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处反思微博热选精编8篇

网友 分享 时间:

【参照】优秀的范文能大大的缩减您写作的时间,以下优秀范例“教务处反思微博热选精编8篇”由阿拉漂亮的网友为您精心收集分享,供您参考写作之用,希望下面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复制下载吧!

教务处反思微博【第一篇】

在此方面我的感受颇多。初三的成绩曾经出现低谷,究其原因,分析如下:教师对学生要求不够严格。良好的课堂纪律能够保证良好的课堂效率。教师课上不够严厉,课堂纪律稍差一些。后期经过学校领导、初三班主任以及任课教师的通力合作,通过十余天的艰苦的期末复习后,初三学生在本次期末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团结的作用是巨大的,这种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值得学习和发扬。

教务处反思微博【第二篇】

俞:把大学分成普通大学和重点大学,本身就是一个错误,把大学分成一本、二本、三本更是个错误。中国做事情总是要分等级,这是体制问题。大学应该各有特色,就像两个人,有不同的个性。中国把大学校长当干部,校长自己一心当官,想要真正为大学着想,几乎不可能。

陈:此言差矣。大学分等级那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是每个学生的心志都一样的,如果眉毛胡子一把抓,才是真正没有特色。但是大学的校长确实不应该有当官的心态。为师者,应以传教为乐,而不都是为了钱,为了地位。

俞:不要太相信三十而立之类的,不要太给自己压力,生活是慢慢成功的,毛泽东30多岁还在北大图书馆当馆员吧,我30岁是穷光蛋一个。保持努力心态,坚持目标不放弃,早晚都会成功。另外成功不一定是财富上的,自己喜欢上自己的生活,就是成功。

陈: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命历程,不要用少数人特别的经历去引导别人,更不要让别人仿效自己。因为俞敏洪是你,别人不是俞敏洪。30岁,是一个应该思想成熟的年龄,本该有所作为,但是没有达到的就应该去努力。

俞:不温不火,是因为你的内心不温不火,如果你内心是一个燃烧着热情和激情的人,你的生活早晚会热火朝天的。出格一下,让自己烧一把,也许不光点亮了自己,还点亮了别人。

陈:人都有惯性,性格上的惯性,做事风格上的惯性。就像俞老师有凭空遐想,说话似乎有道理但是却是胡说八道的惯性一样。人要想是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每天都丰富充实进步,那就要去改变,时刻告诉自己改革!并且要往有益的地方改。

俞:大学文凭还是挺重要的,只有天才可以什么都不要。混个大学文凭,好歹工作的时候有个资格。同时未来万一有深造的机会也有个台阶。但要一生做出伟大的事情,大学文凭是没有用的,有用的是自己千锤百炼的能力,是一个人勇于突破自我的勇气。

陈:以前我认为大学文凭不重要,但是现在我不这么觉得。文凭不是体现你真正的能力凭据,文凭只是一个参考的凭据。你是这个学校出来的,你是否达到了在这个学校受教育应有的水平。这时文凭,可以粗略的体现你的能力,尽管是粗略的,但是非常必要。你没有文凭,人家更加不相信你有能力。

俞:现在留学的开放,对于中国来说不是坏事,孩子们留学后大部分都会回到中国。另外一方面也说明了老百姓对于中国教育的失望。我们希望中国教育能够真正进行改革,不断赶上世界水平。

陈:把教育搞得再好,也要有部分人去留学才好。当年唐朝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仍然需派使者到处取经学习。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出去见识见识,体会一下文化差异还是必要的,不管你多么强大。

俞:对于政府领导,教育是不管用的,有用是监督,把监督政府领导的权利还给人民,让人民自己来决定哪个领导是好领导,那个领导应该滚蛋。

俞:青春一定有迷茫的时候,我从进入大学到大学毕业几年,都不知道人生的道路该怎么走,到现在我依然会有很多迷茫的时候。但一个人的心,向上的心不能变,这样在迷茫中还知道要向前,生命就不会在原地打转。

陈:迷茫的人有两种类型,一是真的不知道要做什么,第二就是渴望的太多。所以就会有烦恼,烦恼就会迷茫,迷茫了就又会增加烦恼。走出迷茫,一定要沉得下心,脚踏实地。

俞:中国教育要想真正好起来,前提是思想自由,自由的思想是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源泉。如果是标准答案式的教育,特别是在思想领域的标准答案,是一个民族失去活力的最好办法。

陈:标准还是需要的,但是只是不必要僵硬于标准;没有标准一个社会是会乱的。但是我们只要围绕标准转就行了,而不一定要靠近他。就像各大行星围绕太阳转一样就足够了,也才是最和谐的。

教务处反思微博【第三篇】

我校期末考试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圆满地结束。各位教师也已经按照学校的要求对学科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找差距,找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修正和改进。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期中考试也很看重。教师要了解自己的教学情况;学生想知道自己学得怎样,家长渴望了解孩子的在校学习状况。同时从教学管理角度看,通过考试可以了解半学期的教与学情况,对后半学期的教学有借鉴、参考、指导作用,所以学校对期中考试每个环节均作了认真组织和精心安排。现就期中考试的前后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

教务处反思微博【第四篇】

为了进一步加强我校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结合高效课堂和生本教育理念在我校教学中的实践和运用,继续深入地开展教学研讨活动,现将前半学期的教学工作以总结和反思,从而促进后半学期的教学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一、研讨课中的收获与思考。

在第一轮的研讨课中,聆听了全校每一位老师的研讨课,每位老师的课各有特色,各具特点,无论从教学设计还是教学风格中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如,一年级的语文课很适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运用儿童话的语言,很有亲和力,以读促学,以读激趣,营造了很好的课堂气氛,给听课教师以轻松的感觉。六年级的英语课学以致用,以兴趣为突破口,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开口说英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令听课老师耳目一新。六年级的《野草》一课,教师敢于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逐步培养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整节课教师充满激情,为学生起到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三年级的语文《小虾》教学中,教师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评价到位,语言丰富,为老师们的教学语言的准确使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四年级数学课,敢于尝试生本教育理念,放手让学生去学,去讲,充分体现了自主学习的能力,虽说在操作中还不够成熟,但敢于迈开步子,值得大家学习。杨玲老师的一年级数学课,能把游戏引入课堂,不是单纯的以玩为主,巧妙地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让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值得我们借鉴。二年级的一节数学课,教师布置了让学生回家搜集数学信息,课上进行了交流,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算一算,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学生学习兴趣盎然,效果较好。六年级的数学研讨课,教师在探究上大做文章,下功夫设计探究点,做到了准、精、全,突破了难点,并能在探究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得出结论。

纵观第一轮研讨课,我们欣喜的发现,每位老师的课堂教学与去年相比,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特别是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与安排,教学评价语言的恰当运用及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手段的使用上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充分证明:只要大家敢于钻研,敢于迈出自己课改的步子,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诚然,有成功也有不足,在第一轮的研讨课中,我们也不难发现有些课在一些细节中还需处理:

2、数学课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让课堂生成更精彩?

3、英语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中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4、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更有效的发挥每个学生的作用?

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有反思才有动力,我想在后期的研讨课中,在集体备课中还需我们用心思考,还需结合学情科学合理地进行调整和改进。此外,在第一轮研讨课中很多地方为什么没有精彩的生成,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预习不充分,不到位,我们发现在所上的研讨课中,课型单一,大部分老师都是上的新授课,或第二课时的课文讲解课。不能冲出束缚,按部就班,不敢尝试展示其他课型,不敢挑战自己。

二、常态课中的课堂教学总结及反思。

前半学期聆听了部分教师的常态课,在近期的听课中,教导处一共聆听了8位老师的常态课,大部分老师上课很认真,教学环节很完整,已经能够熟练地操作课堂中的每一个环节,教学内容准备较好。如一年级的一节语文课《池塘边的叫声》,教师课前让学生展示了大量的成语接龙,歇后语等,效果不错,大胆践行生本教育理念,体现了语文的大阅读,大积累,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以读促读,在读中识字。还如,一年级的一节数学评研课,值得数学老师们学习。在整节课中教师紧紧以一张单元复习卷为内容,把握教学的难点,以学生为主体,采用小老师的形式,让学生教学生,以帮促学,以帮促教,及时化解了难点,又突出了教学重点。本节课教学条理清晰,学生收获不小。还有五年级的一节《劳动的开端》教师以培养学生为主持人,展开教学,白老师的这节课最大的优点是充分利用了工具书——字典,当学生在个别字音读不准的时候,老师不是直接告诉他答案,而是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字典,既培养了学生勤于查字典的好习惯,也让学生加深对这个字的音、形、意的记忆。学生虽然还不够流畅,但敢于让学生去做,今后在细节上还需进一步指导。

当然,常态课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1、课前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的不是很好,需要大家注意,教师随意性强。

2、对学困生的关注还不够,还需要更多的耐心和鼓励。

3、学生上课时的坐姿及写字姿势提醒太少,或根本没有提醒,还需随时纠正。

4、课前预习不扎实,不充分,小组展示不成功,合作学习没有发挥作用。(如五年级的这节语文课还需加大对小组学习的培养。)。

5、练习课的内容还需进一步提升,只有讲,没有练。(一年级的评研课在作业设计中再精一些,再增加一点当堂练习的内容就更好了。)。

三、改进措施。

结合前半学期的教学,为了更有效地指导老师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加大集备课的力度,采用先集体讨论后磨课再修改再定稿的方法,提高集体备课质量。

集体备课仍将作为我们研讨课的一个主阵地,它将会对老师的备课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各教研组充分利用好集体备课,组织老师们全员参与,为研讨课的进一步提升而努力!

2、丰富研讨课的课型,做好课型调整工作。第二轮研讨课我们将采用以下方式上课:语文课选择第一课时,主要以展示学生的预习情况为主的课型。六年级可展示一节复习课。数学课展示以评研课为主的课型,六年级以复习课为主。英语课以展示学生口语表达为主的表演课。

3、加大对常态课的管理,实行推门听课,开放式听课等形式,加强对常态课的有效监督和研讨,让全体教师参与到常态课的学习中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达到常态课也能上成研讨课的效果,让常态课成为教学的主流,真正做到节节课有新意,节节课有收获!

老师们,“路漫漫其修远兮”,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课堂教学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也是我们打造高效课堂的主阵地,衷心的希望全体老师,齐心协力,努力打造充满智慧的课堂,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

教务处反思微博【第五篇】

1、部分学生的审题技术有待于完善,如对于作文有的是书上的原文,有的还出现了“跑题现象”。基本运算不准确,努力提高运算准确率。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考试的时候按答卷的要求约束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考试习惯。

2、部分考生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个道理,勿忙审题,甚至说匆忙做题,就连基本的思考过程都没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学习习惯中的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问题有待于提高。

老师方面:

1、有部分老师的教学思观念有待转变。从备课、授课到课后辅导,还抛不开老一套,不遵循本学科的规律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导致成绩没有起色。

2、高效课堂创建工作还需加强。高效课堂建设中心校己推行一年,学校也实践一年了,但是有些学科还只中在模仿其形,而没有摸索到适合学本科特色的有效模式。

教务处反思微博【第六篇】

20xx年5月4日、5日,根据县教研室进度安排,我校组织了高一、高二年级的期中考试。在全体教生共同努力配合下,圆满的完成了本次考试,现将考试情况分析总结如下。

一、考试的组织工作。

为了增强学困生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本次考试任课教师在出试卷时把试题难度放低,提出了低起点的考试原则,即所考试题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的水平。班主任依据教务处安排,做好考场布置。绝大多数监考教师遵守监考职责,学生遵守考试纪律。考试结束后,教务处组织教师及时阅卷和成绩登统,并组织教师对本次考试做出分析总结。本次考试组织工作严谨、认真,比较成功。

二、高一高二年级成绩通报。

(一)高一年级成绩通报。

高一年级共有135人参加考试。一班37人,二班38人,三班34人,四班26人,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物理、化学、生物,共九科,总分为960分。

1、高一年级各班成绩。

2、高一年级教师成绩。

3、单科不足30分的人数情况(语文50分,数学40分,其它科目30分)。

语文不足50分的1班6人,2班6人,3班7人,4班7人;数学不足40分的1班5人,2班5人,3班5人,4班16人;英语不足30分的1班16人,2班15人,3班12人,4班14人;物理不足30分的1班23人,2班19人,3班15人,4班14人;化学不足30分的1班14人,2班2人,3班2人,4班3人;生物不足30分的1班12人,2班2人,3班5人,4班6人;历史不足30分的1班1人,2班1人,3班2人,4班1人;地理不足30分的1班2人,2班0人,3班5人,4班1人;政治不足30分的1班4人,2班0人,3班2人,4班2人。

(二)高二年级成绩通报。

高二年级共有176人参加考试,其中理科40人,文科136人。本次考试科目共6科,理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文科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满分为660分。

1、高二年级各班成绩。

2、高二年级教师成绩。

单科不足30分的人数(语文50分,其它科目30分)。

语文不足50分的1班0人,2班3人,3班2人,4班3人,5班0人,6班9人;数学不足30分的1班12人,2班14人,3班8人,4班13人,5班2人,6班7人;英语不足30分的1班3人,2班2人,3班13人,4班4人,5班2人,6班12人;物理不足30分的1班2人,2班4人;化学不足30分的1班5人,2班2人;生物不足30分的1班3人,2班4人;历史不足30分的3班12人,4班11人,5班2人,6班8人;地理不足30分的3班8人,4班6人,5班3人,6班4人;政治不足30分的3班2人,4班7人,5班0人,6班2人。

三、存在问题。

2、有的学科成绩不足30分的人数还很多,离消灭30分的目标要求还很远;。

3、优秀生的成绩很低,而且优秀生非常少,学生学习成绩差距很大;。

4、有个别教师监考时外出,玩手机判卷,不认真检查答题卡,答题卡出错较多。

各位老师、同学们,期中考试只是个阶段性测试,迫在眉睫的还有高二年级的学业水平考试,为期不远的期末考试,两年后的高考,学习任务艰巨,求学道路漫长。我们的老师,要树立争先创优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认真落实“一帮一”结对子活动,帮助学生扫除成长道路上的障碍;我们的学生要激活心底那颗渴望成功的种子,看到自己进步,努力奋斗,满怀希望的走向未来!

教务处反思微博【第七篇】

通过本期教务主任培训,我对教务工作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教务处历来是学校教育工作思路执行、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工作涵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教研管理、活动开展、师生评价等。学校组织管理严密,牵一发尚且动全身,面对新课程改革与实施,教务处工作好坏成为学校执行力强弱的关键,至关重要。但在工作中经常会有以下几种现象:

1、不知道该怎么管。教学常规管理不常规,学校现在的做法、领导的要求、上级的文件通常就是我们教导处工作的标准,同时无论谁都可以对教学管理指手画脚,可是当面对问题时,却又是谁都无法代替教务处去摸着石头过河,在摸索中前进的责。

2、事情太杂来不及管!课程安排、常规检查、听课教研、谈话指导,业已疲于奔命。统计填表,各种会议,各种任务布置,领导的意思,时不时还有临时安排的工作,更是搅得教务处没有思路。再来个教师请假、外出学习或教学评比,代课安排不过来时,难免顾了这头失了那头,压力倍增。一旦出现失误或顾及不到的地方,后果和责任只有自己承担。

3、管了还有人不满!教务处工作繁重,付出颇多。即便如此,仍然承受着上下两级的许多不满。开学排课有意见,代课安排不乐意,你还得憋着气和声细语,否则说你态度不好。年长教师不服你管,年轻教师听不进意见,你管得多了教师反映压力大,说你要人性管理,批评几句也不行。你管得少了领导说你不负责任,认为工作开展不起来。有想法、有委屈也得咬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以免影响大局。

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学校教务处究竟要做些什么?又怎么做?通过调查和学习其它学校的一些做法,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实践,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学校教学常规。

其实,教学常规工作范畴中,如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反思等都是非常个性化的工作,属于个人行为,按西方国家的管理理念,管理绝不干涉个人行为,而是采用管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方式来对个人行为进行引导。而中国传统的管理方式是管制(甚至于控制),如学校教务处通常都有一套常规要求,要求老师做什么、怎么做,一学期几篇论文、听几堂课……都有详细的量化规定,并制订项目繁多的制度、量化评分标准,开展频繁的教学检查、推门听课,诸如此类,花样翻新。然而,因此带来的后果通常是:

1、当备课、上课、批改成为任务时,教师便容易产生完成任务式的工作心理,产生消极的职业态度,丧失专业责任感。备课不再是为了上课,而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检查的话就可以不备了。教务处组织常规检查便成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检查者一门心思去研究备课者条条框框有没有备到,课后反思有没有写,写得细不细;备课者临检查时才急急忙忙东拼西凑,忙于应付,这在综合科表现尤为突出。备课的原本目的丧失殆尽。

2、常规检查方式的确能让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但作为管理者,我们更应当去思考的是:我们究竟是想让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还是让老师的工作更有效?作为教师这个特殊的专业而言,参加各种评比除外,真正教育学生以及个人专业发展而言,重要的其实不是教学规范,而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思想。让教师更有思想,可以让一个教师走得更长远。而这恰恰是常规检查无法做到的,甚至会扼杀的。

因此,学校教导处管理教学常规,应当分清哪些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哪些是群体行为。群体行为可以统一要求,可以管制。而像备课、上课之类的个人行为,应当充分给教师以自主权。

因此,学校教导处管理教学常规,应当分清哪些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哪些是群体行为。群体行为可以统一要求,可以管制。而像备课、上课之类的个人行为,应当充分给教师以自主权。

老办法不行,不管肯定也不行,因为常规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怎样管理呢?我归纳如下几点:

1、少针对个人管理,设法找到协调群体行为的方法与策略,才是真正的教学常规管理之道。如改一个个教师的备课检查为教师群体备课经验的交流,作业批改教务处组织科组定期检查再到各行政参与检查。即由原来单一的教务处评价,改为其他行政和教师群体评价。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常规检查的效果与影响面,同时可以减小教务处单一评价主体的矛盾对立面。

2、重过程管理,淡化结果意识。把推门课、规定公开课改成邀请听课制,比如:规定每个学期每人至少请15人次到教室里听课,可以是领导、其它学科教师、家长等。这样做的好处是:(1)促进教师人际关系,还可避免领导听课评价给教师带来的精神压力。(2)教师自主教研意识增强。(3)真正让学校里最应当受到尊重的有水平的教师受到尊重,有利于学校学术氛围的形成。

这样,教务处原先教学常规工作不再是监督、检查,而主要是组织、协调,负担减轻了不少。

虽然教务主任也参与各科的教研活动,但事务繁多,借口无法兼顾教研,这是事实。事务性工作的特点是时间紧急,完成较快,效果明显,容易量化,做一件是一件。教研则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难以在短期内发挥作用,且需要较为清静的环境思考。因此,先做事务,再思考教研是通常的做法,以致真正放在教研上的时间并不多。

如何处理这种矛盾?我个人认为,学校应该将教务处平时的数据统计、上交的表格、各类通知等一些杂务工作交给专人统筹协调管理,使教务处腾出手来专心负责做好三件事情:

1、抓好教师评价管理。包括教师业务水平考核、师德评价、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教学质量评价。

2、抓好教研活动。将一个月四次的科组教研,改成:第一次进行上个月的与思考;第二次是科组教研活动;第三次是随堂听课、评课;第四次领导及行政谈各年级、各科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充分保证了教研活动、交流活动的时间。

管理之道,在于人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每个部门做最擅长的事,做最应当做的事,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而创新。

“一潭死水溅不出涟漪,一块锈石撞不出火花。”规范要从“实”做起。作为领导既要有果断坚决的态度,更要有敢于涉足“雷区”的勇气。思想上有新导向,工作上有新举措,方能标新立异。相反,首鼠两端,溥衍塞责,一团和气,八面玲珑,只把表面文章做好,根基不立,何以有作为。

通过本期教务主任培训,我对教务工作有了更深、更全面的认识。教务处历来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思路执行、过程管理、结果评价的重要职能部门,其工作涵盖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教研管理、活动开展、师生评价等。学校组织管理严密,牵一发尚且动全身,面对新课程改革与实施,教务处工作好坏成为学校执行力强弱的关键,至关重要。但在工作中经常会有以下几种现象:

1、不知道该怎么管。教学常规管理不常规,学校现在的做法、领导的要求、上级的文件通常就是我们教导处工作的标准,同时无论谁都可以对教学管理指手画脚,可是当面对问题时,却又是谁都无法代替教务处去摸着石头过河,在摸索中前进的责。

2、事情太杂来不及管!课程安排、常规检查、听课教研、谈话指导,业已疲于奔命。统计填表,各种会议,各种任务布置,领导的意思,时不时还有临时安排的工作,更是搅得教务处没有思路。再来个教师请假、外出学习或教学评比,代课安排不过来时,难免顾了这头失了那头,压力倍增。一旦出现失误或顾及不到的地方,后果和责任只有自己承担。

3、管了还有人不满!教务处工作繁重,付出颇多。即便如此,仍然承受着上下两级的许多不满。开学排课有意见,代课安排不乐意,你还得憋着气和声细语,否则说你态度不好。年长教师不服你管,年轻教师听不进意见,你管得多了教师反映压力大,说你要人性管理,批评几句也不行。你管得少了领导说你不负责任,认为工作开展不起来。有想法、有委屈也得咬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咽,以免影响大局。

新课程改革大环境下,学校教务处究竟要做些什么?又怎么做?通过调查和学习其它学校的一些做法,结合自己的一些工作实践,认为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

一、学校教学常规。

其实,教学常规工作范畴中,如教师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课后反思等都是非常个性化的工作,属于个人行为,按西方国家的管理理念,管理绝不干涉个人行为,而是采用管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方式来对个人行为进行引导。而中国传统的管理方式是管制(甚至于控制),如学校教务处通常都有一套常规要求,要求老师做什么、怎么做,一学期几篇论文、听几堂课……都有详细的量化规定,并制订项目繁多的制度、量化评分标准,开展频繁的教学检查、推门听课,诸如此类,花样翻新。然而,因此带来的后果通常是:

1、当备课、上课、批改成为任务时,教师便容易产生完成任务式的工作心理,产生消极的职业态度,丧失专业责任感。备课不再是为了上课,而是为了应付检查,没有检查的话就可以不备了。教务处组织常规检查便成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检查者一门心思去研究备课者条条框框有没有备到,课后反思有没有写,写得细不细;备课者临检查时才急急忙忙东拼西凑,忙于应付,这在综合科表现尤为突出。备课的原本目的丧失殆尽。

2、常规检查方式的确能让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但作为管理者,我们更应当去思考的是:我们究竟是想让老师花更多的时间放在工作上,还是让老师的工作更有效?作为教师这个特殊的专业而言,参加各种评比除外,真正教育学生以及个人专业发展而言,重要的其实不是教学规范,而是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教学思想。让教师更有思想,可以让一个教师走得更长远。而这恰恰是常规检查无法做到的,甚至会扼杀的。

因此,学校教导处管理教学常规,应当分清哪些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哪些是群体行为。群体行为可以统一要求,可以管制。而像备课、上课之类的个人行为,应当充分给教师以自主权。

因此,学校教导处管理教学常规,应当分清哪些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哪些是群体行为。群体行为可以统一要求,可以管制。而像备课、上课之类的个人行为,应当充分给教师以自主权。

老办法不行,不管肯定也不行,因为常规管理是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怎样管理呢?我归纳如下几点:

1、少针对个人管理,设法找到协调群体行为的方法与策略,才是真正的教学常规管理之道。如改一个个教师的备课检查为教师群体备课经验的交流,作业批改教务处组织科组定期检查再到各行政参与检查。即由原来单一的教务处评价,改为其他行政和教师群体评价。这样做,既可以提高常规检查的效果与影响面,同时可以减小教务处单一评价主体的矛盾对立面。

2、重过程管理,淡化结果意识。把推门课、规定公开课改成邀请听课制,比如:规定每个学期每人至少请15人次到教室里听课,可以是领导、其它学科教师、家长等。这样做的好处是:(1)促进教师人际关系,还可避免领导听课评价给教师带来的精神压力。(2)教师自主教研意识增强。(3)真正让学校里最应当受到尊重的有水平的教师受到尊重,有利于学校学术氛围的形成。

这样,教务处原先教学常规工作不再是监督、检查,而主要是组织、协调,负担减轻了不少。

虽然教务主任也参与各科的教研活动,但事务繁多,借口无法兼顾教研,这是事实。事务性工作的特点是时间紧急,完成较快,效果明显,容易量化,做一件是一件。教研则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难以在短期内发挥作用,且需要较为清静的环境思考。因此,先做事务,再思考教研是通常的做法,以致真正放在教研上的时间并不多。

如何处理这种矛盾?我个人认为,学校应该将教务处平时的数据统计、上交的表格、各类通知等一些杂务工作交给专人统筹协调管理,使教务处腾出手来专心负责做好三件事情:

1、抓好教师评价管理。包括教师业务水平考核、师德评价、课堂教学能力考核、教学质量评价。

2、抓好教研活动。将一个月四次的科组教研,改成:第一次进行上个月的总结与思考;第二次是科组教研活动;第三次是随堂听课、评课;第四次领导及行政谈各年级、各科组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充分保证了教研活动、交流活动的时间。

管理之道,在于人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每个部门做最擅长的事,做最应当做的事,使学校的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而创新。

“一潭死水溅不出涟漪,一块锈石撞不出火花。”规范要从“实”做起。作为领导既要有果断坚决的态度,更要有敢于涉足“雷区”的勇气。思想上有新导向,工作上有新举措,方能标新立异。相反,首鼠两端,溥衍塞责,一团和气,八面玲珑,只把表面文章做好,根基不立,何以有作为。

教务处反思微博【第八篇】

1.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不要造成优等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象,对优等生多给他们创造施展才华的好机会。

2.注重学法指导,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具有自我激励,独立获取知识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英语的习惯。打好基础,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和创造性。

4.优化课堂教学,精讲多练。特别是学生的听力和语音判断能力方面须加强巩固。

5.加强课后辅导工作,特别是对学困生的教育教学。我们任课老师都很认真负责,牺牲了自己的业余时间,义务为那些基础差的同学补课。我们还应该和家长多联系,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帮助学困生,以便提高我们教学的及格率。

6.我们要加强交流活动,在教学方面互相切磋请教,勤于思考,总结并积累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减小班级之间的差异。

期末考试顺利地结束了,期末考试对学生而言,是对学习态度、学习作风,学习方法,学习效果等学习情况的检查和总结。通过这次考试,我们找到了学生学习上的薄弱之处,又通过这次交流,我们总结了教学中的得失。我们从找问题、定措施,从而保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适时地拿出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力争使每个学生都所进步,不断提高英语的教学质量。

总之,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扬长避短,注意随时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认真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就一定能把我们的英语教学质量再上一个新台阶。

48 18590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