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5篇精编
【导读预览】此篇优秀范文“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5篇精编”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整理分享,以供您参考学习之用,希望此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篇1
端午节,本名“端五节”,又称为“端阳节”、“重五”、“重午”等,是的传统节日。每到端午节的时候,人们都要吃粽子。
古籍中记载,唐朝的粽子除了用粳米之外,还有粟子、大枣等配料。唐朝京城长安的百姓在端午节时常吃一种特殊的“百索粽子”。人们通常把粽子缠上许多色彩绚丽的丝线、编织着花纹的草索,所以称之为“百索粽子”。而且这天,唐朝长安的皇宫中还往往要赶制出许多粉团粽子,让人们用小角弓去射,谁射中就送给谁吃。
赛龙舟。相传因屈原当年投江后,曾有许多的船只前往打捞,渐渐就形成了在端午节赛龙舟的风俗。唐朝也不例外,当时,在南方过端午节就有赛龙舟的风俗。
唐朝的人们在端午节这天常要身佩五色丝线编成的彩带,这种五色丝线编织成的彩带称为“长命缕”、“五色缕”、“续命缕”。每到这天,唐朝京城长安的女子们喜欢在身上佩戴五色丝线编成的彩带。当时民间流传着佩上这种带子可以延年益寿的说法。唐朝大臣权德舆曾因在端午节得到过皇帝赏赐的五色彩带,他就欣喜地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真实地描绘了端午节佩戴五色彩带的习俗。除了在身上佩戴五色丝线编织成的彩带,唐朝的人们还喜欢在端午节用数种颜色的丝线编成丝条,缝成圆圆的镯子的模样,给孩子们戴在手腕和脚腕上,据说这样可以祈求吉祥如意,平平安安。
唐朝的端午节在民间还流传着互赠礼物的习俗。人们总是要互相赠送彩丝编织物或其它物品。唐太宗李世民在端午节时赠给大臣长孙无忌和杨师道绢扇时说道:“庶动清风,以扬美德。”唐朝的端午节期间,亲戚朋友以及同僚、同学之间,互送礼物,已经蔚然成风。
更有趣的是,唐朝的端午节还有送肚兜的习俗。肚兜又称“裹肚”、“护肚”,因此这种风俗又称为“送裹肚”。肚兜是用红布剪成椭圆形的,上面有绣花图案,肚兜的大小刚好护住孩子的腹部,肚兜上有带子,可以系在孩子的脖子上,左右用带子捆在腰间。因为端午节后,天气逐渐炎热起来了,孩子晚上睡觉戴上肚兜可以避免受凉感冒。人们还特意在肚兜上绣蟾蜍或五毒的图案,用以避邪,驱除毒害。
此外,唐朝的端午节还有给皇帝制作进贡铜镜的习俗,这是唐朝的制镜工匠的一个独特习俗。每年端午节的正午时分,唐朝的制镜工匠就在扬州的长江中心的船上铸造铜镜,专门进贡给皇帝,称为“天子镜”。对此,唐朝诗人白居易在《百炼镜》一诗中写道:“江心波上舟中铸,五月五日日午时。琼粉金膏磨莹已,化为一片秋潭水。镜成将献蓬莱宫,扬州长史手自封。人间臣妾不合照,背有九五飞天龙。”
挂镜——东汉张衡的《论衡》提到在端午这天午时以铜镜磨砺生光,作阳燧向日取火。唐代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见《唐国史补》)。现在有些地方仍流行于端午节在门前挂镜驱邪。
桃印——端午也以桃印为门饰。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源于上古神荼、郁垒祛鬼门神之传说。以桃刻印,亦为祛攘之意。《续汉书?礼仪志》:“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后世的悬钟馗像、昧符、吉祥葫芦等均类此。
葫芦——《燕京岁时记》:“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这是清代之俗。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更为好看,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意为“倒灾葫芦”。
炒五毒——江苏中部以韭菜、茭草(或金针菜)、木耳、银鱼、虾米等(象征蟾蜍、蝎子、壁虎、蛇、蜈蚣等五毒)同炒,过去是端午的必备菜肴,但现在已少见。山东南部江苏北部以辣椒、葱、姜、蒜、香菜五种有刺激的东西混合一起炒也叫炒五毒,一般餐馆都可以点到此菜。河北等地则吃“五毒饼”,即以五种毒虫花纹为饰的饼,端午节各炉食铺有“五毒饼”出售。
打午时水——台湾在端午节还有打“午时水”的风俗。午时水指的就是端午节中午打上的井水。据说午时水用来泡茶酿酒特别香醇,生饮甚至具有治病的奇效。有谚语道:“午时洗目睭(眼睛),明到若乌鹙”,又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大甲镇砧山上的剑井,传说是当年郑成功插剑祷泉的地点,又相传鎑砧山盛产各种灵药仙草,于是每年端午节,剑井旁边争汲午时水的人总是挤得密不通风。但河北有些地方则忌端午节打井水,据说是为了避井毒,往往于节前预汲。
斗草——《物原》云:“始于汉武”。据梁朝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云:“五月五日,四民并踏百草,又有斗草之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群婴斗草图》,其玩法大抵如下:比赛双方先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我们儿时多用车前草的花轴,),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各自用劲拉扯,以不断者为胜。白居易《观儿戏》诗云:“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
躲端午——端午节习俗,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娘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此俗宋代已有,陆游《丰岁》诗有“羊腔酒担争迎妇,遣鼓龙船共赛神”之句。《嘉靖隆庆志》亦记云:“已嫁之女召还过节”。又,《滦州志》:“女之新嫁者,于是月俱迎以归,谓之‘躲端午’”。
鸭蛋络子——江苏一带端午节孩子兴挂“鸭蛋络子”,一般是将与棕子一起煮熟的咸鸭蛋装在彩线结成的络子中,挂在胸前。似亦“百索”遗风之一种。
吃十二红——过去,在南京一带流传“端阳十二红”的说法,用红色(或近于红色的黄、橙色)的花卉、水果、菜肴如雄黄酒、黄鱼、咸鸭蛋、火腿、油爆虾、烧鸭、苋菜、玫瑰砂(糖)、月季花、石榴花、樱桃、枇杷等作为在这一节日里人们欣赏、品味的物品,以烘托端阳的节日气氛。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篇2
端午节的来临骚扰着我好玩的心。我一大早起来,看赛龙舟。年年龙舟都是我爸爸那条船胜利。不知道今年会怎样!
我刚到江边一看,哇!他们都做足准备,老一辈的人们都手持香火,对着长江行了几拜,然后都把香火插到江边……一会儿精彩开始了。他们头上系着绳子,拿着船桨,只见船头的那个人拿着鼓吹气势耽耽,很是威武。开始了,船员们坐正姿势,握紧船桨,蓄势待发,“咚、咚、咚……”随着鼓点的加速,船只像离弦的箭一样,“一二一、一二一、加油、加油……”随着整齐统一的口号声,20多条船只不分上下,像鱼儿般穿梭水间。很快,爸爸所在的那条龙舟领先一步,但后面的人也穷追不舍,我大喊着“爸爸加油,爸爸加油……”快到终点了,眼见着后面的船只奋勇前行,快追上爸爸所在的船只了。我们所有人都屏息凝视着,“咚咚咚咚……”密集的鼓点似乎在鼓舞着满船的将士们,“加油、加油、加油”口号声越来越响,啊!爸爸所在的船只获胜了!我大声欢呼。
随着比赛的结束,人们又开始了新一轮活动——包粽子。
包粽子比赛开始了,看着桌子上准备好的粽叶、糯米、清水等材料,不少人都摩拳擦掌,年纪轻轻的叔叔阿姨们、年逾古稀的爷爷奶奶们,都不分上下,快速的那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放米、配料,最后包好用线缠上,动作流利没有一丝犹豫,看得我眼花缭乱。
随着时间的流逝,比赛接近尾声了,看着奶奶们盆里慢慢的粽子,我们不禁升起了佩服之心,老当益壮啊,别看年纪大了,包的粽子那叫一个均匀、漂亮。
赛龙舟、吃粽子,这两样传统习俗共同编织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篇3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俗称端阳节。有趣的是,在多姿多彩的端午节习俗中,其中的一些习俗与花草有关:
斗百草:旧时端午节盛行的一种游戏。是日,人们纷纷去郊外踏青,采集各种花草比赛草的多寡韧性和奇特,或对花草名。《荆楚岁时记》载:五月无日,四民并踏百草,有又有斗草之戏。
簪榴花:端午节时,妇女要戴榴花于鬓发以作饰物。《帝京景物略》云:五月五日,家家妍饰小闺女,簪以榴花。清代《大兴县志》载:是日(五月初五)少女需配灵符,簪榴花。
配香囊:端午时,姑娘们要精心绣制玲珑剔透的衣香粉包或香囊,内装芳香浓郁之药用植物如白芷、丁香等,用于清洁避邪。姑娘们配香囊在衣裙上,阵阵馨香沁人心脾。
射柳:原木是辽呆端午习俗,端午日,以柳条插如土中,上系手帕,有向导引骏马先走,其他武职人员随之出发,到一处,闻金鼓齐鸣时,各开弓射柳,射断柳枝者受赏,这不中者受罚。
插白艾:白艾,俗称艾嵩,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们在端午节这一天,采艾于户上,并用艾叶艾根把做成老虎样子的艾虎挂在门楣中央,以避邪。明代《山趟肆考》一书记载说:端午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虎,粘艾叶以戴之。
悬菖蒲: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高30多厘米,喜生于山间石砾处,含有挥发性甘油,有提神通窍杀菌的作用。每逢端午,人们有的把菖蒲做成宝剑形的蒲剑挂在屋檐下,有的用菖蒲烧水洗澡,以消除病毒。至今我国南方许多地区在端午节时家家仍有采菖蒲的习俗。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篇4
节日是一种文化现象,端午节也是如此。端午节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语境下,是非常隆重的节日。
端午节文化历经几千年,质是不变的,这个质就是源于生养我们的“文化之根”。端午节文化的魅力,使端午节成为非常有凝聚力的节日。每当端午节来临,人们就会包粽子,赛龙舟,插艾香,赠香包。早已由一种礼仪渐变为一种打在每个中国人身上的烙印、一种融入每个中国人血脉的习惯、一种浸入每个中国人骨髓的文化因子。
因此,我们五年级举行了“端午节习俗研究”综合实践活动。
(一)活动主题:端午节习俗研究
(二)活动目标:
1、了解过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非常重视的日子。让学生较全面地了解与端午节有关的知识。
2、到超市、饰品屋、节日礼品屋等进行参观、调查、访问,上网查询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并根据资料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过年的热闹与快乐,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彼此间的沟通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社会参与意识。
4,通过屈原的故事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三)活动人员:五年一班
(四)活动时间:(五)活动分组:
收集文字资料:
摄影:
购买包粽子,叠葫芦的材料:
学习包粽子:
指导老师:(
六)活动准备:
1、活动前,学生通过上网或查找书籍的方式获得端午节的有关资料。
2、教师准备好探究记录表,学生根据表格展开活动。
3、学生准备各种资料(包括小故事、图片,糯米,剪刀,粽子叶等)。
(七)活动注意事项:
1、活动在老师带领下有序进行,注意安全;
2、调查采访时态度诚恳,注意文明礼貌,并做相应的记录。
阶段一:分组确定研究项目(准备阶段)
(一)由中国传统节日引出课题“端午节习俗研究“。
(二)提出可以研究的相关问题:
1、关于“端午节习俗”你了解多少?
2、对于“端午节习俗”你还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端午节的来历、饮食文化、文学艺术、民间活动等等)
3、把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为下一步作准备。
(三)学生分组确定研究问题
1、根据问题的类别,学生自由选择,成立研究小组(互相协调)。
2、分组讨论要采用何种研究方法(上网查资料、调查、访问等)。
3、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
4、确定研究专题:
(1)回溯历史渊源——端午节的来历
(2)端午节的饮食文化——吃粽子
(3)端午节的传统风俗习惯——吃粽子,赛龙舟,戴五彩绳,插艾香,赠香包。(4)屈原的诗歌。
(四)分组制定研究计划
1、提供一份研究计划,供学生学习参考。
2、各组制订详细的调查计划和方法,设计调查表格和访问记录表。组员分工,商讨在调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教师及时指导。
阶段二:各小组展开研究计划(实施阶段)
(一)每个小组分头行动,通过不同的方法,不同的途径最终获得所研究问题的结果。(小组成员分工协作)
第一组:端午节的来历调查小组。 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组的同学根据自己的计划开展活动,有的上网查阅资料,了解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有的走向图书馆,搜集关于端午节的资料,最后进行加工整理,编写小报,供大家欣赏。
第二组:端午节的食俗调查小组。
该组成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到食品批发市场、各大超市,了解端午节期间人们的购物情
况。其中,最重要的是粽子 ,喝雄黄酒。并学习了折葫芦,在现场折,并展示给大家。
第三组:漫话端午粽调查小组。
小组学生通过上网或者查找书籍了解粽子的种类他们了解了包粽子的材料。粽子的品种,从实物到图片、文字,最后到自己亲自动手包粽子,从中感受到活动的无限乐趣。
。
第四小组:端午节民间习俗。
各小组通过上网,调查,访问的方法了解端午节民间的习俗。了解其中的故事和背景。学生编制五彩线,现场给老师同学送祝福。
(二)各小组整理归纳研究成果。
阶段三:信息交流会,展示动手实践、创作的成果。(展示阶段)
1、交流研究成果。
2、归纳总结各组的研究成果,并展示。
(1)研究“回溯历史渊源”小组搜集了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相关的典故等,并以资料的形式进行展示。制作手抄报。
(2)研究“端午节的饮食文化”小组,主要研究“粽子”的来历、程序及象征意义;,并现场折葫芦。
(3)研究“漫话端午粽”小组,主要研究的是粽子的种类和名称。现场包粽子。
(4)研究“端午民间习俗”小组主要研究的是赛龙舟,插艾香,赠香包。等习俗的来历和方式,学生扎五彩绳。(在展示阶段里,学生为了更好地汇报本组收获,小组成员团结协作,运用了多门学科的知识,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个性特长,体现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综合性、合作性。
3、总结延伸:
(1)活动后,将有关“端午节习俗”的资料归类汇编成册,或制成专题网页,上传到学校网站上展示。
(2)了解中国其他传统的节日
这次综合实践活动密切联系学生实际,突破了教材和学校的局限,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了解到了许多端午节的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访问、查找、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将自己的活动成果以新颖的方式向更多的人展示,社交能力及综合实践活动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此次活动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爱好及兴趣,为学生自主性学习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从主题的选定到小组成员,从制定计划到调查研究,教师只是对各组成员进行必要的指导,没有包办代替的现象。
2、为合作学习提供了广阔空间。合作学习作为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题的研究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组内成员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同时又是协同互助,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3、学生的动手能力大大提高。活动中,学生不是讲台下被动的看客,而是活动的主人。他们可以根据需要自主寻找资料,根据活动内容制作主题板报;可以通过询问父母了解粽子
的做法,葫芦的折法;也可以向手工艺人拜师学艺,制作各种有特色的民间物品。
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篇5
端午节,福州俗称“五月节”,又称“五日节”。一般节日多是晚上聚餐,而这个节日却是中午,故谓“端午”。时值农历五月,且从初一直到初五,故又称“五月节”、“五日节”。
传统的福州端午节习俗中要摆宴,除一般菜肴外,要喝雄黄酒(有毒,现在没人喝)、吃粽子及荷叶包夹红烧肉或米粉肉;小孩子要穿上新衣,挂“红肚兜”,佩“香袋”;妇女头系续命丝,佩符簪艾虎、浴兰汤;家家户户门上悬插蒲艾,书符作门帖;制雄黄筒,燃黄烟喷于屋壁、蚊帐等处,以驱虫毒。福州民谚“未吃月节粽,寒衣都没了”,表示季节肚兜的转换,之前则“凉九蓄三”,早晚地气冷,要多穿衣服,过了五月节,寒衣就可以收起来了。
农历五月初一龙舟下水,俗称龙船鼓转头,节日的气氛逐日浓厚,到初五达到高潮。
福州端午节习俗里龙舟竞渡最盛行、历史最悠久的是闽江南港苏岐一带。据《闽侯县志》记载:“台江、西湖、北湖及城内诸河皆有之,而苏岐尤盛”。
南港苏岐,位于福州南郊南通、南屿之间,系闽江抵南台岛后分成南北两港而得名。这里水深港阔,风浪不大,两岸人口密集,历来是福州端午节习俗中主要的民间龙舟竞赛地,歌谣:“五月五,是端阳,南港江上好风光。锣鼓震天冲破浪,蛟龙健儿争飞翔。两岸观众齐欢呼,热闹奢华又一场”。竞渡日,万人空巷,竞赛地两岸观众激情欢呼、喝彩,鞭炮轰响、锣鼓喧天,彩旗招展,炎热的天气加上火爆的场面,形成中国式的“狂欢节”。
为使五月节过得红火,龙舟赛组织者早在四月下旬就开始做宣传工作,边敲锣打鼓,边唱“采莲鼓”歌谣,到各户、各商家募集经费。“手拍锣鼓响连天,采莲募款到街边。这间店号沈绍安,古董雅玩排堆山;脱胎漆器扬四海,店号创设乾隆间。宣政路上好排场,这间馆店聚春园;叽喳哔卟真务味,特色名菜佛跳墙。”现编的通俗顺口歌词,商家自然爱听,乐于出钱,凡出手大方的则获取坐“龙头”殊荣。
自唐末至民国一千多年间,福州西湖都是龙舟竞渡重要场地,因此“湖天竞渡”成为福州西湖八景之一。民国四年(1915年)福建巡按使(省长)许世英手书“击楫”碑刻今尚存。
端午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最流行的说法是纪念战国时期,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受奸倭排挤,报国无们,自沉汨罗江。民众争相划舟施救无果。为不使遗体被鱼龙吞噬,百姓把饭团以竹叶包裹投入江中,是日为农历五月初五。故而有端午节习俗有龙舟竞渡、吃粽,流传至今已达两千多年了。
上一篇:实用理想的风筝教案中班实用
下一篇:助学金感谢信字实用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