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蚕心得体会范文大全【汇编5篇】
培育蚕心得体会【第一篇】
培育站是一个培养人才的基地,在这里,学员接受教育培训的同时还能获得实习经历。作为一名参与培育站项目的学员,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个平台的价值和好处,并从中获得了许多宝贵的体验和教训。以下是我在培育站的心得体会。
首先,培育站为学员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实践机会。在传统的教育中,学生们往往只能在课堂上接受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与实际工作接触的机会。而在培育站,学员们能够亲身参与实习项目,与真实的工作环境相结合,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种全面的实践经验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工作能力。
其次,培育站还为学员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学习平台。除了实习项目外,培育站还组织了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包括讲座、研讨会、工作坊等。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此外,培育站还与多家企业合作,为学员提供实习岗位和项目,使学生能够直接与企业进行接触,了解企业的运作模式和市场需求,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充分准备。
再次,培育站强调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培育站的课程设置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学员们在实践中不仅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还能够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经验,深化对理论的理解。这种实际操作与理论知识的结合使得学员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并且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提升自己。这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在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此外,培育站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培育站的学习过程中,学员们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育站注重发展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等,使学员们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这种注重素质教育的办学理念使得培育站的学员们更具竞争力,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更加有优势。
最后,通过这段时间的参与与学习,我深刻地意识到培育站项目对于我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这里,不仅能够获得实际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还能够培养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培育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让我们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我相信通过在培育站的学习和实践,我将能够更好地迎接未来的挑战,并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总之,培育站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学习机会。通过实践、学习和培养,我们能够更好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养,并为将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应该把握住机会,积极参与培育站的学习和实践,为自己的未来搭建起坚实的基础。只有通过拼搏和努力,我们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实现自己的梦想。
培育蚕心得体会【第二篇】
培育站是一个提供农业知识和技术培训的场所,旨在帮助农民提升种植和养殖技能,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我参与培育站活动的初衷是想更好地了解农业,掌握一些实用的农艺知识,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机会与其他志同道合的农友交流,互相学习。
第二段:描述培育站的环境和学习内容。
培育站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有许多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动物。每次活动,我们会有专业的老师给我们介绍各种农作物的培植技巧,以及如何科学地管理农场。我们有机会实践植物繁殖和剪枝修剪等技术。此外,我们还学习了育种、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对于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非常重要。
第三段: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在培育站,我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来自不同的地方,有的是有经验的农民,有的是初学者,有的是大学生,还有的是退休人员。大家通过交流和合作,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技术。我们彼此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故事,相互鼓励和支持。在一个友好和融洽的氛围中,我们共同努力,学习农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
第四段:对农业的认识和思考。
通过参与培育站活动,我对农业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思考。我意识到,农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需要综合运用知识和技术,才能取得好的成果。培育站的活动给我提供了学习的机会,让我了解到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无尽的付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更加珍惜农产品,更加尊重农民的劳动。
第五段:展望未来。
通过参与培育站活动,我积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技能。我希望将来能够应用这些知识,发展自己的农业事业,并为农业现代化做出贡献。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继续参与类似的农业培训活动,与更多农友交流学习,并共同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和新方向。
通过参与培育站活动,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农业知识和技术,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这里,我感受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通过与其他农友的交流和合作,我更深入地认识到农业的重要性和挑战。我相信,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努力,我们才能够为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作出贡献,为人类的粮食安全和生活质量做出贡献。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并期待着更多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培育蚕心得体会【第三篇】
养成教育是目前教育界经常提到的一个概念,人们对它的解释大同小异。有的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教育者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引导受教育者认识、体验和实践基本道德规范,全面培养和提高人的‘知、情、意、行’,最终使受教育者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教育”。有人认为“养成教育就其实质说,是培养儿童行为习惯,使其言谈举止规范化的教育”。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是指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和途径,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培养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教育。它以社会公德、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规范为主要内容,以儿童为主要对象,旨在使其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和行为规范的良好的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概括起来,关于养成教育的解释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指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包括道德行为,也包括其他方面的行为,如学习行为;另一种解释只针对道德行为。但人们都承认养成教育应重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但也有人认为养成教育不只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还包括道德品质的培养教育。对于养成教育的性质,绝大多数人认为,养成教育是德育的目标。但我们认为,养成教育既是德育的途径,又是德育的重要目标。确切地说,养成教育是指培养幼儿形成良好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过程,既包括培养,也包括形成,培养是途径,形成是目标。对养成教育概念的界定无疑会影响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有必要对养成教育的实质作一初步分析。养成教育的思想起源很早,养成教育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养成教育的思想早在古代就有,如在孔子教育思想中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王炳照先生认为,“中国古代传统教育实质上是一种人格养成教育”,就是“教人学会做人”。养成教育思想被叶圣陶先生进一步发展。他曾经这样概括教育的本质:“‘教育’这个词,往精深方面说,一些专家可以写成巨大的著作,可是就粗浅的方面说,‘养成好习惯’一句话也就说明了它的含义。”在叶圣陶先生的多次论述中,养成教育的含义是宽泛的,既包括德育,也包括智育、体育等。
究竟如何看待养成教育?我们认为,养成教育主要是指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因为目前养成教育的提出是与德育工作密切相关的,更确切地说是与德育的有效性问题密切联系的。长期以来,虽然我们对德育工作给予了充分重视,但德育的有效性确实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如成人公共道德行为习惯欠佳、青少年道德行为问题及青少年犯罪问题等都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加强道德教育是目前我国教育中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养成教育是在此背景下,针对我国儿童青少年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的,是与德育密切联系的。幼儿期作为儿童社会化的初级阶段,在儿童道德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幼儿期是培养道德品质、形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阶段,是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
(一)幼儿期是儿童是非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
了以后成人的第一反应是对新生儿的照料。逐渐地,孩子会产生对成人的依恋,表现为身边没人时也会哭,于是成人马上过来陪伴。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逐渐认识到哭是一种手段,当他们有什么需要时就会用哭来达到目的。而如果成人无原则地满足,孩子就会将哭作为要挟成人的最锐利的武器。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没有是非观念,判断对与不对的标准完全出于个人的需求。一旦家长不能时时事事都依从孩子时,孩子就会表现得非常任性,让家长无计可施。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往往会采取打骂的方式以暂时阻止孩子的不当行为。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任性”或“不懂事”。在他们的观念中往往是自己想要的就是对的,并且判断标准模糊,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把会不会挨打作为能否做某事的标准。有些孩子则形成了较为稳定、正确的是非观念,他们知道哪些事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是不可以做的。经父母劝说后,他们马上会放弃不合理要求,从内心接受规则。这些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懂事的”孩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表明:在整个学前期,儿童逐渐了解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通过与他人交往,儿童逐渐积累经验,形成是非观念,从而调节自己的行为。
(二)幼儿期是儿童基本道德行为习惯初步形成的时期。
行为的稳定性是一个人道德品质初步形成的特征之一,即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表现出的行为的一致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儿童在3岁左右就已经表现出个人行为的独特性,如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的任性行为在岁儿童身上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有的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时,会采用哭闹甚至踢打成人的方式。而到了幼儿末期,作为个人特征之一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了非常稳定的程度。我们采用实验室情境性观察的方式对3—5岁幼儿的自我控制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二因素重复测量实验设计,这二因素分别是不同难度的任务(包括难任务和容易任务)和不同对象在场(女大学生在场和母亲在场),然后将两个因素匹配,形成4种情境。研究结果发现,大约一半的3岁儿童在情境中的行为表现出明显的一致性,说明3岁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已经得到一定的发展;而5岁儿童在各种情境中的行为都表现出了非常强的一致性,不管是什么样的任务,也不管是谁在场儿童都表现出较强的自我控制能力。这个研究结果证实了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已经达到非常稳定的水平,已经形成比较稳定的行为习惯这一观点。相对的稳定性是指到了幼儿末期已经出现较为明显的个别差异,即我们所说的个性特征,同时,儿童此时形成的个性还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存在变化的可能性。如果没有特殊的环境、事件或特殊的教育矫正,儿童的个性会在此基础上顺其自然地发展,因此我们说,幼儿期儿童个性(包括道德)的发展是其日后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曰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幼儿期道德品质的初步形成对儿童人小学、中学以后的道德发展有长期的、重要的影响。如儿童是非观念的掌握对儿童入小学以后的道德行为、青少年的违法行为都有着直接的不可忽视的影响。如早期比较任性的孩子进入小学后会出现更多的行为问题。有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由于不辨是非发生了偷窃行为,其原因是听到同班一个同学告诉他,有个同学铅笔盒里有零用钱,并让他去拿,他就去拿了,然后和几个同学出去买零食。这位儿童正是由于缺乏是非观念,才会表现出问题行为。进入青少年期,那些早期没有形成是非观念的青少年,一方面表现为自我中心,缺乏是非观念和道德观念,很难形成法制意识;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时期同伴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会越来越大,他们与不良同伴接触后因为盲从而发生违法行为的可能性很大。这些孩子的自主性往往很差,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研究也证明了自主性对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影响。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关于青少年违法行为与家庭关系的研究出现了一种新的趋势,研究者直接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研究青少年自主性与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关系,认为自主性的缺乏是青少年犯罪的重要因素。而从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中可以发现,青少年犯罪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团伙犯罪。在团伙犯罪中,除了个别主犯,其余多是从犯,而对于这些青少年来说,自主性的缺乏就是一个很重要的导致犯罪的因素。因此,我们曾经明确提出,青少年违法行为的预防应从家庭开始,即从儿童自主性的培养着手。
综上所述,幼儿期是儿童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时期,家长和教师要重视儿童早期的道德教育,注重幼儿是非观念及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以促进儿童良好道德品质及行为习惯的形成,为儿童个性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培育蚕心得体会【第四篇】
一直以来,我们讲惯了细节决定成败,忽略了素养成就人生。“燕雀安之鸿鹄之志哉?”殊不知,真正的成功人士,那在乎一朝一夕,一时一事?只有一个人的内心素养和外在形象达到完全统一,浩然之气便由然而生,成功之运将伴随而至。登高望远,追古溯今,谈来谈去还是素养成就人生。
职场人生是所有人生中最为辉煌的一段,它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一个是职业能力,一个是职业素养。职业素养又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和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最多只占成功因素的20%,而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行为这三项几乎占一个人成功的80%,并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还是笑傲职场的利刃锐器。
有人问过作家余秋雨:“男人的第一魅力是什么?”余秋雨说是责任;又有人问:“企业家的最佳品质是什么?”他的回答还是责任,只是冠了一个名称叫社会责任;后来有人再问:“行业性领袖的最高素养是什么?”他的回答同样是责任,但却冠了另一个名称叫人文责任。社会责任也好,人文责任也罢,都是一个人的一种内涵与修养体现。
责任这一说,我就佩服得五体投地。只不过,这里的责任应该是做人的基本素养,惟有素养才是成就人生第一要则。
培育蚕心得体会【第五篇】
自20xx年3月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以来,我局积极行动,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了系列有效的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现将我局全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加强对区民政系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机关科室和局属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组织协调、检查指导、信息交流等工作,形成了以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参与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各负其责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同时,领导干部既带头学亲自抓,又带头讲带头做,党工委书记带头讲党课(《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做党和人民的好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充分发挥了导向、示范和激励作用,真正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示范者、引导者。
2、筑牢思想根基,永葆政治本色。我局把学习教育作为推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的重要平台,丰富学习教育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引导民政干部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根基,确保民政工作和民政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参学率达到100%。一是深入开展学习讨论。把学习作为提升干部政治素养的重要途径,充分利用局中心组、专题报告会、“三会一课”等形式,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保民政干部的思想和行动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组织民政干部集体观看《焦裕禄》、《第一书记》和《一生有爱》等教育影片,让干部职工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举办民政干部培训。通过开展“政策法规宣讲”活动,对民政干部进一步加强党的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政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升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强化为民情怀,引导进一步增强民政干部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宗旨意识,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三是大力宣传推广典型。进一步弘扬社会正气,引导全社会对道德模范的尊敬和关爱。积极践行“道德模范在身边”学习宣传活动,特邀请第三界成都市道德模范谢仁贵于9月8日----10日先后前往双丰社区、洗面桥横街社区、玉北社区、局会议室组织开展以“责任和担当”为主题的宣讲活动。
3、广泛开展慈善救助公益活动,践行勤政为民。将教育实践活动和民政领域工作作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推动民政工作科学发展的总抓手,作为加强民政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摆上重要位置,精心组织谋划,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一是深入拓展各类以尊老助老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发挥草根社区为老志愿服务组织的作用,重点开展对空巢老人、失能老人、困难老人等特殊群体的志愿服务,为高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等志愿服务,集中活动每月不少于1次。二是着力开展低保家庭学生助学工程。今年区慈善会继续全面实施“阳光圆梦工程”及“阳光育苗工程”,按照学历层次、就读地区不同,向符合条件的大学生和中小学生给予相应资助,保障我区低保家庭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顺利完成学业;三是在全区继续实施慈善惠民超市资助项目。向我区20xx余名低保群众每年资助购物补贴超100万元,将有效缓解低保家庭的生活困难;四是做好社区快速救助工作。对我区居民家庭因突发性、特殊性原因造成当前基本生活无法维持,符合条件并提出快速救助申请的,最快三日内发放救助金”政策。对我区居民基本生活出现暂时困难需要救助的给予一次性临时救助;五是实施“武侯区松鹤延年保险”项目。为70岁以上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和重大疾病保险,区财政每年将拨付700余万元资金用于该项目的实施。通过开展各种慈善救助公益活动,让改革成果惠及各类困难群众。
4、推进民政文化,加强社会宣传。坚持以先进民政文化为引领,策划开展专题宣传活动等方式,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领导高度重视、社会普遍关注、群众广泛认同、社会反响良好的氛围。一是致力内部环境氛围营造。在单位办公墙面设有核心价值观宣传专栏,过道醒目位置张贴有核心价值观24字内容宣传公益广告,让核心价值观内容深入人心。二是突出外部宣传氛围营造。创新载体,增强主题活动的时代性,利用本单位政务微博、单位公众信息网等发布分享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能量的信息和文章,形成主题活动宣传热潮,吸引全社会参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截止到11月24日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信息总计21条;三是抓好时间节点,开展内容丰富的专题活动,20xx年以清明节和烈士纪念为契机,组织党员干部群众到李家钰、九顶山烈士公墓开展祭扫活动。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烈士精神,重塑正向文明观。
5、以社区治理为重点,开展服务活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社会治理全过程,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居民公约,加强社会组织的行业规范、诚信和自律,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走进群众的日常生活。在第13个全国“公民道德宣传日”到来之际,积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小落细落实,对居住在我区的生活困难群众进行走访慰问及摸底调查,志愿者帮助和引导他们对遇到的身体情况和具体诉求等主要问题进行自我评估,并督导建议制定帮扶方案,区慈善会将根据此次走访慰问活动情况制定详细的帮扶方案,发挥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层面的导向作用进一步帮困扶贫,为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及道德实践作好攻坚战。
二、下一步工作举措。
一是加强宣传。要充分运用局网站、简报等载体,大力宣传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宣传民政为民、公正廉洁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宣传工作经验和成效,为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更有力的舆论支持,增强感召力和社会影响力。二是引领示范。要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创先争优”成果,树立一批先进典型,让民政工作者成为社会风尚的引领者。要注重社会道德模范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让广大民政干部学有标兵、赶有方向,在区民政局中努力营造学习道德模范、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三是完善制度。要健全和完善奖惩制度和督查机制,加强督促检查,实行综合评价考核,及时发现、总结和推广经验,确保工作常态化和系统化。四是强化教育。将民政领域工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重点在区民政局干部中开展官德教育,通过多种形式推进官德教育,改进政风官风,带动和促进民风民德的改进。
为深入开展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工作,提高党员干部职工的理论修养、党性修养和业务水平,把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转化为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切实将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开展工作的根本遵循,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跨越发展,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主题,县广电中心开展了系列教育实践活动,现将20xx年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安排落实。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发挥精神文化育人化人的重要功能,是新形势下广播电视舆论宣传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推进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必然要求。为此,中心党组高度重视,按照县委宣传部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在中心进行了广泛地传达宣传,确保活动落到实处。
二、积极开展活动,确保活动成效。
1、广泛宣传发动。通过宣传栏、公开栏、横幅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内容。建立了党支部为主体的宣传教育格局,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
2、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为深入宣传以“明理、崇德、励志、笃行”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教育纳入学习计划,在党员干部中广泛开展学习讨论活动,并组织党员干部对照党章要求,联系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讲认识、谈体会、说收获,激励广大党员干部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忠实践行者、传播者。
3、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召开专门会议,要求广大职工按照中央规定转变工作作风,强化作风建设,狠抓服务承诺,提升行业形象和服务效率。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全中心上下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加强理论修养、党性修养和业务水平的学习,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4、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公益活动。一是积极响应县直工委的要求,在中心组建了一支10余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积极参加县直工委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全年累计参加县直工委组织的志愿服务活动40余人次。二是大力推动党员进社区活动。积极投身社区建设,并承诺服务事项,公开承诺内容。要求广大党员要服从社区党组织安排,深入社区倾听群众意见,了解群众需求,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社区的发展出谋划策。
5、发挥职能作用,广泛宣传教育。立足广播电视舆论宣传职能,按照县委、县政府的部署,在电视上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挖掘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例,用先进和典型的社会正能量,推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深入开展。
文档为doc格式。
-->
上一篇:工作岗位职责精编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