洼里乡居楼精编5篇
【导言】此例“洼里乡居楼精编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乡居楼范文【第一篇】
关键词:苗族民居;吊脚楼;依形就势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8)05-0071-06
吊脚楼民居是我国南方少数民族干阑式特有的建筑形式,它广泛分布于湘、黔、滇、桂布依族、苗族、侗族、土家族、壮族、景颇族、佧佤族等地区,千百年来这里的人民因其环境的恶劣,为了适应西部高原山崖石坡和河流溪谷等各种复杂自然地形,创造了地层架空式的干阑民居,既防潮通风,防兽防虫,又较好地保护了有限的土地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建筑结构的巧妙与外观造型的美观堪称我国民族民居的优秀代表,其中位于贵州黔东南凯里地区苗族吊脚楼民居尤具特色:高脚架空的楼层、两坡式的屋顶、随意的挑台挑廊、灵活的披檐处理、穿斗架式的木结构,灵活的组合聚居,使其它有别于其他民族干阑式建筑,构成了独特的民居建筑文化。
一、依形就势的建筑结构
贵州苗族同胞多生活在:“地无三尺平”层峦叠幛的高山地带,这里山高密林,沟壑纵横,众多的河流穿梭于高山峡谷之间,严峻的地理环境逼迫他们发挥出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力量,去求得民族的生存。苗族同胞在与大自然恶劣环境长期的搏斗中,成功的把南方干阑式建筑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相结合,创造了苗族特有的一种底层悬空半吊式楼居建筑。这种建筑一般采用穿斗架式结构,用木梁柱子等穿插扣连而成,下层架空,上层铺板为楼,以木板或树皮作壁,整幢房屋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它既能适应当地河谷潮湿地带,也可以分布在凹凸不平的山谷陡坡。正如苗族学者卢家鑫指出:“苗族民居多选择山面向阳之处而住。依山就势而建,贴壁凌空而立,一面靠山,一面悬空,即为吊脚楼。从结构上看,苗族吊脚楼仍与干栏式建筑相同,采用‘穿斗式’,屋脊采用‘抬梁式’,整个屋体稳定坚固。”吊脚楼共分三层,底楼由石台基和支撑木拄构成,养畜放物;二楼是苗家人的生活区,堂屋是吊脚楼的中心地带,是休闲待客、娱乐用餐的地方,正对的前廊外檐出枋悬挑,外面安装了弯曲舒适的靠背曲木“美人靠”,其外凸的空间造型显得优雅别致,构成了苗族吊脚楼的一大特色。厨房和厕所设在左右两边或是在楼外搭接“偏厦”。三楼顶层为苗家人用来堆放各种粮食和杂物地方。屋顶为悬山式或歇山式,青瓦或杉树皮覆盖。
苗族吊脚楼民居,主要为穿斗架式木结构的高脚吊脚楼,除固定橼子用少许铁钉外,其它部位都用卯榫构筑而成,结构合理,不用一钉一铆,装饰精巧,按层分区,占地少,利用率高,功能齐全,集苗族建筑工艺之大成。它不择环境,适合在各种地形上修建,同时又具有家庭生活的全部功能,是一种良好的传统民居建筑形式。附属建筑有厕所、粮仓、晒棚等,也大都是采用吊脚楼形制,只是规模大小有别,“无论是搭建、延建还是单独建造,都表现出极大的随意、借势、凭利,不受其它要素的限制。”它们和主体建筑簇拥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完美的苗族山寨群落,在群山溪水之间,与美丽的大自然浑然一体。
二、依形就势的空间布局
贵州苗族民居以村寨布局为特色,他们或依山傍水兴建其山寨,或是在河谷平坝一带聚族而居形成村落,房屋布局顺应地理环境,建房不占地,对地形和位置没有什么特殊要求。由于苗族大多位于西南阴雨潮湿的偏远山区,山多地少,适应这一环境的吊脚楼就自然成为苗族民居的主要选择形式。因此,苗族同胞为了生存的需要,在建修住宅时,他们尽可能留下平地坡土作为耕地,常常把吊脚楼修在陡峭的山坡或是潮湿的水边,形成山环村、村环田的优美田园。这样,既能够有效保护土地、又有利于排洪去污、取水通风、获得充足的阳光,变不利为有利,与自然环境保持着非常和谐的关系。
苗族的信仰与传统观念对其苗寨的选址也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以树为图腾、以树美化居所,对林木的敬仰成为整个民族的观念,因而在他们世代祖居的地方,山川秀美,林木繁茂,为他们的生产和生活提供了无尽的生存资源,美丽的乡村聚落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并因此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苗族山寨文化。虽然其中包含着某些封建迷信的色彩,但其讲究风水、讲究龙脉、讲究地理环境的合理部分暗合现代建筑理论的科学理念。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装点自然,成为苗族吊脚楼民居的典型特色。
三、依形就势的建筑之美
苗族吊脚楼的魅力表现在它位置的凌空之美、结构的巧妙之美、环境的和谐之美、材料的适宜之美。凡是去过贵州黔东南一带苗寨的人,都会被苗族同胞的伟大创造而感动。无论是依山就势的山寨,或是傍水而居的水寨,或是在山坳所建的村镇聚落,苗族吊脚楼在位置选址上,都尽量避开自己的耕地。有的布局于山顶,有的排列于山腰,而有的又座落于山谷;它们或凌空飞架溪水之上,或险挂峭壁之侧,在那些看似无人能居的地方,都有它们的身影。因形就势,依山而建的排排木楼屹立在山野的绿树丛中。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高高的脚柱,外凸的美人靠、倾斜的楼梯、起翘的屋顶以及簇拥的附属建筑,显得格外高峻挺拔。无论在什么位置,驻足观看,都有一种仰视的凌空之美。在贵州雷山县西江苗寨,吊脚楼的脚柱矮的一至二米,高的达十三四米,上千幢的木质吊脚楼重重叠叠座落在陡峭的山坡,蔚为壮观,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旅客。
苗族民居在结构上,吊脚楼多以木构穿斗架式为主体建筑,下以垒石为基,间以木柱支撑或作柱,前部悬空顶立,后部根据地形具体情况灵活地选址砌基。二楼外的“悬瓜”和底楼的接柱,近似人的 手脚,端座于地面,稳定大方。“楼层悬挑使梁枋延伸出柱外,或另用梁枋连接内外檐柱。腰檐在横梁下挑出悬臂,上置檩角盖瓦形成披檐,既起到了遮阳、降温作用,又保护梁枋梁柱及其他构件不被风雨腐蚀。披檐的设置,不仅加强了结构的稳定性,还丰富了建筑的立面造型。吊脚楼共分三层,顶底两楼低矮,二楼高大宽阔,规范统一中有变化;二楼以中堂为界,两边对称排列其它房间,外凸的‘美人靠’,显示出直线中的曲线美,从而使得整个建筑刚柔相济,和谐优美。人字型的房盖或翘角的歇山顶,覆以青瓦或树皮,极具装饰色彩。从造型上看,苗族吊脚楼呈长方形和三角形的组合,是比较稳定而庄重的几何形体,既表现出一种典雅灵秀,又表现出一种挺拔劲健。”
苗族吊脚楼民居使用的建筑材料大都来自于当地树木、石头、竹子、泥巴、稻草,以及各种自然资源都能加以利用。贵州黔东南苗族地区多森林,建筑材料几乎全部使用杉木、松木、枫木等构成:用树枝扎棚,木板作壁,树皮代瓦,木柱架梁,建筑材料极具古朴和谐之美。苗族吊脚楼美之所在,是对大自然的珍爱,是对环境的巧妙利用,以及因势利导运用的建筑材料。
四、苗族吊脚楼的启示
通过对苗族吊脚楼民居建筑的研究,笔者认为,这对于我国现代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宅建设、充分利用地方自然资源以及开发新型的农村房屋建筑材料,对于保护目前我国日益紧张的农村耕地,探索中国农村新型民居和新的民族建筑有着较大的启示作用。
1.保护耕地,维护生态环境当前国家新近颁布了土地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我国在今后20年可耕地严格保持在18亿亩以上,继续实行更加严厉的土地管理政策,无疑这对于今后的农村建房宅基地有着更加严格的限制,农村建房用地的矛盾将日益突出,土地资源将更加紧缺。因而,合理的布局和建筑样式与结构的选择,对于我国未来的乡镇布局和农民的新居建设成为重要的对策。贵州苗族吊脚楼在功能和结构上因形就势,不拘环境随意布局极为适合我国山多地少的地理环境,农村(同时也包括城市)人口住宅区大量向山地和非农用地转移和集中,可以极大的缓解目前耕地的占用,保证我国新的土地发展规划的实施。苗族大多位于西南阴雨潮湿的偏远山区,山多地少,为了生存的需要,在历史发展中顺应这一严酷的自然环境所创造的吊脚楼民居,不但在世代敷衍中很好的保留下了平地坡土作为耕地,也完好地维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美丽的居所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形成了山环村、村环田白g优美田园。这样,既能够有效保护土地、又有利于排洪去污、取水通风、获得充足的阳光,变不利为有利,人与自然保持着非常和谐的关系。苗族吊脚楼它所蕴涵的建筑智慧,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宅建房和乡镇布局的原则和出发点――保证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不被侵蚀,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这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
2.实用的结构与合理的空间。苗族同胞为了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吊脚楼常背山占崖、择险而居,巧妙的利用地层打桩或接柱的形式建楼,突破了地形和环境的限制,其结构又非常适合人畜居住的需要。在建造过程中,如山坡台地不够平时,内向地基拓平,外向灵活接桩搭建;位于溪谷洼地时,又可打桩造房,悬空建楼;周围环境松宽时,可横向搭建偏厦进行扩展,纵向空间允许时叠垒楼层,以拓宽生活居室空间。在结构上,木柱之间采用穿斗架式榫卯结构,各部分相互扣连而成,建造简单合理;地层架空的木结构,既通风防潮,又不会给宅基地造成很大的负荷,减少了土石方的开掘,基本保持了地面原始状态,对于防止泥石流灾害和水土的流失有一定的作用,符合我国农村,特别是非常适合我国广大边缘山区建房的地质结构。目前,在新一轮农村民宅建房高潮中,我们的职能部门首先应考虑到各地农民住宅的实际需要,把功能、结构和艺术形式有机的结合,创造更加宜人居住的住所。近年来,我国各地地质灾害不断,尤其是2008年这次四川大地震,该地山区农村过去新建的许多水泥砖瓦房均已倒闭或受损,这不能不怀疑我们当前农村建设还存在着某些缺陷,警示着我们建筑决 策层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和对乡土建筑的导向,无疑苗族吊脚楼民居在这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经验。
4.树立实用合理的建筑美学观毋庸质疑,在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民宅建设中,存在着一股虚假的矫饰风。许多乡镇建筑和民宅为了片面追求地域风格或传统特色,盲目效仿城市建筑样式,如规整划一的室内结构,随意照搬的建筑构件,外表附加的图案装饰,这些脱离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居所,不但缺乏使用价值,而且造作丑陋,违背了建造民宅的初衷。对比贵州苗族吊脚楼,其造型的伟岸和挺拔,是紧紧与生活需要和环境相连系的。“美人靠”向外凸起,是二楼堂屋对室内空间的拓展,有利于人们的视野开阔,家居方便;吊脚楼腰檐、披檐的设置,以保护梁枋、梁柱、节点、楼板端头及其他构件不被风雨腐蚀;吊柱垂瓜的下伸,同样具有支撑楼廊的作用;屋脊与屋面通常置一排立瓦,并非单纯造型的需要,而是一种日后房顶用来维护的建材储备。苗族吊脚楼告诉我们,乡土建筑它是人民群众一种实实在在的生活居所,其建筑的审美价值是不能脱离生活的实际需要。
乡居楼范文【第二篇】
关键词: 乌镇建筑群 因素 环境
乌镇概况
乌镇位于浙北平原桐乡市,从杭州出发走高速公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此处地势平坦,密如珠网的河流,星罗棋布的荡漾,使乌镇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给人一种雅致而不张扬、清新而不繁琐的自然美感。
乌镇虽历经2000多年沧桑,仍完整地保存着原有的水乡古镇的风貌和格局。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一。 乌镇格局
河网在乌镇内和主干道重合,连桥成路,流水行船,作成亦路亦水的形式。这个水网体系联结京杭运河、太湖和乌镇的池塘、水井,理想的解决了农作、饮用、排水、观赏、运输等水问题。
在乌镇的布局中,由于历史上曾地跨两省(浙江、江苏)、三府(嘉兴、湖州、苏州)、七县(乌程、归安、崇德、桐乡、秀水、吴江、震泽),加之吴越文化的积累、沉淀,观念上明显受中国传统儒文化和运河商业文化的影响。儒文化对营建中流行的风水学说等往往是排斥的,故而很少见常因风水而设的斜门左道,为避免气冲而立的屏墙、照壁,或当路放置的“泰山石敢当”等符镇,而是多轴线明确、卑尊有序的各式住宅。
另有访庐阁茶馆、高公生糟坊、宏源泰染坊等商业建筑,汇源典当行在常丰街,当街一个墨黑的“当”字,米高的柜台,有着浓郁的商业氛围。这也与其他江南水乡古镇有很大的不同。
二。水阁和许多江南水乡小镇一样,街道、民居皆沿溪、河而造,正所谓“人家尽枕河”。
乌镇与众不同的是沿河的民居有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面用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人称“水阁”,这是乌镇所特有的风貌。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观市河风光。茅盾曾在《大地山河》中这样描述故乡的水阁:“……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那就是水阁的门),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橹声欸乃,飘然而过……”
传说水阁是由一位机智的豆腐倌的违章建筑而来,可是随着时间的迁移,许多历史都已烟消云散,唯有这集生活的实用与享受于一体的建筑形式因着人们的喜爱而得以保存和延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阁是乌镇的灵气所在,虽然它没有奢华,难比高楼。有了水阁,乌镇的人与水更为亲密;有了水阁,乌镇的风貌更有韵味;有了水阁,乌镇的气质更为悠雅;有了水阁,乌镇的历史添了一份委婉。水阁是乌镇的独创,是乌镇的魅力所在。
碧水蜿蜒,小桥流影,橹声欸乃中看水阁画卷般在眼前徐徐展开,看水乡人在水阁中起居住行,听古镇人乡音叫唤此起彼伏。乌镇的水阁正已它独特的韵味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
三。小桥流水
桥是江南水乡古镇不可或缺的因素。据说乌镇历史上桥梁最多时有120多座,真正是“百步一桥”,现存30多座。
其中西栅有通济桥、仁济桥,中市及东栅有应家桥、太平桥、仁寿桥、永安桥、逢源双桥;南栅有福兴桥和浮澜桥;北栅有梯云桥和利济桥。
这些桥最早建于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于明清,有些桥还题有桥联,如通济桥:“寒树烟中,尽乌戌六朝旧地;夕阳帆外,是吴兴几点远山。”(朝南) “通云门开数万家西环浙水;题桥人至三千里北望燕京。”(朝北)具有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四。石板小巷
走进乌镇,走在那用青石板铺成的狭窄的小街上,看到两边各式各样的民居和仍住在民房中的乡民,就会让人有一种亲切自然的感觉。作为历史古镇,乌镇无论是整个镇还是观前街,都体现着一种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走进这个充满了农业文化氛围的古镇,漫步于古镇绵延一里多长的石板小街上,可以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
沿水小街有“石帮岸”,有些可能有修饰,比如我见过雕上一个瓶,瓶里插着三支戟,取“平升三级”的意思。用以系船。
转贴于
五。茅盾故居及其他古建筑
乌镇因茅盾而出名,茅盾故居位于乌镇观前街与新华路交接处。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茅盾故居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乡建筑,显得端庄凝重,古朴典雅。与故居一墙之隔的是茅盾童年读书的立志书院。书院的主建筑“云楼”曾是茅盾就读的教室。
故居是茅盾曾祖父沈焕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前后在汉口经商时寄钱回家购置的,自沈焕至茅盾,四代同堂居住于此。整个故居面街南向,是砖木结构的一般江南民居。其主体是四开间两进深的二层楼房,共16间,面积平方米。另外楼房后有小园,有平房三间近100平方米。因当初这所楼房东西两个单元购进时间有先后,因此东单元称“老屋”,西单元称“新屋”。两单元外貌一样,前后两进,楼上楼下都门、路相通,浑成一体。前楼四间临街。底层自东至西第一间为大门和通道,第二间为家塾,是当年沈氏子弟就学之处。第三、四间联成一大间,为当年全家的饭堂。楼上自东第一间是茅盾祖父的卧室,第二间是其父母的卧室,茅盾及其弟沈泽民即诞生在这间房内。第三间、第四间当年曾是茅盾两位叔祖的卧室。自前楼底层通过天井或自楼上经过通道即至后进楼房。后楼底层四间自东起依次客堂、厨房、通前后的过道及全家的起居室。楼上四间自东起依次为茅盾姑母的卧室、女仆丫头的卧室及茅盾曾祖父母的卧室。以上这些房舍至今仍保持百年前的规制未变。在两进楼房后面是一个约半亩地的园子,茅盾曾祖父曾在这里盖平房三间,多年来堆积杂物。民国22年(1933)夏,茅盾亲自主持翻建为三大间,东为储藏室,中为卧室及小客堂,西为书房及会客室。此后几年中茅盾曾数度住在这里写作、读书,并作为起居会客之所。重修后的茅盾故居仍以前楼下最东一间为大门,高悬陈云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匾。大门内的通道改作陈列室序厅,安放茅盾铜像。前后楼上下各室器物按照当年格局布置,家具也有不少是当年旧物。前楼上茅盾父母的卧室,房内陈设简易,有一张宁式雕花大床,边上放一张小床,一座衣橱,几叠衣箱,临窗有书桌放着文房四宝。茅盾在这里诞生、养育,接受母亲的启蒙教育,度过少年时代。楼下西边原为家塾的房内放着几张桌椅,茅盾幼年时期和几个堂兄弟在这里读书,由祖父沈思培教授。后园中的三间平房,南向有走廊,墙壁上挂着叶圣陶写的“茅盾故居”匾额。这所平房30年代经翻修后上筑天花板,下铺地板,南北两壁均装设西式玻璃长窗,窗明几净,环境幽静。东边一大间朝南开门,前半间为通向中室过道,后半间是储藏室。中室前半间客堂与后半间卧室之间隔以中式长窗,卧室中有一张铜床和桌椅等用具。西边一间中以茅盾亲自设计的大书橱隔成两间,外面起居室,放着茅盾当年从上海运来的一套沙发。内室是书房,北窗下放着一张茅盾当年定做的大写字台。民国24年(1935) 秋,茅盾在这里完成了中篇小说《多角关系》的写作。平屋外面空地上植有不少花木。民国23年秋,茅盾在这里亲手种植了一棵棕搁和一丛天竹,现今棕榈的枝干已超过七米多高的院墙,天竹郁郁葱葱,枝繁叶茂。
西栅西大街502号建筑建于光绪年间,1929年遭邻火焚毁若干,现存朱家厅。此厅楼上也铺有方砖,故称“厅上厅”,这在江南的厅堂楼宅中极为罕见。两厅正面是一排落地堂窗,雕刻有全套《说岳全传》和花卉图案,楼檐下梁柱连接处的雀替上,雕有三顾茅庐、空城计等三国人物和故事,刻工细腻,栩栩如生。
南栅常丰街14号张家厅,尚未完全修复,但其堂楼门面上砖雕有人物、花卉,有“长宜子孙”的砖雕匾额,六扇镌刻着传统书画的堂梯门。另有江南百床馆、江南木雕馆若干,引入一些不伦不类的作品,愚见以为乌镇瑕疵。
结语
2003年12月24日,参观乌镇翌日开始整理文章和数据,凡数月。江南水乡古镇依旧呈现在午夜梦回的水墨画里,伴随着桨声灯影里的运河。是什么让乌镇如此美丽?
古镇的美可以用形式美的法则来判断。
均衡的整齐美。一块块砖叠垒的墙,一条条石板铺成的路,街边的一间间店铺,河边的一间间小屋,它们平行相连或保持一定距离,表现出自然状态下的整齐美。装饰纹样上多采取二方连续的纹样,伴着蜿蜒曲折的街道,错落有致的老房子,给人一种运动的秩序美感。
艺术美。来源于她的客观形式美,色调的同一性,黛瓦粉墙,黑白二色。以灰色为主基调,色彩的明度不高,和谐淡雅,建筑安排变化而统一。
宁静感是古镇美的另一个方面。古镇的氛围是非常闲适的,所有活动都是自主的,与现代都市的竞争压抑形成鲜明的对比,漫步在宁静的石板巷,倾听脚步在另一小巷上的回音笃笃,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和解脱。
历史厚重感。她的布局、建筑空间形式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逐步形成的,背后映射着历史沧桑感。每一块石头、每一块砖都记载无数被遗忘的故事,凝聚了古代东方文化。
洼里乡居楼范文【第三篇】
开平,地势低洼,处于河网密布的低洼地带。由于明末政府腐败无能,水利失修,每逢台风暴雨,便常有洪涝之患。加上所处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混乱。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统治更颓败,匪乱更猖獗,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碉楼,便成了当地人们抵御天灾匪患,保卫家眷和财产的城堡。
现存碉楼1833座
自明末起,各种形式的碉楼一座座林立起来,成为开平的一大特色。最多时,曾有三千多座,随着岁月的洗刷,到现在仅有1833座,分布在三埠、长沙、沙冈、月山、水口、沙塘、苍城、龙胜、大沙、马冈、塘口、赤坎、石合、蚬冈、金鸡、赤水镇16个镇。
按建筑材料划分,开平碉楼、可分为石楼、三合土楼、砖楼、钢筋混凝土楼四大类;按功能分:则可分为居楼、众楼、更楼三大类;按建造年代分:可分为明末、清代、民国时期。
为保卫 牺牲了阳光
碉楼的外形多样,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非常坚固、厚实。每个碉楼,就是一个对外作战的战斗堡垒,都设有枪眼,门窗都很窄小,以减少被攻击的危险。
建筑样式上的多样,主要是因为当年大批开平人由于生活的重压,踏上了出洋之路,以打苦力、做劳工、做小买卖来支撑生计,他们历尽艰辛,陆续回乡买地置业,想方设法让父母妻儿过上好日子。然而,开平的治安也随着部分村民富起来而恶化。土匪们垂涎觊觎,开始了疯狂的掠夺。
中夹西 建筑风格具个性
在这种动荡局势下,造就了由归侨出资兴建和设计的清初奉父、迎龙等碉楼。他们糅合了西方及中国本地建筑风格,把防卫和居住功能结合起来,建成了一座座极具个性和坚固的城堡。
现在看来,开平碉楼丰富了世界乡土建筑的风格,也改变了当地的人文与自然景观。目前开平碉楼已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也已被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正式受理,列入了预备清单之列,有机会成为广东省内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
旅游备忘
住宿:开平市潭江半岛五星级酒店,亦可住三星级宾馆。宾馆价格由¥150-¥480元不等。
土特产:春晖长丝、广合腐乳、马冈鹅、金山火蒜、龙胜荔枝、家乡豆腐饺、新联大头菜等。
工艺品:模型碉楼等。
洼里乡居楼范文【第四篇】
十多年前,我们一家住在一座仅有三层楼的水泥房里,房子大都没涂水泥,在当时,我们家已经算比较富裕的了。我依稀记得,厨房和客厅在一楼,我和爸爸妈妈、外公外婆住在二楼,三楼是放杂物的。我的房间虽不是很大,但在我眼中是个天堂——里面有我最爱的零食、玩具等等,邻居的小朋友也经常羡慕地跑到我家来玩。
而现在,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不再是以前那只有一两层楼的矮平房了,高的甚至还有几十层呢。家家户户都有宽屏彩电,不是以前的几十个人围在一起看一台黑白的小电视。各种新产品如雨后春笋般的被推向市场,以前那。“速度慢的火烧水”。“不方便使用的石灶”。“夏天扇累了手的大蒲扇。冬天沉重的一床床被子”……将永远束之高阁,成为时展的见证品。是啊,国家渐渐富裕,经济发展了,乡风文明了,生活幸福了,家乡也就旧貌换新颜了。
翻开妈妈的那本大相册,发现以前和现在的变化可真大,对比之下,仿佛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照片里,以前的学校教学楼低低矮矮,墙上也裂开了不少的缝儿。教室里的课桌也高低不齐,形状不一,桌面上坑坑洼洼。椅子就更别提了,一般都是那几块废旧木板钉成的。教室里的黑板,也裂开了许多缝……再看看旁边的那张照片:那时候的路面一般都是土筑成的。平时还好,可一到下雨天,路就会变得如烂泥一般,泥泞不堪,每一步路都深浅不一,真是步履维艰啊。
再看看我现在的学校教学楼,她巍然屹立在霞浦体育场的北方,那面永不退色的五星红旗,永远不停呼啦啦地在学校上空迎风飘扬。班级里都是崭新的课桌椅,一流的教学设备,优美的学习环境。校园外,一条又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纵横交错,车子在上面平稳地行驶着……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怎能不让人舒心惬意呢?
乡居楼范文【第五篇】
开平碉楼到了。大家请带齐行李物品下车。大家请看:开平碉楼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这也是广东第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为什么样会建筑开平碉堡楼呢?那是在匪风炽盛的日子里,为防贼患,所以开平的父老乡亲和华侨们纷纷集资在村中兴建碉楼。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若从建筑材料来分,可以分为石楼、夯土楼、砖楼、混凝土楼。按使用功能可以分为众楼、居楼、更楼三种类型。
开平碉楼建筑很有特点。
它造型别致,中西合璧。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最具表现力,人们着力运用外国建筑中的穹顶、山花、柱式等建筑元素大做文章,形成了千楼千面的建筑式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