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的事迹通用19篇

零零七 分享 时间:

伟人以坚定信念和无私奉献,推动社会进步,激励后人追求理想,创造辉煌成就,留下深远影响,成为时代的楷模。下面由阿拉网友分享的“伟人的事迹”范文,供您写作参考,希望您喜欢。

伟人的事迹

伟人的事迹 篇1

晋文公称霸后,曾经归附楚国的陈、蔡、郑三国便与晋国签订了友好盟约。接着,郑国又与秦国签订了盟约,秦国派三个秦国将军带兵驻守在郑国。两年后,晋文公病死了,一心想扩大势力的秦穆公心想:“现在攻打郑国,晋国一定不会出兵援助,这正是攻打郑国的好时机啊!”于是,他派孟明视率领军队与驻守在郑国的兵将里应外合,攻打郑国。

当秦兵进入郑国时,忽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个人拦住他们的`去路。孟明视问道:“你是谁啊?”此人回答说:“我叫弦高,是郑国派来的使臣。”孟明视心里非常纳闷:“攻打郑国这么机密的事,他怎么会知道呢?”那个自称使臣的弦高继续说道:“我们国君知道你们将路过此地,便派我给你们送来一份薄礼。”说完,他就献上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收下礼物后,孟明视对部下说:“我们本来是想偷袭郑国,没想到他们早有所准备,我们还是撤军吧。”

其实弦高只是郑国的一个牛贩子,在回家途中正好遇到了秦军,并发现了他们即将偷袭郑国。当时赶回郑国报信一定来不及,于是他急中生智,一面冒充使者稳住秦军,一面派人连夜赶回郑国报告消息。

郑国的国君收到消息后,连忙派人去查看秦军的动静,果然发现他们正在做战前准备。郑国国君对驻守在郑国的秦国将军下了逐客令:“你们在郑国住得太久,我们已经无力供养你们了,还是请回吧。”

驻守秦国的三个将军知道泄露了秘密,只好连夜离开了郑国。

弦高智退秦军,充分显示了他的聪明机智和勇敢。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向弦高学习,机智地处理问题。

伟人的事迹 篇2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在《渔父》中,屈原这样向渔父也向我们解释着他被无情流放的原因。此时他已颠沛流离多时,身心潦倒不堪,却仍然骄傲地诉说着自己的“清”、“醒”。

他难道还不明白正是自己孤行到底的“清醒”把他推向了潦倒的`边缘吗?他当然知道!面对渔父的善告,他再次激昂愤慨地大呼:安能身之察察而受物之汶汶者乎?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温蠖乎?实际上,这是坚守理想的他在告诫疲惫不堪的自己,在鼓励几近崩溃的自己!

这不能不让人以之动容啊!屈原,他的一生都在为实现“美政”的理想奔走呼喊,即使遭人排挤,即使被贬流放,即使失意一生,也不改初衷。

也许有人会像“渔父”一样,认为他这样做有些不值。可是,如果人人都为了享乐苟活而放弃自己的理想,这世界将变成怎样?这世上将没有《史记》了———如果司马迁没有因为坚守理想,受刑之辱早已将他吞噬殆尽;这世上将没有“戊戌六君子”了———如果谭嗣同他们没有因为坚守理想,他们将不至喋血市口;这世上将没有《日心说》了———如果哥白尼慑于教会而放弃理想,他将不会落得葬身火海!可这些假设全部不成立!因为他们无一放弃理想,无一不是为了理想愤然前行,完成了为人的涅磐,书写了人类灿烂光辉的历史,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坚守理想,于他们自己本就是一种幸福快乐,于整个人类更是伟绩卓着!所以,“渔父”们,请你们别再为屈原坚守理想不值。相反,我们都应该为了理想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我们的困难挫折与伟人们相比,简直微不足道;他们尚能为理想奉献一生,我们有什么理由因挫折困苦放弃理想?心怀理想。让我们再次瞻仰那吟诵着《渔父》的屈原,就让深厚的古典蕴藉深刻我们的理想……

伟人的事迹 篇3

爱因斯坦晚年犯了一个大错误,虽然青年时期的爱因斯坦在民众中是权威的化身,但他晚年曾经妄想把神学和自然科学结合起来,说到底还是由于他对自然科学没有抱以完全的信任,因为爱因斯坦出生的环境,正好是宗教改革刚刚过去的那段时间,在中下层民众心中,传统宗教封建神学仍然占有相当的社会基础。

爱因斯坦晚年犯的错误,后来饱受世人诟病,因为之后的科学研究证明,虽然他的量子理论和相对论存在一定的疏漏,但这并不是神学可以弥补的,只是因为他的计算方法出了问题,很快就有杰出的科学家弥补了它的漏洞,也批判了他对于神学的盲目狂热相信。

其实任何人都会犯错误,任何人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对于爱因斯坦晚年犯的错误后人理应宽容对待,毕竟爱因斯坦已经为全人类做出太多的贡献,他为人们带来了第一丝光明,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奠定了相当的基础,为之后整整一代人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带来了改变。

很多人因为爱因斯坦晚年的错误而否定了爱因斯坦之前的成就,这种说法是极其荒谬可笑的',爱因斯坦的青年时期声名赫赫,虽然当时爱因斯坦提出理论非常超前,但仍有相当一部分科学家选择追随爱因斯坦,事实证明,爱因斯坦之前研究的理论都是正确的,完全可以被应用到人类的发展进程中,这些理论即使放到现在也是毫不过时的。

伟人的事迹 篇4

上世纪70年代初,戈壁深处一声巨响,荒漠中升腾起蘑菇云。当人们欢呼庆贺之时,一群身着防护服的科研人员迅速冲进核爆中心勘查爆炸现场,钱七虎便是其中一员。

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矛必有盾。当时,我国面临严峻外部威胁,在钱七虎看来,如果核弹是对付敌对军事力量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坚固的“盾”。

“我有任务,走了。”在那些不分昼夜、紧锣密鼓工作的日子里,钱七虎和很多从事绝密工程的科学家一样,临走时只能给家人留下这6个字。

钱七虎受命进行空军飞机洞库门的`设计,为了找准原有设计方案存在的问题,他专门到核爆试验现场调查研究。钱七虎敏锐地发现,飞机洞库的防护门虽然没被炸坏,里面的飞机也没有受损,但是防护门发生了严重变形导致无法开启。

“门打不开、飞机出不去,就无法反击敌人。必须找出问题,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钱七虎首先想到的是改良传统手算模式,使用先进计算理论和设备。彼时,有限单元法作为一种工程结构问题的数值分析方法刚刚兴起,他决定用这种方法解决飞机洞库门的计算问题,这在国内属首创。

当时先进的计算设备是晶体管计算机,自己单位没有,钱七虎就多方协调,联系到国内少数几个拥有大型晶体管计算机的科研单位借用。他利用有限单元法进行工程结构的计算,解决了大型防护门变形控制等设计难题。为了缩短防护门的启闭时间,他创新提出使用气动式升降门方案。

历时两年多,钱七虎成功设计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那年,他38岁。

伟人的事迹 篇5

“梦”,带给人们多少遐想、多少憧憬、多少激情!圆梦,是无数中国人追逐的航标。每一个中华儿女拥有梦想,拥有期盼,都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圆梦,期望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好,越来越强大! 祖国是我们共同的母亲,她拥有着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养育了数以亿计的中华儿女。我们深爱着她,但却永远不会忘记她那一段饱受屈辱的历史。如今想起,一幕幕仍真真切切地浮现在眼前:人们留下了鲜血、随处可见的尸体……爱与恨交织在这片土地上,华夏大地染上了一片鲜红色。从鸦片战争到南京大屠杀,从“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一桩桩、一件件铭刻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中。面对列强的野蛮暴行,中华民族从来就没有屈服过,多少英雄的中国人为了驱逐列强,为了民族的解放,他们不怕流血牺牲,用自己的钢铁意志向世人证明:中华民族是不可战胜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 放眼现在,历史的风吹开了中国崭新的一页。当中华民族挺直腰杆,不再受外来列强欺负的时候,中华儿女发出豪迈的声音:“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成了一个不容小视的国家:神舟八号成功飞天,让那些外国人刮目相看;奥运会的胜利举办,让那些外国人赞叹不已;apec会议的顺利召开,让那些人瞠目结舌。那些为建设中国而牺牲的先辈们啊,你们看看,这就是我们的中华民族!这就是你们用爱国之心创出的新中国!

我相信,经过中华儿女的共同努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梦想将会变成现实。我们的生活必将更和谐、美满!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更加繁荣富强,科学技术一定会更加先进,永远屹立在世界的强国之林!

伟人的事迹 篇6

凌晨4点多,在橙黄色的灯光照耀下,一道影子幽幽从远处走过来。

慢慢地,“影子”走到小街上,手里紧握着一个扫把,不停地在地上划来划去。“啊!”看清了,她是一个清洁工,五十来岁的样子。她扫呀撮呀,将成堆的垃圾撮到垃圾车里,她是谁呢?她是张阿姨。

天渐渐亮了。忙了大半夜,张阿姨该休息一会儿了,她坐在花坛边用手当梳子,捋了又捋头发,不停地把头发往脑后梳。唉,五十岁的人就秃了顶,额头上方有一块小碗口大的地方没长头发,露出白色的头皮。

气温高达37摄氏度。张阿姨大汗淋漓,眼睛都睁不开,她拿出毛巾擦了擦汗,抹去眼角的汗渍,然后从塑料袋里掏出一个水壶。刚喝上两口,水就没了,她端起水壶,仰起头,壶底朝天,把壶里最后几滴水倒进嘴里。

太渴了,这几口水远远止不了渴。张阿姨缓缓走进一家便利店,在柜台前左挑右选,选了一瓶农夫山泉,问老板价钱。老板告诉她要两块钱,张阿姨犹豫了一下,抿了抿嘴离开了便利店。经过一间公共厕所,她走进去,打开水龙头,接了满满一瓶自来水,“咕咚咕咚”地喝了大几口。

中午时分,张阿姨坐在花坛边吃起了午餐。她从随身带的塑料袋里拿出一个馒头,正准备吃,抬眼看见对面墙角坐着一个饿得皮包骨的流浪汉,她不假思索地走过去,分给他一半馒头。

连两元钱的一瓶水都舍不得买,这已经够可怜够节省了,对别人却很大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一半的午饭分给流浪汉,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张阿姨做的这些看上去轻松、平常的事,对很多人来说,却很难很难,比如四点钟起床,打死我只怕六点也起不来。

更难的'是,不管是挥汗如雨的盛夏,还是滴水成冰的严冬,张阿姨始终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她平凡吗?不,她很伟大。

伟人的事迹 篇7

他很爱作诗。字太白,是唐代诗人,他出生于盛京时期。他在青年时,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许多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性格豪放,所以写出的诗既豪放。浪漫又赞颂了祖国山河。如果你也把它当作心中的伟人的话,可去看看他的诗———《早发白帝城》、《蜀道难》等。我说了那么多,你可知他是何许人物?不错,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白。

大家都不喜欢诗。因为得学诗,解释诗意,了解诗人情感...可不得,你的.用心体会。下面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你也可以更深地了解李白。

大家不一定知道李白小时候并不喜欢读书。

李白,并不爱读书,他也逃学。有一天,他有偷偷跑出来玩了。忽然,他看见一个老婆婆在磨杵,他怀着好奇心,跑过去问“老婆婆你在干嘛?”老婆婆说:“我在磨杵,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不禁地笑道:“杵能磨成针,真是天下一大笑话。"老婆婆回道:“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努力,没有什么事办不到的。”从此,李白勤奋苦读,不再由性子胡来。

是的,许多成功人士并不是从小就喜爱读书。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只要努力,没什么事办不到的。”我把它化为一个格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成了我的警告,座右铭。

我清楚地记得,小时候,我并不聪明,被别人笑话,他们还曾叫过我“笨蛋”。那是因为,有一天,我起床晚了,来到学校。早读已过,我平抚了紧急的心情后,出去,去忘了放下书包。同学们看见了都纷纷叫我“笨蛋。”

自从同学们叫我“笨蛋”以后,我很努力,特别是我知道了李白的故事以后,我勤奋苦读,而摆脱了”笨蛋“这个称号。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伟人,都有独特的喜欢的理由。就像李白的故事给我的启示让我改变我的命运。可能没有这一切,我的命运就有所不同了。我也不会有现在的我。

伟人的事迹 篇8

刘胡兰,一个让我们永远铭记的名字,一位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英雄,为革命事业、为人民的解放她英勇的与敌人斗争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虽然我们生在不同的时代,我也没有经历过战争,但我从刘胡兰姐姐的事迹中感受到了一种精神,那就是为了自己的信念为了正义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我珍惜生活,满怀信心去战胜一切困难。

刘胡兰姐姐于1932年10月8日出生在山西省汶水县云周西村的一个中农家庭中,在她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在艰苦的成长过程中,她养成了倔强的性格。10岁的.时候她参加了儿童团。1945年10月,她又担任了村妇女救国会秘书。1946年6月,刘胡兰被吸收为中共预备党员,并被调到云周西村领导当地的土改运动。在1946年秋天的时候,国民党进攻解放区,很多干部转移了,但刘胡兰主动要求留下来坚持斗争。1947年1月12日,国民党军队突然袭击了云周村,刘胡兰被捕了。被捕后,无论敌人怎样威逼利诱,刘胡兰都不为所动,最后牺牲在敌人的铡刀下,她牺牲时还不满15岁。

15岁的年纪多么年轻啊,我今年12岁,和我相比她只比我大了3岁。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吃穿不用愁,有家人的疼爱和呵护,有良好的环境让我们学习和成长,而这些都是千千万万像刘胡兰姐姐一样的革命英雄用鲜血换来的。我一定要好好珍惜生活,好好学习,努力生活。我也时刻会用刘胡兰姐姐的精神鞭策我自己,遇到困难不放弃,努力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来回报那些为曾经为祖国解放的事业抛头颅洒热血的做出贡献的伟大英雄。

“生的伟大,死的光荣”这句话是毛泽东爷爷为纪念刘胡兰姐姐而写的,以缅怀她的一生。古话说的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应该像刘胡兰姐姐一样,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让自己活得更加充实而精彩。

伟人的事迹 篇9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李白出生于701年(长安元年),武则天去世时,他才5岁,是年将始发蒙。而跟盛年李白有联系的著名皇家女性大概就是杨玉环了,有这么一首醉后受命唐玄宗为其写词的'《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于是李白的离京不是因为自我的追寻,而且因得罪杨贵妃之兄高力士,累其馋言曲意“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被唐玄宗疏远并借口外放。

李白留下名作无数,除了那些正儿八经的好诗好词,但因其本人狂放不羁,也有如打油诗。话说某日李白登上黄鹤楼,见其景开阔,立时兴致大起,正欲作诗一首,却见崔颢的《黄鹤楼》。于是就说:

”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后被旁人嘲笑,又挽尊说黄鹤楼健在是因为黄鹤仙人哭诉玉帝而重修,也是醉了。

作为历史名人,还是有故事有作品有遗迹的名人。李白其人可考事迹太多,能学能思的地方也太多。正如其全球粉丝后援会会长杜甫所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伟人的事迹 篇10

爱因斯坦小时候就很安静,他不像其他孩子那样顽皮。另外爱因斯坦还善于思考,只是他不会讲出来,但是这些表现在常人眼里,就是不正常。

爱因斯坦到了三岁还不会讲话,所以父母担心他可能是一个哑巴,或者是患有什么疾病,所以他们带着爱因斯坦去看医生。所幸的是经过医生的检查,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哑巴,所以他的父母也松了一口气。但是爱因斯坦到了九岁,讲话都不流畅,感觉上他每讲一句话,都要认真地思考一下,这个表现在人们看来,就跟傻子差不多,为此他也受到了许多人的嘲笑。

在其他方面,爱因斯坦也与普通孩子不一样。在其他孩子玩游戏的时候,他却不想参与其中。看着其他孩子在一起打闹、玩耍,他只是静静地在一旁思考,就像一个旁观者。

另外在爱因斯坦小时候读书时,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出众,除了数学成绩外,他的其他成绩都不理想。加上他反应慢,交际能力有限,所以不受老师与同学的欢迎。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知识的学习,他仍然坚持学习自己喜欢的学科。

其实爱因斯坦在小时候,就表现出了他异于常人的'地方。他小小年纪就开始学习一些高年级的数学知识,这是让人震惊的地方。而且为了学习好这些知识,他还认真的做了笔记,以便将这些知识吸收进自己的脑子里。

伟人的事迹 篇11

一谈到牛顿,人们可能认为他小时候一定是个“神童”、“天才”、有着非凡的智力。其实不然,牛顿童年时身体瘦弱,头脑也并不聪明。在家乡读书的时候,很不用功,在班里的学习成绩属于次等。但他的兴趣却是广泛的,游戏的本领也比一般儿童高。

平时他爱好制作机械模型一类

的玩艺儿,如风车、水车、日晷等等。他曾精心制作一只水钟,计时比较准确,得到了人们的赞许。有时,他玩的方法也很奇特。一天,他作了一盏灯笼挂在风筝尾巴上。当夜幕降临时,点燃的灯笼借风筝上升的力升入空中。发光的灯笼在空中流动,人们大惊,以为是出现了彗星。尽管如此,因为他学习成绩不好,还是经常受到歧视。

当时,封建社会的`英国等级制度很严重,中小学里学习好的学生,可以歧视学习差的同学。有一次课间游戏,大家正玩得兴高采烈的时候,一个学习好的学生借故踢了牛顿一脚,并骂他笨蛋。牛顿的心灵受到这种刺激,愤怒极了。他想,我俩都是学生,我为什么受他的欺侮?我一定要超过他!从此,牛顿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早起晚睡,抓紧分秒、勤学勤思。

经过刻苦钻研,牛顿的学习成绩不断提高,不久就超过了曾欺侮过他的那个同学,名列班级前茅。

再然后呢?大家都知道啦!牛顿成为了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最出名的,是受一颗砸在头上的苹果的启发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伟人的事迹 篇12

詹天佑于1861年3月17日出生在广东省南海县,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谁也没有想过日后他会有怎样的出息。

少年时代的詹天佑对机器的操控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和村里的伙伴玩闹时,会用泥巴做出机器的模型来玩。甚至还将家中的自鸣钟偷出来私自的拆解,来研究钟表机械的内部结构。詹天佑聪颖早慧,少年时便已经靠聪明才智名扬乡里,邻居们都说小詹天佑将来定会有一番大作为。

他生长在中国晚清,那是个政局动荡的年代,当时的大清帝国已经是日薄西山,帝国主义纷纷入侵。清政府处在前有狼后有虎的局面,不仅要抵抗帝国主义的侵略,还要维护大清朝的统治。国内争端不休,农民起义肆起,清政府还要抽出一部分的势力镇压国内农民起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利益的暴涨。于是,清政府采用道光年间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说法,展开了洋务运动。在造枪造炮抵御外敌的同时,清政府大力发展留学教育,派遣了一批又一批的留学生到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学习他们先进的生产技术。

在此背景下,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一个人来到香港,他考人了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詹天佑带着一颗爱国之心,远渡重洋去美国读书。

当时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已经进行了多次工业改革,完成了资本主义革命’完成了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之后,欧美的经济国力暴涨,特别是工业基础,发展速度让人瞠目结舌。而当时的中国,却仍处在自给自足的封建农业经济社会之下。詹天佑在见识到了中国和欧美国家的巨大差异后,心里感慨颇深。同行的留学生对内忧外患中的中国表现出悲观的心情。只有詹天佑暗下决心,他要努力地学习科技知识,将来报效国家,为国家修建铁路、建造轮船、巨舰,以此来改变中国落后的现状。

在美国期间,詹天佑先后就读于威哈吩小学、弩哈吩中学。1877年,詹天佑以优异的成绩在纽海文中学毕业,同年的五月份,詹天佑进入美国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攻读铁路工程。在大学中,詹天佑带着对祖国的思念之情,刻苦学习。1881年,詹天佑以各科第一名的成绩从耶鲁大学毕业,完成名为《码头起重机的研究》的论文。当时中国留美的120人中,仅两人获得了学位,詹天佑是其中一人。

詹天佑回到了中国,他准备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中国的铁路修建行业。但是,拥有铁路工程学位的`詹天佑却受到清廷的冷淡。当时的清朝官员在修建铁路时一味地相信洋匠师,对咱们中国自己的工程师反而很不相信。于是,朝廷没有重用詹天佑,而是将他送去了福建的水师学堂。詹天佑成为了旗舰“扬威”号的炮手,这让詹天佑心情大为失落。

1883年,中法战争全面爆发。为了争夺大清属国越南的控制权,法国以科学考察的名义,派兵进驻越南。清政府为了维护对越南的主权,也出兵驻守,并下令黑旗军刘永福带领部队抗击法军。法军以此为名,增兵越南,由于清政府一味的避让妥协,加上越南清兵指挥不一、装备陈旧和清政府消极防御的思想,清兵一败再败,直到退人云南境内。朝廷内部主和派发言,他们决定在上海同法国侵略者进行和谈。

在议和期间,法国军舰驶人中国领海——福建马尾港。一心避战求和的清政府对此竟是没有任何的、或者抵抗的行动。按照当时的国际法律,一国军舰若没有获得对方国家允许,私自在对方国家军港停靠超过两艘军舰,停泊时间超过两个星期,那么均为自行宣战,而清政府却对法国将军舰开到自己领海的行为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伟人的事迹 篇13

1895年春天,爱因斯坦已16岁了。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男孩只有在17岁以前离开德国才能够不必回来服兵役。由于对军国主义深恶痛绝,加之独自一人呆在军营般的路易波尔德中学已忍无可忍,爱因斯坦没有同父母商量就私自决定离开德国,去意大利与父母团聚。但是,半途退学,将来拿不到文凭怎样办呢一向忠厚、单纯的爱因斯坦,情急之中竟想出一个自以为不错的点子。他请数学老师给他开了张证明,说他数学成绩优异,早到达大学水平。又从一个熟悉的医生那里弄来一张病假证明,说他神经衰弱,需要回家静养。爱因斯坦以为有这两个证明,就可逃出这厌恶的地方。

谁知,他还没提出申请,训导主任却把他叫了去,以他败坏班风,不守校纪的理由勒令退学。

爱因斯坦脸红了,不管什么原因,只要能离开这所中学,他都心甘情愿,也顾不得什么了。他只是为自己想出一个并未实施的狡猾的点子突然感到内疚,之后每提及此事,爱因斯坦都内疚不已。大概这种事情与他坦率、真诚的个性相去太远。

牛顿一人在家中的果园中,由于边走路边思考问题,无意间撞到园中的苹果树,这时一个苹果正好砸在牛顿的`头上。牛顿突然从问题中醒悟过来,捡起了苹果,这时他又陷入一个问题:为什么苹果会落到地上,而不是飘上天空。最终牛顿提出一个最简单的现象产生的举世定律:万有引力。

伟人的事迹 篇14

毛泽东是谁?他做了些什么?他代表了什么?他究竟是一个什么怎样的人?

毛泽东,从名字中就可以看出他的雄才大略!名曰泽东啊!他是想拯救当时处于被统治的,贫穷的,落后的中国吗?他是想让中华人民从饥饿中,从痛苦中,从压迫中解放吗?他是这样想的吗? 他在求学阶段就心怀大志,对当时的社会颇为不满,他认为社会应该变革,应该走向富裕.所以才有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迈与志向!所以才有了“惧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不羁与成功!

在战争中,他沉着冷静,指挥作战.红军因他有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中国因他才迎来了光明与希望,中国人因他才有了尊严与未来!这样一个人,是一个引领中国走向富强的人,是一个伟人啊! 在新中国的建设中,他似乎无法自由的发挥,以至于在他光辉的历史中留下了一个永远的,无法遮盖的污点.可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伟人也是允许失败的,但这并不能磨灭他在中国历史上所留下的光辉足迹,这样一个污点似乎将他从神的名义中拉了回来,使他与我们接近,也使我们意识到他也是人。

我钦佩他,敬仰他,因他带着他所拥有的豪情与志向给了我们自由的生活,因他所具有的心胸与见识给了中国人在国际的自信与骨气。

我眼中的毛泽东就是这样一个人——一个普通却又伟大的人。

伟人的事迹 篇15

贝尔,就是发明电话的人。他1847年生于英国,年轻时跟父亲从事聋哑人的教学工作,曾想制造一种让聋哑人用眼睛看到声音的机器。

1873年,成为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的贝尔,开始研究在同一线路上传送许多电报的装置――多工电报,并萌发了利用电流把人的说话声传向远方的念头,使远隔千山万水的人能如同应对面的交谈。于是,贝尔开始了电话的研究。

那是1875年6月2日,贝尔和他的助手华生分别在两个房间里试验多工电报机,一个偶然发生的事故启发了贝尔。华生房间里的电报机上有一个弹簧粘到磁铁上了,华生拉开弹簧时,弹簧发生了振动。与此同时,贝尔惊奇地发现自己房间里电报机上的.弹簧颤动起来,还发出了声音,是电流把振动从一个房间传到另一个房间。贝尔的思路顿时大开,他由此想到:如果人对着一块铁片说话,声音将引起铁片振动;若在铁片后面放上一块电磁铁的话,铁片的振动势必在电磁铁线圈中产生时大时小的电流。这个波动电流沿电线传向远处,远处的类似装置上不就会发生同样的振动,发出同样的声音吗?这样声音就沿电线传到远方去了。这不就是梦寐以求的电话吗!

贝尔和华生按新的设想制成了电话机。在一次实验中,一滴硫酸溅到贝尔的腿上,疼得他直叫喊:“华生先生,我需要你,请到我那里来!”这句话由电话机经电线传到华生的耳朵里,电话成功了!1876年3月7日,贝尔成为电话发明的专利人。

贝尔一生获得过18种专利,与他人合作获得12种专利。他设想将电话线埋入地下,或悬架在空中,用它连接到住宅、乡村、工厂……这样,任何地方都能直接通电话。这天,贝尔的设想早已成为现实。

伟人的事迹 篇16

有一次,鲁班奉命建造一座宫殿,工程规模浩大,工期却要求很短,而且干到中途,木料又用完了。所有的人都不得不停下来,赶去采木料。鲁班也亲自起早贪黑地带领徒弟们一边上山砍木头,一边加紧施工,生怕耽误了工期。鲁班在用斧子砍树时,觉得又费力,速度又慢,斧子用不了多久就钝了,还要去磨,能不能造出一种工具来代替斧子呢?这个想法一向萦绕在鲁班的心头。

有一天,他去山上砍木料,山路很陡,他用力抓住两边的杂草,吃力地向前行进。当他松开手时,一片茅草叶从他的手指间轻轻滑过,带来一阵剧痛,他仔细一看,手上留下了一条口子,鲜血正从伤口中渗出。

一片又轻又软的小草叶,竟能把手指划破!鲁班留意地摘下那片茅草叶,仔细地观看,发此刻叶子的边缘有一排又细又尖的细齿。他试着用叶子在斧柄上拉过,叶子软软地歪到一边了,可还是在斧柄上留下了一条印迹,这给了鲁班以启发。他兴奋得转身就向山下跑,也顾不得身边的`杂草,深一脚、浅一脚地赶回了工地。他找来了一把竹片,把它削薄,又在它的边缘削刮,在上边刻出一个个的“牙齿”,用这些齿在木料上来回地拉,果然拉出了一条深深的沟。但只用了几下,竹片上的齿就被磨平了。

他想,如果用比竹片更坚韧的铁片来做这些齿,不就能把木头很轻易地弄断了吗!于是鲁班拿着这些竹片来找铁匠,让铁匠照着竹片的样貌打造出几根带齿的铁片来。他又给这些铁片装上了木制的柄,于是锯子就这样产生了。工匠们用锯子伐木头,又快,又省力。鲁班和他的徒弟们很快就把木料凑齐,宫殿也如期完工了。

两千多年过去了,锯子在工匠们的手中一代代流传至今,即使是现代化的电锯,也没有脱离开鲁班发明的锯子的基本原理。

伟人的事迹 篇17

苏轼曾把酒问月的起始,我想问问母爱的开始。从那远古时期极暗极冷的岩洞中一个温暖的怀抱,还是月圆之时微笑中的怜爱?这份无可追濒的爱,踏过唐时花,宋时雨,一路不曾停息。月有阴睛圆缺,而母爱却鲜有偏移和缺失。我认为它就是生生不息,温和平缓,但于危难时刻喷涌而出,气势恢宏的一条穿越千万年的长河!

在这个稍嫌冰冷的物质年代,有这么一种爱,坚守一份纯粹无私和辉煌,它是母爱,是天下母亲不约而同,与生俱来的高尚。再刻薄的评论家也不敢对这样一种神祗般的爱发出一声挑衅,再穷凶恶极的歹人也要对这种光明的爱低头。你永远不能战胜一个母亲!为了维护母爱,上天似乎赐予了广大母亲们一种意志和最优秀的战士也难以战胜的力量。比如,谁会去问一个母亲怎样抬起压在孩子身上的巨石;比如,谁会去探究一个母亲怎样跑出那样快的速度去接住坠落的婴儿……母爱让所有或平庸或高贵或婉约或刚强的母亲成为了世间神话。

我的母亲很平凡,但是在我眼里很伟大。从我出生那一刻起您便将我捧在手心视我如宝,岁月无情地折磨着您,银丝霸占了您乌黑亮丽的秀发,皱纹布上了您那美丽的脸庞,您为了这个家为了我放弃了太多,您不曾抱怨过,哪怕再不公不平。我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磕磕绊绊走过14载,您一直在我身边陪伴着我,给我太多的鼓励,每次在我失望时都会让我重拾信心。您没有给过我压力,你说过您只希望您的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您不想要我活得压抑,您不想要我的儿时有阴影,从我上初中起我觉得我让您操碎了心,流了好多次泪,从小学五年级起我在您面前不爱说话也不善于表达了,不是我变得文静了是我觉得我们有代沟没办法交流,但是在您面前我一直都是乖娃娃,我犯错了您会很震惊,因为也许您觉得您的孩子不会做出违反校纪校规的事,我看到您的眼睛饱含泪水,那一刻其实我很想跪下,因为我觉得我对不起您的一切付出,我原以为您会不理我了,但是您边哭边给我讲道理,您还说“哪有母亲不原谅自己孩子的,一切的错误母亲是可以包容的,犯错误不是我一个人的错,您也应该自我反省!”但是我觉得这一切的错误都不怪您,您在这些方面对我要求很严格,但是我却背着您做出让您这么失望的事,现在我真的`很后悔!

一句我爱您其实很简单,但是我总认为很肉麻,以至于20年来我不曾在您面前说过我爱您,也没有说过太肉麻关心之类的话,14岁这个年龄也不小了,是时候该尽自己的一份孝心了,在这之前我觉得我不了解您甚至不知道您的生日,但是却把朋友的生日牢牢记在心里面,我想我真的没有尽过自己的一份孝心,原谅我的不善言辞也许让您失望了!

母爱,是诗人笔下永恒的话题;母亲,是乡愁中最难舍的情思,反之,游子漂泊再远,也走不出母亲的牵挂,这就像日光下茂盛的草丛,永远离不开阳光的守护一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原来母亲是我们最大的债主,母爱是我们最昂贵的所有。我只想让自己快快长大,在一天午后,携母亲的手走过长长的河畔,让温和的光照亮你的脸和微笑,尽管那时您已满头白发,但是您也是我最美的妈妈!愿时光留住最美的您!

伟人的事迹 篇18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是杜甫对李白的评价,可见其对酒的痴迷与热爱。饮酒作赋,对酒当歌,李白被称作史上最浪漫的诗人,有人形容李白是一个为了酒过一生的诗人。

一提到李白,脑海不禁想起他那首《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充分表达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表示出其宁愿以功名富贵换来美酒,而一句“但愿长醉不愿醒,与尔同消万古愁。”更是表现出对酒的'依恋。

除此之外,李白还专门写了《月下独酌》的四首饮酒诗词,其中“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相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流传最为广泛。

贺知章与李白“金龟换酒”的故事,也是在民间广为流传。贺知章曾在《本事诗》中称李白为谪仙。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是余光中对李白的评价。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以致大名传到京都,被皇帝视为奇人。被征召入京后,李白经常出现在长安街头,出现在文人墨客的酒桌旁,与“四明狂客”贺知章等人结成了“酒中八仙”,得意的生活令他自己也常常回忆,“昔日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便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李白醉酒作赋,酒诗百篇,酒仙大名,也由此流传百世。

伟人的事迹 篇19

屠呦呦是中国本土培养出来的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她是因发现并提取出能够有效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获奖的。

屠呦呦获奖后,她的事迹很快编入中小学教科书,包括语文、历史、道德与法治多门课程,这完全是在意料之中。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可以起到一个标杆、榜样的作用,她可以作为青少年学子的偶像,让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到科学领域中,让更多的人喜欢上科学。

屠呦呦的事迹已经写进了教科书,在解读她的事迹时需要注意一些有可能会出现的.问题。根据以往的经验,凡是写入教科书的英雄人物、伟大科学家,他们的事迹比较容易被夸大,形象容易被拔高。偶像级的人物,他们的成功不是编者给编出来的,真实的过程才是最有价值的榜样学习材料。屠呦呦的事迹被写入教科书,就是希望用她的事迹感染影响一代代学子,而不是将她奉为神去膜拜、去神化。

我们不得不说的是,一些对屠呦呦事迹的解读已经存在了夸大及偏颇。比如今年初,bbc的一次投票中屠呦呦入围“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和她并列的三位是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图灵。看起来很吓人,不过这样的投票毫无意义。但这种无意义的投票却被国内过度解读,一些人真的以为屠呦呦到了能够和爱因斯坦比肩的地步。再比如,屠呦呦发现青蒿素的过程与中医药到底存在多少关系?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表述过自己的观点。其实要弄清这个问题并不是多么困难的事情,只需把青蒿素的发现过程完整地还原一下即可。但有些人为了突出中医药的作用,故意遮挡现代医学方法在其中的参与,把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也进行了歪曲。这样的篡改可以让屠呦呦的“事迹”更符合一些人的预期,但这种偏颇事实的“事迹”或者解读不是在给人树立榜样,恰恰相反会让人迷失。

48 3611860
");