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雨教学反思(优质10篇)
通过对《桂花雨》的教学,发现学生对自然描写的理解深入,情感表达丰富,需加强对诗歌意境的引导与讨论。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优秀范文“桂花雨教学反思”,希望您喜欢。
桂花雨教学反思 篇1
《桂花雨》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本单元的主题是“思乡”。学生在学习了前两篇文章《古诗词三首》和《梅花魂》的基础上,再学习第3篇略读文章《桂花雨》,难度应该不会很大。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主动性明显增强,并且敢于表达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在本节课上,我将课堂充分还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让学生自己默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先独立思考喜欢的原因,再和小组进行讨论,集思广益,最后进行分享。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可以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二:用课件帮助学生提升感官感受。由于学生所处环境所致,学生根本就没有见过桂花,更不要说摇桂花、喝桂花茶和吃桂花糕饼了。那如何才能提升学生的感官感受,调动他们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运用现代多媒体课件的强大功能。在重点讲解摇桂花的乐趣的时候,我设计了动画效果,让桂花的花瓣纷纷飘落,树下面的小姑娘和小蝴蝶随之舞蹈,孩子们第一次看到这样的效果感到很新鲜,并且立即就身临其境,觉得自己也站在桂花树下一样;在讲解桂花的用途,可以泡茶做糕饼的时候,我运了希沃5软件里的橡皮擦功能,当教师一边擦拭展示屏,屏幕上一边出现桂花茶和桂花糕的时候,孩子们别提有多兴奋了。这些现代化多媒体功能的运用,实在为我的课程助力了不少。
当然,除以上两点我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之外,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首先:针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这篇文章主要讲了桂花的几件事情?”这个答案不应该给学生硬性规定是四件。毕竟文章中除了“摇桂花”这件事情讲的比较具体之前,其他的都是一带而过。
其次:在讲解品桂花茶和吃桂花糕饼这个环节的时候,我运用了希沃5 软件的橡皮擦功能。课堂上,这个效果的展示是我来操作的。现在想想,这个操作如果是学生来做的话,应该会更加增强学生的兴奋度。
最后:在课堂练习的环节,我应该给学生做些适当的提醒,提醒学生对于自己的家乡,你可以从景色、人物、事件等多方面来写。家乡之所以称之为家乡,那一定是有令你印象最深刻的,只要写出来,就是最好的。经过这样的提示,学生的思路应该会变得更加开阔,下笔应该会更加容易一些。
我一直都认为,学生学习语文的目的,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字词句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提升自己对文字的感受力和表达力。只有这样,才可以让语文服务于学生的生活,也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的魅力。
桂花雨教学反思 篇2
《桂花雨》是五年级上册1篇表达思乡之情的散文,浓烈的情感隐藏于朴实的文字背后,游弋于淡淡的叙说之中。这节课,我的任务就是带着学生一齐把文章由浅入深地读进去,走进这芬芳的“桂花雨”,走近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作者寄托在桂花雨中的思乡之情。
在默读思考“桂花给我带来了哪些快乐”这个环节,我欣喜地发现与昨日的课堂相比,学生对细节的敏感度大大提高,抓住那些毫不起眼的隐藏在平凡文字中语句,深切地感受着童年时桂花带给“我”的种种快乐。我也因此而精神大振,一个劲儿地夸他们会读书,有见识。
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充分思考、充分交流的基础,因此当体会“那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畅所欲言,于是对这个句子含义的理解迎刃而解。
我先请孩子们抓住这句话提问。问题提得很好,如“为什么杭州小山上的花更多,妈妈却感到怎样也比不上院子里的桂花呢?”“桂花的香气都差不多,母亲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孩子们早已迫不及待了,高举着小手,两眼放光,唯恐不能在课堂上回响自我的声音。于是有了这样精彩的交流:
“因为作者回忆了童年时桂花给他带来了许多快乐,家乡的桂花对于他是完美的回忆,母亲也一样,所以她觉得家乡的桂花更香,那是一种香甜的回忆。”
“家乡的桂花树是妈妈亲手为它浇水、施肥的,家乡的桂花树有妈妈的辛劳和爱,所以感到更香。”
“妈妈是为了我上中学才不得不离开家乡的,当她客居在杭州时,十分思念家乡,所以觉得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
我适时地插进一句“母亲想念的只是桂花树吗?还有别的什么吗?”在我的暗示下,孩子们急切地在书中的字里行间搜寻着、阅读着。在我的引导下,阅读的范围扩大了,发现更有深度了。
“在家乡时,妈妈每年都会把摇下的桂花送给邻居做糕饼,她和村子里的人相处多么和睦啊。我想,因为母亲想念那些邻居了,所以便觉得故乡的桂花最香。”
“母亲和人们还一齐用桂花泡茶、做糕饼,这种快乐是在杭州没有的,所以杭州的桂花树再多,母亲也觉得没有家乡的桂花香。”
“我觉得这样说体现了母亲对家乡的眷念之情。”
……
好一个眷念之情!这样的感受居然出自顽劣的周煜人之口,好久未曾激动过的我也禁不住心热起来。
此刻的我,在林立的高举的小手间穿梭,把话筒递向每一个脸涨得通红的急着表达的学生,听着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我也仿佛沐浴在桂花雨的芬芳中。
课终,我郑重地说:“多谢你们精彩的发言,我这天的教学后记会因为你们不俗的表现而丰富、精彩!”
桂花雨教学反思 篇3
师:你怎么理解“可是母亲说,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生:我知道了,作者母亲认为杭州的桂花比不上他家乡的桂花香。
生:从这句话中,我读出了母亲对他家乡很怀念。
师:孩子们体会得很好,真的是杭州的桂花比不上家乡的桂花香吗?现在我们来进行一次课堂评比,请男孩子找出文中写故乡桂花的句子用“——”勾出,女同学找出些杭州桂花的句子用“~~~”勾出,然后进行现场辩论,从文章描写中,看到底是故乡的桂花香,还是杭州的桂花香。
生:(读文,勾画,有学生很快就举手表示完成。)
师:(巡视,指导,见好多孩子只关注自己该勾画的,而不关注另外的地方。)孩子们,我发现好多孩子都只读了自己改找的那些句子,老师建议你们也读读对方的句子,然后进行比较,这样你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生:(继续,阅读、勾画。)
师:请男孩子读描写故乡桂花香的句子。
男生:1、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2、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3、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4、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女生:杭州有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
师:到底是哪儿的桂花香呢?辩论现在开始。
男生:我认为是作者故乡的桂花香,因为十几户邻居都浸在香气里,“浸”就是泡的意思,那肯定是很浓的香味。
师:你抓住了重点词“浸”来理解,很不错说得有理有据。
女生:我认为是杭州的桂花香,一处小山,全是桂花树。“全”字可以看出树很多,花肯定多,自然就香了。
男生:我认为是故乡的桂花香,“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雨是很密的,像下雨一样,桂花肯定多,我们也可以想象那香味。
女生:我认为是杭州的桂花香,花开时那才是香飘十里,从“才是”两个字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家乡的“十里飘香”肯定有点夸张,杭州的才是真的。
男生:不是写家乡的夸张,作者是说“不说香飘十里”,意思是根本不提,而不是不香。
男生:其实,故乡的桂花香在多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师:孩子们,你们读得细,辩论得也很精彩。老师,其实也无法评论你们谁胜,到底何处的桂花香。其实,不管哪儿的桂花香味都是一样的,而故乡的桂花只是多了那浓浓的故园情。古人认为:月是故乡明,难怪作者的母亲会认为:
生:(齐)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是我带领孩子们学习《桂花雨》的
教学片断,可能是第一单元的辩论让他们意犹未尽吧,一提到要辩论,孩子们立刻学得认真仔细,积极参与,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抓住重点词体会句子含义,能抓住重点句,体会文章情感,这也是五年级阅读教学的难点突破。
在后文的学习中,孩子们还能根据文中所说的“摇花乐”体会到了桂花给“嗅花乐”、“吃花乐”、“赠花乐”,这些都是我不曾想到的,孩子其实很了不起,也可以做我的老师。
美文,也给我美得享受。
桂花雨教学反思 篇4
《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写的这篇文章的确十分优美,几遍下来,我真的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可是,虽然文章四溢琦君的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一样的得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所以必须要将自我全身心放入课文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那一番思乡情,童年乐。下头就是我今日在课堂上的三点小小的体会:
课文的第一小节主要写了作者最喜欢桂花。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时,我就是抓住了“最”字进行做文章,问学生作者最喜欢桂花的什么?学生开始只能回答出最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其实作者除了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外,还喜欢桂花的“谦虚”,“不爱张扬”。开始学生回答不出,我就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一遍下来,学生举手了,找到了课文的原句,“笨笨拙拙”,“不与繁花争艳”等,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水到渠成,很有感情。
课文的第三小节是重点段落,在这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摇花乐”、父亲的“丰收乐”、母亲的“助人乐”以及母亲和全村人的浓浓的乡情。虽说这节是重点段落,因为有了上次姚教师上课的经验,所以和学生同摇同乐,觉得很是开心,异常是学生扮演小作者,喊一喊摇花时的句子和缠着母亲要摇花的样貌,学生很放得开,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连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学生一齐喊,一齐读。
课文的最终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这时需要学生静心体会,默默感受,异常是母亲的那句话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的那份情,所以这两段的学习,我学着姚教师的样貌,一开始就拎出来,在精读课文前先让学生朗读,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将这两段话提出来,学生此时的体会已深刻,不用多讲,他们就体会到了作者和母亲的那份情。
简单地读,读出喜爱,读出欢乐,读出真情,我想这是我今日这两节课最大的收获。可是还是有遗憾的,就是课文学完后,我也和姚教师一样,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也写写自我童年生活中的趣事。事后我在想,学生此刻才四年级,他们能写得出来吗?如果要他们写,我又该如何指导他们写呢?如果也照作者这样用散文的格式写,肯定是不行的,我想还是用一般的记事方式教他们写吧,毕竟他们才刚刚升入四年级。
桂花雨教学反思 篇5
新课标施行已好几年了,但对课标中“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这句话一直没有很好的理解。以前常在一些市级展示课中听到“你读懂了什么?”“你感受到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这些问题,而学生总是能说出一大段精美的语言,因此对这类问题一直持怀疑态度,总觉得是走时髦的虚假,流于形式,脱离语言文字。
可最近一段时间,我在教学中总是有意插入一些这样的环节,我发现以前的看法存在着一些偏颇。虽然说这些公开课存在着作秀现象,但不能不说这些问题的设计是尊重学生的,尊重了学生情感体验,个体认知。只是一堂课以这样的问题为主是不科学的,毕竟语文所承载的还有许多许多。
实践下来我发现,在语文教学中穿插一些这样的环节,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他们主动地读书,认真地思索。也有助于教师发现学生不同层次的情感体悟能力,从而为以后设计出更好的符合学情的教案而努力。这些环节的设计,能够让学生交流共享各自的体会,有助于同伴互学,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对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培养也是有益的。
在教学《桂花雨》一课时,有这样一段话:
“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
师:同学们,请你读读这一句话,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我感受到了我急切的心情。
生:我感受到了我急着想摇桂花。
生:我感受到了我不是一次问母亲。
师:从哪看出来?
生:从“缠”这个字看出来。
师:那你来缠一缠好吗?老师做母亲,你就是作者琦君。
(学生拉着老师的衣角一遍遍缠。众生大笑,气氛热烈。)
生:我还感受到了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师:为什么说对我来说是件大事?
生:因为我喜欢桂花。
生:因为我盼着这一天很久了?
生:因为我想摇桂花。
生:因为我喜欢桂花落在身上的感觉,很美,很幸福。
生:因为我想吃桂花糕啊!师:真是个馋鬼。
生:因为我摇桂花、做桂花糕很快乐呀!
生:因为我喜欢一家人晒桂花、藏桂花,做桂花卤,很快乐!
师:摇桂花对我来说是件大事,那对母亲对父亲来说是件大事吗?从哪看出来?
……
【反思】
这一教学环节既尊重了学生独特感悟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既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又体悟了文章中蕴含的情感。我想,语文教学就是这样的。如果一堂课的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做到这种理念的渗透,那就是真正落实新课标,真正在教语文。
桂花雨教学反思 篇6
1、《桂花雨》我国著名女作家琦君写的,语言文字尤其的美。初捧这篇文章,我只是被优美的语言文字所打动,如同沐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当我再深入地去读,去了解琦君时,我却在那迷人的香气中,感受到了琦君那如桂花雨般的思乡之情。但是这种乡情难忘、童年难忘的情怀,却不是简简单单、大大略略地就可以感受到的,需要仔细地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那么在我的课堂中,我如何让学生也能有这样的体会呢?反复参考了很多名师的教学设计,结合着本班学生实际,我对教材进行了一些处理。
“摇桂花”这一段是教学的重点。这部分教学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我给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圈画出你认为琦君喜欢摇桂花的句子,并在给你感受最深的词语旁边做一些适当的批注。接着在学生交流课文中表现琦君喜欢摇桂花的句子。
(1)“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我总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这一句我主要让学生自己交流体会,在交流中启发学生感受到这一年一度的摇桂花对琦君来说是一件重要的事,是一件乐事。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感受琦君对摇桂花的期盼和迫切心情,我创设情境进行了“三读”琦君的话。
(2)“这下我可乐了,帮着在桂花树下铺竹席,帮着抱着桂花树使劲地摇。”让学生尝试把静止的文字想象成一个个动态的画面,描述画面中出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学生在描述中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天真可爱活泼,忙得不亦乐乎的小姑娘形象。
(3)“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我运用了创设情境――撒桂花,让学生感受桂花雨的飘落,在又蹦又跳、又笑又叫中感受到摇桂花的快乐。而提示语的填写则更加让学生领悟到了作者三句短短语言中透露出来的感情。
“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母亲说的这句话是全文的一个难点。引导学生质疑,到介绍故事背景让学生深入体会母亲比的不是桂花味道的浓淡,比的是感情,与其说母亲谈的是桂花,不如说母亲在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而学生创作小诗,则把学生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故乡情》的音乐声中学生更进一步走近了琦君,走近了她的情感世界,感受着她淡淡的乡愁。所以诗句的诞生自然而然。今天课堂上马昊天创作出的“风景还是故乡的美”则出人意料地给这首古诗添加了一个总结句一样。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为少数学生的活跃以及精彩的发言给课堂增添了很多亮丽的风景,但是我知道这种热闹的背后还有很多默默地静坐着一言不发,甚至连脑筋都没有动一下的学生,他们从这节课中究竟学到了什么?我不得而知。也许正是我长期以往在课堂中一贯的教学风格,导致了这个班级的两极分化。我必须深入思考,怎么样做到抓中间,促两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跟上我前进的步伐。
2、《桂花雨》这是1篇自读课文,写了作者儿时在家乡摇落桂花的情景,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尽量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线,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感悟和理解,自己发现问题,并在读书、思考、讨论和交流中解决问题,掌握学习方法。
在教学中,“摇桂花”这部分我注意了读中感悟,引导学生深入的体会了“摇桂花”时的快乐心情。先让学生分角色朗读,再利用评读来渗透“注重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写作方法,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在引导学生感受“桂花雨”的时候,开始我就设计了一个问题: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快乐的事情?学生发言热烈,觉得很开心。这时学生融入课堂中间,有的还结合淋雨的生活经验来体验其舒服的感觉。于是我接着让学生读中理解,理解中读,特别是让学生扮演作者,直接来喊一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体验喊时的心情。然后带着这种感悟和体验再次进入文字,读出了其中的感情。最后,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生活,说说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进行情感和能力的迁移。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重点词语教学上的不足
在介绍桂花的“香”这一特点时,孩子们都找到了“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这样一句话。我准备抓住重点词语通过品读感悟语言文字,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不过孩子们的品读并不到位,比较他们在理解重点词语前后的朗读,没能发现明显的区别,证明这一环节效果没达到。我通过“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与“全都浸在桂花香里”的换句式训练来强调桂花香,却忽视了一个“浸”字的独特作用。尤其是一个“浸”字,这里可以尝试学生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来代替“浸”字,通过他们自主的比较,体会词语的含义,比可培养他们推敲词语的良好语言习惯。
有人说语文教学应该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分析,把教学的重点转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揣摩、品味、理解、吸收”语言上来,这是语文教学本体的回归。我觉得这话说得好,我今后的教学在这方面一定要加强。
2、将语文活动融入到生活中时,不够深入形象
在体会“摇花乐”时,“缠”字写出了作者急切心情,“使劲”、“喊”写出了摇桂花的快乐,同时反映出他对桂花的喜爱。可是在学习这几个重点词语时,词语的含义孩子们体会得不够深。我用回忆生活、联系生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词语包含的情感。讲“缠“字的时候,我让孩子们回忆生活中类似“缠”父母的情景。这时有个女孩子提到了自己缠母亲带自己去市区玩的经历,我顺着那位女孩子的思路来深入引导体会,效果不错。但在引导学生体会“摇花乐”时,让学生想象情境,显得不够深入。我想,如果让学生们站起来加上动作摇一摇,接着说“那伴着阵阵芳香的‘桂花雨’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给孩子更多的时间去思维,去深入想象,帮助学生理解作者“喊”时的心情,再次加上动作来喊一喊,相信学生们的情感就能彻底激发出来了。
3、学生体验文章情感的过程过于粗糙
课文最后我试图通过母亲心思的讨论,母亲话语的品读,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是这么多的问题一个个套给孩子,却始终没能达到学生与文本的共鸣。我想或许由于课堂时间有限的.原因,越学到最后,就越担心课堂时间把握不住。所以这个环节显得过于急促而粗糙,生生对话和师生对话过少。应该多给点时间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体会,要相信他们的能力。可是,学生预读、思考习惯不够好,课堂时间有限,这确实是一个矛盾。
我想,今后在课堂效益上要有提高,必须狠抓学生的预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桂花雨教学反思 篇7
第11课《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她写的这篇文章的确非常优美,几遍下来,我真的如淋浴在一场香香的桂花雨中。在那浓郁而迷人的香气中,感受着琦君那如雨般的思乡之情。不过,虽然文章四溢琦君的这份浓浓的思乡之情,可也正如那“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一样的得从字里行间细品方见。所以一定要将自己全身心放入课文当中,你才能真正体会作者的那一番思乡情,童年乐。下面就是我今天在课堂上的三点小小的体会:
一、指导学生读出喜爱:
课文的第一小节主要写了作者最喜欢桂花。在指导学生朗读这段话时,我就是抓住了“最”字进行做文章,问学生作者最喜欢桂花的什么?学生开始只能回答出最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其实作者除了喜欢桂花的“香气迷人”外,还喜欢桂花的“谦虚”,“不爱张扬”。开始学生回答不出,我就让学生静心默读课文,一遍下来,学生举手了,找到了课文的原句,“笨笨拙拙”,“不与繁花争艳”等,于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的朗读水到渠成,很有感情。
二、指导学生读出快乐:
课文的第三小节是重点段落,在这节中,我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摇花乐”、父亲的“丰收乐”、母亲的“助人乐”以及母亲和全村人的浓浓的乡情。虽说这节是重点段落,因为有了上次姚老师上课的经验,所以和学生同摇同乐,觉得很是开心,特别是学生扮演小作者,喊一喊摇花时的句子和缠着母亲要摇花的样子,学生很放得开,喊得入情,做得自然,效果很好,连我也被感染了,忍不住和学生一起喊,一起读。
三、指导学生读出真情
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是作者真情的流露,这时需要学生静心体会,默默感受,特别是母亲的那句话以及作者怀念童年的那份情,所以这两段的学习,我学着姚老师的样子,一开始就拎出来,在精读课文前先让学生朗读,在学完课文的基础上,再次将这两段话提出来,学生此时的体会已深刻,不用多讲,他们就体会到了作者和母亲的那份情。
简单地读,读出喜爱,读出快乐,读出真情,我想这是我今天这两节课最大的收获。不过还是有遗憾的,就是课文学完后,我也和姚老师一样,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学生也写写自己童年生活中的趣事。事后我在想,学生现在才四年级,他们能写得出来吗?如果要他们写,我又该如何指导他们写呢?如果也照作者这样用散文的格式写,肯定是不行的,我想还是用一般的记事方式教他们写吧,毕竟他们才刚刚升入四年级。
桂花雨教学反思 篇8
一节课究竟应该怎么上?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是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让学生配合和适应教师的教。显然这种以教师“讲”为中心的教学,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潜能开发和身心发展。新课程提倡,教师应遵循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可能反应,并思考相应的对策。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学”的特点,设计“教”的方式,让“教”为“学”来服务。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可以说这句话道出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这样一个教学理念。如生字表中的生字对学生来说并不一定都是生字,就可以让学生说说哪些字已经认识了,怎么认识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来调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使教与学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彼此有机地融为一体。其它生字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作业,把记法巧妙的字说一说,把认为难记的字动手写一写,把难读的字重点读一读,把难查的字在字典里亲自找一找……此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将难点抛出,目的是为了让教师的指导能对症下药,教学有的放矢。
第斯多惠说过:“知识是不应灌输给学生的,而应引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教学识字最终是为了让学生能独立识字。为了实现学生独立、主动识字的目的,最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发现并掌握学习生字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找规律“你有什么发现。”这样在完成识字教学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识字能力。真正体现了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引导学生“学”,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
“扫除‘拦路虎’”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能让每个学生在充分读书、思考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发现并提出问题。古人陆九渊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以提出问题比回答问题更有价值。学生从小就应该养成善于提问的习惯,边读边想,用“发现疑问”的眼光多问几个为什么。对读音不准、长句子不知如何断句的,要问个“怎么样”。教师便可以根据学生的“疑”或“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精心组织教学活动。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教学目标集中,方向明确,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教就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假如教师自己占用了课堂全部时间分析讲解,一点也不给学生留下自我活动的时间,学生怎么会享受成功?“理解词语”这一环节,教师把课堂“让”给了学生,把学生引入“提出问题—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学生自始至终都在兴味盎然地、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师只以“主持人”的身份“设引”一下,让学生直奔重点。相信学生,让学生在充分自学中思考、记忆、分析,发现问题,提出疑点,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获得知识,这样所获得的知识才扎实牢固。
“说自然段的意思和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一环节的加入是根据大纲对中年级的要求设计的。这也是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教学不是教师唱独角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学要从重视教师“教”的构思,转向重视学生“学”的引导。教师应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学”上,能够以学定教,顺学而导,让教真正为学服务,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
桂花雨教学反思 篇9
讲桂花雨这篇文章提前看过优质课,但是引导的还是不够。
那桂花树的花好看吗?学生有些愣,他们自然而然觉得文章是写桂花,那么必然桂花的任何方面都是好的,所以习惯性就说好看,最后导致完全不看文本按照习惯回答,这是我们班学生的一个比较差的习惯,不从文本里找依据。
圈画文章中表现桂花雨香的句子:桂花盛开的时候,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浸”字是什么旁?三点水。淹没在水里就叫“浸”。水看得见,摸得着吗?看得见,摸得着。桂花的香气看得见,摸得着吗?看不见,摸不着。现在用了一个“浸”。香气就变得好像看得见,摸得着了。一个“浸”字,使得香气不但闻得到,还能感觉得到了。所以这个“浸”用得恰当,用得传神。读这句话的时候,注意要把“浸”字读得轻一些、柔一些。反复品读。还有一句话也有“浸”字。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中秋节前后才是桂花盛开的季节,其他季节的香气是从哪里来的呢?读第六自然段。想象,桂花酒里有——桂花糕里有——桂花茶里有——怪不得作者琦君说——全年,整个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原本想为思乡情做铺垫,“不说香飘万里”和“才是香飘万里”进行对比,其实在母亲心里不是桂花的香浓比较,而且情的浓与淡,但由于前面学生两次那种习惯性思维,导致拖了一些时间,所以没有完成。
对于学生的回答没有激情澎湃的鼓励,整个课堂慢悠悠的,效率极低。本来可以十分钟解决的问题,被我活生生拖延到了一节课,其实很多问题学生已经略知一二了,我只需要顺势而为就能引出重点,这是其一;其二,不要为了极个别学生耽误了整个班的学生,不值得。其三,课堂语言一定要准确,这节课我在不同的香气上花了太多太多时间,意义不大,效率不高,其实我只需要说不同香气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学生一下子就能聚焦到重点。
桂花雨教学反思 篇10
这是1篇语言优美的散文,课文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眷恋。在“摇花乐”这一情景中,反映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乐趣以及作者淳朴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作者为什么喜欢桂花”这个问题贯穿课堂,从三个原因引出桂花香、摇花乐、思乡情三个板块,把“摇花乐”作为重点让学生感悟作者童年时候的欢乐。
一、感受“桂花香”
课文一、二自然段主要写了桂花的香味。对于学生来说,桂花并不陌生,所以我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讲讲他们自己对桂花的认识,学生能说出桂花的香味很浓,桂花小小的,很不起眼……这时,再让学生读这两个自然段,学生能很自然地联系到自己,理解作者喜欢桂花的原因是因为桂花香。教学过程中,也能看到学生把相关的语句都找出来了。在这一部分,我重点让学生理解了“浸”这个字,让学生联系游泳时候自己浸在水里的感觉以及海绵浸泡在水里的状态,体会人们浸在桂花香味中的感觉。
二、感受“摇花乐”
这一部分是本课的重点,我没有按照课文中的顺序来讲,而是先让学生找出直接写作者摇花的快乐的句子,让学生找出句子中的关键词,特别是一些动词,让学生做一做这些动作,和作者一起感受这份快乐。摇了之后,花自然会落下来,此时再让学生联想花落下来的情景。同时,屏幕上出示一张桂花落下来的图片,帮助学生联想,学生能联想到像下雨、像蝴蝶、像落叶……再让学生把这份快乐喊出来。在充分感受摇花快乐的前提下,再回到第三自然段的开头让学生体会作者期盼摇花的心情,就更容易理解了。在这里,我和学生一问一答,学生也仿佛走进了课文,和作者一起期待,一起急切地盼望摇桂花的那天。摇桂花的快乐,不仅仅是作者的,作者的父母也是快乐的,我让学生找一找,读一读,继续沉浸在摇桂花的快乐中。
三、感悟思乡情
这是这篇课文的难点。直接让学生自己体会,有一定的难度。我从母亲的话入手,“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询问学生是不是外地的桂花真的不如家乡的桂花香,学生都知道肯定不是,但是还不能直接联系到思乡情。于是我补充了关于作者的一些资料,又设置了几个情境让学生通过说话训练来一步步体会这种乡情。最后,还给学生补充了作者其他写乡愁的散文片段,让学生读一读,进一步感受这种思乡情。
学生在课堂中,感情得到了熏陶,所以朗读方面情感也很丰富很充沛。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忽略了写作手法的指导,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仔细地琢磨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