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汇聚(通用10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汇聚(通用10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第一篇】

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那么今天网友为分享的“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汇聚(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宣传思想干部要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增强本领能力,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这是站在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过去的经验,面向未来新任务新目标,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1.必须把握队伍建设根本。

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建设的新要求,也是对宣传干部队伍建设重要论述的新发展,和党的xx大以来党中央对新闻舆论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等方面的队伍建设要求一脉相承。

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必然要求。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明确了指导思想、方针原则、重点工作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开启新征程、完成新任务、实现新目标,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把握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中心环节,承担建设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战略任务,履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必须在政治、业务、能力等方面有过得硬、使得出的本领,在理论、舆论、文化、文明等工作上有扛得起、拿得下的本事。

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的现实需求。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离民族复兴越来越近,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但是也面临很多发展中的新问题。对于宣传工作而言,如何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让世人公平公正地看待中国?面临观念交锋、人员交流、国别交往明显增多的新情况,如何推动适应和平、发展、合作的潮流,共商共享共建“一带一路”,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面对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革命,如何让科学理论更深入人心、正确舆论更激荡人心、先进文化更滋润人心、文明风尚更感染人心?面临“大国成长中的烦恼”“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中的困扰”“经济新常态下的变局”,如何传导给国民一个积极、健康、务实的心理预期,如何培育国民理性、辩证、综合、恰当协调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素养?宣传思想工作要取得实效,只有坚持问题导向,提高宣传干部素质,才能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

满足宣传工作者自身成长的发展追求。宣传思想工作者履行职责使命,必须有品格才敢扛事,有本领才能担当,有信念才能固守根本,有本事才能胜任履职,有精神才能开拓奋进。作为一项政治性强的工作,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必须有高的政治素质,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有宽的视域,才能“乱云飞渡仍从容”;有深的理论根底,才能“咬定青山不放松”;有好的本领能力,才能“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一个合格的宣传思想工作者,必然也是一位常反省自思、奋发进取的优秀工作者。要完成新时代的艰巨任务,必须坚持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始终牢记政治过硬的根本要求,不断修炼本领高强的基础素质,坚持求实创新的价值追求,追求能打胜仗的战略目标。

2.切实提高本领能力素质。

政治过硬是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根本素质。党的宣传思想工作首先是一项政治工作,宣传思想工作者首先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政治过硬是必然要求。坚持政治标准,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确保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正确、政治原则坚守、政治道路正确。

政治意识强,忠诚信仰,立场坚定,旗帜才能举得高、立得稳、走得远。政治素质高,体现在高尚如一的政治品德、驾驭全局的政治水平,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坚决围绕党的十九大确定的战略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结合解决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统筹各方、统一思想,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凝聚共识、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共同奋斗。

政治过硬是明确的,要有良好的政治品德,懂纪律、守规矩,守底线、远红线;讲道德、育美德,有实线、求高线。政治过硬是现实的,要有高超的政治水平,政治敏锐性、鉴别力强,有问题看得明、见事早,复杂问题看得清、判断准,重大问题看得深、想得透。政治过硬是具体的,是非面前态度明确,抉择时刻头脑清醒,思想问题不摇摆、不骑墙,理论问题不漂浮、不虚妄,现实问题画好实线、不涂虚线。

本领高强是宣传思想工作者的基本保障。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专业性更强、技术活更多,没有高素质、真功夫干不好“瓷器活”,只有好把式、强内功才能揽“金刚钻”。新时代宣传思想干部必须增强8种本领:学习本领、政治领导本领、改革创新本领、科学发展本领、依法执政本领、群众工作本领、狠抓落实本领、驾驭风险本领,还得有辩证综合分析能力、把握正确导向能力、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能力、做好意识形态管理能力、善做网上舆论宣传和斗争的能力、处理复杂问题和突发事件的能力等多种能力。

从事新闻舆论、理论、文化、文明建设等各方面工作的宣传思想工作者都得有几把刷子。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提高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人民头脑的能力。在媒体融合创新上下功夫,培养用精准舆论引导广大受众民心的能力。在传承创新文化上下功夫,提高用优秀文化振奋广大国人精神的能力。在文明滋养新风上下功夫,培养用多样手段提高广大人民素质的能力。在综合传播实力上下功夫,提高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能力。

3.抢占意识形态制高点。

求实创新是宣传思想工作者的永恒追求。做好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要树立务实求实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与时俱进的理念、创新创造的导向。

坚持求实。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者,注重调查研究,深入实际、深入一线,讲事实、说实话、道实情、办实事,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培育优良作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新闻志向、价值取向,常写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当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文艺工作者要深入生活、扎根基层,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多写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以高尚的精神鼓舞人。

坚持求真。做好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必须研究问题,探究真理、揭示真相、传播真知、传递真情,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要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潮,敢于亮剑,明辨是非,澄清谬误,也要有“四两拨千斤”“妙语巧解心中事”的宣传艺术,理直气壮说理论、深入浅出讲道理、具体切实准引导、生动活泼做宣传,正本清源,深入人心。

坚持求新。面对社会观念、经济形态、舆论生态的巨大变化,面对互联网、大数据、智能技术的创新发展,宣传工作者必须与时俱进,学习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善用新工具,巧用新方法,活用新理念,常用新媒体,提升宣传思想工作的到达率、传播率、有效率;创新媒体发展的观念、体裁、体制、机制等,提高新闻舆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坚持求效。求实创新是价值追求,也是实践要求,需要全面把握,创新只有在求实的前提下才能有效,求实只有在创新的助力下才能更好落实。要有虚实结合、虚功实做的艺术,也要有既务虚又切实的本事,还得有上接天线、下接地气的能力,切入点可能不同但最终的落脚点必须是办实事、求实效。

能打胜仗是宣传思想工作者的主要目标。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者要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的胜仗,必须有敢胜的勇气、争胜的决心、善胜的智慧、打胜的能力。

树立阵地意识,意识形态的斗争是新时代伟大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没有硝烟的战场,思想上的防线一丝一毫也不能松。打通网上网下宣传,畅通境内境外传播,贯通理论实践联系,巩固传统阵地,占领新兴阵地,实现广泛深入覆盖。

树立高地意识。维护我国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坚持中国道路、中国特色,必须站得高、谋得远,想得深、做得实,切得细、做得巧。理念上要抢占意识形态的制高点,目的上要有价值追求的高目标,范围上要有历史现实的宽视野。

树立园地意识。宣传思想工作肩负促进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紧紧团结一起的重任,必须重在建设,有建设园地的理念、培育园地的措施、管好园地的能力,才能以理服人、以文化人。

树立基层意识。宣传思想工作者能打胜仗,必须立足现实、面向基层一线、扎实基础工作、服务基本人群,必须把基层作为宣传工作的基地,把精力、经费、项目投入基地建设,把一线宣传思想工作者作为主力军来培养,通过平时的细致工作推动宣传思想工作落地见效。

树立斗争意识。意识形态的斗争是长期的,“无形之战”随时在进行。不打无准备之仗,才能常打胜利之仗。能打胜仗需要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结合,需要敢胜勇气和善胜智慧联通,需要未雨绸缪、先谋后定、谋定后动的统筹谋划,需要动则必成、攻则必克、守则必固的执行能力,需要知行合一、攻守兼备、机智灵活的真正本领。

建设一支符合新时代需要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政治过硬是根本前提,本领高强是基础条件,求实创新是方法手段,能打胜仗是目标追求,需要我们全面准确地领会,更加积极地从自己做起,切实提高本领能力素质,为开创宣传思想工作新局面、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力量。

内容提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切实把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确保认识到位;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到实处,确保领导到位;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确保情感到位;把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确保措施到位;解决好钱从哪里来、怎么用、怎么管的问题,确保投入到位;开展乡村振兴统计监测,确保考核到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确保认识到位、领导到位、情感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考核到位,持之以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稳中求进的工作举措,把乡村振兴的美好蓝图一步步变为现实。

夯实思想基础,确保认识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最突出的发展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显著的发展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呼唤,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需要。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来说,就是要切实把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应认识到,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在农村,最大的潜力和后劲也在农村。在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同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样的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还应认识到,当前我国经济运行稳中有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外部环境发生明显变化。农业要比以往更加注重保供给、提质量、稳物价,继续为稳住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发挥“压舱石”和“稳压器”作用,继续为国家宏观调控留出回旋余地和腾挪空间,为党和国家工作全局赢得战略主动。更应认识到,振兴乡村是人民的期盼。农民群众期盼得到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亿万农民群众是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这就要求我们真正把“三农”工作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更加注重农业农村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把乡村建设和城镇建设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推动实现包容性、普惠性发展,使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发挥政治优势,确保领导到位。在20xx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最大政治优势。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就要完善党领导“三农”工作的体制机制,提升党领导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要把“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落到实处。按照党委和政府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的要求,调整、完善、充实各地农村工作领导机构,配齐配强力量,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治国安邦,重在基础。基层党组织强,就可以强基固本。要坚持把行政村作为乡村治理的基本单元,稳定县乡村三级治理架构。落实乡村基层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政策,推进乡村善治。不断提高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和运转的保障能力,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促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确保有人干事、有钱办事,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

践行“一懂两爱”,确保情感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村工作队伍。懂农业,就要准确把握国情农情,用辩证思维、唯物史观、国际视野来看待、分析中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深刻认识到“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刻苦钻研、懂行精进。爱农村、爱农民,就要倾注感情、肩负责任,守土尽责、勇于担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上行稳致远。回顾历史,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都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土地增值收益“取之于农、用之于城”的问题长期存在,“农村的地自己用不上、用不好”的问题尚未破解,农村人才、土地、资金要素单向流入城市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与城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依然任重道远。在国家经济实力、财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更要千方百计创造条件,加快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三农”工作干部做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要学深悟透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切实了解农民群众的诉求和期盼,遵循农村发展规律,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要有决心有能力有韧劲落实党的“三农”政策,密切联系群众,带领农民致富,维护农村稳定。同时,要树立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用人导向,加强“三农”工作干部队伍培养、配备、管理、使用,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的伟大事业。

聚焦重点难点,确保措施到位。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既坚持统筹推进、全面振兴,又着力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一是立足产业兴旺,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着力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推动农业提质增效和增强竞争力,实现产业振兴。大力支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着力打造高起点、高标准的现代农业建设样板区、乡村产业兴旺引领区。以培育一批产业强、产品优、质量好、生态美的农业强镇为重点,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和农村经济动能转换,并建立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围绕良种良法良田良品扎实工作,持续巩固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是立足生态宜居,推动绿色发展,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发挥农业多种功能,融生产生活生态于一体,发展观光休闲农业和智慧农业。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紧密结合,坚持因地制宜、村民主体、建管并重、有序推进,重点做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厕所粪污治理、生活污水处理等工作,推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县、示范村建设,以典型引路,促比学赶超。三是立足乡风文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掘传统农耕文化,支持乡村文化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弘扬主旋律,树立社会正气。四是立足治理有效,完善农村“一事一议”民主决策机制,抓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振兴计划、农村综合改革试点试验、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等重点工作,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五是立足生活富裕,着力抓好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小农户利益联结、共同发展,支持外出经商务工农村人才返乡创业,鼓励社会资本到农村投资兴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让广大农民有更多归属感、获得感。积极构建完善财政综合扶贫政策体系,增加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加强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

强化资金保障,确保投入到位。乡村振兴战略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离不开真金白银的投入。要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创新投融资机制,拓宽资金筹集渠道,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确保投入力度不断增强、总量持续增加,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加快推进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明确和强化各级政府“三农”投入责任,层层传导压力,解决好钱从哪里来、怎么用、怎么管的问题。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重中之重”“优先发展”的要求,夯实财政支持乡村振兴的制度基础和保障机制。贯彻落实关于将更多土地增值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重要指示,按照“取之于农,主要用之于农”的原则,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逐步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决策部署,探索构建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推动农业信贷担保服务网络向市县延伸。通过担保费率补助和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地方农业信贷担保机构降低担保门槛、扩大担保覆盖面,切实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的可得性。充分发挥农业领域政府引导基金作用,落实涉农税费减免政策,带动农业领域社会投资。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健全适合农业农村特点的农村金融体系,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加强监管,规范发展农业保险市场,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质量。

加强激励约束,确保考核到位。为确保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真正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把党管农村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必须加强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的考核监督和正向激励。按照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各省区市党委和政府每年要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展情况。相应地,要加快实施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考核,把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监督考核的“指挥棒”作用,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形成党政干部推进乡村振兴的硬约束。以科学、全面、实用、精准为原则,建立能够客观反映乡村振兴进展的指标和统计体系。围绕20xx年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提出的约束性指标、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和重要改革任务,开展乡村振兴统计监测,夯实考核评价基础。

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科学的信仰、理性的信仰。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实践运动,还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里面都贯穿着一个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就是信仰,是根本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是马克思主义。这个信仰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必须搞清楚两个基本问题:第一,信仰是什么?第二,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只有在此基础上,我们才可以真正把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化到灵魂深处、转化为现实的实践。

信仰是对价值的最高追问。

信仰的本质是价值问题,是对价值的最高追问。信仰从本质上来讲是思想认识问题。人们认识世界有两个方面:一是想搞清楚“是不是”的问题,这是事实判断;二是想搞清楚“该不该”的问题,这是价值判断。事实判断服从唯物论的原则,与人们的主观愿望没有关系,是按照客观标准和外在尺度认识的世界;价值判断则服从价值论的原则,同一个事实不同的人有可能做出完全不同的价值判断,这是按照主观标准和内在尺度认识的世界。事实判断旨在求真,价值判断旨在求善。

信仰属于价值判断,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价值判断都是信仰问题,信仰是对价值的最高追问。价值判断就是回答“该不该”的问题。所谓价值追问,就是对“该不该”或者“有没有意义”问题的追问。价值观也就是怎么看“该”或者“不该”、“有意义”或者“没有意义”。如果对价值的追问超越了生命价值,就会上升为信仰。例如,什么是拜金主义的价值观?就是把金钱作为判断“该”或者“不该”的标准,认为有钱就该,没有钱就不该。但是如果把这样的价值追问达到这样的地步:为了钱就可以不活,即超越了生命价值,这就上升为对金钱的信仰。再如,什么是自由的价值观?就是把自由作为判断“该”或者“不该”的标准,凡是符合自由的就是该的,凡是不符合自由的就是不该的,但是如果把这样的价值追问达到这样的地步:不自由毋宁死,这就不是普通的自由价值观,而是对自由的信仰。

由此可见,为了信仰,是可以付出生命的。中国共产党人的。

入党誓词。

中说: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这就是信仰的宣示。

信仰具有理性和非理性的区别。

信仰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总体上来说,根据追问价值通达信仰的不同方式,可以把信仰大致分为两类:理性的信仰和非理性的信仰。

人们认识世界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事实判断,另一个是价值判断。事实问题是科学的范围,但是科学永远不能超越事实范围走向价值领域,也就是说,“是不是”的事实问题,永远不可能回答“该不该”的价值问题。价值问题是由人文来回答的。人文由艺术、宗教和哲学组成。它们都是回答价值问题的,但是它们回答价值问题的方式不同。艺术用感性直观的方式表达价值,宗教是用非理性的方式回答价值问题,哲学则是为价值找到理性的依据。

信仰是对价值的最高追问。艺术没有自己独立的王国,不可能直接通达信仰,只能用来表达信仰。那么,通达信仰只有两条路可走,一个是宗教,另一个是哲学。这两种信仰所达到的价值追问高度,没有本质区别,为了宗教的信仰可以献身,基于哲学的信仰同样可以牺牲生命。它们的根本区别在于通达信仰的方式:宗教是以非理性的方式通达信仰,是因信而信;哲学是用理性的方式通达信仰,是因真而信。也就是说,信仰有两种:理性的信仰和非理性的信仰。

非理性的信仰是排斥理性的。非理性的信仰不需要理由,是“因信而信”。宗教都属于这样的信仰。一个宗教信仰,无论它的逻辑多么严密,但前提是经不起理性追问的。

理性的信仰恰恰是以理性作为根基的,经过理性反思为真才信,是“因真而信”。马克思主义就是理性的信仰。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性信仰。

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科学的信仰、理性的信仰。那么,这样的信仰为什么是科学的和理性的?这可以从它对终极关怀的理性回答中找到答案。

从理论上来讲,只有两种可能:第一,通过无限延长自己的生命来追求无限的意义和价值。这绝对不是一个理性主义者所能够给出的答案,因为有理性的人都知道,无论一个人的生命有多久,总有大限要来临的那一天。第二,理性主义者的方案,承认生命有限,不去无谓地追求生命无限,而是追求生命的高度,也就是在有限的生命中追求无限的意义和价值。在这样的情况下,生命的长短已经不具备根本意义了。如果一个人的生命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即使是短暂的,也是灿烂的和值得的。

马克思沿着这个思路为共产党人找到了信仰。1835年8月,马克思中学毕业写过1篇。

作文。

——《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在这篇作文中,马克思用诗一样优美的语言,表达了崇高的人生价值追求:“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选择“最能为人类而工作”这样的职业,这样的人生才有意义和价值。

马克思所倡导的价值追求到底是不是理性的和科学的?是不是值得信仰呢?让我们借用海德格尔的一个理念“向死而在”,从生命的终极意义上来追问一下吧:生命的本质实际上是一个有限的过程,不要去追求那个最终的结果,因为最终的结果都是走向无限的虚无,即死亡。我们只有面对无限,才能思考和规划如何安排好自己有限的生命过程,才能反向思考我们今天该不该这样活。

假设要面对死亡了,我们回顾一下自己的一生,感到生命是有意义和价值的,选择是无悔的,如果再重新度过一生的话,我们还会这么过。请问这个理由是什么?理由可以有很多,但是真正的理由绝不可能建立在世俗的基础之上,因为在这个时候世俗的东西已经没有意义了。既然生命的本质是一个过程,那么,有意义的生命在于过程的精彩。什么样的生命过程才是精彩的呢?马克思告诉我们:“尊严就是最能使人高尚起来、使他的活动和他的一切努力具有崇高品质的东西,就是使他无可非议、受到众人钦佩并高出于众人之上的东西。”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有尊严地度过自己的一生,有尊严的生命才是值得的,才是精彩的,才是有意义和价值的。对于没有尊严的生命过程而言,每一分钟的延续都是耻辱。什么样的生命过程才是有尊严的呢?马克思说因为生命得到了人们的尊重,达到了崇高。为什么会得到人们的尊重呢?马克思的回答是:因为“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什么是主义呢?“主义”就是核心的价值追求。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呢?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所倡导的、被共产党人所遵循的价值和灵魂,即造福人民和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如果为了这样的价值追求可以献出生命,那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这样的信仰是科学的、理性的信仰,具有崇高的生命价值追求。

在实践中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

我们往往会在不同的层次上使用“马克思主义”这个概念。比如说,马克思主义分为三个组成部分,即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里是指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再比如说,我们从事的事业是伟大的事业,因为这是造福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事业,这里是指马克思主义的运动和实践。还比如说,我们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这里是指把这个主义当成信仰的人。

无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实践运动,还是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都贯穿着一个灵魂,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追求,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道”。古人云:“道不离器。”马克思主义的“道”,就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动和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点在于它的实践性,而不是空谈“主义”。离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运动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只能是一个幽灵。所谓“大道之行也”,“道”是用来行的,不行就没有“道”。

马克思主义的“道”就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表达、运动实践中,就在每一个信仰马克思主义的人的身上。实现马克思主义这一价值追求,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正是对资本逻辑的扬弃、对资本主义的拨乱反正。所谓社会主义,就是把社会的整体利益和理性价值作为核心价值追求。如果制度理念、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是围绕让社会整体利益得到有效满足而提供充分的制度保障,这样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制度,这样的社会就是社会主义社会,这样的文化就是社会主义文化。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就是“道器不离”:马克思主义是灵魂,社会主义是载体;马克思主义是价值追求,社会主义是价值实现方式;马克思主义是“道”,社会主义是“器”。如果马克思主义离开了社会主义,它只能成为空想,只能成为空中楼阁;如果社会主义没有了马克思主义,就会丢魂,就会走邪路。

由此可以看出一个清晰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无论有多少个理论形态,它的“道”只有一个,而实现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即“行道”的方式可以有很多,也就是说,社会主义的具体模式可以有多个。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并不能说明社会主义的失败,更不能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失败,只能说明苏联模式具体路径的失败。同样的道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说明每个国家、每个民族可以而且必须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历史条件、面对的课题和任务、人民的需要和要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造福人民的具体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本身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代转换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实现造福人民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追求的中国道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实现形态,就是造福人民的具体实践和现实运动。正是基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和价值认同,我们把全国十几亿人的力量凝聚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带领人民不断创造“中国奇迹”,不断创造美好生活。

内容提要: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自觉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着力增强主体性。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化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交流互鉴,着力解答时代之问和世界之问,凝练出具有标识性的概念与理论,不断增强原创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与我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地位相比,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传播中国话语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指出,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要求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这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强起来明确了任务、指明了路径。

着力增强主体性。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使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刻把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着力增强主体性。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增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把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作为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前提和基础,凸显了马克思主义对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导地位。在整个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够达到马克思主义那样的高度。离开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就会迷失方向,就无法深刻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更无法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规律,也就会失去不断塑造和引领时代精神的真理力量。充分体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与真理性,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主体性最重要的体现。

以不忘本来为根本和坚实基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无视根本的凌空蹈虚是学术研究之大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势必不能长久。在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独树一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社会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例如,天下大同的世界观,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人生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价值观,知行合一的实践观等,都凝结着中华民族对世界、生命和社会治理的认知与感受,支撑起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恢宏气象和深远影响,奠定了中华民族最为深沉、最为持久的文化自信。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体性,就要把研究目标定位于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让中国智慧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不断释放强大正能量。

以吸收外来为参考和重要资源。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既要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又要批判地继承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切优秀成果,与世界各国创造的哲学社会科学交流互鉴、共同发展。对国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我们要密切关注和深入研究,有分析、有鉴别,既不一概排斥也不全盘照搬,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真正以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全球视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同时,以文化多元性和文明多样性超越文化单一论和文明优越论,进而以交流超越隔阂、以互鉴超越冲突,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断走向世界的主体性自觉、自信和自强。

以面向未来为愿景和理论前瞻。思想理论是行动的“火车头”,其价值不仅在于解释过往,更在于面向未来、把握未来。面向未来,即在不忘民族“本来”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吸收世界各民族“外来”文化有益成分的基础上,构建具有前瞻性、引领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为中华民族未来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支撑。构建面向未来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不忘本来是根本,吸收外来是必要条件。丢掉“本来”,排斥“外来”,便没有“未来”可言。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仅概括了中华文明生生不息、贯通古今的基本精神,而且体现了新时代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包容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特征。

不断增强原创性。

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也不是逻辑推演出来的,而是在不忘本来基础上继往开来、升华创新出来的,是在吸收外来基础上博采众长、提升创新出来的,是在面向未来基础上审时度势、解答时代问题过程中凝练创新出来的。就是说,它是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三者融合过程中综合创新出来的。

不忘本来,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体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文化软实力,在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需要积极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当认识到,不忘本来绝不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是返本开新,让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不断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同时,要围绕中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不断作贡献的中国”。

吸收外来,不断深化与国外哲学社会科学交流互鉴,展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可以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滋养。要坚持洋为中用,融通各种资源,不断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陈寅恪说过:“真能于思想上自成系统,有所创获者,必须一方面吸收输入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来民族之地位。”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基础上,吸收、融合其他民族哲学社会科学有益成果,有助于生发出新的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对国外的思想理论、概念理念、话语言说、方法逻辑,要有分析、有鉴别,真正适用的就拿来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一定要有批判与创新精神,这也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之一。

面向未来,着力解答时代之问、瞻望未来之路,彰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新时代是新思想之母,新实践是新理论之源。党的xx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科技发展突飞猛进、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人类生活丰富多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改变着当今世界。向内看,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应深入研究为什么要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向外看,面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和挑战,应深入研究为什么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何谓人类命运共同体、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大问题;向前看,面对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情形,应深入研究怎样讲好中国故事和如何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问题;向后看,面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国与国关系中的困惑,应善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研究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等重大问题。深入分析、解答、阐述这些重大问题,才能彰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准确把握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精神实质,凝练出具有标识性的概念与理论,不断呈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原创性。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迎来强起来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事业成功的关键所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仅是政治上的要求,也是学术理论发展的要求和方法论的要求。无论不忘本来、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吸收外来、借鉴各国哲学社会科学有益成果,还是面向未来、创建具有前瞻性的思想理论,都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确保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始终坚持正确方向、符合科学规律,才能真正构建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指出,人心是最大的政治。人心在我,各族人民就能众志成城。要多办一些顺民意、惠民生的实事,多解决一些各族群众牵肠挂肚的问题。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把这一重要论述精神深刻领会好、贯彻落实好,必须对我们党强调了几十年的群众路线问题有一个全面深刻的认识。

群众问题是一个永恒的命题。

贯彻群众路线,首先要弄清楚群众问题。当权者如何看待和对待老百姓,是古今中外任何政权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以下三个层面可以帮助我们加深理解群众问题。

第一个是从我们党的层面来看,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群众路线”这个词是我们党创造的。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视人民群众为历史的创造者,始终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始终把党群干群关系比成鱼水关系。既然是鱼水关系,就意味着水可以离开鱼,而鱼是绝对离不开水的。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之所以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成就,根本原因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不动摇。

第二个是从古代层面来看,民本思想在中国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封建统治者应该如何看待和对待老百姓,我国古代杰出思想家和开明皇帝有过清醒认识。《尚书·五子之歌》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老子》说:“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论语·泰伯》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尽心下》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唐太宗李世民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等。可见,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是比较彻底的。

第三个是从国外层面来看,西方的民主人权思想由来已久。“民主”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意思是指“大多数人的统治”,最早是古希腊的雅典实行过“城邦民主制”。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资产阶级民主人权思想最有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文件:一是1776年的美国《独立宣言》,提出“人人生而平等”思想;二是1789年的法国《人权宣言》,提出“天赋人权”主张。西方国家以此为思想基础,建立起来的议会普选、多党竞争、分权制衡等民主制度,至今标榜“普世价值”为西方人自豪和推广。

以上三个层面说明,群众问题不是今天才有的话题,而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不是中国和我们党才有的问题,而是一切执政党和当权者都必须共同面对的问题。一句话,群众问题是阶级社会永恒的命题。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什么是党的群众路线,最权威的解释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的表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讲的是根本立场问题;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讲的是根本方法问题。

根本立场问题,是指对待人民群众的根本态度、思想感情和价值观问题。毛泽东同志强调:“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并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与我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民主人权思想的本质区别所在。就是说,我们党把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根本依据和最终目的。而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民主人权思想,都是把“臣民”“子民”“选民”作为巩固政权的手段,或作为维护封建皇权的“统治术”,或作为职业政客从事“精英政治”的工具。

根本方法问题,是指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长期实践中形成和坚持的根本工作路线,是实现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根本工作方法,是认识来源于实践并接受实践检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具体运用。“从群众中来”,就是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要以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诉求,经常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做到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尊重群众、关心群众。“到群众中去”,就是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形成巨大的物质力量,做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

走群众路线也不能搞“尾巴主义”,必须协调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要处理好有权和用权的关系,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才能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这就要求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想一想对群众是否有利,有利的事情就干,而且一定要干好;不利的,就坚决不干。要处理好群众的现实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努力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点,决不能以符合群众的长远利益为借口,损害群众的现实利益。要处理好大多数群众的愿望与部分群众特殊要求的关系,努力找到两者之间的结合点,决不能以符合大多数群众的愿望为借口,损害部分群众的切身利益。要处理好必要与可能的关系,努力找到两者之间的交汇点,做到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不能超出群众的承受能力和财力乱开口子、随便许愿,搞“尾巴主义”。

贯彻群众路线关键要重视民生、赢得人心。

“得民心者得天下”是千古不变的真理。同样,“得民心者安天下、稳天下”,也是巩固政权千古不变的真理。人民群众对政权的选择从来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动态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个政权的取得和巩固与否,主要在于人心向背。如果不能真正赢得人心,就意味着始终存在“霸王别姬”的危险。

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想清楚并牢记这样一个道理:人心是客观存在的,向着你就是福,背着你或迟或早都是祸。人心的获得既要靠真理的力量,更要靠人格的力量,关键是以心换心。否则,就会适得其反。群众路线执行得如何,归根结底要看民生问题解决得怎样,看是不是“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也就是强调的,“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一要如期脱贫,坚决打好到20xx年我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攻坚战。我国全部贫困人口要按照“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标准如期脱贫,任务还很艰巨。目前中西部广大农村依然落后,不少农民生活水平还很低,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城市农民工等群体问题也不少。这意味着各级党委政府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当务之急,也是执行党的群众路线、解决民生问题的头等大事。

二要缩小差距,按照效率和公平同等重要的原则把“蛋糕”切好。经济发展了,不等于人民生活水平自然提高,更不等于发展以后自动解决所有问题。只有始终高度重视建设“橄榄型”社会结构,不断将发展改革的成果公正地惠及全体人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才能真正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执行好。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例如,产业结构不平衡、区域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分配不平衡等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几个重要方面。因此,贯彻群众路线要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上用力,不断满足人民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三要改进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最大的危险和最容易犯的错误是脱离群众,而脱离群众最大的危险和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群众路线执行得如何,首先反映的是工作作风问题,但从根本上说是党性问题、党风问题。必须坚决刹住虚报浮夸、投机取巧、哗众取宠、文山会海、热衷于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恶劣作风,真正把心思用在干事业上,把功夫下在察实情、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上,做到以实干和实绩取信于民。

四要体察民情,不断为人民群众排忧解难。领导干部不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群众心里也就没有你的位置。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根本上说是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把对上级负责与对人民群众负责统一起来,绝不能损害群众利益打“擦边球”,更不能与民争利。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认真分析和梳理民生领域的热点难点问题,每年办成几件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安危冷暖的实事,把党的群众路线落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五要维护稳定,努力实现和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对群众切身利益的态度,决定实现和维护群众切身利益的力度,也就决定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程度。有的领导干部宗旨意识不强,对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诉求漠不关心,这是很危险的。当前受内外环境影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下行压力较大,一些企业生产经营很困难,相当一部分职工群众的生活受到影响,更需要把群众的切身利益放在心上,千方百计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多到情况复杂、矛盾突出的地方疏导和理顺群众情绪,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不要等问题积累、酿成群体性事件了才去解决,这是与党的群众路线背道而驰的。

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第二篇】

如果问世界上哪个政党最有担当、最有抱负,很多人马上会想到中国共产党。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党。中国共产党这样的担当和抱负,来自党的理想信念,来自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内在特质。

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是因利益而结成的政党,而是以共同理想信念组织起来的政党。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脊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远大理想,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有这样的理想信念支撑,我们党能够顽强奋斗、攻坚克难,经受住各种考验,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使我们党具有长远历史眼光和深沉责任担当。理想信念使我们党能够清醒认识自身在历史发展中的角色,主动承担历史责任,制定并执行经济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一步一步朝着奋斗目标前进。

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来自马克思主义,这决定了我们党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97年来,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同时,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正是得益于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我们党能够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使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强大的战斗力,这是我们党的巨大优势,也是我们党能够担当历史重任的重要原因。

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新型政党,严格的组织纪律使党具有严密的组织性,坚持民主集中制使党成为充满生机活力、具有强大行动力的统一整体,能够担当起历史重任。我们党之所以具有严密的组织性,是因为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是彻底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政党。实践证明,我们党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而凝聚起全体人民的磅礴伟力。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担当,还在于党勇于自我革命。我们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许多优良传统,对自身面临的考验和风险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对损害自身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始终保持高度警觉。因而,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敢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确保党始终保持强大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从而更好担当起历史重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第三篇】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站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宣传思想工作的历史性成就和历史性变革,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即“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这15个字高度凝练、内涵丰富、思想精深,需要我们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宣传是聚力的号角。没有思想的统一,就不可能有步调一致的行动;没有力量的凝聚,就不可能有攻坚克难的勇气。宣传思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的,对于事业的成败至关重要。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都把宣传思想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目标既定,就要通过宣传思想工作把人们的精神提振起来、力量凝聚起来,团结一致、万众一心去夺取胜利。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这个新时代,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时代,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时代,是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的时代。做好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是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基础和保障。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必须坚定不移“举旗帜”

旗帜关乎方向,旗帜关乎道路。我们要建设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历经千辛万苦才找到的适合中国国情、符合中国特点、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制度、理论和道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沿着这条道路,改革开放__年来我们不断完善制度,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践证明,这套理论、这种制度、这条道路在中国是正确的、管用的,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这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者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观察世界、思考未来,在世界格局中把握国家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有所建树。

理论一旦武装了群众,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要聆听人民心声,回应现实需要,深入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更好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要用鲜活生动的语言向广大人民群众阐释清楚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让人民群众心悦诚服地跟党走。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一以贯之“聚民心”

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提出到20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这个目标如期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中央又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现在,我们已经到了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冲刺阶段,党的十九大也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制定了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时不我待,必须全力以赴。

还要看到,发展起来有发展起来的问题,发展起来后出现的问题并不比发展起来之前少,甚至更多更复杂。而且,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一个微小的事件通过网络的传播和放大,就有可能成为现实中一个影响巨大的事件,舆论生态因此变得复杂和多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聚民心,就是要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壮大正能量,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把全党全国人民士气鼓舞起来、精神振奋起来,朝着党中央确定的宏伟目标团结一心向前进。”这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者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保持定力,坚定信心,主动作为,既解决实际问题又解决思想问题,做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营造凝心聚力的舆论氛围。特别是要善于走“网上群众路线”,学网、懂网、管网、用网,使互联网这个当今“最大变量”变成事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持续不断“育新人”

近代以来我国历史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前,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好、发展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一代又一代人接续奋斗。因此,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需要持续不断地培养新人,一茬接着一茬干,一棒接着一棒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育新人,就是要坚持立德树人、以文化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这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者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勇于担当,甘为人梯,为民族振兴、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教书育人。必须明确的是,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决定了我们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育新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人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当代青年是同新时代共同前进的一代,要促使他们健康成长,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作为的国家栋梁。

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必须加大力气“兴文化”

改革开放__年来,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埋头苦干,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发展奇迹,我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国家实力显著增强。还要看到,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更需要精神财富的极大丰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兴文化,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者尤其是文学艺术工作者,投身于火热的生活,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生产出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曾经诞生过老子、孔子、庄子、孟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妄自菲薄。只要我们始终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就能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为世界贡献中国智慧。

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必须实事求是“展形象”

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一方面,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成长,各国间的相互依存度日益紧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发展鸿沟日益突出,恐怖主义、难民危机等威胁着整个人类的安全。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显著增强,世界对中国寄予的希望越来越大,而中国也越来越离不开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置身于聚光灯下的中国,有责任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形象、听到中国的声音、了解中国的主张。当前,美国单边主义一意孤行,挑起贸易摩擦,危及世界多边贸易体制。对此,我们既要与之作有理有节的坚决斗争,同时也要在舆论上旗帜鲜明地反对美国的霸凌主义,阐明中国的立场和主张,把我们的“朋友圈”做大做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展形象,就是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这就要求宣传思想工作者尤其是媒体行业的工作者,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从业者,要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和手段,主动设置议题,善于讲好中国故事,增强传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扩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话语权。

“展形象”不是塑形象,也不是树形象,而是要把真实鲜活的中国展示给世界。既要把我们取得的成就讲透,也不隐瞒我们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让全世界人民真切感受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情怀和中国力量。

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第四篇】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伟大民族精神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成为支撑中华民族风雨无阻、坚毅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今天网友为分享的“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汇聚(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内容提要: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学校思政课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教育系统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通过优秀思政课示范巡讲、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思政课建设巡察和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材创优、教法创优、机制创优、环境创优,全力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

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学校思政课建设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在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学校思政课、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系统要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以“三巡六创优”为抓手,全力办好新时代学校思政课。

“三巡”是指教育部即将开展的优秀思政课示范巡讲、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思政课建设巡察三项工作,是在教育战线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模式。

优秀思政课示范巡讲。“巡讲”就是以参加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的各地区、各学段、各年龄段一线优秀教师为主体,组建百人巡讲团,将其优秀课程送到全国各地巡讲,在巡讲中深化对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六个方面素养、“八个统一”的理论解读,展示思政课教师队伍的整体形象。

思政课建设优秀成果巡礼。“巡礼”就是把党的xx大以来特别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各地各学校加强和改进思政课建设的优秀成果展示出来,将巡回展览、网上展览、理论研讨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把好经验好做法“送上门”开展横向交流,督促各地各学校把自己摆进去,对标对表、找准差距、改进工作,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

思政课建设巡察。“巡察”就是抽调教育系统骨干力量组成巡察组,分赴各地检查、调研思政课建设情况,与地方和学校负责同志一起研究解决思政课建设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加强面对面指导,压实主体责任,形成强大合力。

“六创优”是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教育部党组抓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思路和经验总结。两年多的实践表明,这个工作思路符合中央精神,取得了显著成效,要继续坚持和完善。

思路创优。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从“关键”的角度来创优思路,明确思政课的本质属性。思政课的对象是“人”,是在人的头脑中搞建设、在人的成长过程中搞建设。思政课的关键是“思”,缺少思想魅力就缺少课程感染力,立德树人关键在于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思政课的重点是“政”,讲政治是具体的,思政课要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思政课的载体是“课”,思想加政治等于思政课,要实现二者有机融合,在融合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最终通过课程体现出来。

师资创优。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师资创优,要从“关键在教师”的角度来看待。提出思政课教师六个方面素养。要瞄准这六个方面素养建队伍,综合研判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拿出切实有效措施,努力使教师个人素质和教学团队素质符合要求。要紧紧抓住提高教学能力这个牛鼻子,通过“三集三提”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内功”。首先,坚持集中研讨提问题。通过多种形式把思政课教师集中起来,集体研讨确定问题,把教学难题找准,增强教学针对性。其次,坚持集中培训提素质。组织思政课教师定期开展集中培训,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交流先进经验。再次,坚持集中备课提质量。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对党的xx大以来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成果和教学重点难点问题等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扩大集体备课覆盖面和实效性。

教材创优。思政课教材是所有教材中最具历史使命的,必须注重其思想含量、政治含量、学术含量。要抓好经典教材建设。思政课以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为根基,高校要特别重视大学生对经典著作的学习。要抓好主体教材建设,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要实现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一体化建设;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建设,推动思想体系向教材体系转化。此外,还要抓好专业教材建设,提炼挖掘各门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元素,形成“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大格局;抓好案例教材建设,建设思政课案例库、备课资料库,使思政课教学逐步增大实证含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思政课集中备课的“中央厨房”,让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备课“小助手”;抓好特色教材建设,各地各学校要充分用好其独特的教育资源,如将红船精神、西迁精神编入地方教材、校本教材,就能收到较好效果;抓好领导报告教材建设,领导干部到学校讲思政课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国情、基层和群众。

教法创优。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思政课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课程教学中的逻辑展开,每位思政课教师都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精髓,运用丰富的思想资源和实践案例,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话语体系、语言表达。教法创优要达到的境界,就是把思政课讲得“有虚有实”,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既不是纯粹讲理论,而是有实践支撑;也不是纯粹讲实践,而是有理论指导。把思政课讲得“有棱有角”,在课堂上有原则、讲政治,有风格、敢斗争,善于用真理力量引导学生。把思政课讲得“有情有意”,牢牢抓住青少年学生思想特点,通过增强情感联系,为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课堂教学要做到“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给学生提供香味形俱佳的精神大餐,让他们愿意吃、喜欢吃。把思政课讲得“有己有人”,教师把自己摆进课中,把课讲成自己精神、信仰、人格的写照,照亮学生心灵世界,解决学生思想问题。

机制创优。强调,思政课建设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机制创优的核心是创新评价体系,进而带动思政课建设各环节各方面机制创新。当前,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把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到位。在此基础上,着力统筹好部内外、校内外、院内外、课内外的各类教育资源、教师资源、实践资源、宣传资源,推动“四个结合”:一是推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学生构筑起“同心圆”,让他们感受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来自实践,能够指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二是推动育德和育心相结合,为学生构筑起“承重墙”,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将来走向社会能够经得起各种考验。三是推动课内和课外相结合,把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为学生构筑起思想成长的“立交桥”。四是推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运用好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构筑起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提升的“快车道”。

环境创优。思政课改革创新需要各方面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政治生态,让思政课教师能够潜心育人,让优秀教师有志于长期从事思政课工作。这是打造思政课“金课”的必要条件。只有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对思政课的认识提高了,教师、学生才会重视思政课。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要扛起政治责任,把思政课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多带真情实感、多谋实招硬招、多投真金白银、多解真困实难,带头走进课堂听课讲课,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努力办好思政课、教师认真讲好思政课、学生积极学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

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在“实”字上狠下功夫,把学习这一重要讲话精神的认识体会转化为提高思政课质量和水平的实际举措和扎实成效,更好发挥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不可替代作用,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广大学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而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之才。

文化是民族的身份特征和灵魂血脉,承载着一个民族的实践智慧和历史记忆,维系着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命运。任何一个有文化自觉意识的民族都会珍视自己的文化,高度认同自己文化的价值,精心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对自己文化的发展前途满怀信心。这种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理性心态和坚定信念就是文化自信。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民族在历史进程中创造和培育了辉煌灿烂、自成体系、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并对自己的文化高度珍视,充满自豪。但近代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境遇,有的中国人曾一度对民族文化的前途和命运感到迷茫。回望这一文化心路历程,可以发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振是与中国共产党的文化使命担当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和文化贡献,中华民族才走出了文化迷茫,重振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强。

第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并走向强起来的愿景,为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国力和心理基础。文化境遇与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兴衰相互依托,没有民族的独立和国力的强盛,就不可能有文化的自信。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文化始终居于东亚文化圈的核心,并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由此涵养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豪感。但鸦片战争以后,在饱受列强欺辱、奴役后,有的中国人逐步丧失了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正是中华民族国运衰微、惨遭欺凌,在文化方面陷入困顿迷茫的境遇下登上历史舞台、担负起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使命的。经过艰苦卓绝的探索和奋斗,找到了一条异于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道路,终结了中华民族受宰制、受奴役、受屈辱的命运,把落后挨打、被列强视为“东亚病夫”的旧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用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诠释了中国文化的价值,为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奠定了国力和心理基础。

第二,中国共产党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清泉活水,激活了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为重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现实依据。中华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但清代以后,封建统治者的文化专制和闭关锁国所导致的文化封闭不仅窒息了中华文化的生命活力,也遮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视野。近代以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欺凌,古老的文化已难以承担起为民族安身立命和救亡图存提供智力支撑以及方向引领的使命,中华民族被迫从域外先进文化中苦苦寻求民族救赎的智慧和药方。直到马克思主义传入和中国共产党登场,才出现了希望的曙光。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积极引领和实践先进文化,一方面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和方法观照并分析解决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改革开放中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运用中国文化诠释和传播、发展马克思主义,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深度融合,使古老的中华文化焕发出生机活力,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成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也推动了中华传统文化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嬗变,为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提供了历史和现实依据。

第三,中国共产党创新培育了富有时代气息的民族精神,激发了民族精神的巨大能量,增强了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彰显民族精神气象和性格特质的文化依托,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思想基础和动力之源。中国共产党在担当历史使命的进程中,一方面自觉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另一方面,自觉地把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科学精神注入民族精神之中,创新培育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北坡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改革开放精神为表现形式、富有时代气息和民族特色的民族精神的当代形态,为中国人民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战胜各种艰难险阻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充分发挥了民族精神的文化功能,也增强了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底气。

第四,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培育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为重振中国文化自信培植和积淀了更加深厚的文化基础。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源泉。中华民族是富有文化创造力的民族,在谋求生存和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绵延古今的中华文化,不仅支撑了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也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赢得了全世界的尊重和认可。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文化落伍的历史境遇下,自强不息,刚健有为,在担当救亡图存和民族复兴大任的同时,也自觉地担负起延续发展和复兴民族文化的使命。既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富强和复兴提供了智慧滋养、智力支撑和方向引领,也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创造能力,为重振民族文化自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五,中国共产党找到了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的智慧和方法,为中华文化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文化向何处去,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也一直是让中国人纠结的理论和现实课题。对于这两大难题,五四运动以后,无论是文化保守主义还是文化激进主义都没能作出符合文化发展规律的回答。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在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进程中也一直在探索民族文化发展之道。在文化建设中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问题上,中国共产党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从马克思主义中找到了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智慧与方法,先后悟出了“吸取其精华、剔除其糟粕”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的方针和坚守中国文化的立场,确立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一价值目标,明确了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方向,也为重振中华文化自信提供了理想和信念。

中华民族走出文化迷茫、告别文化自卑、经历文化自觉、走向文化自信、追求文化自强的历史逻辑昭示我们,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文化担当,就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民族文化的自信自强。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对宣传思想干部提出了“加强调查研究,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要求。这一要求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同样适用。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勤练“四力”,不仅是增强科研能力、提高学术水平的关键路径,而且是培育和践行优良学风、文风、作风的基本要求,更是多出良心之作、等心之作的重要基础和前提。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新任务,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科学认识和把握“四力”的深刻内涵和相互关系,在练好“四力”上下功夫,更好地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快速发展。

1、磨练脚力。

脚力就是深入实践、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的能力。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认为,实践是理论创新的动力和源泉。理论研究并非只是简单地研究理论,而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的“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为理论创新、学术繁荣提供了广阔空间。但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相对滞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水平总体不高,学术原创能力不强,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社科工作者的“脚力”不够。

磨练脚力,一方面,要解决“不愿走”的问题。有观点认为,在当前的科技条件下,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取研究资料和海量数据,没有必要搞耗时费力的现场调查。但如果只沉溺于书斋中的知识获取、满足于“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推衍、局限于“从数据到模型”的研究方式,其学问就容易陷入浅薄、苍白和虚无,其理论就容易产生“肌无力”,在实践中缺少生命力。陈云同志曾提出“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这个“实”就是要靠“脚底板儿”去获取。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再先进的资料检索技术和数据获取手段,都不能替代亲自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实地调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习惯于通过调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置身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才能通过大量的观察和总结,掌握新资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另一方面,要解决“不会走”的问题。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哲学社会科学调研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理论创新和理论发展,与其他形式的调研相比要更深入、更专业,更具学术性和科学性,要做更充分的设计和准备。调查中要“带着问题走”,瞄准当前的理论需要和实践需要,明确调研方向和选题,把情况和问题摸清楚,减少调查的盲目性;要“带着书本走”,站在既有的学科理论和研究基础之上,做好论证和假设,在调查实践中核验理论、发现理论、创新理论;要“带着工具走”,掌握、运用先进科学的调研方式、调查手段和测量工具,尽可能确保调研过程客观中立,掌握的调查资料真实可信,获取的数据信息系统全面。

2、精练眼力。

眼力是写出好文章、提炼好思想的重要前提,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做学问的立场、品位、高度和视野。增强眼力,最根本的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伟大的认识工具”,作为我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武器,作为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各个学科最基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如何增强眼力?首先,要提高鉴别力,对政治方向和学术导向要能“看得准”。曾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具有鲜明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属性。在意识形态领域思想文化相互激荡、价值观念多元多样的背景下,面对国内外一系列思想、理论、概念、观点、话语,要能够准确辨别其源流、揭示其实质:哪些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交锋、哪些是学术观点的争鸣,哪些需要研究借鉴、哪些需要批判吸收、哪些需要坚决反对,要能够从根本上加以辨识和区分。其次,要培育洞察力,对错综复杂的现实表象要能“看得真”。社科工作者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对于调查了解到的情况要加以分析研究,既要关注事实,又要关注事实背后的真相,既要见到树木又能见到森林,既要见到已知又能察见未知,善于从千变万化的客观实际中,抓住“本质真实”“去伪存真”,把真正的问题以及隐藏在背后的规律寻找出来。最后,要增强预见力,对发展趋势要能“看得远”。“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理论是否正确、是否深刻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具有前瞻性、预见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能够站在时代的制高点和学术最前沿,把握世界历史进程中的根本矛盾、主要矛盾,找准我国乃至人类社会发展的潮流所在和大势所趋,努力为党和政府研判形势、防范风险、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3、研练脑力。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脑力是打通理论与实践的关键,是创新理论和运用理论的能力。

研练脑力,首先,要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下功夫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新理念、新论断和新观点,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引领和指导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其次,要着力提升理论创新能力。治学贵在创新,在各学科领域的学术研究中,不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能满足于对既有理论的修修补补,不能陷于西方理论概念和逻辑框架的窠臼,而是要学会用我们自己的头脑去思考,把创建新理论、建立新体系、发现新方法、树立新范式等作为治学的重要目标,以中国丰富的社会实践为基础,在推动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研究中开拓新的领域。最后,要着力增强理论应用能力。学术研究要以解决实际问题、服务实践发展为目标,把研究重点放在党和国家关注的重大问题上,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问题上,放在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上,放在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上,多出好思想和好成果,以理论创新发展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4、凝练笔力。

笔力是理论阐释、理论表达和理论传播的能力,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基本功,脚力、眼力、脑力最终都要通过笔力去体现。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肩负着理论创新、资政建言、舆论引导、价值传播、对外交流等职责,除了要熟练掌握和运用科学规范的学术语言外,还要做好成果转化,学会运用政治语言、大众语言、国际语言进行多元表达。具体来看,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凝练笔力。

一是要在推进党的创新理论学术阐释上下功夫。比如,针对党中央提出的诸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原创性理论、原创性话语,需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运用相关学科的重要理论、重要概念、基本范畴把包含其中的深刻学理与内涵阐释出来,不断推出系统性与学理性并重、说理透彻与文风活泼兼备的高水平研究成果。二是要在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成果大众化上下功夫。坚持“以文载道”“以文弘道”,做好理论成果转化和社会推广,善于把复杂的理论用简单的逻辑表达出来,用大众化、形象化的语言表达出来,用新技术手段和渠道传播出去,提升学术研究的社会效果,达到解放思想、启发民智、传播价值观、凝聚民心的目的。三是要在推进中。

国学。

术国际化上下功夫。努力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改革开放实践中,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学术话语体系,用国际学术界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阐释好中国理念,传递好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学术话语的特色和优势,改变目前“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局面。

宋代著名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首诗一方面强调了好学问来之不易,需要终身努力,下力气去求取;另一方面也提出了做真学问的关键是“要躬行”,做到知和行的有机结合、书本知识和社会实践的有机统一。古今理寓俱通达。“四力”是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需要长期磨练、躬行践履的重要素质和能力,需要在为学治学过程中不断去深思、去体悟,并使之真正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形成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党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增强自觉性坚定性,强化责任担当,确保党的政治建设各项任务举措落到实处,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在全党上下始终保持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良好政治局面。

(一)。

《意见》是对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的深刻总结,对于新时代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推动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建设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自身建设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我们党形成了讲政治的优良传统。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这是科学总结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又具有鲜明时代性现实针对性的重大论断。

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理性升华。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强调党要管党,管党治党必须全面从严。坚持从政治的高度看待党的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现象归纳为“七个有之”,鲜明提出“五个必须”“五个决不允许”,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创造性地把党的政治建设贯穿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具体实践中,消除党内严重政治隐患,推动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治生态。20xx年6月29日,主持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系统总结xx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功经验,专门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行深刻阐述,明确提出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这一系列重要论述,突出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对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极端重要性,明确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着力点,是对xx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理论深化与理性升华。

新的伟大工程建设的有力抓手。1939年10月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把党的建设称为“伟大的工程”,1994年9月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根据新形势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并对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新的部署。《意见》在十九大报告所确立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基础上,进一步突出了政治建设的统领意义,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把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贯穿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以及制度建设、反腐败斗争始终,以政治上的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引领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意见》既立足现实、有的放矢,聚焦当前党的政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作出制度安排;又着眼长远、科学前瞻,就建立健全推进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的长效机制提出要求、作出部署,具有鲜明的现实针对性和战略指导性,为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重要遵循。

(二)。

《意见》从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四个方面,明确了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任务。这四个方面内涵密切联系、环环相扣,是一个逻辑严密、科学完备的有机统一体。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就要聚焦这些主要任务,切实弄清和认真落实这些任务对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

坚定政治信仰是前提,必须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共产党人的精气神,核心是坚定的政治信仰。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标志,是我们党历经各种艰难曲折和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支柱。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前提就在于立根固本,坚定党员干部的政治信仰。强调,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人民的忠诚。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党总是善于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广大党员干部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

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是根本,必须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最为紧要的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员干部应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国内和国际的结合上深刻认识、强化认同,不断增强拥护核心、跟随核心、捍卫核心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始终同以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把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高度统一起来,任何时候都同党同心同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提高政治能力是关键,必须不断提高复杂条件下的领导水平和能力。讲政治,不仅有政治态度问题,还有政治能力问题。仅有鲜明的政治态度而无坚强的政治能力,讲政治就会力不从心。新形势下,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是复杂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诸多“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频繁爆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蹚深水区”“啃硬骨头”的攻坚期,一系列深层次矛盾问题日益凸显;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党所面临的“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仍然尖锐和严峻。波谲云诡的国际形势、艰巨复杂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任重道远的全面从严治党实践,迫切要求党员干部提高政治能力。指出,政治能力就是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就是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认真领会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对政治理论水平提出的新要求,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对政治综合素养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政治能力训练和政治实践历练,切实提高复杂条件下的领导水平和能力。

净化政治生态是基础,必须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政治生态是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事业的“晴雨表”。政治生态好,全党风清气正,党的事业就能顺利推进;政治生态不好,歪风邪气蔓延,党的事业就会受到损害甚至停滞倒退。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作为一项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努力实现全党正气充盈、政治清明。营造良好政治生态,每个党员干部都肩负着重要责任,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则是“关键少数”,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应当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切实加强党性修养,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坚决防范被利益集团“围猎”,持之以恒锤炼政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自觉遵守党内法规,注重家庭家教家风,自觉做廉洁自律、廉洁用权、廉洁齐家的模范,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三)。

认真学习贯彻《意见》,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各级党组织要按照党中央的战略部署,紧密结合各地各部门实际,既全面把握、整体推进,又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各方面工作抓紧抓实抓好,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对任何一个政党而言,都有其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路线。政治路线标示政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决定政党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具有“航标”意义和“灯塔”功能。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为党的政治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必须坚决捍卫、坚定执行。各级党组织必须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将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作为深入推进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的基本遵循。确定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都要同党的政治路线对标对表、及时校准偏差。坚定执行“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主要内容的党的政治路线,就要全面贯彻实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力打赢“三大攻坚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努力。

完善领导体制、改进领导方式。面对日新月异的新形势、大变革,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必须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就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为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就要贯彻好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领导制度,善于运用民主的办法汇集意见、科学决策,善于通过协商的方式增进共识、凝聚力量,善于集中、敢于担责,防止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就要坚持好党的群众路线这一基本领导方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就要落实好依法执政这一基本领导方式,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治国理政,自觉把党的领导活动纳入制度和法治轨道。

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为政之要,惟在得人。选人用人是党的政治建设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毛泽东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们党选人用人的基本标准是德才兼备。这里的德,首先指的是政德。抓紧抓实抓好党的政治建设,就要坚决纠正这一偏差,切实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在选人用人中突出政治标准,强化对干部政治忠诚、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方面的考察考核,坚决把德不配位甚至说一套、做一套的“两面人”挡在门外。要认真落实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真正选拔任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对政治不合格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确保党的事业牢牢掌握在对党忠诚可靠的人手中。

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政治生活是党组织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凝聚党员的重要平台,是党员锤炼党性、提高政治素养的大熔炉。党要管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一些地方和部门之所以出现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等问题,与党内政治生活得不到正常开展直接相关。深入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始终保持良好政治局面,就要按照《意见》要求部署,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强化各级各类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坚决防止和克服忽视政治、淡化政治、不讲政治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时代性,坚决防止和克服不讲创新、不讲活力、照搬照套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原则性,坚决防止和克服不讲原则、平淡化庸俗化随意化的倾向;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战斗性,坚决防止和克服一团和气、评功摆好、明哲保身的倾向。

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政”,从正、从文。政治从来离不开文化,文化的力量和影响深沉而持久。指出,党内政治生活、政治生态、政治文化是相辅相成的,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各级党组织要深刻领会这一重要论述的精神实质,按照《意见》要求部署,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大资源,创造性开展文化活动,让党员干部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培育政治气节、政治风骨。始终坚持“三严三实”,大力弘扬忠诚老实、公道正派、实事求是、清正廉洁等价值观,大力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旗帜鲜明抵制和反对关系学、厚黑学、官场术、“潜规则”等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充分发挥积极健康的政治文化对政治生态的浸润作用,为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注入强大正能量。

“通,达也。”自古以来,互联互通就是人类社会的追求。指出:“互联互通是释放发展潜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联动发展的基础前提。”“一带一路”建设和互联互通相融相近、相辅相成,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一带一路”建设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和人文基础,是最基础、最坚实、最持久的互联互通。增进民心相通需要统筹协调各种关系,如对象上要协调主体多元与目标一致的关系,机制上要协调政府主导和民众参与的关系,时间上要协调传承历史与建构未来的关系,才能汇聚起民心相通的最大合力,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深入、持续发展。

1.善于在多元主体中达成一致目标。

民心集中体现为一定社会范围内的民众对触及其共同利益、价值观念的问题、现象、事实所产生的意志,具有一致性、广泛性和长期性等特点。民心相通是特定人群内或不同人群中人与人之间心理意愿的交流融合、同向一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民心相通与社会生活环境密切相关。跨文化境遇中,实现民心相通更要熟悉彼此的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心理、交际用语等诸多因素。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推进民心相通,必须积极应对不同文化、文明之间的交融与交锋。据统计,“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地跨中亚、东盟、南亚、中东欧、西亚、北非,直接相关国家有65个,总人口约44亿。既有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也有实行西方式政党制度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有实行君主政体的阿拉伯国家。跨越不同文明区域,存在多种不同宗教信仰,使用50多种国家通用语和200多种民族语言。多元化民众、多样化国情,加之沿线民众对“一带一路”建设的认知、接纳层次不一,均给民心相通带来诸多机遇与挑战。

“通者,同也。”面对多样化的沟通主体,只有找到共同点才能形成交集,互通互印。从一定意义上讲,实现民心相通就是寻求一致性、培育共同点的过程。尽管“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家各地区都希望发展进步,但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发展阶段导致各自的发展目标不尽相同。除培育共同的利益诉求外,还需要挖掘其他共同点。可以是相同的历史记忆,在继承发扬历史传统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相近的生活环境,在日常往来的守望相助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相似的价值理念,在互学互鉴中实现民心相通;可以是趋同的愿景目标,在携手同行中实现民心相通……民心相通中的相同点因人因地因事而异,是建立在多样性基础上的一致性,是点与点串联中形成的互通性。

相互达成一致、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是共商。正如所指出的,“就是集思广益,好事大家商量着办,使‘一带一路’建设兼顾双方利益和关切,体现双方智慧和创意”。共商需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包容互鉴。民心相通的前提是接纳每个国家、每个民族的既有国情,认同各个国家、地区的不同文明。文明没有优劣、高下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指出:“只有交流互鉴,一种文明才能充满生命力。只要秉持包容精神,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就可以实现文明和谐。”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互鉴的最大障碍,只有保持互相欣赏、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姿态,才能在协商中找到共同的契合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二是平等协商。“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都是平等的,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平等参与者,都可以就双边、多边合作发表意见。指出:“各国体量有大小、国力有强弱、发展有先后,但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权利。涉及大家的事情要由各国共同商量来办。作为大国,意味着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更大责任,而不是对地区和国际事务的更大垄断。”三是换位思考。推己及人、设身处地是民心沟通必备环节,“不能以己度人、一厢情愿”。换位思考不只是转化立场,更重要的是通过交际语言、思维方式的转换找准彼此的文化差异,用对方的母语去熟练表达,用对方秉持的文化价值理念弥合差异,以此通人心、换真心,恰如所言:“互联互通是一条心灵之路,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会越讲越明白,事情就会越来越好办。”

2.善于在政府主导中融合民众互动。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共商、共建、共享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讲,由共商达成共识、达成一致意愿使民心相通具备意向性,而从愿景转变为现实、从理念转化为行动,还需要有直接的、鲜活的载体和推动力。增进民心相通的现实力量大体分为两类:政府的力量、民众的力量。其中政府部门掌握丰厚的人财物资源,具有决策和执行的行政权,能够调动各方力量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地开展民心相通工作。自20xx年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来,党和国家运筹帷幄,先后成立“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近6年的时间里,“一带一路”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民众的认可度、参与度大幅提升,民心相通工作取得巨大进展。对此,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已牵头把众多好经验、好方法、好探索结集成《“一带一路”民心相通报告》。

当然,在注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也要避免政府“唱独角戏”。政府出台的方针政策最终要落实到具体项目上、分担到个人上,因此一定要善于挖掘民间力量。从内涵上讲,民心相通中的“民”不仅包括政府官员,还包括普通民众、企业家、专家学者、媒体记者、海外华侨等各阶层人士。民众是民心相通的主体,没有广大民众的参与,民心相通就会浮于表面、失去根基。实际上,民众在民心相通中自有优势,内容多样、形式灵活、平等自愿、直接接触的民间往来有利于增进了解、沟通思想、深化友谊。

实践证明,政府和民众的良性互动才能让民心相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民心相通的“通”是过程,产生的力则来自于“合”。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呼应联动,能让民心相通聚成有效合力。为此,强调:“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要发挥政府把握方向、统筹协调作用,又要发挥市场作用。政府要在宣传推介、加强协调、建立机制等方面发挥主导性作用,同时要注意构建以市场为基础、企业为主体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广泛调动各类企业参与,引导更多社会力量投入‘一带一路’建设,努力形成政府、市场、社会有机结合的合作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民间促进的立体格局。”

3.善于在传承历史中建构未来。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传承历史与开创未来的伟大倡议。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古代中国在建设“草原丝绸之路”“沙漠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时,孕育出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千百年来,丝路精神沟通东西方文化、交融多元文明,沿线各国以此为纽带,互联互通,共同发展。岁月变迁中,丝路精神在沿线国家和地区民众心中代代积淀,形成了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对此,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古代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友谊之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放眼世界,众多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表现出浓浓的丝路情结,推出了不同的“丝绸之路”建设规划,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开发计划署的“丝绸之路复兴”计划、伊朗的“铁路丝绸之路”、哈萨克斯坦的“哈萨克斯坦—新丝绸之路”计划……历久弥新的“丝路精神”已成为推动现代国际社会合作发展的重要纽带,成为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重要原则。

在积极传承丝路文明、弘扬丝路精神的同时,要注意“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各国在长期历史发展中曾经出现过的民族矛盾、宗教冲突,积累下的历史恩怨。传承历史友谊有利于民心相通,消解历史恩怨更有助于打开心扉。要坚持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原则,对历史上的矛盾问题加以梳理总结,以发展的眼光解开存在于“一带一路”建设沿线国家民众之中的“心结”。同时,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也发生重大变化,需要不断推动传统丝路文明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能身体已进入21世纪,而脑袋还停留在冷战思维、零和博弈的旧时代”。要把丝路文明最核心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丝路精神弘扬起来,以人们喜闻乐见、广泛参与的方式推广开来。

历史可鉴,未来可期。指出:“这一倡议源自中国,更属于世界;根植于历史,更面向未来。”英国历史学家彼得·弗兰科潘也在《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中向世人阐明:“丝绸之路的历史是一部浓缩的世界史,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最耀眼的舞台。它不仅塑造了人类的过去,更将主宰世界的未来。”面向未来的“一带一路”建设在“空间”和“本质”上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地域、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文明,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产品。它以亚欧大陆为重点,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开放,不排除、也不针对任何一方。”“一带一路”建设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互相对接、优势互补。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从本质上看,“一带一路”建设是一个以全球为基础、以平等自愿关系为纽带、以“互信、互通、共享”为特征的治理模式,指出:“共建‘一带一路’不仅是经济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发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置身其中的民心相通不止于结成“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关键是要形成命运共同体意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类生活在共同的家园,拥有共同的命运,人类历史始终在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相遇相知中向前发展”。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通。民心相通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精耕细作,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推动民心相通建设,需要大力促进人缘相亲、文缘相通、命运与共,让各国民众在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中成为好朋友、好伙伴,逐步构建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休戚与共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此,强调:“我们正走在一条充满希望的道路上。我相信,只要我们相向而行,心连心,不后退,不停步,我们终能迎来路路相连、美美与共的那一天。我相信,我们的事业会像古丝绸之路一样流传久远、泽被后代。”

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第五篇】

20__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__周年。回顾人民共和国走过的光辉历程,我们感慨万千。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历史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形成、发展及其盛衰兴亡的真实记录,是前人的‘百科全书’,即前人各种知识、经验和智慧的总汇”,“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回顾共和国__年的历史,总结历史经验,对于我们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光辉的发展历程。

__年来我们取得的最根本成就就是创立、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的,也是建立在我们党长期奋斗基础上的,是由我们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接力探索取得的。它是在我国改革开放__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也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__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成功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丰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借鉴世界社会主义历史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阐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邓小平理论,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形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开创改革开放新局面,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推进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形成科学发展观,成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面对世界复杂多变的形势和国内繁重艰巨的改革发展任务,面对党面临的重大风险考验和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举旗亮剑,谋篇布局,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谱写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__年中我们取得成就的最显著特征就是实现、迎来了三次伟大飞跃。__年中我们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三次伟大飞跃是翻天覆地的,是举世瞩目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__年历史中三个最耀眼、最显著、最明晰的标识。新中国的成立是中华民族站起来的起点和基本标志。站起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站得住、站得稳需要一个历史过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全面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我国现行的国体、政体、国家结构形式和政党制度就是在这个时候确立的。我们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历史性巨大成就。这期间我们不仅能够自行设计和批量生产汽车、飞机、坦克、大炮、拖拉机等,还成功爆炸了原子弹、氢弹,发射了中远程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还初步解决了几亿人的吃饭穿衣问题,这在当时被世界公认为是一个伟大奇迹。

改革开放使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极大地发展了中国。从1978年至20__年,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奋斗,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都大为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__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先后于和20__年跨入下中等收入国家和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华民族真正富起来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全方位、开创性历史成就,发生深层次、根本性历史变革。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对世界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日益增强。20__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82万亿元,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我国的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中华民族迎来了强起来和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__年中发生的最深刻变革就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了伟大的社会革命。进行社会革命的目的,就是要破除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领域内一切旧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的束缚,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中国是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国情复杂的东方大国,在这样一个国度里要领导好伟大的社会革命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我们党带领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以众志成城的决心,以敢为人先的勇气,以壮士断腕的毅力,以百折不挠的意志,谱写了中华民族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发展趋势和必然结果,两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伟大的社会革命,在中国彻底结束存在几千年的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剥削制度,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使我国在社会体制机制上摆脱了封闭僵化的束缚,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成为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可以说,伟大的社会革命,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地增强了社会的发展动力与活力,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__年里党和人民最突出表现就是成功应对和抵御了一系列重大风险、各种困难挑战与考验。__年我们所走过的路是充满荆棘、十分坎坷和极不平坦的。期间,我们经受了一系列各种各样重大风险和困难的挑战与考验。这些风险和挑战,有来自国内的,有来自国外的;有政治的,有经济的;有军事的,有意识形态的;有社会的,也有自然界的。__年中的这些困难、风险、挑战,使党和人民受到了锻炼和考验。可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__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和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怕压、不信邪,勠力同心、发愤图强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和人民经历磨难、经受考验,大胆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学习、勇于革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和人民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对外开放、走向世界,创造奇迹、铸造辉煌的历史。

深刻的历史启示。

中华人民共和国__年的历史是党和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为我们继续前行提供了深刻的历史启示。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胜利前进的光辉旗帜,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共和国__年的历史充分证明,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的旗帜、奋斗的旗帜、胜利的旗帜。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党的领导是我们各项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共和国__年的历史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不愧为伟大、光荣、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领导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的核心力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曾指出: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这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能够摆脱以往一切政党受阶级利益束缚的历史局限,做其他政党不愿做、不想做、不能做,也做不了、做不好的事。光明磊落、襟怀坦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和品格。这也就是在__年中党和国家事业遭受挫折,而我们党却能够迅速纠正错误,化险为夷,走出困境,开创新局面的根本原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成果,也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新的征程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第三,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赢得主动、走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根本途径和强大动力。共和国__年的历史充分证明,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步伐的重要法宝。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__年,我们党就是靠改革开放振奋了民心、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力量;靠改革开放激发了全体人民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活力;靠改革开放实现了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与资本主义竞争中赢得了比较优势。改革开放发展了中国、壮大了中国,使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使我国的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使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未来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九大谋划的宏伟蓝图,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把新时代的改革开放进行到底!

第四,人民群众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共和国__年的历史充分证明,党和国家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共和国__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生动的我们党和国家坚持和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把党的正确主张和国家意志变为群众自觉行动的历史,就是一部我们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生死相依、患难与共的历史。毛泽东同志曾讲过一句经典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我们党要完成好执政的历史使命,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去创造历史伟业。

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第六篇】

开展生产实用技术、文化素质教育等各类培训,进一步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逐步壮大“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队伍,发展海岛经济。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加强新闻宣传,全方位塑造高塘形象,努力提兴知名度。一是扩大宣传队伍,健全考核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全乡各级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性;二是开展信息员培训,进一步提高信息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作品质量;三是要做好调查研究,做足宣传海岛特色文化的文章,有针对性地搞好宣传。

按照党委、政府的部署,整体推进全乡精神文明创建工作进程,全面提高全乡精神文明建设水平。一是大力加强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文明言行养成教育,全面提高全乡农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二是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知识。三是在全乡范围内评选“文明船老大”、“渔业科技带头人”等,全面推动全乡精神文明建设进程。

全力推动海岛文化发展。海岛文化是我乡独特的艺术瑰宝,挖掘和弘扬海岛文化也将是我乡新农村建设的工作内容。一是要结合城乡“感恩海洋”第二届渔民文化节开展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二是申报县级、市级村落文化宫,推动村级文化软硬件建设;三是开展文体活动,组建村级业余文艺队伍,形成农村文化生活新风尚;九是在有条件的行政村安装路径健身器材,以强健村民体魄。

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第七篇】

北京师范大学汉语文化学院每年有百余名硕士研究生到欧美、东南亚、大洋洲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为期一年的教育实习。这些研究生中大约有60%都是中共党员,如何对这些党员进行必要的管理、教育和监督,引导这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同在海外实习的非党员同学起到引领和服务作用,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几年来,汉语文化学院党总支主要在五个方面对海外学生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实践。

一、夯实海外党建根基。

学院党总支加强组织建设,筑牢海外党建根基,争取实现海外党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重组学生支部。在学生前往海外前,学院党总支参考学生所在的地理分布,综合考虑时区、党员人数等多方面因素,对学生党支部进行重组。支部内部成员的地理区划、派出时间大体一致,确保了支部活动的统一调度。重组后的新支部接手旧支部的名称、党员信息系统、党员发展材料、支部工作记录手册等。新旧支部间仅调整支部成员,由此简化了新旧交接的程序,较大程度降低了工作难度。新支部相应在党员系统上及时调整,确保每位海外党员和积极分子都由旧支部精准对接到新支部。

重组后的新支部召开全体党员大会,民主选举新任支部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及纪检委员,确保海外党支部委员会班子健全。院系二级党校对即将赴海外的新任支书、支委进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指导各支部支委召开支部委员会,广泛收集支部党员、积极分子对于海外党建工作的建议,增强新支部的凝聚力和组织力,夯实新任支书支委的群众基础。对海外党建工作可能需要应对的各方面问题充分讨论、做好规划。

明确海外支部权限。实行海外支部自我管理制度,授权海外党支部在线召开支部党员大会、支部委员会、上党课,组织主题党日活动,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民主评议,接收海外学生的入党申请书和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根据实际情况,通过支部活动对海外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考察。

二、健全海外党内生活制度。

海外支部由于党员过于分散,无法采用传统的集中活动形式,为保证足够质量和数量的组织生活,海外支部创新“三会一课”开展形式,通过在线会议、网络学习的新模式,打破地域限制,实现海外组织生活的常态化。

以党员大会为例,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严格考勤。全体党员在指定时间进入党建qq群,实时发送指定内容的会话消息,作为签到依据;会议结束时,再次要求全体成员实时发送指定内容的会话消息,作为签退依据。组织委员及时清点,从而保证全体成员确实同时在线、全程参会,严格考勤增强海外党支部的纪律性。二是实行在线会议新模式。在会议上充分利用qq群的“群视频”下的“屏幕分享”、“演示ppt”、“播放影片”三大功能进行课程内容分享、工作总结汇报等。三是加强会后反馈。会后支部成员自主撰写学习心得或分享学习资料,可上传至“群文件”,全体成员可见。支部成员也可在群内以文字消息的形式就会议内容进行相关讨论。

三、探索海外党员发展新举措。

发展学生党员是学生党支部的重要工作内容,海外支部需要克服党员分散的现实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变通具体操作形式。

海外支部可接收海外学生的入党申请书。由于入党申请人身处海外,生活环境较之国内在校生而言更为复杂,受到国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冲击更大,因此同入党申请人进行线上谈话、了解情况时,对于海外入党申请人的入党动机、对党的认识等方面的考察更加严格,并做好谈话记录。

授权海外支部推荐入党积极分子。海外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首先需由党员推荐或群团组织推优产生人选,经过海外支部委员会在线会议和党员大会在线会议进行充分的讨论研究,并保存会议记录,报国内上级党委备案。

出于发展质量的考虑,暂不授权海外支部召开发展对象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会、接收预备党员大会、预备党员转正大会等。但海外支部仍可以通过支部活动,如线上“支部书记讲党课”或“北京长城网”在线学习等形式,对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进行一定的教育、培养,并督促其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

四、打造海外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

海外党员无法参加国内校院两级党组织的集中培训学习,为满足广大海外党员的学习需要、提高党员素养和政治理论水平,海外支部着力从以下三方面打造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

积极开展“支部书记讲党课”活动。海外支部积极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基于海外党员远离祖国,国内党政媒体接触较少,对实习期间国内重大政治会议、领导人重要讲话、时事政策等了解程度不够的现实状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党课主题进行学习、讨论。

创新网络学习形式。海外党支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传播载体进行网络学习。一方面,开发红色自媒体。通过学院微信公众号的“党建思政”栏目将国内最新的政策、学生支部活动、党员发展等各方面有效信息上传,供海外支部学习。另一方面,利用一些大型红色网络平台,提供优质的党课视频,并且有学时记录功能,便于海外支部管理和检查。海外支部还将线下自主学习与线上分组汇报相结合。海外支部预先召开支委会,选定学习材料和讨论形式,上传至党建群组中。海外党员可自行安排时间、自行选择主题进行学习。在党员大会网络会议上,党员分组就学习心得进行汇报。

开展红色实践。海外支部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开展自主红色实践。如在欧洲实习的党员同志充分利用欧洲的红色资源。党总支还鼓励海外党员参加国际志愿服务活动;鼓励海外党员进行海外马克思主义动态和中国形象等方面的专题调研,用理论指导实践。

五、健全海外党建考评体系。

建立完整的海外支部工作记录,开展海外党支部工作述职评议,是对海外支部进行常态化监督、保证海外支部党建工作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进行海外党建工作评价和改进优化海外党建的重要依据。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规范党支部组织生活的实施办法》,海外支部着力以学期初、学期末、学期内每月10日为重要时间节点展开常态化监督。

海外党支部学期初制订工作计划。海外党支部学期初汇报本学期支部成员构成情况、支委情况、支部经费情况、工作重点和创新点及详细工作计划,按照时间顺序逐月排开,详细说明活动时间、主题、负责人、基本流程、预期成果等。海外支部由于各类活动基本都以在线会议的形式开展,支部成员的分散度相对高而积极性、凝聚力相对低。因此支部发挥海外实习的特色,努力提高支部的组织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海外党支部学期末进行总结。海外支部及时向党总支总结汇报组织生活执行情况,具体包括组织生活开展情况、党员教育管理情况、党建基金项目情况及自主活动开展情况等,为下一批实习生外派成立新的海外支部提供重要的实践指导和理论参考。

海外党支部提交每月月报。海外支部通过电子邮件每月10日前提交工作月报,向国内上级党总支汇报上月已开展工作情况和本月详细工作计划。这一方面是保持海外支部与国内党总支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也方便对海外支部进行日常监督,保证海外支部按部就班、保质保量地进行党建工作。

海外支部及时、规范填写《党支部工作手册》和《党员党内组织生活记录手册》。由于纸本的支部手册和党员手册不便于携带至海外,海外支部按照国内纸本支部手册和党员手册的内容与格式,制作适用于海外记录的电子表格。既方便记录与保存,又便于日常检查,从而使得每个海外支部进行期末党建工作述职和海外党员考评时有所依据。

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第八篇】

指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全党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必须担负起的一个战略任务。”民建各级组织的宣传部门,作为我国宣传思想阵线的一份子,应当认识到,切实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需要用心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实、做活、做出成效。只有首先了解和掌握了会员的思想动态,才能有的放矢地解疑释惑、理顺情绪、化解矛盾,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加强思想政治引导;才能确切地了解会员的真实困难和具体诉求,从而通过其他工作帮助会员解决困难,表达他们的合理诉求,代表会员的合法权益,增强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做好会员思想动态工作是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我国新型政党制度的需要。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独特政治优势的新型政党制度。今年1月,在同党外人士共迎新春时强调,希望大家认真总结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多党合作事业取得的宝贵经验,夯实新时代多党合作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坚持好、发展好、完善好我国新型政党制度,发挥多党合作效能,根本在于凝聚政治共识。多党合作要坚持正确方向、实现共同目标,必须建立在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之上,这个共同的思想政治基础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做好会员思想动态工作是加强参政党思想政治建设的现实要求。

去年在同党外人士座谈并共迎新春时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多党合作要有新气象,思想共识要有新提高,履职尽责要有新作为,参政党要有新面貌,引导广大成员增进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随着多党合作事业不断发展,民建会员总数稳步增长,会员思想状况总体呈现稳定、健康、积极向上的态势;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会的自身建设也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存在着思想政治建设与新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的现象,有的会员对会章、会史和会的优良传统学习不够,对多党合作制度、参政党性质等理解不深,甚至存在模糊认识等等,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愈加迫切和重要。

(一)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做好会员思想动态工作的重要方法。

20xx年7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我们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要学习和运用这一思想所包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来说,要做好会员思想动态工作,就必须找到这项工作的“牛鼻子”,善于牵住“牛鼻子”,促进点与面的有机结合,以点带面,推动全局。

(二)做好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的会员思想动态工作,牵住全会思想动态工作的“牛鼻子”

之说以说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的会员思想动态工作,是做好全会思想动态工作的“牛鼻子”,是基于民建历史发展和当前实际作出的判断。根据20xx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本会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的19个组织,囊括了全会三分之一以上的会员,拥有全会将近一半的高学历会员以及超过三分之一的高职称会员,而其经济界会员的占比甚至比全会经济界会员的比重还要高出近5个百分点,且新会员比例较大,年龄呈年轻化趋势,中青年已成为主体,思想活跃、思维敏捷,且善于运用多种载体表达自己,多元化地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从参会同志提交的材料看,各地思想动态工作的做法和经验可以概括为5条:一是领导集体重视,结合领导班子成员联系基层制度,走近会员、收集信息、倾听反映;二是将了解会员思想动态作为宣传部门的一项基本职能,每年召开相关座谈会,开展问卷调查,结合实地调研掌握情况;三是善于把握关键时间节点,配合主题教育活动,及时了解会员对重要事件和重大工作的认识和关注;四是善于结合履职实践和支部活动,了解掌握会员思想动态;五是注重了解新会员入会前的思想动态,结合培训工作掌握会员思想动态。

三、不断创新工作手段和方式方法,推动会员思想动态工作常态化、科学化发展。

(一)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对会员思想动态工作的重视程度。

各级组织的领导班子都要充分认识会员思想动态工作的重要性,把它放到自身建设和会务工作的重要位置,切实抓紧抓好,抓出实际效果,持之以恒,常态化发展。各省级组织和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的组织每半年至少要有一次比较系统的会员思想动态调查分析。还要针对调查分析的结果提出建议和对策,根据实际情况对会员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二)进一步提高会员思想动态调查分析的科学性。

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调查分析方法。例如,收集时要注意广泛性与针对性相结合,当需要就会员思想的倾向性等类型的问题进行了解时,可以设计涉及面较广的问卷调查;当需要就某一问题重点深入研究时,可以针对特定的主体、不同的群体,从相应的角度设计调查问卷。在划分调查对象的范围时,既可以根据会员的年龄划分成老、中、青三代进行分类调查;也可以结合民建的界别特色和成员结构的变化,重点收集了解经济界人士、民营企业家、新的社会阶层以及青年会员的思想动态。特别注意在重要时间节点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好调查,经过科学分析及时提出意见建议。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多党合作制度确立70周年,各个组织要抓住这个契机,花心思设计好会员思想动态工作的方案,贯彻本次会议的精神,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取得思想动态工作的新成效。

(三)创新思想动态收集工作的手段和方式方法。

互联网已经成为宣传舆论工作的主阵地、主战场。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了时代主动权。宣传思想工作,必须顺应移动化大趋势,以先进技术为支撑,推动传统工作方式方法与新媒体运用的有机结合。在通过各种形式的座谈会、学习会、谈心会、培训班,以及主题教育活动了解掌握会员思想动态的工作之外,也要积极探索利用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微信群等渠道,搜集会员思想动态数据,对获取的数据资源进行科学分析、解读,加强大数据分析研判能力。

(四)及时跟踪、掌握重点会员的思想动态。

重点会员的范畴大致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指经过培养选拔逐步走上各级领导岗位,或者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骨干成员,以及在当地乃至全国范围内知名度较高、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经济界人士和专家学者。要及时跟踪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把握他们履行参政党职能的动机、愿望、要求、实现渠道和实现程度,更好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政治引导和参政议政能力培养。另一方面的重点会员,则包括少数表现出来对政党制度存在模糊或错误认识,对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以偏概全的倾向,对我国社会整体状况表示过不满,对发展前景缺乏足够信心的成员。对于这部分会员,平时一定要加强对他们的关注和关心,了解产生模糊错误思想的根本原因,根据他们自身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通过适当的方式开展思想工作,尤其是在国家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或者遇到关键时间节点时,要特别注意做好思想引导,用主流的、正面的思想影响他们,用正能量感染他们,把他们尽早拉回主流的队伍里来,而不是推出去。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工作水平。

宣传干部要充分认识会员思想动态工作的重要性,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进取意识,不断掌握新知识、熟悉新领域、开拓新视野,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共十九大精神,在此基础上,也要大力加强对民建会章、会史、会的优良传统的学习,不仅能够做好思想动态的收集工作,还要在分享的“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汇聚(通用10篇)”,帮助会员更好地了解民建、高度认同民建的工作,提高会的凝聚力、向心力。

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第九篇】

导语:意识形态工作是实现国家利益的重要手段,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那么,今天网友为分享的“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汇聚(通用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文化则是意识形态建构的土壤和根基。增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底蕴对提升意识形态凝聚力和引领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增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文化底蕴,是为了更好夯实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坚实基础,增强其亲和力、吸引力、凝聚力以及同其他意识形态的竞争力。

增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指出: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武器。增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底蕴,是党执政经验的深刻总结和党的重要政治优势。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也表现在文化领域中。一些带有西方意识形态色彩的政治和社会思潮进入我国思想文化领域,这不仅包括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第三条道路等政治思潮,也包括极端个人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思潮。在这些西方政治思潮的影响下,一些人开始对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理想发生动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产生怀疑。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离和扭曲,开始丧失人生的斗志和奋斗的热情,从而陷入奢靡享乐、腐化堕落的人生深渊。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加强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要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马克思主义是严整科学理论与崇高价值目标的统一,并且两者是内在统一的——崇高的价值目标置于严整的科学理论之中。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理论武装工作必须与时俱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在引领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中已经并将继续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增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同的国家、民族创造了绚丽多姿、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成了各自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使我们生活的世界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民族文化是构建意识形态理论的重要文化资源,同时,弘扬和培育民族文化是意识形态理论工作的重要任务和内容。脱离民族文化的意识形态理论难以让人接受,更不可能有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的文化创造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是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蕴含着民族精神的文化富矿。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增进人们的道德自觉,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可以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丰富涵养,使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可以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文化支撑和精神力量;是促进世界和平的精神财富,蕴藏着解决时代难题的重要启示,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增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利用好这一宝贵的文化资源,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做好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应该思考的重要问题。

增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现代科技文化底蕴。创新、发展是科技文化的重要特色,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特别是随着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化传媒的发展,信息覆盖的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人类进入了大数据、微传播、微文化的时代,传播方式、传播环境产生了革命性变革。大量涌入的各种信息,既扩大了人们的知识视野,也增加了人们鉴别是非的复杂性和难度。由于西方发达国家拥有网络霸权和信息优势,国际互联网上的“文化霸权主义”问题非常突出,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环境、对象和内容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开放复杂的网络舆论加剧了意识形态引导的难度,是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考验。在信息时代,网络舆论新形态使我们的工作理念和方式方法不断发生变化,要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观,正确处理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加强创新意识,尽快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

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不仅是信息的聚集地与思想观点的交汇处,更是一种话语空间和权力空间,承载着各种类型的文化价值观念、意识形态与政治倾向等。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这些清楚地表明,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要高度重视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意识形态传播,特别是舆论引导和控制的相关问题。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滋养人心、滋养社会,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为广大网民特别是青少年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党的xx大以来,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论述了新时代教师发展中带有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思想深邃、内涵丰富、系统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指示,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师发展规律,努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加快形成优秀人才争相从教、优秀教师不断涌现的生动局面。

一、深刻领会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

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体现了深厚的人民情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远的战略眼光,是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新时代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的基本遵循和重要指引。

1.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化了对新时代教师发展的科学认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石,教师则是这块基石的奠基者;青年学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教师则是打造这支“梦之队”的筑梦人。正是站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高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围绕教师职业的崇高使命、神圣职责与发展规律,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教师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根本性作用,高度概括了新时代教师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突出强调了一名好教师对于一名学生、一所学校乃至一个民族发展进步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全面升华了对新时代教师发展丰富内涵的科学认识。

2.着眼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目标,明确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所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青年一代是时代新人的主体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强调指出,教育就是要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不是旁观者和反对派。教师的一言一行具有很强的引导性、示范性,任何时候都必须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深刻论述了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立场,全面揭示了立德树人之于教师职业的根本意义,提出了教师必须要坚持教育者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教师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着眼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领青年学生增强迈入新时代的思想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的理论自觉、砥砺成才成长的能力自觉和投身“四个伟大”的行动自觉。

3.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方位,指明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举旗定向、审时度势,深刻洞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教育事业提出的新期待,清晰指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历史性变化对教师工作带来的新要求,明确指出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工作,是解决好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抓手,是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根本途径。系统阐述了好老师应该具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标准,为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和根本遵循。新时代教师要科学把握时代发展的历史方位,清醒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政治站位,着力找准事业发展的职责定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增强“四个自信”,成为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排头兵、职业化专业化建设的推动者和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先行军,为深化教育改革、夯实教育强国之基作出更大贡献。

二、准确把握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

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这一重要性和特殊性定位,牢牢把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从爱国情怀、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仁爱之心、扎实学识、改革创新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论述和深刻阐释,既深刻体现了党对教师队伍建设的一贯要求,又精辟揭示了教师发展的内在规律,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新期待新要求。我们应当着力学习领会以下六个方面。

1.明师道,师道的核心是深沉的爱国情怀。指出,我国知识分子历来有浓厚的家国情怀,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进入新时代,党和人民更加需要广大知识分子发扬这样的担当精神。在对西安交通大学西迁老教授来信作出的重要批示中,更是强调了知识分子传承弘扬爱国奋斗精神的时代价值。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家国情怀是每一名教师的初心本原。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坚持国家至上、民族至上、人民至上,始终胸怀大局,心有大我;就是要坚守正道、追求真理,做到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就去那里,哪里有事业,哪里有爱,哪里就有家,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向同行;就是要涵养心忧天下的情怀,树立经时济世的志向,以家国情怀关注社会现实,以爱国精神教育青年学生。

2.铸师魂,师魂的根本是坚定的理想信念。指出,教师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教育者要先受教育,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强调,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己任;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这些重要论述清晰指明了教师坚守信念的努力方向。广大教师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把牢理想信念的“方向盘”、筑就思想理论的“压舱石”,主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积极传播者,帮助青年学生筑梦、追梦、圆梦,激发青年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的理想和志向。

3.讲师德,师德的本质是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次强调要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保证。指出,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教师自我修养;教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这些重要论述生动呈现了教师道德情操的具体表征。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当是每一名教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教师要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不断提升人格品质,用模范的言行举止为学生树立榜样,用高尚的人格魅力引领学生的心灵,努力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

4.怀师爱,师爱的源泉是宽厚的仁爱之心。反复强调,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广大教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有爱才有责任,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之中。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教师职业的厚重底色。教师应当把爱作为永恒的主题融入教育工作中,秉持“有教无类”“因材施教”传统,尊重学生在性格爱好、脾气秉性、兴趣特长等方面的个体差异,精心引导和培育;要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坚信所有学生都能成长为有用之才,在严爱相济中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始终充满自信、昂首挺胸地追逐人生梦想。

5.强师能,师能的基础是扎实的专业学识。明确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潭水,在信息时代做好老师,自己所知道的必须大大超过要教给学生的范围,不仅要有胜任教学的专业知识,还要有广博的通用知识和宽阔的胸怀视野;要做智慧型的老师,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个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这些重要论述充分彰显了学识学养在教师素质结构中的重要位置。教师从事的是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工作,要深刻认识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

6.重师智,师智的特征是强烈的创新意识。指出,素质教育是教育的核心,教育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要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这些重要论述高度肯定了改革创新对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教师要有改革创新的自主性,敢于开风气之先,追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发展境界,持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有改革创新的首创性,积极吸纳科学的教育理念和前沿的科研成果,丰富教育教学内容和资源;要有改革创新的先进性,采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提升批判探究能力,使其成长为知识丰富、视野宽广、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国家栋梁之材。

三、深入推进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的学习贯彻。

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并转化为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生动实践,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来抓,满腔热情关心教师成长发展,引导广大教师创造出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伟大业绩。

1.广泛开展“爱国·奋斗”精神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始终与党和国家发展同向同行。“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决定了其思想境界、事业高度和人生目标。新时代教师只有把个人奋斗融入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洪流中去,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我价值。学习贯彻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必须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在广大教师中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联系党的xx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引导广大教师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永恒主题,在广大教师中广泛开展“爱国·奋斗”精神教育,发扬老一辈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和爱国情怀,培育选树报国奉献、教书育人的先进典型,充分利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辉煌成就,增强教师的家国情怀、使命意识、奉献精神,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名教师热忱从教、终身从教的坚定信念、力量源泉和精神依靠。

2.深入贯彻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不断提高新时代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一年以来,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形成和发展了良好的局面。学习贯彻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就是要将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神的贯彻落实进一步引向深入,大力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广大教师坚持“四个统一”,切实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履行好、完成好。把政治标准放在教师队伍建设首位,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严格教师资格和准入制度,把好教师培养、使用、交流和引进关口,保证教师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健全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定师德建设实施细则和办法,坚决实行思想政治、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加强教师党支部和党员队伍建设,选优配强教师党支部书记,实施“双带头人”培养工程,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加强党员教师日常管理监督,把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落实到每一个教师党支部和每一名教师党员。

3.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管理综合改革,为广大教师成长发展创造更好环境。新时代教育要有新气象,新时代教师要有新作为。近日,中央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这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中央审议通过的第一个教育领域的改革文件,是关于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重要论述的具体体现,对在新时代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将这一重要文件精神落细落实,就是要以管理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教师队伍的改革实践带动教育综合改革,以教师队伍的改革成效推动教育强国建设。深入实施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推进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师培养层次,提升教师培养质量,创新教师培养形态,造就一支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在学校治理体系中突出教师主体地位,优化教师编制配备和资源配置,完善教师准入和评聘制度,深化教师职称和考核评价制度改革,完善教师待遇保障机制,加大教师表彰力度,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及时了解关注教师思想状况和实际诉求,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的工作,不断提升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让尊师重教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最令人羡慕的崇高职业。

培育理想信念的丰厚沃土。

理想信念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总闸门”,是一个国家、民族和政党团结奋斗的精神旗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也是保持党的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中国共产党在近百年的奋斗历程中,无论在革命、建设还是在改革开放年代,之所以有一批又一批共产党人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不懈奋斗,就在于有坚定的理想信念,靠的就是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为的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理想。党的奋斗历史反复证明,坚定的理想信念,无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人来说,都是前进的号角、力量的源泉。

“红船精神”昭示我们,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都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没有或丧失理想信念,就会迷失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就会像一盘散沙而形不成凝聚力,就会失去精神支柱而自我瓦解。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就必须坚定理想信念,充分发挥“红船精神”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把“红船精神”融入国民教育,贯穿教育全过程各领域,使干部群众潜移默化地受到革命精神传统的教育和滋养,从而培育人民群众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激发“红船精神”的时代活力。

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凝聚中国力量的思想道德基础。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整个社会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红船精神”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它所蕴含的崇高理想与坚定信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写照,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组成部分,本身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教材,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红船精神”昭示我们,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就应当把发扬“红船精神”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依托“红船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加强“红船精神”的系统性研究,融挖掘、保护、整合、创新、运用为一体,不断把以“红船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资源;要开发红色文化产品,打造红色文化精品,建设红色文化教育基地,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共建共享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协同推进;要深入挖掘红色文化中的道德教化资源,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阐发运用,使之成为涵养主流价值、培育传统美德的重要源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力量源泉。

党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始终保持血肉联系,是党领导人民战胜一切困难和风险的根本保证。在革命战争年代这样,在和平建设年代更是如此。以“红船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上溯历史,涵盖现实,延伸到未来,包含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百折不挠、奋发图强等优秀品格。红色文化是代表人民群众立场、为人民群众服务的文化。

“红船精神”昭示我们,党和人民群众是鱼水关系,要常怀敬畏之心,坚持群众路线,一刻也不能脱离群众。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就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着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永葆“为民、务实、清廉”的政治本色,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要解决好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历史告诉我们,谁把人民放在心上,人民就把谁放在心上。只有始终站在人民立场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赢得广大人民衷心拥护,才能构筑起众志成城的铜墙铁壁。

我国社会治理形势发生新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改革发展实践取得的一条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在改革和发展的同时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没有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什么事都干不成。40年来,伴随深刻的经济体制变革和社会结构巨变,我国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在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同时也不断激发社会活力。特别是党的xx大以来,我国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之路,善于把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把平安中国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强调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社会治理形势出现一系列积极变化。

社会治理形势出现根本性好转。近5年来,我国打破了犯罪率随着现代化推进必然升高的西方“魔咒”,严重暴力犯罪案件、群体性事件、信访总量、非正常上访量等社会秩序的关键性指标同时出现下降趋势,特别是成为世界上命案发案率最低的国家之一。同时,互联网依法治理初见成效,虚拟社会不再是法外之地。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全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结果,20xx—20xx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总体社会安全感有所上升,特别是个人和家庭财产安全感、人身安全感明显提升。我国社会总体安全的好局面,在国际社会乱局交织、一些国家内乱不断和恐怖袭击时常发生的背景下,在我国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继续发生深刻变化的进程中,实属来之不易,也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必要的良好环境。

新的社会治理体制基本形成。我国已基本建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了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形成了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社区治理体系和国家安全体系,增强了全社会防范和抵御安全风险的能力。

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在现代社会治理中,政府是社会治理的主导力量,但已不是社会治理的唯一主体,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城乡社区居民组织、社会公众等都成为参与社会治理的力量。社会治理的广泛社会参与,有效降低社会治理的行政成本,提高了社会治理效益,初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多个社会治理领域出现积极的重要转折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进入新时代,在城镇化进程、人口结构、职业结构、劳动力供给、收入分配、消费方式等领域都出现了一些积极的重要转折点,对社会治理形势产生深刻影响。比如,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和各项社会政策的完备,上世纪90年代末国企改革引发的职工下岗潮已不会再出现;随着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推进,因征地拆迁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频发时期也已基本结束。在社会治理形势出现积极变化的同时,社会治理面对的问题呈现出复杂化、多样化、网络化以及利益诉求和价值追求交织化等一系列新特征。

新时代社会治理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使我国社会治理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

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对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新挑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变革和经济持续增长,我国社会也发生巨变,主要表现在:阶层结构和利益格局复杂化,财富和收入差距较大;职业选择和劳动就业市场化,社会流动加快;处于原有单位体制之外的“社会人”成为就业主体;社区社会化,在原有的熟人街道社区、单位大院社区之外,出现大量商品房陌生人社区,还有城乡接合部的杂居社区;家庭小型化,单身家庭、单亲家庭、空巢家庭等不断增多,家庭的教化功能有所弱化;价值观念发生深刻变化,需要重塑道德约束和社会信用;等等。这些深刻的社会变化加大了社会治理难度,对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新问题、新挑战。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新挑战。随着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比如,更需要多样化、个性化、高性价比的消费产品,不再满足于大批量、排浪式的大众消费;更加重视与健康有关的食品安全和医疗安全,食品安全感和医疗安全感已经成为影响总体安全感的重要因素;更加渴望看得见蓝天、呼吸清新的空气、饮用清洁的水,生态环境污染和恶化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等等。这些社会生活层面的新变化,也对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的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新挑战。

人们对主观感受和价值追求的重视对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新挑战。随着物质需要逐步得到满足,人们有了更高的社会心理需要。面对快节奏、工作压力大、存在未知风险、由陌生人构成的现代社会,人们的心理孤独、抑郁、压力、焦虑需要疏导和释放渠道,也更希望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公平感。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以及教育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人们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社会参与意识都在日益增强。这些社会心态层面的变化,也对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新挑战。

网络社会的兴起对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新挑战。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造成无限扩展的虚拟社会空间,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无数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新的社会治理问题和挑战。特别是以手机为基本平台的网络社会,使人们的生活步入实时、交互、快捷、高频的“微时代”,自主开放的自媒体话语权,隐蔽性的信息源,交互快速的传播方式,碎片化、泛娱乐化、真假难辨的海量信息等等,使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高度互动。这使社会舆论、社会情绪甚至社会行为以新的机制形成,传统的社会管理已难以奏效。尤其是网络犯罪已成为第一大犯罪类型,“暗网”成为毒品、色情、暴力泛滥的黑色空间。网络社会治理成为考验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

新型社会风险对社会治理提出新问题、新挑战。当今世界,现代化的推进特别是新科技不断产生,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使人类社会进入现代“风险社会”。现代风险不同于传统风险的最大特征就是不确定性和难以预测性,其迅速而广泛的传播可能造成大范围社会恐慌。比如,恐怖主义袭击带来的普遍社会紧张和社会不安;未知流行病和生态环境危机引发的社会恐慌;股灾、银行倒闭、债务危机等金融风险可能导致的大规模社会恐慌传导;等等。新型社会风险带来的新问题、新挑战,考验着各国的社会治理。

在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必须把握这些新趋势,研究这些新问题,积极应对新挑战,采取稳妥、有效、管用的措施,建立保证长治久安的机制和制度,大力提高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面对我国社会治理形势的新变化以及出现的新问题、新挑战,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的十九大的部署和要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把社会治理的新任务、新要求、新举措落实到具体工作中,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

完善社会治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治理的基本体制,要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完善。要善于把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优势,同时也要注重动员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治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形成有效、管用、节约行政成本的社会治理机制,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增强社会治理的预见性、精准性和高效性。

积极回应人民的新期待。适应人民群众对平安生活的新要求,加快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法打击和惩治黄赌毒黑拐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适应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巩固基层政权,完善基层民主制度,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推进基层协商以及社会组织协商。

大力推进依法社会治理。把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落实到社会治理实践中。社会治理的主体要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进行社会治理,保证人民依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擅于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社会治理问题、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在加强依法治理的同时,也要发挥德治的作用,更好引领和规范社会生活,努力实现法安天下、德润人心。

营造清朗的互联网空间。维护国家互联网主权,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依法加强网络社会治理,加强对网络新技术新应用的管理,确保互联网可管可控。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建立法律规范、行政监督、行业自律、技术保障、公众监督、社会教育相结合的互联网管理体系。推动互联网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党的十九大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又一次与时俱进。从历史、现实、未来和国际的视角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增强对这一重要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更加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历史的视角。从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史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其立场、观点和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精髓所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人类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使得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史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实现了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党的xx大以来,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吹响“强起来”的进军号角。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来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和升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深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同时,系列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定位,系统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开辟了近代以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局面。

现实的视角。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产生有着充分的现实必然性。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出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根源于党对我国基本国情和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些深刻判断,体现了战略定力不动摇和实践探索不停滞的辩证统一,既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这一伟大思想产生的现实根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解决中国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了指引。党的xx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从实践维度生动地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统一说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更大突破。

未来的视角。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进一步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继往开来的战略安排,全面规划了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路线图和时间表,进一步凝聚起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根本性问题,再次向世界宣示,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行了战略部署,确立了行动指南。其中,“八个明确”指明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指明了方向;“十四个坚持”构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不仅是我们党在改革开放以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结晶和成功经验,也是引领我们面向新目标、开启新征程的正确指南。

国际的视角。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坚持正确义利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得到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政党、组织的响应和赞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已载入联合国决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当今世界,国不论大小强弱,都面临着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任务,尤其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既希望出台改革举措,又希望社会稳定、国家安定。中国的做法和经验为这些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和路径启示,集中体现了中国为解决人类问题作出的贡献,已经并必将继续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已经也必将为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的实实在在的利益。

新时代思想宣传的新视野【第十篇】

“红船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勇担大任、开天辟地的不朽传奇,是中国共产党人以救国为民为初心抒写恢宏叙事的动力源,以首创、奋斗、奉献为内涵的“红船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和旺盛活力。进入新时代,作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不仅要以“红船精神”滋养青年学生成长,更要强化主体自觉,带头践行“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觉悟,涵养道德情操,增长能力智慧,为立德树人提供不竭动力和智慧源泉。

倡扬首创精神,扛得起使命,让阵地守得住。

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是新时代做好思想政治工作遵循的基本思路,面对最具活力和创造性的青年学生群体,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激情不懈开拓创新,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创新规划,让顶层设计体现时代性。善谋者胜,远谋者兴。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从高校党委层面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做好顶层设计,坚持立德树人,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创新规划,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确保科学性,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思想政治工作者也要弘扬首创精神,在摸清学生思想状况基础上,抓住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关键,积极应对现代技术挑战,精心设计工作方案,保证理念目标、方针原则、任务举措、方法途径紧扣时代脉搏,回应时代关切,适应时代要求。

创新方式,让教书育人具有趣味性。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挑战,新时代大学生具有许多新特点,他们的思想活动日益呈现出独立性、差异性、不确定性等特点,这些都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更新教育观念,不断创新方式方法。要跟紧时代,实事求是,创新探索,形成一系列遵循学生成长规律、符合学生成长实际的创新路径和有效举措,在有滋有味的生动体验中,把道理讲透彻、讲清楚。

创新品牌,让每一个作品具有示范性。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逐层示范,立标打样,要强化工匠精神,对每项工作细细打磨,确保成为经得起评判和推广的精品。比如,为青年学生做一个报告,需要事前调研,言之有物,让听者受触动;上讲台为学生讲思政课,要精心准备,结合学生思想实际,把课程讲好讲活,让学生受教育;平时多联系学生、帮助学生,关心学生切身利益,讲求方法分寸,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让学生敬重。

发扬奋斗精神,经得起考验,让事业立得住。

进入新时代,要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要义,以奋斗者的昂扬姿态坚定信念,追赶时代,创业创新,砥砺前行,更加奋发有为地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百折不挠,带头践行理想信念。引导学生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要以自身的坚定信念和实际行动引导青年学生补足精神之钙,破解当前一些学生中存在的方向感不强、意志不坚定、进取心不强、自我克制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引导他们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一身正气,带头践行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社会担当、关爱他人、敬业奉献、诚信友善、严谨自律等要求,在课上课下线上线下发挥引导和标杆作用,助力良好校风、学风和教风的形成。

砥砺奋进,不断练就过硬本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凸显魄力,增强毅力,自加压力,行动先一步,标准高一级,要求严一等,上行下效,比学赶帮,精益求精,营造干事创业的生动局面。适应“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要求,强化业务能力和素质,提升分析问题、科学决策、组织协调和开拓创新能力,善于在互联网时代强化新理念,掌握新话语,运用新方法,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

严格要求,树立良好师表形象。思想政治工作者更要强化打铁还需自身硬,站稳师德高地,守住师德底线。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自觉弘扬严谨笃实、淡泊名利、自尊自律的师德风尚;注重德的践行,操守志趣要追求高洁,自觉抵制奢靡功利、冷漠失信、粗暴低俗等不良风气;守好自己的精神家园,清心自正,慎独自守,让清廉成为常态和习惯,成为能力和修养。

弘扬奉献精神,对得起本职,让学生记得住。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做学生灵魂工程师,甘为学生成长引路人、贴心人,注重以学生为中心,彰显育人情怀,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全校处处彰明,时时牢记,人人践行。

诚敬而为,责任重于泰山。学生成长具有不可逆性,教育链条一旦缺失则无法弥补,必须诚敬而为,严谨而为,及时而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者始终爱岗敬业,忠诚履职,恪尽职守;要端正态度,把教育学生作为安身立命的事业追求,作为实现人生价值、追求崇高境界的事业理想。

勤勉担当,善于破解难题。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在解决层出不穷的问题中显现成效的,不对位问题,一切都是空谈,问题从哪里来,从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来,从学生成长过程的喜怒哀乐中来,从学生为人处世的点滴中来。一枝一叶总关情,一心一意为学生。要把准思想脉搏,回应学生关切,帮助答疑解惑。只有在发现问题基础上,分析问题存在原因,抽丝剥茧,层层破解,才算虚功实做,有了针对性。

甘于奉献,提供周到服务。要尊重规律,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倾注全部精力和热情,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把学生关切装在心里、扛在肩上。孔子教育学生“言忠信、行笃敬”,老师也如此,说得悦耳动听而鲜有实际行动,终究会令学生厌倦甚至唾弃。只有一诺千金,说到做到,方能让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

48 22967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