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家生活精编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宅家生活精编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宅家生活1

关键词宅男宅女 心理状态 生活方式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34-0017-02

一 问题的提出

近几年,“宅男宅女”成为被网络热议的一个新的现代族群,而社会各界也对此非常关注。最初,“宅男宅女”多带有贬义的成分,此类人群多与闷居、网瘾、社交障碍等消极词语相关联,而随着“宅”居生活的不断扩大和丰富,“宅男宅女”也成为经济市场与舆论界的重要影响力量,所以,对于这种新的生活方式的评价逐渐向中性方向发展。而对处于这类人中的个体来说,同样“宅”的背后有不一样的心理本质,本文通过对几例“宅男宅女”生活方式的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探讨不同类的“宅”如何获得更有意义的健康生活。

二 研究方法

1.背景分析

这里所说的“宅”源自20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的名词“御宅族”,“御宅族”这个词本意指“贵府上”。后来专指那些热衷于动画、漫画和电子游戏以至于足不出户的人。这样的称谓进入中国后,逐渐演变成“宅男”“宅女”“宅人”等名称。简单地说,就是窝在家里的男人或女人。大多数人认为“宅男宅女”一般具有以下特征:(1)年轻人,大多是15~35岁的青年,其中20~30岁的青年是主体;(2)喜欢待在家中做自己的事,不喜欢出门;(3)对互联网有一定的依赖;(4)痴迷于某个事物,例如游戏、动漫、电影电视、美食等。

不同的“宅人”有不同的“宅”法,有的懒散,有的勤奋;有人消费,有人创造财富;有人乐在其中,也有人苦恼于此。

2.研究对象

4名20~30岁的青年,其中男性1名,为在校学生;女性3名,均为职员。平均年龄27岁。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访谈研究(包括结构式访谈、半结构式访谈和开放式访谈),以下分别用A、B、C、D表示4个被试。

三 结果分析

1.被试的“宅男宅女”观

为了了解被试对“宅男宅女”定义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在访谈中我们提出“你认为自己是‘宅男宅女’吗?你是怎么定义‘宅男宅女’的?”4个被试均认为自己是“宅男”或“宅女”,并且对“宅男宅女”的定义基本上能够说出典型的特征,即除了上班或上课以外几乎都待在家里的人。详见表1。

表1

被试

是否是“宅女(男)”

如何定义“宅男宅女”

A

每天两点一线:上班和回家;应酬交际活动少,基本是上网

B

是宅女

宅女的定义,就是除工作之外的时间都泡在家里不愿意出门的女人

C

还算是吧

就是像我这样,什么都可以不出门解决,生活、与人交流,都能在家实现

D

一半一半吧

不喜欢对外社交活动,喜欢待在固定的空间,尤其是家里,做些固定的事情

――――――――――――――――――――――――――

2.“宅”的程度

网络上有些测试对“宅”的程度用星级表示,我们在访谈中用自评的方式,以除工作和上课以外的时间消耗在家的百分率来作为“宅”的程度表述。4名被试的百分率分别为: %,%,%,%。可以看出,四名被试都是把业余时间很大一部分放在家里。虽然说“宅”的程度我们不能用绝对精确的标准来衡量,但是这些数据也可以反映出“宅男宅女”的典型特征。他们在工作或学习之余,除非是有特殊的事情不得不出门去做,否则几乎待在家里度过。

3.“宅”的内容

这些“宅人”们在家里是怎么打发时间的呢?通常,有这几类“宅”的典型。典型一:“酷爱家居型”。这样的“宅人”把心思花在居家生活上,或是因其喜好看书、种花、烹饪等,他们可以把家庭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典型二:“以网为生型”。这类“宅人”的生活对网络有极大的依赖。衣食住行等,只要是能够通过网络完成的,他们肯定会通过网络来完成,他们的生活完全离不开网络,如果没有了电脑,几乎就等于没有了生活。典型三:“收藏成癖型”。从包包到衣服、从鞋子到古董、从碟片到书籍等,都可能成为这类“宅人”宅的目标。他们不仅收藏,还喜欢在网络上交流、购买、晒收藏等。离开了家里的这些东西,他们就没有了乐趣。典型四:“宅出竞争力型”。宅出竞争力者是“宅”得有技术含量的人群。他们对影像敏锐、信息搜集能力强、热衷于研究、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并喜欢分享。而且,这类“宅人”常常需要在家里完成自己的工作,就像网络评论员、网络小说家、网络游戏玩家等。

通过访谈,我们也了解了4个被试“宅”的内容。他们基本上都是属于“以网为生型”,在家里的时间,除了睡觉几乎都在网上,甚至连吃饭都是在电脑面前随便吃点什么来凑合一下。

4.“宅”的性质

在前期的访谈中,我发现“宅人”中,有一部分人属于是自己根本不想出门,就算是朋友约会或是其他一些事情要做,但只要不是特别重要,不得不出席的事情,他们都会选择各种理由拒绝,情愿待在家里,只要能够不出门就绝对不出门。而另一部分人,并不是不想出门而是出门不知道做什么,或者是感觉麻烦。如果有很明确的目标或是活动安排,他们还是比较乐意出门的。只是自己在寻找机会的主动性上略显被动。如果有事需要出门,还是比较愿意出门的。我把这两类“宅人”分别归类为“主动宅人”和“被动宅人”,而后者的“宅”带有一些“伪宅”的成分。

在访谈中,我们提出“如果有人约你出去但不是重要的事情,你会很乐意出去呢还是情愿待在家里?”被试的结果分析见表2。

表2

被试

结果

类型

A

是朋友就很乐意出去,不然还不如待在家

被动宅人

B

情愿待在家里,出去一样的玩,还要打扮,为出门准备一大堆事情,麻烦

主动宅人

C

当然是看对象是谁了,可以叫来家里的,就叫到家里,实在不方便的就出去一个小时左右即回

主动宅人

D

要看什么人和什么事,如果是很久不见的朋友又有见的必要,不喜欢也会出去,如果是做自己喜欢的事,那肯定会去的

被动宅人

在同样“宅”现象的背后,他们的本质还是有较大区别的。被试A和D都是属于“被动宅人”,如果有机会摆在自己面前,他们还是比较乐意出门的;被试B则是比较典型的“主动宅人”,对出门表现出一定的反感情绪,而待在家里却感到欣喜和踏实;被试C也是属于“主动宅人”的范畴,虽然她不是特别典型,但在与她的访谈中,也可以看出她对居家生活的依恋,能够待在家,肯定是选择待在家的。

5.“宅”的心理状态

正是因为存在着不同“宅”的本质,那么“宅人”的心理状态也有所不同。“主动宅人”通常满足自己的生活现状,而且乐在其中,“宅”居的内容几乎成了他们生活的核心,而“宅”居以外的工作、交际等反而成了配角,或者说是帮助他们维持“宅”居生活的支持而已。而“被动宅人”常常并不满意自己的“宅”态,但是又似乎很难去改变这样的状态,从而陷入一种很被动、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访谈中,我们向被试提出“你对自己的‘宅男(女)’状态满意吗?为什么?”属于“被动宅人”的被试A表现出较大的不满意,她的回答是“不满意啊,没有奔头,仿佛没有前途”。这样的心理状态是比较危险的,容易使人失去斗志,虚度光阴,时间长了可能会有心理障碍。通过更深的访谈,我们感觉她很难对事情提起兴趣,就算有些事情想做,也很难去思考或开始执行,整体处于很被动的状态,这样的状况比较危险。如果她能够认真地去思考和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做一些有兴趣又有意义的事情,对其改变这样的心理状态会有比较大的帮助。对同属于“被动宅人”的被试D虽然有一定的被动成分,但是也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理,能够在居家活动中找到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是有外界刺激吸引时,比较容易摆脱宅居生活。而属于“主动宅人”的B和C,都对自己的宅居生活很满意,不仅能够从中找到乐趣,而且达到了迷恋的状态。他们都觉得宅居生活自由自在,可以很随意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无拘无束地过自己的生活。对生活有较大的控制感,也就是说,宅居生活是能让他们感到快乐的。

四 总结与思考

对于“宅人”们,我们暂且不去评价他们的好或者不好。不过很明显,“宅居”现象确实是现代社会中很常见的一种生活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存在总是有一定理由的。在这个变化迅速、节奏较快的现代社会,“宅”居能给人带来很大的安全感和慢节奏,也是忙碌的现代生活的良好补充。正如我们的被试所反映出来对宅居状态的满意感。

但是笔者认为,并不是说喜欢宅居就要鼓励宅居,我们还是需要多接触外面的世界。作为社会中的人,学会良好的与人沟通和交际的能力,是基本的生活能力之一。无论是“主动宅人”还是“被动宅人”不仅需要让宅居生活过得丰富多彩,而且也需要给自己一些适当健  康的与外界互动的生活。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身心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2]吴荇。闷居一族:宅男宅女是怎样炼成的[J].发现,2008(12)

[3]马川。“我很宅!”――浅析都市“宅男宅女”的心理诉求[J].中国青年研究,2008(2)

宅家生活2

关键词:健康住宅 家具 适应性设计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1-125-02

1前言

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逐渐开始关注住宅的品质,对住宅的需求也由适居向宜居过渡,住宅成为人们缓解工作压力、陶冶情操、保持身心健康的重要休息场所。健康住宅理念正是顺应时展而提出的。同时,随着家庭结构变化、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家具的功能性、灵活性和个性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能够满足人们多样化和变化需求的适应性家具设计是我们关注并值得研究的课题。

2健康住宅

健康住宅的概念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健康住宅”是指能够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健康住宅建设试点暂行管理办法》中指出:健康住宅是在符合住宅建设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突出健康要素,以人类居住与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需求,进一步完善和提高住宅质量和生活质量,为居住者营造出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高品质住宅和住区。

健康住宅理念解析

健康住宅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在满足住宅基本要求基础上,突出健康因素,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道德和社会适应等多层次的需求。健康住宅体现在居住环境的健康性,如居住空间、空气环境、声、光、热、水、绿化环境等方面,而且拓展到住区的社会环境健康性,包括住区社会功能、住区心理环境等方面,反映出居住者对健康的全面性需求。

3健康住宅理念下的家具适应性设计的原则

精神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一

住宅的家具既有实用功能,又有精神功能,在家具设计时,要两方面功能统筹兼顾,实现两方面功能的统一。例如,结合住户的需求和室内空间结构的特点,通过精心设计,可充分利用住宅的每一寸空间,使家具可以适应不同的使用功能,达到精神功能与实用功能于一体。可采用卧室与客厅一体化的设计,卧室与客厅空间的共用,在需要休息睡觉的时候用多功能沙发床的不同功能切换来限定功能空间,而不是用生硬的隔墙来划分空间,这样既使居住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又起到了装饰效果。设计师以不同时间段的需求为出发点,白天做为一套别致的组合沙发,晚上两组沙发合并为一张漂亮舒适的圆形睡床。

安全性和舒适性的统一

家具的适应性设计要做到安全性和舒适性的统一,特别是针对特殊群体(老年人、婴幼儿家庭)而言,家具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的统一显得至关重要。家具的安全性是家具设计的主要问题,家具的外轮廓应该以圆滑的线条为主,尽量避免出现尖角;由于老年人身体的协调能力下降,婴幼儿自行活动意识的增强,在家具形态设计应多运用简洁、无尖角、圆滑的形体,以减少发生磕碰、擦伤等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从心理上给老年人和婴幼儿家长带来安全感。家具的舒适性主要取决于尺寸的合理性。设计师应充分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根据老年人、婴幼儿身心的具体变化设置家具的造型尺寸。家具设计一定要达到安全性和舒适性的统一以便为老年人和婴幼儿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健康、幸福的生活环境。

适宜性与可变性的统一

通过家具的多功能设计,在对家具进行适宜性设计的基础上兼顾可变性,不但可以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的需求,同时还可以节约很多原材料。如儿童家具设计就要考虑它的适宜性与可变性的统一。适宜性是指满足儿童当前的居住需求,伴随着儿童的身心成长,儿童居住空间的居住需求将随着儿童的成长而改变。图1是一个儿童居住空间的家具设计方案,它集收纳、睡觉、书桌于一体,同时还留出了必要的活动空间给孩子。充分利用空间:占据卧室靠窗一角,利用高窗的自然光线满足上铺的阅读需要。高床下部作为儿童生活用品的存储空间。儿童的衣物、玩具都可以一一收纳其中。更主要的是提供了合乎儿童才尺度的空间形式,使儿童对此有亲切感,愿意使用它,从而也就达到了从小培养儿童良好生活习惯的目的,整体与书架结合在一起,使空间用起来比较完整;变化范围广:床铺的尺寸为940厘米0厘米,完全能够满足成人使用标准。书桌椅也是可以伸缩调节高度的,所以可适合各个年龄段的儿童使用。因此,儿童居住空间的家具设计必须做到适宜性与可变性的统一。这也是家具适应性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

4基于健康住宅理念的家具适应性设计的方法

选用绿色家具,保证室内环境健康

家具造成的室内空气污染如今已经成为第三大污染源,因此在选购家具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家具的样式、颜色等审美效果,而且要考虑怎样才能购买到合格、无毒无害的家具,要尽可能的选择木质、玻璃制品的家具材料,减少使用化学材料较高的人造革等产品,进而确保室内空气纯净无污染,不会给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选用折叠家具,增强空间灵活性

随着人们居住需求变化,如今的家具已不仅仅是只适合于特定的时间和地点,而是应该具有时间的延展性和使用场所的可转化性,即通过家具本身的形态变化来进行功能的复合与转化,实现空间形式的多变。

折叠家具是通过单体的折叠来进行功能空间的转换,如通过翻折使椅子的靠背转化为桌面,将起居空间转化为就餐空间;沙发床则是将沙发与床的功能整合为一体,使客厅兼具客房的功能;如图2是一个集餐桌和储物台为一体的可折叠餐桌,当它的支架被撑起,便是一张餐桌。降低高度,配上可套叠收纳的小椅子,这一角落立刻成了儿童用餐天地。装上搁板还能摆放调料瓶、纸巾盒等用餐时的必备品。

利用收纳家具,提高空间利用率

充足的储藏空间是决定住宅是否实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合理有效的利用住宅空间,直接影响着住宅的功能适应性。收纳家具在具备储藏功能的同时还要具备其他功能或多项功能。比如,衣柜除承担本来的收纳功能外还可代替隔墙起到空间分割作用;厨房操作台的下方可以做成收纳柜,增大储藏空间,从而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5结论

当前,健康住宅理念和适应性设计理论是住宅家具设计的重要支撑理论,在住宅的家具设计和选择中要始终贯彻健康理念和适应性思想,只有坚持精神功能和实用功能的统一、安全性和舒适性的统一、适宜性与可变性的统一,运用合适的方法,才能设计出满足人们多样化生活需求的适应性家具,并最终创造有益于身心健康的室内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敏。住宅室内空间的家具配置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6:16-17.

宅家生活范文3

有大把属于你和宝宝的独享时间:

游戏,亲亲,抱抱,静静看着她成长;

可以去完成n多你曾经的梦想:

写字,手作,你的钢琴课,带着宝宝去旅行。

宅妈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态度!……

宅妈是一种生活态度

宅妈是一种在当下被不断认可的生活态度。她们很清楚什么样的生活更适合自己,在各种价值取舍之间,她们游刃有余,关键是,她们不光带好了孩子,还更懂得娱乐自己,不惧怕自己宅在家中失去什么,反而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既充满了创意,又有滋有味。

她是广大宅男宅女界里的一个小分队,却因为“妈妈”的标记,让她注定比宅女们多了一份活跃,在游戏网络和泡面漫画书的“宅”印记里,她拥有自己的宅妈特色。因为,她手上拥有最为丰富的一个生活资源,一个可爱的顽皮的精力旺盛的孩子。

宅妈更愿意把宝宝看作是宅在家里一起作伴的玩伴,有了TA,宅妈就不会如真正的宅女那样对世界缺少兴趣,相反,她可以很宅,也可以开心地通过孩子来达到跟外界交流的目的。她可以像全职妈妈那样尽心地照顾家庭孩子,也完全通过自我调控来提升自己,比如,她会想办法兼一份工作,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来做,她会通过种种方式保持自我的完整,也是她可以一路宅下去的理由。

宅在家里做妈妈,这对于许多妈妈来说,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种新的生活态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里,可以成为一路相伴的陪伴,这对孩子,是一份温馨的童年记忆,而对妈妈,则是一段与众不同的生活历程。因此,宅妈,就成了格外让我们入迷的一种生活。

定义宅妈

生完宝宝之后,暂时或长期选择宅在家中、照顾孩子和家庭的妈妈。跟时下的宅男宅女一样,她们拥有“宅”的气质,不爱客套式的应酬,喜静,可能是某种控迷,比如微博控、美剧控,热爱网络,但最爱的是孩子。

做宅妈的10大理由

1 不用依赖老人照看孩子,避免婆媳发生太多育儿矛盾。带孩子这件技术活,宅妈觉得还是自己一力承担起来的好。

2 尽情地跟孩子一起享受TA的快乐童年,要知道孩子也就是摇摇摆摆学步这个阶段依恋着妈妈,等你想跟T A成为好朋友时,人家已然到了耍酷的年纪,不再愿意做妈宝。

3 每天在孩子哭声中离开家的心情太煎熬了,出差时,更受不了孩子在电话里想妈妈的哭腔。选择做宅妈,不让自己夹在职场与育儿的两难处境中挣扎,身心俱疲。

4 让老公更从容地工作,男主外女主内,这个传统老理,其实还是可以继续再用下去。更何况宅妈完全有能力主内的同时,还可以再赚一份工钱,宅在家,也没耽误赚钱。

5 利用宅在家这段时间,给自己充电,读完未完成的课程或是为了将来重返职场时做的充电准备。

6 不用每天踩着时间点去上班,有更多自己能支配的时间,自由最可贵,宅妈的幸福就是可以睡到自然醒,当然,必须宝贝愿意醒合妈妈的作息。

7 太好了,再也不用一天十多个小时面对电脑,生活更环保,脸上的斑点也少了,最重要的是还多了不少现实中的朋友了。

8 宅妈整天宅在家里,只要付一笔小费用请钟点工做家里的清洁卫生,全职保姆就不用了,宅妈会把自己训练成全能妈妈,可以节约一笔不小的开支。

9 拥有更轻松的家庭氛围。夫妻都是上班族时,不管谁累了都还得抽出时间照看孩子,否则就会爆发家庭战争,宅妈至少会让奶爸们下班之后,享受更多的天伦之乐。

10 不会有不能顾及家庭的内疚感,没空照顾孩子,没空陪老公出席他的工作饭局,蜡烛两头烧只有无限的疲惫感。宅妈就不同,白天当奶妈,晚上一样可以美美地陪老公。

宅妈经济账

宅在家里做妈妈,到底是赚钱还是吃老本,我们找到4位宅妈列出她们的经济账,她们有的是刚刚加入宅妈行列,有的是已经快宅成精的老鸟,我们以宅妈基本的育儿(包括奶粉、尿布、玩具、衣物、早教班、幼儿园等支出)、衣、食、行、休闲娱乐为账单要点,列出4位宅妈的一个月开销和收入,如果你也正考虑着回家做宅妈,她们的生活也可以给你一些方向建议喔。

比上班轻松,

偶有节余

魏蓝,28岁,

宅龄:2年

支出 育儿2500+衣500元+食1500元+交通费200元+娱乐费300元订:5000元

收入:兼职3000元+先生上交生活费3000元

计:6000元

宅妈心得:

“宅在家里之后,最明显的感觉就是生活费、交通费和娱乐费节省了不少。衣服花钱也少了,不用跟同事比拼名牌,穿得简单舒适为主。娱乐费大部分是在网上买书的开支,跟朋友见面,我会约到家里来,一壶茶,几包零食就可以聊天一下午,家里的气氛要比咖啡馆更亲切。在家呆了两年,我感觉自己过日子的水平大大提高了。”

《母子健康》点评:可以看得出来,只要宅妈能够坚持一份兼职,日子照样可以过得很轻松,不会给先生带来经济压力。

省到就是赚到

李小乐,27岁,

宅龄:1年

李小乐,27岁,

宅龄:1年

支出:育儿2500元+衣400元+食1500元+娱乐费200元

计:4600元

收入:稿费4000元+先生上交生活费4000元

计:8000元

宅妈心得:

“我家宝宝才6个月,我和先生商量好了,至少在家宅个3年,等到宝宝上幼儿园后我再上班。现在大多数时候自己上超市买菜,而且反正时间够多,我会学着邻居主妇一样,留意超市宣传单上的特价还有收集优惠券,九点的早市菜很便宜。这是上班时享受不到的一个时段。在家带孩子这段时间,我的原则就是省了就是赚了,一个月下来,我还总能存点私房钱,可以一家人一年出去旅行一次。”

《母子健康》点评:宅妈要节省起来,很快就会自我修炼成省钱专家。但要记住,过于节省,则可能会失去一些生活乐趣。

用钱赚钱,也是一条好路子

刘苑,29岁,

宅龄:4年

支出:育儿3500元+衣600元+食2000元+行400元+娱乐费400元 计:6900元

收入 股票和基金(不固定)+先生上交生活费5000元

约计:10000元

宅妈心得:

“当宅妈,是我的人生理想,在女儿6岁以前,我想一直陪伴她的成长,而宅下去就必须有持续的经济来源,我可不想靠老公的薪水度日。我将一部分积蓄用来学习股票和基金的理财,虽然收入不是很固定,但比上班还是略胜一筹,而且我也很喜欢这种自己能够掌控得了局面的生活。”

《母子健康》点评:最有理财头脑的一位宅妈,有了能让钱增值的能力,就等于找到了一个可以一直宅下去的最好理由。

经济无忧,宅得快乐

黄莉,29岁,

年龄:3年

支出:育儿4500元+衣2000元+食2500元+行800元+娱乐费1000元

计:10800元

收入:先生上交生活费20000元

宅妈心的:

“先生在孩子出生后就外派到国外,所以我在家当宅妈,他全力支持,因为没有经济方面的负担,做宅妈,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只需要跟宝贝天天快乐开心地一起生活就好。因为会担心跟朋友圈脱节太久,我也常会去参加一些VIP客户的派对,所以娱乐费也相对多一些。”

《母子健康》点评;有了强大的经济做后盾当然可以宅得无忧无虑,但是,完全被圈养起来,一旦婚姻有危机,宅妈就可能会陷入尴尬境地。因此,在条件许可下,应该尝试经济独立。

各国对宅妈的“鼓励政策”

澳大利亚:政府用各种福利鼓励妈妈在家照顾孩子重视家庭传统的澳洲政府,为了鼓励家有年幼孩子的妈妈在家中安心照顾孩子,出台了很多相关的福利政策,他们认为由妈妈带大的孩子未来会对家庭更有责任感。

加拿大:让孩子在关爱中健康成长

加拿大妈妈在育儿过程中就是充满了一个“爱”字,她们爱孩子的程度不亚于中国妈妈。如果爸爸的薪水能够支付家中的开销,她们多半愿意在家专职照顾孩子,用最大限度的爱营造出一个自由成长的环境给孩子。

瑞典:由妈妈照顾的孩子更勇敢

瑞典妈妈愿意给各种机会考验孩子的抵抗力,比如,跟孩子一起多运动,任由孩子随意爬行,游泳时故意冻一冻孩子增加抵抗力。只有妈妈才会这样拿捏如何照顾好孩子的尺度。

宅妈的亲子账

不管怎么宅,宅妈最大的使命和幸福感来源于孩子,对孩子成长有帮助的事,就是宅妈一定要坚持下去的动力。每个宅妈心中都有一本亲子爱心账目,在孩子成长的点滴之中,妈妈有参与,是最感动于心的事。

不错过孩子每个成长的重要瞬间

范蕾:28岁

宝贝:4岁

每天亲自接送孩子上幼儿园,让孩子更爱上幼儿园。

宝贝的每次表演全程参与,还充当摄影师拍下精彩瞬间。

和宝贝一起参加各种亲子趣味比赛,奖品拿到手软。

宅妈心得:“每次参加幼儿园里的亲子活动时,看到一些因为父母上班不能来参加的孩子,眼巴巴地期盼着妈妈的身影时,我就庆幸自己的决定是对的。孩子最期望的就是跟妈妈在一起,虽然我可能错过了一些升职加薪的机会,但是没有错过孩子的每个成长瞬间,我就觉得值得。”

孩子需要妈妈的时候,妈妈都在

刘妍琪:27岁

宝贝:9个月

坚持母乳喂养孩子,而且不用存奶,新鲜原产。这是许多上班妈妈做不到的,孩子在吃奶的过程,也是母子的交流方式。

每天和孩子做各种小游戏。半岁后的孩子正是爱玩小动作游戏的时候。

用孩子喜欢的呀呀学语对话,别人看着可能不知所云,但妈妈和孩子最默契。

宅妈心得:“虽然1岁前的孩子还不会明确地表达,我每时每刻都需要妈妈。但是,妈妈却能够从孩子的动作与眼神之中,看到孩子的渴望。”

跟妈妈在一起,孩子有安全感

韦霞:30岁

宝贝:2岁6个月

每次孩子生病了,都是妈妈亲自照顾,妈妈就是安慰天使。

带孩子参加亲子团聚会,有妈妈相助,孩子适应能力加强。

每天陪伴说睡前故事。

离开孩子最久的一次只有3天。

宅妈心得:“没有安全感的孩子,会表现出焦虑、胆小、不合群。对年幼的孩子而言,可以有妈妈的微笑,妈妈温暖的怀抱,妈妈鼓励的话语,就是最大的安全感,比起那些因为没时间陪伴孩子而加倍宠爱孩子的行为,润物细无声式的爱更好。”

跟孩子一起探索世界

曾心仪:27岁

宝贝:3岁

每天都跟孩子在户外广场玩1个小时。

和孩子一起认识各种花草植物上百种。

会唱所有孩子都喜欢的卡通片主题曲。

对孩子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总是耐心解答。

宅妈心得:“在宝贝上幼儿园之前,我们俩基本上逛遍了城市的每个角落,而且我们选择的都是人比较少的时候去。比起只有在周末才能陪着孩子到公园里玩的妈妈,我和我的孩子就幸福多了,成为孩子最铁的玩伴,养育就变得很轻松快乐。”

20个宅时光方案

宅在家里做妈妈,并不是只有跟奶瓶、尿布、孩子的哭闹、无尽的家务、烦人的账单们作战。宅妈也有理由拥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美美地做宅妈,优雅地做宅妈,才是我们的做宅妈的意义所在。

1 织围脖吧,宅妈

宅妈拥有织围脖的最好资源,在微博里,那些可爱搞怪的萌小孩总是被一帮爱心泛滥的叔叔阿姨疯转。把孩子的欢乐生活记录上传,看着粉丝数量上升,你会觉得自己宅在家中,与外界一样联络很紧密。

2 做个手工达人

做手工是一件最能够消磨时间,磨炼耐心的事情。在天涯论坛里,就有非常牛的宅女在家里做起木匠来,当玩儿似的也整出了成套的桌椅,

还能用边角剩料做出玩具。宅妈也可以尝试一些手工活儿,说不准也能闹腾出点动静来。

3 宅在家里充充电

经历结婚生子的过程中,一度让许多宅妈的进修课程中断,宅在家中,时间自由支配,重拾学业,是不错的主意。一边带孩子一边读书,可以让自己宅得更心安理得,而且,一旦需要重返职场,因为进修得到了充电的机会,会给自己一个更好的未来。

4 美食拼盘派对

不愿意出门,但可以把朋友邀请到家里来。事先在电话里和他们沟通好美食主题,要求他们把需要准备的美食带上,十个朋友就有十道菜,宅妈只需要提供派对场地和热情的迎客态度,不沾烟火,就可以品尝到风味不同的菜式,更妙的是一次性可以把想见到的朋友全都邀请到家里来。

5 去公园里消磨时光

下午四点,上班族们正在为工作琐事头昏脑沉时,却正是宅妈带着宝贝到公园消磨时光的时候。一杯奶茶,一本漫画书,一群一起带孩子的宅妈们,享受着春日的阳光和公园里的清新空气,生活变得悠然欢乐,也会让你内心宁静。

6 电影里的旅行

来一次电影里的主题旅行,由那些充满着故事的旅行来丰富宅妈的眼球。从《罗马假日》的浪漫之旅,一直到《非诚勿扰2》的三亚风情,每一部电影就是一次动感十足的旅行,只要宅妈才有这样的闲工夫喔。

7 宅妈的艺术修养课

小时你曾经有过那样的梦想吧,穿着白色的礼裙,在高雅的音乐厅里弹奏钢琴,或是穿着洁白的芭蕾舞裙,当一回小天鹅。好,只要你头脑曾经闪现过这些梦想,那就给自己抽出一点时间,把它定义为宅妈的艺术修养时间,日本女作家山本美芽就这样做过了,年过四十,开始跳芭蕾,不用担心专业度,至少它能让宅妈的内心更优雅。

8 玩自唱自拍

谁说宅妈的生活就不许有一点儿幻想有一点儿折腾,就像上传用奶瓶当麦的自唱王

辣妈点点,在家带孩子,还把自己弄成了网络红人,上各种电视台节目,出场费拿得手软,这也叫自创一个天地,有得乐还有得赚。

9 去特色餐馆享用午餐

像一些平时消费很高的餐馆酒楼,中午时段就会有优惠的时候,带上宝宝悠然自得地用最少的钱享用高质量的午餐,可以宅得很有质感。

10 为家人创一份手抄家庭报

就像一份报纸工作那样,宅妈担任编辑、记者,挖掘家里的新鲜题材,组成文字,来一份手抄报,更让孩子发挥绘画的特长发挥,爱的告白、家人有趣的糗事,旅行计划,都可以在这份手抄报上,不定期出版一次,很有收藏价值喔。

11 玩益智游戏

别让老公总是撞见你在网上偷花收菜!从网上订购一些益智游戏道具,或者复杂的拼图,玩些填字游戏,数独,这些不仅让宅妈打发时光,还会让自己更聪明,也能影响到孩子呢。

12 种花种草种春风

宅在家里,种花草能让宅妈享有一片田园小空间,在了解各种植株的个性和配搭出漂亮的盆景的过程中,可以让自己变得像园艺师那样专业。备好花种子、花盆、铲子、胶手套等工具,就算是几平方米的阳台,也能打造出一个绿意盎然的花草世界。

13 幸福的微醺

孩子睡着以后,跟你的他,在烛光里,一盘小点心,坐在卧室的地板上,喝着红酒(当然,我们不建议哺乳期的妈妈尝试这个),聊着天……宅妈当然也是经营浪漫的高手,宅得幸福才有意义。

14 网上淘宝

多数宅妈有大把的时间,却最不愿意花在逛街这件事上,因为小捣蛋会满商场乱跑,根本就没法安心逛。网上淘宝就不一样了,货比十家都没关系,秒杀、团购、找正品,每购得一件钟爱的宝贝,绝对有成就感。

15 装扮美丽的家

从搬进新家后,沙发的位置没移动过,餐桌永远有板有眼地呆在一角,窗帘一年四季灰蒙蒙地挂在那里何不来个家居移位,换个摆放模式,在网上搜搜别人家的经验。甚至考虑换个墙纸颜色,敢肯定,马上变身为最忙碌的宅妈喔。

16 不插电的宅时光

都市久居,好像再也无法忍受没有电的生活,宅妈窝在家里,更是成为费电大王。过几个小时不插电的生活如何,关掉电视,错过一集电视剧,关掉电脑,不去逛那些无聊的网站,看看生活会有什么变化。

17 家味运动

宅妈身上大多带着“懒”字标签,懒得去健身房,懒得跑步,懒得打球……但不表示宅妈不会珍爱自己的身材,从家里找出跳绳,阳台上就可以蹦跳五百次,用矿泉水瓶当哑铃,减减蝴蝶袖,一起用它拉伸懒得动的肌肉吧,会让你宅得有活力。运用这些特别的运动器材,让运动也显出特别的宅味。

18 花时间用心做一道菜

上班时,总是没有时间为家人做一些难度高一点的菜,宅在家里,就可以花一个下午研究一个菜谱,也是一件很惬意的事,拿着菜谱去市场寻找食材,一次次做试验,培养你的味蕾,宅妈也完全有可能变为专业厨娘。

19 时装大改造

考验宅妈时尚度的活儿来了。谁家衣柜里没挤满一大柜子穿不上的衣服啊,有闲情雅致的宅妈可以让这一柜子衣服重新焕发生命,拼拼剪剪,重新配搭,牛仔裤可改装成热裤,大T恤可变身为时尚妈咪包,宅妈也能变辣妈。

20 选一本好看的小说来读

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看过一本厚厚的小说了。把那些快餐式的文字放一边吧,选几本喜欢的作家的书,在不被打扰的时间里,慢慢细读,无论生活多么繁琐不堪,宅妈始终会想着给自己一个独立而温柔的空间,阅读使这个空间更宽广。

于博:做宅妈,比上班更HIGH

宅在家里的日子是很惬意的,每天鼓捣美食、做手工、看书、画插画……我一直坚信即使有了宝宝也不能完全的失去自我,所以我也会忙里偷闲地做一些手工,给自己做一份简单的下午茶等等。

宅妈之前职业:宅女

年龄:2年

毕业之后挤破脑袋地进了一家外资的公关公司,伺候的客户也是全球有名的以“苛刻”著称的。做学生的时候觉得再辛苦的工作也能熬下去,只要能进大牌公司,可是真的连续几个月每天都加班,其实是心理和身心都难以承受的。所以工作了一年多以后,就转行做了媒体。因为时尚媒体的特殊性,所以依旧难逃加班的厄运,加上“积劳成疾”地患上了颈椎病,所以在毕业工作了4年之后,我一咬牙、一跺脚就高高兴兴地辞职在家了。

宅在家里的日子是很惬意的,每天鼓捣美食、做手工、看书、画插画……当然了,也开过一阵淘宝店,专门卖与“猪小妹”形象有关的周边产品。后来因为和老公都痴迷了日本著名家庭摄影师友森治的Dacafe日记,所以也决定打造“一儿一女一枝花”的美好生活,于是我就荣幸地由宅女升级为了宅妈。

怀孕后的日子,基本上都是在期待宝宝降临中度过给宝宝做一些小被子、口水巾、水瓶套、背巾;画自己和宝宝的专属漫画……宝宝出生后,大多数的时间都要围着她转:为她吃饭、陪她玩儿、给她洗澡、或者在她不高兴的时候要拼命取悦她……所以即使在家宅,其实也是很忙碌的。不过,我一直坚信即使有了宝宝也不能完全的失去自我,所以我也会忙里偷闲地做一些手工,给自己做一份简单的下午茶等等。不过,每天能够伴宝宝、看着她一点点成长就能体会到宅的乐趣和成就感了。

问问宅妈:

做宅妈,最是何时?

于博:每个月都没有能够按时收到工资的日子。

宅在家里,最爱和宝宝做的三件事?

于博:为宝宝拍照(从宝宝出生到现在,每天都有拍照噢)、为宝宝做辅食、和宝宝做游戏。

如果有一份百万年薪的工作摆在你面前,你愿意放弃做宅妈么?

于博:不愿意放弃。因为自己知道自己的水平,根本不值100万,所以料定是个噱头。

贵老公什么态度?挺宅派还是反宅派?

于博:非常支持。他希望我能一直在家陪伴宝宝成长。

你的宅妈偶像?

于博:Dacafe日记的女主人――阿达。

请给我们来一句“宅口号”!

于博:宅在家,其实比上班更忙碌。

你打算宅多久?

于博:一直宅下去。

不宅之后打算做什么?

于博:有一直宅下去的打算。不过会考虑做一些与宝宝成长有关的项目。

如果上天再给你一个机会,你还会坚持那三个字――“做宅妈”么?

于博:会。而且非常庆幸自己能拥有这段宅的经历,让自己的心态和思维都发生了许多变化,让自己更平和、更懂得知足。

黑可可:做宅妈给宝宝全天候身心滋养

宅妈之前职业:

职业经理人

宅龄:7年

彼时,人们在称呼我时,都冠以我的娘家姓,是为张小姐或是Miss Zhang,彼时是空中飞人,酒店是home far from home,彼时的会议们谈判摩肩接踵,为省时间常常在夜里或清晨飞行。孩子使我日以继夜的飞行基本着

陆,从此告别飞人生涯,成为宅妈一族。

Bon是我一手带大,从出生至今从未离开过妈妈一天。有人认为这样的孩子不独立,又说寄宿学校最能够锻炼孩子的独立性。王朔先生在他的《致女儿书》中谈到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很早就把女儿送到寄宿制幼儿园,她从小一进门就知道屋里的哪个人最有权力。这其实是误区,会察言观色的孩子事实上最没安全感,这不安全感将伴随他的一生。孩子需要的是爱与自由,这是婴幼少儿期最关键的心灵滋养。

全程的陪伴需要装备,当妈妈的需要有专业的育儿知识,当然,你还得是专业的大厨,游戏发明者,朗读者,童话作者诸如乱七八糟以及旁门左道的此类……这样算下来,读书占据了我不少时间,当Bon还是小小Bon时,在他睡后,Bon妈才可阅读,每日时间不多,但是坚持不懈,竟也有小成――从来没有被难倒过,常常客串育儿顾问;现在Bon上学了,阅读依旧是我每日第一功课。

做宅妈不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做宅妈是为了更自由。Bon上学前,我们常常旅行。第一次出远门,Bon7个月去海南岛,第一次见大海(后来年年见大海)。只身带Bon在欧洲旅行,常常一逛就是个把月。Bon还不到3岁,我们在巴黎以及外省普罗旺斯住了半年,现在想起来,还记得Bon坐在婴儿车里东张西望的样子。只要有充分的育儿知识,旅行常识,然后精神强大,体力好,基本上就可以带着孩子开始实现周游世界的梦想了。此外,我是运动狂人,天天都要跑万米,隔天即热yoga。Bon放学后,我们一起去游泳,有时滑冰。

除此之外,宅妈还要是最好的营养师兼大厨。我天天逛菜场,这是件接地气的事儿,能看到万物生长,四季轮回。找最应季的菜蔬买回家变戏法儿,每餐不重。每天接Bin时,他都会问:妈妈今天吃什么啊?自会说话开始问,到目前依然是每日必问。我还报了个学习日餐的班,由日本大厨教授,不久就可以给Bon带日式便当啦。

问问宅妈

做宅妈,最圃是何时?

黑可可:做饭起油锅时,小Bon非要抱着!

宅在家里,最爱和宝宝做的三件事?

黑可可:讲故事,游泳,搂着睡睡。

如果有一份百万年薪的工作摆在你面前,你愿意放弃做宅妈么?

黑可可:一百万太少,一千万不嫌多。

贵老公什么态度?挺宅派还是反宅派?

黑可可:没有态度。

你的宅妈偶像?

黑可可:没注意周围情况,尽关注我自己啦。

请给我们来一句“宅口号”!

黑可可:革命还未成功,同学还需宅着!

你打算宅多久?

黑可可:多久那么久。

不宅之后打算做什么?

黑可可:劈柴喂马,周游世界。

如果上天再给你一个机会,你还会坚持

那三个字――“做宅妈”么?

黑可可:没二话。

10大宅妈榜上有名

最具人文气质宅妈:安妮宝贝安妮宝贝怀孕生子后一段时间,淡出文坛,鲜有新作品问世,宅在家里做妈妈是最重要的工作。不过,趁着这个宅在家里,一边体验当妈妈的感觉,一边也没闲着,翻译了两本儿童文学。

最有准备的宅妈:鲍蕾

鲍蕾生了孩子以后就不再继续演戏,陆毅给予了证实“鲍蕾是一个家庭观念很重的女孩子,有了孩子她会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他透露,这个事青他很早就和鲍蕾商量过。“早在前几年,我们准备要孩子的时候,她已经不怎么拍戏了。”

最具牺牲精神的宅妈:林凤娇

要算起宅龄,肯定很少有明星比得过成龙大哥的妻子林凤娇,为了照顾孩子,她基本上跟外界鲜有联系,这一宅就是将近30年,直到房祖明开始活跃在娱乐圈里,她才偶尔以妈妈的身份出来给儿子助威。

最具娱乐精神的宅妈:王菲

从李嫣出生后,王菲就成了名一副其实的宅妈,为了解决购物问题,就连许多生活用品都是通过网上购物完成的。最近更是在微博上疯玩,就连老公李亚鹏也在微博上开玩笑说,大姐是靖童,二姐是嫣然,三姐最不懂事,王菲就是那个不懂事最有趣的三姐了。

最“不务正业”的宅妈:胖星儿

因为爱好厨艺,已经出过七本书的胖星儿,在儿子出生后,更是将妈妈的工作延伸了,在家带着儿子一块做菜,写博客,上传各种精心制作的菜谱,让更多妈妈当教材。还开了淘宝店,周末还跟咖啡店合作,教别的妈妈和孩子做手工烘焙饼干。

最具耐力宅妈:张柏芝

张柏芝的大儿子Lucas出生后,张柏芝就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宅妈,完全消失在娱乐圈里,而被狗仔偷拍最多的就是带着孩子喝下午茶或去迪斯尼乐园玩,都能看见张柏芝抱着儿子,就连老公谢霆锋也赞她像大力水手,可以全程抱着儿子不松手。

最具搞笑精神宅妈:小S

台湾知名主持人小S在节目上一直以搞怪著称,这个特质一直延续到她做妈妈之后。从她的微博上可以常看到她跟两个女儿在家中扮鬼脸的相片,甚至让小女儿闻她的鞋子晕倒,如此搞怪,不按牌理的星妈,可能独独小S一个。

最具田园气质宅妈:池莉

作家池莉是一枚名副其实的宅妈,创作时间以外,给自己放松的方式就是变身为农妇,把房前屋后的草坪开垦成菜地,种上小白菜、苋菜、小葱。藤椅一架,绿茶半壶,上午阅读,下午在菜地里干活,简直海直堪称宅妈榜样。

最具居家气息宅妈:安吉丽娜・茱莉

茱莉和皮特一共有五个孩子,她平时

除了演出活动,最喜欢就是穿着睡衣,跟皮特和孩子们宅在家中,享受天伦之乐。她说最喜欢这种全家人在一起的感觉,然后计划各种事情,再一一实现。

宅家生活4

关键词:宅男宅女;网络;生活方式

“8090”是富有个性的两代,他们有自己的爱好、兴趣、做事的原则和生活的方式。而现代社会的许多年轻人就将“宅”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一、宅男宅女现象

“宅”已成为一个新兴的网络名词,许多年轻人对此极度追捧,常常标榜自己是“宅男”或“宅女”,他们经常说的话就是:今天你宅了吗?爱就宅一起!宅是一种时尚,宅是一种心态,宅是一种生活方式。2008年3月,《中国青年报》就御宅族现象做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在被调查的4610人中,有%人认为自己身边就有御宅族群的存在,%的人预计自己在40岁之前会成为御宅族。[1]

“御宅”一词来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是敬语,表示“贵府上”,后来专指那些热衷于动画、 漫画和电子游戏以至于足不出户的人,这与日本ACG(Animation动画、Comic漫画、Game游戏)产业的发展又密切关系。日本社会学者冈田斗司夫认为“御宅族”是“对主流文化以外的亚文化具有高度关心,并具有高度的情报收集与分析能力,站在文化发展最前线上的急先锋。”[2] “御宅”一词是2005年传入我国的,“宅”在汉语里有“家”的含义,所以“御宅族”从广义上说就是长时间呆在家里,很少接触外界的人,现代的“8090”受到“宅”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二、“8090”宅男宅女现象的特点及其原因

“8090”宅男宅女把“宅”看作是一种时尚,喜欢上网、安静,不太愿意接触外面嘈杂的社会。他们认为:(1)网络可以满足他们的一切要求,网络信息畅通,且每天更新,他们可以在网上看电影,交朋友,通过网购买到自己心仪的产品。(2)相对于网络世界,外面的世界更复杂,人与人交往要带着面具,在网络上办事更直接。根据GroupMKnewledgCenter 群邑智库研究机构的定义[3],“御宅族”特点包括:年龄在15-35岁;社交不活跃;或喜欢一个人做事;晚上喜欢在家而不是外出;经常在家里上网;重度的网络使用者,每周上网10小时以上。

笔者认为“8090”宅男宅女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追逐某种非主流文化,喜欢在自己的圈子里做事,交朋友。第二,爱好上有区别。女生喜欢在网上购物,男生更喜欢看新闻,打游戏。第三,地域上有差别。宅男宅女更多的集中在城市,换句话说,只有家庭条件优越,有足够的时间和金钱,才有空闲干自己喜欢的事,包括上网聊天、打游戏。

宅男宅女们喜欢“宅”,倾向于在自己的小天地里干自己喜欢的事,不太愿意接触太多的人,究其原因,离不开家庭、社会、学校等外部条件的影响。

(一)家庭

因为中国家庭的教育方式是家长制,父母在子女心中有绝对的权威,因此父母的教育方式和为人处事的方法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子女的成长。比如,父母太过溺爱自己的孩子,怕孩子受到伤害,从而不让他们接触社会或推迟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时间,这样孩子会形成一种依赖心理,不敢与陌生人说话,不自信,遇到事情会慌乱,社会经验不足,不会处理突发事件,实在没办法回家,躲在家里。久而久之他们就不愿意接触社会,希望永远呆在父母的庇护下,成为宅男或宅女中的一员。

(二)学校

“8090”的宅男宅女许多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尤其是在大学阶段,课业不紧,自己支配的时间较多,这就满足了“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时间充裕,如果学校不做细致的规划,很多学生都会荒废学业。虽然到了大学阶段,学生中许多都已成年,能够处理许多事,但是十几年的学生生涯,许多学生已形成了定向思维,只知道考试,为人处世的能力不强,当他们失去人生目标时就会选择另一种方式来填补生活的空虚,即上网,宅在寝室或网吧。寝室文化对个人的成长也有很大影响,他们不愿意成为同辈群体中的另类,受不了群体的压力,很容易动摇,于是如果寝室里大部分人喜欢“宅”,那么“我”也就宅了。

(三)社会

“御宅族”最先是迷恋漫画、动画、游戏的一类群体,所以造就这一群体首先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达。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能够了解及时的信息,满足年轻人的好奇心理,再者电脑的价格逐年降低,人手一台电脑已不是妄想。这些客观条件满足了,年轻人的自控能力也较弱,抵挡不住网络的诱惑。他们可以通过网络弥补日常生活中交际的失败,因为网络的群体比个人日常生活的接触群体要广泛,而且自己有主导权。同时现代网络包含了许多信息,可以网上聊天,网上购物,一个账号或一个电话,就可以买到你想要的东西,没有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可以送货上门,这些都是宅男宅女们渴望的生活状态,办事效率高。

除了网络的影响外,社会压力过大也是“8090”选择宅在家里或学校的原因。相对于家庭和学校的简单和纯朴来说,社会就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许多事要考虑,稍有不慎就会栽跟头。面对这样的一个强大而复杂的对象,“8090”无法恰当的应对,所以许多人选择躲避,“宅”起来。

三、探索宅男宅女的出“宅”之道

“宅”虽是现代青年的一种选择,是他们的自由,但是因“宅”而产生的问题也层出不穷,如身体健康状况恶化、交际能力降低、自我认知不足、社会风气不正等。因此,要积极的引导宅男宅女出“宅”,从而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变迁。

第一,作为父母,要鼓励孩子多与人沟通。

我们的许多习惯都是从小形成的,长大后就很难改掉。喜欢“宅”的一些年轻人可能小时候性格就比较内向,不敢跟陌生人说话,很怯场,这跟小时候父母的引导肯定有关。所以,作为父母,要鼓励孩子多与小伙伴玩耍,不能一味教育孩子除了学习不能做其他事,“乖乖女”或“乖乖男”都不这样培养出来的。小时候忽视与别人的沟通,长大后人际关系肯定有障碍,伴有这样心理的年轻人也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因为现实的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与人要合作都需要交流和沟通,而不是在虚拟的世界动动鼠标就行了的。

第二,作为学校,要激发学生的各种兴趣。

“8090”的宅男宅女迷恋网络就是因为他们有充裕的课余时间可供支配,人生没有目标和方向。所以如果学校合理安排学习课程,注重课程的多样性与实践性,开展各种活动,如暑期下乡活动、帮同学介绍兼职的岗位、开展班级联欢会等,激发同学的兴趣,这样他们就会花很少的时间在网络上,他们就会走出校园,学习社会经验,毕竟经验是必须亲身经历才能深刻体会,并且会记忆深刻,这也避免了他们在社会上遇到困难选择逃避的可能性。

第三,作为政府,要增加人们沟通的场所,释压的平台。

许多宅男宅女在学习上或工作上有压力,选择“宅”在学校或家里,喜欢泡网吧,不是心向往之,而是外界条件不允许。附近缺少可以放松心情的公园,广场,想去还要坐车或打的,一些人在考虑了经济条件后还是决定在家上网,网上有开心农场,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去玩玩。街道也是人车并行,人在其中并不是享受,许多人也选择网购,因为网上东西齐全,不用为了价格吵得面红而赤,也不用在大热天在人海与车海中穿行。其实这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但那毕竟不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见,所以政府要合理规划城市布局,增加人们互动的空间,交流的场所,不能是人建设了城市,但最后人却享受不了城市化的成果。城市使人与人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但心与心的距离不能也随着远去。

四、结语

“8090”的宅男宅女一族是既月光族、啃老族、蚁族之后出现的又一特殊群体,他们追求简单刺激的生活,不愿与社会有太多的纠缠,喜爱网络,他们爱“宅”胜过一切。但因“宅”而出现的问题层出不穷,并日益影响他们的生活,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参考文献:

[1]中国青年报调查中心。你有“御宅”倾向吗?

[DB].http”\\\c\2008-03-18\,2008-03-18

[2]冈田斗司夫。《御宅学入门》.

48 13378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