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节初二精编16篇
冬至节初二,家人团聚,共享美食,祈求平安,感受温暖,传承传统,欢声笑语,辞旧迎新。以下是阿拉网友为您整理的冬至节初二优秀范例,供您学习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冬至节初 篇1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夜幕降临了,我和妈妈急匆匆地往家走,我摸着咕咕叫的肚子问妈妈:“今天吃什么呀?”
妈妈说:“饺子。”
“饺子?今天又不过年,为什么吃饺子?”
“今天是冬至,吃饺子不冻耳朵。”
“噢,我知道,冬至吃饺子还是为了纪念东汉医圣张仲景,传说他用饺子治好了老百姓被冻伤的耳朵。”
“是的,今天咱们也包饺子了,咱们赶紧回去吃吧”。妈妈催促着我。
回到家,我便惊呆了,满满一桌子的饺子,散发出诱人的香味,我迫不及待地脱下鞋,洗好手,飞一般地冲向桌子,用“无影神筷”将饺子一个个地放进碗里,又一个个送入口中,这时我看到了桌子上的可乐,唉!如果妈妈让我喝可乐的话,这个节日就过得完美了,我不时望着可乐,一个劲地咽口水,妈妈好像注意到了我的渴望,她笑着说:“冬至大如年,今天就允许你喝一次吧!”太好了,我急忙打开可乐,咕噜咕噜地喝了起来,平时我要是这样的话,非被妈妈一顿碎碎念不可。
看着我喝着饮料,爸爸的酒瘾也被勾起了,来了句“饺子就酒越吃越有”,妈妈然后又对爸爸说:“也允许你喝一次酒。”爸爸听到这话,兴奋得欢呼起来,迅雷不及掩之势拿出了酒瓶。我们一起干杯,喊道:“冬至快乐!”
“酒”足饭饱后,妈妈提醒我们:“从今天开始数九了,咱们要多添加衣服呀!”“噢,数九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的呀!”我恍然大悟。爸爸问我:“你会唱九九歌吗?”我当然会唱: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冬至节初 篇2
去年的冬至已经错过了汤圆,因此我十分期待今年冬至的到来。盼呀盼,好不容易迎来了今年的冬至,却没想到还是留下了遗憾。
冬至前一天,我得到一个“惊人”的消息:明天冬至,学校没有放假!我十分遗憾,但想到学校食堂有汤圆可以吃,又感到一丝安慰。当天晚上,有同学约我明早一起去运动,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冬至早晨,我一早起床就和同学们到运动场打篮球。我们打得很高兴,以致忘记了时间。无意间抬起手瞄了一眼手表,忽然想起所有事情,现在已经是六点二十分钟,过不了多久就上课了。我还没吃汤圆呢!我们急忙奔向食堂。到了食堂,只见卖汤圆的窗口有很多人在排队。好不容易排到我,正要刷钱,看向锅里,只剩下汤圆汤!“阿姨,里面还有汤圆吗?”“没有了,你怎么到现在才来呢?”我百般的无奈,只能吃水饺了。看到排在我前面的同学们手里端着热气腾腾的汤圆,我垂涎三尺,后悔没早点来吃汤圆。真遗憾!真不该先去打篮球啊!
正当我后悔莫及时,电话手表响了。一看,原来是妈妈打电话来了,她告诉我,她要等到我回到家中时,煮汤圆给我吃,这一瞬间,我觉得真幸福!虽然在学校没吃汤圆,但可以在家里吃汤圆,那也是最美好的事了。我端着我的水饺,高兴地吃着,此时此刻,我不再感到遗憾,而是开心地期待着学校快点放学,让我能够快点回家,与家人聚在一起做汤圆、吃汤圆。
今天冬至,我又想起那个最长的夜晚,天上的星星久久地高挂在夜空中,圆圆的,一闪一闪的,多么像汤圆。这个冬至,既给我一点遗憾,又给我美好的期待,这种期待让我感到甜蜜和幸福。
冬至节初 篇3
夜色朦胧,但一间屋子里散发出点点灯光伴着欢声笑语——今天是中国的传统佳节,冬至。
冬至佳节,虽只身在学校,没有家人的陪伴,但在学校里,却有另一番的风味与温馨。有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寒暄,还有家长们送进学校里的饺子和糍粑。面前的饺子,阵阵香气扑鼻,缕缕白雾升起,不由地,它扰乱了我是的心思,心中飘起丝丝缥缈的温馨。
这是来初中后第一次的冬至,因为有些同学从家长那里听到了关于我们晚上有饺子吃的风声,于是我们从晚饭起就开始“馋涎”夜点的饺子,甚至有同学为了饺子特地的少吃了一些饭。我们在这个傍晚尤其的兴奋,教室里洋溢着节日的特殊气息,每个人都对饺子翘首以盼。晚上还有晚自习,可是我们早已听不进去老师到底在讲些什么了,脑子里飘荡着饺子两个字。
老师刚说下课,我们便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出教室,我们恨不得下一秒就到了餐厅。有些有“抑制力”的女生也迫不及待地和同伴谈论起饺子会是怎样。到餐厅门口,我们便远远的闻到了那饺子特有的香气,一下子勾起了我们的味蕾。我们赶紧抢着位置坐下,狼吞虎咽地吃起了碗中的饺子。
鼻尖弥漫着缕缕饺子的香气,面前的饺子散发着勾引人心的味道,还有温馨与爱的气息,甚是令人陶醉。轻轻咬开如月牙般的饺子的外皮,只觉得一股浓郁的汤汁溢满了我的口腔。低头看饺子,只见饺子里是用肉和玉米包起来的,饱满的饺子馅。顾不上什么礼节,我三两口便吃掉了一个胖嘟嘟的饺子,虽后便是一个又一个。周围站着的家长,正关怀地看着我们吃饺子哩!三两下的时间里,我的面前便只剩下了一碗清汤,我舔舔嘴唇,有种不知足的感觉。尽管只剩下了一碗清汤,可我鼻尖飘荡着的饺子的香气久久不散。
也许,那天我吃的饺子味道并不是的,可我的心越吃越暖——大概是因为这饺子里包含着的,是家长们对孩子深深的爱,是关怀,是温馨。只觉得,我难忘,那抹饺子的香气,难忘那丝温暖与爱。
冬至节初 篇4
20冬至时间:12月22日12:47:55,农历年十一月(大)十二。
冬至时间:月21日18:44:07,农历年十一月(大)廿三。
2015年冬至吃什么?
北方人吃馄饨和饺子。
在北京,有句谚语叫“冬至馄饨夏至面”。对于有着“好吃不如饺子”习俗的其他北方人来说,也普遍有冬至吃饺子和馄饨的风俗。
在超市销售冷冻制品专区可以看到,冷柜里摆满了状元、哈好妹、湾仔码头等各种品牌的速冻饺子和馄饨。不同地方的人们对馄饨的称呼还不一样,比如广东人把馄饨称为云吞,湖北人则称之为包面,江西人称其清汤,四川人称抄手。河南人在冬至这天,要吃“捏冻耳朵”。原来,吃“捏冻耳朵”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据说是吃了饺子后,可以让人们在寒冷的冬天里,不会被冻掉耳朵。
广东人吃冬至肉。
对广东人来说,冬至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甚至比春节还重要得多,所以,广东人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
据介绍,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桌大鱼大肉、腊肉腊肠,谈笑风生地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大吉大利。有些广东人还有在冬至这天向亲朋好友送腊肉的习俗。为此,各家超市精心设置了红红火火的腊味坊,里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腊肉、腊肠、腊鸭、火腿、咸肉、熏肉等,不仅有散装的,还有袋装的,让市民各取所需。为了吸引市民购买,有的超市还派出工作人员,在超市外面摆起腊味品摊档,向过路的市民销售腊肉制品。
泉州人“冬节不回家无祖”
每年农历十一月中旬,约当公历11月22日(或前、后一天),是冬至节,又称冬节。冬至为24个节气之一,特别为人们所重视,泉州人称冬至为“冬节小年兜”,其重视程度似稍为逊色,但过节时同样很隆重。
在惠安,冬节除祭祖外,还有一些清明节同样的习俗,如可于是日前后十大内上山扫墓献钱,修坟迁地也百无忌讳。
冬至节初 篇5
今夜是冬至夜。三九严寒,外面寒气彻骨。我家里却温暖如春,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吃了汤圆大一岁”。今晚要吃汤圆了,这是冬至的传统习俗,而且妈妈又特赦,批准我和表妹、表弟可以一起搓汤圆。我们高兴得在大厅里欢呼雀跃。
只见妈妈先打来几勺白花花的汤圆粉,接着加了些温水与汤圆粉一起用力和面,把汤圆和成了一团。我用手一捏,觉得它像橡皮泥,又像棉花糖,软滑有弹性。我们照着妈妈和奶奶的样子,有模有样地揪些小面团,先把小面团搓成一长条,接着把长条分成寸长的一段段,然后拿起一小段放在手掌心,两手轻轻揉搓,一个小圆子的汤圆就诞生了。
水开了,我们把一个个洁白的小圆子放进锅里,一个个汤圆像爱睡的小娃娃静静地躺在锅底。不一会儿,水又开了,汤圆像一个个打着哈欠、调皮小的娃娃慢慢地浮起来。妈妈连忙把火力关小,个个汤圆在锅里不断地翻滚着。又过了一会儿,汤圆皮软了,熟了。
一碗碗热腾腾的汤圆出锅了,上面还撒着用白糖、芝h和花生磨成的糖料,顿时,我的眼睛亮了,嗅觉也灵了,迫不及待地夹起一个圆圆胖胖的汤圆往嘴边送,太烫了,又连忙搁回碗里,可是实在又馋得很,只好翻来覆去地把那个汤圆左吹右吹,待它稍稍凉了,又忍不住地往嘴里送,一口咬下去。那汤圆色泽洁白,滋润香甜,爽滑软糯,不粘筷,不粘牙,味道太美了!表妹和表弟也在一旁皱着眉头,闭着眼,大张着口,唏嘘唏嘘地狼吞虎咽,真是太甜蜜了!
吃汤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可惜爸爸却独自一人在外地出差,今晚我更想念他了。
冬至,顾名思义——深冬已至。相传这是整个冬天中最冷的一天,也是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冬至,据说还是北半球全年中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昼夜的长短,清晰察觉;天气的寒冷,感觉尤甚。
每当到了冬天,到了这样的节气,行于风雨中,总感觉“冰”如影随形。想逃,却无处遁迹。走到室外,我不得不将生命的锐气,青春的豪情与冲劲,在这寒凉萧瑟的冬日里,敛聚起来,积攒成团,封存体内。泰然,从容,平静得没有一丝表情。
尽管,我无法强迫自己去发自内心地喜欢冬天,只能将自己包得厚一点,盖得严实一些。但是,冬天总会过去的,只是需要时间,需要忍耐。就如每个人,在生命的历程中,总有太多不喜欢面对的事。你只能面对、接纳,却无法逃避。事实上,寒苦虽不受人待见,但生命,想要蜕变就必须接受如此这般的冶炼过程……!
春天的盎然,体现了生命的力量;。
夏季的炽热,展示了生命的强大;。
而秋冬的寒凉,则是对生命的历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那荒寂苍凉上的香韵,之所以沁人心脾,引人发省,弥久难忘,就在乎梅花它那傲然于冰雪清朗之骨。
冬天的模样就是这样,人生的本质也是如此。何必畏惧?何必惆怅?何必感慨?雪莱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寒冷总要过去,苦难终会消失,温暖终会来到,天空总会光明!
冬至节初 篇6
冬至时间在12月21日,祭扫时间一般在冬至前后,在12月19、20、21日是祭扫的高峰日。
2020冬至祭扫应该注意什么。
祭祖和扫墓还是要心诚为好,对走路中或站立时遇到的坟,要有恭敬之心,勿用脚去碰墓碑之类的,在这样的场所要多有严肃庄重的态度为好。其他邻居的墓碑前面不要随意触碰占据。
不要去太偏僻的.地方因为是祭祖,所以是难免会去一些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最好是依据常走的路线行走为好,勿要在偏僻的地方踏青,一来是安全问题,再者是易粘惹邪气。
选择扫墓的时间最好选在阳气比较旺的时候。象天未亮或刚亮或是傍晚时分或太阳将下时,都是不可以去扫墓的。因为此时抵抗力最弱,是不利扫墓人的,一般是在上午十点到下午三点间为好。
面对先辈的墓地,必定要好好清理杂草,好好添上一些松土,扫除墓前的杂物,清洗下,墓碑。把整个墓地弄得焕然一新,外观上更加饱满,心中默念,寄希望九泉之下的先辈保佑后代富贵昌盛。
去扫墓的人,如果是身体虚弱或病中或是额头发黑,则表示时运较低,若能不去为扫墓最好;若一定要去,可随身佩戴玉器或玉佛等护身符为好。
扫墓的路线讲究:去扫墓和回来的路最好不能重复,不要走回头路,扫墓完成后离开时不要回头看。
扫墓归来的清洗手段一般扫墓完成后,大多数人感觉身体有点气虚和乏力。建议回家之前去商场等人多的地方逛一圈,吸取一点人气阳气,或者去公共浴室泡澡去除身上阴气邪气,进入家门之前最好,跨下火盆。用黄草纸烧一堆火,依次跨越。
冬至节初 篇7
刺骨的寒风吹过我脸庞,令我不禁哆嗦一下。看着长辈们一个又一个忙活的背影,我又扭过头去看墙上的日历,原来,今天是冬至啊,怪不得又冷了一些,但一过冬至,春天离我们也就不远了。
我走过窗台,慌着那白萨萨的天空,仿佛它也在凝视着我。汤圆热腾腾的蒸气围绕在人们嘴尖,顺着寒风飘向天空,温暖了空气更暖了人心。
听说冬至是全球白天最短而夜里最长的一天,啊呀!看来我得大干一场了呢!
糯米粉呢,是汤圆的一种原材料好的,奶奶将他们慢慢地与水搅拌着,奶奶总是在这种时候说不能心急,而我却还是胡乱揉两下就开始包馅结果一下水就全部散开了。奶奶则与我不同,一步一步将它们揉成面团,手法娴熟,她轻笑了下,左手一张右手一合搓圆完事了,并且再三嘱咐我不能再心急了,心急吃不热豆腐。
汤圆总算也是煮好了。我奋力吃着每一粒汤圆,像饿极了的猛兽看见稀有猎物时,狼吞虎咽,结果,我被汤圆烫伤了,这事我又想到奶奶的不要心急,任何事都要慢慢来,哪怕是在吃汤圆上。周围的长辈也彼此说说笑笑地坐下了,挂满笑脸的他们彼此的心又更近了。
我的奶奶她非常疼爱我,她总是把最好的给我,就连汤圆也要最大最甜的。当然,我也丝毫没有客气,从他手上一个又一个的接过,他见我这般模样,也满意笑笑,但似乎脸上如深沟般的皱纹又多了一条,看到这我的心在隐隐作痛着,但似乎,我又更爱奶奶了。
其乐融融的我们,似乎寒冷的冬至也开始温暖起来。
白昼的时间真的太短太短,没来得及与所有人好招呼,它就已经自己悄咪咪的躲起来,准备去世界的另一端开始他的新工作了。
冬至虽寒冷,但有汤圆,温暖人心;冬至虽短暂,但依旧过的开心;冬至虽难得,但毕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相信下一个冬至更加热闹。
冬至节初 篇8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的时间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因此要庆贺。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不同的地方习俗有不同的传说。
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和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诸如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米糕等都可作为年节食品。曾较为时兴的“冬至亚岁宴”的名目也很多,如吃冬至肉、献冬至盘、供冬至团、馄饨拜冬等。
较为普遍的有冬至吃馄饨的风俗。早在南宋时,临安人就在冬至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馄饨名号繁多,江浙等大多数地方称馄饨,而广东则称云吞,湖北称包面,江西称清汤,四川称抄手,新疆称曲曲等等。
吃汤圆也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冬至团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旧时上海人最讲究吃汤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北方还有不少地方,在冬至这一天有吃狗肉和羊肉的习俗,因为冬至过后天气进入最冷的时期,中医认为羊肉狗肉都有壮阳补体有功效,民间至今有冬至有进补的习俗。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
冬至是一个内容丰富的节日,据传,冬至在历史上的周代是新年元旦,曾经是个很热闹的日子。在今天江南一带仍有:吃了冬至夜饭长一岁的说法,俗称“添岁”。
冬至吃什么?
冬至吃水饺。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冬至吃狗肉。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江南“赤豆糯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北京“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河南“捏冻耳朵”
吃“捏冻耳朵”是冬至河南人吃饺子的俗称。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捏冻耳朵”此种习俗。以后人们称它为“饺子,也有的称它为“扁食”和“烫面饺”,人们还纷纷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不冻人。
滕州羊肉汤。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现山东滕州一带冬至家家都要喝羊肉汤。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同姓同宗者于冬至或前后约定之早日,集到祖祠中照长幼之序,一一祭拜祖先,俗称“祭祖”。祭典之后,还会大摆宴席,招待前来祭祖的宗亲们。大家开怀畅饮,相互联络久别生疏的感情,称之为“食祖。”冬至节祖先,在台湾一直世代相传,以示不忘自己的“根”。萝卜、青菜、豆腐、木耳等。
台州擂圆。
浙江台州人好美食,冬至是一年中重要节气,在这一天要做些特色菜肴和食物,首先要祭奠祖先,祈祷祖先保佑全家人来年一切平安如意。然后全家人欢乐地聚在一起喝酒吃菜。其中吃“冬至圆”(擂圆,又叫硬擂圆、翻糙圆)是台州的老传统,擂圆取圆圆润润、团圆之意。
澳门“做冬”
“冬至大过年,家家食汤圆。先生不放假,学生唔俾钱”——澳门民谣。
澳门,人们在冬至日一般要祭祖,还要到坟墓前挂纸,俗称“挂冬”。所以红街市旁边烧腊店的生意明显较平日好,有烧腊店和鸡档负责人对记者说,冬至有不少人买烧鸡、烧肉等应节食品拜神。
广东汤圆。
冬至节那天,广东不少地方都有祭拜祖先的习俗,除各家各户具备酒肉三牲、果品、汤圆祭拜外,还有在宗桐祭祖的,祭祖由宗族统一举办,往往是举行一些杀猪宰牛,演戏酬神等,追念先祖的仪式,如宣读族谱,讲述家史之类。
苏州酿酒。
姑苏地区对冬至这一节气非常重视,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
冬至节初 篇9
傍晚,我和弟弟早早的来到了外婆家,想与他们共同度过这温馨的一夜。外公外婆也正乐呵呵的迎接我们呢!
该吃晚饭了,外婆端来两碗赤豆糯米饭,笑着说:“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我听了,急忙拿起勺子,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心想:我一定要快快长大!弟弟也想早点长大,一边夸饭香,一边埋头“苦干”哩。
吃完饭,我开始听外公讲有关冬至的传说,“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还有,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
“百鬼夜行,午夜12点鬼门开,晚上记得早点回家睡觉哦!”外婆也插了一句,弟弟吓得毛骨悚然,搞得全家哈哈大笑。“骗你的啦!”外婆笑着说。“不过,也应该早点睡,添岁嘛!”在全家的笑声之中,我想起了杜甫的《小至》: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第二天醒来,是冬至节,太阳开始回来了,春天也越来越近……。
冬至节初 篇10
今天是冬至,看到桌子上一盘盘香喷喷的饺子时,我不禁想起了去年包饺子的情形。
那时,我正坐在书桌前看书,老妈突然走过来说:“张妞,快帮妈妈包几个饺子,我这会儿有些忙不开了。”“不了,我还想看书呢。”我嘟着嘴,不太情愿。可老妈却说:“你不会是胆小了吧?”我反驳道:“哼,不就是包个饺子吗,我才不怕呢!”
马上,我跑到厨房,准备大显身手。拿起一张面皮,迅速放馅儿进去,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包了起来。呀!不好,馅儿包的太多了,我的饺子包得像一个小胖子,肚子都撑破了,挤出的馅儿像滑溜的泥鳅一样,一个劲儿的往外溜。我就不信邪了,这个没发挥好,下一个肯定没问题。我又拿一张饺子皮包了起来。呀!馅儿又太少了,我包的饺子像残兵败将一样,无精打采地躺着。再来一个,唉,没等包成功,就“啪”的一下掉在了地上。
正当我坐在椅子上发呆时,老妈走过来说:“不会包了吧?我早就知道会这样,过来,我手把手地教你包。”我静下心,认真虚心地听着老妈讲,在妈妈的指导下,我放慢速度,左手托着饺子皮,右手用筷子夹了一筷子饺子馅,然后对折,两手再用力一捏,就这样,一个饺子终于包成功了。后来我又练习了好久,哈哈,真的会包啦!我包的十来个饺子,个个都精神抖擞,排成一排,像列队的士兵,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通过这次包饺子,我才明白,有些事看起来简单,但做起来真的不容易,就说普通的包饺子,想要包好它,也需要做好多的功课呢。
冬至节初 篇11
冬至(wintersolstice),又称为“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重要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起源于春秋时期;中国古代使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时间在每年公历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地面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南端,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26');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北半球白昼达到最短,且越往北白昼越短。北京时间12月22日12时48分,中国迎来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
冬至吃什么食物。
1、羊肉。
冬天有两次吃羊肉的大日子,一为立冬,一为冬至。羊肉中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钙、铁、磷等营养成分,有着益肾养肝、御寒祛湿的功效。因而苏州人坚信,一碗羊汤带来的温暖,足以抵挡一冬的严寒。
2、汤圆。
冬至吃汤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民间有“吃了汤圆大一岁”之说。汤圆也称汤团,冬至吃汤团又叫“冬至团”。汤圆的皮就是糯米粉制成,糯米粉白色,可养肺,适合“白色养肺”的五色进补。
3、馄饨。
冬至吃馄饨,夏至吃面条,这是民间根据时令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相传,苏州人冬至吃馄饨是为了纪念大美女西施。还有一说,汉朝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4、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各大超市商场等饺子卖的都很“俏”。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为什么冬至这天要吃饺子呢。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5、赤豆粥。
粥为我国传统饮食方法之一,我国民间素有冬至吃赤豆粥、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五吃“八宝粥”的习俗。在天寒地冻的严冬,一碗暖彻全身的热粥,既可祛寒,又给营养,若在其中加入一些入药食物,还有疗疾之效,可谓好处多多。
冬至节初 篇12
由于苏州二千五百年前是吴国的都城,吴国始祖泰伯、仲雍是周太王后裔,曾承袭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所以至今古城苏州仍有“冬至大如年”的遗俗,而每年冬至夜的“菜单”更是考究,延续着渊远的吴地风情,形成了与其他城市不一样的独特意义。
在古城苏州的大街小巷的超市内,冬酿酒堆得像座“小山”。一年只酿造一次的冬酿酒,桂花香郁、甘甜爽口。苏州自古有句俗话,冬至不喝冬酿酒是要冻一夜的。
“老苏州”们回到家,桌上摆好的“圆夜饭”不仅丰盛更是有“意思”,无论是冷盆热炒还是鱼肉牲禽,都换了雅名成了“吉祥菜”,“元宝”(蛋饺)、“团圆”(肉圆)、“鸡”(扑扑腾),“金链条”(粉条)、“如意菜”(黄豆芽)、“吃有余”(鱼)等,形色相似,处处渗透着姑苏传统节庆的喜气和寓意。
自古太湖地区盛产稻米,用糯米粉制成各种糕团更是当地颇具特色和最常见的点心。圆圆的冬至团更是席间的必备点心,据说在苏州,一月元宵,二月二撑腰糕,三月青团子,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炒肉馅团子,六月二十四谢灶团,七月豇豆糕,八月糍团,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萝卜团,十一月冬至团,十二月桂花猪油糖年糕,吃完十二道点心,新一年又来临。
据说,苏州人冬至还有吃馄饨的习俗。相传吴越春秋一宴上,吃腻了山珍海味的吴王没胃口,美女西施就进御厨房包出一种畚箕式点心献给吴王。吴王一口气吃了一大碗,连声问道:“此为何种点心,如此鲜美?”西施想:这昏君浑浑噩噩混沌不开,便随口应道:“混沌。”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苏州人便把它定为冬至节的应景美食。
“冬至进补,春天打虎”,是广泛流传于吴地的民间俗语。苏州人从冬至这天起也开始启动大进补,也形成了秋后食羊肉的最高峰。驰名中外的吴中藏书羊肉店的羊肉生意更是一下子兴旺了不少。一家小型藏书羊肉店的老板透露,冬至里他的羊肉店可卖出八只羊,对食者而言,无论是烧、焖、炖、煮,都是既享口福又补身体,实是一举两得的美事。
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冬至节初 篇13
冬至活动真的太好玩了,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到明年的冬至了!
上周六上午,我们班在学校的多功能厅举办了“回归传统,幸福冬至”主题活动。多功能厅打扮的非常漂亮,有五颜六色的气球和红彤彤的灯笼,灯笼下面挂满了猜谜语的红纸条。我们大家全部都穿着唐装,好喜庆。
冬至活动的第一个节目是表演走秀,我跟丁芮琪一组,我们做的动作是一个爱心,然后我们笑着跑下台了。第二个节目是颁发奖状,是发给我们班级里有参加献爱心,捐衣服给那些住在山里面的小朋友的同学们。我们观看了那些小朋友发来的视频,他们笑的好开心。第三个节目是温州童谣,我们第一小组表演的是《十二月令》,其他组的表演也都很精彩。
然后我们全班又表演了合唱《声律启蒙》。我很喜欢这个节目,上次晨会的时候我在主持,没有参加这个节目,所以我不知道我的位置在哪儿,颜老师就给我安排了个位子,坐在陈奕杉旁边。节目全部表演好之后,我们就去一楼食堂包饺子做汤圆啦。
我和丁芮琪坐在一起,妈妈给我围上了围裙。桌子上有饺子皮、饺子馅,还有不同颜色的面团和黑色的芝麻馅。我学会了包饺子,首先拿一个饺子皮,放在手里摊平,再把饺子馅放在里面,再把饺子皮粘在一起就做好了。汤圆呢,我先把白色面团放手心里压扁,然后放入芝麻馅,包起来,再把面团揉成一个圆,汤圆就做好了。我做了一个正方形的汤圆,但是烧出来后变成了扁的。沈语桐的弟弟做了一个熊猫汤圆,我也学着他做,可是没有成功。最后我吃到了自己做的汤圆,因为太美味,我足足吃了两碗,肚子都鼓起来了。
冬至活动真的太好玩了,我已经迫不及待要到明年的冬至了。
冬至节初 篇14
今日冬至。据说周秦时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我的冬至日一如平常的过。不过还是有点不同往日的感觉。老妈的眼睛凑巧在今天动手术,我不能守在她的身旁,全由弟弟们照管。
虽然弟弟说手术没什么大的风险,这两日我的心里还是有点忐忑不安。早上上班,和先生一道驱车到行程过半的时候突然想起竟把手机落在了家里,真是慌中出乱。我惊诧着说出后先生竟然哈哈大笑,叫我赶紧要多吃些核桃补补脑子。我说我吃得还少吗?怎么还是这般二呢?先生慢慢把车往路旁边靠。我说:“不必再回去拿了吧?就过一星期没有手机的日子,反正有电脑,不耽误联系的。”他说:“那怎么行?”我们便返回。我笑着问他:“你还笑得这样开心,你怎么就不生气得把我骂一顿呢?”“为什么要骂呢?再骂你你就更二了。”无语。
上午,我守候着老妈在北京那边手术的消息,弟弟在微信里近乎全程直播。幸好,一切顺利!先是由护士传达的,然后是主刀医生亲口说的。那就好!我吃完午饭,根本就不能像平常那样还小睡一会儿,就一直兴奋着。我忍不住一直在心里庆幸和感恩。还是在今年春天,我陪同老妈从县医院到省医院看眼睛,医生们一致说老妈患的是目前医界尚没有办法治愈的一种眼病,还说很有可能她会慢慢失明。那阵子我真的很难过,也有些绝望,我不能想象,目前并不算太年老的母亲眼睛不能看见对她对我们来说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日子。庆幸的是弟弟们都在北京工作,庆幸的是他们没有轻信之前医生的权威之言。老妈自己从家族遗传的角度分析,似乎已经接受自己会失明的宿命。大弟弟命令老妈一定要去北京再度检查。
还好啊,北京的医院就是不一般,跟大弟原本就颇为熟悉的医生肯定地说,近两年刚从国外引进的一项技术可以治这种眼病,手术安全有效。今日老妈顺利完成了手术,我不禁想到:这岂止是我老妈一个人的福气,将是好多类似病患的福音。我还想到:人只要能活着,不必早早地绝望,说不定哪天就迎来命运的转机。下午,阳光朗照,我满怀兴奋之情,与孩子们一同“大话西游”,真是淋漓畅快(今日上的一课刚好是《西游记》的节选文字)!刚宣布下课,一名叫徐灿的女孩赶紧跑过来,目光闪闪地说:“老师,我一看到你就开心。”我回应道:“老师一看到你也就开心。”晚上,我在给自己弄着晚饭,正在聆听先生唠唠叨叨的嘱托,女儿用微信传过来一张图片:她与小伙伴们开心地围坐在桌旁,桌子上满是他们全班同学亲手包好的饺子。
我用语音回复女儿:“你们这个冬至日过得不错啊!”一边吃着晚饭一边看着电视,今日的两则新闻更是让人周身温暖:四川一名警察叔叔用自己的双腿做沙发让一位迷路的高龄老太太倚靠着休息;南京一位年轻的警察自己坐到地上,让在交通事故中受伤的大姐长时间靠在自己的怀里不致受冻,一直等到救护车赶到。我感动于城市坚冰般的马路上演绎着一幕幕如此温情的故事!冬至,真是大吉之日!愿世间所有的好人自今日始,每一天都过得暖心!
冬至节初 篇15
冬至时间:月22日12:47:55,农历年十一月(大)十二。
冬至时间:2012月22日07:03:01,农历年十一月(大)初一。
关于冬至。
冬至为节日的传统,可以朔源到周代。当时国家即有于此日祭祀神鬼的活动,以求其庇佑国泰民安。到了汉代,冬至正式成为一个节日,皇帝于这一天举行郊祭,百官放假休息,次日吉服朝贺。这个规矩,其后一直沿袭。魏晋以冬至贺仪“亚以岁朝”,并有臣下向天子献鞋袜礼仪,表示迎福践长;唐、宋、元、明、清各朝都以冬至和元旦并重,百官放假数日,并进表朝贺(《东京林华录》、《帝京景物略》等),特别是在南宋,冬至节日气氛比过年更浓,因而有“肥冬瘦年”之说法。由上可见,由汉及清,从官方礼仪来讲,说冬至是“亚岁”,乃至“大过年”,绝非虚话。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周朝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岁首之传统的承袭,因冬至日总在十一月初一前后。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节初 篇16
2022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5:48:01,农历2022年十一月(小)廿九。
2023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11:27:09,农历2023年十一月(小)初十。
2024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7:20:20,农历2024年十一月(大)廿一。
2025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3:02:48,农历2025年十一月(大)初二。
2026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4:49:55,农历2026年十一月(大)十四。
2027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10:41:50,农历2027年十一月(大)廿五。
2028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6:19:19,农历2028年十一月(大)初六。
2029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2:13:45,农历2029年十一月(大)十七。
2030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4:09:13,农历2030年十一月(大)廿八。
2031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9:55:07,农历2031年十一月(大)初九。
2032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5:55:29,农历2032年十一月(小)十九。
2033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1:45:32,农历2033年十一月(小)初一。
2034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3:33:30,农历2034年十一月(小)十二。
2035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9:30:21,农历2035年十一月(小)廿三。
2036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5:12:20,农历2036年十一月(大)初五。
2037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1:07:11,农历2037年十一月(小)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