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惠聚工作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实用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访惠聚工作队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实用4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访惠聚工作队个人工作总结1

一、基本情况

照壁山乡距木垒县城以南约1公里处,是一个以农为主、牧农结合的农牧业乡。全乡总面积530平方公里,草场面积万亩,耕地面积万亩,其中水浇地万亩,下辖11个行政村,其中霍斯阔拉、阿拉苏是2个牧民定居村。主要由汉、哈、维、回、东乡等7个民族组成,全乡3137户8752人,其中少数民族377户**49人,有劳动力5**2人。3月5日州、县“访惠聚”工作组全部到位,其中,州派工作组个,共有人员人;县派工作组个,共有人员人。

二、“访惠聚”工作开展情况

为确保下派干部能够下的放心、住的安心,乡党委认真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各村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在工作组到位前安排好工作组的食宿,提前打扫住宿房间卫生,准备被褥、洗漱用品等,为确保工作组成员安全,乡党委要求各村再次检修锅炉,杜绝生火炉。同时对河坝沿村、霍斯阔拉村等偏远村不能正常上网的问题,联系电信、移动等部门给予解决。

各工作组进点后就立即投入工作,建立完善工作组各项规章制度。目前,工作组已走访困难群众、重点人员、特殊群众户,慰问贫困户、困难群众户,发放慰问金余元,组织开展群众性文艺汇演12场次。在“二级响应”期间工作组成员与乡、村干部混合编组开展入户排查工作,清查流动人口48人,出租屋84间,调解矛盾纠纷12个,各村新购置了抓捕器、电警棍等防暴器材;实施壮大集体经济项目11个,投入资金295万元。

各“访惠聚”工作组能严格执行县委制定的周通报、月小结、季推进、半年观摩、年总结制度,按照县“访惠聚”办公室每月下发的工作要点,抓好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照壁山乡3月3日至3月5日,对11个村的“访惠聚”工作组成员进行了培训,详细介绍了照壁山乡基本情况及20**年发展思路、重点工作。各村“两委”与工作组召开座谈会,共同商定20**年重点工作。目前,全乡各工作组计划实施项目24个,计划投入项目资金2805万元。

三、群教活动后继整改落实情况

为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的成果,照壁山乡后继整改中重点做好四个方面整改。

一是坚持落实《照壁山乡低保清零动态管理制度》。20**年我乡在全县率先实行低保清零动态管理制度,此举得到州、县督导组认可在全县推广。20**年照壁山乡已完成本年度动态评审工作,对全乡310名农村低保户重新评审,取消不符合享受低保政策人员53名;对享受城镇低保81户**0人重新评审,取消不符合享受政策人员2户5人。

二是坚持“明白卡”发放制度。为了保障农民群众对村务公开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把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引向深入,20**年以来,照壁山乡各村印制村务公开明白卡10000多份发到全乡农户手中,使村务公开明白卡真正成了农民群众全面了解村务公开的新途径。

三是不断夯实基层基础。鼓励各村根据工作实际,经乡党委批准,从后备干部库中选拔1名条件成熟的后备干部到村委会带薪跟班。同时打破村域限制,对优秀后备干部,实行“统筹安排、跨区使用”,并在乡机关选拔农村经验丰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的乡干部到村担任党支部书记。

四是认真落实“四同”制度。班子成员、党员干部按照“领导包村、村干部包片、党员联户”的要求,深入联系点、包扶户,开展“党员联户”、“四同”住村蹲点调研活动,党员干部坚持每月走访入户不少于8户,班子成员坚持每季度到所包村开展一次“同吃、同住、同学习、同劳动”活动,通过院落聚、田间谈、路边聊等形式,直面征求群众意见,认真听取群众呼声,现场办公,解决群众实际困难,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段路、最后一家人基本到位。

访惠聚工作队个人工作总结2023年 访惠聚工作队个人工作总结3000字

访惠聚工作队个人工作总结2

XX村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紧紧围绕社会常态化、防疫情工作、精准扶贫工作目标,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新疆工作方针政策,做好群众工作,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扎扎实实的抓好贯彻落实,使各项惠民政策在群众心中生根、凝心、聚力,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委、政府的关怀和温暖,现将上半年以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我村常态化开展值班备勤工作,每天各小组三人开展巡逻,平安建设共创建167户,其中复验95户、新创建6户、优秀62户、新创建优秀4户,创建率99%。在疫情期间为伟大群众方便通行,给群众办理健康通行卡131人,注册健康码122。

用力开展工作,扶贫帮困促和谐。为群众干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努力帮助群众解决最迫切、最急需的问题,让群众得到实惠,时刻牢记“自己多动一下手,群众少走一里路”的原则,真正实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对群众开展“帮扶、帮困、帮教、助学、助残”等帮扶活动。

按照“责任到人、限时办结”的工作方法,针对不同困难群众实际,采取不同的帮扶措施并做好服务,在节日期间送去慰问,进行不定期走访,和困难群众多交心,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解决实际困难。截止目前,为群众办实事好事100余件,春节期间慰问现役军人家属及退役军人14人,春节期间运用困难群众帮扶保障基金救助10户10人;3月临时救助9户9人,每人300元标准,合计2700元;4月份临时救助2户2人,每人500元标准,合计1000元。

“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持续深入,各民族干部群众走动互动、交融交心。康克村始终坚持“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坚持不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团结创建活动,目前,全村27名各级干部、后盾单位干部与各族基层群众结对认亲,举办“四项活动”3场次。

宣传发动群众,让群防群治发挥作用。基层组织、“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等各支力量,齐心协力宣传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打赢疫情防控这场人民战争,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要广泛发动和依靠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把工作抓实、抓细、抓落地。党员干部要在疫情防控中起好示范带动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持好群众路线,全力抗击疫情。

202-年上半年,全村递交入党申请书0份,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人,确定发展对象1人。

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情况:第一书记带头动员村里工作队,镇下派干部及青年专干等各级干部参与集中整治,在本村去往三小队路边的大渠集中打扫,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实现村庄垃圾不乱堆乱放,污水不乱泼乱倒,粪污无明显暴露,杂物堆放整齐,房前屋后整洁卫生,村容村貌干净整洁,村民清洁卫生文明意识普遍提高。一是针对村内旧房未拆除,我村危房54户已全部拆完,其中拆房1户,挖地工3户,基础完工21户,砌墙26户,竣工3户;计划改厕43户,已改厕13户。二是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家庭为单位,利用居家时间开展一次房前屋后的卫生清洁,及时清理积存的各类垃圾污物,清理乱堆乱放的各类物品。三是建立卫生管理包干到户责任制,引导群众自觉养成垃圾不乱扔、污水不乱排,杂物不乱堆,定期清洁卫生的良好习惯,截至目前美丽庭院挂牌24户,庭院绿化113户。

下半年工作计划:一是抓好大数据平台建设和建档立卡动态管理,落实好联动推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做好返贫监测、评估、预警。二是抓好培训,利用走访,安排培训等多种形式,从思想上解决贫困户“扶贫为了谁、脱贫谁是主体”等问题,充分激发贫困户自主脱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三是加强宣传力度,让群众明白住危房的危险性,督促并引导危房户尽快拆房,提高动工速度。四是积极协调,做好各项目的对接,争取项目落地。通过解放思想、落实举措,继续加大脱贫政策研究力度力求将脱贫工作落实到位,认真、细致开展工作,确保规划项目早日启动,为脱贫摘帽发挥推动作用;提高认识,明确责任,切实抓好帮扶机制,明确脱贫目标,确保贫困户都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五是坚决做好对中央第六巡视组开展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及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等方面反馈意见的整改工作,做好整改问题进度清单和相关印证材料等,做到实实在在整改存在问题,保证问题整改长期坚持。六是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工作,做好外地流入人员和流出人员登记、排查、筛选、包联、工作方面抓落实。做好两会期间和重要节假日的维稳安保工作。加强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工作,确保不出大事小事故。七是做好下半年医疗保险收缴工作,现役军人家属及退伍军人慰问工作,困难群众帮扶及临时困难群众的救助工作等方面。

访惠聚工作队个人工作总结3

xzx年,“访惠聚”驻村工作开展以来,**x驻**县**村工作队以推进**x常态化长效化和开展“学转促”专项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1+2+5”八项任务,结合**村实际,撸起袖子加油干,不断深化传帮带,着力在理清发展思路、注重学习教育、加强队伍建设、健全规章制度、提升服务能力、为民办好实事上下真功,工作队队员主动与村干部结对互学互帮,实现了工作队员和村干部能力、水平素质的双提升,村级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能力明显增强。

一、在理清发展思路上帮带。深入调研,精心绘就农村发展新前景。工作队进村驻点后,第一时间召开村“两委”干部、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座谈会,主动听取对**村稳定发展和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意见,横向与村“两委”班子成员结对子,纵向与“四老”人员、无职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共青团员、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结对帮带,在“深访、精访”上下功夫,定期入户走访与各族群众面对面、心贴心、肩并肩同心筑梦话发展。在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积极帮带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加强支部建设、壮大集体经济、精准扶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等工作规划,明确具体措施、推进工作时间表、确定责任人,确保农村各项工作抓紧抓实抓到位、落细落小落具体。实施“和谐村务”工程,落实驻村干部兼任村党的工作委员会、村“两委”、村组职务和联席会议制度,指导村党支部规范和发挥好村民代表、党员代表、村民议事会和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坚持一对一的带、面对面的帮、手把手的教,定期召开例会,相互分析点评,提出意见建议,促进工作队与村“两委”融为一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通过在干中学、学中干,村干部在工作实践中进一步明晰发展思路,促进了工作思路具体化、工作安排统筹化、重点工作项目化、办法措施务实化、跟踪问效经常化、督促检查常态化、整改落实公开化。

二、在注重学习教育上帮带。工作队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和开展“学转促”专项活动为契机,落实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和“三合一”活动要求,深入学习**x讲话精神和**x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及关于**x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学、深入学、持续学,做到学而知、学而信、学而思、学而用、学而行,自觉用**x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凝聚力量、解决问题,以工作队思想到位、认识统一、行动对标,引领真抓实干保稳定促和谐,以解决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和主抓手,统筹和带领干部聚焦**总目标,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各项决策部署及**地委各项要求,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扎实的工作作风,管用的工作措施,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自觉性、巩固民族团结的坚定性、维护社会稳定的创造性。

在加强队伍建设上帮带。打造一支永不走的驻村工作队,让好思想、好做法、好作风永远留在村里。工作队与村“两委”干部在工作中拧成一股绳,带好党员干部队伍,切实培养一批坚定跟党走、群众威信高的优秀党员干部。落实“25154”农民党员发展机制,转“坐等上门”发现党员为“主动上门”培养党员的观念,推进“多对一”联系帮带计划、农民党员“孵化”工程,动员村组有知识有文化、政治上坚定的年轻人和致富能手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为党员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凝聚年轻人的青春力量,组建志愿服务队,开展党群活动,帮助贫困家庭,宣传政策法规,走访慰问群众,参与村级事务,年轻人在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同时,帮助了别人,锻炼了自己。一批农村青年向党组织靠拢,也为优化村级班子扎实了基础。

在健全规章制度上帮带。帮助制定联合学习、联合会议、联合办公制度,工作队通过与村“两委”召开日晨会、周例会、月小结会,及时传达上级文件、会议精神、领导指示,总结近期工作、安排下步任务、提炼经验做法。协助村“两委”修订完善《村民议事规则》、《村级财务管理》、村规民约、“一事一议”、“四议两公开”、“党务村务财务公开”等制度,明确村“两委”班子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流程,狠抓制度落实,强化执纪问责,形成“以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自觉受监督”的工作机制,基层党支部和村干部想事干事自觉性显著增强。

在提升服务能力上帮带。坚持“四位一体”干部对群众反映问题分析研判制度,共同协商讨论应对措施办法,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整改销号,常态督促检查,确保群众实际困难、矛盾纠纷和诉求“件件能解决、事事有回音”,进一步增强基层干部处理各类矛盾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目前,化解邻里、邻村矛盾纠纷多件,开展应急处突演练百余场(次),对外展示形象宣传报道上百篇(次)。与村组干部实行交叉任职,结对子、交朋友,一起学习、一起劳动、一起吃饭、一起走访,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潜移默化、润物无声中促进村党员干部强思想、换思路、提能力、变态度、转作风,点燃干事创业的激情,增强必胜的决心信心,为群众办结承诺事项上百件。

在为民大办实事上帮带。工作队以匠心赢人心,以真心赢民意,以真情换民心,逐家挨户了解家庭情况、群众思想状况,掌握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关心帮助解决群众的诉求,真心实意给群众办好事实事,切实拉近党群干群关系。积极开展“走亲戚、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工作队入驻后,对村干部、“四老”人员、高龄、孤寡、空巢老人、贫困户等进行慰问,为之送去大米、面粉、清油、鸡蛋、羊肉等慰问品和慰问金,让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修整乡村机耕道路,加固村委会大门围墙设置,改造粉刷村委会办公楼,铺设涵管清理渠道保春耕,帮助村民小额贷款购化肥,为村民夏收小麦给予补贴、替无劳动力家庭收割小麦、拉运麦秸,等等。动员社会各界力量为村民捐赠衣物50余包1300余件、化肥20吨、种鸽1200羽和小学生书包、玩具等用品136套。自觉把推进精准脱贫攻坚作为增强“四个意识”的具体表现,作为落实总目标的具体实践,作为争取人心、凝聚人心重大的政治任务,采取有力措施,拿出过硬办法,放在驻村工作的重要位置加以推进。汇民意、集民智、聚民力,着力打好以强化班子建设为统领,以文化引领、教育扶贫、转移就业、种植养殖、庭院经济为抓手的脱贫攻坚“组合拳”。截至目前,工作队会同村“两委”谋划**村低产田改造、道路硬化、水渠防渗、科技入户、畜牧养殖等近中期惠民项目。依托**作为坚强后盾,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到村到户惠农帮扶项目。

访惠聚工作队个人工作总结4

摘要:“访惠聚”驻村工作是贯彻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应对新疆特殊区情的非常之举、果敢之举、战略之举、创新之举,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征。在问题导向上,直面社会稳定问题、把握新疆工作要求以及满足决胜全面小康社会需要;在战略部署上,突出驻村任务覆盖基层工作、重点工作改善基层面貌、总目标统领战略布局。“访惠聚”坚持顶层设计与实地探索相结合、聚合协同能量应对复杂问题、发挥基层干部群众主体作用、通过提升标准驱动活动深入,在探索深入的过程中,升华了党的群众路线、民族团结生命线、建强基层组织重要性、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理念。

关键词:新疆治理“访惠聚”驻村工作新理念新经验

为深入贯彻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疆方略,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自治区党委持续推进“访民情、惠民生、聚民心”(简称“访惠聚”)驻村工作。“访惠聚”是非常之举、果敢之举、战略之举、创新之举,是维护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这个决策的实施,投入人财物力空前,上下联动能量巨大,累进效应影响突出。全区干部参与①、各族群众拥护、中央领导鞭策。本文拟按照“动因—行为—经验—目的”线路,尝试提炼“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新理念、新经验,以期在实践上指导“访惠聚”驻村工作的深入深化,在理论上丰富党中央的治疆方略,在制度上构建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长效机制。

一、问题导向:政治稳定与安定团结

进入新世纪以后,境内外“三股势力”借助宗教极端化动员、策动暴力恐怖,破坏社会稳定,企图颠覆政权、分裂国家,严重危害国家整体安全。为此,中央召开两次新疆工作座谈会,为新疆问题把脉问诊,为新疆工作导航掌舵。作为贯彻落实中央治疆方略的“访惠聚”工作,直接动因是应对稳定挑战,政策依据是中央新疆工作部署,现实目标是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清障通途。

(一)决策缘起:直面社会稳定问题

自2012年起的一段时间,新疆暴恐问题出现“多发频发、向内地蔓延”②的严峻态势,且集中暴露在基层。果断控制局面,具有极端的必要性、重要性、紧迫性。直面社会稳定问题,是部署推进“访惠聚”驻村工作的直接原因。

1.暴力恐怖呈现激化特征。主要表现在:由零星偶发向规模频发转变;由团伙犯罪向“家族化”“独狼式”作案转变;由境内策动、一次性犯罪向境外遥控指挥、组合策略转变;由疆内重点区域向全疆推展和内地蔓延转变。[1]新中国以来前所未有的恐怖主义正在威胁整个国家安全,新疆是重灾区;全国因此变成反暴力恐怖战场,新疆是主战场。应对暴力恐怖活动的新变化,必须标本兼治。

2.宗教极端主义挑战世俗生活。主要表现在:妇女蒙面纱、穿罩袍,青年男子留异常大胡须,“婚不敢舞、葬不能哭”“泛清真化”等被误解为符合“真主”意志的生活方式;“三非”印刷物、音像制品和网上信息等呈现“境外有种子、境内有土壤、网上有市场”的特点;通过“圣战殉教上天堂”动员、培植暴力****。宗教极端主义故意混淆民族风俗、合法宗教活动、非法宗教活动、极端宗教主义之间的界限,毒害普通信教群众,大肆宣扬“教法高于国法”观念,挑战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民意识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企图通过推动宗教政治化,逐步达到政治宗教化的目的。

3.基层治理面临失序风险。主要表现在:一些地方“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主通道阻塞不畅,导致民情社情敌情掌握阻梗失真;贫困问题、教育问题、就业问题、认同问题、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家族黑恶势力问题、分裂和反分裂的敌我矛盾问题交织陈杂,呈现复杂化情况;有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干部能力不强问题突出,导致基层社会治理面临诸多难题。整治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调整优化基层治理结构、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等迫在眉睫。

4.新疆形象遭到深度损伤。主要表现在:新疆被疆外很多人视为危险之地,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作用的改革大潮中,导致涉及新疆的市场要素的疆内外双向流动受到羁绊,影响市场投资信心;“刻板印象”造成对新疆、新疆人,特别对维吾尔族和伊斯兰教被“标签化”,引起内地群众的误解、戒备或歧视,也给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带来情感之痛;刺激国内外敌对势力借机鼓噪“新疆问题”、变本加厉攻击我国制度法律政策。

(二)决策依据:把握新疆工作要求

新疆长期面临“三股势力”侵扰,致使新疆问题长期困扰新疆工作。两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分别确定“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中央根据新疆实际情况明确定位或调整新疆工作总目标,是启动部署和持续推进“访惠聚”的政策动因。

1.把握新疆工作必须着眼全局。新疆历来是西方国家染指、侵略和争夺的重点地区和主攻方向,是各种势力的角力场,“双泛”思想流毒深远,宗教极端思想长期存在,民族分裂主义活动从未断绝。近年来,三股势力将“新疆问题”进一步国际化、复杂化、群众化,通过推进“极端化”形成对新疆政治稳定、社会安定有序的现实危害,进而对新疆工作造成持久性、深刻性、全局性和根本性的威胁。新疆问题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是分裂和反分裂问题,是有关国家统一的重大问题,中央反复强调新疆稳定工作是关系全国大局的一项工作。“自古边疆稳,则国安;边疆乱,则国难安。”没有一个稳定的新疆,中国很难实现“确保一方平安”的战略目标。[2]

2.管控新疆问题必须坚持辩证思维。一是新疆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今日新疆面临的问题,既非单一原因造成,也非单一问题表现,具有深刻复杂的国际国内背景,是历史和现实、境内和境外、网上和网下等多种因素相互纠结、长期积累的结果。二是新疆工作的“急不得”和新疆问题的“等不得”。“等不得”是指新疆必须与全国同步完成任务、实现目标;“急不得”是指解决问题需要时间、魄力、智慧、能力和特殊办法。一旦新疆问题超出安全限度、危害基层基础、呈现失控危险,就会冲破矛盾平衡,就会成为新疆工作的显性威胁,成为必须应对的重点、焦点、难点问题。

3.落实新疆工作总目标必须抓基层打基础。***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理念的鲜明导向是:治国安邦,重在基层;管党治党,重在基础。新疆基层,尤其是南疆广大农村地区,历来是所有新疆问题的汇聚地、矛盾点,又是新疆基层有效治理的欠账区、薄弱带。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关于新疆工作目标任务的调整,为新时期新疆基层治理工作提供了总纲。

(三)决策目的: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中央调整新疆工作总目标,期待新疆如期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能缺位的要求没有变。满足决胜全面小康社会需要,是部署推进“访惠聚”的工作动因。

1.新疆工作部署必须落实到基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落实抓好反恐维稳、促进长治久安,需要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活动,需要在“去极端化”上用力,需要毫不动摇运用人民专政的武器;切实抓好民族工作、促进团结进步,需要把各族群众团结在党和政府周围,最大限度争取民心、凝聚力量;抓好改革发展、促进民生改善,需要把发展落实到改善民生上、落实到惠及当地上、落实到增进团结上;抓好党建工程、促进干部队伍建设,需要解决基层党建诸多软弱涣散问题、干部队伍作风不实等,诸多政策措施的落实、工作部署安排的推进共同指向基层。

2.决胜小康部署必须落实到基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西部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农村贫困地区是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其中新疆更是国家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尤其是南疆四地州和边境地区、高寒地区贫困人口分布集中,贫困程度较深,致贫原因复杂,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滞后,保障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的难度比较大。实现新疆决胜小康社会的目标,需要稳定的社会环境、需要集聚全疆之力,需要挖掘基层原生动力,激发基层创造活力。

二、战略部署:活动布局与工作要旨

关于“访惠聚”部署的评价从主题视角,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促进宗教和谐的群众工作;从布局视角,是推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大局工作;从累进要求视角,是巩固安全、加强基层的基础工作;从总结经验视角,是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工作。

(一)驻村任务覆盖基层工作

一是践行群众路线、转变工作作风是“访惠聚”的切入点。借鉴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鲜活经验,通过干部驻村达到改进作风、带动基层双重效果。二是加强民族团结、增进民族互信是“访惠聚”的出发点。借助真情访民、真心交流、真诚做事,把党的群众观点、群众立场、群众方法、群众作风“注力”到消解民族隔阂、增益民族互信、促进民族团结中,“落实”到争取人心、凝聚人心上。三是突出先进文化引领、促进宗教和谐是“访惠聚”的“聚焦点”。借助群众文体活动、送教育送科技送宣讲送节目送医疗等活动,多策并举、多管齐下,揭露宗教极端化险恶面目,戳穿“圣战殉教进天堂”等荒唐谬论,引导群众把心思精力凝聚到维护稳定、发展经济上来。四是落实民生建设任务、增加农牧民收入是“访惠聚”的着力点。借助民生工程落地、各种细微实在的惠民利民为民工作,培育群众知恩感恩报恩之情,协力增强“五个认同”。五是强化群防群治群控、维护社会稳定是“访惠聚”的支撑点。借用乡镇村居落实各项维稳措施的机会,协助基层完善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机制①,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六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长治久安基础是“访惠聚”的落脚点。借势“三(四)位一体”机制②,大规模、常态化实地培训基层干部,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二)重点工作改进基层面貌

全面推进工作,既要注重从总体上进行谋划,又要注重牵住“牛鼻子”,要善于抓主要矛盾,什么问题突出就解决什么问题。

1.维护社会稳定。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什么也搞不成,已经取得的成果也会丧失掉,这是被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的一个真理。作为我国反恐维稳斗争的前沿阵地和主战场,新疆稳定关涉国家稳定,新疆安全关涉国家安全。各级“访惠聚”驻村工作队都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核心任务,以“深入走访、深化严打、加强管控、教育转化”为举措,协助基层组织抓好各项维稳措施和硬招实招的落实,配合严打专项行动,落实反恐维稳措施,推动反恐维稳常态化、长效化,聚合各族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旗帜鲜明地同“三股势力”作斗争,达到群防群治群控的目的,筑牢防控维稳的铜墙铁壁,夯实持续稳定、长期稳定、全面稳定的基层基础。

2.建强基层组织。党的执政基础在基层、力量支撑在基础、工作重点在基层、问题难点在基层、创新源头在基层。新疆农村社区所暴露出来的治理问题,说到底是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干部能力羸弱、党员作用有限所致。基层组织建设切中要害、触及实质:一是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二是强化制度完善和执行落实,用制度来规范、组织、督促各项工作;三是千方百计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基层干部的威信;四是提高党员干部素质能力,加强传帮带,引导村级干部不断增强理解力、执行力、落实力,提高履职本领、群众工作水平。

3.做好群众工作。代表群众根本利益,赢得群众拥护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制胜法宝。“访惠聚”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真挚感情+良好作风+群众工作能力”走访群众、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加深各族群众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各族干部群众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厚植党在新疆执政的群众基础。

4.推进“去极端化”。尽管“极端化”不是民族宗教问题,但它打着宗教旗帜、绑架宗教、鼓动信教群众参与“圣战”,决定了“去极端化”是一个重要的新疆治理命题。“访惠聚”助推“去极端化”:一是强化宣传教育。遵循“到人管用有效”原则,开展主题宣传,大水漫灌和细水滴灌相互策应,通过“大宣讲、大讨论、大揭批”,引导教育群众明辨是非、明白道义、明确法律规范,聚集了强大的精神正能量;二是坚持依法治理。贯彻“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基本原则,持续深入推进“去极端化”。对利用宗教活动传播、渗透宗教极端思想,利用“泛清真化”破坏宗教和谐、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违法犯罪活动,毫不留情、绝不手软,坚决予以依法打击。[3]

5.推进脱贫攻坚。贫富问题是最突出的民生问题,关系民心的稳固,关乎社会长治久安。“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4](P47)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到真脱贫,脱真贫。“访惠聚”在“扶贫开发”的理念思路、方式方法、体制机制、保障落实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切实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帮助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尽快脱贫、扎实脱贫、如期脱贫。

(三)总目标落地基层治理

新时期新疆面临的治理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必然要求主观策略上对治疆的侧重点和方式方法的调整。从“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到“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调整,标志中央治疆方略的精准性和深刻性,更加符合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治疆的情势和发展。寻求总目标在新疆的落地,必须坚持顶层设计与具体的新疆实际相结合。持续推进“访惠聚”就是深入贯彻落实“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着眼于总目标的“访惠聚”,着力于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统一、经济增长与民生改善的辩证统一,群众工作与宗教和谐的辩证统一,党的建设与基层治理的辩证统一,多措协同并举。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来看,社会稳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国家核心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维护稳定,才能推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把维护稳定作为新疆工作的重中之重。[5]“访惠聚”驻村工作持续推进,就是有效应对不断变化的新疆实践和新疆问题的积极探索。

三、经验总结:政治优势与主体作用

“访惠聚”工作一俟启动便全员到位,在持续推进中能不断取得成绩的动力源泉,是我国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根本经验是党员干部全力以赴、锐意进取、忘我奉献。“访惠聚”活动的发动主体是自治区党委、推进主体是全疆干部、参与主体是基层干部群众、力量主体是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访惠聚”围绕基层工作先行先试,创造出很多具体鲜活、务实管用的思路、机制和方法,涌现出大量生动案例和先进典型。需要总结经验,把零散做法系统化、把感性体验理性化,发现规律、发扬光大。

(一)顶层设计与实地探索相结合

把顶层设计落实到全面指导。自治区党委把“访惠聚”作为围绕总目标、应对新挑战、解决新疆问题的治本之策和稳疆安疆的战略部署,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在不同阶段、不同节点,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为工作健康发展领航把舵。“访惠聚”工作的成功实践,归功于自治区党委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对整个活动顶层设计、规划统筹、合理安排和督促指导。同时,把总体要求转化为具体创新,把顶层设计的思想贯彻落实到生动、具体的驻村工作中,需要理论联系实际,吃透政策精神、摸清基层情况、找准问题症结,拿出富于针对性、创造性、实效性的举措。工作队按照自治区党委统一安排,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结合各地实际,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推出了一大批务实管用的“自创动作”。

(二)聚合协同能量应对复杂问题

“访惠聚”是综合施策的重要载体。解决当下新疆基层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加强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统筹举措,增强治理结构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自治区党委从维护社会稳定、建强基层组织、做好群众工作、推进脱贫工作等方面同时发力,解决新疆问题,换来了群众工作的新局面、基层党建的新提升、维稳局势的新成效、城乡面貌的新变化。“访惠聚”还是协同效应的生成机制。“访惠聚”使领导干部、机关干部搭上了同基层群众“零距离”沟通交流的直通车,让群众更直接、真切地沐浴党的政策阳光,激励起他们参与村居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工作队与村两委、警务室共商计策、共促工作,使跨级别、跨区域、跨界别、跨行业、跨专业的干部相互切磋、共同提高。

(三)发挥基层干部群众主体作用

注力培养基层干部能力。坚持人民立场、群众主体原则,是“访惠聚”的主旨。推进基层维稳、去极端化、改善民生、壮大集体经济、强化村级组织和提高干部能力等工作,一概以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主体作用为归宿。工作队投身到基层,自觉把自己当村民、把群众当亲人、把村子当家园,是顺利融入基层、与基层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找准着力点和突破口的前提。乡镇党委负有直接领导驻村工作队、把驻村干部当作自己的干部管理使用的责任,驻村工作队摆正位置,主动支持配合乡镇干部、接受领导监督,做好乡镇和村级组织的“联络员”,协助村支部贯彻落实乡镇布置的各项工作。运行“三(四)位一体”机制,驻村工作队帮村干部“出点子、教法子”、甘当“幕后英雄”,助力村级组织发挥作用、干部提高威信、基层工作提升,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动员群众参与基层治理,使他们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是“访惠聚”的重要任务。通过贯彻落实村规民约等机会,培养群众参与意识,提高群众参与热情和能力。组织发动群众与村党支部、警务室联合开展反恐防暴应急演练、维稳巡逻等,构筑全方位立体式的社会防控体系,有力打击“三股势力”的嚣张气焰,构建了以各族群众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的基层治理体系。

(四)通过提升标准驱动活动深入

不断提升任务标准。积跬步以至千里,是量变质变的道理,也是五年“访惠聚”提升标准、扩大成效的做法。自治区党委始终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从总体部署、主要任务到各个环节工作的深入开展,从工作队组成、活动经费、安全保障到实施项目等各环节,都深入调研、仔细研究、科学部署、狠抓落实。2014年探索实践,选择基层群众工作切口,下派干部真情访民、解难惠民、聚合民心,推进“六项基本任务”落实。2015年承上启下,通过“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去极端化’”统领“六项基本任务”,既巩固已有成果,也推进活动深化。2016年提升水平,重点突出“加强基层组织、推进‘去极端化’、保障和改善民生”三项任务。2017年深入深化,围绕“1+2+5”开展工作,要求在“维护社会稳定、建强基层组织、做好群众工作、推进脱贫工作”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018年持续用力,狠抓“1+2+5”八项任务,聚焦维护社会稳定、脱贫攻坚、群众工作、建强基层组织、落实惠民政策、拓宽致富门路、办好实事好事、壮大党员队伍上持续用力,不断推进活动深入。“访惠聚”始终与全区战略同频共振,在增益成果中推进,在决胜小康中提升,体现了从量变积累到质变飞跃的追求。

四、理念升华:实践创新与治理探索

“访惠聚”驻村工作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以来,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这一理念的延续深化和生动实践,是大力度的战略谋划、超常规的创新之举、持续性的政策措施以及规模空前的系统性工程,在逐步探索、不断深化的实践过程中,升华了党的群众路线、民族团结生命线、建强基层组织重要性、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理念。

(一)创新党的群众路线载体

群众路线是党处理与群众关系最宝贵的经验,也是我们党一直倡导的工作路线、组织路线与政治路线。“访惠聚”驻村工作从民情出发,以民生为内容,在民心上落脚,清晰地表明了群众路线的价值取向,把我们党的价值理想和人民群众的现实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充分彰显了群众路线的精髓。[6]把“访惠聚”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着力解决联系群众不紧密、服务群众不到位,特别是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侵占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等突出问题,在联系服务群众中转作风、带作风、促作风,推动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环境,既解决了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根本问题,又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实践证明,“访惠聚”驻村工作是收集民情、整合民意、疏通民怨、满足民需、激发民智为目的的群众路线实践机制的综合运用模式,始终秉承“一切为了群众”的价值理念,始终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治理方式,以此维系党群干群良好关系,构筑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坚实群众基础。

(二)夯实建强党的基层组织

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党的基础工作单元,具体代表着党的形象,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访惠聚”驻村工作通过探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的新疆实践,实现党的组织、党的工作、党的影响在新疆基层的全覆盖,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打牢新疆发展基础、充分发挥基层作用的改革创新。[7]“访惠聚”各级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协助乡(镇)、村(社区)两级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活了组织末梢,筑牢了基层堡垒,夯实了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础,逐步探索形成了以提高领导班子能力为根本、发挥党员队伍作用为基础、抓好重点工作为龙头、健全完善机制为保障的新疆基层党组织建设好经验。通过解决基层组织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章理事问题,夯实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基层党的执政能力;通过提高乡村干部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服务精神,构筑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基层坚强防线。[8]实践证明,只有有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党和政府在基层社会的组织动员能力和效率才不会被削弱,“依法治疆、团结稳疆、长期建疆”才能成为指引新疆稳定和发展的行动纲领和行为力量。

(三)促进民族团结落地生根

“合则俱荣、分则俱损。”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共同指向民族团结是新疆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是13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意志,是党治疆方略的宝贵经验,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弃。民族团结工作要应时应势、与时俱进,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推出增强民族团结的新举措和新对策,要创新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深化民族团结创建的形式和内容。南疆农村以维吾尔族为主,许多当地群众与其他民族的个体交往有限,生活环境的封闭性、认知的局限性等导致对其他民族存在刻板印象,加之一些极端思想和暴力恐怖事件谣言的影响加剧了民族间的不信任。“访惠聚”驻村工作队由各民族干部组成,通过入户走访,为民办实事好事,与群众结亲戚、交朋友,增进了个体间的、民族间的相互信任,促进了交往交流,致力于民族间的交融交心。依托“访惠聚”驻村工作开展的“民族团结一家亲”、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民族团结“结亲周”,通过把民族团结落实到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通过“结亲戚、看亲戚、走亲戚”“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送法律、送政策、送温暖、送文明”,这种经常性的互动交流交往,最大限度团结群众、凝聚人心,以此为彻底解决固本问题和长治问题打牢基础。

(四)协力提高基层治理能力

推进新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疆工作的引领,“访惠聚”驻村工作是推进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新疆经验。“访惠聚”模式就是在两个“三期叠加”①的特殊背景下,[9]结合新疆特殊区情,打破传统管理困境而推进的基层治理手段和治理方式的创新。“访惠聚”驻村工作是将熟悉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各级干部下沉基层,与基层党组织共同担负乡村治理的重任,[10]是优化新疆社会治理体系和提升新疆社会治理能力一次具体的理论到实践的大胆尝试。[11]一方面,“访惠聚”驻村工作,改变了过去由上到下的简单管理模式,使机关干部全部下沉深入到基层,与各族群众面对面接触,通过走访入户,了解基层群众最迫切最真实的需求,畅通民情上达的通道,激发群众参与治理的热情;另一方面,“访惠聚”驻村工作探索出的“三(四)位一体”工作机制,实现了单一的管理方式向多元交互的治理方式的转变。驻村工作队、村委会和村警(武工队)各司其职,各展所长,工作组发挥出了自己的组织和政策优势;村干部发挥出了乡土和管理优势;村警和武工队发挥出了保障优势,有效推进基层治理网格化管理。[1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工作队长兼任村党组织第一书记,统筹村“两委”班子、警务室、驻清真寺管委会干部和南疆学前双语教育支教干部等力量,加大协调力度、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基层治理强大合力。

此外,以依法治疆带动乡规民约制度化、法制化是建设法治新疆、平安新疆、和谐新疆,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落实“乡(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做法,既是实现依法治疆在基层的积极探索,又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益尝试。“乡(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村民自治和基层治理的有效方式和载体,落实好,不仅可以增强村民或居民的遵纪守法意识,而且可以逐步在基层养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良序。

(五)持续推进民生改善发展

民生建设是党中央治疆方略的重要基础。[13]改善民生既是新疆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本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访惠聚”以“惠民生”为重要载体,切合新疆工作要“以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为基础”的任务要求,体现了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民生建设为基础的长期建疆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及价值取向。基层百姓的衣食住行等细碎琐事,牵涉的是人的生存权和发展权这一重大问题。驻村干部在入户走访中、在炕头和田地间耐心回应和解决群众的民生诉求,认真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任务,引导贫困群众在民生发展方面转变观念,破除“等靠要”等过度依赖思想,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以民生的改善为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凝心聚力。

(六)打造素质过硬干部队伍

党的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中坚力量。[4]广大党员干部素质能力高低、党性修养如何、执行力强弱,直接影响到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进程。***总书记指出:“做好新疆工作,必须建设一支政治上强、能力上强、作风上强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访惠聚”工作围绕强政治、强能力、强作风的干部队伍建设要求,明确政治坚强是干部队伍建设的灵魂,探索从基层一线和困难艰苦地方培养锻炼年轻干部的实践路径,找寻机关干部和基层干部上下结合、互帮互助转变工作作风的方式方法,坚持“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维护民族团结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政治标准,大力选拔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严守政治纪律政治规矩,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引导各级干部深入基层、深入农村社区,深入群众,在改革发展的主战场、维护稳定的第一线,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砥砺品质、提高本领、提升能力;[14]助益工作作风的改进,“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访惠聚”驻村工作为机关干部深入实际开展调查研究提供了有效渠道,使其进一步了解和把握新疆工作长期性、新疆问题复杂性,助其有效解决工作上存在的主观主义、脱离实际的问题,树立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48 20322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