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事迹和贡献专业精编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写作参考】一篇好的范文往往能让您的写作事半功倍,下面是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的“杨振宁事迹和贡献专业精编10篇”优质范例,供您写作参考之用,轻松写作,远离加班熬夜,希望以下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吧!

杨振宁事迹和贡献【第一篇】

_宁青年时期喜爱物理,而且想成为一位实验物理学家。1943年_宁赴美国留学时,就立志要写1篇实验物理论文。1946年,_宁进入芝加哥大学费米主持的研究生班,希望能在费米的指导下写篇实验论文。当时,费米正忙于在阿贡国家实验室从事军事技术研究。像_宁这样初到美国的中国人是不能随便进入阿贡实验室的,于是费米建议_宁先跟泰勒做些理论研究,实验则可以到艾里逊的实验室去做。

一天,一直在关注着_宁、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的泰勒博士关切地问_宁:“你做的实验是不是不大成功?”

“是的。”面对令人尊敬的前辈,_宁诚恳地说。

“我认为你不必坚持一定要写1篇实验论文,你已经写了1篇理论论文,我建议你把它充实一下作为博士论文,我可以做你的导师。”泰勒直率地对_宁说。

_宁听了泰勒的话,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他从心底深处感到自己做实验确实力不从心;另一方面,他又不甘服输,非常希望通过写1篇实验论文来弥补自己实验能力的不足。他十分感谢泰勒的关怀,但要他下决心打消自己的念头实实在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想考虑一下,两天后再告诉您。”_宁恳切地说。

_宁认真思考了两天。他想起在厦门上小学时的一件事:有一次上手工课,_宁兴致勃勃地捏制了一只鸡,拿回家给爸爸妈妈看,爸妈看了笑着说:“很好,很好。是一段藕吧?”往事一件接一件地在他的脑海浮现,他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实在不强。

最终,_宁接受了泰勒的建议,放弃写实验论文。从此,他毅然把主攻方向转至理论物理研究,1957年10月_宁与李政道联手摘取了该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放弃有时候是十分困难的_,甚至是十分痛苦的。适时地放弃,不仅需要勇气和胆识,更需要远见和智慧。人生之树,只有舍弃空想与浮华,才能撷取丰硕甜美的果实。

志向坚定固然有助于人生走向成功,但超出自身能力的志向无异于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所以,正确认识自己,扬长避短,放弃不切实际的追求目标,人生才会转向真正的成功。_宁放弃物理实验研究转向理论研究是理性而明智的,他的选择是他的人生与事业的华丽转身。放弃也是一种智慧。

杨振宁事迹和贡献【第二篇】

_宁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渊源深厚,结下了几十年的良缘,多年来对大学的学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_宁长期为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讲课,2006年和2007年开设的课程是“二十世纪理论物理的主旋律”,研究生和本科生都有修读。

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何真:“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_宁教授经常参加国内的学术交流,国内已有不少地方通过_宁教授引进了不少‘少壮派’高端人才,这其中包括_宁教授的弟子。”

1986年,_宁创建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本着“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开放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83]_宁创建后亲自指导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物理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包括量子可积系统,杨—mills场,杨—baxter系统,量子群,关联体系的代数结构,yangian,纽结理论等。

_宁创建的理论物理研究室,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培养的博士中,有人当选院士,有人成为大学副校长,有人拿到海外名校终身教职。用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的话形容,研究室如今算略有成就,“毕业了一批人、做出点事”。

据葛墨林院士回忆,_宁“管”得很细。从1988年开始,南开的理论物理室办过7次讲习班,邀请的都是各个方向最有发言权的科学家。因经费匮乏,要靠_宁从香港募捐讲课费。

1992年,为了南开主办的一场国际会议,_宁筹集了两万美元。考虑到大陆不易换开百元大钞,他特地换成20元、50元的钞票,捆在一个包里带来。南开数学所的第一台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也是_宁当时购自香港,运到天津的,他还派自己的秘书负责打字。他甚至考虑到了外宾喝咖啡的习惯,打算自带咖啡壶。

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早期毕业生,包括吉林省政协副主席、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都曾受_宁的资助到他任教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问一年。他们当时并不知道,_宁为了筹钱,曾发着高烧去唐人街演讲。

20xx年6月18日,南开大学以理论物理前沿讨论的方式庆祝理论物理研究室成立25周年和_宁先生89华诞。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在庆祝之际,我们更要记住陈省身先生和_宁先生。正值陈省身先生诞辰100周年、_宁先生89华诞,他们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有超过70年的学术合作与深厚友谊,理论物理研究室则是他们晚年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25年来,理论物理研究室做出了突出成绩,培养了大批人才。

杨振宁事迹和贡献【第三篇】

提到杨振宁,你第一时间想到的是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时的满身荣光?还是他那个不受人理解的早年将国籍改为美籍的行为?但人活着有万般难处,其实杨振宁又何尝不爱国家,何尝不思念故土。

“我的父亲,直到离世也未能原谅我将国籍更改为美籍的行为。”这个赫赫有名的人,在耄耋之年说出遗憾万分的话。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

数学家杨武之有一个凄苦的身世,他出生于19世纪末国家大动荡大变革时期,战乱频繁,国家动荡不安,九岁时母亲去世,而他的父亲早期是贵人府上的幕僚,在其倒台之后反向,路上也不幸去世,于是在杨武之十二岁那年彻底成为一个无家可归的孤儿,从此辗转各个父母亲的亲朋好友的之间留宿。

或许是出生于文人家庭,自小受到父亲的熏陶,加之寄人篱下,杨武之比常人更加聪慧,也更加勤奋刻苦。

毕业以后,在北京高等师范学院教了两年书,因其教学管理方式较为严格,引起了部分学生的不满,常有闹事。

辗转各地又教了几年书后,这让他深知如此于救国之无益,于是出国留学,学历一再攀升,并在数学行业取得巨大成就,五年之后取得博士学位,回到祖国,希望运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当时正处于懵懂时期的国国,为危难时刻的国家出一份力量。

当时的中国教育人才极其匮乏,启蒙问题突出,于是,回国后的他又干起了之前的老本行,在厦门,清华大学等学府任教,为传播知识做着自己的贡献。

而当时他的儿子杨振宁也已经到了入学的年龄,他为此也花费大量心血。

杨振宁的求学成名之路:

杨武之作为一个东西兼修,受到过科学知识熏陶的人,思想极其先进开明,眼光也更加长远,对他的儿子杨振宁自然也采取了中西结合的方式教育。

在这样的教育方式下,杨振宁不仅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更精通数学和英语,这为他后来出国留学打下良好基础。

而杨振宁自己也十分聪慧刻苦,小小年纪就展现出极高的数学天赋,求知若渴,长大后就读于西南联大,带着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攻读物理系。

后在研究所遇见了志同道合的李政道,两人共同研究热爱的物理学,强强联手,很快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开始在物理学界有了一定知名度。

1957年,他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在物理学界名声大噪。

杨振宁事迹和贡献【第四篇】

杨振宁是中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也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他的杰出成就不仅源于其卓越的智慧和才华,还有他卓越的勤奋、毅力和奉献精神。近年来,杨振宁的一件感人事迹引起了我的深深关注和思考,对我而言,从他的事迹中我悟到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明确目标的必要性以及团结合作的力量。以下是我对杨振宁感人事迹的心得体会。

首先,杨振宁的感人事迹让我深刻认识到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杨振宁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历经了诸多的挫折和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他在研究中遇到了困难和失败,并经历了反复的尝试和实验。然而,他却从不气馁,而是坚定地相信自己的目标,不断地努力和学习。正是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使他能够最终取得卓越的成就。这让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其次,杨振宁的感人事迹让我明白了明确目标的必要性。杨振宁在年轻时就立下了成为一名优秀科学家的目标,并为此不断努力。他将自己的所有才智和精力都投入到科学的事业中,对自己要求严格,从不敷衍塞责。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奋斗。正是这种明确的目标,使他在科学研究中能够保持专注和坚持,激发出自己潜藏的潜力。这让我意识到,明确目标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至关重要,只有找准方向,才能不断取得突破和进步。

此外,杨振宁的感人事迹也让我深深领悟到团结合作的力量。在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而是回到中国发展科学事业,并成为关注国家战略科学问题的先行者。他在职务上推动了科学研究的合作和交流,建立了多个国际合作项目。他深知只有团结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他的事迹让我明白到,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团结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发挥出更大的能量和影响力。

最后,杨振宁的感人事迹给了我无穷的力量和鼓舞。面对日益增长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我曾感到懈怠和无力,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然而,通过了解和学习杨振宁的事迹,我深刻认识到,在追求科学事业的路上,只要保持坚持不懈的精神,明确自己的目标,团结合作,就能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总而言之,杨振宁的感人事迹让我领悟到了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明确目标的必要性和团结合作的力量。通过他的榜样和精神,我深深感受到了科学事业的伟大和意义,也坚定了我追求科学梦想的决心和信念。我将铭记杨振宁的事迹,时刻保持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为推动科学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杨振宁事迹和贡献【第五篇】

从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国至今,已经30年了。

_年的金秋,在上海西南角的衡山宾馆11楼,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轻轻撩开南窗的窗帘,显得十分感慨:短短的几年间,上海这座城市已经变得让所有熟悉她的人都认不出来了!

杨振宁已经有7、8年没有去上海了,他本想看看市容,唤起多年以前的记忆,但他已无从找到这座城市原来所给予他的印象,他看到的是一座全新的城市!

杨振宁认为,新中国已是一个新新中国了。

杨振宁还认为,中国在20世纪的科技进步非常之快,而且现在还继续保持着这种进步。再过三四十年,中国一定能够居于世界科技的前沿。

当谈到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教育时,杨振宁十分坦率地承认,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教育很明智。他小时候数学好,但父亲并没有刻意地向他灌输数学知识,上初一、初二时,还让一位着名的历史教授教他《孟子》。

对于当前出现低龄出国留学现象,杨振宁的看法很辩证:一个人的目标是在学术上和科技上有所成就,那的办法是在国内念好的中学和大学,到国外去念研究生;假如是求得将来的生活优裕,那么低龄出国的成功率比较大。

他还认为,中国的机会比外国的机会多。

他说:“清华的学生比美国大学的学生水平高。这话我不是随便讲的,是认真想过的。中国的学生数是美国的4倍,而中国的大学远远没有美国多。所以我说,哈佛大学学生的水平不能跟清华大学比。中国学生在美国念研究生,一开始有吃亏的地方,这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太注意稳扎稳打所以导致学生的胆子小,一开始手脚放不开,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步子也快了。”

谈及中国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在本土问鼎诺贝尔奖,这位诺贝尔奖得主信心十足地回答:“20年完全可以,10年里希望也很大!”

他说,他对冯友兰晚年提出的“旧邦新命”论完全赞同。

“这是因为,今天的中国,在21世纪是一个新的国家,一个旧邦中生长出来的新的国家。对于21世纪的世界,这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哪!”

杨振宁事迹和贡献【第六篇】

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国家大建设时期,人才急缺,先后有大批留学人才回国,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杨振宁的父亲杨武之坐不住了,他开始频繁来信,试图劝自己的儿子回国为祖国发展出一份力,于是多次赴瑞士,美国等地,探访劝说儿子。

但杨振宁却陷入了两难之中。

无疑,当时新中国的环境对他的研究是极为不利的,且他所学科目对新中国建设意义不大,后国家又经历了大跃进等众多变动,终于是未能归乡。

1964年,因为种种原因,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这引起了父亲的极大不满。

后来邀请父亲赴美团聚也皆被拒绝。一直到杨武之去世,也未能原谅他。

而此时的杨振宁也已经步入老年,这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直到1999年,他才寻到机会,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并于几年后改回了中国国籍。

这位老人伟大且坎坷的一生,四处漂泊,最终归乡,不知他望着故乡的土地,会不会也有万千感慨。

杨振宁事迹和贡献【第七篇】

第一段:引言(100字)。

杨振宁,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陌生。他是中国科学家中最杰出的一位,也是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第一个华人。杨振宁的成就不仅仅体现在他的科学研究上,更重要的是他坚持不懈追求科学事业的精神和为中国科学事业做出的贡献。通过了解他的事迹,让我深受启发,产生了许多心得体会。

第二段:追求知识的决心与毅力(250字)。

杨振宁在青年时期就展现出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他勤奋读书,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从中汲取养分,并不断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在西方留学期间,杨振宁遭遇重重困难,但他却没有退缩。相反,他积极利用有限的资源,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发表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论文,为中国人争光。他坚持不懈追求科学的决心和毅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后来的成就。

第三段:勇于追求卓越的精神(250字)。

杨振宁一直致力于科学研究,努力在学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他对物理学的热爱和对科学探索的追求驱使着他不断突破自己的局限,推动了自己的研究。杨振宁在1956年合作发表的《关于冷中子的散射问题》一文中,提出了“波子”概念,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为其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他从理论上证明了宇宙中的基本物质单位是一个个的波子,这一理论为后来的科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对物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杨振宁所展示出的勇于追求卓越的精神,是每个科学家所应具备的品质。

第四段:为祖国科学进步作贡献的责任心(300字)。

作为中国科学家中的一员,杨振宁胸怀祖国,始终坚持将自己的才华贡献给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他回国后,迁居中国台湾,担任了教职工作,并推动了物理学教育的发展。他在推动和推广科学教育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学人才。此外,杨振宁为中国的核武器研发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在核物理领域的研究不仅提高了中国的核科技水平,也为国家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杨振宁的责任心和为祖国科学进步做贡献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第五段:对未来科学发展的启示(300字)。

杨振宁的事迹给予今后科学研究者以重大的启示。首先,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卓越的心态。只有充满激情和信念,才能在科学研究中克服困难,取得突破。其次,要积极追求知识,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只有不断学习和实践,才能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并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最后,要有责任心,将自己的才华和学识回报社会。科学家有着重大的使命,要为人类的进步和社会发展负责任。总而言之,杨振宁的事迹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启发了我们迈向科学研究领域的勇气和决心。

结尾(200字)。

杨振宁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事迹不仅仅是一个科学家的事迹,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和价值的体现。通过了解杨振宁的事迹,我们能够深刻领悟到科学研究的艰辛与乐趣,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坚定追求卓越的勇气和毅力。作为中国科学家的一员,我们应该自觉承担起责任,为祖国的科学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无论是从追求知识的决心与毅力、勇于追求卓越的精神,还是为祖国科学进步作贡献的责任心,杨振宁的事迹都给予我们很多宝贵的启示,激励我们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奋斗。

杨振宁事迹和贡献【第八篇】

杨振宁教授与香港中文大学渊源深厚,结下了几十年的良缘,多年来对大学的学术发展作出重大贡献。杨振宁长期为香港中文大学物理系讲课,和开设的课程是“二十世纪理论物理的主旋律”,研究生和本科生都有修读。

广东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何真:“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经常参加国内的学术交流,国内已有不少地方通过杨振宁教授引进了不少‘少壮派’高端人才,这其中包括杨振宁教授的弟子。”

1986年,杨振宁创建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理论物理研究室,本着“立足南开,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的开放精神,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工作。[83]杨振宁创建后亲自指导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学物理及其在物理中的应用,包括量子可积系统,杨—mills场,杨—baxter系统,量子群,关联体系的代数结构,yangian,纽结理论等。

杨振宁创建的理论物理研究室,已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培养的博士中,有人当选院士,有人成为大学副校长,有人拿到海外名校终身教职。用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墨林的话形容,研究室如今算略有成就,“毕业了一批人、做出点事”。

据葛墨林院士回忆,杨振宁“管”得很细。从1988年开始,南开的理论物理室办过7次讲习班,邀请的都是各个方向最有发言权的科学家。因经费匮乏,要靠杨振宁从香港募捐讲课费。

1992年,为了南开主办的一场国际会议,杨振宁筹集了两万美元。考虑到大陆不易换开百元大钞,他特地换成20元、50元的钞票,捆在一个包里带来。南开数学所的第一台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也是杨振宁当时购自香港,运到天津的,他还派自己的秘书负责打字。他甚至考虑到了外宾喝咖啡的习惯,打算自带咖啡壶。

南开理论物理研究室的早期毕业生,包括吉林省政协副主席、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薛康、中国科学院院士孙昌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副院长苏刚,都曾受杨振宁的资助到他任教的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访问一年。他们当时并不知道,杨振宁为了筹钱,曾发着高烧去唐人街演讲。

6月18日,南开大学以理论物理前沿讨论的方式庆祝理论物理研究室成立25周年和杨振宁先生89华诞。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说,在庆祝之际,我们更要记住陈省身先生和杨振宁先生。正值陈省身先生诞辰100周年、杨振宁先生89华诞,他们从20世纪30年代以来有超过70年的学术合作与深厚友谊,理论物理研究室则是他们晚年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25年来,理论物理研究室做出了突出成绩,培养了大批人才。

杨振宁个人简介。

杨振宁,男,1922年10月1日(护照上为9月22日)生于安徽合肥,物理学家,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教授,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外籍院士、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学院荣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957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2年毕业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45年获穆藕初奖学金,赴美留学;1948年获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任芝加哥大学讲师、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研究员;1955年任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教授;1966年任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爱因斯坦讲座教授兼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86年任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1993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任清华大学教授[2]。

杨振宁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作出里程碑性贡献。20世纪50年代和米尔斯合作提出非阿贝尔规范场理论;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统计物理方面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提出杨-巴克斯特方程,开辟量子可积系统和多体问题研究的新方向等。杨振宁还推动了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的成立。

杨振宁早年经历。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生于安徽省合肥县(后来他的出生日期在1945年的出国护照上误写成了1922年9月22日)。4岁时,母亲开始教杨振宁认字,一年多的时间杨振宁学了3000个字。

1928年,杨振宁父亲自美国归来。同年随父赴厦门大学,进小学二年级。

1929年,其父应聘清华大学,举家赴北平,居于清华园西院十一号;入读教员子弟学校成志小学三年级。

1933年,小学毕业,入读城内绒线胡同天主教圣公会崇德中学。

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北平不稳,随母携弟妹返回合肥。

1938年,受日本侵华战争影响,全家逃难,经广州、香港、越南河内辗转抵昆明,杨振宁入读昆华中学高中二年级。同年秋天,以高二学历参加统一招生考试,被西南联大录取,先遵父命报化学系,后改物理系。

1942年,杨振宁毕业于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本科论文导师为北京大学吴大猷教授,后考入该校研究院理科研究所物理学部(清华大学物理研究所)读研究生,师从王竹溪教授。

与他同室居住的有凌宁、金启华和顾震潮,黄昆和张守廉也偶尔来住几天。

1944年,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研究生毕业,硕士论文导师是王竹溪教授。

杨振宁事迹和贡献【第九篇】

白晓卉同志技术精湛,医德高尚,为人师表,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充分彰显了一名人民医生的良好品质。以下是达达文档网网友分享的“杨振宁事迹和贡献专业精编10篇”,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杨振宁事迹和贡献【第十篇】

统计力学是杨振宁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他在统计力学方面的特色是对扎根于物理现实的普遍模型的严格求解与分析,从而抓住问题的本质和精髓。1952年杨振宁和合作者发表了3篇有关相变的重要论文。第1篇是他在前一年独立完成的关于2维ising模型的自发磁化强度的论文,得到了1/8这一临界指数。这是杨振宁做过的最冗长的计算。ising模型是统计力学里最基本却极重要的模型,但是它在理论物理中的重要性到20世纪60年代才被广泛认识。1952年,杨振宁还和李政道合作完成并发表了两篇关于相变理论的论文。两篇文章同时投稿和发表,发表后引起爱因斯坦的兴趣。论文通过解析延拓的方法研究了巨配分函数的解析性质,发现它的根的分布决定了状态方程和相变性质,消除了人们对于同一相互作用下可存在不同热力学相的疑惑。这两篇论文的高潮是第2篇论文中的单位圆定理,它指出吸引相互作用的格气模型的巨配分函数的零点位于某个复平面上的单位圆上。

玻色子多体问题。

起源于对液氦超流的兴趣,杨振宁在1957年左右与合作者发表或完成了一系列关于稀薄玻色子多体系统的论文。首先,他和黄克孙、luttinger合作发表两篇论文,将赝势法用到该领域。在写好关于弱相互作用中宇称是否守恒的论文之后等待实验结果的那段时间,杨振宁和李政道用双碰撞方法首先得到了正确的基态能量修正,然后又和黄克孙、李政道用赝势法得到同样的结果。他们得到的能量修正中最令人惊讶的是著名的平方根修正项,但当时无法得到实验验证。不过,这个修正项随着冷原子物理学的发展而得到了实验证实。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48 24362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