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的特征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乡土文化的特征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乡土文化的特征1

改革现有的二元土地市场制度,实现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有利于农村的发展和社会的和谐。本文从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特征,城乡土地市场分割的弊端和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面临的挑战三个方面对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土地整治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管理

Abstract:Reform of the existing dual land market system, to achiev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rur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the challenges three aspects of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land market segmentation and disadvantages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on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market analysis.

Key words: land remediation works;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site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土地是人类重要的生产资料和赖以生存的空间环境。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实施征地制度,土地市场向城乡二元化发展。目前,我国土地市场的主要特征就是城乡二元化的结构特征。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乡统筹发展,在2010年,我国的国务院常务委员会会议提出并通过了建立中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战略决策[1]。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就是打破以土地二元所有制为基础的城乡土地使用的双轨制,国家出让国有土地的使用权,集体出让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建立以这两种使用权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市场,以实现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的有机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核心就是在国家科学的宏观调控下,让土地市场在土地资源的配置中起主要作用。

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特征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主要特征是二元分割,即农业生产用地和非农生产用地,农村土地和城市土地分割。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城乡土地的产权二元化

土地产权包括与土地相关的使用权、继承权、抵押权、租赁权等。土地产权是与土地有关的根本问题[2]。我国城乡执行不同的土地产权制度,而且城乡土地之间的使用权与所有权不能随意交换。这样的土地产权制度使城乡建设用地市场出现了一道鸿沟。我国的土地资源长期无法按照市场要求及经济规律合理地进行优化配置,成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城乡一体化进程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2)城乡土地的用途二元化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城乡有别的建设用地使用制度。农村住宅、乡镇企业和农村公共设施等都采用集体所有制的土地,而城市企业等非农建设用地则采用国家所有制的土地,若需要占用集体所用制的土地,则需先向国家申报,由国家征收该土地为国有土地后才再被批准占用。我国《土地管理法规定》 :农民集体土地不能出租或转让于非农业的建设,只能用于耕作及农村的公共建设。由此,农村土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的唯一途径就是将集体所以土地转为国家所有土地。这限制了农村土地在市场中的流通,使土地价值的实现受到限制。而且,农民从征地中获得的补偿是很低的,这导致农村长期以来的资金缺乏。所以,我国城乡土地用途的二元化,使我国农村的建设及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影响。

(3)城乡土地的市场二元化

我国在城乡二元分割的土地制度的基础上,形成了城乡二元土地市场。这使农村的建设用地被隔离于土地市场之外。此外,二元分割的土地制度还导致了城乡土地市场开放的不平等性。比如农民的宅基地,无法流通,更无法交易,则不可能获得增值。相反城镇居民的住房则可随着房价的增长获得高额的增值收益。

(4)城乡土地的价格二元化

城乡土地的价格也是呈现二元分割的,这也是我国土地问题产生的原因所在。城市土地作为建设用地的主要供应者,独享土地的增值效益,而农村的集体土地则局限在农耕和农村公益事业的建设上,不能享有增值效益。这与对集体和居民的土地财产进行公平的保护相违背。

二、城乡土地市场分割的弊端

(1)城乡土地市场分割使农民的土地权利受损

城乡土地市场分割使农民的土地权利受到所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在征收土地用于非农用时对农民的补偿金额很低,时常发生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现象。二是农民拥有的土地权利不完整,受使用期限及流通范围的限制。这严重制约了土地市场的发展和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影响农村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近年来,由于土地问题引起的农民上访事件逐渐增多,土地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因素[3]。

(2)城乡土地市场分割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受到极大的浪费

农村土地的低价导致了土地的无效利用。城市过分强调外延扩张,而忽视对现有城市的土地资源合理而有效的利用,造成了有限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一项调查显示:当前被征用的农村土地中有超过43%被闲置,这严重造成农用用地的流失与浪费[4]。土地作为有限的资源,应在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3)城乡土地市场分割为土地腐败创造了机会

现存的城乡土地二元分割制度为土地腐败制造了机会。由于征地时对农地的补偿费用与土地用于城市建设所获得的巨大利益之间的差额,加上地方土地管理制度缺乏透明性,助长了各种腐败现象的出现,严重损坏了农民及国家的利益。

三、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面临的挑战

我国实行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的进程中面临各个方面的挑战。需谨慎行事,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稳妥的统筹城乡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城乡建设一体化面临制度性的挑战

首先,农村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只能通过被国家征用的方式来实现转移,不能直接进入土地市场,其次,我国的宅基地使用制度的不合理,造成了城乡住房用地的二元分割。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仍归集体,不能自由交易及转让,但是城市居民的住房归自己所有,可以自由买卖,这显然是不合理的。最后,农村集体土地是使用权是有期限的,这也阻碍了土地的交易。

(2)建设用地一体化面临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的挑战

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主体主要是城市市民,而对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完善。农民仍有后顾之忧,不愿意放弃赖以谋生的土地,这阻碍了土地流转。此外,即使有些农民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将土地流转出去,此后既无稳定经济来源,又无制度保障,便会导致沉重的社会包袱,影响社会和谐。因此,城乡建设用地一体化需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只有改革现有的二元土地市场制度,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才能稳定推进农村的发展,保证我国的社会和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参考文献:

[1] 王香兰.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负面影响的对策探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9(12):101

[2] 部志勇,董玉哲.打破城乡建设用地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J].问题探讨,2009(4):37-39

乡土文化的特征2

关键词:早期乡土文学;现代性;理性;民族性视野

中图分类号:I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59(2007)05―0023―05

关于“乡土文学”,鲁迅先生1935年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有段精彩的表述:“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注着榆关,凡在北京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无论他自称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仔细推敲这段经典性描述,我们会发现它在明示了十年之前已经实际存在的新文学流派的同时,也暗示了中国现代新文学发展存在的理性倾向,这种理性倾向关注的是“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内在内涵,排斥的是“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的外在表达形式。虽然人们对乡土文学的理解存在着分歧,但如果要寻找中国早期的乡土文学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至少我们不能否定它蕴涵有理性倾向这个特征,再则,如果我们进一步把理性倾向置放在中国近代以降的文学发展长河中看,近代文学(包括早期现代文学)与其说是文学古典性内容的消解与文体形式革新方面的探寻,毋宁说是在民族性视野下对文学现代性的求取,从这个高度看,乡土文学从一个侧面实践了文学现代性的自觉追求。

一、乡土文学的现代性背景

一般认为18世纪启蒙主义运动兴起后,现代性的源起才有了着落。时至今日,人们对“现代性”的诠释各有歧异,无论哈贝马斯把“现代性”看成是一个“方案”,福科把它看成是一种“态度”,还是列奥塔把它看成是一种“叙事”,以及吉登斯认可的“反思”,但总的说来,“现代性”总是离不开启蒙理性的追求、时代的批判与俗世的阐述等主题。

关于启蒙理性。伴随着17―19世纪西方反对宗教蒙昧主义和封建专制思想的启蒙运动的兴起,作为人类独有的调节和控制人的欲望和行为的精神力量的理性被人们接受,理性成为衡量社会是否进步的一个标准。虽然人们对“理性”的理解有分歧,但它们离不开一个主题――追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前者是工具理性的体现,后者是价值理性的体现,二者合力推动近代社会走人现代社会。中国近代文学以来的启蒙理性追求就是在这种理论的影响下进行的,如严复的“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主张,梁启超的“新民说”以及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小说界革命和戏剧改良等文学改良主张,尤其是梁启超对小说作用的认识,“欲新一国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国之小说。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说;欲新宗教,必新小说;欲新政治,必新小说;欲新风俗,必新小说;欲新学艺,必新小说;乃至欲新人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说。何以故?小说有不可思议之力支配人道故。”它们将文学启蒙与思想启蒙结合起来;“五四”时期的胡适、陈独秀等在《敬告青年》、《文学改良刍议》、《文学革命论》中又以“自主的而非奴隶的”等六项主张和“三大主义”化解了沿溯上千年的“文以载道”传统,并同时竖起了启蒙的大旗;鲁迅、周作人等提倡的“立人”和“人的文学”主张,则是在胡适、陈独秀的基点上进一步深入到价值理性的层面。

也有思想文化史学者提出,始于16世纪晚明时期止于20世纪40年代这400年由中世纪到近代历史的过渡阶段为中国“走出中世纪”的过程,他认为突破中世纪的藩篱,表现其一在于摆脱君主专制思想的束缚,其二便是追求“独立的人”。

由此看来,“新民德”、“新民说”、“立人”、“人的文学”、“走出中世纪”内在脉络是清晰的,那就是人文精神的求索和启蒙理性的追求,受惠于这些思想的影响,一些具有启蒙意识的早期乡土作家在结合传统的文学教化功能认识的基础上,以笔为旗,借文学表达理性,借文学表现人的价值,在对文学本质的自觉探索的历程中,将西方现代启蒙理性与中国社会接榫,并表现出了一定的自觉性,因而使早期中国文学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风格和文学意蕴。

关于时代的批判。吉登斯关于现代性的界定中认为,批判性是现代性反思特征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因为它追求的是社会理想和目标,故构成对这个目标的阻碍性力量或现实事物就成为它的靶的。当代美国文学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史家雷内・韦勒克说,“18世纪和19世纪都曾被人称为‘批评的时代’,然而把这个名称加给20世纪却十分恰当。我们不仅积累了数量上相当可观的文学批评,而且文学批评也获得了新的自觉性。”“批评的时代”一词暗示了时代的状况以及人们的不满情绪,“新的自觉性”则显示出批评者的理性追求。“五四”时期的胡适、陈独秀、鲁迅、周作人等人对新文学探索的努力,其实就是这些“智者”在外来文明冲击下对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的批评与反思,他们的破坏理论与建设理论则可视作批评与反思的对应体,当然,他们过分虚无的倾向也带给后起者的反驳,“学衡派”、“甲寅派”就是例证。接之而来,宏大叙事的“问题小说”、模式化的创作倾向、欧化的表达方式又提醒烦腻了的人们在批评中反思,语丝派文人的文明批评与社会批评又提供了借鉴,是故,更多的作家将视野沉潜于社会的底层,关注文学的“地方色彩”,让文学尽可能吐露出泥土气息,这些正好楔入了“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主张,哲学上的“正――反――合”命题又一次得到印证。总之,批评与反批评、反思与反观整体构成了这段时期乡土文学形成的宏观文化背景,所以有人说“五四乡土文学在本质上是觉醒了的现代作家,以西方文化为参照系,对本土文化进行的‘反观’与‘反恩’。”当然,“以西方文学为参照系”不能说全符合事实,但西方文学乃至文化的影响则是不争的事实。

关于俗世的阐述。马克斯・韦伯认为现代性就是“祛魅”,即神圣的、终极的、最高贵的价值世俗化的过程,它在改变人们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促成人们理性意识的形成,使大众从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最终催发人的主体意识的产生,树立平等、自由、博爱等现代价值观念。受制于中国传统、没有走出圣人光环的贵族文学、古典文学、山林文学“其形体则陈陈相因,有肉无骨,有形无神,乃装饰品而非实用品;其内容则目光不越帝王权贵,神仙鬼怪,及其个人之穷通利达。”五四新文学家在接受了“理性”这个“批判的武器”后反过来实践着“武器的批判”,将昔日以“帝王权贵”、“穷通利达”为中心的“贵族文学”一改为关注以“小偷”、“”、“兵士”、“行脚游人”为中心的“平民文学”,新的俗世时代到来了:蔡元培于1918年11月首次喊出“劳工神圣”的口号;《新青年》、《晨报》、《湘江评论》、《醒农》、《民国日报》等报刊杂志开设“农村社会调查”专栏,刊载关于农民问题的讨论或农村风俗文化介绍的文章;与此同时,以周作人、刘复等为代表的一批人还 将目光集中于民间文艺的研究,1918年2月,北京大学设立歌谣征集处,简章十条,征寻民谣,等等。种种迹象表明,新文学运动时期“现代性”“祛魅”开张了!它们将俗世纳人世人的视野,“可怜的农夫”终于堂皇地走人了现代乡土作家的笔底。

二、乡土文学对现代性与民族性的实践

人们对乡土文学的分类存在着争议,但如果结合中国早期乡土文学发生的现代性背景分析,我们把它们分为批判性主题、理性价值的追求、乡土文化隐喻三类应该是比较合符实际的,而这三者都离不开受现代性影响的早期乡土作家对民族性特征和民族文化认同的实践。

(一)批判性主题的展现

早期乡土文学中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就是较多地关注社会中的“非健康”现象,如水葬、械斗、、典妻、冥婚、兵患等落后、愚昧、野蛮的风俗。

人们常常称道鲁迅先生对“看客”们的精神麻木及迟钝的抨击,杀人时事片中的中国公民、成为人血馒头的夏瑜个体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但他们给后人至少带来了政治悲剧的震撼和冲击、国人的觉醒和经验教训,其死是有所值的。作为批判性乡土文学的一类,桐村“古已有之”的“水葬”习惯看上去是为惩处“犯罪”、维护“文明”,最终换来的却是乡亲们“为着热闹而来的”围观热情,小偷骆毛生命的消逝恐怕还比不上投水激起的浪花那么美丽、持久(蹇先艾《水葬》),活埋者在山石中凄厉的呼号、流淌的血迹再悲壮却也阻挡不了继续谋生的渴求(许钦文《石宕》),轰轰烈烈的菊英的“出嫁”显示了其娘家的“阔绰”与菊英母亲的“吃苦耐劳”,强颜欢笑带给她的是“十年中她不知滴了多少眼泪,瘦了多少肌肉”(鲁彦《菊英的出嫁》),等等。精神的麻木、滞呆与愚昧一直在绵延着、继续着,作者冷峻的描述中透露出的隐隐批评是无法忽略的;在此基础上的第二类批判性乡土文学中。人类本应有的怜悯情感不仅没有把人从死的边缘拉回,反而还会将人往前推一步,人性再一次坠入泯灭,如果说吉顺是恶习吞噬了他灵魂里的人性、将他一步一步的推人典妻、典子境地,属罪有应得的话(许杰《赌徒吉顺》),那么,鼻涕阿二的出嫁(许钦文《鼻涕阿二》)、翠姑的“冲喜”(台静农《烛焰》)则是宗法魔怪在发挥它的惯性力,人性的冷酷与邪恶不仅摧残着能够自己做主的男人。更要紧的是将无助的妇女推向了悲剧的前台,妇女再一次成为邪恶人性发作的牺牲品。

(二)理性价值的求取

与批判性主题并行的是早期乡土文学对理性价值的追求,鲁迅的“立人”思想和周作人的“人的文学”无疑代表了这方面的最高成就。

楔入乡土意识的鲁迅的作品一方面是对未庄、鲁镇的闭锁、沉寂与愚昧的乡民社会进行揭露,他以思想家的睿智、文学家的犀利,痛陈礼教的荒谬及其害人的本质,实践着批判性的主题,但鲁迅更关注的是批判之后如何“立人”的问题,夏瑜的人血馒头、呆滞的祥林嫂、卑琐的阿Q、孤独的魏连芟等人物形象无一不提醒人们不要忘记国民性的改造与重塑这一历史重任。与鲁迅的从社会批判大处着眼不同,周作人更关注“五四”时期“人的发现”这一命题在文学领域的延伸,“用这人道主义为本,对于人生诸问题,加以记录研究的文字,便谓之人的文学。”“人的文学”与“非人的文学”的区别“在著作的态度,是以人的生活为是呢?非人的生活为是呢?这一点上。”显然,周作人注重文学著作表现的对象主体性的地位问题,在《平民文学》中进一步阐述说,“平民文学所说,近在研究全体的人的生活……他有他的心里的苦闷,来酬付他受苦或为非的同类的人,他所注意的……乃是对于他自己的与共同的人类的命运。”这是把注视的目光从个体放大到人类全体,它既是对“人的文学”内涵和意义的深化,也是对陈独秀“国民文学”的补充与发挥。

诚然,鲁迅、周作人“立人”和“人的文学”求取,也许主观上没有为当时还几乎不成气候的乡土文学服务的初衷,但是,这种文学精神的突破与实践,客观上导引了一批“用笔写出他的胸臆来的人们”,二、三十年代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乡土文学作品,其描述的对象从帝王富贵的“穷通利达”已经降至为平民众生的“喜怒哀乐”,并且为众生的不幸、苦楚与悲怆而不平,这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从这个层面看,判断早期乡土文学延续理性价值追求这一命题是可以确立的,也正好证明了它对文学现代性的追求。

(三)乡土文化隐喻与民族性特征和民族文化认同

如前所述,“五四”时期的新文学家对外来文明冲击中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既有批评,也有反思,由此孕育出了他们的破坏理论和建设理论,事实上,破坏理论和建设理论并没有否认他们尤其是部分乡土文学作家对民族性特征和民族文化的守望和认同,区别只是在于他们选择的路径和表达的方式不同当然。

以废名、沈从文等为代表的早期乡土文学“浪漫派”,他们笔底的自然对象是竹林、桃园、菱荡、小桥、山月等农村田园牧歌生活场景,人文对象是阿毛、三姑娘、史琴子、贵生之类有着美丽与憧憬的乡村人物,自然和人文的糅合,存留于“浪漫派”作家内心的是一片恬静与和谐,因之,纯朴、空灵、谦让的人性美丽一而再,再而三地显耀于作品的前后左右,稍后沈从文《边城》的出现,在延续20年代相同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升华了宗教神性的守护内涵,他用略带忧愁的笔调,描绘出让人难以忘怀的青山、绿水、纯情与乡俗之美。人生的苦痛、兵燹的劫掠、宗族的仇杀、宗法制桎梏带来的丑恶乡村礼俗等暂时都归隐到桃园式的乡土世界中,无形之中树立起了一座美妙的帕特农神庙,供奉着本真的人性,卓异地与现代文明冲击下的人性扭曲和堕落形成鲜明的对垒,这或许就是早期乡土文学中的“浪漫派”笔下的乡土文化隐喻。

这种隐喻深深地楔人到精神层面,就是许钦文笔下的“松村文化”、蹇先艾笔下的“桐村文明”、鲁彦笔下的“陈四桥道德”、“林家塘规矩”、鲁迅笔下的“未庄文化”、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想象”等,它们是中国文化某些方面的的缩影和象征,与乡土人类的生存状态、方言土语、生活习俗、风土人情、乡土观念、宗教情结等文化因素绾结到一起,引发了早期乡土文学作家或揭露、或批判、或冷峻地审视、或纯情地歌颂、或虔诚地守望,这种反思无一不是植根于民族性特征和民族文化认同。

三、评价与定位

乡土文化的特征3

关键词:绘画艺术;油画创作;中国传统文化;异域;艺术作品;中国乡土油画

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缘于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浸染,中国当代乡土油画在题材上的最大特点是关注社会现实和底层民众,以农民为主题表现中国文化最基础最深厚的内在特质。不同于长期泛滥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中的虚假粉饰和伤痕主义流派作品中的迷茫忧伤,中国当代乡土油画作为一种清醒健康的艺术方式开始出现在中国20世纪80年代油画艺术的视野,并引导中国油画艺术向注重挖掘乡土背后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的方向发展。以罗中立和陈丹青为代表的艺术家们努力挖掘乡土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成功地引领中国当代乡土油画走向巅峰。至21世纪,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化已经悄然发生,但艺术家对当下农民生存状态的思考没有变,作品中蕴含的人文关怀的特质没有变,忻东旺、徐唯辛等当代著名画家把关注底层民众的深挚情感融入在一个个饱含人文精神的主体形象中。由于乡土油画自身固有社会性与民间性特点,它一直传承着关注现实关注民众的传统艺术精神,因此不论时代如何发展变化,对现实人文的关注是中国乡土艺术家的必然选择。

转益多师,融汇中西,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当下许多中国乡土油画家的共同梦想与追求。中国当代油画的发展正如詹建俊先生所言,为了弥补艺术自身发展的先天不足,在艺术反思的基础上于改革开放之初自然形成两股潮流,“一方面是沿着西方现代艺术发展的脉络作横向的、在艺术观念与形态上的探索与拓展,另一方面是向西方传统写实绘画作纵向深化的、在技艺与语言上的学习与研究”[1]。毋庸置疑,没有对西方油画艺术手法的研磨与借鉴就没有中国油画,而没有中国艺术精神的传承与融入也没有中国油画的今天。中西方艺术精神与艺术手法对中国乡土油画影响深远,在中西艺术不断的碰撞与交融中,中国油画艺术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就此意义上说,异域与传统是中国乡土写实油画不竭的艺术源泉,两者偏一不可。

一、乡土油画与西风东渐

对西方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的不断探索与借鉴成就了20世纪的当代中国乡土油画艺术。20世纪初欧洲出现的现代艺术运动在绘画、诗歌、戏剧、小说等方面发展迅猛,这一个性解放运动强调个性表达与个人创造,从而引导了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其中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以具象而又自由的语言表现个性解放、蔑视传统的内容,影响了世界画坛。至20世纪80年代,中国油画从历史反思走向艺术反思,文化艺术思潮激荡翻涌,中西文化艺术碰撞激烈。在这文化思潮波起云涌的新时期,表现主义和象征主义受到了中国画家的青睐。

上世纪80年代,陈丹青和罗中立是中国当代乡土油画的领军人物,他们从西方写实画派风格寻求艺术突破,为乡土写实油画语言的纯化和多元化奠定了基础。陈丹青的《组画》采用法国19世纪自然主义画家米勒的写实手法,择取最普通而真实的生活细节,以强烈的现代意识探寻人民的生存历史和生存体验。罗中立的油画《父亲》受到美国超级写实主义的影响,采用极为精细逼真的笔法,刻画出一位饱经风霜磨砺、如今依然苦苦挣扎在贫困和卑微当中的中国农民形象。《组画》和《父亲》纪念碑式的视觉冲击和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当时人们心中激荡起了巨大的涟漪,其艺术手法借鉴的巨大成功与选材上的直面现实为新时期乡土油画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开拓了一条新路。

罗中立的留学经历使其较早对西方各种现代艺术思潮有着更为直观的感受,促使他思考自己油画创作的学术定位。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罗中立深受表现主义影响,实现了由《故乡组画》的诗意风格到《过河系列》的表现风格的语式转变。在绘画语言上,他从民间原始艺术汲取营养,借鉴非洲木雕的造型和拉美表现艺术的风格,追求粗犷、朴拙的原始意味。在色彩构成上,罗中立作品偏好用深黑与深蓝、紫与红来控制画面,特别是运用白、黄和粉绿等线性笔触语言对物象进行书写、分离,使得绘画语言具有强烈的书写意味和相对的独立性,加上主观平面化和强烈装饰性的空间处理特点,因此罗中立作品既有浓厚的乡土意味又具有现代性的表现意味,从而形成了具有东方表现性特征的乡土绘画语言风格。

乡土文化的特征4

关键词现代景观设计;乡土景观;现状;作用

乡土景观有着乡村质朴、自然的气息,是我国本土文化的重要组成。差异外来文化的输入使得我国现代景观设计越来越缺少中国元素,失去了地域性与传统性的特征,不利于展现地域与地域之间不同的文化特征。我国乡土景观多种多样,不同地区的景观特点有着较大的区别。

一、乡土景观的特点

首先,乡土景观都是在长期的历史中探索、改造得来的,是人们物质需求与精神世界的一种集合反映,属于历史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本土元素,因此具有历史性。其次,许多乡土景观都具备一定的社会功能,是为了当地人们生产生活而服务的,例如客家土楼、陕西窑洞等,其存在是为人们提供一个生存与居住的功能,具备了功能性的基本特征。再次,我国幅员辽阔,地域与地域之间有着既然不同的文化特征。而许多乡土景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地域人文或自然特征的影响,例如云梯田这一乡土景观等,主要是受到了地势环境的影响,从而产生了景观本身的独特性。最后,乡土景观可以分为人文乡土景观与自然乡土景观这两大类,其中自然乡土景观包含了耕地、山林、池塘等,许多都是自然形成的景观,天然淳朴,因此具有自然性。除此之外,许多人文景观也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之上形成的,例如木桥、石刻等,同样具备自然性的特征。[1]

二、现代景观设计中乡土景观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乡土材料的缺失。乡土景观的建造大多都是直接从自然中取材,其目的是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特征,因此材料价格低廉,经济性较强。但正是由于乡土景观的造价不高,因此部分城市居民对其存在着偏见,再加上受到现代文化的影响,始终认为乡土景观不符合城市人的审美,这就使得乡土材料在城市景观中的应用较少。例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草木绿化建设选择的往往是国外培育的名花、名树,而中国本土的花草较为少见。[2]

(二)乡土文化的遗失。乡土景观本身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特征与精神本质就是“乡土文化”。乡土文化并非单纯地是指出自农村的文化,还包括了乡土情结或者对大自然最本真的依恋之情。在现代城市中,高楼大厦占据了大量的城市空间,而在城市景观中,同样也存在着大量欧美风格雕像、建筑等,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已经很少看到,乡土文化遗失。(三)乡土景观的刻意性。尽管当前有部分现代景观设计中融入了乡土元素或者本土元素,但往往存在着刻意性。例如在一种西方风格的雕像中出现一座简陋的木桥,尽管能够引起部分游客的乡土情结,但是却影响了景观的整体美感,改变了设计师原有的设计出发点,甚至可能会带来负面的评价。

三、乡土景观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作用

(一)能够激发设计师的灵感。首先,乡土景观具有较强的历史特征,许多乡土元素是经过长时间传承下来的。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对乡土景观的人文特征与精神内涵进行分析,更能够体会到地方情感,从而产生新的解读方式,并将之以新颖的角度融入到现代景观中,相得益彰,并不会让人产生突兀的感觉。其次,通过乡土元素的应用,设计师往往能够感受到其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差别,并利用一定的方法将这一差距最大程度缩小,使之符合当地居民的审美特征,同时体现出地域文化色彩。最后,在对乡土景观进行分析的过程中,设计师能够感知到地域性的地理知识,例如气候、水文等特征,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包含了园林绿化设计,通过对气候水文特征的掌握,能够让设计师选择最适宜栽种的植物类型,以提高绿化效果,降低植物死亡率。[3]

(二)能够引起民众的乡土情结。乡土景观大多经过数百年乃至于数千年的流传,其最早的功能往往是为人们的生产生活而服务的。而在现代社会中,这些传承下来的乡土景观会被赋予一定的艺术特征,观赏性更强。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融入具有当地地域性特征的乡土元素,能够让民众在观赏的过程中产生共鸣,使其更好的体会到地域文化,产生一定的乡土情结,并唤起对大自然的向往之情。

(三)能够体现城市特色文化。乡土景观代表了一个地域的自然特征与人文特征,而现代景观设计往往是为城市建设服务的,在设计中融入具有地域性的乡土元素,这与城市特色文化的打造在本质上有着一致性。城市特色文化建设不但是城市文化底蕴的凸显,更能够吸引更多的外来游客以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城市特色文化打造的过程中,应当重视乡土景观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4]

结束语

乡土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是我国文化底蕴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当前我国的现代景观设计,对于西方元素的应用越来越常见,对我国本土文化造成了较大的冲击,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弘扬。因此,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当加强对乡土景观的应用,通过分析乡土景观的特点深化对其认识,并剖析当前我国在乡土景观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其对城市景观建设的重要作用,在尊重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对乡土景观加以改造并应用,使之融入到现代文化中,成为传播本土文化的重要工作。

参考文献:

[1]石永婷。浅析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地域性景观设计的意义[J].艺术品鉴,2017,01:95.

[2]张玥。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分析[J].明日风尚,2016,22:398.

[3]赵宇,陈欢欢。乡土景观在现代设计中的延续[J].环球人文地理,2014,20:65.

乡土文化的特征5

关键词:乡土景观,乡土聚落,传统文化景观,学科流派,研究路径

Abstract: In the 1980s, the rural landscape came into being with the atten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 country, so far, the local landscape is still at a preliminary stage of growth, which adapt to the new directio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has a leading role. Due to the impact of international integration ", an increasing number of geographical landscape and local culture have lost the original style, people-land relationship has also been a serious threat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local conditions is also behind all over the country local flavorgradually devour. In recent years on the basis of the local landscape research, integrated and systematic analysis, disciplinary genre studies explore the connotations of the local landscape at the same time, the rural landscape and the weight of the body discipline as the core path structure, and analyz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roposed research prospects. Through the above research, the hope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model to further explore one of China's actual situation, and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landscape.

Key words:Local landscape; local villages; the traditional cultural landscape; genre subjects; research path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我国大部分乡村地区经历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城市化进程也逐步加快,“国际一体化”越来越深入的影响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多的地域景观和当地文化都已失去原有的风貌,人地关系也受到严重威胁,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也被抛在脑后,全国各地的乡土气息也逐步被吞噬掉。在这一过程当中,无科学的规划发展将会破坏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的乡土风貌和文化景观,破坏生态环境,最终无法满足可持续发展,所有的美好风光只能存留在人们脑海里的一种想象。这种问题同样出现在中国的景观学科界,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在相关学科的学者们对于“全球均质化”的讨伐声中正逐步得到发展。乡土景观研究在国外起步于20世纪40-50年代,我国学者对乡土景观的关注是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的,到90年代研究队伍逐渐壮大。乡土景观最初的研究学科主要集中在建筑学学科,更倾向于对我国传统聚落的研究,目前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涉及到多个学科,主要有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和风景美学等相关学科。

1 乡土景观的概念与内涵

“一条崎岖的山间小路,一片生机的绿色稻田,一排错落有致的农家小屋。”,这就是传统印象中“乡土”传达给我们的影像。实际上,“乡土”是由“Vernacular”一词得来,来源于拉丁语“verna”,意思是在领地的某一房子中出生的奴隶。乡土引入国内的翻译,被大部分接受的还是“乡土、家乡、故土、或是地方、区域”。(如图一)

图一乡土印象(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有关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迄今没有统一,甚至连称谓都没有统一。与其相近的研究主题主要有“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乡村景观”(rural landscape)、“乡土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等概念。一般认为,“文化景观是指居住在其土地上人的集团为了满足某种实际需要利用自然界所提供的材料有意识地在自然景观上叠加了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景观”(司徒尚纪,近年我国文化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而“乡村景观是指乡村地域范围内不同土地单元镶嵌而成的嵌块体,以农业特征为主,是人类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自然生态结构与人为特征的综合体”(试论我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刘黎明等人);乡土建筑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 ,某一特定国度 ,结合本地地理位置、气候条件、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的一种建筑风格。它是人类从穴居、半穴居或架木为巢开始 ,经过漫长的岁月 ,逐渐积累了结构上的技巧和技术 ,创造出来的符合地方条件 ,与自然协调的建筑形式”(川西北乡土建筑的生态特征初探 ,成斌)。

俞孔坚学者对乡土景观的概念有着较为详细的定义,他将乡土景观分为三种不同的理解进行诠释,分别是地域性景观、乡村景观、寻常景观,认为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因此,乡土景观是包含土地及土地上的城镇、聚落、民居、寺庙等在内的地域综合体。[俞孔坚。 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 建筑学报, 1993, (2): 10-14.

]可见,各个学者所处研究领域不同,对乡土景观也有不同的见解,但也有一定的联系,根据社会的进步以及设计学科的需要,乡土景观的概念也在变化。

2乡土景观研究的各学科流派

乡土景观是一门较景观生态学更为年轻的学科,由于各个学科在研究乡土景观的出发点与应用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同,从而形成乡土景观在应用研究上形成的差异,形成以学科为圆心的若干流派,不断的在学科交叉网中深化研究。学科包括本体学科与外部学科,各个学科研究主体不一,因此研究成果与研究方法各有不同。

地理学研究流派

地理学主要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人文地理学、历史地理学,其研究内容主要是在不同地理特征基础上形成不同特色景观的类型及演变,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金其铭、刘沛林等人。金其铭等人认为乡土景观是在乡村地区具有一致的自然地理基础、利用程度和发展过程相似、形态结构及功能相似或共轭、各组成要素相互联系、协调统一的复合体[ 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 [J]. 中国园艺文摘。2010/01.],金其铭主要是对城市地理与文化地理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文化景观研究,另一个是农村聚落地理研究,主要成果有早期的《农村聚落与土地利用》、《农村聚落地理研究》等文章。刘沛林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地理、聚落地理、景观规划及人居环境学,他运用景观基因全新概念,对景观差异性进行了相应的分析研究,并对农村聚落文化沉淀进行相关研究,主要成果包括《基于景观基因完整性理念的传统聚落保护与开发》、《景观基因图谱:聚落文化景观区系研究的一种新视角》等文章。

景观设计学研究流派

景观设计学科主要以景观保护与再利用为研究对象,景观设计学科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目的在于帮助设计师用一种新的、非自我的视角,设计内在人生活的景观,从一种不自觉的、没有设计师的景观和唯设计师的景观,走向自觉的为使用者而设计的景观。[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J]. 建筑,2005/04,第23卷。]俞孔坚教授在这方面有很多理论研究以及成功的案例,将人地关系的和谐与否放在首位,重视人行回归,土地回归,认为只有尊重与善待土地,才能重建人地关系的和谐,他在《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一文中,提到了当代中国设计创新的动力与评价中国现代设计的根本标准的两种危机意识,一种是指民族身份,另一种就是指人地关系,这两种危机意识出现的核心问题就是对本土性的忽视。[ 俞孔坚。李伟。《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 2004/08.]俞孔坚教授在于2006年提交给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委的“三个建议中”[ 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中国园林[J].2006.]也提到了对于乡土文化景观的保护,并认为风景园林学科应将这个事业视作本身的使命,在其中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俞教授在进行理论研究的同时,并进行了很多设计实践项目,很多实践项目都是作为成功案例被行内用来教学研究以及学习。在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2002年大会上,俞孔坚领衔设计的中山岐江公园获得年度大奖,这是国际景坛最高奖项之一(如图二)。中山岐江公园建造在废弃造船厂旧址上,是俞孔坚景观理念的代表作。其主导思想是保留、更新和利用造船厂原有地基与植被,充分提炼工业时代的标符,同时进行新的设计和艺术加工,采用现代景观语言来强化场地及景观作为特定文化载体的意义。比如重新包装水塔,使之变成了照亮过去50年过往时间的灯塔。这个曾受到国内众多专家反对的方案后来却受到了国际评委的高度赞赏,被称为“工厂有幸化公园”,“船坞和齿轮成为城市的怀旧艺术”。成功案例还有沈阳建筑大学的稻田校园设计,运用原始的农田肌理营造的乡土校园景观,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如图三)

图二 广州中山岐江公园

图三沈阳建筑大学稻田校园景观及设计草图

由此可见,俞孔坚教授运用独特新颖的专业知识使理论不再是空谈,对于乡土景观的重视不仅仅是作为一名景观设计师的身份去提出问题,更多考虑的是整个名族未来发展兴衰与否。

景观生态学研究流派

景观生态学流派主要是主要集中在城乡交错带的景观格局和乡村土地整理研究以及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研究上。此外,还包括从20世纪90年代村落生态学科对村落生态系统的分布与模式的研究,近年来,关于景观生态学的过程、格局与尺度方面研究较多,景观类学科基本都是遵循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模式,这为乡土景观的研究有很好的指导和研究基础。[ 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 [J]. 中国园艺文摘。2010/01. ]主要代表人物有王云才、谢花林、郭文华、王浩、王向荣等人。王云才多年来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做了多方面的研究,他的研究热点包括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性与孤岛化现象、传统地域“欠发达”与文化景观边缘化现象、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地方性与现代化、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的真实性与商业化。并在《传统地域文化景观空间特征及形成机理》一文中提到,在“四化”(城市化、工业化、现代化、商业化)对传统地域文化景观冲击下,传统与现代、地方性与国际化、保护继承与创新发展的矛盾日益尖锐,不同作用不同过程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特征与机理,因此要建立完善的传统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控制体系。

建筑学研究流派

建筑学研究流派主要集中于对乡土聚落及民居研究,基本侧重于古建、古民居以及聚落的组织、布局以及形态,乡土聚落适应于当地的乡土环境,并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由于不同地区的乡土环境的差异,导致各地乡土聚落形态、规模、布局、职能等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同样也可归为乡土景观研究部分。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阮仪三、彭一刚、陈志华、张松等。阮仪三学者多年也致力于乡土建筑与古村落的保护及相关研究,表达了对所谓民族之根的关注与重视。彭一刚学者在此方面的著作主要有《传统村镇聚落景观分析》,书中主要对传统村镇聚落形态形成与传统村镇聚落的景观分析进行了大量的描述,这对于今后的乡土聚落研究部分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还包括陈志华学者的《浙江省新叶村乡土建筑》以及清华大学出版的《诸葛村乡土建筑》等著作,都是重要的研究著作。目前,乡土建筑是最脆弱,也是受到最大威胁的文化遗产,众多学者也是共同呼吁全社会都能关注日渐消失的乡土建筑,重视对乡土建筑与它多体现的地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问题。

风景园林学研究流派

风景园林学学科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乡土景观和乡村景观,本学科的代表人物为同济大学刘滨谊教授,他在几十年的教学以及实践经验中,成果以研究乡村景观居多,他认为乡土景观是可开发利用的综合资源,是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他发表了《风景景观工程体系化》、《图解人类景观―环境塑造史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等学术专著;并应美国芝加哥公署司的特别邀请,独立完成了迄今为止在美国最大的中国式园林“芝加哥中国城公园”的规划方案。他的设计倾向于对当代国外设计方法与中国本土景观园林相结合,为中国当代景观设计谋求更为适应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景观设计方法,在我国景观园林研究领域独树一帜。

3以景观生态学学科为核心的研究路径重构

以景观生态学学科为核心的研究路径包括三种,分别是学科本体路径、外部学科路径、应用路径。以景观生态学学科本体路径为核心看待乡土景观,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作为乡土景观的研究基础,以研究乡土景观发生过程及内在属性为目标,对乡土景观垂直及水平要素的特征加以描述,主要研究乡土景观的过程、功能、结构。以其他视角为核心看待乡土景观,通过对乡土建筑、传统文化景观、乡土园林所影响到的社会、文化、地理背景的研究,深层次的发掘乡土景观的内涵与过程研究。本类研究不再是以建筑自身为主体,而是以“关系”为主体,从这些学科的视角观察建筑与学科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乡土景观在学科外部多方面的属性及特点,这些学科包括景观设计学、风景园林学、地理学、建筑学、风景美学、文化学、考古学等。外部学科路径符合当代“各门学科在不断分化的同时又在相互交叉点上产生综合”的趋势[ 岳邦瑞。地域资源约束下的新疆绿洲聚落营造模式研究。2010.

],目前看来,其研究领域为“跨”,但其研究理论与方法实为“借”,取“外部学科”的视角,依靠“引进方法”,持“拿来主义”的态度对待研究对象,比如研究乡土建筑与社会学的关系,则广泛采用社会学中一般研究方法―社会调查方法;若从人文地理学角度,则采用地图方法等,距离真正意义上的“研究交叉”尚有一段距离,有待针对性更强的理论、方法的创新与整合。

在应用路径方面,小城镇规划建设随着现代城市建设中,大量的钢结构、膜结构被应用其中,由此出现的是大量的豪华硬质铺装、只可远观的大草坪、大型硬质广场等景观。城市原本的地域特征逐渐消失,区域特征也开始不明显,众多学者提出在城市设计中的乡土化研究,俞孔坚教授提出反规划的景观系统模式,确实是一种让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乡土化城市景观有效模式,赵永斌在他所写的《乡土化城市景观初探》中同样提到,为了避免我国的城市景观趋于雷同的这种现状,必须根据我们自己的文化特色去设计创造我们的城市,利用具有乡土化特色的景观来装饰我们的城市空间,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环境才能更加舒适。对于小城镇规划建设过程中的运用,将乡土景观与小城镇建设规划相结合,沈雷洪描述了乡土景观的四大特点分别是:实际功用性、多样性、文化意义、时代性与社会性,并讨论了乡土景观所具有的景观、社会、经济、生态、科研、教育等价值对建设有中国特色小城镇的重要意义;在乡土景观元素与现代园林的结合运用方面,孙新旺的《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一文中,他依据不同的表现形态,将乡土景观元素归纳为:乡土的“物”、乡土的“事”和乡土的“意”3类,并探讨了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创作中的运用,分别提炼出不同类型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方法;住区设计对乡土景观的运用方面,曾庆华与彭重华在《乡土景观设计特征对居住区景观限额设计的启示》中也提到了乡土景观设计是“百姓的设计”,其特征能为居住区景观限额设计带来许多启示,例如空间上追求人性化尺度和亲和感、设计元素以绿色、土为主体、材料选择上扎根于地域性、场地性等。

每一个学术研究必须要有自己的理论学科为基础,也需要其他外部学科多视角研究,理论到实践的终点就是达到应用路径层面,任何一个本体学科无法完全支撑起整个学科学术研究,但是本体学科必须拥有本体学科自有的基础理论研究,才能使本学科更好的发展及相关外部学科之间有更好的融会贯通。

4 整合与重构――乡土景观研究存在问题以及展望

如上所述,乡土景观的研究并不是某单一学科就能够解决的,它在地理学、景观生态学、建筑学、风景园林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基础上进行多学科、多角度综合研究,其研究目前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有很大的发展研究空间。目前,乡土景观还没有一套完整的理论研究体系,其系统性的研究还是相对落后,相应的理论研究体系有待完善;乡土景观在创作上仍然处于摸索前行的状态,许多相关设计给世人展现出惊喜的同时仍旧存在许多纰漏,考虑到视觉冲击的同时,对景观营造带来的某些不和谐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调和。

因此,准确的理解国内乡土景观并发展乡土景观,这对于探寻一种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建设模式有很重要的推动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得以可持续发展,使我们明天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的任务是任重而道远,这对于更多的设计者来说是最基础最具有意义的研究,对于其未来的研究展望有如下几点:一、将乡土景观的研究不要仅仅作为景观设计师的研究使命,更是设计相关行业工作者的使命;二、政府的政策支持与民间组织的支持,政策支持主要是政策文件实施以及资金方面,民间组织主要是指民众中非设计者的参与与呼吁;三、完善的法规体系和科学的管理是最大保障。相信在越来越多致力于乡土景观研究的学者们共同努力下,乡土景观营造在设计领域和学术领域都将取得可喜的成果。在将来的研究中,应针对各个地区不同的地域资源进行乡土景观的调查和分析,来实现乡土景观在多个领域的运用,更多的是如何保护现拥有的乡土景观资源,以便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更多的乡土气息,让我们的生活多一些自然的味道。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王志芳。黄国平。论乡土景观及其对现代景观设计的意义 [J]. 建筑,2005/04,第23卷。

[2] 项红梅。宋立。初宝顺。乡土景观的国内研究状况。 [J]. 中国园艺文摘。2010/01.

[3] 俞孔坚。李伟。《续唱新文化运动之歌―白话的城市与白话的景观》[J].建筑学报。 2004/08. [5] 俞孔坚。《关于防止新农村建设可能带来的破坏、乡土文化景观保护和工业遗产保护的三个建议》.中国园林[J].2006.

48 22229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