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设计实用5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导言】此例“景观设计实用5篇”的范文资料由阿拉题库网友为您分享整理,以供您学习参考之用,希望这篇资料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支持吧!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1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演示文稿;专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55-0048-02

作者简介1.葛文芹,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153)机电系副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2.谢卫东,江苏省惠山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无锡,214153)党政办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

根据“翻转课堂”师生角色转变、教学资源革新、评价方式多元化等特征,笔者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学习领域六项目6-1计划类演示文稿的创制为例(江苏教育出版社第2版,马成荣主编),对原教材的教学资源进行了重新开发与设计,并在授课中进行了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介绍如下:

一、总体思路

针对项目实施所需,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首先,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观看简单样例:班级春游计划PPT制作微视频)和独立模仿操作,学习一般计划类演示文稿的制作步骤与方法。其次,组织学生分工协作完成职业生涯规划PPT(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份不同的规划书,中等难度),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计划类演示文稿的制作方法与要点,培养学生方法能力和专业能力。再次,通过交流和评价,培养学生表达能力。最后,通过拓展实践(要求个人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独立完成富有创意的PPT),实现教与学的“牵手”与“放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实施过程与要点

1.教学准备。课前,教师准备好任务书、班级春游计划PPT制作视频、样例及基本素材,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份不同的职业生涯规划书,并准备色彩原理、幻灯片中色彩选配方法与技巧等资料。学生登录课程网站,明确预习任务与要求,观看春游计划PPT制作视频,完成模仿制作,上传并评价作品。

2.项目导入。组织学生上台交流、展示优秀作品和问题作品,教师点评,引导学生归纳制作流程;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比赛,要求学生制作PPT参加校级选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本项目学习的内容――计划类演示文稿的创制。

3.项目分析。各小组根据项目任务书分析讨论,初订方案。为帮助小组正确拟订方案,教师要适时给出建议:制作思路可参考模拟案例、呈现内容要突出重点等。同时针对模仿中的共性问题,引导学生打开课程网站复习关于计划类PPT的制作思路和要点,帮助学生熟悉制作流程。

学生讨论,填写方案。教师请两组代表展示交流方案,小组互评。教师从结构布局是否逻辑清晰、内容规划是否重点突出、重要内容是否遗漏、选定的主色调是否与主题情境吻合、方案是否切实可行、结构内容的规划及主色调的选择是否合适等方面对方案进行点评,各小组根据意见进一步修改方案。

4.项目实施。“项目实施”环节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安排2课时,并分两个步骤实施。制作初期,对学生易出现的文本格式、幻灯片版式、母版格式、背景样式等设置问题,提醒学生注意借鉴模仿制作经验。制作过程中,在部分学生仍然出现背景设置不合理的问题时,及时选取两类代表性作品(作品1:背景颜色太花,喧宾夺主;作品2:背景颜色太深,使标题、文字等内容看不清)演示、点评,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探讨改进方案,使他们进一步掌握背景设置的方法与技巧。

在大部分学生基本完成对配色方案的设置后,请3位学生上台讲演自己是如何设置配色方案的。教师补充介绍幻灯片中色彩选配的注意要点,示范演示如何运用色彩搭配的3点技巧,并通过恰当的设置方式选择最适合主题的配色方案。同时提醒学生借鉴仿制经验,选配色彩时注意参看课程网站中关于色彩意象、配色方案以及幻灯片中色彩运用等相关信息。学生查询信息,结合点评意见,讨论、修改作品。对制作过程中学生遇到的细节问题,鼓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讨论,自主解决问题。

学生制作基本完成后,推荐两幅优秀学生作品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发现亮点,分析原因以供借鉴。对部分技能较弱、制作仍有困难的学生单独辅导,引导学生再次攻关,使这部分学生能与大家一起体验成功,共同提高,最终完成作品。对完成得较快较好的同学提出进阶要求:探究如何使幻灯片更有美感(可登录课程网站自主探究幻灯片中设置艺术字、插入图片、图形或图表的方法)。学生利用课程网站,自主探究,优化、美化作品。

5.评价反馈。组长组织组员对作品进行评价,小组根据“评价表”打分评选,推出组内最优作品进行公开展示、交流,让其他同学吸取其成功经验。其他小组对展示作品进行客观评价(小组将意见记录在“评价表”上,供修改作品时参考)。教师在组内自评和小组互评的基础上,从PPT制作的要点等方面对作品进行点评,重点评价作品的背景与配色方案设置是否合理,并与学生讨论、分析原因,探究优化措施。学生结合评价意见,小组讨论,对作品制作方案做进一步改进、完善。整个评价过程要注意让学生转换角色,由制作者转变成评论者,对作品实施有效评价。实现做中学、学中思、思中评、评中教。

6.项目拓展。理论作业:结合职业生涯规划PPT的制作实践,归纳计划类演示文稿制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并撰写总结报告。实践作业共有两项:第一,小组成员须在课后根据改进的方案修改作品,并将作品上传至课程网站;第二,每人完成一份拓展作品,制作个人职业生涯规划PPT,要求如下:(1)修改、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书;(2)独立创制个人职业生涯规划PPT;(3)设计要富有创意和个性特色;(4)不得与课堂作品雷同;(5)作品完成后,在人自评、组内互评的基础上推出小组最优作品,由创作者模拟选拔赛现场利用PPT宣讲自己设计的作品,并录制成视频上传至课程网站。

学生完成作业后邀请家长及学校教师代表等各方人员登录该论坛,对上传作品实施投票评价。教师结合课程网站上各方投票评价意见及综合评分,择优推荐班级优秀作品及其创作者参加“全国文明风采大奖赛”的校级选拔。

三、实验中的反思体会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上面这5篇景观设计就是山草香为您整理的景观设计范文模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价值。

景观艺术设计范文2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水景艺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园林的水景设计可以激活整个园林景观,将环境保护、园林规划、生态开发等融合起来,体现出园林景观的艺术魅力。园林水景可以活化园林环境和空间,并以平直型和曲折型的状态表现出来,引导人们的观赏视线,让人们清晰体会整个园林的审美理念,同时突出整个园林设计的主题思想。为了突出上文提到的园林水景景观设计的创艺效果,我们需要对水景景观进行合理设计,设计的时候要采用灵活的方式,增添水景的意境,包括动静结合、给水方式选择、动植物合理搭配、水景建筑物设计、山水融合设计等,以激活园林水景生态,为园林景观艺术魅力的营造,提供有利的条件。

一、 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的作用

1、基底作用

视域平坦开阔的大面积水体,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托浮水中或岸边景观的基底作用。同时,当水面不大,但整个水体空间具有面感时,仍可作为水中或岸边景观的基底,产生倒影,进一步丰富和扩大空间氛围。例如,位于西班牙柘榴院中的水面,虽然面积不大,但其宁静的水面可以将整个城堡倒映出来,使其显得更加完整动人,若没有如此这般面感的水面,整个景观的质量则要逊色很多。

2、系带作用

水体是整个园林景观的灵魂,具有将不同园林景观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感的效应。因此,园林创作多以水体作为主体,其他景观则围绕水体来进行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将园林空间中形象各异的景点串联起来。例如苏州的拙政园,其众多景观均以水体为底,水面聚散有致,聚处辽阔深远,散处曲折盘桓,虽然水面形状大小不一,但又由于它们都具有水这一共同的因素而统一在一个整体之中。

3、焦点作用

水以其动态形式,如跌落的瀑布、喷涌的泉水等声响引起游人的关注,吸引游人驻足观看。在水景工程的设计中,除应处理好水体的比例关系及环境尺度外,还应对水体所处的位置综合考虑,通常将其安排在轴线或向心空间的焦点处,并将视线容易集中处或醒目处设置成水景的焦点。一般可以作为整个水景工程焦点的设计形式有:瀑布、喷泉、水墙、水帘、壁泉等。

二、水景艺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

1、柔化空间的美感应用

水景艺术在城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既是一种流动性的真实感受,也是具有柔和性的创作手法,水景有独特的整体艺术效应,可活跃空间气氛,增加空间的连贯性、趣味性。譬如,利用水体的倒影、光影变幻可产生艺术效果,在此基础上,可以柔化自然空间、增添艺术作品与环境间的生气、改善空间关系、改变单调乏味的空间氛围,也可以在视觉上形成局部焦点,来表现空间的主题。或以一种内在的统一感相互协调于某一特定空间环境内,通过动水利用动势和水声,使空间环境产生各种引人入胜的魅力和环境气氛。如湖南长沙的城市公园,通过融入水景的艺术设计,近取景、远取势,把远峰、近岸、山涧、流泉、坡石等意境通过水景表达出来,具有很好的艺术效果。

2、 水景是园林生态多样性的需要

在城市园林景观的整体设计中,水景的形成也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表现。将城市建设中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水资源等形成整体的生态系统,体现出生态环保的意识,并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环境需要,强调低碳、生态、环保的基础上,水景艺术的创作是维持生态多样性的重要砝码。将溪流、瀑布、人工湖、养鱼池、泉涌、跌水等水景元素运用到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是生态多样性的体现,也是城市园林景观多样性的现实需要。如北京奥运村区中的整条水系,主要运用在与叠水、木栈道、绿植、生态湿地岛的结合,绿植中布置雾化效果,还原了最原生态的自然风光,具有很好的生物多样性生态价值。

3、 彰显东方人文美学的亮点

古代有“上善若水”,是对水元素的一种理解,尤其是将水景艺术融合到文化气息的角度,通过文化底蕴的表现手法,构建具有哲理性、文化性、艺术性的水景形式,及时对地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扬,也体现出一种纵情山水、超世旷达的隐逸思想和人格象征,彰显出独具特色的东方人文美学特点,使水景元素体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譬如,京都大德寺大仙院塑造一些元素,如水车、水磨、石桥、波浪形台阶等,塑造出独具的历史文化特色,将“有德、有勇、为善、循理、智慧”的文化特色表达出来,呈现出东方人文美学的亮点。

三、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艺术的具体应用

1、 动静结合的艺术营造

在水景的技术运用上, 可以从静态与动态的方面进行主题营造,主要的表现形式有喷泉、涌泉、瀑布、溪流、湖(池)水等。通过喷泉的表现形式,形成向上的水态,可以形成以蒲公英、扇形、半球等代表的水体喷涌形态的千变万化。同时,在静态景色的布置上,将水的流动性与自然景观的静止性结合在其中,融入水景中的人造瀑布,形成滑落式、阶梯式、幕布式、丝带式等的艺术美感,综合对景色的颜色表现、水景与人文因素的集合,将静止的生物植被置于流动性的水景之中,从生态自然的角度出发,形成水景与静止空间的融合性,增强植被的观赏性和趣味性,体现出水景的活力。

2、 水景与植被的氛围形成

在城市园林水景营造的全面体现上,要形成与水面植被的有机结合,采用借景、对景的方式,可以有俯瞰、鸟瞰、仰视等不同角度的艺术感受,将各种水生植物,譬如鱼草、芦苇、荷花、莲花等,错落有致的营造动物、植物与水景的互生互养的局面和生态环境,充分体现出水元素的综合利用效果,形成颜色鲜明的浅水池,平坦的艺术效应、清澈透明的池水效应,形成整体的氛围。尤其是在植物的水元素构成上,采用远近有致、疏密结合的栽培技术,在水边种植垂柳,形成柔和的线条之美,并可以种植落羽松、池松、水杉及具有下垂气根的小叶榕等,形成鲜明的层次感和富有趣味的作用。对假山的营造,与水景、植被完美融合,适当的种植水生植物,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形成整体的衬托,具有艺术美感。将湿生植物,如小叶杨、辽杨、沙地柏香蒲、菖蒲、水仙、水芹菜、芦苇等,有效的运用到水景营造的氛围中。

3、园林水景设计中给水方式的选择

为了可以让水景设计更具美观,那么就需要结合地形等条件来考虑给水方式。在对此进行设计时需要结合实际地形以及园林的具体条件等来选择给水方式,主要参考对象就是设计图中需要达到的水景效果以及水景景观在园林中所处的位置来选择最为适当的给水方式,有时还需要结合园林景观当地的民风民俗来进行水景给水方式的设计。

4、水中建筑的设计分析

在对水中建筑进行设计的时候,主要是考虑到建筑设计的安全性以及美观性以及实用性。比如说在水景设计中较常使用的亭台楼阁和水榭等设计,以及在现代水景设计中经常使用到的水景桥等,需要根据其不同的材质来进行设计。伴随着现代施工技巧的提高可以对木质桥进行防腐处理然后在水景中进行使用。同时为了增强美观性可以在桥身上进行雕刻等。对于水亭来说,其可以让水面景色锦上添花,还可以增加水面空间的层次美感,通过临水而建或者建在水中等多种形式来让水亭出现在临水高台或者是一些较高的石几之上来达到不同的景观效果。在对桥体进行设计规划的时候,主要是需要将桥体和园林的道路系统相配合来方便园林中人们的交通,让其更加容易在园林中进行景观的游览,同时还需要注意水面的划分和水路的通行。对于桥体类型的选择主要有梁桥和拱桥以及吊桥等。水榭跟水的结合是有多种形式的,从平面的角度来看一面临水和双面临水以及三面临水、四面临水等多种形式都可以使用水榭。从剖面角度看有实心土台,或者在平台底部用石梁柱来进行结构的支撑。在建筑中的舫主要是指在水边的一种船型建筑,舫的下部船体通常都是用石块进行砌筑的,在上部的船舱主要是木来建构。在舫的使用中最好是四面临水,在其中一侧设置有平桥来跟湖岸相连,这种经典的舫设计在南京总统府的后花园中就曾出现。

5、光影艺术的应用

光影艺术即通过人造光或自然光的特征,借助水面将水面上的建筑与景观透过水面形成倒影。首先,水面的静水倒映与流水的款款流动和激水的波纹涤荡等不同水面形式可营造出不同水面的光影效果,结合湖光帆影与水面效果,让景色呈现潇洒飘逸之势,并且由于角度不同,波纹变化速率不同,以及景物不同,可扩大景观倒影与立体空间感。其次,波光发射形成的光影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可利用阳光反射角度的不同,以及景观园区采光点的不同,通过结合水面和阳光的特性,充分利用阳光的直射性以及水面的反射性将日光形成湖光山影、天光云影等景观特效,水景合理设计对自然光影艺术的充分体现恰到好处,满足游客水景质感美。最后,光影艺术还体现在月影上。

总之,水艺景观在园林设计中已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它具有灵活、生动等特点,能起到组织空间、协调水景变化的作用,更能明确游览路线、给人明确的方向感。一个好的水艺景观设计,必然是在优秀的艺术效果设计的基础上,各专业系统完美结合的产物。

参考文献:

[1]罗金亮.园林景观设计中水景设计方法分析[J].现代园艺,2012,(6):143.

景观设计范文3

关键字:居住区,水景,景观设计

1、水体的特性

人对水的亲水性

人一般都喜欢水,和水保持着较近的距离。当距离很近的时候人可以接触到水,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水的亲切,水的气味、水雾、水温都直接刺激着人,让人感到兴奋。当距离较远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到水的存在,被吸引到水边,实现近距离接触;有时候,水景设置得较为隐蔽,但是可以通过水声来吸引人。

由于人的亲水性,在居住区里,应该缩短人和水面的距离,在较为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让人融入到水景中。人们喜欢立于水面,直接接触到水,小孩子喜欢在浅水中嬉水,涉足水中尽情玩乐。在特殊的情况下,人们可以潜入水中,身临其境,欣赏水下环境的魅力等。见图(1)

水的环境特性

在常温下是一种液体。本身并无固定的形状,其观赏的效果决定于:盛水物体的形状、水质、周围的环境。水的各种形状、水姿,都和盛器相关。盛器设计好了,所要达到的水姿就出来了。水体周围环境的风、温度、光线等自然因素,也会影响水体观赏效果。例如刮了大风。波涛汹涌,哪来欣赏水面倒影?温度下降,水结成冰,波光潋滟的湖面,变成光滑耀眼的冰场,观赏的趣味,使用的方向就聚然不同。

园林水体赖以依靠的盛器,有两种主要的分别:

(1)自然状态下的水体。如自然界的湖泊、池塘、溪流等,其边坡、底面均是天然形成。

(2)人工状态下的水体。如喷水池、游泳池等,其侧面、底面均是人工构筑物。

2、自然水景

自然水景与海、河、江、湖、溪相关联。这类水景设计必须服从原有自然生态景观,自然水景线与局部环境水体的空间关系,正确利用借景、对景等手法,充分发挥自然条件,形成的纵向景观、横向景观和鸟瞰景观,应能融和居住区内部和外部的景观元素,创造出新的亲水居住型态。

自然水景的构成元素如下表(1)

景观元素  内容  水体  水体流向,水体色彩,水体倒影,溪流,水源  沿水驳岸  沿水道路,沿岸建筑(码头、古建筑等),沙滩,雕石  水上跨越结构 桥梁,栈桥,索道  水边山体树木(远景)  山岳,丘陵,峭壁,林木  水生动植物(近景)  水面浮生植物,水下植物,鱼鸟类  水面天光映衬  光线折射漫射,水雾,云彩

景观元素内容:

水体水体流向,水体色彩,水体倒影,溪流,水源

沿水驳岸沿水道路,沿岸建筑(码头、古建筑等),沙滩,雕石

水上跨越结构桥梁,栈桥,索道

水边山体树木(远景)

山岳,丘陵,峭壁,林木

水生动植物(近景)

水面浮生植物,水下植物,鱼鸟类

水面天光映衬光线折射漫射,水雾,云彩

居住区中的沿水驳岸(池岸)

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能否与环境相协调,直接关系到水景效果的独到或失去人性化。

在居住区中,驳岸的形式可以分为规则式和不规则式。规则几何式池岸一般处理成人们坐的平台,它的高度应该以人们的坐为标准,池面距离水面也不要太高,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好。这种规则式的池岸构图比较严谨,限制了人和水面的关系,在一般的情况下,人是不会跳入水池中去嬉水的。相反,不规则的池岸与人比较接近,高低随地形起伏,不受限制,而形式也比较自由,设计得很自然。岸边的石头可以供人们乘坐,树木可以供人们纳凉,人和水完全融合在一起,这时的岸只有阻隔水的作用,却不能阻隔人和水的亲近,反而缩短了人和水的距离,有利于满足人的亲水性需求。

3、庭院水景

庭院水景通常为人工化水景为多。根据庭院空间的不同,采取多种手法进行引水造景(如叠水、溪流、瀑布、涉水池等),在场地中有自然水体的景观要保留利用,进行综合设计,使自然水景与人工水景融为一体。庭院水景设计要借助水的动态效果营造充满活力的居住氛围。

瀑布跌水

城市居住区里的瀑布主要是利用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的小型人工瀑布,借院水景设计要借助水的动态效果营造充满活力的居住氛围。

瀑布跌水

城市居住区里的瀑布主要是利用地形高差和砌石形成的小型人工瀑布,借以改善小区的景观。瀑布跌落有很多形式,日本有关园林营造的书《作庭记》把瀑布分为“向落、片落、传落、离落、棱落、丝落、左右落、横落”等十种形式。不同的形式表达不同的感情。人在瀑布前,不仅希望欣赏到优美的落水形象,而且还喜欢听落水的声音。见图(2)

人工瀑布按其跌落形式分为滑落式、阶梯式、幕布式、丝带式等多种,并模仿自然景观,采用天然石材或仿石材设置瀑布的背景和引导水的流向(如景石、分流石、承瀑石等),考虑到观赏效果,不宜采用平整饰面的白色花岗石作为落水墙体。为了确保瀑布沿墙体、山体平稳滑落,应对落水口处山石作卷边处理,或对墙面作坡面处理。人工瀑布因其水量不同,会产生不同视觉、听觉效果,因此,落水口的水流量和落水高差的控制成为设计的关键参数,居住区内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m以下。

跌水是呈阶梯式的多级跌落瀑布,其梯级宽高比宜3:2-1:1之间,梯面宽度宜在之间。见图(3)

溪流

溪流是提取了山水园林中溪涧景色的精华,再现于城市园林之中,居住区里的溪涧是回归自然的真实写照。小径曲折多次,溪水忽隐忽明,因落差而造成的流水声音,丁冬做响,人达到了仿佛亲临自然的境界。见图(4)

(1)为了使居住区内环境景观在视觉上更为开阔,可适当增大宽度或使溪流蜿蜒曲折。溪流水岸宜采用散石和块石,并与水生或湿地植物的配置相结合,减少人工造景的痕迹。溪流的形态应根据环境条件、水量、流速、水深、水面宽和所用材料进行合理的设计。溪流分可涉入式和不可涉入式两种。可涉入式溪流的水深应小于,以防止儿童溺水,同时水底应做防滑处理。可供儿童嬉水的溪流,应安装水循环和过滤装置。不可涉入式溪流宜种养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水生动植物,增强观赏性和趣味性。

溪流的坡度应根据地理条件及排水要求而定。普通溪流的坡度宜为%,急流处为3%左右,缓流处不超过1%.溪流宽度宜在1-2m,水深一般为左右,超过时,应在溪流边采取防护措施(如石栏、木栏、矮墙等)。

生态水池

生态水池是适于水下动植物生长,又能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供人观赏的水景。在居住区里的生态水池多饲养观赏鱼虫和习水性植物(如鱼草、芦苇、荷花、莲花等),营造动物和植物互生互养的生态环境。水池的深度应根据饲养鱼的种类、数量和水草在水下生存的深度而确定。一般在,为了防止陆上动物的侵扰,池边平面与水面需保证有0:15m的高差。水池壁与池底需平整以免伤鱼。池壁与池底以深色为佳。不足的浅水池,池底可做艺术处理,显示水的清澈透明。池底与池畔宜设隔水层,池底隔水层上覆盖厚土,种植水草。

4、泳池水景

泳池水景以静为主,营造一个让居住者在心理和体能上的放松环境,同时突出人的参与性特征(如游泳池、水上乐园、海滨浴场等)。居住区内设置的露天泳池不仅是锻炼身体和游乐的场所,也是邻里之间的重要交往场所。泳池的造型和水面也极具观赏价值。

游泳池

居住区泳池设计必须符合游泳池设计的相关规定。泳池平面不宜做成正规比赛用池,池边尽可能采用优美的曲线,以加强水的动感。泳池根据功能需要尽可能分为儿童泳池和成人泳池,儿童泳池深度为为宜,成人泳池为儿童池与成人池可统一考虑设计,一般将儿童池放在较高位置,水经阶梯式或斜坡式跌水流入成人泳池,既保证了安全又可丰富泳池的造型。

池岸必须作圆角处理,铺设软质渗水地面或防滑地砖。泳池周围多种灌木和乔木,并提供休息和遮阳设施,有条件的小区可设计更衣室和供野餐的设备及区域。

涉水池

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两种。水面下涉水主要用于儿童嬉水,其深度不得超过,池底必须进行防滑处理,不能种植苔藻类植物。水面上涉水主要用于跨越水面,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面积不小于×,并满足连续跨越的要求。上述两种涉水方式应设水质过滤装置,保持水的清洁,以防儿童误饮池水。

5、装饰水景

装饰水景不附带其他功能,起到赏心悦目,烘托环境的作用,这种水景往往构成环境景观的中心。装饰水景是通过人工对水流的控制(如排列、疏密、粗细、高低、大小、时间差等)达到艺术效果,并借助音乐和灯光的变化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进一步展示水体的活力和动态美,满足人的亲水要求。

喷泉

喷泉是西方园林中常见的景观。主要是以人工形式在园林中运用,利用动力驱动水流,根据喷射的速度、方向、水花等创造出不同的喷泉状态。因此控制水的流量,对水的射流控制是关键环节。

倒影池

光和水的互相作用是水景景观的精华所在,倒影池就是利用光影在水面形成的倒影,扩大视觉空间,丰富景物的空间层次,增加景观的美感。倒影池极具装饰性,可做的十分精致,无论水池大小都能产生特殊的借景效果,花草、树木、小品、岩石前都可设置倒影池。

倒影池的设计首先要保证池水一直处于平静状态,尽可能避免风的干扰。其次是池底要采用黑色和深绿色材料铺装(如黑色塑料、沥青胶泥、黑色面砖等),以增强水的镜面效果。

参考文献

[1] 城市居住区外环境设计,姚时章、王江萍,重庆大学出版社

[2] 建筑小环境,刘文军、韩寂,同济大学出版社

[3] 园林构成要素事例解析——水体,张志金、王艳红等著,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4] 中国园林美学,金学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中国园林鉴赏辞典,陈从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 《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试行稿)》

[7] 景观设计基本元素-园林水体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4

我国的景观设计主要原则是天人合一,在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人的天性与自然因素,将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巧妙融合,实现人即自然。景观设计除了提高空间环境的审美价值以外,就是为了彰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友好关系。

景观设计的内涵

景观设计,从古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多种含义,例如园林设计、风景设计、住宅设计等,虽然设计的性质、内容和规模都有所不同,但它们都有着相似的特征,即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充分利用自然风貌或人工建筑风貌,合理布置建筑和植株,构成兼具休闲与观赏价值的空间环境。创造美化空间环境的过程,就是景观设计。

景观设计的内容

在现代建筑理论中,建筑设计不再局限于房屋设计,而是以建造具有多种功能的空间环境为目的。空间环境一般包括室内环境和室外环境,也可以说是建筑本身和建筑周边自然景观。

1.景观设计选址

在选址时,设计者需要充分考虑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亲和为设计目的。在景观设计选址时以自然景观为参考依据,分为以下两种选址方式:

第一,若该区域自然景观保存良好,或者自然景观具有独特性,就在该区域进行景观设计;第二,若该区域严重缺乏自然景观,人与自然关系不和谐,则需要在此区域进行景观设计。

2.不同选址方式对应的设计要点

在自然景观突出的地区进行景观设计,需要充分理解自然景观的优势,以尊重自然为前提,进行选址并确定设计方案;在对山水地理环境进行设计改造时,景区的范围难以界定。如果是小景观,只需用围墙区分园子内外,若果需要采用大范围的山水景观,则只能使用虚围的方法。虚围是指利用空间布局和空间序列,加强景区空间的围合性与完整性,从心理上暗示景区的边界。

在缺乏自然景观的区域进行景观设计,要根据空间环境的功能以及设计立意,进行巧妙布局。此外还要因地制宜,改造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打造“绿色环境”,提高该区域空间环境的宜居度。

3.景观设计需要迎合人们的视觉心理

景观设计对空间环境的改造,不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也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在进行景观构造时,巧妙安排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的组合布局,通过围放、转折、虚实、渗透、穿插等方式,在有限的空间环境内实现深层次的审美体验。人们在欣赏景观时,能够感到多层次的美,而不是一览无余。

4.景观设计方案的制定

制定景观设计方案,需要考虑景观设计规模。若景观设计规模较小,功能简单,就可以直接制定方案。方案设计分为三步:构思方案、选择方案、确定并完成方案。

若景观设计规模较大,功能复杂,则需要对设计用地进行合理规划,确保每项功能都有足够的空间实现。对空间进行分区分块后,再进行局部景观设计,制定局部设计方案。

在做初步设计时,设计者要充分考虑任务书中的要求、空间环境与设计构思,选择最符合条件的设计方案,或整合多个设计方案的有利因素。然后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设计技巧

1.空间组合

我国古代园林建筑深受辩证逻辑思维影响,围放、空间流动以及虚实分割在造园空间中应用广泛。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可以沿用古代园林建筑中的围放、空间流动以及虚实分割技巧,形成疏密相间、围而不死的空间格局。此外,还可以在设计中合理运用渗透、穿插技巧实现空间环境的流动性。

2.利用布局实现景点与景区的主从关系

景观的特色需要通过景点来突出,景点在布局时,要充分考虑与主空间的关系,在保证景观主体的有机完整性的前提下,突出景点特色。在设计中,可以合理运用空间序列的主从关系、空间的区分和联系、景观的个性特征,实现景点服从于景区,景点突出景区特征。

3.借景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可能会面临设计空间狭小的问题。在此时采用借景技巧,可以在视觉上延展时空,增加景观的审美价值。借景对象具有多样化,例如人工建筑、自然风景等。在使用借景技巧的同时,还可以穿插使用对镜、曲折、渗透等手段。

4.确定景物尺度

以景观设计图中的比例尺寸为依据,确定景物的尺度是最快捷的方式。通过画人与景观的比例图,还可以直观的反应空间利用状况,了解人与自然景观的协调性。

结语

景观设计优秀案例5

关键词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课程;探索;实地调研;专题讲座;过程控制

Abstract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specific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 and design course teaching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by using a variety of teaching methods for instance improving the way of design plots given, arranging that students personally investigate living Area and excellent settlements to experience living life, integrating teaching resources of the institution and school to increase some subject seminars on the house type selection, landscape design, technical design, engineering design and so on, inspecting stage design results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etc. finally come true the teaching objectives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students' level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 and design.

key words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 and design course, Exploration, Personally investigate, Subject seminar, Process control

1、引言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课程是城市规划专业、建筑学专业的必修课,是大类培养的核心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在住区空间环境和住区建筑群体组织方面的综合设计能力。我国目前处于快速城市化阶段,住宅需求量较大,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实践项目数量最大,涉及面广。大连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2010通过专业评估,形成了“结合地域特色,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办学特色,坚持课程内容安排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坚持设计选题与实际题目相结合。”多年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教学工作发现,学生对居住小区物质空间设计比较感兴趣,多数能完成比较好的形态设计,但在设计过程中对居住小区和所在片区甚至整个城市的整体发展考虑较少,对市场上住宅产品了解不多,住区景观设计能力不强,对竖向设计、市政设计在整个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作用认识不足。针对以上这些现象,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校所在地具有的北方城市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3个居住片区,组织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实地调研,指导学生从居住片区整体发展角度出发,选择设计地块,安排专业教师做专题讲座,加强教学管理,在注重个性培养基础上,使学生全面掌握居住小区规划设计方法及相关理论,为日后的建筑群体设计、城市设计、规划设计学习奠定基础。

2、安排学生实地调研,体验居住生活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开课之初,调查选课学生家庭居住情况,发现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不居住在居住小区中,住在居住环境质量较好小区中的学生更少,部分学生缺乏城市生活体验,多数学生缺乏家长式生活体验、优秀住区生活体验,如果他们只是作为理论接受者,而不是观察分析者,那么设计成果可能徒有其表。因此不论从设计地段选择还是优秀案例分析都强调学生亲身参与,鼓励学生走进住区,将源自于真实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而获得的感性认知成果运用到后续的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中[1]。安排学生在设计课程前两周,利用课内、课外时间完成2个实地调研任务:大型居住片区现状调研和已建成优秀居住小区案例调研。

居住片区地段选择及实地调研要求

居住小区规划设计课程是培养学生规划思维的重要阶段,在教学中选取所在城市具有代表性的3个居住片区:机场南部居住片区、山东路居住片区及泉水西部居住片区。机场南部居住片区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工业用地、军事用地等其他用地小规模渐进式更新为居住用地,缺乏整体规划的典型。山东路居住片区经历较长建设历程,虽然缺少整体性规划,但已经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居民日常生活比较便利。泉水西部居住片区从设计理念、路网规划、生活配套、小区物业管理等都不错,没有老城区改造那样的历史遗留问题,是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新区内经过整体规划设计的居住片区典型。学生应抓住各个地段特征,调研居住片区内各个社区服务中心、公共服务设施配置、公共空间布局、交通组织、现状小区物质形态设计方法、街道景观组织等方面内容。每个班级分3个调研小组,小组成员共同制定调研计划并合理分配调研任务,在实际的居住生活中发现问题,完成居住片区现状调研后,进入选择设计地块阶段,要求用地面积12~20公顷为宜,指导学生尽量选择相邻地块,提高他们对城市功能解读与研究的能力、自主学习及团队协作能力。

48 5547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