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生今世的证据(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今生今世的证据(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对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的解读【第一篇】

内容摘要: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围绕家园之思,借助追忆、找寻故土的形式来叩问人类生命的本质,将故土之思上升到一个探寻生命存在的哲学命题高度。从哲学命题上来说,“存在”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本文即从“叩问生命的存在”“废失家园的痛心”和“另一种存在”三个角度来解读《今生今世的证据》。

关键词:生命 家园 存在

苏教版“月是故乡明”这一板块都是围绕着“家”“家园”等一系列关于“家园之思”这一命题展开。对故乡山水、风土人情的眷恋,对乡村生活的美好回忆以及对精神家园的一次次找寻,无不体现了每一个作家的乡土情结。但是,当我在读《今生今世的证据》这篇文章的过程当中,觉得这篇文章不仅仅停留在了对故土的眷恋,而是更深一层地以借助追忆、找寻故土的形式来叩问人类生命的本质。已经将对故土的思考上升到了一个探寻生命存在的哲学命题。

一。叩问生命的存在

关于“存在”,从哲学命题上来说是指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世界。在《今生今世的证据》中,那不断出现的院墙、树木等许多事物都构成了作者的生命存在。这些生活中的平常事物深深地烙印着人的印记。但是,即使是这些深怀眷念、视为珍宝的事物,作者却有一天对它们的存在也抱有一种难以阐明的怀疑。表面上是在怀疑,可实质上作者却在以叩问的形式去印证自己的生活,让生命的存在在叩问中再次得到确证。

如果读过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就会发现,在作者心头不断闪现的事物正是作者切身经历过的事物,那些事物正代表了故乡的一切。作者从乡村走来,成为了一个游离在城市与乡村的作家。当他再次踏上回乡的旅途,踏上那片熟悉的土地,那种恍如隔世之感便会自然而然涌上心头。当时间定格为“现在”,也许已经没有人记得过往的一切了,当能够证明自己生命存在的事物消失的时候,一个人怎能不产生对存在的疑问?

可是,作者又为何不叩问现在,甚至是未来,为何不向现在与未来找寻“今生今世的证据”呢?如果说从食指的《相信未来》中,我读到的是对“现在”的深切怀疑,那么从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中,我读到的就是对现在与未来的困惑。作者刘亮程活在了不能自拔的属于自己的过往年岁里,也许在那样的年岁里他才能切实感受到生命的实在。

二。废失家园的痛心

当时光的铁蹄无情地踏过村庄,在岁月冲刷磨洗下的家园注定走向荒芜。物质的存在总有行将消失的一天。面对家园废失,任何一个人都是痛心疾首。也许这种荒芜并非实质意义上的“荒芜”,不过它确实已不再是从前所熟识的模样了。作者是在用回忆去找寻一个不复存在的村庄。

仅从这篇文章我们无法得知作者为何“会对以往的一些产生怀疑”?但我们可以联想到其他作品,例如高尔泰的《寻找家园》,野夫的《乡关何处》……一代代文人、学者怀着浓浓的情意反复述说着家园之殇,当祖祖辈辈苦苦经营与守护的故园,在现代社会中碎了一地的时候,是否也意味着人的根本价值的失格?当家园废失,一个人是否会像丢失农具一样丢失了自己的过往?在现在文明社会中,我们无法否认的现实是人类似乎总存在一种无根的感觉。就是这种无根的感觉让这位从乡村走来接受现代文明洗礼的作家对以往产生深切的追问。现代文明的冲击甚至让他对以往产生一种恍若隔世的虚无缥缈之感。作者是在借文字告诉我们要及时找回故土。字里行间流露着对原始乡村生活逝去的淡淡的哀伤。

三。另一种存在

其实,刘亮程找到了一个最好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生命存在,那就用文章来承载着渐行渐远的故土。

一代代文人、学者怀揣着那抹之不去,挥之还来的“乡愁”,以厚重的笔触四处找寻自己诗意栖居的精神家园。他们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对生命的存在发出本质的叩问。也许这一过程充满艰辛与苦涩,但最终的结果却是对生命的再次确证。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刘亮程亦是以写作的方式来证明自己,以为此生留下“证据”。人的生命犹如蜉蝣寄世,在历史的长河中终将湮没。当一切不复存在,没有人和物可以证明你此生的时候,能够留下的也许就只有那斑斑墨迹留存的点点心曲了。

列夫・托尔斯泰说过:“写你的村庄,你就写了世界。”当故土的一切变得面目全非,将再也找不到那熟悉的场景,“今生今世的证据”不可再得,找不到生命的源头,一个人或许离成为没有根的孤魂不远了。或许只有用文字记录,才能让自己的“孤魂”得到些许安慰。

一个人的内心生存无法见证,如果可以的话或许也只有文字了,这也不失为人生的另一种存在。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今生今世的证据【第二篇】

关键词粤西许氏源流路径

广东省人民政府文物保护单位――茂名“新坡许氏宗祠”大门楹联曰:“高峰朝太岳,阳煦耀箕山”实质点出茂名许氏之源。

一、许氏之源初始

(一)唐・颜师古在《急就篇?注》中说:“许氏,许由之后也,太岳之乱…封于许国”。(二)南宋・郑樵《通志・氏族略・以国为氏》:“许氏,姜姓,与齐同祖,炎帝之后,尧四岳伯夷之子也。”。(三)周武王封其苗裔文叔于许,“以为太岳后,今许州是也”。

可以说,三说本是同源。许由(亦即伯夷)是许姓的得姓始祖,由高氏贤人,原出姜姓,神农之裔、他是上古许部落的首领。曾经作过尧的老师,并曾出任尧时的四岳官、九州长。尧帝欲传位于许由,由谦而不愿,拒之而颖水洗耳,隐居箕山。归隐山林,成为中国最早最著名的隐士。卒葬于箕山,又名许由山。周武王封其裔孙文叔于许(今河南许昌一带),使主太岳之祀。汉初以国为氏。许国,五迁其国,后为郑所拼,终灭于楚。他和西周初年许国的开国君主文叔一脉相承。这些均为古籍所载,亦被今人考证确认。

二、许氏之变迁

(一)许国国君传承路径:

据刘恕《通鉴外记》及宋哀《世本注》路径如下

(一)文叔―(二)霍―(三)兴―(四)烈―(五)忠―(六)义―(七)申―(八)慎―(九)简―(十)厘―(十一)宜―(十二)武―(十三)文―(十四)缔―(十五)穆―(十六)僖―(十七)昭―(十八)灵―(十九)悼―(二十)男(被郑所拼)―(二十一)元―(二十二)结(为楚所灭)。

(二)汉代及后迁离许国分系有六支,茂名许氏繁衍路径:

汉初,分散各地子孙以国为氏。从河南许昌分散各地支系。支分南北,主要有高阳(今河北)、汝南(今河南)、安陆(高阳系分出,今湖北)三系,至唐,高阳再分出晋陵(今江苏)一支,汝南分出太原(今山西)一支,连中山(今河北)一支,共六支。

许氏有谱,始于晋元度公之《许氏谱》,失佚。唐龙朔中右丞相许敬宗奉敕修《氏族志》,今亦不传。北宋王安石之《许氏世谱》可以引用。王称“高阳之族,不见其始”,故始叙魏时之许据及其裔孙,据相关资料,其时茂名许氏上古世系为:

(二十三)克(居高阳下同)―(二十四)乔―(二十五)蕃―(二十六)尹吉―(二十七)伯度―(二十八)蓁―(二十九)琳―(三十)畴湘―(三十一)猗―(三十二)猜―(三十三)恢―(三十四)胄(居昌邑下同)―(三十五)延舜―(三十六)敞―(三十七)况―(三十八)旦―(三十九)池―(四十)杨(居汝南下同)―(四十一)诲―(四十二)珍慧―(四十三)慈―(四十四)毗―(四十五)德―(四十六)据(高阳始祖)―(四十七)允―(四十八)猛―(四十九)式―(五十)贩―(五十一)询―(五十二)仲之―(五十三)嵩公―(五十四)由公―(五十五)君明―(五十六)弘周(居安陆至60传)―(五十七)法光―(五十八)绍―(五十九)圉师―(六十)自然―(六十一)瑶葵―(六十二)昶。

(三)唐、宋时期茂名许氏脉络:

1.“昶”为入“闽”始迁祖。据《番禺潭山许氏大宗谱》载因由:

“昶公,唐河南洛阳迁江西乐平人瑶葵公次子也,幼时从祖父自然公习武,练得一身骑射兵法,战略无不精通。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安禄山攻占洛阳,郭子仪败北招兵时,见公文武全才,招为御卫。从郭子仪来往征战,破史思明于河北,升为代州节度使参谋。至德二年下冯翊奔河东,袭潼关以统回纥军得两京,有功官拜为荆州刺史。受李辅林部排挤,辞官隐居江西饶州乐平。宝应元年,江西农民军与歙州义军首领,方请联合攻克秋浦、饶州等地。公为避兵灾之乱,领长子钦公迁居福建兴化府莆田县,次子钟公随伯父永公居江苏丹阳始祖,昶公为莆田始祖,卒于莆田,享寿九十三岁,闽人称其长寿翁立庙于莆田县仁德楼头村,白云院边蒸尝三佰石”。此说明许氏唐朝入闽原因。

瑶葵裔孙许昶,唐朝任荆州剌吏(今湖北),南下入福建,子孙奉为入闽始祖,立庙于兴化府莆田县仁德里楼头村。是得到史实确证。

昶为入闽始祖。李氏诰封夫人。二传钦,唐司法参军,妣,李氏诰封夫人。三传,全、愈。全,钦之长子,唐中丞,妣,宋氏。钦之次子,愈,妣,薜氏,四传,实(愈之子)。六传,铁之子坦、侃、憬。憬,官县丞,妣,郑氏。七传,十一公、十五公、十七公、十九公(憬之子),十一公,官协律郎,妣吴氏。八传,麟、豸(十一公之子),豸公,官常书郎,妣周氏。九传,华、德(豸公之子)。华,官司吉安刺史。妣徐氏。十传瑚、?、?、珊(华公之子)。?(华公三子)官屯田尚书,妣方氏。十一传,冼、浼(?之子)。浼,官教授,妣杨氏。十二传,荏,官评事七公(浼公之子),妣方氏。十三传峙、峻。

2.昶子孙在闽脉络简图(据《福建广东许氏同源谱》记实下列):(一)昶(唐荆州刺史,始迁福建,立庙于莆田仁德里楼头村)(二)钦―(三)―全―(四)宝

愈(四)实―(五)―铁―(六)―坦―(七)―才

铜止侃―(七)―俊(八)―鳞―(九)―庄积家青宗杰保

位憬―(七)―十一公十三公十五公十七公

十九公彖―(九)―华―(十)―此―(十一)冼止免(十二)荏―(十三)―峙(始迁广东南雄,为珠江三角洲许氏之祖)

峻―(十四)―毅3.“峙”为入“粤”始迁祖

宋初,十三世祖峙,官台州推宫,始迁广东南雄始兴县,为入粤第一传祖。三传彦先,宋天圣进士,累官至殿中丞,为国子监之生员,宋神宗巡监,览其书,赞其文,赐与袍笏,准其随时陛见。诰授银青光禄大夫,与父牧、伯致、兄彦博、侄安世先后于宋天圣、治平年间,科举进士,故有“五凤齐鸣”之誉。

据《南雄番禺源流图》得到证实。简图下列:(十四)―宠―(十五)―罄―(十六)―奇―(十七)庸

辛止缶―(十六)一沧―(十七)―倡彦厚―(十六)沂(迁南海)

傥佐―(十五)―岩―(十六)―沮―(十七)―隆

泓―(十七)让

安世(宋治平进士)致(宋天圣进士)―(十五)彦博(宋治平进士)(十六)―孟成―(十七)―益

仲成止盍

牧(宋天圣进士)―(十五)―彦先(宋天圣进士,居番禺潭山)4.入主“番禺潭山”血脉:

彦国(迁新会)

①史书志述:彦先公于宋熙宁、癸丑、甲寅岁(一O七三年),与友程师孟,金君卿、李宗仪等泛舟避署,游于药洲仙湖,题诗九曜石,诗曰:“花药氤氲海上州,水中云影带沙流,直应路与银潢接,槎客时来犯斗牛”。仙湖(今西湖路)。九曜石,后移学宪署,即今广州市西湖路药州遗址。其子及诗,载《广东新语》、《羊城左钞》、《郡志》、《二山合志》等书。公邀友泛舟游白沙湖,观连花山景,公爱其地之胜,而卜居于湖畔潭山务本里。(白沙湖现为平地并建有楼房)

②实际墓地碑文证明:彦先公元配李氏、继续杜氏,均诰封夫人。杜夫人葬于广州城东增城市镇龙镇大尖峰山,号美人照镜又曰美女梳妆。彦先公与子皇宫教授,中奉大夫安修还始兴,年老卒,葬于南雄始兴丹凤岭。留孙宋承务郎,明经青,居潭山,青即为广州番禺潭山开传之祖。(丹凤岭现为始兴丹凤山公园)均有墓碑文所记刻为证。

③据《番禺潭山许氏大宗谱》《东莞横岗头许氏简谱》祥述:(十六)安修―(十七)青―(番禺潭山开傅之祖)(十八)―渊―(十九)秀禄―(二十)肇兴―(廿一)朝仪(廿二)添善―(廿三)子仁止

淑―(十九)才举―(二十)复卿(廿二)―圣孙―(廿三)―伯宽止

清卿―(廿一)元中真?伯裕―(廿四)―孟鲁

成恭(廿五)―彦文(与弟侄同迁东莞桥头)―(廿六)―妙爱―(廿七)―如杜如珍

如高―(廿八)―显文应凤--(卅一)桂英

显孙―(廿九)―应龙桂发―(卅二)子平子敬惟善

子礼―(卅三)从善祥善―(卅四)―骡欢―(卅五)―文奎(留东莞茶园)茂名、湛江、广西东部许氏始祖)

文璧(明儒学,赴高凉。实我文[

文_(明县令,居东莞茶园)

(四)茂名许氏在元、明朝代脉传:东莞始祖――如高。从潭山流向“东莞茶园圩”,东莞谱载:元末,潭山八世孙孟鲁,生四子,彦文、彦端、彦祥、彦桢。彦文与弟侄同迁东莞土桥头,其后裔孙众,潭山称之为“桥头房”。彦祥号如高迁茶园圩北上近乡,即今东莞市长安镇街口管理区横岗头村,以如高为始祖。其六世祖祥善生一子观骡,妣刘氏蔡氏,生四子,长文奎、次文壁、三子文?,四_文、“文奎与文_同乡住”。文壁赴高凉。展:

(五)高凉(茂名)始祖――文壁下派于明、清血脉及发《新坡许氏族谱》载:文壁,明弘治辛酉(1501年)以副榜贡生往高郡(今高州)任儒学,居高州城北关,为高州许氏始祖。号心斋,祖妣曾氏,封孺人,年老卒,合葬高州城郊六罗村低垌岭。文壁祖墓历代至今湛江,广西东部许氏清明拜祭。文壁生五子:乔羽、、翊、翎、翅。乔羽公生三子:廷富迁广西白村、颂艺、颂贤迁茂名新坡,为茂名新坡始祖。颂贤旋迁北铺岭(今新村)。墓碑也有记述。

颂艺字惟精,号巧?,明科举进士,出任西山县令,积善贻谋,配马氏,寿七十五岁,马氏寿七十二岁,合葬于梅子岭(茂名市建设路),名曰:“公白坟”。

茂名许氏历史壮丽辉煌,乔羽公长子廷富为明代科举进士,出任江西知府。廷富之子孟达为举人,任明朝县令。孟达之子迪吉明武进士,出任广西大厅官,次子迪美举人由广府升任四川知府,迪美之子基余?贡出任肇庆府。翎公下派裔孙,高州长坡廷赞明进士,孟球、英迪父子均为明万历年间科举举人,有“双凤朝阳”之美。颂艺下传裔孙,有璜及其孙汝韶为清举人,清奉直、奉政、通奉、朝议、资政大夫四十二名(五品至二品),清花翎、蓝翎十二员;一家八代连续封资政,全国罕见。民国期间,国会议员、省会议员各一名;新中国成立后,有厅级干部、副部级干部多名,科处级干部,举不胜举,大学生及博士,遍及全球,望族、富商为数不少。

弘扬祖德,后人发扬光大。青之下传裔孙,数拾万人矣,就新坡颂艺、颂贤俩公裔孙,遍及海内外,遍及广东广西两省。广东遍及江门、湛江、茂名三市;茂名遍及高州、化州、茂南县区。茂南遍及新坡、袂花、公馆、镇盛四镇二十多村庄。今将六余万人矣。

今生今世的证据范文【第三篇】

在张申府先生的哲学视域里,当今世界众多的哲学流派中,有三大哲学堪称世界哲学之主潮,代表了人类理性发展的正确方向。一是以罗素和维也纳学派为代表,基于现代科学认识论发展而兴起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一是以列宁为代表,作为马列主义理论基石和哲学精髓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一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道德人本主义哲学。对基于科学认识论发展而兴起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张申府先生是有所肯定和赞赏的。认为逻辑实证主义“特别注重科学的世界观,特别注重算术逻辑(即数理逻辑———引者)解析法”,有助于使哲学的前提清楚明白,从而使哲学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切实具体”。(参见《思与文》第92页)同时,张申府先生也强调唯物论的正确性,指出“世变代更之际,总是先有怀疑论,继有唯物论,中外古今以来,历历不爽”(《思与文》第54页)。以张申府先生之见,怀疑主义是“消极的”、“破往的”,有助于打破和超越传统;唯物主义是“积极的”、“尊来的”,有助于推进和构建未来。所以,“只有怀疑而不继之以唯物,必归于幻灭。但要建来,而不只尊来,又须以唯物为是体现理想”(《思与文》第54页)。这里对于怀疑论、唯物论的评介十分独到。但有一点似乎有些费解,何以说“唯物是尊来的”呢?如果联系科学进化论来解读这句话,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进化论从物种演变的客观事实出发,得出了物种进化,今进于古,后胜于今的结论。把进化的观念引申到对社会历史现象的解释,亦当能得出“尊来”的结论。张申府先生不仅主张“尊来”,而且更强调“建来”,这就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机械唯物主义的进化观,升华为一种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进化观。这里我们说“超越”和“升华”,主要在于“建来”需要发挥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自觉地遵循科学进化论来推进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的进程;“尊来”不免流于自发盲从地相信科学结论。关于世界哲学的未来走向,《家常话》第二九九节中作了集中阐述。张申府先生提出自己的基本观点或基本立场是“合孔子、列宁、罗素而一之”。他指出:“我始终相信,孔子、列宁、罗素,是可合而一之的。我也始终希望,合孔子、列宁、罗素而一之。”(《思与文》第128页)按照他的理解,“孔子表示最高的人生理想”,代表中国古来最好的传统;“罗素表示最进步的逻辑与科学”,代表西洋历来最好的传统;“列宁表示集过去世界传统最优良成分大成的一般方法,即唯物辩证法与辩证唯物论”,代表世界新的方在开始的传统。张申府先生深信,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孔子的仁学)与西方哲学的优秀传统(逻辑分析方法)及马列主义的哲学精髓(唯物辩证法)的有机结合,三大哲学的互补、融通与综合创新,不仅代表20世纪的中国哲学的未来———“新中国哲学”,而且可以开出代表20世纪世界哲学主潮的“新世界学统”。对张申府先生上述哲学构想,张岱年先生十分认真地评论说:“作者的主观愿望是将中国的优秀传统与西方近代分析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融会贯通、综合起来。这一观点可能有人认为是可笑可怪的,但是吾兄是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提出的。我认为,尊重每一个学者与众不同的独到见解,应是百家争鸣方针的应有之义。”(《思与文》序)平心而论,张申府先生“合孔子、列宁、罗素而一之”的哲学构想是确然有见的,张岱年先生的评论也是实事求是的。事过境迁,如今中国哲学界日益强烈地要求走出狭窄学科视域,寻求中哲、西哲、马哲三学融通及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交流、对话的呼唤和探索,说明了这一点。

二、古今中西之辨

关于中西学术和绘画艺术之差异,张申府先生指出:“中国学偏人事,中国画长山水。西洋学长自然,西洋画擅人物。是可见,自然之事,山水人物,两方面都不可缺。缺于此者,必求补于彼。只是,中国画山水,只是赏山水自然之美,以陶冶人的性情。西洋画擅人物,也未能克治人物人事的恶,而善用自然的力量。”(《思与文》第33页)这从一个特定的侧面表现了张申府先生对中西文化差异与互补的基本立场。古今中西之辨是中国近现代哲学和文化思潮关注的基本问题。对此,张申府先生的基本看法是:“古之弊,贱今而贵古;今之弊,轻中而重西;西之弊,察天而忽群;中之弊,贵人而遗物。”(《思与文》第62页)这四个排比句之间,原文是句号,且上下罗列为四行,很像是尚待发挥的四个段落的提领句。这里把它排列为一个整体段落,四句话之间标为分号,恰好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对这段话,张岱年先生十分简要地评论说:“此言虽短,却具有深意。”(《思与文》序)张申府先生关于古今中西之“弊”的这段话,其逻辑形式颇类《荀子?解蔽》篇中对先秦诸子之“弊”的评论。究竟其“深意”何在呢?笔者认为,其“深意”就在于对近代以来的古今中西之争作了扼要而深刻的反省与总结。所谓“古之弊,贱今而贵古”,指自古以来,特别是经学时代中国文化崇尚道统、好古博今、因循保守的历史弊端,造成了中国文化近代进程的迟滞,致使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而只能被动应付。所谓“今之弊,轻中而重西”,指晚清以降直到新文化运动后期中国思想文化界的主流妄自菲薄、步步西化的弊端。“新思潮”因丧失民族精神本源而难以根深叶茂茁壮成长,结果导致民族文化自信力的萎缩。对此种偏失,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梁漱溟、熊十力等现代新儒家学人也有深切的洞察与批评。所谓“西之弊,察天而忽群”,值得深思并须特别加以解析。此中的“天”指自然,“群”谓社会。是说近代西学或西方文化,注重自然科学的研究探索,科学技术繁盛发达;而研究探索社会问题的社会科学(严复谓之“群学”)相对不够突出。说西方文化近代自然科学和技术繁盛发达,似乎国人皆知,无庸辩言;而说西方文化“忽群”,不重视社会科学或“群学”,似乎有些费解。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严复当时翻译的“汉译世界名着”来看,如赫胥黎的《天演论》(今名《进化论与伦理学》)、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今名《国民财富论》)、孟德斯鸠的《法意》(今名《论法的精神》)、约翰?穆勒的《名学》等,都是一流的社会科学着作,怎么能说西学“忽群”呢?应该说,张申府先生的英文造诣及对当时西方文化的了解,在当时学人中是一流的,断不会轻易下次断语。这里存在一个对西方文化认识的“时代性误差”。这个“时代性误差”与当时造端于欧洲、波及世界的两次几乎“灭绝人寰”世界大战直接相关。在不到三十年之内一连发生两次世界大战,给中国人如何观察西方文化带来了文化心理上巨大的震撼,思想文化界普遍形成一种“西方文化的幻灭感”,这种“幻灭感”在梁启超的《欧游心影录》(1918年)和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其哲学》(1922年)中有深刻的烙印。二梁认为,西方文化属于“物质文明”或“心与物”二元对立的文化,此种“物化”的文化已经走到了尽头,今后世界的未来将是“东方文化”或孔子儒家文化的复兴。张申府先生上述言论发表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之间。他所说的“西之弊”,同样蕴含了对西方近代资本主义、物质主义、个人主义、科学技术中心主义文化偏颇的思考与认识。“忽群”或许是指西方近代文化对人类共同生活理想缺乏深入的洞察和构想。孔子的仁学和以唯物辩证法为哲学基础的苏俄社会主义文化或许可以弥缝此种缺陷。所谓“中之弊,贵人而遗物”,是指中国传统文化重“道”轻“技”,重“德”轻“艺”、重“人文”轻“自然”、重“综合”而轻“分析”的泛伦理主义的历史局限性。而对“物”或客观事物的实证研究和逻辑分析,又恰恰是西方文化,特别是作为其优秀代表的逻辑实证主义哲学的优长。基于上述对古今中西文化长短得失的思考,所以张申府先生要“合孔子、列宁、罗素而一之”。诚如张岱年先生所感慨,此种未来哲学的构想不是随便出口的话,更不是浅识者所说的“可笑可怪”之论,而是“认真的”,它蕴含了一代哲人的良苦用心!

今生今世的证据【第四篇】

当我的父母把我的出生证交到我的手上的时候,我的心被这张小纸片击中了,这正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证据啊。

作家刘亮程有1篇文章,叫《今生今世的证据》,大意是说人活在世界上是需要物来证明自己的,这样的证明可以来自于一堵墙,一株树,可以是一棵草,一根木头,那些曾经拥有过的东西,都是人生命的痕迹。刘亮程要告诉我们的就是人与物是相互证明的,人应该懂得珍惜。

当我的父母把我的出生证交到我的手上的时候,我的心被这张小纸片击中了,这正是我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个证据啊。

这是一张由南京市卫生局颁发的婴儿出生证,纸片已经发黄,婴儿姓名一栏填着我的名字“徐小华”,这是我父亲的笔迹,我认得的,与其他的笔迹完全不一样,这三个字写得特别认真,一笔一划的,我似乎能感觉到父亲如愿以偿的欣慰,因为他们在有了两个儿子之后,特别想生一个女儿,而我如约而至。我出生的日期是1963年的3月30日,这让我得知我来到这个世界的准确的日子,而我的同龄人的出生时间大多数是不准确的,所以算命先生能精确地排出我的八字,而不只是算个大概。这张证明还告诉我我的母亲叫张佩华,是生的第6胎,应该是她的第六个孩子,但我只有两个哥哥,我的其他的兄弟姐妹到哪里去了?这让我想起华兹华斯的诗《我们是七个》,想起小女孩无比坚定的口气,不管她的兄弟姐妹在还是不在。

我还从这张纸片上知道了我家原来住在水巷23号,我知道南京曾经有七条“水巷”,我家的那一条是位于大行宫附近的“水巷”,八十年代初我还去寻找过这个地址,地名还在,但巷口已经封住了,中山东路正在改造当中,后来再去就连巷子也找不到了。之所以叫水巷,是因为这些“水巷”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巷口一头在秦淮河边,一头在居民集居之地,运水船在秦淮河停泊,由挑夫把饮用水经巷子挑到市民家中。到我出生的时候,南京的供水系统显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水巷”已经名存实亡,但它给我的亲切感和归属感却是强烈的,所以,当我再也找不到它的时候,我竟有了无根的感觉。

再来看看纸片的背面。

这是“应注意事项”,我觉得四十多年前南京市政府的工作相当细致,它告诉持证人:“1. 婴儿出生证即公民证,必须持此证到派出所报户口。此证应妥为保存,不得遗失或转让别人。2. 应常常带儿童到卫生机关检查身体,按时预防接种。”我现在去读这些看上去口气严肃的字句,真是发自内心地感到一种温暖和体贴,对成人的严格要求正是对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的保护和尊重,她也是一个小小的公民了呀。

除了这些印上去的字句,还有一些手写的记录,这真是计划经济的一个缩影,对于我这个小婴儿来说,我已经拥有了一些权益,我有了“补助布票十尺,定布五尺”,那是给我做小毛衫儿的吗?“63年4―6月各票已发一人”,这“一人”就是我这个小毛头吗?“各票”是指什么呢?粮票吗?国家会配多少粮食给我?还有什么,煤球票?糖票?肉票?豆制品票?母亲也有很多的补贴,“产妇营养已发”,还有牛奶,在国家有限的条件下,还是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妇女儿童的权益。

感谢我的父母如此完整地保存下我生命的第一个印证,他们在女儿来到世界之后,尽可能地为我留下更多的痕迹,我从一岁起每年都有一张在照相馆拍的照片,它们让我看到自己的慢慢成长,看到女大十八变。我还有许多小时候穿过的衣服被母亲藏在箱子里,每年夏天“曝伏”时我都会与它们一见。许多被我们的记忆慢慢忘却的东西却在实物的证据前被一次次唤醒,它让我们回到过去,回到从前。

48 17003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