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论文【优秀4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改革开放论文【优秀4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改革开放论文【第一篇】

[关键词] 高校校园文化 变迁 改革 开放 互动性

凝聚着社会文化合理内核的高校校园文化,在变迁中折射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反映着时代进步和发展的历史轨迹。高校校园文化的变迁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历史互动性。探析这种历史互动性,对于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的高校校园文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高校校园文化的变迁映射改革开放的全貌

高校作为社会文化传承的纽带,在改革开放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整体文化发展的影响,从而产生深刻的变迁。因此,高校校园文化的变迁是以社会发展脉络为主要线索和逻辑依据的,且校园文化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是契合的。

基于改革开放的阶段性发展,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精神也随改革开放的进程而呈现出阶段性的变迁轨迹。这种变迁表现为从宏观到微观、从理想到现实、从单一到整合、从严格到宽容、从外倾到内倾的发展趋势,并始终沿着正弦曲线的波动变迁。这种变迁不仅直接折射和反映社会变革的发展轨迹,而且将社会变革的全部内涵凝结成文化变迁的主题。

1.高校校园文化的内容变迁影印了改革开放的社会特征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进入了以改革开放为鲜明特征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社会变革以前所未有的广泛性和深刻性震撼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观念领域,表现为深度的系统变革。追逐着社会改革的历史进程,高校校园文化将改革开放的主题内容和历史进步的时代烙印深深地熔铸在变迁发展之中。

首先,在社会结构日益复杂的环境中,高校校园文化由单一型向兼容型变迁。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基于社会利益结构和社会阶层日趋多样的基本特征,高校校园文化的构成也呈现出丰富而多样的变迁趋势,主要表现为校园文化的结构趋向于开放式、内容趋向于多元化、功能趋向于综合化。由于高校与社会环境时刻进行着物质、信息交换,社会政治、文化、经济的每一微小变革很快就会在校园内引起相应的躁动,导致校园文化体系日新月异。因此,高校校园文化总是以最为快捷的方式感知和触摸社会进步的脉搏,并不断引领社会前沿的观念、汇集社会时尚的热点而成为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开放程度的加深,高校校园的开放性也不断得到加强。随着社会文化的多样化发展,高校校园以开放的姿态将各类文化包容并蓄,使高校校园文化系统成为一个复杂的构成体,其中既有高雅文化、精英文化、理性文化,也有流行文化、大众文化、感性文化;既有各类外域文化、外国文化,也有本土文化、本族文化;既有高雅文化,也有庸俗文化等。

其次,在日益开放的社会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由封闭型向开放型变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和政治改革的深入拓展,社会文化领域的百家争鸣和经济领域的自由竞争不断促进文化观念的嬗变。伴随社会文化的开放性发展,高校校园生活也日益打破自成一体的封闭模式。市场经济机制使高墙封围的校园文化不可能继续维系,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通过各种渠道体现在校园文化的诸多元素中。与其他亚文化相比,高校校园文化具有思想敏锐、观念开放,接受新事物快、批判意识强、最少保守的特色,并对社会的风云变幻十分敏感。在开放的环境中,各类文化观念纷纷涌入高校,影映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改革的合理内核,并在各类知识和文化策源地(高校)衍生出富含时代特色的文化价值观念。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循着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轨迹,高校校园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汲取着改革的价值精神和时代养分,日益呈现出开放、透明和民主的文化气息,校园内日益凸显对个性发展、平等意识和权利观念的尊重。开放的校园文化在核心精神的追求上逐渐体现出普遍主义,尊重社会事实的真实性,注重社会规则的公平性并热心和关注公益事业,具有更自觉的环保意识。在开放的校园中,校园文化表现出对社会各类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包容和认同,使校园呈现出与社会潮流高度一致的休闲态度和广泛的兴趣爱好,如“超女热潮”、街舞表演、网络歌曲、DV短片等,成为大学生的新宠,在大学生中传播较快。开放的校园内,师生们愈来愈喜欢直率的情感表露,不愿扭曲个性,厌恶形式主义等。

2.高校校园的热点变迁见证了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

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高校在与社会进行观念对接和信息交换中,不仅首当其冲地感知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急剧变化,而且以校园热点变迁的方式来展示深刻而伟大的社会变革。纵观改革开放的历程,我国高校校园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念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并孕育和形成了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核心价值追求,见证了大学生价值取向不断变迁的历史轨迹。

(1)“自我”价值的萌发动摇了“无我”的传统观念

20世纪80年代初,伴随改革开放而来的是高校校园对世界、社会和人生进行自发的思考。传统文化中的“无我”价值取向在现实面前显得十分的尴尬,高校校园开始了对世界、人生和社会的历史反思。基于改革开放对高校校园的深刻震撼,传统义利观、生命观的困惑与现实的校园文化激烈对撞,高校校园开始了对“自我”存在的现实拷问――即“潘晓热”的出现。高校校园借助西方文化思潮对人的本性探讨已经深入到了对经典性的人生价值范例的深度质疑。同时对传统文化所提倡的极端的固有价值内涵提出了异议,〖〗并对传统价值标准进行了重新审视。相对传统文化价值观念中绝对利他的价值诉求,自我价值的萌发无疑是巨大的历史进步。但是,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由于高校校园在价值求解中难以排解偏激的情绪困扰,盲目仰望西方思潮华丽的外衣,忘记了脚下踏着的是古老的中国土地。在价值追寻中脱离现实和实际,因而暂时迷失了方向,高校校园价值取向的天平在否定“无我”的传统观念中,不可避免地向着“利己主义”、“自我中心”方向倾斜。

(2)市场热潮中的实用性价值重塑

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南方谈话”之后,市场经济体制的渗透式影响突破高校的藩篱,以迅猛的势头冲击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高校校园,“市场热”在各个高校校园不断升温。在文化精神层面,高校校园以崭新的姿态全面融入到市场经济体制之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新的价值观念重塑。“市场”热潮迅即蔓延到了高校校园的各个方面,影响到校园的饮食起居,引导着高校校园的思想情感和心理倾向,制约着高校校园的生活方式、行为选择和核心精神,进而从外而内地深刻影响高校校园文化的各个层面。在“市场”强力的渗透式影响下,高校校园文化的价值取向开始趋于实用性和功利性,高校校园逐步淡化对纯理论探索和学理式生活的仰慕和关怀,对未来的向往呈现出多元复杂的价值取向。

(3)全新的价值体系在综合素质热潮中得以构建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伴随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的开放性和全面发展趋势,为高校校园文化提供了更为丰富多样的发展环境。尤其是加入WTO以来,面对滚滚而来的全球化浪潮,高校校园渐渐认识到应该全面地看待世界,全面地认识“自我”,努力从多种角度塑造自己,以便全面实现“自我”。在市场竞争背景下,高校校园自身核心竞争力的高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优劣,在高校校园里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综合素质热潮”由此悄然兴起。如果说在“潘晓热”的时候高校校园文化是向狭隘“自我”提出疑问,那么到了“综合素质热”的时候,大学生则对大写的“人”和人的全面发展投入了关注的目光,“素质教育热”从主客观两个方面促动校园内新价值体系的全面变迁和构建。

二、高校校园文化变迁发端于改革开放的动力助推

一场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出发,自觉启动的改革过程,带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相应变化,不仅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迁,而且引起了高校校园文化的剧烈振荡,导致各类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在冲突与磨合中进入了深刻的流变历程。

1.经济体制改革是高校校园文化变迁的原动力

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经济的前提和条件是决定性的,每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状况对当时包括文化在内容的一切社会现象都具有决定意义。因为,一切的社会意识形态都要依赖并受制于社会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生产方式对校园文化变迁的决定作用正是通过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实现的。追根溯源,文化的变迁是以经济的变化发展为核心的。基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内在规律,社会变革和发展不仅加速社会历史进程,而且强烈地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行为、社会关系和社会意识,并引起社会文化价值观念的深刻变迁。

市场经济既是一种经济形式,也是一种文化表现。文化作为一定经济条件下对人包括人的价值理念、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设计,并不只是经济表面的装饰物,而是内在于经济的人文力量。所以,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一方面,要求实现文化的转型;另一方面,也要求建立起与新的经济形式相适应的文化背景,作为新的经济发展的根源动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上,面对生产方式日新月异的态势,市场经济在观念层面带来了诸如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公正意识、效益意识、创新意识等的进步,以平等、独立、自由、竞争为核心的新型价值观在主流文化中确立。

2.对外开放是高校校园文化变迁的催化剂

三十年的对外开放就是中国打开国门审视世界,不断融入全球一体化的历程。在对外开放中,有两种全球化力量深刻影响着文化的变迁:一是文化的全球化进程,一是经济的全球化进程。

(1)文化全球化进程直接促进高校校园文化快速变迁

从文化全球化来讲,改革开放的历史,就是三十年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不断交流融合的历史。“全球化拓宽了文化视野,推动人们从全球的视角来重新构造文化活动;全球化凸现了文化精神中的整体意识;全球化创造了当代文化的多样性;全球化为广泛的文化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充分的技术条件和心理条件”。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国内与国外的交流日益频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在交流和接触中进行着相互的选择和适应。来势汹涌的外来文化借助发达国家领先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国家实力,建立起了世界范围的文化霸权,对中国本土的民族文化所建构的意义世界进行了激烈的否定和亵渎,在其喧嚣的文化浸润中日渐肢解传统的价值体系,对中国高校校园文化形成了强劲的冲击。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西方思潮热浪的兴起,到今天对时尚潮流的狂热追捧(哈韩、哈日……),在高校校园里从日常学习、生活、消费等各个方面,外来文化都展示出其强劲的渗透性和表面张力。这种文化领域的“漩涡效应”借助全球一体化潮流,携带着诱人的现代气息,成为催生高校校园变迁的重要力量。

(2)经济全球化进程强力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加速变迁

经济作为一种文明,决不仅仅只有物质的价值,它也包含着深刻的精神方面的含义,能够对文化的变迁产生重要的影响。源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校园文化变迁通常有两种:一是潜移默化的渗透,一是显而易见的突变。

经济全球化引发的渗透式文化变迁,主要源于西方富于渗透性的现代工业和现代科技的影响,对现代高校校园文化产生了强烈的冲击,充盈着对经济利益无限膜拜和盲动的情绪,也日益震撼着中国高校校园内“君子言义、小人言利”的价值围城。高校校园文化两种形态的变迁,校园内传统文化中内圣外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逐渐萎缩,迅速前进的工业巨轮轻易就把宁静的心灵图景碾成粉碎;伴随经济意识的空前膨胀,精神追求也开始全面萎缩;工具思想全方位渗透校园文化,人们的内心修养、价值追求追寻着经济利益的足迹,淡漠了精神渴求。

经济全球化带来文化突变式的更替,主要源于货币资本在全球范围空前频繁地往来,市场的开拓与扩张有力地突破了国家、民族、文化风俗以及意识形态划出的传统疆域。从跨国公司、卫星电视、互联网络到麦当劳、奔驰汽车、卡通片,这些异国他乡的文化正在穿越巨大的空间距离和森严的国境线,愈来愈密集地植入本土。高校校园作为文化发展的前沿阵地,大学生始终是社会的先锋,他们思想活跃,敢闯敢为,乐于接受新事物。站在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来的边缘,大学校园里回避不了这样的问题:是崇古还是尚今?是慎终追远还是面向未来?是维护传统观念体系还是变革创新”?因此,随着国际货币倾销而来的外域文化会在高校校园引发深刻的思考、艰难的筛选与有效的整合,从而导致校园文化在选择中突变,在更替中和合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72.

[2]王军。“校园文化的历史回顾、现状与对策――兼谈校园文化与教育的关系”[J].江西教育研究,1996,(3).

改革开放论文【第二篇】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保证电力安全充足的供应,是重要的基础和必备条件。2002年底,我国电力装机容量达到亿千瓦,发电量达到万亿千瓦时,居世界第一位。但人均占有电量只有1287千瓦时,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到2020年,我国经济要进入中等国家水平行列,相应电力也必须要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即人均要达到3000千瓦时左右,因此,电力工业在本世纪前20年,还需要大规模的发展。 纵观世界电力工业的发展与电源构成,核电与火电、水电已构成当今世界电能供应的三大支拄。全世界442台35675万千瓦13000多堆年的核电运行历史证明,核电在技术上是成熟的,核电是“安全、可靠、经济、清洁”的能源。目前,核电提供了全世界16%的电能,从能源的投入量计算核能占到20%以上。欧、美、亚三大洲的各发达国家的核电,提供了本国20%~75%的电能。核电对保证国家能源安全供应和国民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到2002年底,我国核电只有440万千瓦和235亿千瓦时,分别占全国总量的%和%,相当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世界平均水平。世界核电发展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入了调整期,到九十年代末保持稳中略有上升的发展趋势,基于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加,以及受环境的制约和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经过多年的调整摸索之后,在亚洲等一些发展中国家普遍加快了核电发展的步伐。面对国内、国际的能源、经济发展形势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在今后的20年中,中国在大规模地发展火电,开发水电和新能源发电的同时,还必须要大规模地建设核电。 近几个月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防科工委等部门为贯彻落实十六大提出的战略目 标,为推动核电的健康发展作了卓有成效的工作。我们相信,只要业内上下各方团结一心, 真正做到统一认识、统一战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统一组织,协调行动,通过体制和机制上的进一步改革、创新,采用当今世界核电成熟先进的技术,通过国际合作及核电工程项目的具体实施,可以以较小的代价、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核电的标准化、系列化、规模化,实现核电设计自主化和设备国产化,力争在2020年前,使核电在整个电力中的比例有所提高。并逐步形成我国自主、完整、先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核电工业体系,同时争取在国际核电产业高端技术占有一席之地。 对此,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核电专委会组织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于我国核电发展在 许多方面形成了共识。 一、加快发展核电是我国电力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发展核电有利于我国电力结构的调整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发展目标以及用电水平要求,经过各方面的研究和多种 预测方法的分析,到2020年,为了适应国民经济翻二番的要求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的 需要,全国需要发电量为万亿千瓦时以上,相应的发电装机容量为亿千瓦左右,比2002年净增近6亿千瓦。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以燃煤发电为主,这种结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难 以改变,我国电源结构调整的难度很大,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虽然大规模的燃煤电厂的建设将受到生产能力、运力、特别是环境保护等一列问题的制约,但是以煤发电的装机容量 预计到2020年仍高达6亿千瓦左右,约占总容量的63%以上,较2000年的74%降低了11个百分点,然而较之世界平均煤炭在电力能源中比重的43%约高20个百分点:,届时电力需耗煤炭14~15亿吨,预计约占煤炭供应总量的65%~70%,即今后新增加煤炭全部用于发电仍有不足。相应的气电约5000万千瓦,需用气500亿方,约占全部供气量的25%左右,比目前的15%约提高10个百分点,难以再增大规模。 我国水能资源丰富,技术可开发容量为亿千瓦以上,经济可开发容量为亿 千瓦。当前及今后均会大力开发,预计到2020年,

改革开放论文【第三篇】

至今是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稳定拓展阶段。结束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残疾人事业被纳入其中,并也要努力争取实现同步小康。这一阶段的残疾人教育政策开始关心到一部分细节问题,包括师资力量的培训、特殊教育学校的艺术人才培养、对优秀特教老师和残疾学生的奖励、残疾人职业学校的设置标准、扶贫助学工程、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的调查等,例如《关于举办全国盲人电脑师资培训班的通知》、《关于“江民特教园丁奖”评选工作的通知》、《中国残联、教育部关于印发<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教育部、文化部、广电总局、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关于举办第五届全国盲、聋、培智学校学生艺术汇演的通知》等。宏观方面的政策也作为指导方针得到适时的颁布,例如《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等等,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首次将特殊教育单列一章,作为教育改革发展任务之一,标志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被纳入国家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大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残疾人教育政策发展特点小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教育政策的制定遵循着从基本法规到宏观规划与方针,再到具体措施的发展轨迹。这样的发展特点也符合社会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实现事物的不断改善与进步。但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的发展轨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综合以上对各阶段政策的分析,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残疾人教育政策发展的特点有以下三点:第一,每阶段都有明确侧重点。我国残疾人事业起步较晚,因此在初期无法避免地会出现行事无章的情况,但总体来看,政策的制定根据实际情况还是有各阶段的不同侧重点。第二,注重大方向的把握。自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建立开始,每五年都会有一个规划纲要,各方面的法律法规也逐渐齐全,在残疾人事业发展总的走向上进行了准确的把握。第三,涉及范围越来越广。从最初的手语规范等小范围的政策,到现在囊括残疾人教育的师资、经费、奖励等多个方面,体现了政策制定全面性的提升。

二、现阶段中国残疾人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注重提出大体要求,实现途径较为模糊。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与世界的接轨,残疾人教育作为残疾人事业的关键点逐步得到重视。在法律保障、工作引导等方面,政府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回应:《残疾人教育条例》《中国残疾人事业五年工作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快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意见》等等。这类大方向上的政策文件给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法律保障的同时,也提出了大体要求,每阶段也都有需要完成的任务和指标,但对于具体的实现途径却鲜有提及,文件颁布之后也没有用其他较为细致具体的实施政策或者行动指令进行另外的补充,这对于下级单位来说就成为了一个需要自行琢磨的难题。政策制定较为分散,少有系统性的专攻。在每阶段的政策分析中,可以发现后期政策的覆盖面呈扩大的趋势,包括了师资、经费、体制等各个方面,然而针对一个方面的政策往往是孤立的状态——例如,对于优秀特教园丁的评比,政策仅围绕评比作出了选拔和授予的通知,而忽略了交流会等形式可能让榜样对其他特教教师产生的带动效果,所以就没有作出后续的宣传等政策支持;通知举办了盲、聋、培智学校学生的艺术汇演,没有在前期出现在艺术培养方面的政策支持,也没有在后期出台针对表现优秀的团体或个人的宣传交流。在残疾人教育的其他方面,类似情况还有许多,都体现了已有政策的分散性。政策更新还未完全跟上残疾人现实需求。现阶段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相较于刚起步之时已经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但要做到完全和国际接轨,还有一段距离。对于残疾人来说,义务教育是基本要求,高等教育也是对自身做出的更高要求,但真正的需求其实远不止这些:不是能够进课堂就够了,而是能够更好地学习,学习得更好。例如在高校中,没有无障碍通道的教学楼比比皆是,图书馆没有盲文书籍,宿舍大部分都是为健全学生设计的,没有相应设施的帮助,残疾学生基本无法自理生活。政策做到了让残疾学生进入大学读书,但却没有考虑到仅仅“踏进校门”是不够的。如何能够让残疾人在教育方面真正做到“无障碍”?这将是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下一阶段发展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三、推动中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给出大方向的同时明确指出实现途径。特别是对于五年规划这类政策,是需要政府多个部门进行协调的,仅仅一个规划的篇幅往往不能够阐明具体实施的方案,因此就需要另外制定政策具体阐释与规划中的任务要求相对应的实现途径,包括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每项任务的年度目标、具体步骤、所需经费及来源、考核方式、奖惩办法等等。即使这部分内容不是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全权进行制定,下级部门制定完毕也需要进行上报与备案,以利监督和管理。用多次、集中的政策支持来解决系统性问题。现阶段我国残疾人教育事业发展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限于某一个方面,而是以一个点向外发散的。所以制定的政策不能仅限于“一次性政策”,而要考虑到前期的铺垫和后期的收尾。例如特教教师方面,前期要注重高校特教专业的设置、招生和培养计划,即将毕业时要考虑实习的安排,毕业之后则要考虑选拔和分配,上岗后就要评估教学表现与专业培养的应用效果,随后还要对高校特教专业的培养计划进行完善等等。当然,围绕特教教师的工作远远不止这些,仅靠几个政策文件也是解决不了所有问题的,需要在工作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加以解决,这样才能逐步解决这种系统性的问题。政策制定内容要实时跟进残疾人需求。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做过针对残疾人教育需求的大范围调查,了解这方面需要的渠道仅仅只能是通过个别的口头交谈。与几个残疾人事业发展较为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确实做得还不够,对优秀残疾学生进行表彰、对优秀特教园丁进行表彰等精神鼓励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实际解决其求学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创造一个真正的“无障碍”学习环境。例如残联多次了调查统计适龄残疾儿童入学情况的通知,对于统计部门来说,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只是一个数字,而对于适龄残疾儿童本人及其家庭来说,这一数字影响着他们今后的命运。因此,当诸多经济、观念等一系列问题阻碍着适龄残疾儿童本人及其家庭做出入学的选择,从而降低了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的时候,制定政策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才是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的关键,也才是真正跟进了残疾人的实际需求。

改革开放论文【第四篇】

一、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即有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

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是学生在学习,教师的职责是引导、帮助。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现有知识结构设计高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亲自实践、合作探究。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参与的原动力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将学生身边的事例引入课堂,使学生所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唤起学生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身边的现实问题组织教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如在讲“劳动与就业”的内容时,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在当前形势下,一方面就业相当严峻,另一方面却是很多工种找不到人干,出现了“有人没活干,有活没人干”的现象。我们应如何看待这些问题?这样通过生活中的实际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学

创设问题情境是引起学生认知矛盾的常用方法,它能将学生引入到问题之中,通过“设疑”使学生对要学习的内容产生疑问,出现心理的不和谐状态,进而激发其学习的内部动机。高中政治课教学内容有很多都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想吸引学生情感的参与,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可能地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矛盾。笔者就学生常遇到的一些实际例子,结合现场模拟创设问题情境。如在讲市场秩序的内容时,我带了两瓶品牌不同但外观类似的“老干妈”辣椒酱走进教室,让学生陷入问题情境,接着就举了湖南“老干妈”辣椒酱模仿贵州“老干妈”欺骗消费者的案例,进而引出了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不可缺少的条件。

二、注意师生的亲和度,即师生之间愉快的情感沟通与智慧交流

政治课堂教学过程应成为师生追求主体性、获得自由和解放的过程。这样才能使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愉快的沟通与交流,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达到这一点,政治教师可以从如下两个方面做起:

(一)尊重学生人格,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首先,建立“民主、平等”的原则。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活动中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的,彼此之间是互相尊重、互相关爱的和谐关系。在教育界有一句流行的名言:“把学生看作天使,教师便生活在天堂;把学生看作魔鬼,教师便生活在地狱”。其次,创造宽松的教学环境。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强调升学率,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校园活动少。学生沦为考试的机械人,个性与爱好被抹杀,从而导致个性叛逆。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下,构建师生平等的对话平台,学生可以尽情的表达意见,表现个性,有助于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知识资源与见解的共享。

(二)教师有宽广的知识面,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说话艺术

有时一个故事,一句幽默的话语,甚至一句耐人寻味的广告词,都可能增加课堂气氛,引起学生的共鸣。例如讲到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内容时,可以引用一句广告词: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学生听了之后,都笑了起来,增加了和谐的情感氛围,并从笑中领悟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真正做到“大家好”,实现共同富裕,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也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力所在。一堂课有宽松的氛围、浓浓的激情,很容易产生师生间的亲和力,形成良好学习的环境,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注意知识的延伸度,即在知识整合的基础上向广度和深度的延伸

(一)实现课堂教学向社会生活延伸

让思想政治课堂融入生活,应以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为立足点,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周围的真实故事进行讨论,增加参观、访问、调查等实践活动,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内教学和课外教学、学科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结起来,引导学生在思考、解决问题中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的心灵感受,让学生在现实中领悟知识,在体验中掌握理论,并通过道德践行,促进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使之具备创新知识和能力。

(二)实现课堂教学内容向时事热点问题的延伸

48 5165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