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疫情论文【参考8篇】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大学生疫情论文【参考8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大学生疫情论文【第一篇】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出现断裂现象。尤其是防疫物资运不进疫区等敏感问题,敦促各国反思供应链的再配置以及公共危机应急保障产业的全供应链本土布局。毫无疑问,疫情背景下有逆全球化特征的供应链再配置正在悄悄进行,客观上在改变世界。本文从经济、价值和规则三个视角深入分析全球化的运行逻辑,考察中国现阶段的供应链配置情况,认为引导供应链的布局要务实和切中要害,注重构建有主题的工业园区形成供应链的集聚,以综合成本优势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重金投入数字产业的研发和创新,并紧密结合结构性改革中的机制优化,注重以资本优势升级中国的数字产业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疫情;全球化;逆全球化;供应链
作者简介:欧纯智,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特聘教授,华夏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特约研究员(贵州550018);贾康,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北京10006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城镇化质量提升与消费结构优化耦合研究”(14BJL070)
DOI编码://
引言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3月起疫情在世界各国蔓延传播,各国纷纷闭关锁国,生产停滞,全球供应链几近处于断裂边缘,失业率飙升,经济遭受重创,新冠疫情创造出一个不再那么开放繁荣和自由的世界。①针对此种情况,2020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紧扣“六保”的首要任务——“保就业”。
有关全球化和供应链的课题,学界已经积累丰硕成果。全球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过程实践和谈判的结果。①虽然经济收益是全球布局供应链的首要考量,但意识形态也会影响全球化的配置以及全球化下社会和制度结构的转变。②对逆全球化不要轻易尝试,闭关锁国有可能导致一国内部产生过度竞争,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等问题。③常态下有关供应链配置标准的问题④也是众说纷纭,环境可持续性、⑤成本、⑥效率质量利润、⑦客户满意度,⑧都会影响供应链的全球配置。然而在非常情势下,供应链有中断的风险,比如本次疫情,應该有提前建立的预案和应急应变体系。⑨此外,在工业的大背景下,高科技能够影响全球供应链的配置布局,比如知识技术的转让创新。⑩
从表象上看,主导全球化、供应链配置布局的因素很多,但认真对其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潜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逻辑一直在支配全球化运行。
一、全球化的深层运行逻辑
疫情造成的全球供应链断裂迹象,敦促各国反思供应链的再配置问题,掀起逆全球化浪潮。实际上,以美国为首的逆全球化现象早在特朗普上任之初就已经出现,只是疫情加剧了这一现象。有关未来全球经贸的发展趋势,(11)近期内取决于对疫情的防控,而长期看,还要取决于各国在政治、经济、制度诸方面的综合应对。疫情背景下,大国关系可能调整甚至重组,国际协调应急合作机制并重新建构的可能,全球供应链配置也可能进行结构性调整。全球化将何去何从?
(一)全球化会结束吗?
全球化是人类从各个彼此隔绝的地域、国家和民族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回顾世界历史,人类社会至少经历过六次全球化发展进程:
第一次:公元前1600-1500年,古埃及第17、18王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国王雅赫摩斯以及后继者通过不断对外扩张形成了以地中海东部为中心的区域大分工和远程贸易,世界史上第一个帝国(埃及帝国)主导的全球化雏形基本形成。第一次全球化随着埃及帝国的衰落而结束。
第二次:继埃及人、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在其主导下贸易分工体系逐渐形成,与东方的汉帝国并称为当时世界的两极。然而,罗马帝国的扩张遭遇瓶颈,发展停滞,继而崩溃,这直接导致第二次全球化结束。
第三次:13世纪,毛纺织业欧洲逐渐在弗兰德地区兴起。地域上,分工体系将地中海、西欧、中东地区链接在一起,自发地形成地中海贸易区。产业上,意大利从对英格兰和荷兰布匹和呢线加工起步并逐步进入发展高峰期,资金、原料、劳动力紧紧依赖世界市场。然而,蒙古帝国西征带来黑死病,终结了第三次全球化。
第四次: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世界贸易在地域上得到进一步拓展,交通运输网也在逐步形成。欧亚非与美洲新大陆因贸易而连接在一起,空前繁盛。17世纪末,欧洲的小冰河期造成粮食歉收,进一步加剧饥荒和各国对资源的争夺,席卷欧洲30年的战争使整个欧洲笼罩在死亡威胁下,第四次全球化落下帷幕。
第五次: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为其带来君主立宪制,并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体制,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加之工业革命为资本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厚实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基础。然而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英国的实力,美国适时地从英国手里接过全球化盟主的地位,开启第六次全球化,大英帝国主导的第五次全球化宣告结束。
第六次:也就是当下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与既往的形式相比,已然发生变化。世界正在颠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传统贸易形态,以供应链的全球分工合作代替传统的完整供应链(或产成品)的地域竞争,由竞争导向逐渐转变为合作导向。供应链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次疫情导致世界性的停产停工就是链条的某一环节突然断裂,而断裂的链条此起彼伏、不同频。因此,某一国家作为供应链条的一环单独复工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复产问题。世界被供应链连接或者说捆绑在一起,密不可分,乃至成为命运共同体。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六次全球化,前五次都有殖民扩张的痕迹,非宗主国都是在被动全球化;本次全球化由于内核本质发生改变,各国纷纷积极加入,是在主动全球化。历史上任何一次因外力而受挫的全球化,最终都会以更迅猛的方式强势回潮,规模一次比一次浩大。已可在全局、长期视野内明确地认清:在人类社会进化、进步的历史长河里,全球化是大势所趋,逆全球化只是利益格局的格式化洗牌,是短暂调整。当前,以美国主导的逆全球化,其目的不是各国闭关锁国、各自发展,而是结盟打击异己,旨在削弱拥有综合竞争实力并有对其发起挑战潜在可能的经济体,并在经济上从别国薅更多的羊毛,将全球化运行调整到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上。 毋庸置疑,全球化涉及参与国经济利益,这也是当前各国积极融人全球化的重要原因。然而逆全球化会削弱相关国家利益,所以逆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总盘子来说不是好事。当然,对于某些发起逆全球化的国家来说,如果能够以“伤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方式重新调整利益格局,那么虽然世界经济总盘子有可能变小,但是其自身可能会获得更大的份额,从这一角度再来审视逆全球化行为就显得更为理性。这是个体理性导致群体非理性在实践中的真实写照。
全球化也会给国家主权带来挑战:一是跨国界合作,比如全球供应链、环境污染、瘟疫大流行、跨国犯罪等问题需要国际组织协调合作,这种合作也有可能削弱传统国家主权;二是价值同化,通常以“润物细无声”的价值输出方式搞价值同化,当一国的价值不被他国认同,可能会受到来自他国的干涉和压力;三是规则冲突.东道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或多或少会因冲突做出改变以适应合作,这种体制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对东道国主权构成挑战。
(二)影响全球化进程的主流因素
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由一个因素决定的,而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如同各种外力的矢量和。外力有方向,作用有大小。因此,能够影响全球化进程的因素很多,不仅有供应链配置与盈利等因素,还会或多或少地掺杂有关价值、规则层面的因素。从当前的全球化特征来看,有三个主流因素決定着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经济体系的全球化——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的市场化自发流动,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供应链条连接到一起,共同发展。产业链上的分工协作使各国经济互相依赖、互相融合的程度更好、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既往一国建立全产业链面临技术门槛、资本门槛,当前,只要能够完成全供应链的某一环节任务即可参与全球化。这极大地带动了新兴发展国家的工业化之路。
价值体系的全球化——社会共同体成员通过共有信仰和分享情感的方式维系内在凝聚力,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将其称为“集体意识”和“共同意识”。①理想中,在全球化形势下,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习俗的成员在不断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共同意识”。但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世界未必能融合成一个整体,有时甚至可能产生各种文明冲突,战争随之而来。
规则体系的全球化——由“头羊”带头制定共同规则,全面建立协调机制以确保共同规则有序运行。②共同规则的制定更有利于与“头羊国家”信仰同一价值体系的国家,所以规则体系具有鲜明的价值同化作用,他国会在规则体系上无限靠近“头羊国家”。从政体到司法,从法律编订到实施,法制前进的每一步都会受到共同规则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这是全球化不可避免的结果。③
从学理上讲,统治的权威来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这是合法性的最重要来源。全球化的主导国向全世界输出一套能够被广泛接受的经济体系、价值体系和规则体系,这些需要强大的军事、科技、资本、劳动力、秩序维护等硬实力做基础,也需要公信力、感召力等软实力因素的支撑。
18世纪英法争霸,战争需要大量的金钱。皇权专制的法国因无法取消贵族的税务特权,而无法筹集到足够的战争资金,只能发债,后续不但对公共债务余额进行大规模违约,还以高通胀的方式消化掉法国旧王朝遗留的债务。英国的发展轨迹与之截然不同,不搞税收掠夺而是决定无限制地借款,其用了整整一个世纪的财政盈余才把国债还完。英国在19世纪的公共债务处理,属于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英法争霸中,与其说是英国战胜了法国,不如说是民主制度战胜了皇权专制。皇权专制不能给资本带来安全预期,是资本选择了英国,为英国源源不断地贡献战争资金。④
我们看到18世纪英法的价值体系、规则体系截然不同,也看到这种不同导致的各国发展进程。国际资本对专制制度和民主制度的理解,比我们深刻得多,英国光荣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他们祖先含着泪走过的路。精英共和、市场自由、权力制衡已经深入西方世界的观念骨髓,成为共识。随着一战二战爆发,资本与人才逐步离开战火纷飞的欧洲,涌向远离战火的美国,使美国成为更安全稳定的资本乐土,进而形成20世纪以美国为主导的第六次全球化。资本逐利更逐安全,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同价值体系的国家进行合作会导致合作冲突,不同规则体系的国家进行合作会导致合作无序。因此,可以说价值体系、规则体系的不同而产生的分歧会削弱全球化。而全球化的初衷不就是为了更高效、更低成本地获得产品吗?
全球供应链条布局现状(经济体系的全球化)、共同价值(价值体系的全球化)以及支撑全球化运行秩序的配套因素(规则体系的全球化)是国际资本全球投资布局决策时需要权衡取舍的三个关键因素,决策的过程艰难而复杂。在其他前提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供应链条越完整的地域,资本的盈利性越好;东道国与国际资本属于相同价值体系的国家,合作更安全可期;东道国与国际资本属于相同规则体系的国家,合作更顺畅。所以,当前有关供应链再配置问题的讨论,如果只谈经济全球化,避而不谈价值全球化以及规则全球化,则有可能导致我们对全球化走势和供应链再配置发生误判;如果过于强调“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等阴谋论的论调,无视当前中国供应链布局所具有的强大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则不利于我们找准问题症结,扬长补短,进而影响国际资本对于中国市场的青睐。
全球化就是为了寻求共赢,以往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合作伙伴的利益诉求。由于文化差异对合作伙伴的价值观念缺乏充分的理解和认同,对合作伙伴的规则也很难做到兼包并蓄,合作之路难免磕磕绊绊。必须承认,这并不是共赢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痛定思痛,未来我们要在这三个方面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改善,积极融人全球化浪潮,并积极步人世界舞台的中央。所以,我们不应简单、机械地研判美国逆全球化战略,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以更宽广的视角认明和厘清全球化的深层运行逻辑,有的放矢地积极精准应对风云迭变的世界形势。
(三)美国为什么要在全球供应链上“去中国化”?
美国对中国近年来不断增长的经济与军事实力感到担忧,下决心发起“去中国化”的逆全球化行为,不但强行推动中美高科技和知识产权脱钩,还试图迫使其盟国仿效。此外,国际资本长期面对着不断加码的碳减排目标造成的社会和政治压力,加之被疫情切断的供应链,促使其反思对长距离跨国供应链依赖可能导致的后果。所以说,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压垮经济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迫使政府、企业和社会提升长期应对经济孤立的能力,某些去中国化、逆全球化、供应链重组因素或正在悄悄改变这个世界。疫情将不但加剧中美关系的持续恶化,还会加速欧洲一体化的衰退。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几乎不可能回到21世纪初那种互利共赢的状态。全球化的未来,取决于国际资本是否对美国主导构建的经济体系、价值体系和规则体系的认同、接受和融人。目前看,美国经济虽然深受本次疫情重击,但主导地位依然稳固,继续向全世界的羊毛挥动大剪刀,纾困本土。
全球化一直由西方世界主导,将想融人全球化的他国纳入主导国的经济、价值、规则体系。中国作为全球化的非主导国家,在大势上只能积极融人,但是如何避免削足适履,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在此先侧重于如何融人的讨论。所谓积极融人是主观态度,在客观上是否被接纳不是由主观态度决定的。中国未来能否不被全球供应链边缘化,不仅仅是表象上的经济问题,更是深层的政治问题。即便中国拥有国际资本竞相追逐的投资盈利前景,还拥有任何资本都不忍放弃的庞大消费市场,但中国在全球化的路上依然受制于美国,无法绕过。做个形象些的比喻,欧美之间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可调和的经济分歧;我们与欧美之间是“阶级矛盾”,是很难调和的有关价值和规则的分歧。没有中国在场,欧美会因为利益而互掐;有中国在场,欧美会站在一起暂时放下分歧共同对付不同文化、不同颜色、不同规则的中国。因此,从这一角度分析,这种由不同价值体系、规则体系导致的终极对抗,说到底就是要瓦解中国的“举全国之力”体制。欧美单一的利益集团或者利益集团联盟在中国的整个体制面前不堪一击,碎片化的利益集团和利益集团联盟终将被中国体制逐一击破,这是斗争的残酷性。发达经济体面對的是一个动不动就可以“举全国之力”、供应链集聚且产能巨大的中国,他们认为不对等,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当中国经济总量超过其2/3时,美国不再淡定,要先发制人,这是利益之战。认真研究美国历史,尤其是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我们发现,在美国政治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旋律——保守主义兴盛不衰,落实到经济体系和规则体系上是主张最大市场自由的新自由主义,落实到价值体系上是与极权制度抗衡的新保守主义,立足于犹太***神学的实用主义。①疫情为美国“去中国化”提供了新的借口,美国以价值体系的全球化为名积极寻找盟友共同边缘化中国,以规则体系的全球化为抓手不断挑衅中国,但却低估了经济体系全球化的力量。疫情初始阶段,美国和盟国可能更倾向于民族主义,但从长远来看,民主国家会逐渐摆脱困境,找到一种新的实用主义和保护性的国际主义。这是由于本次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传统上各国同类产品的竞争,国与国均被产品的前后工序或者供应链的上下游连接在世界范围内的大经济体系里,而全球供应链条布局的瓦解与重建并非一日之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企业融人全球供应链的广度和深度使得美国的“去中国化”之路步履维艰。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即便如此,也定有一些国际资本趁着疫情供应链断裂撤离中国。
二、中国国内供应链配置布局问题
经济体系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全供应链上下游有序分工协作,各国凭借自身要素禀赋优势做自己相对更擅长的事情,进而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某一(些)环节。只有极少数实力强的国家才会构建完整的供应链条。
(一)中国当前已经深嵌入全球供应链中
全球化下,能够主导全球供应链配置布局的龙头企业负责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品牌;非龙头企业依托自己的资源能力按照龙头企业要求加入分工合作,负责零部件生产或者产品组装。①
中国是近30年全球供应链繁荣发展的最大获益者,自2001年加人世贸组织以后,积极融人全球供应链。大批中国企业在此过程中获得资本积累、品牌影响、技术升级、产品革新以及全球市场带来的批发和零售网络溢出效应。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不必迈出国门就已经成功打人国际市场,创造中国出口业绩,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2001年中国进出口顺差是1865亿元人民币,2019年进出口顺差已经是29180亿元人民币,加人世贸19年间共累计进出口顺差是314151亿元人民币。从数据上看,出口为中国经济发展腾飞做出巨大贡献。当前,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作为世界市场,中国拥有庞大消费群体,不断升级的个性化消费需求,让国际资本“难以放弃”;作为制造业大国,20年高考扩招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程师和成熟的产业技术工人。这些优势吸引国际资本不断集聚中国呈现马太效应,供应链的上下游链条在越聚集的地方越会吸引更长的链条。2020年3月,中国美商协会发布了2020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报告指出,63%的受访企业有意扩大2020年在华投资。近两年中美关系动辄剑拔弩张的氛围中,特斯拉和美孚先后大手笔投资中国内地,建设超大规模单体工厂,是很有代表性的案例。
当前,中国已经走出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阶段,逐步从高端供应链的下游升级到中游。据统计,2019年中国在全球供应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环节上的比重已提高到接近60%,凭借对自主品牌的研发创新,②中国正在向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高端供应链攀爬,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电力、光伏、通信、医疗器械等领域均有不俗表现。需要审视的是,即便中国供应链布局配置呈现欣欣向荣态势,但依然不容盲目乐观。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全面解读时指出,当前全球制造业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而中国排在第三级,且近期内还很难升级到第二梯队。
(二)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分工
中国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分工,目前既拥有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供应链(以下简称低端供应链)全产业链,同时也参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高端供应链(以下简称高端供应链)的元器件生产(中游参与)以及组装(下游参与)。
1.低端供应链的全产业链。中国虽然排在全球制造业第三梯队,但依然对低端产业链拥有主导地位,以龙头企业合同供应商身份参与服装鞋帽、家具和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大约有5万家供应商专供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每年出口低价值产品大约500亿美元,是中国出口美国份额的10%。低端供应链的特征是技术含量低、资本门槛低、劳动密集、供应链条短。因为把全供应链做起来相对容易,所以转移搬迁、复制就不会太难,替代性极强。 2.高端供应链的元器件生产(中游参与)。新中国人口红利、高考扩招、职业技术教育普及以及改革开放积累培养了大批技术熟练的工程师和一线产业工人。中国制造业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不断增强,已经从最初的高端供应链下游参与晋升到中游参与,从最初为外国龙头企业组装产品逐渐升级到为国外龙头企业提供技术附加值较高的元器件。中国6500亿美元的高科技产品出口中,有60%是利用外国核心部件再加工组装,以代工贴牌的方式在海外市场销售。美国是国际制造业唯一一级梯队国家,处在高端供应链上游,一直致力于本土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先进科技对接制造业的研发创新,并给予各种资金补贴、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①同时对华限制核心技术出口,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目前看,中国在高端原创领域只能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从高端供应链中游向上游升级,比以往更加艰难。如果中国技术停滞不前,这部分产业将会不断萎缩。
3.高端供应链的元器件组装(下游参与)。中国以供应链合作企业身份凭借劳动成本优势参与高端供应链的核心元器件组装,这也是中国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初级阶段。高端供应链为了成本最小化,将不太重要的元器件组装放在成本洼地。出于技术门槛对一线生产工人的受教育程度要求以及供应链条集聚带来的成本优势,中国有主导性影响的低端供應链的下游产业,短期内在全球难以重新配置。但是,本次疫情使跨国生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运费高企、运时无限延长以及疫情导致有些环节由于企业破产而产生断裂等问题,敦促各国思考供应链的重新配置布局。重新布局本土全产业链,将会是各国后疫情时代的政策趋向。
作为国际制造业第三梯队成员的中国,总体来说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在链条短、劳动密集、技术低、资本低的低端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龙头企业;而在链条长、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高端供应链中还处于中游、下游位置,受国际资本支配,缺乏主导权,甚至经常被上游企业卡脖子打压。以技术突破带动而大力发展高端供应链上游产业,应该成为我国未来供应链布局的一大战略性发力点。在疫情叠加而造成逆全球化的供应链全球再配置紧迫形势下,供应链必然要经历结构性调整,有转出有转入,挑战与机遇并存。
(三)疫情叠加逆全球化情势下供应链全球再配置对中国的影响
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以来,持续抑制经济活动并加剧国家间的紧张态势,很可能重创全球经济产出能力。这种混乱造成的风险对新兴工业国家及其产业工人来说,影响尤为巨大,并可能导致国家内部和国家间不稳定且广泛的冲突,全球供应链必将重组。
肇始于2018年春的中美贸易摩擦,表象上看是缩小中国对美巨量贸易顺差,但从本质上看是美方在寻求全方位削弱中国发展实力,后续还有可能演变成金融摩擦、科技摩擦等呈现形式,意图引出中国“颜色革命”或去中国化。②前些年美国用温和绥靖的方式处理中美问题,特朗普上台后便开始赤裸裸地去中国化,当前借着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创的时机,更是试图解构有中国参与的经济全球化,建构相同价值的全球化,输出共同规则的全球化.逐步瓦解中国强大的“举全国之力”体制,遏制中国发展、削弱中国对美国的潜在挑战,企图继续稳稳地保持住其全球化盟主位置。同时,疫情使中国在不少国际场合遭受争议,美国借此拉拢日欧构建反中联盟,共同塑造供应链全球战略协同,变相加速“去中国化”。如果美国得逞,那么欧美日三方联手配置“去中国化”的全球供应链,将会对世界制造业格局造成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会给资本市场传递强力信号,进而影响乃至改变国际资本的投资或搬迁战略,瓦解我国现有的供应链布局,并对中国经济将产生如下负面影响。
1.低端供应链的全产业链。2019年,美国宣布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征收25%关税,这是要将中国产品彻底从沃尔玛连根拔起,关税几乎把中国的成本优势完全抵消掉。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出口美国的产品含有大量的外国进口零部件,这些零部件也要面临25%的关税。因此,这部分产能由于资本与技术门槛低、供应链条短、可替代性强等特点,迁到更具成本优势的地区是大概率事件。这部分产能目前大多集聚在东南沿海,至于是否搬离中国,取决于中外的成本对比考量,要看中国是否有与国外在成本上更具优势的地域。资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逐利是第一要务,国际资本必然会逐步流向成本洼地,美国的关税加速了低端供给能力流向成本洼地。
2.高端供应链的元器件生产(中游参与)。2017年,特朗普税改将美国公司税率从35%下调到20%,以惠普、英特尔、IBM等为代表的美国高科技企业开始陆续回流美国,其他大型跨国企业如韩国三星、LG,富士康、中国海尔等,也先后决定在美国投资建厂。中美贸易摩擦之后,美国对中国更是频频出手,以“国家安全”为名调查中国高科技企业、向中国高科技企业派驻监管人员、限制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并胁迫欧洲盟友放弃华为SG移动网络发展计划。高端供应链上游比拼的是技术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能够自发吸引国际资本的主力部队,由此我们说高端供应链上游布局是国际资本的风向标,而我们缺乏高端供应链布局的主导权。也可以这样说,如果完全单纯靠市场自发调节,以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无法影响国际高端供应链布局。我们的优势在于体制,国家出手以“举全国之力”投资布局高端供应链,辅之以各种补贴和优惠政策,并加大高端供应链产品的应用,以拉动国际资本对华跟进投资,而这恰恰是我们一直被欧美所诟病的。我们需深刻认识的是,保证国际资本安全稳定是重要因素。资本逐利的天性不是哪个国家能左右的,要有真金白银的投人才会有后续的跟进。
3.高端供应链的元器件组装(下游参与)。成本优势与广大的消费市场是国际资本布局中国的重要原因。2018年,高盛研究报告显示,苹果智能手机在中国的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25%-35%,其中15%左右为零部件加工(高端供应链的中游参与)和最终组装(高端供应链的下游参与)所投入的劳动成本。如将苹果智能手机中国的生产与组装全部搬迁到美国,其生产成本将至少提高37%(可见虽然美国2017年降低公司税,但中国依然有成本优势),即使苹果公司用机器替代人工,苹果智能手机成品售价也将上涨15%。由此可见,将苹果智能手机从中国迁移回美国本土缺乏现实可操作性。但是,近期苹果公司宣布已将在华的10%-15%产能转移到东盟国家,可见东盟目前是不太成熟的成本洼地。高端供应链的下游环节,受迁入国成熟技术工人数量和供应链布局现状所限,不会立刻迁走,但会形成逐步搬迁趋势。值得关注的是,东盟已经在分流我们的产业链。 除此之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会促使各国重新思考公共危机应急保障产业的全供应链本土布局的相关问题。后续各国可能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甚至强制措施敦促公共危机应急保障产业加速回流本土。至于是全部产能搬回,还是只搬回保障本土消费的部分产能,要看各国补贴后的成本比较,现在难下结论。
三、中国引导供应链布局要务实和切中要害
没有不掺杂政治因素的经济,也没有不掺杂经济因素的政治。国际资本在做投资决策时都会进行综合考虑,既会考虑资本收益也会兼顾合作的安全顺畅,即资本逐利,更逐安全。如前所述,供应链配置现状(经济全球化)、共同价值(价值全球化)以及支撑全球化运行秩序的配套因素(规则体系的全球化)是国际资本投资前需要权衡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在供应链配置、去政治化和全球化运行秩序的配套因素上下足功夫,不但要尽最大可能集聚、延长供应链,还要力求向供应链的上游攀升。
(一)以供应链条集聚的成本优势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投资
全球化使得企业通过参与供应链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及时将产品投放市场,从而降低仓储成本。企业产品产供销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计划和设计,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疫情影响下,全球实时生产系统遭到破坏,供应链上下游链条因配置分散而被切割甚至被切断,无法同时“转起来”。世界实体经济皆因此受阻,其表现便是“复工不能复产”。在平常时期,资金流、信息流、物流运转得有条不紊,但在非常时期,比如本次疫情期间,空间阻隔完全可以切断供应链,这种现象亟待世界重新思考供应链的配置布局问题。
以往全球供应链布局在一定程度上缺乏系统全局眼光,碎片化散落在世界各地,导致运输距离长,耗时长,各地不同步需要协调。运输不便利还会额外加高仓储成本,不仅阻碍供应链的顺畅运行,而且松散、脆弱的供应链布局还可能导致链条断裂的风险。以链条集聚的方式增加供应链黏性,将是未来我国进行配置布局需要着重思考的关键。
众所周知,全球供应链布局与资本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供应链上游链条越长、越聚集,越能吸引资本投入,这是成本优势;而资本投入越多则供应链越聚集、链条越长,越容易占据上游链条,这是资本优势。由此可以推论,当前中国境内已经形成供应链条的工业园区以及周边新建园区可以成为吸引国际资本投资的重点地区,未来有主题产业的园区投资建设将掀起一股热潮。UNCTAD的《2019年世界投资报告》强调,高新产业园区建设已经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投资政策工具,可能成为未来国际资本跟进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引擎。国家可以在税收、补贴等政策利好方面积极引导、鼓励高新产业园区建设,为聚集、延长高端供应链做好基础性的服务工作。
产业园区选址尤为关键,要兼顾物流枢纽、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条、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充足的产业工人和工程师、宜商的政治生态、宜居的自然环境等要素。“良禽择木而栖”“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产业园区建设要有主题,确定一家行业龙头企业作为中心,其他环节链条的配套企业就会跟进入驻,逐步形成链条集聚和生产经营的规模效应,尽最大可能延长链条。经济全球化永远是国际资本投资考量的首要因素,在中国国情背景下助其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应该成为东道国招商引资的服务核心。
产业园区运营要去政治化,尊重价值体系的全球化,要给国际资本吃定心丸。对于国际资本来说,即便能够在中国赚更多的钱,如果没有安全保障一切都等于零。戰狼式外交、民众大规模有组织地抵制日资(因钓鱼岛)和韩资(因萨德导弹)、大讲缺乏依据的阴谋论等行为,都会大幅提升国际资本对华投资的安全忧虑,撤资对于一些企业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之举。
产业园区管理要与世界接轨,要保障法治化、国际化、市场化的营商环境,维护并恪守规则体系的全球化。过去我们一直关注经济体系的全球化,专注于供应链布局,往往对价值体系的全球化以及规则体系的全球化重视不够。当前,一些高科技企业明知搬离中国会承担一定的经济损失,却依然毅然决然地搬离中国,这中间确实有一些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据全球制造业咨询公司Kearney的评估,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导致当年中国对美制造品出口下降900亿美元,其中的310亿美元份额被分流到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国家,现实既残酷又严峻。我们知道,供应链布局配置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的调整过程。中国今天的供应链格局便是40多年改革开放积累的硕果。趁着周边国家产业工人缺乏技术训练、基础设施尚未建成、供应链上下游配套亟待补充的时机,我们应尽快开足马力建设能够承载供应链集聚的产业园区,留住现有的供应链并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投资中国。一旦形成供应链集聚,马太效应会使该地域的综合成本优势更明显、供应链条更长、供给能力更强。
近期,中共中央宣布海南单独立法,成为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港。这不仅仅是税收和贸易方面的自由,也是制度安排的自由,彰显中国对外开放的勇气、决心和力度。既往在内陆地区难以解决的价值体系的全球化和规则体系的全球化等主权分歧在自由贸易港里都可以改革突破,进而迎刃而解。此外,海南是国内离东南亚最近的沿海省份。近年来,亚太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向增长点靠近形成供应链条集聚既是经济体系的全球化的迫切需要,更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二)高端供应链的保中游追上游战略
美国对华为、中兴等高科技公司制裁不仅是想遏制中国发展数字科技,而且是想牢牢占据高端供应链上游以引导国际资本投资。技术是决定全球高端供应链配置的最核心要素,没有之一。中国数字技术的研发创新能力是决定高端供应链是否迁出中国的关键因素,自主研发成为中国制造业向二级梯队攀爬的必由之路。
研发突破技术瓶颈。当前绝大多数中国企业以拼价格的低成本方式嵌入全球高端供应链的中游和下游,处于生产制造组装的低附加值环节。如果没有对供应链上游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创新突破,短期内无法攻克技术难关,则无法实现独立自主的产业发展格局,需要另辟蹊径。相关企业可以利用各国共享的全球专利库数据,有的放矢地查询该类技术的研发和专利持有人信息,积极与技术实际掌控方开展技术合作,这是从供应链中游升级向上游靠近的捷径。 走出去拥抱世界。中国企业要放眼世界,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密切追踪供应链、尤其是高端供应链龙头的资本动向、重组趋势和战略走势,主动强化与其链接配套和外包关系,审时度势地把一部分产能转移到龙头企业所在地,以方便上下游连接。特别要对高端供应链中上游关键零部件、原材料企业进行投资,以重资合作方式积极投入、研发创新、进而掌握核心技术。当前我们的战略是,在确保高端供应链中游地位的同时,以资本对外投资为纽带巩固和强化全球供应链中的中国链条,力争在技术上逐步赶超世界一流,向全球制造业二级梯队挺进。
中日韩共荣圈。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亟需尽快签署落地,使其成为联结三国命运共同体的纽带。此举既可以巩固中国在全球供应链地位,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以美国为首发起的全球化“去中国化”而造成的中国制造业危机,更可以对国际资本形成强劲吸引。不容乐观的是,在中日韩供应链分工当中,核心技术产品研发设计的供应链上游龙头位置依然由日韩占据,中国处于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环节,即供应链中下游位置。在未来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应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研发创新能力,积极把握向供应链上游攀升的机会,不断向供应链的上游挺进。
借势于新基建东风。2020年3月、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连续提出加快新基建步伐,该举措有利于补齐我们因为科技实力不足而无法由市场机制自发引导配置高端供应链布局的劣势。30万亿级体量的新基建将为高端供应链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广阔的应用市场,不但可以助力我国企业从高端供应链中游向上游攀升,还可以引导国际资本跟进投资布局,以延长高端供应链的链条配置。有一点需要强调,上述各种保中游争上游的方式只有新基建不受客观因素限制,其他方式都要受限于各种外因,最终能做到什么程度,不好预测,所以新基建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研究测算,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总量已经占到CDP的%,对GDP增长贡献率达到%;在带动就业方面,2020年将贡献约54万个就业岗位,2025年,将贡献约350万个就业岗位,2030年将带动超过800万人的就业。新基建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
实事求是地说,中国的制造业升级将是一项艰苦卓绝的系统工程,更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攻坚战,关系到高质量发展的成败,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疫情背景下失业率飙升,传统基建被重新提上日程以缓解当前的失业问题,这是国家战略的短期权衡,本无可厚非。但若想真正实现产业升级,还是要投入重金积极打造我国的数字产业,这是国家的中长期战略。①我们不该用短视的“经济账”去评判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今天的卧薪尝胆是在为明天的发展积攒能量,是为了明天的大踏步前进。我们只有真正掌握数字产业的前沿核心技术,才能占据高端供应链的上游龙头位置,我国相关企业才算成为高端供应链的头部企业,才能真正主导高端供应链全球配置布局,吸引国际资本跟进投资——到那个时候何愁就业?传统基建和新基建双管齐下是国家短期战略与中长期战略的有机结合,以传统基建解就业的燃眉之急,以新基建为扩大未来就业不断蓄能。
结论
与柏林墙倒塌和雷曼兄弟倒闭一样,新冠肺炎疫情是一个震惊世界的突发事件,其深远的影响我们今天空难预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将对政治、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世界会因此做出调整以应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有关全球化和供应链再配置等相關问题因疫情而成为热点,我国商界、学界、政界的主流观点大致分为相反的两派:有悲观观点认为,全球供应链尤其是不对应中国消费市场的那部分产能将陆续搬离中国;也有乐观观点认为,疫情后供应链将聚集中国。我们认为,无论有否疫情,产业转型升级必将带来供应链配置的结构性调整,疫情只会加快调整速度但无法颠覆调整趋势。中国要彻底摒弃非黑即白的二元论思想,全球化不仅仅是经济账上的盈利,对价值体系的全球化以及规则体系的全球化要予以高度重视、综合分析、认真研判、积极应对,努力做到补短板、强弱项、固优势,不盲目乐观更不妄自菲薄。同时,紧抓改革开放机遇并迎接挑战,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携手各国共同发扬全球化的共赢精神,积极维护全球化的经济体系、价值体系和规则体系。
①贾康:《新基建: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支撑》,《党政研究》2020年第4期,第1-8页。
[责任编辑国胜铁]
①贾康:《当前财政政策的发力方向》,《财政监督》2020年第9期,第37-43页。
②贾康、欧纯智:《从博弈论视角看当前中美贸易谈判》,《领导科学》2018年第18期,第20-21页。
①杨仁发、张婷:《服务业全球价值链地位攀升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扩过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第3-12页。
②贾康:《以制度创新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社会科学报》2020年2月6日,第1版。
①亚伯拉罕·马斯洛:《动机与人格》,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79页。
①埃米尔·涂尔干:《社会分工论》,渠东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年,第42页。
②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洪天富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74页。
③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刘尊棋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第79页。
④托马斯·皮凯蒂:《21世纪资本论》,巴曙松等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129-130页。
①JesseHeley,"Thefanta-syofglobalproducts:fizzy-drinks,differentiatedubiquityandtheplacingofglobalization",,,, ②
GeoffPfeifer."Fromstate-boundsubjectstoglobalsubjects:notestowardanAlthusseriantheoryofglobalizedsubjectivi-ty",inClobalizations,2020,,,
③
MatthewMing-takChew."Assessinglocalizationwithitslocalsocioculturaldynamics:howHongKong'slocalizedclub-culturewasunderminedbywealthandpowerdisparities",inClobalizations,,,
④
MehtapDursun,GurayCumus."Intuitionisticfuzzycognitivemapapproachfortheevaluationofsupplychainconfigura-tioncriteria",inMathematicalMethodsintheAppliedSciences,
⑤
,StefanoRonchi."Ontheroleofregionalhubsintheenvironmentalsus-tainabilityofhumanitariansupplychains",inSustainableDevelopmerzt,2019,,,
⑥
SelvarajHemapriya,RamasamyUthayakumar."Aneotericapproachtogeometricshipmentpolicyinanintegratedsupplychainwithsetupcostreductionandfreightcostusingservicelevelconstraint",,2020,,,
⑦
FouadElOuardighi,MatanShniderman."Supplier'sopportunisticbehaviorandthequality-efficiencytradeoffwithcon-ventionalsupplychaincontracts",inJournaloftheOperationalResearchSociety,,,
⑧,"AnIntegratedProduction-DistributionPlanningProblemunderDemandandProductionCapacityUncertainties:NewFormulationandCaseStudy",inMathematicalProbtemsinEngineering,2020,,,
⑨
,BrianFynes."Buildingroutinesfornon-routineevents:supplychainresilienceleamingmechanismsandtheirantecedents",inSupplyChainManagement,2019,,,
⑩
MarcelaMarCalAlvesPinto,JoaoLuizKovaleski,"KnowledgeandTechnologyTransferInflu-encingtheProcessofInnovationinCreenSupplyChainManagement:AMulticriteriaModelBasedontheDEMATELMethod".inSustainabitity,2019,,,
(11)賈康、欧纯智:《从博弈论视角看当前中美贸易谈判》,《领导科学》2018年第18期,第20-21页.
①贾康:《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分析》,《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第6期,第80-85页。
大学生疫情论文【第二篇】
摘要:防疫期间,各种相关宣传报道及新闻发布频见于各类媒体和各种场合,但在这些积极的宣传报道和新闻发布中却存在一些字音、字形及用词、用语等方面的问题,故拾之,诊之,以飨读者。
关键词:疫情报道;新闻发布;语用问题
庚子新春,病毒肆虐,全国上下打响了一场全面抗击疫病的战争。一时间,各类媒体的宣传报道及各级新闻发布可謂铺天盖地。这些宣传报道及新闻发布对于抗击疫病、稳定社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笔者发现在这些积极的宣传报道和新闻发布中也存在一些语言文字及其运用方面的问题,本着“停课不停学的精神”列举一二,与各位方家一同诊断。
疑似病例一
新冠guàn肺炎
典型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新闻播报及人们的言谈中常被简称为“新冠肺炎”,但奇怪的是,全称的时候一般都会读作“新型冠guān状病毒”,而简称的时候,却经常读作“新冠guàn肺炎”。
望闻问切
“冠”,是多音字,分别读作“guān”和“guàn”。“冠guān”指帽子和形状像帽子或在顶上的东西;“冠guàn”则是戴上帽子、在前面加上某种名号和第一名等意思。由此可见,“冠状”之“冠”一定是读作“guān”。我们熟知的“冠状动脉”“冠状病毒”等正是如此。
可能是“冠guān状”一词早已入耳入心,而“新冠”这一简称新词的读音尚处模棱两可、未加辨析的阶段,故而时有“新冠guàn肺炎”这样的误读。
诊断报告
多音字误读,无论是“新冠肺炎”,还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冠”皆读作“guān”,不能读作“guàn”。
疑似病例二
疫情防控狙击战
典型症状
各种语音播报中,我们听到的都是“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街道、马路上的标语也大都如此,但有个别地方却别出心裁,打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字样的标语。
望闻问切
《现代汉语词典》中“阻击”指“以防御手段阻止敌人增援、逃跑或进攻”;“狙击”指“埋伏在隐蔽地点伺机袭击敌人”。单从“埋伏在隐蔽地点”这一特征来看,我们这次打响的也绝不是“狙击战”。
诊断报告
形近、义近词语误用,只有“疫情防控阻击战”,没有“疫情防控狙击战”。
疑似病例三
防控的重点是湖北和武汉
典型症状
疫情发生以来各级领导及广大人民群众高度重视,而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市的疫情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常出现在新闻报道及人们闲谈中的一句话就是“本次疫情防控的重点是湖北和武汉”。如2020年2月23日中安在线的报道中就有“湖北和武汉是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是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胜之地”这样的句子。
望闻问切
在这类句子中,“湖北”和“武汉”是两个词语,也是两个概念。从概念的内涵来看,“湖北”和“武汉”在句中皆指疫情防控的重点地区。但从概念的外延来看,“湖北”的外延大,是种概念,“武汉”的外延小,是属概念,“武汉”从属于“湖北”,“湖北”包含“武汉”,两者是具有种属关系的一对概念。
判定两个概念是否具有属种关系,关键要看其在外延上是否具有包容关系。如果“一个概念的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相同”,则可判定这两个概念具有属种关系。在以上的句子中,“武汉”的外延就和“湖北”的部分外延相同,所以二者确属种属关系。而从逻辑关系上来说,具有种属关系的两个概念是不能并列使用的。
当然,因为同一的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示不同的事物,表达不同的概念,所以并不是说“湖北”和“武汉”就一定不能并列。例如,在“这段时间,人们谈论的话题总离不开湖北和武汉”这个句子中,“湖北”“武汉”和前面所列举的句子中新提到的“湖北”“武汉就不是相同的概念,并且此处的“湖北”和“武汉”也不是种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并列在一起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2020年2月2日的澎湃新闻中有一句话:“全国防控的重点地区是湖北省,而湖北省防控的重点地区是武汉市。”这应该就是以上错误表述的人们想表达的正确意思,可是他们只图语言的省略,却忽略了句中两个具有种属关系的概念间的逻辑关系。
诊断报告
句中“湖北”与“武汉”逻辑不清,并列不当,正确的表述为:“全国防控的重点地区是湖北省,而湖北省防控的重点地区是武汉市。”
疑似病例四
重中之重的任务
典型症状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某相关部门发言人指出:“面对这次疫情的迅速发展,如何提高治愈率一直是科研攻关重中之重的任务……”类似的说法在很多新闻报道及新闻发布会上屡见不鲜。
望闻问切
“重中之重”,即重点中的重点。但“重中之重”是个省略的说法,“重点”意指“某某工作的重点”“某某事情的重点”“某某任务的重点”等等,至于是什么工作、事情或任务,则会在“重中之重”这个短语的前面以定语的形式交代出来或在“重中之重”这个短语的后面以名词中心语的形式交代出来。前者,诸如“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文明创建的重中之重”等;后者,诸如“重中之重的科研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任务”等。如果“重中之重”前面已经交代了是什么工作、事情或任务,那么这个短语的后面就不能再加上“工作”“事情”“任务”等词语,加上“任务”“工作”等词语就构成了重复赘余。而该句在“重中之重”前面已交代出“科研攻关”这项工作,所以“重中之重”后面的“任务”就是多余的重复。
举个例子,我们可以说“搞好街道卫生是我市文明创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也可以说“搞好街道卫生是当前我市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但却不能说“搞好街道卫生是我市文明创建重中之重的任务”。 诊断报告
“重中之重”和“任务”重复赘余,正确的表述应该为:“如何提高治愈率一直是科研攻关的重中之重。”或:“如何提高治愈率一直是重中之重的科研攻关工作。”
疑似病例五
从……已经走向趋缓
典型症状
2020年2月20日,在武汉举行的一场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某发言人在回答《人民日报》记者提问时表示:“总体上看,湖北、武汉疫情从过去的爆发式增长已经走向趋缓,如果防控措施落实到位,下降的趋势不会改变,从前期的最高点开始逐步下行。”
望闻问切
首先,这个句子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湖北、武汉疫情从过去的爆发式增长已经走向趋缓”这个句子的谓语是动词“走”,“走”的前面有“从过去的爆发式增长”和“已经”这两项状语。该语境中,前者表处所,后者表时间,而按照多项状语的一般排序规则,时间状语应该在处所状语之前,所以这里应该将“已经”置于“从过去的爆发式增长”之前。媒体新闻中包含此类句式的句子很多,如“福建闽清已经从‘脱贫攻坚’走向‘乡村振兴’”“中国已从制造走向创造”“腾讯在AI等新技术领域已从概念走向实践应用”等等,都是将“已经”置于“从……”之前,而将二者倒置的“从……已经走向……”句式却难觅踪迹。
其次,这个句子兼用了“从……走向……”和“……的形势趋向……”两种句式,存在句式杂糅的问题。
再者,句中的“趋”即“趋向”,指朝着某个方向发展,因此“走向”和“趋”构成语义重复。
诊断报告
“从……已经走向趋缓”兼有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和语义重复等多种语病,该句可以修改为“湖北、武汉疫情已经从过去的爆发式增长走向缓慢式增长”或“湖北、武汉疫情过去爆发式增长的形势已经趋缓”。
疑似病例六
抗击疫情?战胜疫情
典型症状
防疫期间,我们每天从各类宣传报道中听到的、看到的最高频词语非“疫情”莫属。“疫情通报”“防控疫情”“抗击疫情”“战胜疫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疫情防控阻击战”等包含“疫情”的短语也比比皆是。
望闻问切
“疫情”一词《现代汉语词典》关于其的解释为:疫病的发生和发展情况。释义后所给的配例是:控制疫情、疫情报告。从该释义和所给的配例不难看出,“疫情”这个名词的中心语素是“情”。“情”,即情况。同类的词语还有“灾情”“险情”“病情”等等。这样看来,所谓“疫情通报”“防控疫情”“防止疫情扩散蔓延”等说法是合乎语法和情理的,但“抗击疫情”“战胜疫情”一说似有不妥,“抗击疫病”“战胜疫病”才合乎情理。
同理,我们只能说“战胜灾害”,而不能说“战胜灾情”;只能说“战胜疾病”,而不能说“战胜病情”;只能说“掌控舆情”,而不能说“战胜舆情”;只能说“掌控敌情”,而不能说“战胜敌情”。
诊断报告
我们抗击和战胜的应该是“疫病”,而不是“疫情”,所谓“抗击疫情”“战胜疫情”,若改为“抗击疫病”“战胜疫病”则更合乎情理。
疑似病例七
“硬核”標语
典型症状
为了最大化实现宣传效果,达到规劝民众重视防疫、佩戴口罩、减少聚会的目的,各地方基层单位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些所谓“硬核”标语应运而生,诸如:“不戴口罩就出门,这个杂种不是人”“今年到处乱跑,明年坟头长草”“今天聚会图热闹,骨灰盒中乐逍遥”等等。
望闻问切
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固然重要,但文明应该是我们每个公民始应遵守的行为准则。这些所谓“硬核”标语确实够“雷人”,够震撼,但它让我们震撼的不仅是疫病,还有宣传者的恶毒和低俗。它不仅令人尴尬、寒心,更有损我泱泱中华讲文明、重礼仪、有仁爱的美好形象。
诊断报告
此类标语虽具警示作用,但用语不得体、不文明,有损国民形象。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形式逻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4.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大学生抗击疫情论文2000字
摘 要论文以疫情下的企业战略为背景,以美团公司为例,对企业环境进行分析,研究美团企业在环境变动下企业战略的應对,并对疫情环境下企业所做的战略决策的优与劣作出具体评价和说明,分析企业在疫情环境下面临的问题,最后给出建议并进行总结。
AbstractBasedonthebackgroundoftheenterprisestrategyundertheepidemicsituationandtakingMeituanCompanyasanexample,thispaperanalyzestheenterpriseenvironmentandstudieshowMeituanenterprisesrespondtotheenterprisestrategyunderthechangingenvironment,andspecificallyevaluatesandexplain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thestrategicdecisionsmadebyenterprisesundertheepidemicenvironment,analyzestheproblemsfacedbyenterprisesundertheepidemicenvironment,andfinallygivessuggestionsandmakesasummary.
关键词疫情;企业战略管理;美团
Keywordsepidemicsituation;enterprisestrategicmanagement;Meituan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11-0089-03
1企业简介
美团网的全称为“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是2010年3月4日成立的团购网站。美团网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本地精品消费指南”服务,是国内最早最大的独立团购网站。美团网有着“吃喝玩乐全都有”和“美团一次美一次”的服务宣传宗旨,注册于北京市海淀区,为开拓市场,实现互惠互利,本着“价格,质量”双优,“诚信,服务”共赢的经营理念,竭诚为广大客户服务。
2企业外部环境分析的方法
分析方法
“PEST”四个字母,分别是英语中的political(政治环境)、economic(经济环境)、social(社会环境)和technological(技术环境)单词的首字母,所以PEST分析方法是分别从这四个方面分析宏观环境的。
政治环境
电商发展越来越迅速,国家对于电商的管理也趋于规范化和法律化,同时国家也正在积极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定和约束电商。美团网作为生活服务类电子商务市场,国家法律法规的制定,更能保护美团的利益。
经济人口环境
根据社科院预计,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990865亿元,比上年增长%。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0892元,比上年增长%。据国家教育部公布的最新数据,2020年全国大学生在校人数为3700万人,人数呈逐年增长趋势。2020年,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48万亿元,年均增长10%。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很容易看出,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电子商务拥有巨大的市场。
社会文化环境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电子商务领域也由十年前的稚嫩渐渐走向成熟,并在近几年的时间里迎来发展的黄金阶段。上网购物对大学生来讲已经不是一件稀奇事,并且对于网上订餐大学生也是较为积极的一份子,基于这种消费习惯,美团外卖能够很好地符合大学生网上订餐消费需求。
技术自然环境
互联网及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满足人们需要的同时也增加了人们对于互联网和智能技术的依赖,互联网和智能技术成为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
“五力模型”分析法
五力模型是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他认为一个行业中的赢利能力一般由现在行业内的竞争者、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和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来决定。这五种基本力量构成了行业中的竞争结构。
3疫情下企业战略变革及实施情况
在如此的外部环境变化下,企业的经营战略要随着环境变化而变化,以美团为例,相比较主营线下销售的企业,美团主营线上的部分就受影响的部分相对较少一点,相反更加带动了在足不出户的客观环境下人们必须选择网上购物这样的一种方法,对于企业战略变革而言,市场环境变化不仅包括其本身的不断变化,而且包括企业对市场环境选择所带来的新市场进入或者现有市场退出,而后者在推动企业战略变革过程中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下显得尤其重要的地位。
新业务崭露头角
外卖行业需求端预计平稳,消费者将养成外卖习惯,下单频次也在提升。消费整体受到阶段性影响,疫情发展后居民减少外出,消费者会避免外出用餐。本次疫情将导致部分外出用餐需求转移至线上平台预订,整体外卖订单量有望维持。节后订单量将平稳回升。回顾美团2019年的表现,美团的营收结构化调整正释放出新的信息。财报显示,2019年四季度,美团三大业务板块收入均实现了同比高速增长:餐饮外卖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至亿元;到店、酒店及旅游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至人民币64亿元;新业务及其他分部收入同比增长%至2019年的人民币61亿元。除了上涨的数字,美团收入结构的变化正在进行。支撑外卖业务在线营销收入增长的举措为:优化包括在线营销、生产及运营数字化、聚合支付、食品供应链及金融服务解决方案。基于庞大的流量池,美团帮助数百万家餐厅最大化了线上渠道的曝光率,增加了线上销售额。 从圈地战到纵深战略
疫情既带来风险,也带来机遇。例如,特殊时期,美团买菜、美团闪购业务需求爆发,加速了C端业务的拓展速度,也反过来推进了美团在供应链层面的布局。从美团新业务及其他分部的收入及毛利表现来看,包括C端业务在内的新业务已经释放出潜力,相较疫情带来的阶段性负面影响,这些业务会为美团贡献更大价值。从B端来看,美团到店和外卖业务开展本地生活领域商家实现获客营销;主打B端食材供应链的快驴业务和餐厅管理系统(RMS)为餐饮原材料采购和运营提供一条龙解决方案。另外还有生意贷、美团支付等金融布局,以及馒头招聘、美团大学等商户端人事招聘业务布局。以上系列举措都是围绕线下商户场景的纵深落地,从中可以窥见美团的战略:深耕本地生活,提升线下数字化水平,进而巩固美团的护城河,拓展业务边界。
“欲擒故纵”战略(减免佣金)
美团平台此前减免外卖佣金,影响有限。应该并不算利空。从疫情较为严重的武汉和湖北部分地区影响来看,根据中信数据科技组跟踪,武汉市9月以来,月订单量在1200~1500万单浮动,假设湖北省内其余11个地级市月单量均为30万,预计湖北省单量占美团外卖大盘%~%。財报显示,2019年,美团佣金收入为184亿人民币,占比%,而在线营销服务收入近50亿人民币,占比从去年的%提升至%。美团已经显露出以广告收入为核心的电商平台特质。在收入端受损的情况下,减免佣金及赠送管理系统的做法会导致收入进一步减少,现金净流出加剧,整体成本上升,亏损风险加大,存在较大财务压力。尽管从财务角度,美团针对疫情推出的系列举措对自身财务表现必定有负面影响,但从更长远的利益出发,只有帮助商家度过寒冬考验,美团未来的发展也才能有更深厚的根基。美团选择牺牲短期利益与商家共度时艰,是为了更为长远的发展。从大盘来看,疫情虽然在短期内对美团造成打击,但美团的基本面仍然稳固,这些举措会进一步加强美团与商家间的联系,巩固其市场竞争优势。
4疫情下企业战略实施中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问题
由于疫情的影响,让人人心惶惶,虽说疫情大潮已过去,但是还是免不了让人感觉在外就餐有风险性,从春节起餐饮业的生意一跌再跌,中信证券援引了恒大研究院近日发布的疫情报告估算,本次疫情影响下,餐饮业7天内损失可能高达5000亿元,相当于2019年春节黄金周全国旅游的总收入。节后大部分餐饮门店都处于关店状态,餐饮商户举步维艰。加大外卖业务几乎成为目前商家唯一的自救措施。不过,随着疫情的持续,若大规模的中小独立餐厅门店关门潮来临,美团将不得不重新投入大量资源做地推和开拓市场。这也解释了,为何美团此次宣布提供亿元商户专项扶持资金,并提供不少于100亿的优惠利率小微贷款,以求缓解中小商户压力实现平稳过渡。综上所述,餐饮寒冬还将维持。
5疫情下企业战略发展及其管理的建议
企业战略管理的必要性
若是没有一套适合自己公司的企业战略管理,就如同人失去了灵魂一般,对内部甚至外部的环境变化都是没有反应的,市场稍微变化,将会对企业造成巨大的打击。企业战略是以企业的总体发展为依托,结合市场经济大环境所制定的一个企业发展管理目标,一个科学有效的企业战略管理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企业战略管理,可以根据企业的发展需求,结合市场发展动向,为企业的发展制定出一套更为长远、科学的企业经营发展纲要与方向,从而更好地拓展企业的未来。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战略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如果在企业发展中,没有一个科学长远的战略,那么企业的发展道路必然会非常短暂,而企业的发展有一个正确的战略定位,则会指引企业更好地抓住机遇,更好地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使得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激烈的竞争中走得更长远。
企业战略管理的建议
加强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正确认识
要想使得企业战略管理得到长远的发展,那么首先就要加强企业对企业战略管理的正确认识,树立一个正确的企业战略管理意识。从企业管理人员开始,就要对企业战略管理有一个更加全面与正确的认识,企业在发展中,要想取得正确、长远的发展,那么就必须要加强对企业战略的制定。在企业战略制定时,要对企业的各项资源进行合理、最优化的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只有他们具有企业战略意识,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将最先进的战略管理理念灌输给企业管理人员,结合这些先进的战略管理理念对企业自身进行创新。
有针对性地进行企业战略分析
在此次疫情的影响下,根据财报分析出对酒店服务形成的影响比较大,客观的原因让影响成为必然的结果,要学会转换战略,专注其他面的主营服务,除了要对企业战略管理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还要加强对企业战略的分析,认真地对企业所处的环境、竞争情况进行更加全面、准确的分析,要有针对性地将企业的发展战略进行全方位的制订。在进行企业战略分析时,要正确面对企业的发展现状,切合实际地制订企业的发展目标。要将企业战略分析当作一项长期的工作来进行开展,根据市场发展情况与企业的自身情况来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促进企业战略定位的准确性,加强管理模式的多样化
企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发展,市场经济的多变化使得企业开展战略定位的难度加大,为了更好地促进企业的良好发展,我们必须加强对企业战略定位准确性的把握。企业在进行企业战略定位时,要抓住企业发展的优势,美团作为一个主营线上的企业,要适时调整战略,由于疫情现在是可以化困难为机遇,我们要对企业的发展有重新的认识,针对企业的某一个优势作为切入点进行创新,另外,企业战略管理要不断地加强管理模式的多样化,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不断地依靠科学理论和方法为依据,结合企业的自身发展状况,不断地发现更加适合企业发展的新方法。
参考文献
1孟阳.我国中小企业战略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18(12):38-39.
2尤建新,邵鲁宁.企业管理概论(第六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
3张东生,丁玉婉,刘宏波.企业战略管理基本原理探索的质性研究[J].企业经济,2019(09):92-99.
4王晓汉.论企业战略管理缺失问题与应对策略[J].神州,2017(33).
5徐官杰.基于差异化战略视角的企业管理战略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2(18):102-103.
大学生疫情论文【第三篇】
转眼分别一月有余,知道你们一定很想念同学、老师和学校了。我们遭遇了一个极其特殊的春节和寒假,此刻,举国上下正在经历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宅在家的日子里,老师想请你们静下心来,仔细思考一些问题,比如:如何看待自然、面对社会、认识国家……,认真地审视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
关于自然,我们要心存敬畏。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脆弱而渺小的。目前,因为一个小小的病毒,成千上万的同胞陷入生命危机,举国上下陷入困难与焦虑,很多家庭失去亲人。自古以来,因为人类毁坏自然、破害生态、违背规律而受到大自然报复与惩罚的事件屡见不鲜。节约能源、爱护环境、保护生态、不猎食野生动物,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所以,请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中要时刻提醒自己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关于社会,我们要学会担当。疫情肆虐,让我们感到的不仅仅有焦虑不安,还有那些逆行者、奉献者带给我们的深深感动和强大信心。抗击“非典”的功勋、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连夜亲赴武汉,73岁的李兰娟院士带领团队日夜奋斗在“战疫”一线。除夕夜,三军医疗队火速驰援武汉,祖国四面八方一批批医务工作者接连不断勇往疫区,从接到指令到集结出发仅仅几个小时,他们无需思考,毫不犹豫。祖国各地各种各样的救援物资日以继夜地运往疫区。大敌当前,冲锋陷阵的不仅有党员,还有群众;不仅有军警、医护,还有工人、农民、快递员,以及餐饮、社区等志愿者,这是一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战役。国家有难,每个人都不做旁观者,都想用自己的身躯和手臂为祖国擎起一片天,用生命呵护生命,这是一种中国式的责任与担当,我们也因此看到战无不胜的中国精神和顶天立地的中国脊梁。
关于国家,我们要笃定信心。汶川重建、海外撤侨,同学们一次又一次看到中国速度、中国力量。这一次,我们又切身感受到中国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认识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疫情发生后,***总书记亲自指挥、调度,总理亲赴疫区指导,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科学部署。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从方案确定到建成收治病人仅用半个月时间,医院建设所需的所有物资、所有工程都有相关行业企业积极主动的支持与捐助。“中国一日,外国一年”,中国速度、中国力量源于中国制度。请同学们相信我们党的坚强领导,相信我们政府的强有力执行,有祖国做后盾,我们一定能够取得“战疫”的彻底胜利。
关于舆论,我们要保持理性。中国在此次“战疫”中体现出的中国力量、中国智慧、中国担当,令世界卫生组织、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党和国际组织给予高度赞赏,并提供了大量的支持与援助。相反,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千方百计利用此次疫情破坏我国发展与稳定,同时,丑化、抹黑中国,称时下的中国为“东亚病夫”,企图通过散布谣言,蒙蔽民众,恶意攻击我们的党和政府。所以,请同学们在任何时候都要保持清醒与理性,关注主流媒体,明辨是非曲直,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信谣,不传谣,相信科学,配合政府,做好自己,为共克时艰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于自己,我们要努力提升。这是一个加长版的假期,开学的日子还没有确定,请同学们利用好宅在家里的这段日子,不外出,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陪伴父母亲人。同时,要管理好自己的时间,按时作息,好好吃饭,制定学习计划,读一些平时没时间读的好书,写一些平时没时间写的诗文,听一些平时没时间听的网课,提升自己,陶冶情操,等疫情结束时,回来的你们,一定是身心健康、朝气蓬勃!
大学生疫情论文【第四篇】
防控疫情、战胜疫情是一场全国动员、全民参战、全力求胜的大战。能否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这次抗击疫情作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战略部署,既表明了这场斗争的严峻形势,更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决战胜疫情的坚强决心和科学决策。
抗击疫情的艰巨性。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较长,一些感染者在感染初期症状不明显,可谓“看不见的敌人”,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可谓“看不见的战线”;新型冠状病毒具有传染性,可聚集性扩散,防控疫情可谓“无边界战场”;目前对于治愈新冠肺炎仍没有特效药。这些因素决定了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参与者和战斗者,无论是在前线奋战还是在后方保障,都要坚守岗位、尽职尽责。居家的群众也要积极配合相关防控措施,凝心聚力,共同构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线,打好一场人民战争。这些因素也决定了疫情防控不是单靠卫生健康部门、疾病防控机构和医务工作者就能完成的,从中央到地方、从武汉到全国、从党政机关到社区乡村,都要全面动员、全面部署,组织一场总体战。这些因素还决定了疫情防控在全力救治患者的同时,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展开一场阻击战。
抗击疫情的复杂性。这次疫情防控处于疫情传播与春节春运的重合期,感染人群与未感染人群接触机会多,切断传染源、控制疫情波及范围的工作难度大;既要对新冠肺炎患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又要科学论证病毒来源,尽快查明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加快相关试剂、疫苗、药品研发,同时做好防控和科研各项工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疑似病例在地域上相对集中,医疗设施、医护人员、物资供求矛盾较为突出,不仅要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而且救治要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需要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在全力以赴抗击疫情的同时,又要把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降到最低,努力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形势复杂、时间紧迫、任务繁重,只有打响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依靠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全面统筹布局、层层压实责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才能战胜疫情。
抗击疫情的总体性。***总书记指出,疫情防控不只是医药卫生问题,而是全方位的工作,各项工作都要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支持。疫情防控的全方位性要求我们把握打赢制胜的全域性,努力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化解公共卫生安全重大风险,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等。这次疫情防控是大战,也是大考。应对大考,赢得大战,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扛起责任、经受考验,既有责任担当之勇又有科学防控之智,既有统筹兼顾之谋又有组织实施之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党中央对疫情形势研判准确,各项工作部署及时,采取举措有效,打赢制胜的战略方案不断优化。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综合运用、系统发力,一定能打赢这场具有全局性影响的硬仗。
大学生疫情论文【第五篇】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疫情来势汹汹,党员干部更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挺身而出,当好群众的“主心骨”,成为战“疫”的“先锋军”。
吹响“冲锋号”,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当好标杆。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斗争,是对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应对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也是对各级党员干部思想觉悟、工作作风、领导水平的一次综合检验。党员干部在这个关键时刻更运用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成果,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不畏风险,迎难而上。党员干部要带头站在防控疫情斗争的第一线,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不畏艰险,顽强拼搏,才能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带领群众。“将不畏死,卒不惜命”。党员干部唯有带头顾全大局,坚守岗位,才能以用实际行动当好标杆,发挥引领作用。
吹响“冲锋号”,各级党员要以高度责任感开展总动员。疫情来势凶猛,各级各部门党员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才能发挥联动作用。医疗卫生战线的基层党组织要团结带领广大共产党员和医务工作者,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临危不惧、迎难而上,恪尽职守、救死扶伤。各级党组织要大力支持医务工作者的工作,切实关心他们的工作、生活和实际困难,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街道社区和乡镇、村党组织要带领群众发挥好第一道防线的作用。只有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积极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坚定地站在斗争的第一线,才能发挥出群众的力量,坚决打赢同新型冠状病毒斗争这场硬仗。
吹响“冲锋号”,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党员站在第一线。作为一名党员,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用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面对疫情,党员干部就更要积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我们欣喜地看到,在医疗救治、通信、电力、建设、交通运输等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相关的各条战线上,都有党员干部作为先锋队、突击手努力奋战的身影。打赢战“疫”需要一场人民战争,这就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作用,在抗击疫情一线守初心、担使命,才能带领群众筑牢战“疫”的长城,切实保卫好人民群众健康,最终赢得胜利。
大学生疫情论文【第六篇】
突发而来的新型肺炎疫情可能会影响同学们正常按时返校,但是疫情割不断师生情,开封大学思政部教师们为了让学生做到“停课不停学”,2月4日,充分利用办公群传达学校精神,并根据学校教学安排,首先按教研室分成小组,有效利用网络,以“防疫战疫”为主题开展开学第一课教研活动。
各教研室结合开学第一课的性质、特点、主题和思政课的教学目标、任务,教师们通过群充分沟通交流,积极发言,形成了开学第一课的教学思路。思政课开学第一课不仅要提纲挈领让学生了解本学期课程的主要内容,而且要从多方面针对我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进行思政教育,使学生既了解国内外大事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又提高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2月10日,在各教研室线上交流的基础上,思政部进行集体线上备课交流。在备课交流之前,教师们对线上教学平台的资源搜集和操作训练进行充分交流,交流操作训练的心得体会,提出实际操作存在的问题,及时和平台负责人沟通,确保线上授课渠道畅通。在备课交流环节,教师们谈了学习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关于组织全省高校上好2020年春季开学思政第一课的通知》(豫高发〔2020〕4号)精神的体会,各教研室主任分别谈了线上集体备课的思路、分工及进度等。在备课中,重点突出了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做好疫情防控的复杂性和严峻性,国家、省、市和学校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采取的措施、实际行动,挖掘涌现出的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把“让党旗在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和生动感人的育人元素融入到思政课程,激发广大师生爱国主义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战胜疫情的信心,起到引导教育广大师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良好效果。
通过开展线上教研活动,提升了教师们对网络平台教学能力的提升,也避免了人员聚集,又超越了时空限制,实现了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在特殊时期为我校思政课新学期第一课做好了充分准备。
思政部在认真做好线上集体备课的同时,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充分发挥本部门便捷教育功能开展“好书推荐”系列活动。从2月7日起,思政部陆续在“开封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群里推出“好书相伴、静思共进”系列活动,着力通过教师的垂范引领作用,在新学期开课之前,引导学生在当前防疫关键时期,能通过徜徉书海,启迪心智、滋养心灵、陶治情操,涵养家国情怀,增强思辨能力,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大学生疫情论文【第七篇】
连日来,以武汉为重点的全国人民经受着又一场严峻的考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无情的肆虐着人民的健康,乃至生命。党中央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防控疫情斗争中高扬旗帜。是呀,冲在防控疫情最前面的,是辛勤的医务工作者,是我们的党员干部。飘扬在防控疫情战场上的那一面面鲜红的党旗上,铁锤镰刀闪烁着金色的光芒。“树旗帜强引领”“亮身份做表率”,这些战斗在第一线的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一道,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颂歌。
面对继续蔓延的疫情,他这些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不管条件怎样的艰苦,不管面临多大的困难和危险,始终坚守阵地,疫情不被控制绝不回头。犹忆当年林则徐曾有的铿锵誓言——“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如今的党员干部们,更当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下定“疫情不退,我们不撤”的豪迈决心。是呀,最是危难见真情,在这万众一心,共战疫情的时刻,有党中央的坚强领导,只要紧紧依靠群众,就能汇聚起磅礴的力量,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胜利。
不是吗?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白衣天使;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党旗鲜红。从报道中可知,无情的病毒挡不住爱心的流淌,各地的医务工作者、党员干部们,组成一支支志愿者队伍,离“小家”,为“大家”,舍弃节假日的休闲娱乐,毅然奔赴充满艰辛与危险的疫情重灾区,为生命而战,为“初心”而战。那一支名为“武汉精神”的志愿者队伍,从三名青年人开始,逐渐形成了一支服务群众战胜疫情的队伍,从口罩提供到其他服务,一直战斗在每一个角落。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爱的力量无穷。
那肆虐的疫情,那特殊的战场,正是检验“初心使命”的考卷。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此时更加凸显。也许,战斗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的同志们,背不出多少高深的理论,但他们牢牢记住了自己的身份,是一名党员,是一名干部,是一名医生,群众有难,必须上前,哪怕舍弃了自己的“小家”,也不能放弃了“大家”。普里尼说:“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与坚决的双手紧握着,胜利必属于希望。”在大灾面前,任何人都不是旁观者,但党员干部和医务工作者绝对应该是、先行者。
“祖国如有难,汝应作前锋”,疫情未到,防控先行。战场摆在哪里,党旗就飘扬在哪里。疫情防控刻不容缓,党员干部和所有的医务工作者、志愿者们,用智慧、勇气和双手,撬动的是防控疫情的“杠杆”,托起的是人民的希望。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让那一面面鲜红的党旗,在一线阵地上迎风飘扬;那舞动的铁锤镰刀,正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迎接着新一轮春暖花开!
大学生疫情论文【第八篇】
当庚子鼠年的钟声敲响,迎接我们的,不是万家灯火的其乐融融,而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全面爆发。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打响了。这是中华人名再一次面对病毒危机:新型冠状病毒。距离上次2003年非典仅仅17年,刚好降临在春节之际,这样来的突然,新型冠状病毒跟随着春运人口的大迁徒,来势凶猛,确诊病例从武汉的27例,一下扩散至全国的1万多例。让动物真正的把我们关在了家里。
防控疫情、战胜疫情是一场全国动员、全民参战、全力求胜的大战。能否取得疫情防控斗争的全面胜利,是对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应变局、平风波、战洪水、防非典、抗地震、化危机,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这次抗击疫情作出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的战略部署,既表明了这场斗争的严峻形势,更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坚决战胜疫情的坚强决心和科学决策。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浮现出一幕幕动人的情景:全国各地全力进行防控,遏制疫情蔓延。而作为疫情中心的*_**"战场"。医护人员、医疗物资、生活保瞳物资紧急集结,驰援武汉。每个中国人的心都凝聚在一起,大家逆向而行,贡献力量。医护人员有的瞒着家人主动请缨湖北,走向战场;有的在防护服下连续工作8小时,没有一刻停歇,即使汗水布满了正张脸也不愿走下火线;有的为了节省一套防护服,连水都不愿多喝一口。是啊!如果没有这场病魔,谁愿意在春节与家人分离?在厚重的防护服下,每个医护人员都有一个完整的家,可他们仍然选择走向战场。舍小家、保大家,这是多么无私的精神。
国土苍苍,四海升平时欢笑的人们,在阴霾压抑的日子里,也能挺身而出,眼角斑驳的是毅然决然的斗志;不曾忘,钟南山院士耄耋之年临危受命,奋战于疫情一线,是胸怀天下的国土无双XXXXXXXXXX不曾忘,那请战书上一枚枚鲜红指印,“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写满了铿锵有力的医者轩昂XXXXXXXXXX不曾忘,他们擦干泪水,抛却恐惧和疲惫,披上层层的白色战袍和披荆斩棘的铠甲,义无反顾地冲上了同病毒生死搏击的战场,用血肉之身组成防线,拼杀抵挡着上蹿下跳的广道疫,把危险交给我,把健康还给你。冲锋陷阵的前线,永远有他们忙碌的影子,共和国的荣誉里,是否也该写下他们的名字?这世间哪有什么百毒不侵的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身衣服,学着像前辈一样,治病救人和死神抢时间XXXXXXXXXX病毒凶险,白衣逆行,致敬伟大的白衣战士。
我们虽然不能像医护人员一样走向前线,也不能像其他各行各业的人们为灾区一线捐钱捐物,但我们能做到不拖后腿,不给社会添乱。保护好自己,不随意出门,即使不得已出门也不忘戴口罩,切断一切可传染的途径,所以我们选择宅家。我们这样做不仅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在一线奋斗的医务人员的支持,对国家对社会的支持。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一场生与死的较量。在灾害面前,我们中华民族从未畏惧,永远奋勇向前!武汉——这座历史名城,我们与你同在。众志成城,抗击肺炎!
到目前为止,疫情的情况已经极大的缓解,最危急的时刻已经度过,这一切都是白衣天使们不顾自身安危自发走上前线得来的结果,这一切都是政府及时的政策和领导得来的结果,是中华民族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换来的美好明天。
所有细微之下都隐藏着春暖花开冰面破裂的巨响,所有阴霾之下都匿蔽着柳暗花明曦光初现的希望,愿四海疫情已终,疾患永散,愿诸君平安喜乐,新年安康。明年春天我们再赴江城,赏尽十里樱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