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课文的内容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草原课文的内容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螳螂捕蝉课文内容1

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遭到了一些大臣的反对。大臣们认为,攻打楚国虽然取胜的希望很大,但如果其他诸侯国乘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可是吴王固执地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有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听了大臣们的议论,想去劝说吴王。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第二清晨,他拿着一只弹弓,在王宫花园里转来转去。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和鞋子,他也毫不介意。就这样,一连转了三个早晨。

少年终于被吴王发现了。吴王问道:“你早晨跑到花园里来干什么?看你的衣裳都被露水打湿啦!”

少年回答说:“禀报大王,我在打鸟。”

吴王问:“你打着鸟了吗?”

少年说:“我没有打着鸟,却见到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吴王来了兴趣,问:“什么事啊?”

少年说:“花园里有一棵树,树上有一只蝉。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却不知道有只螳螂在它的身后。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却不知道有只黄雀在它的身后。”

吴王夸奖说:“你看得真仔细!那黄雀要捉螳螂吗?”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拓展: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1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树上的螳螂欲捕蝉,不知身后的黄雀即将啄食的故事,告诫吴王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顾不得身后隐患是危险的。吴王听后明白过来,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课文的第二段是重点,而明白本课前后照应,首尾连贯的写作特点及少年讲故事的深刻寓意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

教学目标 :

1、学会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能联系课文的语言环境和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

3、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体会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看重眼前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

课前准备:

写有词语的黑板,光盘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理清课文脉络。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板书:寓言故事

2、请大家回忆一下,什么是语言故事?

(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3、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寓言故事?

滥竽充数掩耳盗铃自相矛盾揠苗助长

4、板书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寓言故事,题目是——螳螂捕蝉齐读课题。

二、自学课文

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请大家带着这个问题自学课文,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读,正音

劝阻瞄准毫不介意螳螂捕蝉隐伏念头不堪设想乘虚而入

侍奉固执恍然大悟自由自在诸侯得奖

2、理解词语意思

诸侯:古代帝王统辖下的列国君主的统称。

毫不介意:一点也不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向很坏、很危险的方向发展。

祸患:祸事;灾难。

四、理清课文脉络

1、再读课文,按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给课文分段。

第一段(1):写吴王准备出兵攻打楚国,固执得不听劝阻。

第二段(2—11):写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讲述“螳螂捕蝉”,巧妙地劝说吴王。

第三段(12):写吴王终于明白过来了。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五、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你读明白了什么?

2、交流:

(1)故事的起因是什么?

(2)大臣们的意见正确、考虑周到。

(3)吴王主观、专横。(说说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3、指导读

4、齐读

六、作业

1、描红

2、家作:抄词、默词、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朗读课文,练习复述课文。

一、听写几组词语

1、师:这节课先请同学们听写几组词语,老师一组一组地念,同学们仔细听,记住了再写下来,边写边想这几组词有什么联系?

蝉悠闲自由自在

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

黄雀伸长脖子正要啄食

少年拿着弹弓瞄准

正隐伏着祸患

2、出示词语,自己批改,全对的打“A”,错的在旁边订正,统计对错。

二、讲故事

1、师引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吴王准备攻打楚国,不听大臣的劝告,而且下了死命令,谁再来劝他,他就处死谁,这时一位侍奉吴王的少年在花园里给吴王讲了这么一件事,请同学们认真听,用心记,是怎样一件事。老师讲完要请同学们来讲。

2、师出示:图(1),示范讲故事

3、指一名同学讲

师:故事讲完了,谁记住了能讲这个故事,可以看看我们刚才默的几组词,其他同学仔细听,等会儿请你们评一评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学生评价后,再请另一位同学讲)

4、小结,引出成语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板书)

虽然黄雀在螳螂和蝉的背后,但它也没有想到自己背后还有一个少年。所以,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这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所寓示的一个道理。

三、学习课文第2——12自然段

1、少年给吴王讲这么一个故事,那么他只是为了讲这个故事吗?(不是的,为了劝谏吴王)

2、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呢?请你仔细地读课文,想象当时他的神态、动作

(1)自由读,

(2)指名读,再评议

(3)同桌分角色读,可加上动作

(4)推荐全班演一演(有什么建议)

四、明理

1、少年给吴王讲故事的目的达到了吗?

2、从哪里看出来的?(恍然大悟)

(1)出示词语,指名读

(2)说说词语的意思

(3)吴王彻底明白了什么?联系前文想一想。

五、总结

1、学到这里,你对吴王有什么了解呢?

(1)固执

(2)知错就改

2、小结:是啊,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人都应该一分为二,正确地看待。

3、那你们觉得这位少年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谈谈你的理解

(机智、聪明。他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故事劝吴王,让固执的吴王听了恍然大悟,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4、后来,人们把它演变成了一个成语,告诫人们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隐伏的祸患。让我们再来读一读它,记住这个道理。

六、作业

1、复述课文

2、造句:

自由自在——

恍然大悟——

附板书: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山草香为大家分享的5篇草原课文的内容就到这里了,希望在草原课文内容的写作方面给予您相应的帮助。

假如课文内容2

假如课文内容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

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让小树在冬天

一能快活地成长

不会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

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让小树在冬天

鸟妈妈在不用

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

让小鸟在家里

苦苦等待,饿得直哭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

画一双好腿

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

他再也不会只坐在屋里

望着窗前的小树和小燕

而是和我们在一起

在草场上奔跑,在草地上嬉戏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附:《假如》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提问引入:同学们知不知道神笔马良的故事?你们最喜欢马良什么?你知道他用神笔画了些什么吗?

2.师:是啊!马良得到了他梦寐以求的神笔,为穷人做了很多好事。假如文中的小作者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他会做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23课假如。(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两遍。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识字教学

1.范读。师:你们想知道诗的内容吗?先听老师读一遍。我读书前,你有什么悄悄话告诉我吗?(让学生逐一说出朗读时的具体要求)你们要边听边思考:假如有什么?(待学生回答后)师:课文中几次出现了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2.整体感知,识字读文。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勾出生字、词语。

师:你们也想像李老师这样读吗?我相信你们比老师读得好!不过,现在有几个小淘气在和你们捉迷藏,你们能找到它们吗?请大家一边读书一边用铅笔勾出生字词语。

(2)说出生字朋友的名字。

师:这几个小淘气都找到了吗?你们的这些小淘气朋友叫什么名字呢?请看课后我会认里的生字。请把每个生字朋友的名字叫三遍,你刚才读的时候发现了什么?

(3)送生字回家。

师:这些顽皮的生字宝宝,蹦蹦跳跳地又回到了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快!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在做什么呢?谁愿意把含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4)找朋友。

师:你们在课文中都认识了这些生字朋友。那么离开课文你还认识吗?请两位同学上台来找朋友,一个同学读、一个同学找,找到一个领着大家读两遍,并把生字卡贴在黑板上。

师:9个生字都找到了,你们仔细看看有些字是好朋友,组在一起是个词。现在从这9个生字中找朋友组词。(寻食、健康)文中说:谁到哪里去寻食?在文中找出含有健康的句子读一读。

(5)识记生字朋友的样子。(小组讨论交流)

师:9个生字朋友都认识了,这还不够,我们还要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不然的话你会叫错朋友的名字,多不好意思啊!请四个人为一组讨论一下,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6)与生字广交朋友,并送朋友

回家。

师:这些可爱的小淘气可以交许多朋友(组词),请你选一个你最喜欢的小淘气帮它找朋友,再把你找的朋友送回家。(就是用组成的词说一句话)

(7)凭借生字卡片,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三、读文感悟

1.请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师: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俗话说:朋友多了路好走。

现在请小朋友们自由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诗共写了几小节?写了小作者的几个美好的愿望?(待学生读文回答后)大家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2.小组内互读。

师:在这三个小节中,你最喜欢哪一个小节?(抽人读)请大家在小组中读一读,四个人每人读一小节,看看谁是最佳小小朗读员。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认读生字。

二、有感情朗读课文

1.小组内交流。

师:在你读的小节中,你读懂了什么?假如你是小树(或小鸟、西西),你心里会怎么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2.感悟句子。

师:读读句子。你喜欢哪个句子,能说说为什么吗?

我要给小树画个太阳,让小树也能成长。

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让小树在冬天也能快活地成长。

我要给小鸟画许多谷粒。

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3.拓展说话。

师:你能用我要给说一句话吗?

4.创设情境诵读这首诗。

(1)第一小节。师:马良的神笔可真好啊!能画出这么美的画。请女生看图,)山草香●(男生读第一小节。

(2)第二小节。师:你们喜欢可爱的小鸟吗?会学鸟叫吗?男生小声学鸟叫,女生轻声读第二小节。

(3)第三小节。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与这首诗有关的画面(抽人读),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5.赛读。

师:你们敢跟李老师比比吗?我读两行,你们读两行。一、二组与三、四组赛读;男生与女生赛读;学生边读边加上自己的动作表演读。

6.说说你在读的过程中有什么体会。

7.指导背诵,选出你最喜欢的一节背下来。

三、拓展活动

1.假如你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要画些什么呢?

2.大家说得真好,我相信你们会画得更好对吗?请你用小画笔把你们的美好愿望画出来,能写的小朋友呢,把你的想法像书上的格式写一写。

3.抽学生上台展示。

师:你画的什么?能介绍给我们大家吗?注意下边有老师和同学,你该怎么说?

四、指导书写

1.复习要写的字。记住字音,认识字形,扩词、用词语说句子。

2.小组交流。

师:你是怎样记住这个字的?哪个字容易写错?哪个字不容易写好?

3.指导书写。重点提示:

哭:两个口大小要适中,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点。

双:左边的又

写得稍窄些,捺变点。

食:上面的人

写得舒展些,最后一笔是点。

操:右上方的三个口要写得扁而小,不要超过横中线。

场:右半边不容易写好,加强范写指导。

五、总结

师:如果我们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们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草原按课文内容填空3

1、这次,我看到了(     )。那里的天(       )更(     ),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么(      ),使我总想(         ),表示我(             )。

2、在天底下,(               ),(              )。四面都有小丘,(              ),(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                  )。

3、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                       )。在这境界里,连(      )和(     )都有时候(           ),好像回味着(                     )。

4、初入草原,听不见(       ),也看不见(        ),除了一些(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                      )——(     )!

5、忽然,像(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          ),(         ),(         ),像一条(           )。

6、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      ),(      ),响成一片。

7、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           ),(           ),像(           )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          ),(       )着,(       )着,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       )的草原(       )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           )。车跟着马飞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草原即景》课文内容4

塔木钦草原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多么像海啊!只有在海上,天和地才能像接到一起的两匹布那么完完整整,没有隙缝;只有海才这么寂静,广袤得望不到边际,永远像一幅没有框子的画。

风呼啸起来,像千军万马奔腾而至。于是,穗头已经发黄的草上掀起一阵波浪,草梗闪出银白色的光亮。偶尔,天边也会出现一根细小的像桅杆似的东西,走近了才发现那原来是骑在马上的牧民手中的杆子,它是用来套马的。看到马背上牧民的雄姿,我心里油然生起敬幕之感。

塔木钦草原过去被称做“旱海”——几亿年以前,它也许就是地道的海。过去,这里没有水,也没有人烟,牧人、旅客都视之为畏途。在这一望无际的草原上,除了公路旁边偶尔出现的一座土丘,再也找不到任何其他可以做路标的东西了。那些土丘也许是为搭篝火而堆起的石头。从远处望去,黑黝黝的石堆时常会引起人们的错觉,以为公路旁边伺伏着什么野兽,而那些牛群、马群从远处望去,斑斑点点,又仿佛是一堆堆巨石。

也许因为这地方海拔接近1000米的缘故,天低得好像可以用手去摸,因而,人们对云彩的变幻也特别留心。在辽阔无边的蓝天上,云彩有时候团团飞卷着,像一簇狂舞着的雄狮,可是顷刻之间又会化成黑乌乌的一片煤层。这时候,汽车声嘶力竭地跟云彩赛起跑来。忽然,煤层上“吧嗒吧嗒”地掉下雨点。可是把脑袋从帆布里钻出来,朝四下里一望,乌云罩不到的地方却仍然是黄澄澄的一片阳光。骤雨还没住,太阳又嬉戏着,从云隙里投下一道亮光,就像悬在半空的一匹薄纱。

这时候,一个奇丽的景象在我们面前呈现了:一道完整的虹,衬着天空和草原,从地面拱了起来,好像一道彩色的巨门。我说“完整”,是因为我们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虹的两端跟地面衔接的地方。

不一会儿,风把云彩吹散了,雨自然也就停了下来,云彩又驯顺地变成了白色,有的化成一棱棱,好像透视片上的肋骨,有的散成一座座岛屿,上面影影绰绰,似乎还辨得出一些苍松古柏,也有的被吹成细长条,好像半透明的银鱼,在蓝天里逍遥自在地飘浮。

蓝天下面,公路就像一条叠成无数折的黄色带子。每逢汽车“呜呜”地向上爬行的时候,我们就好像是朝着一条通天的大道开去。不过爬到顶端,就又是一片无边无际的草原。

青山不老课文内容5

《三国演义》上有一个故事,写关羽与庞德决战,身后抬了一具棺材,以示你死我活。真是男子汉气概,可大概也只有在战争中才有吧。

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我知道这条山沟所处的大环境。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一切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之地。过去,这里风吹沙起,能一直埋到城头。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就在如此险恶的地方,我对面的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竟创造了这块绿洲。

我还知道这个院子里的小环境。一排三间房,就剩下老者一人。老人每天早晨起来抓把柴煮饭,带上干粮扛上锹进沟上山;晚上回来,吃过饭,抽袋烟睡觉。65岁那年,他组织了七位老汉开始治理这条沟,现在已有五人离世。他可敬的老伴,与他风雨同舟一生;一天他栽树回来时,发现她已静静地躺在炕上过世了。他已经81岁,知道终有一天自己也会爬不起来。他唯一的女儿三番五次地回来,接他出去享清福,他不走。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他敲着旱烟锅不紧不慢地说着,村干部在旁边恭敬地补充着……15年啊,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去年冬天,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村民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在屋里说完话,老人陪我们到沟里去看树。杨树、柳树,如臂如股,劲挺在山洼山腰。看不见它们的根,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这山已失去了原来的坡形,依着一层层的树形成一层层的梯,老人说:“这树根下的淤泥也有两米厚,都是好土啊。”是的,保住了这些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看完树,我们在村口道别,老人拄着拐杖,慢慢迈进他那个绿风荡漾的小院。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就再出不来了。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样东西。是真正与山川共存,日月同辉了。

老人姓高,名富。

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句子解释

①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

窗外满山的。杨柳浓密葱郁,在风的吹拂下,高低起伏,犹如海上的波浪。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②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

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这条山沟还需要他,需要他不断地种树绿化,因此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③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

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其实人与自然又何尝不是如此?

④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

“另一种东西”,表面上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事实上还包含着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老人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青山中得到无限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这是不会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变老的。

48 60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