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的诗歌 精编母亲河的诗歌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母亲河的诗歌 精编母亲河的诗歌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母亲河的诗歌范文1

[关键词]文学渊源;北方意象;乡愁;忧患意识

文晓村,原名文立业,1928年3月2日出生于河南偃师甄家庄。初中毕业后参军,23岁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第五次战役中所在师陷入重围,突围失败后隐匿深山一年,后被美军俘虏,1954年3月押解至台湾。在军队服役多年,退役后于1973年考入台湾师范大学,毕业后从事教师工作。被“感训”期间文晓村已尝试写作,1956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海与天》。1962年与诗友发起创办《葡萄园》诗刊,提倡“你健康、明朗、中国”的诗歌路线。两岸实现互通后,文晓村一直致力于两岸的文学交流工作。文晓村的文学创作以新诗为主,在诗评方面也卓有成就,出版诗集《第八根琴弦》《一盏小灯》《水碧山青》《文晓村诗选》《九卷一百首》,评论集《新诗评析一百首》《横看成岭侧成峰》等。

因为有感于中国乡村基础教育的薄弱,文晓村最初的人生理想是要献身乡村国民教育,以推广普及教育为终身志业。但读师范有就业限制,为了能够毕业后参军保家卫国而改读中学,并于16岁那年的冬天与另外6位同学一起参加了抗日游击队。虽然爱好文艺,一直不曾放弃读书的爱好,但文学创作显然并非文晓村当时的首要选择,他真正开始文学创作是到台湾后。然而,若细细追寻其文学踪迹,却仍然要先回到养育了他的中原大地。

文晓村最早的文学启蒙,来自于母亲。文晓村的母亲虽命途多舛,但有幸读过几年私塾与女子小学,知书达理,坚忍能干。文晓村五六岁时,母亲已教他背诵《三字经》,教他唱歌,播下最早的文学种子。入学之后,文晓村接受了更为系统与专业的教育,尤其是小学时期的田致茂老师,进一步发掘了他的文学天分。这位国文老师认真上课之余,经常自己为学生印制课外读物(多小品文与诗词),订阅杂志(谢冰莹主编的《黄河》),指导学生办壁报。小小年纪的文晓村在老师的指导下将话剧《高丽童子》改为“河南曲子”,且公演成功获得嘉奖。文晓村非常爱看书,学生时代也曾“误入歧途”差点因为迷恋武侠小说耽误学习。从军后也没有放弃这一爱好,利用闲暇时间,文晓村阅读了大量文学作品,既有鲁迅的《狂人日记》、茅盾的《腐蚀》、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等现代文学作品,也有《静静的顿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翻译小说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还观看过歌剧《白毛女》与地方秧歌戏。

从文晓村的回忆中,可以看到他阅读面十分驳杂,既有中国文学也有外国文学,既有现代文学也有传统文学,既有精英文学也有通俗文学民间文学。这些阅读经验对于文晓村日后新诗创作未必都能看到直接的影响,但不能否认为这位文学爱好者储备了优质的创作资源,字字都沉淀成的丰厚的养料,最终开出美丽的文学花朵。

除了文学经验的积累,文晓村个人的人生经历也潜藏在他的诗歌之中。为了纪念抗战而作的《抓住抗战的尾巴》,将他中学毕业后与几位同学毅然从军的经历写了进去。七个中学生虽然懵懂却满腔热血,赤脚走在冰天雪地里也不觉寒冷。这是文晓村自己的个人经历,也是当时青年学生的缩影,亦为我们民族的抗日历史作了形象的注解。

中原文化之于文晓村新诗写作的影响,首先是具有北方风情的物像再现。伊河、芦笛、黄河、纺纱车、黑布鞋、粽子等北方生活经历中的物像频繁出现于他的诗作中。这些具有北方特征的意象,一方面是文晓村诗作具有中原文化特征的重要构成部分,同时也透露了诗人掩不住的乡愁。

文晓村对于故乡的感情,更为直接的表达是他的乡愁之作。《想起北方》是文晓村的一首代表作。写作《想起北方》时,文晓村已去台近10年。从洋溢南国风情的台湾到布满北方风光的河南,遥遥有几千里的路程。且因为当时两岸隔绝,回乡之日未知,更是将时空距离放大数倍,“已经是长长的马拉松的距离了”。但即便如此,“从我的脉管中/仍能听及黄河奔腾的呼声”,思乡之情已经植入血脉之中,灵魂深处。乡愁在诗中具象化故乡的伊水与芦笛。伊水是诗人家乡村边的小河,养育了一代一代村里人,也承载了无数儿童的欢声笑语。儿时畅游的快乐之于游子尤其难忘与怀念。用苇叶卷起来的芦笛,当年只是北方很常见的简单乐器,小孩子玩耍的玩具,此时那悠悠的笛音里却都是诗人对故乡的怀恋之情。

乡愁还寄托在情之所系的人身上――杨柳树下的倩影与夜夜纺纱伴儿眠的母亲。从生命的孕育到幼儿的成长,都离不开母亲的细心呵护。母爱总是无私的,温暖的。所以在无根的岛上想起北方,不仅仅是怀恋的歌声“如同母亲的纺纱车/唱出熟稔的韵律”,任何日常生活细节都能勾起思念之痛:每逢端午,“想到母亲亲手包的/红枣粽子/嘴角上挂的/竟是泪水”(《红枣粽子》);母亲节“宁愿守在书斋内/日夕献一柱心香/回忆儿时的慈晖”(《母亲节的下午》)。文晓村的诗惯于从日常细处人手,看似平淡却意蕴悠长。在《生日之二》,诗人将母亲对儿子的思念刻画为一个倚门等待的形象。倚门而待,实在不过是最平常的行为,然而“日夕倚门复倚门”,从日出到夕落,一天复一天,若是也“以时间的长影”来丈量这“九千个日子”,也一定不少于那“长长的马拉松的距离”。虽然至死都不曾放弃,“奈何关山万里海天无情/也望不见那熟悉的踪影”。一次离别,竞成永别。“一旦有了音信/我那年迈的母亲/竟是古稀白发包黑巾/坐在黑色的相柜中/对着自己的儿子/不发一语”。黑与白的对比,音信与无语的对比,悲痛无声,却撼人至深。

对于历经漂泊之苦的诗人而言,心心念念的并不是“吃喝穿戴都有母亲来安排”(《生日之一》),而是母亲对孩子日常生活的照顾中所蕴含的情感牵系。这是母慈子孝的人伦情感的深刻表达,同时母爱亦是可以抚慰身份之伤的温暖桃花源。“对于过去事情的怀恋总是以当下的恐惧、不满、焦虑或不安为背景出现的,即使这些东西并未在意识中凸显出来”。离散之于身份认同的影响,一方面在于离散者自我主观上徘徊于原乡与新乡的撕裂感,一方面来在于现居地对迁徙者的不接受。中原文化本就安土重迁,离家难回的游子很难断绝对原乡的记忆与情感。文晓村被美军遣送至台后,心理上很难轻易认同一个陌生之地,漂泊无根之感难以消解,自然化为对故乡、对母亲的怀恋,他的创作也自然而然就满盈着原乡的物事与文化,以此抗拒身份的流失。也许起初是被迫,但长久生活下来,时间与情感的积累终将“异乡”也变成了“故乡”。但台湾被人为操纵的族群矛盾,让这些“外来者”也时时感到不被认同的疏离与伤害。正如身份是多重的,作为其中重要的一个维度,“故乡”也并不一定是唯一的。离散的特殊经历造就了他们双重的身份意识,最终为“故乡”书写上了两个名字。文晓村往返于“双乡”之间,自有其难掩的撕裂之伤,然而却能以“无愧于山河天地”的广阔胸怀加以化解。也正是这些离散者之于双乡的深厚情感,为两岸文化交流织就华丽篇章。文晓村与葡萄园诗社是促进两岸诗歌交流的先行者,推介诗作、编选诗集、举办研讨会等,一力“复兴中华文化,繁荣华文诗歌,作跨世纪的前瞻思考”。

河南位于黄河中下游,平原广阔,物产丰富,孕育了灿烂悠久的文化。但作为内陆省份,其优势在历史进程中渐变为劣势,天灾人祸不断,苦难一直如影随形。苦难促生了坚韧的生命力,也促生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河南人对苦难的坚韧承受在文晓村身上有明显体现,并被诗人融入了新诗创作中。文晓村一生命途多舛,却在艰难挣扎中一直渴望着“一盏小灯”。在《一盏小灯》中,诗人将多难的人生具象化为“荒漠的旷野”、“深夜的海上”、“浓雾的岛上”,无论多么恐惧、可怕,都一直追寻着“远方那一闪/荧荧的亮光”。“小小的灯”并不是“春花秋月”所代表的安逸繁华的生活,是人生至高理想,是“永远无法接近”,但要“把心贴了上去”的坚持。这种坚韧的生命力在《攀登》中集中爆发。《攀登》一诗部分灵感来自于诗人随军从济源到阳城时翻越太岳山的经验。独特的经历成为诗人后来重要的创作题材,更深层的影响在于对人格的锤炼,对生命的体悟。当年攀山的具体情形或许已经模糊,但“在那崎岖的道路上/你的步履艰辛”,“多少次从峻峭的高处/跌向死亡的山涧/”的艰苦卓绝却历历在目。太岳山再艰险,翻越过去这一次旅程也就结束了,对精神的磨砺则延续不息。“你的伤痕累累血泪斑玟王/也不曾停止你的脚步”,“必须吞下一胆紧裹的苦水/你仍然不放弃”,正是文晓村人生的注脚,也是他对生命的解读。

文晓村的出生地毗邻诗圣杜甫故地,离乡四十余年后诗人“但凭心香与血忱”(《梦回杜楼有记》)谒杜甫墓,对诗圣的景仰之情溢于言表,他自己的新诗创作也承续了以杜甫为代表的河南文化与文学精神,具有忧患意识。他既以乡愁诗叙写自己、叙写外省人的离散之苦,也为底层的小人物代言。《老校长》以午后放学这一日常情景人诗,诗人却从老校长日复一日送学生离校这一细节看到了一位教育者的内心世界。学生在老校长眼中是“孩子们”,而且是“天使似的孩子们”,为了看清他们,年纪已老的校长“不停地抚弄眼镜”。小小一个细节已将师生情表露无遗。目送学生们离开学校后,老校长又站在学校门外,“凝视那些油加利树”,这一沉思姿态,其实凝视的还是已经看不到的“孩子们”。诗人以诗为平凡的教育工作者塑了“一尊光辉的巨像”。

母亲河的诗歌范文2

播放总片头VCR

婺水大美,从李白的"径出梅花桥,双溪纳归潮",到李清照的"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从支流白沙溪的草长莺飞,到三江六岸的天水交响,大自然用跨越千年的山水美景,盛载这盛世的期盼。婺水大善,从黄大仙悲天悯人,扶危济困,到孟斌祥为拯救坠江群众英勇就义;从白沙老爷归隐治水,造福一方,到"环保老人"曹荣安践行雷锋精神,推广环保理念,婺城人民用自强不息的灵魂,书写时代动人的传奇。

颁奖

音乐起, 主持人男、女从中间走上场。

朗诵诗歌《蛟龙与飞鱼》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女:现场的各位观众,各位"五水共治"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合:大家下午好!

女:今天,我们相聚在美丽的婺城,参加这个特别的盛会。

男:我们将在这里举行婺城区"五水共治"诗歌摄影大赛颁奖典礼,给获奖的诗人和摄影家颁奖。

女:我们还将欣赏到一台充满激情的诗歌朗诵会。

男:下面,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参加本次活动的市、区领导。他们是:

女:参加本次活动的还有获奖诗人和摄影家,参与"五水共治"工作的干部群众。

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来宾的到来。

男:接下来进入颁奖环节。

女:首先有请婺城区委副书记、区治水办主任朱利群女士讲话。

(朱利群讲话)

女:下面,我来宣布婺城区"五水共治"诗歌大赛的获奖者名单,他们是:

(主持人念到获奖者,获奖者在礼仪引领下从观众席走红地毯上舞台站成一排。)

一等奖:《婺水魂》(组诗)作者:苏洪生

二等奖:《婺水三首》作者:邢卫忠

《婺江》(组诗)作者:李俏红

三等奖:《婺水二题》作者:巴赫

《婺水仙山不是梦》(组诗)作者:陈美云

《那条河,我们称她母亲》(组诗)作者:王洪歆

《长湖纪事》(组诗)作者:欧良

《白沙溪》作者:张乎

《水花》作者:黄晓思

网络投票最佳诗歌奖:《写给小同村》(二首) 作者:七月

男:下面,我们有请婺城区委副书记、区治水办主任朱利群,为获奖诗人颁奖。

(颁奖嘉宾颁发获奖证书,颁然结束后,礼仪把嘉宾和获奖者引下台)。

女:下面,我来宣布婺城区"五水共治"摄影大赛的获奖者名单,他们是:

(主持人念到获奖者,获奖者在礼仪引领下从观众席走红地毯上舞台站成一排。)

一等奖:《五水共治 生态喻斯》 作者:郭加生

二等奖:《保护水资源从小做起》作者:周沿伶

《绿水青山》          作者:杨  莉

《西湖的变迁》        作者:刘园园

三等奖:《村里小河水清清》    作者:钱志新

《五水共治 美丽长湖》 作者:陈  建

《婺江美如画》        作者:张丽华

《母亲河晨韵》        作者:吴乐弟

《婺江之滨》          作者:杨朝宣

《荒滩换新貌》        作者:朱  华

网络投票最佳摄影奖:《母亲河晨韵》 作者:吴乐弟

男:下面,我们有请婺城区委常委、副区长、区治水办副主任陶澄滨为获奖诗人颁奖。

(颁奖嘉宾颁发获奖证书,颁然结束后,礼仪把嘉宾和获奖者引下台)。

诗歌朗诵

女:让我们把热烈的掌声送给所有获奖者。是他们用手中的笔和镜头,记录轰轰烈烈的"五水共治",书写婺城治水的史诗篇章。

男:正如一获奖诗人所写的,每一滴水都含着一份寄托,每一滴水都酝酿着一个理念,每一滴水都照亮一种精神。

女:这是一种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也是一种奋发图强的精神。

男:这精神源于大自然无私的馈赠,源于婺城儿女殷切的感恩。

请欣赏城西街道报送的节目《水花》,作者黄晓思,表演者白牧云。

(白牧云上,朗诵《水花》)

男:是的,水的光阴无限长,我们只是小小的水花一朵。

女:我们的母亲河婺江,已经流淌了千年,她用清澈和甘甜,养育了祖祖辈辈的婺城人。

男:请欣赏竹马乡报送的节目《那条河,我们称她母亲》,作者:王洪歆,表演者诸葛丽君、朱丽珍、金姗。

(诸葛丽君、朱丽珍、金姗上,朗诵《《那条河,我们称她母亲》)

男:婺城治水,还母亲河一泓碧波。

女:婺城治水,最难在长湖,要让婺城最脏的"污水湖",变成鸟语花香的"小西湖".

男:在那些难忘的日子里,长湖的治理者们风里来雨里去,顶着严寒,忍着恶臭,留下一串闪光的足迹

女:请欣赏乾西乡报送的节目《长湖纪事》,作者:欧良,表演者:戴琛、余乐等。

(戴琛、余乐等上,表演《长湖纪事》)

男:我们只看到水的形体,有时是壮美的瀑布,有时是慵懒的温泉,有时是奔腾的河流,有时是宽大的湖泊。

女:诗人却看到水的灵魂,有时是谦谦的君子,有时是慈祥的母亲,有时是任性的儿童,有时是羞怯的少女。

男:请欣赏城北街道报送的节目《婺水魂》,表演者:朱励涛。

(朱励涛上,表演《婺水魂》)

男:从沙畈的崇山峻岭到白龙桥的沃土平川,白沙溪是婺城当仁不让的最美河流。

女:她的美不仅是白鹭掠过碧波,不仅是烟柳挂满屋檐,她的美还在于那甘甜的沙畈水,那浓浓的故乡情。

男:请欣赏白龙桥镇报送的节目《白沙溪》,作者:张乎,表演者:沈俊文、张萧伊。

(沈俊文、张萧伊上,表演《白沙溪》)。

男:我们正在远离故乡,远离与山水的血脉交融。

女:当我们回首时,父亲与村庄依然在守护着人与自然的那份默契,那个承诺。

男:请欣赏安城镇报送的节目《父亲眷恋的村庄》,作者:七月,表演者:安地镇小同村村书记李春法。

(李春法上,表演《父亲眷恋的村庄》)

男:我们从李春法的朗诵中,感受到了那深深的眷恋之情。

女:那是本源的感动,是灵魂的原乡。

男:白沙溪、梅溪、厚大溪、莘畈溪,每一条溪流的名字,都像是一首诗。

女:请欣赏由琅琊镇报送的节目《婺水二题》,作者:巴赫,表演者:华淑芳等。

(华淑芳等上,表演《婺水二题》)

男:婺水从崇山峻岭中来,从唐诗宋词的韵脚中来。

女:从先民坎坎伐檀的劳作中来,从游子蓦然回首的眺望中来。

男:我们追随婺水的脚步,从白沙溪到莘畈溪,一步步走出生命的精彩。

女:请欣赏由城东街道报送的节目《婺水三首》,作者邢卫忠,表演者:傅璐。

(傅璐上,表演《婺水三首》)

男:我们要如何留下这青山绿水,要如何珍惜这祖祖辈辈劳作的土地,这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问题。

女:面对这个问题,语言变得无力,只有用实际行动,投身治水事业,才能弥补我们曾经的过错。

男:请欣赏新狮街道报送的节目《婺水仙山不是梦》,作者:陈美云表演者方敏、宋绣红。

(方敏、宋绣红上,表演《婺水仙山不是梦》)

尾声

男:是啊,婺水仙山不是梦,绿水青山依然在我们身边。

女:是啊,我们已经醒悟了,吹响"五水共治"的号角,让向西的婺水,不再疼痛。

男:愿我,愿你,愿他,愿更多的人们,携手并肩,齐心协力,一起建设山清水秀的美好婺城。

女:尊敬的各位领导

男:亲爱的朋友们

女:今天的朗诵会到此结束。

男:谢谢大家的参与——

合:再见!

主持人邀请区领导上台与大家合影。

母亲河的诗歌范文3

棉花的话,只说给母亲,一个人听

哑了一个夏天的青桃,母亲教它们开口

弯着腰,一句句打捞,晾在枝杈上

花朵一说话它就开放。一只只尝到甜头的舌头

拱着母亲的胸脯。仿佛一群撒娇的孩子

争着抢着与母亲亲昵

看着母亲在花丛中,一遍又一遍地挪动

我听见了,落进母亲手中的呢喃

是这个世界上最轻柔的

张凡修,1958年6月生,河北玉田人。诗歌刊发于《诗刊》、《诗潮》、《星星》、《诗选刊》、《广西文学》、《青海湖》、《中国诗歌》等多家刊物,获2010年首届中国十大农民诗人奖,获河北省作协2010优秀作品年度奖,获《西北军事文学》2011年度优秀诗人奖。有作品入选花城版《2010中国诗歌年选》等,著有诗集《丘陵书》、《土为止》、《地气》三部。系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母亲的棉花》是一首读来让人神清气爽、温暖迷人的好诗。全诗9行,三行一节,句式错落有致。诗的第一节,“棉花的话,只说给母亲,一个人听/哑了一个夏天的青桃,母亲教它们开口/弯着腰,一句句打捞,晾在枝杈上”。第一行,就把“母亲”与“棉花”的关系写得亲密无间。在这里,母亲劳作的过程和植物生长的过程都被省略或淡化了,而诗意在诗人生动形象的叙述之中荡漾开来。“弯着腰”、“打捞”勾画出母亲辛勤劳作的形象,“哑”、“开口”、“晾”诗化了棉花的生长过程,一个“教”字,活灵活现地写出了母亲的不辞劳苦和精心培育。给棉花赋予了生命,给劳动赋予了情感,母亲的艰辛转化成了愉悦的享受。

诗的第二节,“花朵一说话它就开放。一只只尝到甜头的舌头/拱着母亲的胸脯。仿佛一群撒娇的孩子/争着抢着与母亲亲昵”。沿着“棉花的话”的思路,诗人向我们展现了一群女儿在一位母亲怀里撒娇亲昵的情景。写的虽是棉花,表现的却是母亲的慈爱和儿女的可爱,整个画面向我们呈现出温暖、幸福、和谐、朴素的气韵。“拱着母亲的胸脯”,亲切得让人不愿离开,勾起读者对母亲的无限依恋。

诗的第三节,“看着母亲在花丛中,一遍又一遍地挪动/我听见了,落进母亲手中的呢喃/是这个世界上最轻柔的”。“一遍又一遍挪动”,既写出了母亲劳作的辛苦,又把母亲热爱劳动的形象也表现出来了。这里有两层意思,表面上的一层是说,由于母亲的辛勤付出,棉花以“最轻柔的”姿态回报母亲,棉花获得丰收;暗含的一层却是,母亲劳作了一生,儿女们对母亲的回报也是最深情的,儿女感恩母亲。这一节,虽然“我”的出现转换了诗的角度,但还是紧扣“棉花的话”。“呢喃”一词有声有色,有情有态,有滋有味,十分鲜活,极富情感的张力。诗人陶醉在如此美好的情景中,那些呢喃是世界上最轻柔的,轻轻地落在母亲的手里,也轻轻地萦绕在诗人的心头,永远挥之不去。

这首诗,语言清新明丽,灵动优美,富有情彩。诗人以拟人化的创作手法为主,配以暗喻和通感,把采摘棉花的母亲写活了,把本没有生命的棉花写活了,把母亲与棉花的关系写活了,把秋天棉田的景象写活了,把农家的幸福生活写活了。一种素雅而恬淡的语境,更能让读者体会农民劳作的艰辛和平凡生活的美好,更能激荡起读者内心的情感波澜,从而激发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珍惜美好生活的热情。诗人用生花妙笔准确地捕捉生活的细节和场景,调动多种感觉,营造诗歌的深厚内蕴,从容实在,不虚张声势,不虚无飘渺,日常话语贴近读者,真挚情感贴近内心。

母亲河的诗歌范文4

你来自泾源的龙潭,流过古时的明月,闪烁着光辉灿烂的记忆。啊,古老的母亲河,在你清澈宁静的水面,我曾遗落过多少童真的梦幻;在你碧草丛生的河滩,我曾放牧过青春的荒原;在你奔腾不息的流程中,我曾渴望过理想的彼岸。

往事已随着你的流淌走远,回眸的瞬间,你亮丽的瞳仁里映现出蓝天的宁静、白云的悠然;你博大纯洁的情怀,豪迈而壮阔的气势,使我驻足凝思,心里涌动着春天的潮。

岸边的家园街长巷深,温馨静谧。袅袅的炊烟送走了昔日饥馑的日子,送走母亲伫立锅台迷茫的青春,送走父亲劳作归来深重的叹息,送走姐姐拖我寻找野菜的潸然落泪的神情……

而今,楼房响起欢快的音乐,听音乐的母亲已白发斑斑;父亲正在给我的儿子讲述泾河老龙的神话。牧歌悠然,驱赶着肥壮的牛羊,鞭鞘嘎嘎抽响在夕阳的尾迹,抒写一个浪漫多情的黄昏。

依然是那千古不变的流韵,依然是那波光粼粼没有休止的咏唱;偶而听到牧羊人划空的鞭声,火花的灵感就闪烁在我的脑海,就有了诗的飞翔。

你听,那是牧笛的悠悠清音,那是草滩上牛羊骚动嘶鸣,那是急流回旋的一朵朵笑靥,那是一个灵魂在无数个迭宕的波涛里横渡青春的岁月。有谁在你歌咏不息的诗情中悟到了人生的真谛,有谁把你执着的永恒的信念升华成诗的亮点,又有谁在你清澈见底的情怀里洗刷过不洁的心灵?

母亲河的诗歌范文5

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在你搭好灶火之后,/在你拍去了围裙上的炭灰之后,/在你尝到饭已煮熟之后,/在你把乌黑的酱碗放到乌黑的桌子上之后,/在你补好了儿子们为山腰的荆棘扯破的衣服之后,/在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之后,/在你拿起了今天的第一颗鸡蛋之后,/你用你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艾青连续用了八次“在……之后”,这是中国现代诗歌中的一个特例,是一个诗艺的创造。诗歌中常常运用反复的手法,但是在短短的一个诗节中反复八次是罕见的。反复,一般是运用于诗歌内不同的小节之间,用于韵脚的一唱三叹,而这种见于句首与句尾中间嵌入一个完整的主谓句型的介词结构,并由此排比而成句群,是中国传统诗歌中没有的表现方法。细细品味,笔者以为这种介词入诗的创造性用法妙处有如下几点:

其一,这是一首在抒情中包含大量叙事性因素的诗歌,如何在抒发感情的过程中把需要叙述的内容安置好颇为不易,艾青的手法是高超的。在这一段首尾两句的反复抒情之间,嵌入了一大段关于大堰河日常劳作与生活的叙述内容,如何让它符合诗歌的形式规律,是煞费周章的事情。首先要有一个特别合适的叙事手段,因为这首诗不是一种因果叙事,只是对“我”心中的不能忘怀的人――那个母亲,那个辛勤、无私忘我的劳动妇女的追忆与思念,并由此而完成一曲关于勤劳朴素的中国农村女人的颂歌。可是,烧火、煮饭、缝补、捉虱子这些琐碎、繁杂的家务事与追求咏叹效果的优美的诗歌形式似乎是矛盾的,这就必须以适当的方式组织安排,要给它们一个妥当的框架结构。于是,艾青创造性地寻找到介词排比的句式,把琐碎的内容整饬地变成了咏唱过程,镶嵌于其中的事情由此变得像珍珠一样辉耀。

其二,“在……之后”的介词结构的选用,完成了一个小的语言结构与大的叙述容量的艺术辩证。“你把夫儿们的衬衣上的虱子一颗颗的掐死”的动作过程是一种体贴、是一个个细致的关怀的表现,是母爱在微弱的灯下的强烈的闪耀。这些有着完整的主谓结构的介词宾语,充满着生命的关爱,被一个个小小的无生命介词结构统帅、覆盖着。但是这里面包裹着小人物的巨大、重要的生命内容。我们读这首诗歌,就是要完成对一个个介词结构的剥离,让一种高贵而寻常的品质逐渐地显示、联缀、累积而成一个高大的母性形象。这种以小涵大的方式,正适合大堰河这样的普通劳动妇女形象的塑造。

其三,这是一种画面式的布置。我们知道艾青是一个深谙绘画艺术的诗人,在现代诗人中,他的诗歌的画面感极为强烈。如何将事实变成画面、并将其清晰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这是艾青的独特的艺术手段。八个“在……之后”形成八个鲜明的画面,从中我们可以看见灶火的红光映照在大堰河的脸上,看到大堰河容不得灰尘的整洁的习惯,看到农家向晚时候的锅灶里溢出的食物气味如何召唤男人们回家,看到大堰河和她的家人的简朴的晚餐,看到她用一针针、一线线去缝补生活的破绽,看到大堰河在衣缝中寻找虱子以免除家人第二天受骚扰,也看到大堰河拾起鸡蛋时候仿佛看到了即将换取油盐、火柴的喜悦……

其四,这首诗是艾青在狱中完成的,他站在牢狱的窗口,眼前浮现出幼时的生活。这回忆既是一种重复,又是一种重复中的变化:重复的是大堰河不断浮现在追念、抒情中的形象,变化着的是她的一刻不停的劳作方式与内容。“在……之后”形成了一个连续性的想象画面程序:时间性标志与动作的空间转移。在这个过程中,诗人完成的是跳跃的形象与谨严的逻辑。“在……之后”提供了跳跃性想象的框架,也提供了时空连接的顺序,一个从傍晚到黎明怀着挚爱的劳动者的生活时段。

48 30543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