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的事例【范例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考阅览】此篇精品资料“劳动的事例【范例5篇】”由阿拉网友整理分享,帮您减少加班熬夜,轻松写作尽在阿拉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劳动的事例1

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成绩与辛勤的劳动总是成正比例的,付出的劳动越多,创造的幸福就越多。”这次下乡活动更是让我深刻地体验了劳动的含义。   劳动是人类幸福的源泉。中华民族更是秉承这一理念,从半坡聚落、河姆渡,到夏商周文化,再到先秦两汉元明清,一项项成果无不向我们昭示劳动创造幸福之一理念。大家都知道鲁滨逊,他独自一人来到荒岛,一顽强的劳动与信心,战胜了自然,战胜了自己,成功地成为了小岛霸主;李时珍不畏艰辛,拔山涉水,走遍大半个中国,终成《本草纲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建设小康,使我国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这一个个例子无不昭示劳动的含义。   虽说我从小生活在农村,但由于家里地不多,而且地理种了果树,我很少有机会下地干活。这次学校组织了下乡活动,让我得到了真正的锻炼。   我们几人来到地里,田地里金黄的麦田,间套着果树,棵棵桃杏张开笑脸迎接我们,路两旁挺拔的杨树卫士守护者水渠。美景尽收眼底,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我的心灵。我们的目的地是一片闪耀地,大约有七八亩吧,翠绿的山药蔓蜿蜒在竹竿架上,生机盎然呼之欲出。这美景不是大自然创造的,而是人们劳动的结果。我的心在这份美中也渐渐活跃,平常在学校里只是枯燥的学习,没有在意身边的景色,今天才发现原来身边有这么多美,看城市中洁净的柏油马路将我们的城市切割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一幢幢高楼就是画面上的点缀,街道上休闲地人们就是一幅幅流动的画面,大路上车水马龙构成了一道道流畅的线条……这一幅幅活跃的画面给了我前所未有的美的享受,我的思绪徜徉在这美的海洋,深深的感动,我更喜欢这种生活的美,它的朴素更让我折服,更能让人贴近生活、感受生活。我赞叹这种美,更明白了:劳动不仅创造了幸福,更创造了美。   开始干活后,我们才真正发现了劳动者的幸福。随着太阳越升愈高,我们都有了一丝懈怠,但看到叔叔阿姨们都干劲十足我们便强硬着头皮撑下去,直到收工,回头看到我们今天的成果,心头涌上点点甜意。晚饭时向村中老人交谈,才发现劳动的幸福真正在那田间地头,看着自己的庄稼收获,这是一种满足,更是一种幸福,是物质与欲望纵横的城市所缺少的。所谓劳动的幸福,就是能偶衣食安康,能够在劳动之余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能够在闲暇时的到那些许的慰藉,这便是劳动者的幸福。使我们在城市中得不到的那满足。   天地有大美,唯劳动之美永存!   天地有大幸福,唯劳动为真!

劳动的事例2

1、毛泽东学打草鞋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着队伍上了井冈山。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井冈山生活十分困难。面对困难,毛泽东向红军指战员发出号召:没有粮,我们种;没有菜,我们栽;没有布,我们织;没有鞋,我们自己动手编。   一天,毛泽东看见半山坡的一间小茅屋前坐着一位白发老汉。走近一看,老人正在打草鞋。毛泽东高兴地走上前去,笑着说:“老人家,我拜你为师来啦!”毛泽东坐在一旁仔细地向老人学习打草鞋,每个步骤、每个动作都默默地记在心里。   不一会儿,一只草鞋打好了。毛泽东学会了打草鞋,又一招一式地教给战士们,给大家树立了一个勤劳俭朴的好榜样。   2、朱德的扁担   1928年秋天,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为了保卫井冈山根据地,党中央向根据地军民发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斗争”的号召。朱德积极响应,他和战士们一样,脚穿草鞋,身背斗笠,翻山越岭去挑粮。   当时,朱德已经四十多岁了,他白天挑粮上山,夜里还要批阅文件。战士们生怕他累坏了,怎么办呢?有一回,一位小战士想出了这样一 个主意。   他对大伙说:“我们把朱军长的扁担藏起来。“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好。可是第二天,朱德又拿了新削好的扁担出现在挑粮队伍中。战士们又藏了朱德的扁担,朱德马上找了一根上好的毛竹,又削了一根扁担,还在扁担上刻了“朱德记”三个字。战士们见朱德态度这样坚决,也就 不好意思在藏了。

劳动的事例3

克洛克的家境并不富裕,下课的时候在一家快餐店打工。起初老板安排他专门擦桌子,他毫无干劲儿,当天就溜回了家。   克洛克向父亲诉苦:“我的理想是做老板,不是擦桌子。”父亲没有反驳他,而是叫他先把自家的餐桌擦干净。克洛克拿来毛巾,在桌子上随意擦了一遍,然后看着父亲,等他验收。   父亲拿来一块崭新的白毛巾,在桌面上轻轻擦拭了一下,洁白的毛巾立即脏了,分外刺眼。父亲指着桌子说:“孩子,擦桌子是很简单的活儿。但是你连桌子都擦不干净,还能做好什么,凭什么做老板”克洛克羞愧难当。   克洛克回到了快餐店,他谨记父亲的教诲,每次擦桌子都要准备5条毛巾,依次擦s遍,而且每次都顺着同一个方向擦,为的是不让毛巾重复污染桌面。   最终,克洛克得到老板赏识留了下来,并接管了那家快餐店,做了老板。10年后,他创立了自己的——麦当劳。

劳动的事例4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在陕甘宁边区周围修筑了五道封锁线,隔断了边区和外界的交通,使边区的经济发生了很大的困难。为了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经济封锁,党中央发出了“自力更生”的号召,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开展起来了。

这天,警卫班的战士们正在杨家岭毛泽东住的窑洞附近召开生产动员会。会上,战士们个个摩拳擦掌,表示要大干一场,争当生产模范。这热烈的气氛惊动了毛泽东,只见他快步从窑洞里走了出来。

“你们在开生产动员会,这很好嘛!”毛泽东来到了战士中间,满面笑容地说,“党中央号召我们开展生产运动,克服眼前的经济困难,减轻人民的负担,我们可要带好这个头!”

毛泽东双手叉着腰,环顾着两旁的山坡,充满信心地说:“杨家岭上的土地足够我们种植瓜果蔬菜了。我们还可以养猪,解决自己的吃肉问题。假如再能搞一个合作社,那我们大家的日常生活用品也不用发愁了。”说到这儿,毛泽东爽朗地笑了。

战士们被毛泽东这么一说,仿佛看到了满山满坡菜绿瓜黄的丰收景象,于是群情更加激奋。大家围在一起,出谋划策,商量怎样开荒种地,怎样引水浇田,并决定几天以后正式开工。

到了开工那天,天刚蒙蒙亮,战士们就扛着钁头下地了。战士们经过毛泽东住的窑洞门口,看到里面灯光仍然亮着,大家都知道**又熬夜了,所以谁也不忍心去叫他。大家蹑手蹑脚地从门口走过,生怕打搅了**,不料还是被毛泽东听到了。没一会儿工夫,只见毛泽东扛着钁头找来了,他边走边说道:“不是说好了给我一块地吗?我的一份在哪儿呢?”

“**,您考虑革命大事,非常劳累,这开荒种地的小事就不用参加了。您的活,我们加把劲就都完成了。”战士们异口同声地说。

“不行!不行!开荒种地是党的号召,我也不应该例外。”

在毛泽东的一再坚持下,大家只好在临河不远处给他划出了一亩来地。

毛泽东分到责任田后,对这一“争”来的土地十分珍惜,只要一空下来,他就去挖地。战士们发现后,一齐赶来帮忙,毛泽东总是坚持自己完成。他说:“你们有你们的生产计划,我有我的生产任务,这块地,你们挖了叫我挖什么呢?别看我的年纪比你们大,我还敢与你们比一比,看谁的田种得好!”

此后,毛泽东硬是忙里偷闲,一钁头一钁头地把地挖好,又垒了一个小水坝,将河水引到地里。不久,地里便栽上了黄瓜、辣椒和西红柿。毛泽东又经常利用休息时间施肥、锄草,蔬菜越长越茂盛。

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夏天到了,毛泽东田里的西红柿结得又红又大,辣椒又尖又长,黄瓜沉甸甸地低垂着头,个个顶花戴刺的,真是诱人极了。人们每走过这里,都禁不住要停下脚步称赞一番。

毛泽东亲手开荒种田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延河两岸,军民大生产的劲头更足了。

劳动的事例5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带领团队前往井冈山。由于国民党反动派的封锁,井冈山的生活非常困难。面对困难,毛泽东呼吁红军指挥官和士兵:没有食物,我们种植;没有食物,我们种植;没有布,我们编织;没有鞋子,我们自己编织。   一天,毛泽东看到一位白发老人坐在半山坡的一间小茅屋前。当我走近时,老人正在穿草鞋。毛泽东高兴地走上前,笑着说:老人,我崇拜你当老师!毛泽东坐在一旁,仔细地向老人学习打草鞋,默默地记住每一步,每一个动作。   过了一会儿,一只草鞋打好了。毛泽东学会了打草鞋,一招一招地教士兵们,为大家树立了勤劳节俭的好榜样。

劳动的事例6

唐代的乌龟蒙古是当时著名的诗人。有数百亩田地和20或30栋房子。他的田地很低,大雨与河流相连,所以收获不好。乌龟蒙古经常亲自带着农具到田里筑堤排水。有人嘲笑他工作太辛苦了。他说:尧舜治理世界,晒黑脊梁。大禹治水,磨出厚厚的茧。他们都是圣人,工作很努力。作为一个普通人,我怎么敢不努力呢?   克洛克的家庭并不富裕。他下课后在一家快餐店工作。起初,老板安排他擦桌子。他没有精力,那天就溜回家了。克洛克向父亲抱怨说:我的理想是当老板,而不是擦桌子。我父亲没有反驳他,而是让他先擦桌子。克洛克拿了一条毛巾,在桌子上擦了擦,然后看着他的父亲,等他接受。我父亲拿了一条全新的白色毛巾,在桌子上轻轻擦了擦。白色毛巾立刻变脏了,特别耀眼。父亲指着桌子说:孩子们,擦桌子是一项非常简单的工作。但你甚至不能擦桌子。你还能做什么?你为什么要当老板?克洛克感到羞愧。   克洛克回到快餐店。他记得父亲的教诲。他每次擦桌子都要准备五条毛巾,每次都要朝同一个方向擦,以免毛巾反复污染桌面。最后,克洛克得到了老板的赏识,留下来接管了快餐店,成为了老板。十年后,他创立了自己的麦当劳。

劳动的事例7

1937年,毛泽东同志带着儿子岸英在延安凤凰山某地居住。当时岸英只有十四五岁。

在毛泽东住的院外有个小厕所。这里以前一直由警卫班的同志打扫,可是一连很多天厕所总是在战士们去之前就被打扫干净了。战士们心中很是纳闷儿。

一个大雪过后的清晨,战士们很早就起来扫雪。当警卫班长准备去扫厕所附近的积雪时,发现厕所外的积雪早被打扫完了。“是谁打扫的呢?”大家估摸着,一时却猜不出来。忽然,班长听厕所里有人说话:“你到炉灶里掏些灰,用筐子挑来,往厕所里撒一撒。”多么熟悉的声音啊,班长立刻就听出了这是毛泽东同志和小岸英的对话。

原来,毛泽东同志为了培养岸英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特意和岸英一起来打扫厕所。从这以后,警卫战士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个小男孩打扫厕所,很少间断过。

劳动的事例8

时传祥,是一位“宁肯一人臭,换来万户香”的掏粪工人。他把掏粪当成十分光荣的劳动,以身作则,以苦为乐,不分分内分外,任劳任怨,满腔热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曾得到国家**刘少奇亲切接见,刘**说:“你掏大粪是人民勤务员,我当**也是人民勤务员,这只是革命分工不同。”时传祥高兴地表示:“我要永远听党的话,当一辈子掏粪工。”自此以后,他更加努力,更加热爱本职工作。去世之前他还反复叮嘱,让儿子继承父志,也当一名称职的环卫工人。

罗细英:铅山县陈坊邮政的女乡邮员,从业11年,她用一颗敬业、爱民之心架起了通往大山深处的绿色之桥。“我两个儿子在福州和浙江的永康务工,每月都会汇钱回来。汇款通知单一来,细英马上就给我送到手中。细英的确了不起,她值得继续大力宣传。”

劳动的事例9

两弹元勋”邓稼先,为我国、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他长期甘当无名英雄,把自己的青春之光融进了中国核防御力量的“铁脊梁”之中。

1950年,26岁的邓稼先在美国获得了物理学博士学位。他带着当时最先进的物理学知识,涉洋归来报效祖国。50年代末,邓稼先从物理学讲坛上“消失”了,他的身影闪现在核武器研制的基层第一线:在北京郊外的高粱地里参加研究所的兴建,在罗布泊国家试验场的土路上颠簸,在云遮雾罩的山区指挥着、的研制。邓稼先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兢兢业业、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从、原理的突破和试验成功及其武器化,到新的核武器的重大原理突破和研制试验,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我国第一颗和第一颗试验成功立下了卓越的功勋。邓稼先曾荣获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以及“全国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986年,积劳成疾的邓稼先被癌症夺去了生命。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他28年的秘密经历才得以披露,“两弹元勋”的美名才开始传扬。

劳动的事例10

1:克洛克的家境并不富裕,下课的时候在一家快餐店打工。起初老板安排他专门擦桌子,他毫无干劲儿,当天就溜回了家。

克洛克向父亲诉苦:“我的理想是做老板,不是擦桌子。”父亲没有反驳他,而是叫他先把自家的餐桌擦干净。克洛克拿来毛巾,在桌子上随意擦了一遍,然后看着父亲,等他验收。

父亲拿来一块崭新的白毛巾,在桌面上轻轻擦拭了一下,洁白的毛巾立即脏了,分外刺眼。父亲指着桌子说:“孩子,擦桌子是很简单的活儿。但是你连桌子都擦不干净,还能做好什么,凭什么做老板”克洛克羞愧难当。

克洛克回到了快餐店,他谨记父亲的教诲,每次擦桌子都要准备5条毛巾,依次擦s遍,而且每次都顺着同一个方向擦,为的是不让毛巾重复污染桌面。

最终,克洛克得到老板赏识留了下来,并接管了那家快餐店,做了老板。10年后,他创立了自己的——麦当劳。

2:在毛泽东住的院外有个小厕所。那里以前一向由警卫班的同志打扫,但是一连很多天厕所总是在战士们去之前就被打扫干净了。战士们心中很是纳闷儿。

一个大雪过后的清晨,战士们很早就起来扫雪。当警卫班长准备去扫厕所附近的积雪时,发现厕所外的积雪早被打扫完了。“是谁打扫的呢”大家估摸着,一时却猜不出来。

忽然,班长听厕所里有人说话:“你到炉灶里掏些灰,用筐子挑来,往厕所里撒一撒。”多么熟悉的声音阿,班长立刻就听出了这是毛泽东同志和小岸英的对话。

原先,毛泽东同志为了培养岸英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特意和岸英一齐来打扫厕所。从这以后,警卫战士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个小男孩打扫厕所,很少间断过。

劳动的事例11

1928年秋天,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为了保卫井冈山根据地,党中央向根据地军民发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斗争”的号召。朱德用心响应,他和战士们一样,脚穿草鞋,身背斗笠,翻山越岭去挑粮。

当时,朱德已经四十多岁了,他白天挑粮上山,夜里还要批阅文件。战士们生怕他累坏了,怎样办呢有一回,一位小战士想出了这样一个主意,他对大伙说:“我们把朱军长的扁担藏起来。“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好。但是第二天,朱德又拿了新削好的扁担出此刻挑粮队伍中。战士们又藏了朱德的扁担,朱德立刻找了一根上好的毛竹,又削了一根扁担,还在扁担上刻了“朱德记”三个字。战士们见朱德态度这样坚决,也就不好意思在藏了。

从此,“朱德挑粮上坳,粮食绝对可靠,大家齐心协力,粉碎敌人围剿”这首歌谣和“朱德的扁担”的故事就在井冈山传开了。只有经过劳作、经过奋斗得来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

劳动的事例12

“高标准、严要求、行动快、工作实、抢困难、送方便”,这就是30多年来激励一代又一代纺织工人的“梦桃精神”。

1951年,16岁的赵梦桃进入陕西西北国棉一厂。1952年5月,在学习“郝建秀工作法”活动中,赵梦桃以异的成绩第一个戴上了“郝建秀红围腰”。在挡车时,别人巡回一次需要3—5分钟,可她只用2分50秒。她进厂不到两年,就创造了千锭小时断头只有55根、皮辊花率%的好成绩,她第一个响应厂党委“扩台扩锭”的号召,看车能力从200锭扩大到600锭,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

赵梦桃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不让一个伙伴儿掉队!”在她的影响下,“人人当先进,个个争劳模”蔚然成风。从1952年到1959年7年中,她创造了月月完成国家计划的先进纪录,还帮助12名同志成为企业的先进工作者。1959年,她和她的“赵梦桃小组”双双出席了全国群英会,成为纺织战线一面旗帜。1963年,赵梦桃又创造了一套先进的清洁检查操作法,这一操作法在陕西省全面推广。同年,这位全国劳动模范因患肺癌病逝,年仅28岁。

“赵梦桃小组”这面旗帜至今仍放射着耀眼的光辉。1980年,这个小组被国家经委授予“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小组”称号。

劳动的事例13

1928年秋天,国民党反动派加紧了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为了保卫井冈山根据地,党中央向根据地军民发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坚持斗争”的号召。朱德积极响应,他和战士们一样,脚穿草鞋,身背斗笠,翻山越岭去挑粮。

当时,朱德已经四十多岁了,他白天挑粮上山,夜里还要批阅文件。战士们生怕他累坏了,怎么办呢?有一回,一位小战士想出了这样一个主意。

他对大伙说:“我们把朱军长的扁担藏起来。“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好。可是第二天,朱德又拿了新削好的扁担出现在挑粮队伍中。战士们又藏了朱德的扁担,朱德马上找了一根上好的毛竹,又削了一根扁担,还在扁担上刻了“朱德记”三个字。战士们见朱德态度这样坚决,也就不好意思在藏了。

48 24015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