已经天黑了。为了赶时间,他就抄小路走,这条小路比走大路近得多。但是,走小路要经过一片坟地,那里灌木、杂草丛生,还有稀稀落落的几棵大树,树上栖息着几窝乌鸦,显得阴森森的。平时很少有人走,晚上就更没有人了。

天不算太黑,月光透过云层照着远近的荒草乱石。地上的野猫,树上的乌鸦不时发出一两声难听的叫声。鲁迅急急地走着,快到那一片坟地了。突然,他发现不远处一座坟前立起一个白影,而且慢慢地高起来。鲁迅以为看花了眼,又仔细地朝那里看去,白影忽然又缩下去了,而且时而大,时而小。鲁迅是学医的,不相信有什么鬼魂,但眼前的怪影也不免使他有些紧张,心里扑扑地跳。他壮大胆子,继续朝前走。

离那个影子已经很近。再走几步就可以从旁边过去了。忽然白影移动起来,转来一座坟后缩了下去。鲁迅越发生疑了:看来这个“鬼”怕我,躲起来了。你越躲,我偏要看看。于是他大步赶过去。

“什么人!你在干什么!”说着,鲁迅飞起一脚,朝那个缩作一团的东西踢过去,只听“哎哟”一声,白影叫了起来,站起来逃走了,身上掉下来一块白布。原来这是个盗墓的。

鲁迅的名人故事【第四篇】

萧红,196月2日出生在黑龙江省呼兰县城内一个地主家庭。萧红本姓张,名乃莹,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上著名的女作家。萧红是其1935年在上海出版著名长篇小说《生死场》时所用的笔名。

1934年6月12日,萧红离开哈尔滨,同萧军一起流亡到青岛。9月,在青岛她写完了旨在宣扬“不当亡国奴,生是中国人,死是中国鬼”的长篇小说《生死场》。然而周围的朋友相继被捕,他们只好又流亡到上海。1934年11月30日,萧红和萧军在上海终于见到了文坛大师鲁迅先生。萧红眼中的这位带有传奇色彩的一代大师出奇的平和并充满善意,他面色苍白显得有些衰弱,脸颊消瘦,颧骨突出,嘴上留有浓密的唇须,头发极富于特征,硬而直立,眼睛喜欢眯起来,但目光却异常锐利。他们完全被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征服。

鲁迅先生喜欢萧红、萧军的纯朴爽直,而且萧红与鲁迅的夫人许广平也一见如故,甚至淘气的满嘴上海话的海婴,也很快和萧红混熟了。这次见面后,鲁迅为了给二萧在上海铺展一条从事文学写作的道路,又于12月29日以庆祝胡风的儿子满月为名,在梁园豫菜馆举行了一次宴会,把二萧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等左翼著名作家,并指派叶紫作为二萧的向导,帮助他们尽快熟悉上海,加入到左翼作家队伍中去。后来又支持他们三人结成“奴隶社”,出版“奴隶丛书”。

从此,在鲁迅的关怀引导下,萧红开始走入上海文坛,并与当时的许多重要人物建立了广泛联系。而萧红与鲁迅之间的情谊日益加深,这对其日后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和影响。

1935年12月,第一次以“萧红”为笔名的成名作《生死场》,就是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三,由上海容光书局出版的。鲁迅先生还亲自为《生死场》一书写了序,震动了当时的文坛。《生死场》的出版,不仅为萧红打开了上海文坛的大门,而且使她立于20世纪30年代中国著名左翼作家之林。

在鲁迅先生的帮助与鼓励下,萧红很快步入了上海文坛,创作也如山中瀑布,奔泻而来。在此之后,萧红发表了不少散文和小说。如散文《索菲亚的愁苦》,短篇小说《手》、《马房之夜》等等。这期间萧红写的作品大多都经过鲁迅的审阅并介绍发表。萧红是鲁迅精心培养起来的作家。

鲁迅不仅在文学创作、出版方面鼓励、支持萧红,而且在经济、生活等方面也特别予以关怀和帮助。鲁迅时刻关心着萧红的成长,还经常把萧红介绍给一些外国的进步文化人士,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女士的相识,就是鲁迅介绍的。

鲁迅先生的人格风范、美学思想和文艺创作乃至为人处事等方面都给萧红极其深远的影响。

一次,萧红到鲁迅家里做客,他们谈得非常高兴,不知不觉忘了时间,当萧红要走时已是午夜1点钟以后了,许广平送萧红出来,外面正下着蒙蒙细雨,弄堂里的灯全都熄灭了,鲁迅一再嘱咐许广平一定让萧红做小汽车回去,并让许广平先付车费。后来,二萧把家搬到北四川路,离鲁迅家住得近了,萧红就经常到鲁迅家来,一方面排解纷杂的思想因素,一方面聆听鲁迅先生的教诲。有时萧红也给鲁迅一家做一些饺子、韭菜盒子、荷叶饼之类的北方面食,即使萧红没做好,鲁迅也必定要多吃一些,似乎是对萧红的一种鼓励,萧红看到鲁迅先生吃了许多,心里非常高兴。

1936年夏,由于个人感情方面的原因,在极度苦闷的心情指使下,萧红只身东渡日本去东京疗养。临行前的7月15日,鲁迅支撑着病重的身体,设家宴为萧红饯行,许广平亲自下厨烧菜。鲁迅爱怜地嘱咐萧红:“每到码头就有验病的上来,不要怕,中国人就会吓唬中国人。”这一次相聚,竟成了萧红与鲁迅先生的永诀。

1936年10月21日,萧红在日本东京得知了鲁迅逝世的消息,悲痛万分。为此,她写了散文《海外的悲悼》。

回国后,萧红怀着巨大的悲痛,拜谒了鲁迅先生墓,写下了令人泪下的《拜墓》一诗。她用很多时间负责《鲁迅纪念集》中新闻报纸部分的剪贴、校对工作,以寄托她对鲁迅先生的哀思。同时也写了许多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鲁迅的深深怀念、崇敬与感激之情。她用细腻、清新的笔调,为读者刻画出一个特别富有人情味的鲁迅先生的形象。让读者看到鲁迅家庭的和谐、生活的朴素以及她与鲁迅全家之间的感情。

在萧红笔下,鲁迅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个和蔼宽厚的老人;他不仅是中国文化界的思想领袖,他还是一个美满家庭的家长,一个尊重妻子的好丈夫,一个了解儿子的好父亲,一个辛勤培植晚辈作家的情义深重的、慈祥宽厚的长者。

与鲁迅相处的日子,是萧红坎坷不幸的一生中少有的闪烁着灿烂阳光的日子,她对鲁迅先生一直怀着深深的崇敬与感激之情。鲁迅先生的早逝,对她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给她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悲痛,甚至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没有忘记自己的恩师鲁迅先生。1942年1月22日,弥留之际的萧红一再拜托守候在她床前的挚友骆宾基说:“我死后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能把我的一点骨灰埋葬在鲁迅先生的墓旁……如果真有在天之灵的话,以便在天国里也能聆听到先生的教诲。”

鲁迅与萧红不仅是师徒,他们之间有着不为人知的故事,你了解吗?

本质上来讲鲁迅与萧红是师徒,他对萧红有知遇之恩,但是实际上,鲁迅和萧红本人,似乎也有某种割舍不断的情愫,这不得不让很多人吃惊。

萧红是哈尔滨人,她出生在中国最北方的一个地主家庭的.农村,从小接受私塾教育和新文化教育的她,生性反叛,具有典型的新时代女性精神,她不愿意接受父母安排的种种生活,包括传统婚姻。

所以她跟自己喜欢的同样是富家子弟的青梅竹马一起私奔了,这在那个传统封建的社会里是对家庭无法想象的耻辱,也是每个人都避之不及的不孝行为,然而在那个追求理想和爱情的年代,这样的叛逃却层出不穷。

萧红和他的第一任男友汪恩甲之间有过让人悲伤的爱情过往,汪恩甲也是一个富家子弟,但是游手好闲喜欢抽土烟,萧红就是结识了这样的人,最后过上那么悲惨的生活。

在他们两人婚前同居的日子了,萧红怀孕六个月,汪恩甲却不辞而别,留下萧红一个人被旅店扣押,走投无路的萧红正是在这个时候给当地报社写信,报社派来记者了解情况,这就是萧军和萧红初遇的故事。

萧军第一次看到萧红的时候,感觉这个邋遢的女人身上有着一股神奇的力量,这股力量是文化所孕育的最高的气质,他就这样爱上了这个姑娘。

萧红萧军可以说是中国文坛少有的一对情侣,他们之间的传奇爱情故事也经常被后世津津乐道。

但是遗憾的是最终他们也没有走到一起,这不得不说是非常让人感到悲痛的一件事,也让我们明白凡事没有长久的幸福和美满。

萧军和萧红是非常苦命的一对鸳鸯,他们唯一可以赖以为生的,就是自己那浅薄的文笔,可以在那样战乱的时代,仅仅靠文字似乎没有办法养活他们自己。

萧军和萧红就这样在居无定所的日子里,走过了人生最心酸的一段岁月,也是他们之间最珍惜相爱的一段日子。

后来随着萧军有了稳定的工作,萧红的文章也渐渐有了起色,两人因为物质而走向不和,这实在是让人感到心酸不已,再美好的浪漫也抵不过残酷的现实。

萧红萧军是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奔了当时已经是文坛星宿的鲁迅,他们在鲁迅家里住了很长时间,也受到了鲁迅的很多资助。

也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下,鲁迅和萧红之间因为作家共有的职业慢慢产生了情愫。

首先示爱的还是萧红,当她看到这个事业有成而且在文坛上拥有如此高地位的前辈,心中早已经有了爱慕之情。

鲁迅并非没有察觉到这种感情,在他们长久的生活中,鲁迅也发现了这种不同寻常的关系,但是那个时候鲁迅不仅早已结婚,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孩子。

不仅是出于对家庭负责,也是出于自己文坛前辈的良知,鲁迅并没有继续发展这段感情,而是选择了让萧红独立成长。

也正是这段安稳的日子,让萧红创作出了《生死场》这样的名作,成为她在文坛立足的资本,也让她跻身中国一流女作家的行列中。

鲁迅亲自为《生死场》写序言,这是非常少见的,一方面是师徒情分,另一方面恐怕也有在一起那么久的日子里,产生的微妙的感情,这一切都让鲁迅对这个女作家有不一样的情感,这也是萧红也在文坛不断走红的重要原因,但是无论如何,萧红的文笔都不愧是中国少有的天才之作,也让这个了不起的作家名留青史。

鲁迅和萧红,那些被世俗揣测的关系。

鲁迅的一生,充满着颇具争议的情感波折。他不爱发妻,那个小脚女子朱安,在他们40年的婚姻里,始终未曾有夫妻之实。

1926年8月,当鲁迅带着学生许广平离开北平时,朱安早有察觉。3年后,鲁迅回京探母,告知了母亲许广平怀孕一事。过后,邻居对这件事发出感叹。一旁的朱安呆呆地看向远方,而后喃喃地说:“我是早想到的。”

她虽是斗字不识的妇女,却用心感受着鲁迅的变化。她其实一直有危机感,当那些青年女学生来家探望先生时,她明知鲁迅不喜,依然踮着小脚出来相迎。

一次,女学生们在院子里跳操,朱安站在身后,笨拙地学着,引起哄堂大笑。她知道自己有多可笑,却愿意为了靠近鲁迅而努力。

这期间,有北大校花马珏、同乡迷妹许羡苏与鲁迅过从甚密,甚至一度有人称这两个人就是鲁迅的情人。朱安惴惴不安,提出让鲁迅纳妾,遭到了鲁迅的痛斥。她有窃喜,而后是长久的无助。

不管朱安如何努力,鲁迅依然不爱她,他爱上了那个热切大胆的许广平。

许广平拥有年轻人的热血和奔放,尤其是在一次次的学生的游行和示威活动中,鲁迅对学生们的爱护让她心生爱慕。他们从师生到战友,承载了一路的悲歌。

鲁迅过世后,总有人要为鲁迅写传,提到许广平时爱以“夫人”称呼。她却满不在乎地说:“改成同居吧,没关系的。”

一个有名有份的朱安,鲁迅不爱;一个有名无分的许广平,鲁迅为她离开北京。

在周转了近3年后,鲁迅和许广平最终定居于上海,而后许广平身怀有孕。鲁迅嘴上说不要孩子,却对他们母子珍爱非常。作为高才生的许广平,曾经是学生战线佼佼者的女斗士,她放弃了原本可以精彩的人生,成了鲁迅背后的女人。

许广平曾想,或许这一生也就这样了,直到萧红出现。

1911年,在东北偏僻的县城,一个哭声嘹亮的女婴出生了。她的降临没有为这个家庭带来丝毫喜悦,父母憎恶她,冷落她,她自小就渴望爱。

父亲想让她早早嫁出去,于是包办了婚姻,为了逃离,19岁的她和表哥私奔后同居。这段感情维持了一年,就被无情的现实打败了。为了生存,萧红只得投奔当初的逼婚对象那里,再次委身却又遭到残忍的抛弃。

21岁那年,萧红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后,将其送人,而后与搭救了她的萧军相爱了。这两个热血的文艺青年,在生活极其困顿的情况下创作出版了小说集《跋涉》。

1934年,“二萧”听说鲁迅最是善待青年进步学生,萧红于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将自己的《生死场》原稿寄给了鲁迅。鲁迅还来不及看稿,就贸然答应了两个青年投奔他的请求,并体贴地在回信中附上了路费。

到达上海后,“二萧”很快与鲁迅建立了忘年友谊。萧红常常去鲁迅家玩,她虽然历经磨难,似乎始终保持纯真。在萧红后来写下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记载了他们之间交往的许多趣事。

萧红常常不请自来,进了院子就咯咯笑个不停,银铃般的声音充满了少女气息。有一天,鲁迅正在校稿,见到萧红便欠身说道:“好久不见。”

萧红一愣,而后笑问道:“我刚刚不是才来过吗?”

这段描述常被后世揣测,是鲁迅对萧红“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爱慕。

有一天,许广平正在收拾家务,萧红着一身红装翩然而至。她兴奋地问鲁迅:“周先生,我的衣裳漂不漂亮?”鲁迅却说:“不大漂亮。”于是分析了萧红的穿着有多么不协调。

这时,许广平替萧红打扮起来,发型略显成熟,谁知鲁迅竟然生气了,“不要那样打扮她!”许广平当即羞红了脸。

鲁迅经常在与“二萧”的通信中,用宠溺的语气谈到萧红,萧红自从到了上海后略胖了些,鲁迅便以“蝈蝈”来笑话她。鲁迅上一次以动物的名称宠溺地唤人,还是对许广平。

然而,随着萧红和萧军的恋情再次告吹,在鲁迅的安排下,萧红远渡重洋去了日本。那是1936年,萧红只有25岁。鲁迅喋喋不休地嘱托,仿若慈父一般。

只是,谁能想到的是,到了日本的萧红再没有一句问候,也没有信函。她竟像消失了一般,在鲁迅人生最后的岁月里。

病重期间的鲁迅曾给茅盾写信说:“萧红一去以后,并未给我一信。”

1936年10月,鲁迅溘然长辞。4天后,远在日本的萧红看到报上的新闻犹如晴天霹雳。一年后,萧红踏上故土,第一件事就是拜谒鲁迅墓。

鲁迅丧礼期间,其中一位抬棺人,正是最尊崇鲁迅的萧军。关于“二萧”,曾有人一致认为是萧军的背叛,导致了他们爱情的决裂。或许,这是萧红为何会留下如下遗言的原因吧!

1942年,临终前的萧红留下遗愿:不葬在任何一个她爱过的男人身边,也不要回到家乡,她要安静地躺在鲁迅先生的墓旁。这里,大概是萧红一生最温暖的地方。

萧红说:“我愿化作一支笔,来世永相随。”

有人说,鲁迅临终前的那副木刻画上,穿着红衣奔跑的女孩,正是天真的萧红。

萧红简介。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祖籍山东省聊城市莘县董杜庄镇梁丕营村,中国近现代女作家,被誉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文学洛神”。乳名荣华,本名张秀环,后改名为张廼莹(一说为:张迺莹)。笔名萧红、悄吟、玲玲、田娣等。

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32年,结识萧军。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1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长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鲁迅的名人故事【第五篇】

1、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这就像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2、只要从来如此,便是宝贝。

3、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天生的。

4、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5、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敢想、敢说、敢做、敢当。

6、青年们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了古人,将自己的真心的话发表出来。

7、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8、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9、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10、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越到后来,这队伍也就越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

11、以无赖的手段对付无赖,以流氓的手段对付流氓。

12、假使做事要面面顾到,那就什么事都不能做了。

13、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

14、勇者举刀向强者。

15、要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16、不满足是向上的车轮。

17、15一滴水,用显微镜看,也是一个大世界。

18、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

19、其实先驱者本是容易变成绊脚石的。

20、伟大的心胸,应该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鲁迅的名人故事【第六篇】

她不是他的结发妻子,却为他养大了前妻留下的6个子女。他们经媒妁之言相识,却谱写了一曲浪漫清新如荷塘清风的爱之恋曲。他的一生,因为有了她才完满。然而天妒良才,那个昏暗错乱的年代早早夺走了他才华横溢的生命,也夺走了那一段幸福美满的姻缘。

1948年6月18日,他在拒绝美国援助面粉的宣言上签名。一个多月后,他因胃溃疡穿孔住进了医院,想不到手术后引起并发症,一代文学大师就那样匆匆而去。

那一年,他刚刚50岁,她才45岁。

他去世后,她收拾起悲伤,带着他们的9个子女孤独地走过42年,把他们一一培养成人。42年后,她安详离世。

那一只小箱子,是他生前用过的。他走后,她一直小心地珍藏,却从来没在子女们面前开启。那保存完好的75封书信,是她辞世7年后,她的子女在搬家时意外发现的。纸张已泛黄,却都保存完好。

这是75封爱的书信,是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如痴如醉的爱情表白,一个女人孤独又沉默地守着它们走了大半生。朱自清写给妻子陈竹隐的爱情书简,向世人洞开了文学大师的一段动人心魄的爱情往事。

认识陈竹隐的时候,朱自清的生活正混乱不堪。那时,朱自清的结发妻子武仲谦已病逝一年多,给他留下6个孩子,最大的也不过10岁,最小的女儿尚在襁褓中。一个靠教书养家的穷教授,要照顾身边的6个稚子,那份艰难可想而知。朋友们看不下去,劝朱自清续弦,却每每被朱自清拒绝。在朱自清的心里,虽然与亡妻是包办婚姻,可数年的相守,一餐一饭里积下的深情,足以让多情善感的朱自清念念不忘。

朱自清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朋友拉着去与陈竹隐相见的。他们诓他说去酒楼会一位朋友,他便欣欣然跟着前往。后来成为他的妻子的陈竹隐在回忆文章中这样写:“那天佩弦穿一件米黄色绸大褂,他身材不高,白白的脸上戴着一副眼镜,显得文雅正派,脚上却穿着一双老式的双梁鞋,显得有些土气。回到宿舍,我的同学廖书筠笑着说,‘哎呀,穿一双双梁鞋,土气得很,要是我才不要呢!’”

然而,那双土气的双梁鞋,并没有为朱自清的形象打折,陈竹隐决意与他交往下去。初次见面,陈竹隐也给朱自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白皙的面庞,短短的头发,落落大方的谈吐,陈竹隐与朱自清逝去的前妻不同,她似一株清新的荷,带给朱自清完全不同的感受。

陈竹隐,这个比朱自清小了5岁的女子,虽然出生在一个贫寒之家,又早早经历了丧父丧母之痛,却坚忍好学,她自四川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又只身前往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读书。陈竹隐聪颖好学,她学国画、学昆曲,在这两方面有着很深的艺术造诣,再加上她性格开朗大方,在朱自清面前既有少女的羞涩,又有女儿般的顽痴,他们很快就坠入爱河。30年代北京的电影院,虽然没有上海街头电影院的奢华,却也是年轻男女谈恋爱的好去处。他们相约一起吃饭、看电影,开始了频繁的约会,也开始了书信来往。

细细研读那些爱情书简,不难发现,在他们的书信中,随着二人感情的发展升温,他们对彼此的称呼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第一封信里,朱自清称陈竹隐为“竹隐女士”,落款为“朱自清”。一周后的第二封信里,他称她为“竹隐弟”,落款成了“自清”。在他们的第五封信里,先前的“竹隐弟”已变为更亲切的“隐弟”,“自清”只余一个“清”字……再以后,他在给她的信里,称呼不断变来变去:“隐,一见你的眼睛,我便清醒起来,我更喜欢看你那晕红的双腮,黄昏时的霞彩似的………亲爱的宝妹,我生平没有尝过这种滋味,很害怕真的会整个儿变成你的俘虏呢!”由最初的“女士”到“亲爱的宝妹”,他们的爱情也由最初月下朦胧娇羞的荷慢慢绽放在朗朗的晴空下。

彼时,两人已是心心相系的恋人,只是谁也没有勇气提出结婚二字。一个二十几岁的青春少女,还来不及享受二人世界的浪漫与温馨,就要成为6个孩子的母亲。那副担子,她可承受得起?那棵爱情树,又能否在那烟火日子里常青下去?她犹豫了。

那年寒假,她开始刻意地躲他,却躲不开牵挂与相思。等她再次捧读他的信,听他在信上倾诉他的思念之苦,说他的胃又开始疼痛。她的心,轻轻地痛了。他在信上痛苦地写:“竹隐,这个名字几乎占了我这个假期中所有独处的时间。我不能念出,整个人看报也迷迷糊糊的!我认为自己是个遇事镇定的人,但是天知道我现在是怎样的迷乱啊。”

再不管那么多身前身后事,她如一只勇敢的飞蛾,扑向那团燃得正烈的爱情火。她接受了他,也接受了他6个年幼的孩子。1932年,朱自清与陈竹隐在上海杏花村酒楼举行婚礼。那时,他们刚好相识两周年。

此后,他们的生活就是另一幅画卷。婚后的陈竹隐,几乎完全放弃了自己的艺术梦想,画笔尘封,昆曲高搁,她把所有的心思,扑在了那个家上。家里人口多,单凭朱自清教书着书的收入来维系,日子总是过得紧巴巴的。陈竹隐从来没有埋怨过,为了凑足给孩子请家庭教师的钱,她甚至悄悄跑到医院去卖过几次血。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自清带着家人随校南迁到昆明,日子更加窘迫,常常三餐不济。为了减轻朱自清的负担,让他安心工作,柔弱的陈竹隐毅然带着孩子们回到自己的老家成都,她一个人挑起了那个家的重担。从此,一个在成都,一个在昆明,相距遥遥,隔开的只是他们的人,乱世里,两颗相依相恋的心却从未有一日放下对彼此的思念与牵挂。每逢假期,朱自清都要穿越千山万水回成都探亲。山一程,水一程,关山重重,他不以为苦,反以为乐,因为家里有爱他和他爱的妻儿在等着他。

从相恋到结婚,从结婚到朱自清病逝,朱自清与陈竹隐在一起相守的时光不过短短的十几年。十几年的短暂岁月,他眼里再无其他的风景,她心里装着的全是他。他们的爱,一如散文大师笔下清丽深情的文字,清新芬芳如月下淡淡的荷风,纯净得不掺任何杂质,绵邈深情如那汪清碧的深深潭水,让人羡慕慨叹。如今,斯人已逝,重读昨天的信简,那份爱,却依旧能轻轻拨动世间红尘男女的心弦。

文档为doc格式。

鲁迅的名人故事【第七篇】

鲁迅小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作宝贝一样。

还在进“三味书屋”前,他就在自己的启蒙老师——一位远房的叔祖那里看了不少带图的书。这位老师曾经告诉他,有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可惜一时找不到啦。这么有趣的一本书,可把鲁迅吸引住了。他念念不忘,梦寐以求,这可把他的保姆长妈妈感动了。长妈妈不识字,她探亲回来时,就设法给鲁迅买回了这部书。一见面,长妈妈把一包书递给鲁迅,高高兴兴地说:“哥儿,有画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一听这消息,鲁迅欣喜若狂,赶紧把书接过来,打开纸包,看了起来。

这是鲁迅最初得到的心爱的书本。后来,识字渐渐多起来了,他就自己攒钱买书。过年,有种习俗,大人往往给孩子一点钱,鲁迅得到这些钱后,总是舍不得零花,攒起来买书看。

鲁迅小时候,不仅酷爱读书,而且还喜爱抄书,抄过很多。书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他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密切相连。

鲁迅小时候对于书籍特别爱护。他买书回来,一定要仔细检查发现有污迹或者装订有毛病,就不怕麻烦地到书店调换。有些线装书,很容易脱线,他就自己动手改换封面,重新装订。看书的时候,他总是把桌子擦得干干净净,看看手指脏不脏。他最恨用中指或食指在书面上一刮,使书角翘起来,在捏住它翻过去的翻书习惯。他还特意为自己准备了一只箱子,把各种各样的书整整齐齐地放在里面,放了樟脑丸,防止虫蛀。

鲁迅小时候养成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鲁迅一生清贫,最大的财产就是他这些宝贵的藏书了。

鲁迅的名人故事【第八篇】

表演艺术家梅兰芳(1894—1961)生前有一种爱好:收藏火柴盒,其中有一只特别设计的火柴盒,火柴盒封面上印的是卓别林扮演的大希特勒在玩弄地球仪,磷面正好连接到希特勒的屁股处。整个设计幽默而又寓意深刻,炸弹与地球仪象征着希特勒的好战,谁要使用火柴又必然会产生“玩火者必自焚”的联想。

这火柴盒的设计者,正是卓别林本人。

梅兰芳收藏这只火柴盒,还有一番来历。1941年的。

《大》在香港上映后,梅兰芳先后看了七遍。这种炸弹式火柴,就是“利舞台”首映《大》时作为新片广告赠给梅兰芳的。此后,梅兰芳一直珍藏着这个富有纪念意义的火柴盒。

鲁迅的名人故事【第九篇】

沈从文和鲁迅的矛盾,和丁玲很有关系,该事由来要从沈从文和胡也频、丁玲三人的友谊说起。

当时,丁玲、胡也频和沈从文都是没名气的穷青年,三人认识后,性情相投,志向一致,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沈从文因为投稿屡被报刊拒绝,有时甚至连退稿也得不到,十分绝望。他气上来,总是把文章扔到地上去。胡也频就悄悄把这些文章重新收好,四处跑着去找发表的地方,其实他自己的也一样没人要。

有一次,胡也频通过关系,居然把沈从文1篇文章发表在周作人主编的刊物上,档次应该说是很高的。刊物印出来后,胡也频拿起就跑,去向沈从文报喜。当沈从文从目录上看到自己的名字时,感动地抱住胡也频哭了。

胡也频和沈从文的字体十分相似,都是细细小小像蚊虫一般。这还不算,他们还喜欢用同样的稿纸和硬笔头,书写方式也一样,都是不按稿纸的固定线路,只管密密麻麻写得满满当当。编辑们很难把他们区分开,一些杂志的编辑部往往把二人视为一人,把“也频”当做沈从文的另一个笔名。

更有趣的是,丁玲开始写小说后,所用的字体、书写的方式也和二人一模一样,也是细如蚊虫的字体,密密麻麻地写满稿纸。丁玲的《在黑暗中》写出来后,拿给《小说月报》的编辑叶绍均看。叶绍均看后说,这篇小说不是胡也频的,就是沈从文的。

1925年,丁玲在北京的日子一天难似一天,终于连吃饭也成了问题。她给鲁迅等人写信求助,信中说,一个女子在现在的社会中,是怎样难于活下去,她碰了很多钉子,还是没有出路。她请求鲁迅给她想办法找个吃饭的地方,即便是到印刷厂去做印刷工人也可以。

鲁迅收到了这封署名“丁玲”的信。

本来,鲁迅是很帮助年轻人的,也常收留无路可走的年轻人,住在自己家里,家中的寄住者一批一批,几乎没中断过。而由他介绍,走上文学之路的青年更是不在少数。特别是女青年,在那个年代走出家门本就十分不易,所以鲁迅更是有求必应,尽力帮助。

但是有一次,北大学生欧阳蓝利用鲁迅这种热情,给自己取了个女性的名字,写信请求鲁迅帮忙推荐稿子。鲁迅上了当,十分恼火。

从此,对自称为女性的求助信,鲁迅总是十分谨慎的。因此当他接到丁玲的信后,就把信拿给孙伏园等人,打听一下是否真有其人。周作人对这个字体觉得十分眼熟,因为他见过沈从文的稿子,就猜测可能是沈从文的'。因为有欧阳蓝的例子,鲁迅几乎没仔细核实,就认定这是沈从文的恶意所为。

隔阂越来越深。

丁玲久等来信没有回音,十分苦恼。当时胡也频正追求丁玲,见她着急,便决定亲自到鲁迅家里问一问。到了门口,递了片子,特意在上面注明自己是丁玲女士的弟弟(胡比丁年龄小)。结果就听到鲁迅在里面有些生气地大声说:“说我不在家!”胡也频吃了闭门羹,怏怏而回。

鲁迅也很生气,对朋友说,近来出了个沈从文,取了女人名字给我写信,又叫人扮成是这莫须有的女子的弟弟,或许想让我相信真有一个“丁玲”吧!

不久,丁玲走投无路,回故乡去了。而沈从文还什么都不知道呢!

当时沈从文时常使用一个笔名叫“休芸芸”,知道他这个笔名的人很多。丁玲和胡也频对他的昵称就是“休”。

1925年7月,《国语周刊》发了沈从文1篇文章,署名是“沈从文”。鲁迅用十分不屑的口气写信给钱玄同,说:“这一期《国语周刊》上的沈从文,就是休芸芸,他现在用了各种名字,玩各种玩意儿。”其中的“各种玩意儿”暗指他化名为“丁玲”向他求助。可见,鲁迅对沈从文的误解是很深的。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沈从文后来也终于知道了这些事。鲁迅尖刻的嘲笑,不仅让他感到委屈,自尊心更是受到了很大的伤害。后来,鲁迅终于明白了真相,知道真有丁玲这个人。不过,虽然两人都知道是一场误会,但他们彼此自尊心都太强,都不肯主动表示和解。况且隔阂毕竟是已经有了,这种芥蒂并不是那么容易消除。

除此之外,两个人在文学观上的分歧,使他们有过几次不大不小的笔墨论争。

沈从文写了《文学者的态度》,鲁迅写了《“京派”与“海派”》、《北人与南人》,两人各执一端,互不相让,引发了京、沪之争。再后来,林语堂和鲁迅展开关于小品文的争论。沈从文发表了《谈谈上海的刊物》,对论战双方都进行了批评。这篇文章引来了鲁迅的《七论“文人相轻”——两伤》,对沈从文的意见进行了批评。

在文艺观上,鲁迅和沈从文分别代表了1930年代最有影响的两派文学观,双方在文学上分别达到了两种很高的境界:鲁迅的现实力度,沈从文的艺术纯度,各自都有很高的造诣。

就这样从不同的艺术道路到达了同样艺术高度的两个人,却始终没有见过面,没有交往过,实在是一种历史的遗憾。

不过,鲁迅和沈从文尽管彼此有着分歧,却并没有妨碍他们对彼此的欣赏。鲁迅逝世后,沈从文写了《学鲁迅》,充分肯定了鲁迅的贡献,鲁迅的逝世使他感到了失去一个时代最有力量的人的悲哀。同样,鲁迅对沈从文的文学才华,也曾给予充分的肯定。

鲁迅的名人故事【第十篇】

我只想到过写遗嘱,以为我倘曾贵为宫保,富有千万,儿子和女婿及其他一定早已逼我写好遗嘱了,现在却谁也不提起。但是,我也留下一张罢。当时好像很想定了一些,都是写给亲属的,其中有的是:

1、不因为丧事,收受任何一文钱——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

2、赶快收敛、埋掉、拉倒。

3、不要做任何关于纪念的事。

4、忘掉我,管自己的生活。——倘不,那就真是胡涂虫。

5、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6、别人应许给你的事物,不可当真。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此外自然还有,现在忘记了。只还记得在发热时,又曾想到欧洲人临死时,往往有一种仪式,是请别人宽恕,自己也宽恕了别人。我的怨敌可谓多矣,倘有新式的人问起我来,怎么回答呢?我想了一想,决定的是:让他们怨恨去,我也一个都不宽恕。

48 26955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