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概论知识点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请您参阅】下面供您参考的“自然辩证法概论知识点4篇”是由阿拉网友精心整理分享的,供您阅读参考之用,希望此例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一下小编了!

自然辩证法概论知识点篇1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

1自然辩证法是19世纪中叶由恩格斯在概括和总结当时自然科学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创立的一种自然科学哲学。

2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生物进化论。

3自然辩证法的创立: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努力的结果,系统的研究并建立主要是恩格斯进行的。

4马恩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出发点和目的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5马恩认为科学首先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特殊的而且极其重要的历史活动。

6自然辩证法的内容: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观。(1)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的本质及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它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技术的已有成果,说明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概括自然界的演化发展,揭示自然界的本质,探索自然界的发展的规律,更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人们对于自然界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总观点。(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它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导,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上对各门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做出概括和总结,阐明各种科学技术研究方法在整体上的特点,和相互间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对其科学的理解和评价,从而揭示科学技术研究是如何按照自然界和人类认识的客观规律辩证进行的。(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根本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技术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一方面,把科学技术作为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研讨其发展规律;另一方面,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互动以及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等问题。以上三部分构成了一个体系,体现了逻辑和历史的一致。自然系统的基本形态:

1根据自然系统与环境的关系可将自然系统划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

孤立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没有任何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往,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系统。封闭系统:与外界环境没有物质的交往只有信息和能量交往的系统。

开放系统:与外界存在着广泛的信息、能量和物质交往的系统。

2根据系统所处状态,系统可以划分为平衡态系统和非平衡态系统,非平衡态系统又可以划分为近平衡态系统和远离平衡态系统

7自组织形成的根据和条件:

(1)开放性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必要条件。支撑这一原理的有两块基石:一是经验基石,指一切生命系统的有序演化都以系统和环境不断交换物质、能量和信息为先决条件;二是理论基石,即热力学第二定律断言任何与环境没有物质能量交换的系统必然走向无序的平衡态。(2)远离平衡态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外部源泉。这一原理认为系统从平衡态过渡到近平衡态,再从近平衡态过渡到原理平衡态,是通过外界对系统施加的非平衡约束来实现的。

(3)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内在根据。非线性相互作用是相对于线性相互作用而言的。线性相互作用使得系统各要素之间彼此独立,要素间的组合只有量的增长,而不会有质的变化。

(4)正反馈是系统有序演化的内部机制。非线性相互作用使系统具有滚雪球式的增长效应,使过程的结果又影响到过程的原因和过程本身,这就是反馈作用。(5)内部涨落是导致系统有序演化的直接诱因。一个开放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态并有非线性相互作用存在,只是提供了系统进化的可能性,而涨落的放大才最终把系统推向有序。

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以自组织形式来实现的进化过程是在具备了开放性、远离平衡态、非线性相互作用、正反馈机制和涨落等诸多条件的前提下进行的,缺少任何一个条件,系统都难以产生新的有序结构。

8人工自然:指人类实践手段所及从而变革了的那部分自然界

人工自然演化阶段:萌芽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 人工自然的客观物质性是改造过的客观物质性。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群落及其地理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功能系统。这一概念是由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于1953年提出的。

1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条件

首先,在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关系中,人是唯一具有智慧的方面,是人与自然界调控系统中的控制者; 第二,在自然界方面,同样存在着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多种可能性。自然界本身的平衡是动态的,也就是说这种平衡是一个不断地被打破和不断重建的过程。第三,在中介方面,也存在着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可能性。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中,人类的实践活动起着发动机和调节器的作用。

12.协调人与自然界关系的基本原则

a.要摆正人与自然界的位置.在人与自然的对象关系中,人是主体;在人与自然界构成的调控系统中,人是控制者。b.必须坚持生态平衡的原则。c.要进一步完善人类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d.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除了调整人自身观念、坚持生态平衡的原则和发展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之外,还要调整社会关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

13可持续发展最初是在1987年联合国环境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我们的共同未来》研究报告中提出的,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14科学研究为什么从问题开始?

科学研究之所以从问题开始,这是由科学研究本身的探索性所决定的。所谓科学研究,就是对人类未知的问题给出解答。所有的科学研究都是解决尚未完全解决的问题,都是探索未知的一种过程,是一个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说,在科学史上,没有一项具体的科学研究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事实证明科学研究离不开观察,但纯粹的观察不能导致科学开始。

15科研选题的原则:需要性原则;创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可行性原则。16观察方法及其作用

观察方法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或借助于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有计划、有目的地感知客观对象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

作用:1)观察方法是获取第一手感性经验材料的必不可少的最基本手段。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依据大量科学事实和第一手感性材料的具体分析,揭示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运动规律。2)观察方法是检验科学真理性的重要实践形式;科学认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科学理论的建立一般都要经过假说阶段,假说是对是错,必须接受实践检验。3)观察方法可以直接导致科学上的重大发现。科学观察不仅可以加深人们对已知事物的认识和研究,而且还可以直接导致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为科学研究开辟新道路。17科学观察的原则:客观性原则。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要求观察者必须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按照事物的本来面目,如实的反映观察对象,绝不能搞主观虚构。全面性原则。所谓全面性原则,就是尽可能从多方面观察自然现象,把握对象的各种属性和关系。典型性原则。所谓典型性原则,就是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够体现一类食物的共性和本质,特征突出,具有代表性的对象进行观察,使观察易于进行,使结果具有普遍意义 18科学实验的特点

1)试验方法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 2)试验方法可以强化研究对象

3)试验方法可以使对象的属性及其变化过程重复出现 4)试验方法可以延缓、加速研究对象的运动速度 5)试验方法可以模拟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

6)试验方法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地方法 13.分析方法在思维方式上的特点,在于它从事物的整体深入到它的各个组成部分,通过深入地认识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来认识事物的内在本质或整体规律。分析思维的环节:

第一,把整体加以“解剖”,把它的各个部分从整体中“分割”或“分离”开来;

第二,深入分析各个部分的特殊本质,这是分析方法的重要环节;

第三,进一步分析各个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情况,阐明它们各占何种地位,各起何种作用,各以何种方式与其他部分发生相互作用的规律性。14 归纳和演绎:

归纳方法是从个别或特殊的事物中概括出共同本质或一般原理的逻辑思维方法,逻辑学上又叫归纳推理。目的在于通过现象达到本质通过特殊揭示一般,包含着认识的能动飞跃。

演绎方法:从一般到特殊

归纳方法和演绎方法的关系:第一,二者在科学认识中特定的功能都是整个学科中不可缺少、不可完全替代的;第二,归纳和演绎在运用中相互依赖、相互渗透,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第三,单纯依靠归纳或演绎本身,都无法克服各自先天的缺陷。15 直觉思维

直觉思维有时还伴随着被称为“灵感”的特殊心理体验和心理过程,是认识主体的创造力突然达到超水平发挥的一种特定的心理状态。直觉和灵感的基本特征:

第一,认识发生的突发性;第二,认识过程的突变性;第三,认识成果的突破性。16 创造性思维

沃勒斯在1926年出版的《思考的艺术》一书中提出,任何创造过程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 第一,创造的准备期;(包括发现问题,收集资料以及从前人的经验中获取知识得到启示)第二, 创造的酝酿期;(主要是冥思苦想,包括利用传统的知识和手法,对问题作各种试探性解决)第三, 创造的明朗期;(在酝酿成熟的基础上突然出现灵感,产生顿悟,新思想脱颖而出)第四, 创造的验证期。(对灵感突发等得到的初具轮廓的新思想进行检验和证明)广义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在创造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一切形式的思维活动的总称;狭义的创造性思维大体分为两种形态:以非逻辑思维形式(相象、直觉、灵感等)为主的创造性思维和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创造性思维。18 发散思维(吉尔夫德提出),是指在解决问题时,思维能不拘一格地从仅有的信息中尽可能扩展开去,朝着各个方向去搜寻各种不同的解决途径和答案。

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征:流畅性(在思维表达上很少阻滞)、灵活性(思维反应灵敏,不受消极心理定势阻碍)、独特性(产生独特想法的可能性大)。19 数学方法的特点:1)数学方法具有抽象性 2)数学方法具有精确性3)数学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20.数学方法的作用:a.数学方法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简洁精确地形式化语言。b.数学方法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定量分析和计算手段。c.数学方法可以为科学研究提供科学抽象和推理工具。20 系统方法的原则

运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和处理对象时要把握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最优化原则和模型化原则。21复杂性方法的特点

实践优于立场;第二,融会贯通的思路;第三,文理交叉的作法;第四,测度是直接方法

21技术方法与科学方法具有许多共同的方面。这是因为,技术作为变革、控制和利用自然界的手段;必须以对自然规律的认识为前提(可以是科学形态的认识,也可以是经验形态的认识);技术要达到变革、控制和利用自然界的目的,必须创造出相应的人工系统和人工条件,还必须认识自然规律在这些人工系统中和人工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形式。所以。科学认识方法对技术研究和技术开发也是具有其影响作用的。技术方法的特点:

一、技术方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科学研究的进程是实现人类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即从物质到精神,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

二、技术方法具有很强的社会性;技术本身就具有两重性,即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的物质形态作为人工自然物,受到自然规律的支配。

三、技术方法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是在绝对纯化和理想化的条件下研究自然事物的,绝对理想化的模型是它的研究对象。23头脑风暴由奥斯本发明,是一种发散思维,充分发挥人们的想象力。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有鲜明的精神活动特征。科学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显著特点:第一,科学具有生产力的属性;第二,科学本身没有阶级性;科学是指人类认识自然的活动和在这个活动中产生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23 技术的性质

美国人米切姆从对技术本质上把他们分为四类:技术是客体;技术是过程;技术是知识;技术是意志。24 科学和技术的区别与联系:科学和技术反映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统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科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自然界的规律性,探索通往未知世界的途径;技术的主要任务是对自然物和自然力进行利用、转化和控制。科学发展四阶段动态模型及优缺点

英国科学哲学家波普提出了科学发展四阶段模型,它是:问题—猜测性理论—因错误而被排除—问题。具体的说,就是科学从问题开始,针对问题,科学家进行各种大胆的尝试性的猜测,形成假说和理论;各种理论之间激烈竞争,互相批判,并经受观察实验的检验,在检验中清除错误并筛选出逼真度较高的新理论;新理论被科学技术的的进一步发展所证伪,又出现新问题。这四个环节循环往复,使科学发展处于不断的上升状态。

波普的科学发展四阶段的动态模型摒弃了把科学的进步看成是绝对无误的知识及直线式积累的观点,把人们的眼光引到对科学知识增长作为动态考察的广度上和对这一过程的内在机制作逻辑说明的深度上,同时为科学家们设计了一条富有批判精神的猜测,反驳,再猜测,再反驳的科学探索的逻辑之路。科学始于问题,强调了科学研究中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意识一种颇有见解的观点。但是,它对实验,证实,肯定,变量有所忽略,关于科学发展没有坚固基础的看法与科学进步的基本事实也不符合。波普等证伪主义者认为,对科学发展有头等重要意义的两件事:一是大胆猜测的确认,二是公认猜测的证伪。科学革命规范模式及优缺点

美国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家库恩1962年在他《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名著中提出了科学革命规范模式。库恩模式的关键性概念是“范式”,科学进步与发展是范式的不断更替,其模式是:前科学时期——常态科学时期——反常与危机——科学革命——新的常态科学时期。优缺点:较好的符合科学发展的历史事实,巧妙地将科学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统一起来,不仅承认革命,否定的作用,同时又承认保守和肯定的作用,还把科学哲学和科学史交叉结合,这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但是,库恩的模式没有对科学发展理论的内在结构进行具体探讨,在范式变革过程中对科学家活动的分析又过分强调了心理特征,贬抑了科学理论体系建构上的继承性。27 技术发明是运用自然规律所做出的高度的技术创造。技术发明必须同时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技术发明的第一次产品化或商业性应用叫技术革新)28 科学共同体最早是英国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波朗伊1942年在1篇题为《科学的自治》的文章中,在探讨科学自主性的过程中使用的。20世纪60年代,托马斯·库恩具有广泛影响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使“科学共同体”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科学共同体的组织形式:可分为学派、“无形学院”、学会、科研组织、科研中心等。29马太效应:科学共同体的结构分层中的一种重要的社会现象,表现为某些科学家一旦具有一定的优势后,就有了更多的机会进一步去获得成果和承认,获得评价他人成果的权利以至压制小人物的机会。他们的论著以很高的频率被引用并不断得到种种科学荣誉的桂冠。与此相反,大多数其他科学共同体的成员相对的受到冷落和贬低。是科学共同体特定社会运行机制所必然引起的现象。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1)普遍性; 2)竞争性;3)公有性;4)可检验性;5)有条理的怀疑性。科学的社会规范以公有主义、普遍主义、无私利性、独创性和有条理的怀疑主义为标准;技术的社会规范则是普遍性、私有性、实用性、替代性。31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

(1)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作用:

科学技术是人们认识自然及改造自然的知识,手段和方法,反应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邓小平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的论断。但是科学技术处于知识形态的时候还是一般的生产力或潜在的生产力,只有通过对生产力各要素的作用,才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1)对劳动者的影响。劳动者是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的最活跃的因素。劳动者的生产能力包括体力和智力两方面,生产力的提高既靠体力又靠智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智力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科学技术对劳动者的影响正是通过教育帮助劳动者掌握新的科学知识和较高的生产技能,来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和劳动技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对劳动资料的影响。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机器设备和仪器仪表等,是人类智慧的物化,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科学技术通过技术发明等途径改革和创新劳动资料,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使社会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

(3)对劳动对象的影响。科学技术发展不断增多对自然物属性的认识,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用途和数量。特别是现代材料科学的发展,人们不仅可以充分利用天然原料,而且可以合成许多新材料,还可以变废为宝,化患为利。

(4)对生产管理的影响。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还表现在它对促进生产力系统结构的优化和系统整体功能的调整。生产力系统中诸要素只有最佳的结构,才能发挥最佳的系统功能。这就必须依靠科学的管理。现代科学技术不仅为现代管理提供了理论,方法和手段,而且科学管理也已经成为现代生产力的一种新要素。科学技术不仅是生产力的基础,而且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方向。尽管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要以及的的原有的生产力为基础,但是生产力向何处发展,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

2)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经济结构变化 3)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经济增长的源泉 32 科学技术的社会变革功能

1)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革命力量;马克思认为“科学是一种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人类发展史上一系列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深刻变革都源于劳动资料的变革,而区分经济时代标志的劳动资料又是科学技术的物化,它的变革又是由科学技术的发展引起的。

2)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社会变革;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现代资本主义。而这三个阶段同历史上三次科学革命密切相关。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不断调整和改革。

3)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列宁曾指出“劳动生产率,归根到底是要保证新社会制度胜利的最重要最主要的东西”。社会主义国家要使社会主义制度巩固和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物质生产力的发展,只有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提高生产力水平,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从而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同资本主义的竞争中最终取得胜利。4)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当代世界政治与经济格局的变动。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当代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的变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由于新的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可别是当代科学技术在各个领域的重大突破,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的可能性。新科技特别是核武器在军事上的应用使得军备竞赛和全球战争失去了原来的意义,使世界各国都更加重视本国经济技术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使得和平和发展成为当代世界发展的两大主题。同时清醒的认识到局部战争中科技起到的巨大作用,说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已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动起

着前所未有的影响。

32社会意识对科学技术的影响。(论述)(1)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哲学是一种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方法论。各时期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总是受该时期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思想的制约,在一定的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下进行自己的理论思维。哲学不仅通过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理性思维直接影响科学技术,而且通过科技决策者和管理者的思想,影响整个社会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从而间接的影响到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2)教育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教育作为一种综合性社会实践部门,其基本职能是传授知识和培养人才。因此,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作用取决于其两大职能的发挥程度。当今世界各国竞争日趋激烈,而竞争的实质是科技人才的竞争,也就是教育的竞争。但是,由于人才的培养需要一定时间,教育投资对科技和经济影响有一个滞后期,因此,在教育的发展和投入上必须超前,这是保证科学技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性措施。

(3)文化对科学技术的作用。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集合,它是文化发展中最稳定的部分。它体现在人们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中,经过历史的积淀形成了强大的文化传统,构成了科技生长的环境。文化传统其所具有的被社会所接受的认同性和稳定性,对科学技术以多方位,多层次的影响。一定时期社会文化传统构成了科学技术产生和发展所必需的社会条件。

(4)道德对科学技术的作用。道德对科学技术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影响社会成员特别是科技工作者的行为而实现的。所谓科学道德,就是科学技术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科学道德是一定社会和一定阶级的道德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特殊表现,是用来调整科学家之间,科学家与科研团体之间以及科学家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对于自然科学发展有很深的影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勇敢地向愚昧无知宗教迷信,因循守旧等错误思想和行为斗争,已成为科学工作者自觉遵循的一种基本道德规范,成为推动科学进步的重要精神力量。32邓小平科学技术思想

(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在文化大革命后期,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后,在进行各项工作的全面整顿过程中,就产生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78年在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旗帜鲜明的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此后经过十年观察,思考与研究,邓小平总结了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给世界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的新情况和科学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经验,新趋势,创造性的额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2)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途径

邓小平不仅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立足中国国情,指明了实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具体途径。第一,要充分重视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先导作用。邓小平明确指出,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第二,科学技术要面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只有在与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第三,要以科技体制的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我国的科技体制存在缺少活力,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邓小平说,经济体制,科技体制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第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是邓小平从国际竞争和实现中国跨世纪发展战略全局考虑的。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创造良好环境。科学技术的发展要靠人才,人才积极性的调动要靠正确的方法和政策。邓小平一贯重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科技发展和知识分子作用的发挥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4)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的基础是要搞好教育,邓小平始终强调,“抓科技同时必须抓教育,经济发展快一些,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学技术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

34胡锦涛同志的科学技术思想

(1)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的发展全局。(2)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3)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4)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5)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保证整个国家科技事业的顺利发展。

本文地址:http:///zuowen/

自然辩证法概论知识点篇2

自然辩证法知识点汇总

1.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

研究对象:

自然辩证法以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作为主线,以自然界的本质及其规律、自然科学的本质及其规律、技术发生发展的规律、科学技术方法论以及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的关系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1)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自然观是人们对自然界的总体看法。

(2)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观是人们对科学技术的总体看法。

(3)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方法论研究科学技术活动的一般性方法的性质与规律。

(4)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科学技术社会论主要研究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追求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学习自然辩证法的价值

(一)增长智慧,提高哲学素养。

(二)求真务实,树立科学精神。

(三)化成天下,涵养人文精神。

3.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基本特征

主要观点:

自然界是物质的、生成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的:人来源于动物,生物是进化的。

基本特征:

1、本质特性:朴素唯物主义与自发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2、整体性和直观性。

3、思辨性和臆测性。

4、不彻底性:

第一,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并非总是有机结合,经常会出现彼此割离的情况。

第二,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往往杂糅着唯心主义的因素。

第三,古代哲学家在认识自然界时,虽然住往能够坚持唯物主义,但不能将其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从而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唯心主义。

4.古代中国和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异同

同:(1)在追溯自然界的本原方面,古代中国人和古希腊人都持有一元论或多元论的观点。

(2)在认识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方面,古代中国人和古希腊人都主张人类来源于自然界。

异:(1)认识自然的思维方式不同。

(2)表达思想的方式不同。

(3)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不同。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古代中国人推崇“天人合—”,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和亲和;而古希腊人则信奉“人类中心”,强调人对自然的控制与主宰。

5.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基本特征

主要观点:自然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具有绝对的不变性;它由不可再分的微粒构成;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来源于外力作用的、遵循因果规律的机械运动;人与自然界都是机器,并且是分立的。

基本特征:

1、机械性: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把自然界、动物、甚至人都看成是机器,把自然界的所有运动都看成机械运动,用力学观点解释一切。

2、不彻底性:一方面,它虽然承认自然界的物质性,但仍主张自然界的安排受到上帝的“目的性”支配。另一方面,它没有将唯物主义原则贯穿于社会历史领域,其历史观仍是唯心史观。

3、形而上学性:它不是用联系、变化、整体的观点看待自然界,而是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解释自然界;它不把自然界看作运动的、变化的活的东西,而把它看作静止的、不变的、死的东西。

6.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主要特征

基本思想:自然界是客观的、变化发展的物质世界;“物质在其求恒的循环中是按照规律运动的”;物质运动在量和质的方面都是不灭的,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意识和思维是人脑的机能;实践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的活动,是人类存在的本质和基本方式;认识自然界要遵循客观性原则。1、自然界是先在的和历史的自然界。2、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变化发展的自然界。3、用辩证思维方式认识自然界。

主要特征:1、实践性。2、历史性。3、辩证性:(1)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2)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3)天然自然与人化自然的统一。(4)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4、批判性。

世纪自然科学成就的哲学意蕴

19世纪自然科学成就:(1)星云说,(2)尿素的人工合成,(3)地质“渐变论”,(4)细胞学说,(5)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6)生物进化论。

19世纪科学成就的哲学意蕴:19世纪的科学成就表明,天体在演化,地质在变迁,无机自然界的各种运动形式之间是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的,无机自然界与有机自然界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生物界的一切有机体都是其统一的物质。任何生物物种和生物个体也都有其生产、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这就是说,过去被看作是孤立的割裂的自然现象,现在被证明是统一的物质运动的不同形式。过去被看作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现在被证明是逐一形成的,他们不仅在空间上展示出多样性,而且在时间上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这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很生动地展示了自然界的辩证性质,揭示了自然界是一个相互联系、永恒发展的有机统一体。至此,一种新的自然观即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出现就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8.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重要意义

主要观点:自然界是简单性和复杂性、构成性和生成性、确定性和随机性辩证统一的物质系统。系统是由若干要素通过非线性相互作用构成的整体,它具有开放性、动态性、整体性和层次性等特点;系统以进化和退化相互交替的形式不可逆地演化着;自然界经历着“混沌-有序”不断交替的循环过程。

重要意义:

1、它丰富了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物质论。

2、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

3、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4、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论。

5、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论。

9.系统的含义、特征

含义: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元素(要素)按照一定的结构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特征:整体性;层次性;自组织性;开放性;动态性。

10.加和性关系和非加和性关系

加和性关系:加和性关系是指对于整体的某些属性和亮度来说,整体等于部分之和。系统中存在着某些加和性关系,但加和性不是系统的根本特性,如果整体和组成部分之间,一切方面都存在加和性关系,那么这个整体就是非系统的堆积物。

非加和性:非加和性关系,是指对于整体的某些属性和量度来说,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系统的本质特征在于非加和性,只有部分对整体存在着某些非加和性关系时,这个整体才能称之为系统。

11.自组织形成的条件

(1)开放性、远离平衡态(前提)

(2)非线性相互作用

(根据)

(3)随机涨落

(诱因)

12.自然界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

所谓进化,是指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序到高序、从简单到复杂的发展,是事物复杂性和多样性增长的过程。

所谓退化,是指系统从有序到无序,从高序到低序,从复杂到简单的变化,是事物复杂性和多样性减少的过程。

自然界的演化,既不是单纯走向有序的进化,也不是单纯走向无序的退化,而是有序化和无序化的统一,是进化和退化的相互交替。

首先,进化和退化相互包含。

其次,进化和退化同存共生。

再次,进化与退化相互交替。

13.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重要作用

主要观点:生态系统是人类及其他生命体,非生命体及其所在环境构成的整体。它是自组织的开放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自适应性,自组织性和协调性等特征。人类通过遵守可持续性,共同性和公平性等原则。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和发展低碳经济,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人类社会与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仍应以人类为主体,仍应包括改造自然的内容,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生态自然界是天然自然界和人工自然界的统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目标,对于生态自然观可以用两个口号做一个最简洁的表达:那就是“只有一个地球”和“可持续发展”

重要作用:

1.它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2.它有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3.它有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14.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1)在人与自然的价值关系中,只有拥有意识的人类才是主体,自然是客体。价值评价的尺度必须掌握和始终掌握在人类的手中,任何时候说到“价值”都是指“对于人的意义”。

(2)在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中,应当贯彻人是目的的思想。

(3)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如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活动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此一切应当以人类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

评论:

①人类中心主义首先是有积极意义的,它让人类发现了自己,充分展示了主体的力量,从此人类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自然的支配,有利于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②但是,这种主体性的过分强调从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紧张,引起了人类发展中更深层次的矛盾,即人与环境的矛盾,破坏了人的可持续发展。

③然而,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至少,人类思考问题的原点是基于人类自身利益的考虑,也就是说,人类评价自己的根本需求要高于其它生物的根本需求,这点需要坚持。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这种思想就是反人类的。

④只不过,人类要有条件地追求自身利益,要兼顾自然环境中其它生物的利益。当根本利益发生冲突时,人类首先要维护自己种群的利益;而当人类的非根本利益与其它生物的根本利益发生冲突时,以不损害其它生物的根本利益为前提。

⑤现代人类中心主义考虑到了自然物在寻求自身发展时,有一定的内在价值,从而主张人们在追求人类自身利益的同时,要认识到生态系统的统一性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存性,在开发资源环境的过程中要注重环境的有效保护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做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这其实与非人类中心主义的主张是基本一致的,只是某些方面没有那么激进。

⑥目前环境危机的实质是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纷争,只是被自然中介了而已。

15.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

核心观点:

(1)主张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只不过是后来的加入者,自然的价值在人类存在以前就已存在,人对其具有客观义务;

(2)认为应当扩大利益主体范围。利益主体不仅包括人,而且包括动物、植物等生命现象,它们虽然有别于“人类主体”,但它们也应该像“人类主体”一样享有利益,必须把人类的道德关怀扩展到非人类领域;

(3)反对把人类作为解释中心,解释中心应为整个自然界。主张人与自然地位平等,对自然不应该进行人为干预。

评论:

1、合理性:

①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传统人类中心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它迫使人类中心主义重新反思、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改造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理念、构建新的合理的现代人类中心主义提供了借鉴。

②非人类中心主义提出的伦理原则,尤其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人具有优先地位的原则,以及将人对自然的态度作为衡量人的道德境界的标准等,富有启示意义,其中不少原则与人类中心主义的伦理原则具有相容性。

③非人类中心主义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有利于人类更好地认识到自己在宇宙中的地位,对于抑制人类的妄自尊大、对自身理想的盲目夸大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人类更好地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合理利用自然。

2、局限性:

①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界的权利,没有考虑到自然存在物不具有权利、义务的意识,也不具有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因而不能成为“权利主体”,也不能成为“道德主体”,道德关系只能存在于人类之间。

②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界存在固有的“内在价值”,这是不合逻辑的。价值不是事实、存在,也不是事实、存在的固有属性,而是人类对事实或事实的属性的评价。

③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不要对自然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也是不合逻辑的。

16.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焦点

1.关于主客体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自然界仅仅是人类利用和改造的对象。

非人类主义者反对把人类作为主体,认为主体应为整个自然界,主张人与自然地位平等,对自然不应该进行人为干预。

2.关于伦理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与人之间才有道德可言,于人之外的自然则无道德可言。

非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应扩大伦理的范围。伦理主体不仅包括人,而且包括动物植物的生命现象。他们虽然有别于人类主体,但他们也应该像人类主体一样享有利益,必须把人类的道德伦理关怀,扩展到非人类领域。

3.关于价值关系:

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人是价值尺度的标准,一切应当以人的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自然只有工具价值没有内在价值。

非人类中心主义者认为自然本身具有内在价值,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动态系统,人类只不过是后来的加入者,自然的价值在人类存在以前就已经存在,人类对其具有客观义务。

17.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应秉持的观念

第一,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要把人类作为自然的一员,而不是成为自然的主宰。

第二,在对待种际的关系上,要尊重他种生物的生存发展权。

第三,在对待代际关系的问题上,应当体现代际公平的原则。

第四,在对待代内关系的问题上,我们必须重视全人类的整体利益,而不能只重视某个国家、某个地区、某个民族、某个集团或某个个体的利益。我们不再仅仅局限于某个国家的人,而是应当具有全球视域的地球人。

18.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生态思想

(1)人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2)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3)人要与自然界和谐一致;(4)改革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是促进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5)共产主义是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

19.科学的本质属性·基本特征

本质属性:1.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

2.科学是一种认识活动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4.科学是一种方法

5.科学是生产力

6.科学是一种文化

基本特征:1.探索性和创造性

2.经验性和实证性

3.解释性和预见性

4.可检验性

5.可错性和可变性

6.精确性和系统性

7.通用性和共享性

8.主体际性

20.科学与人文冲突的原因

1.从学科专业及其教育的角度看,科学与教育的高度专门化和专业化是导致两种文化分离与对立的重要根源

2.从科学观和文化的角度看,狭隘的科学主义和狭隘的人文主义的对立是导致两种文化分离与对立的重要根源

3.从社会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看,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巨大影响是导致科学和人文两种分化分离与对立的重要根源。

21.科学与人文的交融:必要性和可能性

必要性:

①科学与人文相互关联,不可分割。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不但需要人文,而且离不开人文。另一方面,人文的发展也需要科学,而且离不开科学。

②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人类精神的两大支柱,不可或缺。

③科学与人文是民族素质的基本方面,不可偏废。

可能性:

①科学与人文在源头处是统一的。在科学处于萌芽阶段的古代文明中,科学用来解释自然,人文用来歌颂自然。前者是理性的,体现了阿波罗(太阳神)精神;后者是情感的,体现了狄奥尼索斯(酒神)精神。它们是互补的。

②科学与人文在追求上是相通的。科学与人文有着共同的追求目标,那就是求真、求善、求美。科学与人文都力图在精神上探求到统一和谐的世界体系,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③科学与人文交融有共同的生理基础。这个共同的生理基础就是人的大脑。人脑的左右半球各有分工或侧重,然而研究表明,人只有使大脑两半球均衡发展,综合使用,大脑的总效率才会成倍地增长。

④科学与人文的交融是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趋向。

22.实现科学与人文交融的途径

①观念上的相互启发。科学的观念和人文的观念可以通过互相借用、互相启发和互相融通来促成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

②研究方法上的相互借用。一方面,科学方法可以在一定的限度内用于对人文现象的研究。另一方面,人文的方法也出现了在一定程度上为科学所用的情形。

③组织联合研究活动。在一些重大项目上,必须有科技专家和人文学者的联合参与。组织经常性的横跨科学与人文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研讨会,以加强两种文化的联系与沟通。

④推动两种文化教育的统一。应该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硕士博士各教育阶段,注重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及其统一教育的适当安排,为两种文化的交融、统一打下人才基础。

23.伪科学的危害、治理措施

“伪科学”

:是指打着科学的旗号,违背科学活动的基本规范与程序,通过伪造或复改实验数据制造科学假象,诱导社会和公众将其误认为是科学,以谋取不当利益的欺骗行为和活动。

危害:

(1)伪科学冒充科学,与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争夺极为有限的科技投入。

(2)伪科学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相当多的行为已触犯刑法。

(3)伪科学宣传混淆视听,故意模糊真与假、理性与非理性的界限,干扰正常的新闻舆论宣传和大、中、小学文化教育。最后,伪科学与科学争夺社会主义文化阵地,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治理措施:

(1)弘扬科学精神,旗帜鲜明地反对伪科学。

(2)加强科学共同体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

(3)构建以形成畅通的正面信息发布机制和严格的劣质信息审核机制为核心的良性循环的信息传播体制,健全新闻媒介法律约束机制和自我约束机制。

(4)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5)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监督作用。

24.科学主义:又称为唯科学主义,即试图用科学的标准来衡量人类的认识和生活。

评价:

一方面,科学主义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和合理性。科学主义的产生有其社会,文化,心理等方面的原因,是人类在一定历史时期对科学的理想看法,表示的是对科学的态度和对科学应用的态度。它能够推动科学建制的确立,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的应用,能够帮助人们解放思想,摆脱迷信,辨明是非,而且,将科学方法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中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这些学科的发展。

另一方面,科学主义有其自身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科学主义是对科学认识,方法和价值的正确性,普适性的绝对肯定和夸大,同时又贬低乃至否定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的有效性,认识的正确性以及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是用科学裁定和代替人文,用工具理性来代替价值理性,把科学技术看成解决人类一切问题的工具,由此造成重科学技术轻人文思想以及科学技术在生活世界,自然世界对人文的超越,引发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对立和冲突,导致人文精神的缺失,使人们产生科技乐观论,科技万能论,盲目滥用科技,从而加剧科技应用的负面影响。这是应该反思和批判的。

反科学主义但不反科学:我们应该反思和批判科学主义,但绝不能否定科学的真理性,消解科学的进步性,权威性和社会文化地位;绝不能片面夸大科学技术产生的负面效应,走向科学技术悲观论甚至反科学。

在对科学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中,正确的做法是:

①不反对科学本身,而是反对将科学绝对化。

②不否定科学是具有相对真理性的知识体系,却反对绝对的科学真理观;

③不否定自然科学知识的准确性,有效性,却反对视科学认识为唯一有效的认识形式而否定人文社会科学的认识及其形式。

④不反对科学的方法可以应用到人文科学中去,却反对机械地将科学方法盲目地应用到人文社会科学中去;

⑤不反对科学对人类生活所具有的不可忽视的价值,却反对否定其他非科学领域对人类生活所具有的价值。

⑥不否定科学作为我们判断认识,树立信念等的根据,却反对将此作为惟一的依据

⑦不否定科学技术能够为人类解决很多问题,却反对科学技术单独就能够解决或逐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所有问题。

⑧不反对科学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幸福,却反对视科学技术为导向人类幸福的唯一工具。

⑨不反对科学技术的广泛作用,却反对科学技术万能的观念,一句话,不反对对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以及重要的文化地位,而反对科学主义对科学真理性的绝对化以及对科学,人文社会科学以及两者之间关系的错误认识。

25.“李约瑟难题”

著名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曾经提出过一个有关中国的问题:“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11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中国人,在应用自然知识于满足人的需要方面,曾经胜过欧洲人,那么,为什么近代科学革命没有在中国发生呢?”这个问题被称为“李约瑟难题”。

它的核心思想是:中国文化为什么没有孕育出近代科技?

1、什么是“系统”?并阐述系统的基本类型和基特征。

2、试述全息关系的内容及其启示意义。

3、试述非加和性关系及其启示意义。

4、何谓“自组织”?并阐述自然系统演化的自组织机制和基本条件

5、如何理解自然界进化与退化的辩证统一?

6、试述系统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及其重要意义。

7、关于人在世界中的地位,目前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人是万物的尺度”、“人是自然界的普通成员”。你同意哪种观点,为什么?

8、人类中心主义是否必然导致对环境的破坏?能否在承认人类中心主义的前提下有效地保护环境?

9、自然界具有内在价值吗?

10、道德关怀的对象是否可以扩展到自然界?

11、试述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并作简要评论。

12、试述非人类中心主义的核心观点并作简要评论。

13、试述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争论的焦点。

14、试述生态自然观的主要观点和基本特征。

15、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16、试述马克思恩格斯的主要生态思想。

17、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形成和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自然辩证法概论知识点篇3

自然辩证法考查题

食品工程 陈训 12509310021、联系自己知识结构的现状,谈谈学习自然辩证法有何实际意义。答:(1)提高哲学修养,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是提供给我们关于自然、自然科学总的看法、总的观点,是任何科学无法代替的。(2)能够使我们获得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的知识。(3)学习自然辩证法可以使我们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拓宽思路,增强科学创新力(4)有利于理解、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5)也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需要。

2、自然界物质演化的基本方式及其特征?

答:

3、科学问题的来源和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答:科学问题是指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知识背景下,提出的关于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而未解决的矛盾。科学问题从以下几方面而来:(1)从新经验事实的解释中提出;(2)从科技的空白区和结合部中提出;(3)从新事实与旧理论的冲突中提出;(4)从相互并存的多种假说中提出;(5)从科学理论内部中提出;(6)从不同学科理论观点之间的矛盾中提出;(7)从追求理论的普适性和逻辑的简单性中提出;(8)从证实假说或事实的可靠性中提出;(9)从某一学科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向其他领域移植中提出;(10)从科学理论和方法的推广和应用中提出;(11)从社会需要与现行的生产技术手段不能满足需要的矛盾中提出。

科研选题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决定性环节。科研选题的基本原则:

(1)需要性原则(首要原则):要满足社会实践或科技自身发展的需要。

(2)科学性原则:要有科学事实根据和科学理论依据。

(3)创造性原则:要求课题具有先进性、新颖性和突破性。

(4)可能性原则:课题有可能完成的主客观条件。

4、星野芳朗的技术体系更替模式述评。

答:星野芳朗的“三次技术体系更迭”理论:(1)18世纪末至19世纪末,蒸汽机技术时代;(2)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电气化时代;(3)20世纪40年代微电子技术时代。

自然辩证法概论知识点篇4

一、雾霾天气状况

相关研究的统计数据表明,近些年来我国的雾霾天气总体呈增加趋势,且持续性雾霾的次数增加显著。从空间分布看,雾霾日数呈现东部增加西部减少趋势。其中,珠三角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增加最快。从去年冬天开始,我国中东部地区逐渐出现轻雾天气,随着时间的推移,轻雾、雾和霾的范围逐渐加大、程度逐渐加剧;在这场遍及全国的雾霾中,北京污染尤甚。今年1月份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无论城区、郊区还是交通环境评价点,其代表的全部区域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指数达到340到446之间,属六级严重污染。不仅北京的空气质量被称为史上最脏,甚至于小半个中国都是处于这种状态的。在全国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部分检测站点检测数据超过300,即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造成了北京口罩甚至一度脱销;多地的濒临“爆表”,山东、湖北等省份的高速公路封闭,北京至武汉的动车被雾霾“拦停”等等一系列影响。对此,外媒称这是“最严重雾霾”,“雾情令人窒息”;坏消息还上了新闻联播头条,央视很罕见地就雾霾做了很长时间的报道。

二、雾霾天气的成因

既然现在雾霾天气如此的频繁,尤其是现在即将入冬,按照往年的经验,北京的冬天大部分时间都将处于雾霾天气当中,我们首先应当了解雾霾天气的成因。当空气容纳的水汽达到最大限度时,就出现饱和。如果水汽多于饱和量,多余的就会凝结出来,与空气中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空气层里,成为雾。气温愈低,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也愈少,越容易形成雾霾。据气象专家介绍,雾霾污染天气的形成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污染物排放量大。燃煤、机动车、工业、扬尘,这些污染源排放量大,是造成严重污染的根本原因。大型城市,城市运行带来的各类污染物排放量非常大,当污染扩散条件不利,污染源排放污染物难以扩散,空气污染随之加重。特别是近几年的冬季,整个华北地区处于极端低温天气,同比温度比往年要低,由于低温导致燃煤采暖排放量相应增加,这个影响也比较大,所以根本原因还是污染物排放大。

第二,扩散条件不利。近期极端不利的污染扩散条件是形成污染过程的直接原因。由于地面闭合低压控制,地面风速减少,湿度加大,并且逐渐形成了进风逆温和大雾极端天气扩散,持续积累造成本次污染过程。

第三,区域污染和本地污染贡献叠加。由于污染区域性以及相关联区域污染传输,也是形成重污染的重要因素。近期,周边地区污染水平明显高于我们城区,特别是大范围,大区域尺度内污染物的输送排放污染物相叠加,使污染物浓度水平进一步升高,也客观上加重了污染水平。

此外,大气污染涉及还到工业结构、能源结构、城市规划等方面。以北京地区为例:一是最远达到几百公里之外的植被遭到破坏,裸露的表土大量增加,沙尘远距离运输到城市;二是城乡结合部继中心城区之后大兴土木,五六环外尘土飞扬;三是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污染物排放,包括燃煤锅炉、机动车尾气、炒菜油烟、加油站和家居装修的挥发物等;四是周边城市重化工业污染物排放,如周边城市对北京pm 排放的贡献度接近四分之一。

而除了以上这些比较主流的雾霾原因之外,近年来,又有一些对于雾霾成因的新观点被提了出来,其中就有“烹饪加重雾霾”这一理论。

其实,烹饪对雾霾贡献率不小并非空穴来风,早在2012年夏天,中科院“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组之“大气灰霾溯源”项目组报告执笔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就曾发布其研究成果,他认为,北京冬季霾的形成主要来源是一次污染物,罪魁祸首是供暖燃煤产生的污染气体,而夏季和冬季不一样,烹饪源的影响比冬季更大,“这是不可忽视的”。王跃思认为,在夏季北京城区污染源中,烹饪源能占到15%-20%左右,汽车和相关产业占到40%-50%,外地污染传输占30%,扬尘占的比例少于10%。公共环境研究中心马军认为,烹饪影响“听似没有道理,其实是有道理的”,跟西方和日本不同,中国人烹饪更多的是用“炒”,产生的油烟是要多一点。他解释说,在扩散条件好、居住稀疏松散的情况下,烹饪排放的油烟很容易扩散,对不会有太多影响。但在扩散条件不好,人口密度很大的时候,适当建议绿色餐饮,对减轻雾霾天气还是有好处的。马军说:“在重污染日的时候,其实可以适当倡导绿色餐饮,建议市民少用炒、煎的方式做饭,可采取蒸煮、凉拌的方式,减少油烟排放。” 网友纷纷质疑说:中国人几千年都是这样烹饪,以前天怎么是蓝色的而不是灰色的?马军回应说:“现在北京市的环境容量非常有限,所以只能各方都做出努力。”但是他强调说:“从长期看,机动车、燃煤、工业扬尘这些主要污染源需要加大治理,通过控制这些污染源将降下来之后,就可以腾出较大的环境容量,减少空气治理对市民生活方式的影响。”马军认为,如果政府部门在做好排污企业监管的同时,发出倡议呼吁市民绿色餐饮,市民的积极性会更高。王跃思同时提出治理对策,他认为,“烹饪源的控制只要加强监管就行”,如对居民油烟排放进行集中管理,对餐馆油烟过滤系统加强制度化监管,可减少很大一部分。其中并不涉及市民减少烹饪行为部分。

三、雾霾天气的危害

随着空气质量的恶化,雾霾天气日益增多,危害加重。出现雾霾天气时,空气相对湿度通常在60%以下,大量极细微的尘粒、烟粒、盐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因此对人体和工作、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

1、对人体的危害:雾、霾会造成空气质量下降,影响生态环境,其中直接有害人体健康的主要是,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由于雾霾中混有大量的这种有毒有害的小颗粒,人在呼吸的时候,这些颗粒就随着空气进入呼吸道和肺部,轻者会引进气管炎、肺炎等疾病,重者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疾病。并且,在雾霾天气时,城市中空气污染物不易扩散,空气中往往会带有细菌和病毒,极易导致传染病扩散和多种疾病发生。雾霾对人体的影响不仅限于在生理方面,更会对人的心理状态产生消极影响。专家指出,持续大雾天对人的心理健康产生影响,从心理上说,大雾天会给人造成沉闷、压抑的感受,会刺激或者加剧心理抑郁的状态。此外,由于雾天光线较弱及导致的低气压,有些人在雾天会产生精神懒散、情绪低落的现象。

2、对经济发展的危害: 2013年是全民开始为雾霾买单的一年。根据淘宝网数据:在这一年里,淘宝上购买口罩的人已经比2012年多了181%,购买空气净化器的也多了131%。全年全国网友友花了亿元在对抗雾霾的用品上,共下单450万次。2014年十一过后,根据京东商城数据显示,空气净化器的销售同比增长400%以上;淘宝数据显示,口罩最近七天的成交指数环比上涨%,与2013年同期相比上涨%。有评论说:一场雾霾拯救了一个产业。但仔细算来,雾霾经济学实际上并不“经济”。口罩、空气净化器等销售数字大幅增长的背后是老百姓钱包里真金白银的加速流失,同时由于空气污染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基于疾病成本估算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基于支付意愿估算则高达%。而据测算,过去5年大气污染仅致公众健康损失一项就超过6000亿元。

、雾霾对交通运输影响

因大雾天气对交通运输的影响最为常见,高速公路、民航机场因强浓雾的出现而实施封路和停班的现象屡见不鲜,有的甚至还造成恶性交通事故。据相关统计的数据表明,由于大雾天气所造成的交通事故,相对于其他灾害性天气要高出 倍,人员受伤、死亡的比例更是占到了交通事故受伤、死亡总数的 % 与 16%。而在城市交通中,因大雾天气会使城市上班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增加 20% 左右,同时交通事故也上升30% 左右。

、雾霾对电力设施影响

大雾也是导致电力供应而发生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线路输电过程中,吊瓶、瓷瓶等绝缘设备表面若附有大量雾滴则会大大降低绝缘的性能和安全系数,使高压输电线路出现跳闸或短路,即污闪灾害。据资料显示,华北地区出现的某次罕见的大雾现象,导致输变电设备的绝缘性能大幅度降低,造成京津唐电网中的 51 条输电线路共发生跳闸事故 147 次之多,使城市供电处于紧急状况,仅北京就有约200家大型工厂和工业单位因限电而停止生产2天,其造成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雾霾对农业生产影响

雾天对于农业生产同样有着危害,其主要表现:农作物光合作用减弱,光照时间减少。在通常情况下,雾天会导致光热资源供应不足,其光照时间一般会缩短 3~4 小时,严重的可达6~8 小时,使光合作用的效能显著下降,大大减少了光合产物。因此,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能量得不到充分满足,从而影响其正常生长和发育。仅水稻而言,充足的光、热、水资源是水稻增产高产的必备条件,但若在水稻发育的关键时期出现了长时间的阴雨和雾天时,将直接影响水稻后期产量。

四、雾霾的防治

对雾霾的治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等微粒,是污染大气的主要物质,也是很好的凝结核。而大气中的水分,具有吸收、粘结、固定这些类似的微粒的功能。因此,人工向空中输送“水分”,改善区域小气候,是净化大气、影响成云致雨的天气形势,是治理区域大气污染的有效方法。

人工主动干预生态天气系统,以大气运动为条件,水分为因子,从水循环的‘水分’开始调控;降落地表的宏观水分,增加地表面的湿度,固定粉尘;水汽蒸发的微观‘水分’,增加大气的密度,改变空中大气的物理状态;地理空间的宏观、微观‘水分’,加大天地之间的‘物理量’,形成天地之间降水的‘同位素’条件交互耦合反馈成云致雨的天气系统。人工水汽,随着气流上升运动,紊乱扩散混合,增加空间大气的密度,水分发生随机性的自组织的混沌的内外潜热的交换,复杂多变的温度、气压的变化,连续的物质、能量的转化,混乱的热力结构、动力结构和势能、动能的改变,通过涨落,空气中水分在“露点”饱和、凝结、相变,沾附在凝结核上,产生云滴或冰晶,涌现出新的“信息”物质的云层结构,水分子从无形体的微观气态水混乱运行的形态,到宏观实体物质降水粒子的状态转化。

以人工主动干预的科学技术手段,空中水分降尘,成云致雨、降水净化大气的机制。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空气中总悬浮颗粒数,改善雾霾天气,达到治理的目的。

对政府而言,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才是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的根本途径。可以修改《环境保护法》及《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环保法律。改善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大力推广新型能源,提高环保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从能源消耗产业结构的关系考察,2011年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为亿吨标准煤,其中70%是工业部门消耗的,亿吨,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为亿吨。其中,冶金、建材、火力发电、石油炼化、化工、重型装备制造等六大行业消耗的能源又占工业总能耗的79%。所以工业废气排放是形成雾霾的主要源头。为此,国家一定要加大对工业部门的监管力度,在保证经济高效快速发展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使用,或加大对燃料燃烧废气的加工和处理,降低化石燃料占一次能源的比重,增加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

从工业布局考察,我国的重化工业主要集中在华北、东北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高耗能的钢铁工业的比重过高,仅河北省的粗钢生产能力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而且中小钢铁企业数量多,能耗高。所以,必须优化钢铁工业布局,减少华北地区的钢铁产能,逐步关停那些能效低,污染大的中小型钢铁企业。提高燃料使用效益,从而降低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废气排放。减少空气中氮氧化物的含量,以减轻雾霾对城市和人体的影响。

另外对于汽车废气这一污染的主要原因,强制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以明显改善尾气排放对大气造成的的污染。其中三效催化剂(twc)法是净化汽车尾气的有效手段。贵金属(pt、pd、rh)搭载在al2o3或蜂窝陶瓷上,添加适当的助剂,如la、ce、ba等能够同时除去机动车尾气中的hc、co和no三种污染物的催化剂称为三效催化剂。其中pt、pd对co、hc的氧化脱除具有高活性,而rh具有对no优良的催化还原作用,它能选择地将n0还原为n2而抑制nh3的生成。目前有91%的rh用于三效催化剂的制备,rh资源相当匮乏,所以无rh催化剂是现今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口引。要使三效催化剂同时有效地脱除hc、co和no,必须把空燃比a/f控制在氧化还原计量比14.6附近,此时三种污染物的脱除率可达9o%以上。当空燃比较低时,co、hc净化不完全,空燃比较高,导致nox的转化率下降。尾气的处理同样治标不治本,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出行,使用清洁能源汽车才能从源头上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

对于最近几年提出的“烹饪加重雾霾”的说法,也有专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今年的apec马上将在北京雁栖湖举办,北京市政府外事办主任赵会民说,将采用控制人口、控制机动车等八项措施。他说:中国人习惯的烹饪,对的贡献也不小,希望市民配合做好清洁空气的工作。但是对此网友们并不买账,有微博评论称,“这是要全民吃凉拌黄瓜来配合?”更有网友调侃,“建议买灶具采取摇号的方式,做饭要以身份证第二位采取单双号限制。”还有网友认为,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期间北京再度遭遇雾霾侵袭,机动车在此次天时地利的“实验”中“刚刚洗脱嫌疑”,此观点是将烹饪当作“替罪羊”而已。

五、总结

治理雾霾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手段,在治理雾霾的过程中探寻人类社会与自然地和谐相处之道,运用科学的自然辨证法观点来看待和处理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妥善解决人与自然地矛盾。本文通过对雾霾天气的状况、成因、危害及防治的进行分析与研究,提出了对当前如何建设好绿色、环保和美丽的中国、保护我们绿色的家园、实现人与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治理雾霾,根治大气污染,让城市充满清新的空气,才能让百姓更加健康幸福地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呵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家园,已刻不容缓。虽然防治大气污染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课题,虽然我们面对的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役,但有政府有效应对,企业积极参与,社会各界共同担当,人类的未来必将是光明美好的。

48 20717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